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形而上学》书评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535511782
作者:周国平
页数:253页页

上帝死了

买这书的时候其实只是为了装样子用的,偶尔拿起来一看,竟有点放不下去。这在晦涩难懂的哲学书中也算少见。也可能是因为它正好符合了我现在的心境,在虚无之中彷徨,惶惶四顾,试图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在信仰缺失的当下,不仅上帝死了,榜样也倒下了,个性抹杀了,灵魂丧失了,良心也没有了,社会的价值在哪里,自我的价值在哪里。我们该如何维系我们生活下去的激情和勇气。。。。我觉得我又该去找我的心理医生了。。。。

虚无之悟,发超人之禅思。存在之虑,释意义之无由。经纬交汇,守自然道德之律铸就尽善尽美之十字。泛神博爱,启科学艺术之门以往至大至正之宗教。

绝壁:大义觉迷(节选)欧美思潮,繁绪多支。关怀所指,迥异其趣。逻辑之辨,开形上之先声。理性之蒙,卸精神之牢笼。认知之限,明二律之悖反。悲观之叹,哀文明之衰颓。实然凋敝,形上成风。伦理无以凭借,内外失之斧正。实证之槌,痴科学之万能。辩证之法,察万物之兴替。虚无之悟,发超人之禅思。存在之虑,释意义之无由。殖民全球,无的放矢。自满进而激烈,焦愁继之迷乱。现象之学,破主体之偏执。证伪之见,现归纳之局限。结构之析,发语言之幽微。解构之效,拆藩篱之禁锢。繁花似锦,芜杂无序。有分何谈正义,无实焉称平等。呜呼!经纬交汇,守自然道德之律铸就尽善尽美之十字。泛神博爱,启科学艺术之门以往至大至正之宗教。然则,管窥之言,不绝于耳。堂奥玄德,鲜有与闻。高士忧愤,绝对王权衰落。国鹿遗失,秘密结社垂治。政体有论,马氏慕共和而殷望独裁之君主。国体有议,博丹尚自然而力倡国家之主权。权利有说,黑氏称公民而热盼世界之意志。革命有势,列宁奉马恩而践行俄国之跨越。是谓,囿于私利,心志迷途。不忘一己,大我难就。君道不彰,国运衰败。大义不显,壮志难酬。全文见此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4a34b0100zvvr.html全文及后续见此处: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30646.shtml#adsp_content_replybox_frame_1

读西哲颇有所得的一本书

先是在豆瓣书店买的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看了觉得有点意思,后又在网上浏览了本书的部分章节,主要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心理成因分析,觉得颇有所获,遂从卓越上订购了一本。虽然网上有人说这就是抄袭的海德格尔的《尼采》,但个人认为,作为一篇博士论文,能够把一个大家对另一个大家的厚厚评述搞清楚,从大局上对尼采思想有个把握,并参照海德格尔的评论缩写成一本贴近中国人思维,浅显易懂的简明版本,就不错了。最起码对我来说是个方便法门。

