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峰之死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9866179796
作者:[美] 強·克拉庫爾
页数:336页

内容概要

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 1954年生,八歲在父親的帶領下登山,大學畢業後以木工及捕魚維生,一存到旅費,便出發登山,屢次挑戰艱難路線。生命中有二十多年以登山為中心,之後投入寫作,1996年以《阿拉斯加之死》成為全球頂尖探險作家,同年前往聖母峰登山,報導聖 母峰商業化的問題及爭議,卻意外碰上暴風雪,親身經歷聖母峰史上最大的山難(直到2014年雪崩意外)。
他以這場山難寫成分析報導,贏得美國「國家雜誌獎」。之後擴大寫成《聖母峰之死》一書,不但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也當選當年《時代》雜誌的年度最佳選書、入圍普立茲獎。
1998年,為紀念死難山友,他捐出《聖母峰之死》版稅,成立「聖母96年紀念基金」(Everest '96 Memorial Fund),提供喜馬拉雅山區居民人道援助,並協助保存自然環境、推動兒童教育等。至2012年為止,該基金共捐出170萬美金。 除《阿拉斯加之死》《聖母峰之死》,還著有《艾格之夢》(Eiger Dreams)、《天堂的旗幟下》(Under the Banner of Heaven)《三杯騙局》(Three Cups of Deceit)等書。
文章見於《戶外》《GQ》《國家地理》《滾石》《建築文摘》《花花公子》《紐約客》《紐約時報》等刊物。

书籍目录

導讀
為什麼要爬山?
貼近生命消逝的謎團,偷瞄死亡的禁忌疆界,都令人血脈賁張。我堅信登山是偉大的活動,固有的危險非但無損其偉大,反而正是登山偉大的理由。
為什麼要爬山?
這是每個登山家、登山愛好者都曾自問、或被問到的問題。
我大學時參加登山社,輕鬆愜意地走過郊山山徑,挑戰過十多天的高山縱走,曾在冬季穿著冰爪踢著雪階前行,曾跟著老手學長溯勘高山溪流,也曾在倒木橫陳的中級山泥濘裡滑得稀巴爛,一直到近年,開始海外遠征:到尼泊爾的喜瑪拉雅山區、雲南的梅里雪山山區健行。
但是,為什麼要爬山?我仍無法給出最精準、最確切的答案,也許,可以很取巧、也很詩意地,挪用這本登山經典著作的書名:為什麼要爬山?為了into thin air。
為了進入稀薄的空氣之中?
是的,沒錯。任何到過高海拔的人,都能體會到那種從頭痛欲裂、噁心嘔吐的高山症中,一點一點調和適應,像在尋求與巔峰之境的頻道般,慢慢學會在稀薄空氣中吐納、前行,而感受到的清明、澄澈、開闊、釋然,而那絕對來自對大自然、對稀薄空氣的臣服與謙卑。
而我的另一位登山同好,更直接地告訴我,她不是為了山登山,而是為了人,她喜歡人與人在山上相處時的不分你我,喜歡走了一天雙腳鐵腿起水泡而終抵營地之後,與隊友們吃飯、喝酒、觀星、談心。
在空氣稀薄之地,物資匱乏的深山,甚至動輒與死亡錯身的冰壁上,如何自保自救,又友愛互助?更是對人性的一大考驗。我曾走過缺水缺糧的路線,走到眼冒金星,靠意志力拖著步伐,突然,在前方山徑拐彎的學長轉頭對我喊:「看妳前面那顆大石頭,休息一下再走!」我低頭,上面有半盒學長留下的保久乳。這50CC的天堂甘露,果然支持著我走到營地。
也曾在水管凍結的高海拔山屋住下,主人融了冰雪燒了一桶水,所有入住的登山客整晚刷牙洗臉就靠那一桶水,但別隊的隊友兩三下就拿保溫瓶分個精光,我們只能在單人鋪位上,憤憤不平嚼口香糖刷牙、以濕紙巾擦臉。
是的,領隊的專業與愛心,山友的個性與操守,影響了整趟攀登之旅。這亦是這本書最受討論與爭議之處。
一位愛好登山的撰稿者,受雜誌之邀,前往聖母峰,針對「登山商業化」做專題報導。未料,這位主角,即本書作者,目睹了這神聖山峰規模最大的一次山難,十二人喪生,其中一名日本女性登山者的喪生地離他只有三百多公尺。而當採訪報導者的角色,變成了「生還者」歸來,他有沒有權力與義務記錄下一切?
文章刊出後,作者收到了罹難者家屬來函抗議:如今你平安健康回到家了,你批評了別人的判斷,分析他們的意圖、行為、個性和動機。你評斷領隊、雪巴人、客戶應該做什麼,並傲慢地指責他們的過失……
作者克拉庫爾的立場,在原著書名的副標表達得很清楚:「聖母峰山難的個人記錄」(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Mt. Everest Disaster),然而,到了改編電影(台譯《巔峰極限》,副標則變成聳動的「聖母峰上的死亡」(Death on Everest)。
為什麼要寫?
正如所有寫作者都可以現身說法:唯有透過書寫,才能療癒與解脫。克拉庫爾說:「山上發生的事不斷啃噬我的勇氣。我認為撰寫本書或許可將聖母峰趕出我的人生。」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不登山的人,會看登山電影,往往是將之當做災難片來看,看裡面的冒險犯難、千鈞一髮;這部「登山文學」,卻不只是「災難紀實報導」而已,它包含了倫理辯證、生死凝視,包含了恐懼與希望──正如每個人的生命,都曾到達過空氣稀薄處,而這本書,或許可當做那一瓶備用氧氣。

