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509759412
作者:桑兵
页数:332页

内容概要

桑兵
河北威县人,生于广西桂林,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关注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近代中日关系(以民间团体和学者为中心)等领域,尤其以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为重点。

书籍目录

绪 论/1
一 两种史法/2
二 学界江湖/7
三 系统与附会/12
四 为己与自律/19
第一章 近代中国研究的现状与趋向/23
一 现状与问题/23
二 胸有成竹与盲人摸象/31
第二章 晚近史料的边际与史学/39
一 史料的类型与规模/40
二 史料繁多对史学的影响/45
三 史料的编辑出版与史学的扩展/50
第三章 治史的贯通与滞碍/58
一 治史不宜归纳,而要贯通/59
二 分科教学与治学的局限/64
三 放眼读书与执简驭繁/68
四 学术交流与评价的误区陷阱/73
第四章 各类史料的解读与运用/79
一 日记内外的历史/79
二 函电解读与历史研究/95
三 历史档案的属性及应用/103
四 报刊的史料价值/113
第五章 近代中国研究/123
一 用通史的眼光研治近代史/123
二 扩张辛亥革命史的史料与史学/127
三 超越发现时代的民国史研究/144
第六章 比较研究/150
一 近代中外思想的互动与比较/150
二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162
三 中西文化关系的隐与显/166
四 近代中国国字号事物的命运/179
第七章 学术的历史/184
一 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184
二 分科的学史与分科的历史/191
三 学术理路/201
四 学术批评/206
五 地域学术因缘/214
第八章 人物研究/219
一 人物研究的取法/219
二 材料与本事/230
第九章 教育史研究的观念与取材/238
一 古今中外的“教”“育”/238
二 大学与近代中国/244
三 教育期刊与教育统计/248
第十章 女性研究/257
一 因缘与基础/257
二 女性研究与近代中国/260
三 近代中国女性研究的观念与实事/270
第十一章 “民族”与“边疆”问题/285
一 中国民族、边疆问题的观念与实事/285
二 汉族与少数民族/288
三 边疆与民族/290
四 中华民族是一个/292
五 外来理论概念的再调适/294
第十二章 本意与演化/298
一 理解本意寻绎演化/298
二 问题与主义/302
三 解释一词即是作一部文化史/308
四 法制史研究的比较与比附/314
征引文献/320
人名索引/328