当最高价值丧失价值

当最高价值丧失价值《尼采与形而上学》这本书,是在广州地铁体育西路D出口的打折书摊买的。还有一本《人生如若初识》,其实高中的时候在学校门口的书屋看过一些内容,出于怀念与填补认知缺口,也买了。戏剧性的一幕首先来买单:态度散漫的收银员多找了我10块钱,我瞬间假想自己是阿甘,并且疑惑地看着对方。在他觉得我是痴线之前问了一句“两本书几钱?”他才尴尬地纠正错误。我瞬间假想自己是亚瑟王,带着那份平静的骄傲离开。戏剧性的另一幕在当天晚上发生,一个朋友生日,在忽然被告知后的半小时内,为了掩盖措手不及的情绪,我假想自己是特里斯坦,短暂权衡后,《人生如若初识》被送出去了。留下《尼采与形而上学》是因为红色的封面吸引力强,鬼知道讲什么内容!而且留下来的这本书,也是两天后才读开。稍微发挥你那懒得使用的想象力:这天下午氤氲湿冷,如《七宗罪》里面的鬼天气,一个对中大爱恨交加的人因为买不到阿凡达的电影票而只能订第二天的票后以一种闲得蛋疼的姿态在百年中大的校园里漫无目的地游荡。当然,这个时候他又会假想自己是某部著名电影或书籍里的忧郁流浪诗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如果能把时间精确记录下来的话,绝对可以贴上“伟大的时刻”这一标签,因为一个伟大的念头毫无征兆地撞击着这个没有任何想法的人的大脑接受器,随着神经递质在轴突与树突之间往返传导(原谅鄙人在这里有装13的嫌疑,出于证明高中的生物知识还有保留的自私证明),最终在反应器产生的信号是:我应该在这里干一件像样的事。可是他却茫然(这是常态),正当他为此而不安自责时(这是惯性),黑色的背包提醒:至少我还可以读书。于是,瞬间假想自己是越狱成功的肖申克,一下子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希冀(通常维持了紧接下来的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最长也不会超过一个月)——因为他清楚自己可以干些什么了,这很难得。迅速地,他假想自己是汉娜,以一种宁静饱满的心态,在永芳堂大门的阶梯坐下,打开这本红色封面的《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著》。他,开始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了!虚无主义就是最高价值丧失价值。——尼采偶尔会作这样的思考,作为信仰缺失的一代,我们该如何设置最高价值?正如丘特切夫曾经感慨:人没有家园,举目无亲,孤孤单单,虚弱无力,面对着黑暗的深渊……在这种陌生和神秘的业务,他看到的和知道的是一种宿命的遗产。然而,“个性鲜明”的我们或桀骜或无知,在口口声声与宿命对抗的时候又不忘自我标榜,可怜地“自我信仰”,殊不知已经按照弗洛伊德的方式,把自我当作崇拜对象,在对无限的无尽渴望中丧失自我,最后以自恋告终。来自宿命与信仰遗产的危机,四处潜伏。那么,如何从这对矛盾的交集抽离呢?还是回到开篇的问题,也是尼采的困惑——设置最高价值。所谓最高价值,就是指向来形而上学所设置的赋予生存以终极的根据,目的,意义的本体。随着最高价值丧失价值,附着于其上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也丧失了价值。作为一个过程,普遍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缺乏信仰的状态。然后朝着两个极端分化。无论表现为惶惶不安的紧张,还是表现为漫不经心的麻木,顺理成章,虚伪属于这个“强大的时代”的既成事实。不可否认,总有这样一个不满现状的群体,将某些概念或存在定义成一种“超人类”的权威,为自己甚至为人类提供一个来自外部的目的。创造这样一个整体以求能够相信自己的价值,岂止荒谬?好吧,在这个被更外在的强力赋予价值的领域,我承认我是其中一员。无依无靠,迷离失措,混乱不堪,平庸化甚至野蛮化是每个人都拒绝的。于是我遵循生命不得不渴望信仰,本质上只称得上支点。关于信仰。春哥?曾哥?凤姐?别扯了。这种怪诞的现象只能解释成压抑的社会一种变态自娱自乐。关于信仰。必须首肯的应该是幼年的那些所谓理想。建筑工程师这样一个形象对一个儿童来讲,应该没有饱满可言,应该是陌生的模糊的。其基本事实应该来源于感官的图像的传导,其真正的原因深藏在无意识之中,不得而知。但意识中因果关系的假象却支撑了这个小孩出色地完成小学课程,应该说这样的成就是其他小朋友所羡慕的。