作者简介

「貼近生命消逝的謎團,偷瞄死亡的禁忌疆界,都令人血脈賁張。
我堅信登山是偉大的活動,固有的危險非但無損其偉大,反而正是登山偉大的理由。」
1996年5月,尼泊爾放寬聖母峰登山人數的限制,世界最高峰迎 來史上最熱鬧的登山季。全年孤寒的山谷,一口氣湧入上百名雄心勃勃的登山者及雪巴。聖母峰毒藥般的魔力,吸引了全球各種野心、幻想、國家期待,以及商業企圖。
5月10日,全年吹襲著聖母峰的狂風停了,天空一片湛藍,一絲風也沒有,登山者夢寐以求的「窗口」打開了,山神彷彿拿出了獎牌向所有人招手。四號營中,34人於午夜出發攻頂。但等著他們的,不但有全年最適合攻頂的天氣,還有聖母峰史上最嚴重的塞車,以及鬼魅般默默來襲的暴風雪。攻頂的安全時限早已過去,大部分攻頂者卻還被困在氧氣稀薄的「死亡地帶」,當山神收回獎牌,最頂尖的嚮導連自己的命都救不了……
在這場奪走十二條人命的山難中,傳奇登山家暨暢銷作家強.克拉庫爾,正是成功登頂的倖存者之一。他抱著強烈自責回溯整場山難,以分鐘為單位,試圖一層層挖開生死謎團:在山難發生前,誰嗅出了危機?最謹慎老練的嚮導為何無視危險,帶領客戶一步步走入死亡陷阱?成功逃過一劫的人,又是做了什麼決定救了自己一命?當作者不停逼自己及倖存者回想山上發生的一切,挖出一件件看似微小但影響重大的細節,剖析每個人的作為,我們發現,真相往往深埋在表面事實下方兩三層。
本書一出版,便登上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十多年也來一直暢銷不輟,引發無數網路討論,甚至帶動八本相關書籍出版、兩部相關電影拍攝。原因便在於,作者不僅試圖揭開山難真相,更以文學筆力帶領讀者重新認識登山,理解登山者為何執著把自己丟入險境。登頂的意義、登山的價值,就在死神的一秒秒逼近中顯現。
聖母峰上的每具白骨,都代表一個夢想的蒸發,一場勇氣的掙扎。作者雖然沒能透過寫作獲得平靜,卻也成功完成招魂,讓全球讀者記住那些奮不顧身的夢想家,以及無數慷慨助人、自我犧牲的英雄身影。