作者简介

本书着重探讨晚清民国研究史料与史学的相关性,力求找到行之有效的取径和方法,以解决由于史料繁多带来的近现代史研究难以兼顾专深与博通、以及中西学乾坤颠倒所引发的格义附会等诸多困扰。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有关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的通论及专论;其二,关于各种类型史料的认识及其应用的分说;其三,关于各个专门研究领域、方面的史料、理念与做法的探讨。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桑兵老师的课我旁听过接近一学期,亦有缘在异省听过他的一次讲座,现又看过这本书的部分章节,发现桑老师实际上一直在通过不同方式重复他基本不变的一些观点和态度。以下是我的粗略归纳(PS:桑老说治史不宜归纳,我已经错了么?):1、批评近代以来史学界喜好跨学科,对社会科学带轻视之意;2、反对将外国学术观念和框架套在中国学术上;3、对分科治学持负面态度,但没有公开反对,顺便嘲笑因分科治学造就而成的视野、知识狭隘的“专家”4、多读书,读够了再下笔。在以上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桑老师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些关键词句:“科学”即是分科治学(他指出这是错的),治史不宜归纳只能贯通,史学着重见异,用西洋系统条理本国材料,愈有条理去事实真相愈远,强六经以注我,削足适履,放眼读书.....我之所以失望,是因为这本书的不同章节尽管安了不同标题,有不同的重点内容,但桑老师的以上观点和关键词句却一次又一次的出现,读多了自然无趣。重要的东西要说三遍,但我上课时真的已听过了。还有就是言必傅斯年、陈寅恪。有人批评他这是用傅斯年等个别人的标准为价值标尺去品评近代学人。我想这是值得注意和反思的。在写作风格上,这本书的内容跟很多其他中国人的书相比,结构性偏弱,不会给人死板之感,同时不时出现妙语,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不过这种写作风格容易令人跟不上思路。最后,本书欲为初学者提示治史的门径与取法,但我一直觉得治史的门径是需要方法和实践结合,在真正写东西的过程中领会的。其中的核心方法,上课讲过,书里写过,但都没有特别突出强调,只有亲身写过历史的人才能意会。此书的写作目的能否实现,也是一个疑问。
  •     该书名为治学的门径与取法,副标题为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其中吸引我的是副标题中的史料与史学。众所周知的,晚清民国史以史料多而著称,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缕清脉络,找到一丝线索是研究的入门之阶。是故,购入此书,细细研读,望得其一二。当年任公言维新之要在除旧布新。在学术研究上亦如此,对一些旧的不好的习惯当然要进行指出和批评。桑兵先生显然是深谙此道的。在绪论及第一章中,对现行的晚清民国史研究进行了大范围点评,指出了许多不足和弊端。然后分章进行详细的论述。从晚清民国史料说起,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其他领域多有关联交叉,从而让整个局面显得特别纷繁复杂。如何准确定义晚清民国史料的边际及在实际史学研究中运用,桑兵首先感慨量太大,不得不缩小范围,分段分类进行专门的研究,而他本身又是极为反感这样占山为王的草寇作风的;其次分别鞭挞了一些学人和机构的学阀作风,占据稀有资料或以此牟利。继而回顾了相关史料出版的情况。之后着力讨论关于史学研究中博与约的关系,力批如今的专门之学、在教学研究中碎片化及读书的功利性和片面性。在史料中,以日记、函电、书信及报刊为例,讨论如何解读与应用。这是略微令人失望的,副标题中的史料在具体的讨论中就剩这四类。不可否认这四类史料在现在的晚清民国史研究中受到重视,但是其他的呢?接着开始晚清民国史各个具体研究领域的学术史回顾和批评,必须承认这些回顾和批评是极精彩的,桑兵先生本身就强于此道。我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回顾学术史可以理清研究脉络,批评学术不足可以少走弯路,但至于具体该怎么走,还是得自己摸索。在最后一章,讲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原则,略显单薄,如豆瓣书友言若隔靴搔痒,达不到痛处。按照克罗齐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本义与今义肯定是难以实现统一的。就像为某个物件画多维视图,每一面反映的都是真实的,但又不是全部的真实。说来说去也都还是老问题: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本书的语言特别奇怪,文白夹杂,有的句子如同英文一般,标点符号巨多。此前在看《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中即有此感。另外,大量引用陈寅恪、傅斯年、钱穆等民国史家观点,并以此为学术评判的标准。而且地域特色明显,对岭南学术学人的偏重,无一不昭示着桑兵先生的学术取向。隐约透露出对各种西方理论的警惕。最后,指出两处小错误。第151页,注释2中的“1898年5月”,应为“1998年5月”。第258页,倒数第七行中“著书唯剩颂红状”,应为“著书唯剩颂红妆”。2014年12月15日,想到哪说到哪!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自学教材。
  •     桑大师的代表作,翻了一节课。桑大师力图透过纷繁复杂的晚清史料来揭示治学方法。不过通过大量史料的回顾,对陈寅恪、傅斯年等人的举例,确不像是方法的归纳总结,更像是学术史性质的叙述。另,本书在不细看之下竟然发现了很多错别字,好歹是国家项目……我辈愚钝,到头来不过了解一二掌故而已
  •     桑爷好霸气,接连黑了葛兆光、汪晖、黄宇和、林志宏等学者……
