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6
ISBN:9787540436872
作者:周实
页数:319页

内容概要

周实,编审。湖南长沙人。挑过土,拖过板车,打过铁。1977年正式从事编辑职业。曾参与创办长沙人民广播电台并在该台工作四年。湖南日报文艺部工作五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工作十年(曾任该社第二编辑室即《芙蓉》编辑部副主任、文化艺术室主任、小说室主任兼纪实文学室主任、副社长)。主持创办《书屋》杂志,曾任该杂志主编。

作者简介

Phoebe说:昨夜我在梦中走失,没有星光引路,然后惊惶失措地醒来。我回答说;我也一样。人生是需要星光的。在那夜里,有否星光,情景真的绝然不同。不过,星光总在那里。今夜没有,被云遮住,明夜可能云开雾散,星光就会显露出来。星光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明,有的暗,位置也是各各不同,远近也是各各不同。
至于星光能否引路,引的又是怎样的路,那人是否看见星光,看见的是什么星光,跟随的是什么星光,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总爱看亮星的,也愿跟着亮星走的。亮星最能引人目光,也最容易为人引路。
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北斗星在哪里呢?你看见了北斗吗?
若是不见北斗星,走夜路的,就慌了。
其实,不见北斗星,天上还有很多星,那些星也能引路。
那些星,也很亮,只是人不看罢了。
人对它们不熟悉,不知跟着它们走,前途光景怎么样。
人都熟悉北斗星,看着北斗走,人已习惯了。
人们看着北斗走,其实是跟习惯走。
人是一种习惯动物。一种习惯罩住的动物,一种习惯牵着的动物,一种习惯罩着牵着尚且缺乏自知的动物。
人习惯在习惯之中,用习惯的眼睛看事,用习惯的标尺论人。
稍不习惯,就会发慌,就会烦躁,就会迷茫,就像在那夜里行路,不知自己走向何方,或者应该走向何方。
于是,就会乱喊乱叫。于是,就会瞎走瞎闯。于是。就会垂头丧气,两服发呆,完全迷路。这时,你就向他指出:北斗星就在他前方,他也没有心思看了,他也可能不认识了。
这时,那星即使再亮,也不能够引路了。
这时,那星即使再美,美得就像一颗宝石,也会显得刺眼了。
星星总是一闪一闪,总是那样一明一暗,总是那样若隐若现,那就是星星的所谓美了,那是星星特有的美。你能看见这种美吗?你真知道这种美吗?你能接受这种美吗?
我总这样问自己,对我自己这样说。