尽管“创造优秀的建筑物让所有人记住我”这样的思维很少被提起,但它赋予的价值却直接导致了种种不可知的情绪冲动。又进而导致了这个小孩虚构的卓越有了量变的可能。事实上,支撑这个小孩的远不止“创造优秀的建筑物让所有人记住我”,还有“穿上整齐的军装巡逻”,“在舞台上自由自在地唱歌”,“在硝烟中英勇的指挥战争”,“飞上太空的火箭写着我的名字”,“熟练地从护士手里接过各种手术刀”,“在月亮上盖一间小木屋”,“会各种花样的游泳”……作为基于种种不确定而认识的经验意志,断续地以某种图像显示,这样一种对认识的简化,图示化,我也不反对解释为白日梦,可神奇的是,他们奏效了,变相的无意识实践胜利了!假设,类似的由不确定而认识的经验意志引发的变相的无意识实践在某种推力下得以延续,且使其他的生命体验感到振奋,这样的概念,时时刻刻与信仰保持着妙不可言的关系。不幸的是,这种“求真理的意志”变幻无常,不成系统的先天不足显现了意志求创造的疲软。幸运的是,这个阶段,我接触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本身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这一事实,曾经让许多“虔诚”信仰者和“相关的利益相群体”崩溃并焦虑地寻找种种借口修饰,但是作为一个对“人类”的生存条件提供实践思考的“自我反驳”,通常的理解就好比摩西把上帝的教训记下来立石为志,十诫的第二条就说到“不要崇拜偶像”,可是三千年过去了,虔诚者还是反复犯着同样的错误。同样,青年的马克思清楚,自己不应该成为一个信仰的对象,应该被重视的是智慧。可惜在一个封闭的酱缸里,人们仍旧不亦乐乎地患着这种病。于是,难以置信的闹剧是,我居然在短时间内迫不及待地接近马克思。如《圣经》中的荒漠甘露。这不得不说是在信仰遗产的危机面前强颜做奴隶的悲凉。信仰马克思背后的假设不应该是信仰共产主义,因为假设一旦成立,在这颗蓝色的小星球上,马克思无疑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词。因为夹杂着太多的政治因素,很少有人可以单纯地汲取这两个老头的哲学思想,将其作为一种透明的主义,纯粹精神的向导。而渺小的我,夸张的,幼稚的,简朴的我,基于教科书上关于“辩证唯物历史观”的草草解答,以及强势群体的“暴力”宣扬便实现皈依,的确是对自身的虚无感到不安,也是对强势群体强力意识的妥协。妥协的另一面是背弃已有的判断。可新的价值标尺不仅不能提供新的价值判断,反过来还击打我的掌心,如严厉的私塾老先生对待淘气的学生那般。想想看,好奇的小孩渴望窗外的果树与昆虫,也极不情愿被死板的教条约束,乐此不疲地违反纪律的后果就是被自己的老师惩罚。时间久了,违反纪律不再是因为贪玩了,接受惩罚也不服气了,知道有一天他逃离了学堂,背后是曾经敬仰的老先生在破口大骂——毕竟他不是孔老夫子。同样,马恩这两个老头的理论被别有用心的群体不断特色化的结果就是自身对立与迷失。现在看起来,马克思不止一次说自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其原意应该是批评一些人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是他的思想。不冠以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的虚名,回归原点,将“辩证唯物观”作为全体人类的工具(不仅仅是无产阶级),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我相信,顺着最原始的马克思主义道路走下去,并且不以其为限,不以现实政治为限,不以学术分歧为限,在其中,我们会看到古希腊三杰,康德,叔本华,尼采,莱布尼茨,黑格尔,培根,休谟,伏尔泰等闪亮的名字,我们就看到更广袤的无限。很显然,一个没有看过《资本论》却渴望思想的无知小子生活在这个年代这个地点拥有这样的诉求等同于痴人说梦。 对于这个梦,我的理解是弗洛伊德解析下的梦——“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梦,本质上都是愿望的达成。信仰这个课题,是免不了宗教的佐证的。关于宗教,有一个地方是必须提到,就是耶路撒冷,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起源地。对耶路撒冷的印象来自电影以及新闻报道,只知道这是个古老神秘的城市,常年战乱充满杀戮却圣洁宁静。