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书评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509759412
作者:桑兵
页数:332页

其实我对这本书是失望的

桑兵老师的课我旁听过接近一学期,亦有缘在异省听过他的一次讲座,现又看过这本书的部分章节,发现桑老师实际上一直在通过不同方式重复他基本不变的一些观点和态度。以下是我的粗略归纳(PS:桑老说治史不宜归纳,我已经错了么?):1、批评近代以来史学界喜好跨学科,对社会科学带轻视之意;2、反对将外国学术观念和框架套在中国学术上;3、对分科治学持负面态度,但没有公开反对,顺便嘲笑因分科治学造就而成的视野、知识狭隘的“专家”4、多读书,读够了再下笔。在以上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桑老师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些关键词句:“科学”即是分科治学(他指出这是错的),治史不宜归纳只能贯通,史学着重见异,用西洋系统条理本国材料,愈有条理去事实真相愈远,强六经以注我,削足适履,放眼读书.....我之所以失望,是因为这本书的不同章节尽管安了不同标题,有不同的重点内容,但桑老师的以上观点和关键词句却一次又一次的出现,读多了自然无趣。重要的东西要说三遍,但我上课时真的已听过了。还有就是言必傅斯年、陈寅恪。有人批评他这是用傅斯年等个别人的标准为价值标尺去品评近代学人。我想这是值得注意和反思的。在写作风格上,这本书的内容跟很多其他中国人的书相比,结构性偏弱,不会给人死板之感,同时不时出现妙语,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不过这种写作风格容易令人跟不上思路。最后,本书欲为初学者提示治史的门径与取法,但我一直觉得治史的门径是需要方法和实践结合,在真正写东西的过程中领会的。其中的核心方法,上课讲过,书里写过,但都没有特别突出强调,只有亲身写过历史的人才能意会。此书的写作目的能否实现,也是一个疑问。

更像是学术史和学术批评

该书名为治学的门径与取法,副标题为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其中吸引我的是副标题中的史料与史学。众所周知的,晚清民国史以史料多而著称,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缕清脉络,找到一丝线索是研究的入门之阶。是故,购入此书,细细研读,望得其一二。当年任公言维新之要在除旧布新。在学术研究上亦如此,对一些旧的不好的习惯当然要进行指出和批评。桑兵先生显然是深谙此道的。在绪论及第一章中,对现行的晚清民国史研究进行了大范围点评,指出了许多不足和弊端。然后分章进行详细的论述。从晚清民国史料说起,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其他领域多有关联交叉,从而让整个局面显得特别纷繁复杂。如何准确定义晚清民国史料的边际及在实际史学研究中运用,桑兵首先感慨量太大,不得不缩小范围,分段分类进行专门的研究,而他本身又是极为反感这样占山为王的草寇作风的;其次分别鞭挞了一些学人和机构的学阀作风,占据稀有资料或以此牟利。继而回顾了相关史料出版的情况。之后着力讨论关于史学研究中博与约的关系,力批如今的专门之学、在教学研究中碎片化及读书的功利性和片面性。在史料中,以日记、函电、书信及报刊为例,讨论如何解读与应用。这是略微令人失望的,副标题中的史料在具体的讨论中就剩这四类。不可否认这四类史料在现在的晚清民国史研究中受到重视,但是其他的呢?接着开始晚清民国史各个具体研究领域的学术史回顾和批评,必须承认这些回顾和批评是极精彩的,桑兵先生本身就强于此道。我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回顾学术史可以理清研究脉络,批评学术不足可以少走弯路,但至于具体该怎么走,还是得自己摸索。在最后一章,讲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原则,略显单薄,如豆瓣书友言若隔靴搔痒,达不到痛处。按照克罗齐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本义与今义肯定是难以实现统一的。就像为某个物件画多维视图,每一面反映的都是真实的,但又不是全部的真实。说来说去也都还是老问题: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本书的语言特别奇怪,文白夹杂,有的句子如同英文一般,标点符号巨多。此前在看《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中即有此感。另外,大量引用陈寅恪、傅斯年、钱穆等民国史家观点,并以此为学术评判的标准。而且地域特色明显,对岭南学术学人的偏重,无一不昭示着桑兵先生的学术取向。隐约透露出对各种西方理论的警惕。最后,指出两处小错误。第151页,注释2中的“1898年5月”,应为“1998年5月”。第258页,倒数第七行中“著书唯剩颂红状”,应为“著书唯剩颂红妆”。2014年12月15日,想到哪说到哪!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