 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叛徒的心读《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在诗文集《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中,周实以一个怀爱之人的孤独与充盈写下了他对世界的悟想:关于年龄,关于友谊,关于爱,关于名誉,关于理智理与情感,关于写作。诚如书名所告诉我们的,这本书是以一个异性——在书中她的名字叫Phoebe——为倾听者的星光下的絮语,但周实在写作时,肯定是把更广大的人群——那些同样寻找着爱,并在爱中孤独的人们——作为他隐含的读者。因此书中出现了两重声音,第一重的声音,是那么的轻柔,舒缓,慢板的速度,如同与爱人灯下共语。而另一重的声音,则会时时撕开夜的宁静闯入进来,那么的突兀而沉重——尽管有时藏在自嘲的语气下——正好见出他内心的紧张与激越:在中国,特别是今日之中国,写文章一定要有那么点犯罪感。要有对世俗的犯罪感。要有对世俗的所谓政治和世俗生活的犯罪感。如果没有这个底蕴,文字再好,也无鲜味,也是软弱无力的。夜晚的灏气与静寂之下,谁说不包藏着一颗叛徒的心?——他要造时代的反,也要造自己的反。包括如此这般的恋爱方式,和对此般恋情的书写方式,一个人若甘心作了时代或艺术的顺民,他爱不了,也写不了。——爱情和写作,在我们时代都是一种稀缺的力量。但周实这般爱了,也这般写了,他似乎要以自己的爱情与艺术向世人证明,人生的意义即在于行动。他这么做,是因为他不想在蝇营狗苟的世间堕落,是因为他要寻找某种提升自己的力量。在这场长达300页的书写中,他找到了,——“这力量就是爱,这力量只有爱。”于是有了这些长夜星光下的争论、安慰,充满着智性的调侃和相互间身心的取暖,于是有了刻骨的思念,与思念之后心事的苍凉与浩茫。如同一朵暗夜里怒放的伤花,在这里,爱情是第一重的花瓣,谈爱与艺术,谈荣誉与力量,谈生老病死,重重的花瓣之下,包裹着的则是一颗蒙田般通脱且依然执著着的心。在这里,Phoebe成了引领周实书写的贝亚特里契。就像古典时代那些高贵的女性曾经做过的那样,她启悟、发现、甚至创造着作为书写者的周实:“不喜欢雨夜的大街,被昏黄灯光滤过的雨丝闪着晦涩的暖意,带着邪气。我怕雨夜的黑暗。”“每天落下的太阳多读了一天人世的变幻,因此回不到从前了。”“我知道是谁的面容。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我看见的惟一聪明得惊人的、感受力又极佳的、单纯得像个孩子的男人。他快乐时那笑容会不受控制地溢出来,还一定要你分享,他痛苦时那表情,那种压抑和克制,让人心痛得揪心。只有孩子的脸上才会出现那表情。”书写者和他者在此已消失了界限,水乳一体。其文字呈现出了周实主持《书屋》时倡导过的“单纯之美”:有思想,见性情,不生涩。它本来会是《两地书》,穿过时间和地点,让情感的流动和书写拉得如岁月一般漫长。这般的书写长度和感情强度足以当得起。但因了这是发生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博客和BBS拉近了时空——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某时某刻(如同篇名下精确到分秒的时间刻度)三言两语的絮语很快就在相互的心里激起了回声。而这样的书写对于21世纪的读者来说,有着从未经验过的现场感:那是多么美丽的灵魂的出窍,两颗敏动的心体贴着、共振着,经由一夜又一夜,缀成了暗蓝色天幕上的繁星。大概是蒙田说的,有三种交往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爱情、友谊与阅读。人生而孤独,却时时离不开交往:与上帝交往,与他人交往,与自己交往。在《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中,周实与Phoebe的交往直接置换成了与上帝——头顶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律——和与自己的交往,换言之,Phoebe,于书写者而言,是上帝,是走进了他的“心房”(一个周实喜爱的词)的内心的居者。而藉由这一置换,爱情也走出了私密的空间,拥有了广大的意义。而这样的爱,对芸芸众生来说,是不是太过沉重?《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周实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版
  •     一本厚厚的蓝色主调扉页的散文集,《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水彩图画上绘的是迷离的星空——天空寂寞蓝的透明没有一只鸟也无一片云但愿到深夜能有几颗星(《天空寂寞》)这个星空看似寂寥,但有了phoebe就很丰满。phoebe在英文里是一种恒星的名字,一到夜幕降临,周实先生便如痴如醉如约地进入这个星空,来看星星,约会phoebe,“另类接触”着她,心脏像流星一样轻快飞扬,意识如夜空一样迷乱灿烂。——这是他自己描述的一个故事。在故事中,幸福而又可怜的小老头儿,对影——“繁星之夜”——成三人:自己、phoebe和诗歌。于是看到,繁星之夜成为了他的茵梦园:“我是这样喜欢做梦/我是那么喜欢想象/梦见她是这样温柔/想像她是那么漂亮……”(《我是这样》);繁星之夜也成为了他的失乐园:“葡萄熟了/坠落下来/苹果熟了/坠落下来/梨子熟了/坠落下来/很多坠落/都因成熟”(《坠落》);繁星之夜还是他屏息凝神的菩提后花园:“你本身就是一枝花呀/佛也是一枝花/如果没有那样的眼睛/又怎能看见那样的微笑”(《拈花微笑》);繁星之夜更是他走出笼子放风的一块废园,让白天幽闭的灵魂出来游荡:“我与阳光背道而驰/奔向黑暗幽深的山谷/星星月亮全躲在那里/那里才有清凉的幸福”(《不要怪我》)。于是,在繁星之夜里,幸福而又可怜的小老头儿《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享受爱情;询问《动的姿态哪里去了》,喟叹人事;琢磨《美丽的文字》,回忆文事;笔记《读后感四首》,评断诗歌的创作观;提示《当你坐在一条河边》,莫忘了体悟自然和生命,思考一下人际关系。