因为对亚伯拉罕的认知局限没有切身体会,缺乏主观认知,对这群虔诚得无以复加的人的信仰是不应该做任何判断的,所以还是讲回身边的“宗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的大体印象是来自影视书籍作品,而较深刻的认识是来自生活周边的人。对佛教的理解,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信,一是悟。姐夫说他做生意的圈子里大多数人是拜佛的。我问是求一帆风顺吗。姐夫说不是。我说是生意场上尔虞我诈太多,求个心安理得吗。姐夫说也不是。我说那就是修身养性,陶冶人生。姐夫还是说不是。无论我的猜测是什么都被姐夫否决了,然后他的解释仅仅是一个字“信”。其实我的理解是“在名利场博弈的人,总会找一处寄托,宁静致远”。直到现在都会记得每次出远门母亲的叮嘱:“遇到什么紧张的事情就小声念阿尼陀佛,佛祖保佑。”虽然我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这八个字还是给了我莫大的力量。事实上,主观的认识,我更愿意称佛教为禅教。因为悟才是真正佛教徒的天职。悟的方式是参禅,参禅即修行,修无所修,行无所行,禅者的境界是在语言之前,故不可表达。有的人会遵从“佛”的戒律,在俗世间保持清净,有的人会隐居山野一心参禅,追求的是一种“放下”的顿悟,一种“无我”的境界。其实在这里用到追求一词已经是对“禅”的误读了。真的很可惜,个人对宗教的知识太空白了,接触范围更是狭隘,无法体会人类设置的高于人类本身的外在巨大能量。其实,我在与基督教(确切来讲应该是天主教)的第一次接触本能是抗拒的。去年和“广药同舟”去增城健娱村探望老人那几天,就偶遇了一班来自香港的天主教徒。牧师带着所有老人在大树下祈祷,然后带着大家唱诗歌,很荣幸我们也被邀请加入。后来知道他们也是有心人,经常自己从香港开车来广州,进村子陪伴这些老人。他们的初衷是感化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使这些老人信“主”,当然他们带来的物质帮助比我们这些擅长“感性工程”的大学生要来的实际和必要。不过,这一次机缘巧合的交流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一,这些老人真的信吗?第二天的“暗访”告诉我,老人需要的只是食物,对“主”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牧师的布道形象。二,牧师在大树下布道那天,有一个年轻人声情并茂讲述自己皈依“主”的过程想说明什么?单亲家庭,收养所,黑社会,吸食白粉,进医院,废人,偶遇牧师,被感化,重新振作,有了人生价值。我相信这个故事,他的不幸应该同情,他的涅磐应该尊重,却没有让我兴奋或者向往。在和有相同想法的camper讨论后,我们给出的答案是“牧师想告诉我们这种力量确实存在,但很神秘,有的人有效,有的人无效,而我不想去接触。”于是第三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三,照惯例的“弟兄”与老人交流心得的环节,我们也被邀请参与,在交流的时候,为什么两位“弟兄”同时鼓励我信“主”?因为他们达到了“信”的境界,而我们还没有,但我们对这一陌生的“舶来品”却表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抵制”,这一点我到现在还是没有想明白。处于对自己生活的忠实,应该讨论小农村的“宗教”。小农村谈论宗教固然是滑稽的,因为就经验而谈是等同迷信,无疑这种经验的表达是多么的狭隘肤浅。且不说诸多事件连“凑巧”都难以解释,就是它从侧面带来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姑且拿我生活了20年的小村落来讲吧。每逢拜神前几天,人们都会勤劳工作,争取买到更丰盛的物品祭拜祖先与神明,即使囊中羞涩也会向亲戚朋友借钱,供拜后再努力赚钱偿债。拜神表象上的积极意义是促使人们积极的工作,本质上,它成了人们生活的依托。也许有一天有一个人发现自己昨天没有拜神而惶恐,而这种惶恐并不是来自对神明惩罚的忧虑,而是来自对自己生活态度开始游离的不安。就这样,从一开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直延续下来,形式会变,观念其实也变了。