 聖母峰之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以纪实文学的角度来看,本书把96年轰动全球的珠峰山难(那次山难造成包括两名全球顶尖登山家罗布.霍尔和斯科特.费舍尔在内的12人死亡,一度为珠峰最大的灾难之一,直到2014年4月造成15人死亡的山难为止)写得惊心动魄,引人深思,然而从道德角度而言,本书又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本书作者乔恩.克拉库尔是事后诸葛亮,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说三道四,而最大的争议在于克拉库尔对当时的幸存者之一,俄国知名顶尖登山家安纳托利.波克里夫的批评,认为后者在山上的种种行为有违一名职业登山家的专业素养,为此波克里夫颇有微词,为了反击克拉库尔在1997年(本书推出的第二年)出版了一本名为《The Climb》的自述来驳斥克拉库尔的观点,此后很多人认为作为专业登山家的波克里夫出版的《The Climb》才是叙述那场山难最权威最客观的书籍,这引起了克拉库尔的愤怒,他认为人们曲解了他的意思,他的本意不是诋毁波克里夫的人格,而是就事论事,他回忆道: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是在波克里夫登顶以后没有经过领队费舍尔的同意就私自折返,抛下客户不管,这有违登山向导的职责(当是波克里夫是费舍尔所在的商业登山队的向导之一,负责把出钱的客户送上峰顶并护送下山)这直接导致了后面山难发生时波克里夫未能及时救援(尽管后来波克里夫救出了另两位客户,但克拉库尔还是认为波克里夫私自下山仍是失误之一),波克里夫一方对这件事的解释是,自己是经过领队费舍尔的同意才先行下山的,理由是先行下山为同伴准备热茶并提供下方支援(而克拉库尔的观点认为波克里夫的理由让人无法理解,因为下面的营地早有夏巴尔人在做这些事情了,克拉库尔认为波克里夫下山是因为自己没有携带氧气筒登顶此时已到极限不得已而下山,而在克拉库尔看来作为登山向导不带氧气筒登顶是冒失的逞强行为,因为此时波克里夫是向导而不是登山家,主要职责是协助客户,他这么做有点本末倒置)并为此和费舍尔有过一次长谈,但克拉库尔马上反驳当时自己就和队里的另两名队员亚当斯和哈里斯跟波克里夫以及费舍尔在一起,清楚的听到波克里夫只对费舍尔说了一句“我陪亚当斯下去”根本没有所谓的长谈,而费舍尔并没有同意,这一点其它两人可以证明。而波克里夫又说是在克拉库尔及另两人离开以后又和费舍尔谈过先下山的事情并得到了同意,克拉库尔质疑根本没有第二次谈话,因为在波克里夫所说的时间费舍尔离他有相当一段距离,并且波克里夫因为没带氧气筒登顶已是又冷又累,很难想象会有什么事会促使他往回爬。其实这段关于波克里夫先行下山的肇因在于他事先没有使用氧气筒登顶,克拉库尔质疑波克里夫这样的行为,而波克里夫之所以先行下山并不是道德上的问题而是实在已达极限不得已而为之(尽管作为向导采用无氧登顶有待商榷)他自己恐怕当时也没有预料到之后会有一场大灾难,而事后从这名不善表达俄国硬汉的言行来看,他对这些事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深感自责。第二项争论的焦点在于当时的领队费舍尔到底有没有事先制定登顶以后的计划(即让波克里夫先行下山做准备的计划),关于这点,波克里夫本人在多次电视采访及及专题节目中否认费舍尔曾经事先制定过相关的计划,贝德曼(当时的另一位登山向导)告诉克拉库尔,如果费舍尔有个计划,他不会在5月10号队伍出发登顶前还不知道,除此之外,贝德曼认为波克里夫也不知道所谓的计划。山难发生半年多后,波克里夫在电视,网络,报纸的多次采访中为自己先行下山一事作了解释,但他从来没有指出自己这么做只是为了遵守费舍尔事先拟定的计划。很多人认为克拉库尔对波克里夫的诋毁是为了摧毁波克里夫的名声,而克拉库尔觉得很委屈,他回忆说:那年5月,在峰顶很多人都犯了错。我本人的行为也可能导致了两名队友的罹难,我从不质疑波克里夫在在攻顶日的行为都是本着善意,我非常确定他用心良善,但是让我恼火的是他拒绝承认自己或许做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决定(指波克里夫未经同意先行下山),尽管我批评了波克里夫的某些行为,我也不断强调他在5月11日山难发生时的种种英雄行为,毫无疑问,波克里夫是冒着生命危险救了珊迪和夏洛蒂的性命。我在许多场合都一再重复这件事。尽管如此,他在当天稍早所做的一些决定,却还是带来了麻烦,任何决定要写出诚实,完整山难报告的记者都不可能忽略这一点。1997年11月,克拉库尔和波克里夫在一次辩论会后终于达成了初步的和解,但是令人唏嘘的是,几个星期以后,波克里夫在攀登安娜普娜峰时遭遇雪崩遇难,一度震惊全球登山界,也许就算波克里夫在96年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定,但是并不能抹杀他在其后营救行动中的英雄行为,克拉库尔不该太过苛责他的表现,但我认为克拉库尔对于波克里夫的批评是出于对事件原因的调查并没有夸张到诋毁波克里夫名声甚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不过怎么说,斯人已去,争议依旧,这本书留给我们的是对于登山的思考以及经验的教训!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三百多页讲登珠峰,鲜少有对美景的描述,攀登之苦可想而知,灾难的惨烈程度、对人的打击程度可想而知。
  •     (冇睇後記反駁批評部份)
  •     想当时在电影和书之间,我先选择了看书,当时有一种想了解细节的好奇。书果真是不会让人失望的。从一个登山队员的角度以记者的写实态度记录全过程,一件事实不同的人必然有着不同的说法,所以使得这本书饱受争议。 为什么要登山呢?登过山的人才知道。一个从来没有行走在登山路上的人是不会知道为甚有那么人要冒什么危险去等圣母峰。因为那座山就在那里,所以我们要去登山。 很多人说登顶的过程就如人生。山顶就是人生的目标。你为这个目标做了反复的训练,长久以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承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煎熬痛苦,一步一步的接近这个目标,你欣喜若狂。。。有几个人会在肾上腺素激增的时候还有理智来评估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完成登顶,并且安然返回?登顶只是完成了一半,之后的一半如同登顶一样重要,一样的需要技能与体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