  •     桑大师的书,永远立意极高,腔势极足,但此书看起来章节之间焕然有序,条分缕析,实际上却多有从桑大师过去编著之书的前言绪论中摘取的,大师又不加说明,读来便觉突兀,而且重复率颇高。大师之方法论,以陈寅恪为宗师,基本上言必引陈,满眼义宁。所陈固然高妙,但反复申说的,其实有不少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用陈氏语言一打点,便神采奕奕。同时,大师毕竟细大不捐,在批评别人引文不注意语境的时候,自己的引文也有些断章取义的地方。如果与同样以自家近代研究为例而谈方法论的《执拗的低音》作一比较,实在是很有意思……
  •     桑兵先生吐得一口好槽
  •     写得可以的。针对近现代史的研究,讨论史料和治学方法、态度,不空泛、结合了自身研究经验,不少地方对做世界近现代史有直接的启发。
  •     反正我喜欢这种语言,前面部分不错,可以看看,特别是做晚晴之后的历史的人。
  •     传说中的高端书。我是没钱买的,幸亏有人送。
  •     提出的意见,很多地方可以学习。首先要读懂材料,不讲外行话,不画地自限。而且桑先生一再呼吁很多地方加紧影印出版资料,以使得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研究者面对材料时,大致处在一个相对平等地位,这一点大概是大家都比较期待的,除了挟材料自重者。
  •     桑兵先生著作,过去很喜欢看,但是与罗志田的问题大体相仿,以民国新史学的陈寅恪、钱穆、傅斯年为中心,然后以此作为评判学术的标准。因此,这部书看似是谈学术方法,其实仍旧是学术史和学术批评,最后对于如何着手研究还是隔靴搔痒。在史学具体操作上,还是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更切实一些。另外,桑兵在序言中尝试用文言,却落入文白夹杂,到了最后数篇文章已经完全白话。这说明,桑先生依然做的是不古不今之学,并非范式的学术。
  •     前部分看着确实很有水平,越写到后面越不行了,想说问题还是大家经常说的,收获就是“先进过放眼读书的时期,然后再写文章”
  •     绪论和前三章极好,后面偶有亮点。不知道作者为什么看不上“归纳法”,然而事实是归纳法永远不能被放弃,因为演绎法的独断会有更多的问题。也许是立意高远的缘故,对于初学者的帮助不会很大,宜与《国学治学方法》(杜松柏)《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荣新江)《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徐有富)《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李剑鸣)互相参照。
  •     看书学成语,什么皮里阳秋啦、看朱成碧啦、俱舍宗治俱舍学啦,都是在这里学到的。
  •     前面部分可以,后面部分没有细看。
  •     此书原本立意甚高,然而读后发现,除前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内容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说配的上哪奇葩的书价之外,其余内容并不值得夸耀。尤其一些章节,如人物研究,颇多桑兵以前论文的痕迹,可谓是新瓶装旧酒,十分无趣。
  •     头上几篇关于近代史的学习方法值得一读再读。但是说到具体事例,桑兵说是要小心日记的自我吹嘘,也不免因蒋日记评价其为民族主义人士并高看一眼;并许炮公为全球华人最大限度认可----三十年前或如是,如今非是。 作者对当代大学教育颇有不满,认为以培养思想学术精英计,未必是好办法----但当代社会需要的更多是大批螺丝钉… 桑这是以自身职位的高要求外延到整个社会了。 闲笔随处猛黑胡适和哥大,如不敢觅职清华,就去北大做大学问家;哥大尤其教育学院之学位滥发,等。 K092.5/7978 参考
  •     槽点太多,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吐槽。。。。
  •     啰哩八嗦,要求太高,值得警醒
  •     桑兵老师吐了一口好槽,然而多是些宏观方法论,具体方法其实尚未明晰
  •     治学方法之类的书,立意一般都很高远,操作一般难度都很大。刚出版时,名噪一时。陆陆续续读完,感触:少读方法论的书,多看基础性类的书。
  •     思想较为陈旧,见识一般。提到的一些文章我没看过,算是有些收获。
  •     桑大神已然开始指点江山
  •     粗看一遍许多内容都理解的不大透彻,还需等放眼读书后再重读一遍。
  •     对本书的评价要比桑老师近年来其他论著评价高些。另外对桑老师专辟一张讲女性史表示敬意!
  •     难得的方法论书籍,对理解近现代史的材料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很有帮助,即使对古代史也不无助益。
  •     霸气侧漏!这书明显是写给预备学阀的。治史三书才是写给我这般学渣的。
  •     桑大师的新书序言很好地诠释了眼高手低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整篇序言指点江山,啰啰嗦嗦,前后反复,空谷幽兰,却不知让朱先生又看到“不相凿枘”会不会为之一哂,当然大概是大师勤于读书,难免“看朱成碧”,一时“失察”而已。总之,桑大师序言写的还是一贯的伟大正确。
  •     不错,开头两章写的是高屋建瓴,治学的方法写出来了。后面的篇章就是分别论述具体内容。只是了解治史方法,读前几章就可以。
  •     桑爷虽然有点“啰嗦”,但是所持道理都是苦口婆心,让人想起不厌其烦、恨铁不成钢的班主任。
  •     说得倒轻松 做到忒难 好想穿越 就能同情理解历史了==
  •     立意高腔调足,但读到后来却感觉难懂并且无聊,无法抓住其叙述的重点
  •     更像是学术批评
  •     就是翻过,你读懂差十万八千里
  •     陈义太高,口气太大。
  •     读来有些吃力,一边查阅一边读,文史的底子该是很差了。
  •     文笔还是一如既往地烂,资料占据不少却不辨菽麦,既不挑也不拣,吐槽其他人忘了自己屁股也沾着屎——《走进共和》写得什么东西!
  •     如果按照“方法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这一定义,本书讲的大概不能算方法
  •     文章不由連貫而成,各章所述多有重合,稍嫌囉嗦。
  •     151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