从小我就被教育要敬仰神明,因为这些至高无上的“人物”会保佑我健康成长,会保佑我在学校考第一。在父老乡亲的熏陶下,老爷,阿娘,天公,上帝爷,土地爷,老伯公等神秘人物成了我欢乐的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想起那时候乐此不疲地烧香跪地,在母亲的教导下念念有词,这样的印象怎样也不会和愚昧挂上关系。最后,也是一直以来给予我最大动力的“信仰”——父母。其实“父母”应该归类于理想,但我还是把“父母”独立出来,因为“父母”和那些所谓理想不一样,它是一个长期目标而且非常坚定,同时,所有的那些“所谓理想”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成就也统统服务于“父母”。可以这样讲,即便“父母”不是信仰,“父母”也是每个人一生最基本的信念,而且这种信念绝不是出于“回报”这样不负责任的字样,而是生命的本能反应。生命的形状是父母无私的创造,你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每一寸肌肤都来自父母精心的手工才那么美好,而且这一切都与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刻都会相融。生命的精彩是父母不断的维持,还记得母亲第一股乳汁的味道吗?父母倾其所有逗你开心,保护你,锻炼你的场景是否历历在目?为了不让父母如此辛苦的念头是否时刻提醒你该执行笔记本上的企划?所以不要把“我的成功来自个人的奋斗”这样自私的话再说出来伤害人了。生命的尽头是父母天职的转接,是该为你的孩子考虑了。这样一种循环的关系,我相信,是自然界亘古的定律,而且将以它特有的和谐和精妙无限传承。信仰自己,信仰所谓理想,信仰马克思,信仰宗教,信仰父母,在这个过程,其实也就从懂事起不过十几年,我都不是一个虔诚的人,是因为我一直在寻求在试探,也许这个过程本身已经具备“信仰”所带来的功能。有时候回顾过去,总会囿于某些节点的决策而耿耿于怀。一旦我尝试着按照康德的方式进行纯粹理性的自我批判,往往又被逻辑本身桎梏,以幼稚的知性批判自以为是的知性。我承认自己一次又一次输在虚拟的荣耀与伪装的自尊的矛盾中,渐渐地,在内在的紧张和外在的匆忙的双重阴影底下,个性沦丧,变得平庸。毋庸置疑,回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的感官知觉已经是把我们身上一切过去经验加以相似化和等同化,也就是“同一律”。一旦我试图描绘,浮现的往往只是潜意识自在加工的,把已经发生的不同事态削齐拉平后的假象。实质上就是用已有经验来同化新经验,所有记录下来的也只是意志的自由体现。自由?多么可笑的一个词。许多人在这个时候显得束手无策,哑然失笑。而我选择将他们简化,甚至格式化。在符号表达的公式里尝试将“回忆”这一“毫无实质内容”的自变量代入,尽管不能将最高价值量化并直观表达,甚至不能说明最高价值,却能描述,标记某些事物,在等式恒等之前,逐步认识最高价值的效用。时针应该拨回,指向2009年1月12日这一天,如果记忆没有强加个人意志的话,应该定格在明媚的早晨,温度恰如其分地指示我的侧脸的肃静。然而,周围一张张匆忙涌动的面孔,以及空气中躁动的分子,无情地出卖我掩藏的不安情愫。谁都知道,这是生命中又一次拐点……其实,这两本书,我没有读懂。读《尼采与形而上学》,《信仰的危机》有感。《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信仰的危机》——Stanley Romaine Hopper,瞿旭彤 译Trusin Chan2010-2-6

尼采入门还是要读周国平

尼采的哲学矛盾而零碎,充满诗性和灵气的语言让你惊叹之余又不免一头雾水。而周国平的这本博士论文,则对其反欧洲传统形而上而建立新“形而上”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尼采的引介有重要作用。建议与海德格尔的《尼采》与周国平翻译的《悲剧的诞生》,写的《尼采:在实际的转折点上》合读。(有人说周国平是抄海德格尔的,其实两本书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另外,这本书的宣传词写的真叫一个恶俗。好好的一部学术类的书,描述的像街货,大红封面还算能够接受。


 尼采与形而上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