《你知道你的声音吗》,继续着一贯的有始难终的自我寻觅;嗅着《那么漂亮的一朵鲜花》,去可怜生命的激情;疑惑《有你说的这样好么》,来悲伤爱情的距离;《要紧的,恐怕是——》,谈论如何读书;《死三首》,抑制不住死亡的梦魇;在《无奈》之中夯实生存的意志;《盼着沙尘过后天晴》的那一天,好好总结生活与交往了的游戏。还有,《情感之丝》谈论善恶,《我真希望所有思想》辨析伟大;《残羹》里探讨了忧郁的文化气质;《一场茫茫大雪》里感受的都是虚空;《你这条使人不是的狼》来况味自己;《感觉它也累了》指出一本书也有无奈的遭际和命运;《猎手》谈到了理性与情感;《我们就这样含着》念及爱情与婚姻的关系。还有,《不相似的门在那门后》打开的都是千万般的爱怜,汩汩流出,止也止不住地流淌爱怜。然而,《好像只是一种试验》、《即是如此,也不要紧》、《很多时候》、《随风一漂,就不见了》……因爱生怨中,满是祈祷和一片情累了心累了之后的平静。所以,在这样的星空的夜晚,为什么《傍晚的天空使人惆怅》?!“我又开始迷惑了,又要陷入惆怅了”,这咏叹的背后,却是如一千零一夜似的靡丽,心里、手尖和唇边,都在随指尖跳跃,弹拨的琴声都是令人目眩迷离的天上星星的爱情——“phoebe——”每当我写下这名字或者喊出这两声我的心里便能感到滚滚热血直往上升“phoebe——”“phoebe——”“phoebe——”“phoebe——”phoebe在英文里是一种恒星的名字,phoebe在繁星之夜是一个女人的名字。这是一本故事铰接、内容复杂、情感凄迷的自述散文书,象卢梭一样,需要双重阅读。清凉如诗的夜空下,普通人一眼就可以把满天星空看干净。但在历史的眼睛中,“看”这个过程,透过殷墟巫筮手中的玉琮,到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都只是看到天空的一角。李政道在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说:对于宇宙我们所知道的只有百分之十几,还有百分之八十我们根本不知;在我们的经验视觉背后,它们是一团庞大的“暗物质”。人文主义以来,我们常把人的丰富性比作一个“内宇宙”。同样,《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也需要探勘宇宙一样地“看”(阅读)和“听”(理解)。听到里边细若游丝的心灵的歌声,看到里边经天纬地的爆裂的痕迹。从结构上看,《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那几个月的“繁星之夜”所写的诗的部分;一是那几个月过后,来清理这故事时所“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的思的部分。从内容上看,于是就有了两个情节。一个情节是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一个“情节”是一段段自省省人的勾起的反思。这反思勾连着人事与生活,关联起生命与生存。故事是连贯完整的,通过诗歌来整合;反思是零星闪现的,通过散文来补充。如果说前者是故事本身,后者则是故事的意义。一个周实呢喃地说:“这天就像姑娘的婚纱,虽然一生只披一次,却会永生不忘。这天,突然知道了爱”(《结尾的话》)。一个周实嗫喏地说:“我只觉得几个月来,Phoebe给我的激情创意,超过古今中外文学所给我的思情诗意”(《开头的话》)。《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我认真完整读了一遍,来回摸索翻阅了N多遍。随手涂鸦已经划乱了蓝色星空扉页下一片明净的页面。这星空于我,于是从迷乱到迷离,从迷离到灿烂,逐渐地清理出了我自己的看待这“繁星之夜”之迷乱星空的秩序和视域。一百四十七首短诗,有如一百四十七颗星星,珠玑珏烁,晶莹裼透。每一颗都能引起电波一样放射开去的人生遐想和生存关联。只可惜这一百四十七颗星星,钉钉一般钉死在这样一个太具体的风花雪月般的天幕上,制约了它们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我猜想,如果放在一个更加虚化的背景上,引人绵渺的遐思可能更为深广丰富。但是,当我们脑中的习惯性思维,如同湖南骡子一般往外死命挣出世俗口胃的时候,忍不住停下惯性,止步于诗歌背后的吟唱,吟唱这故事的哀伤。这是一段怎样的故事?里面荡漾着“我的心里充满感激”,絮叨着“我忠诚地对她说”,谈论“未来”也如同谶语……忍不住感受到这原本暖色蓝的文字背后,浸出斯斯凉意。《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这本绚烂夜空中残砖断瓦一样破碎声音,浸出的是悲伤色彩下的心灵话语。对于这故事,借用保罗的提示说:不管他人怎样论断,我并不论断自己。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反而,在《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里,我们可去抬头探看的,是借着周实的诗歌、借着他的这本呈现给Phoebe的纪念,返身自顾,看看自己的星空里或许存有的那些闪烁之星星。“这是我来看我。这是那个先前的我来看这个现在的我。”借着《深夜》渐渐的离散气氛,我们的灵魂也跟着出窍,“出窍的灵魂是美丽的,就像那些美丽心灵,一颗一颗升入夜空,闪烁成那满天繁星”。……我明白是该睡了可是,为何你不睡呢为何还在对我笑呢在这深夜的玻璃上(《在这深夜的玻璃上》)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出鞘的灵魂是美丽的,就像那些美丽心灵,一颗一颗升入夜空,闪烁成那美丽繁星。
  •     上图周国平旁边的一本(因为作者也姓周的关系)...这个算是很少的能感动到我的诗集哎...那时候还做了好多摘抄...
  •     很平
  •     前些天又找来这本书重看了一遍,发现这就是一个老头的碎碎念……
  •     这本书是在本科的时候读的,不经意间在图书馆发现,虽然已经不太记得内容,只知道这本书是一本情书集,只记得文字很美,也想到了大一的林林总总。那时的我,爱泡在图书馆,中午困了也不回宿舍,就在图书馆看看书,这样的日子,大概贯穿了我的大一,直到我开始写代码了。。。
  •     书要细读 生活要回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