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至死: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121227770
作者:Evgeny Morozov
页数:384页

内容概要

作者:叶夫根尼•莫罗佐夫(Evgeny Morozov),科技互联网批评家,《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新共和》、《Slate》等媒体特邀专栏作家。他从技术、人文和社会的角度去讨论科技对现今世界的影响,以引导人们更理性、更全面地思考科学技术。其他作品:《iGod》、《奥莱利的“词媒体”帝国》。
译者:张行舟
张行舟,自由译者,热爱互联网。已参与翻译《失控》、《技术元素》、《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等。

书籍目录

目录
中文版作者序 xi
引言 xvii
第一章 贪得无厌的解决方案主义 001
第二章 互联网什么也没告诉我们( 因为它压根
儿不存在) 019
第三章 开放之痛 069
第四章 欲毁掉政治,修补它 107
第五章 算法“ 守门人”的危险 147
第六章 更少犯罪,更多惩戒 189
第七章 高尔顿的苹果手机 237
第八章 超人条件 281
第九章 智能的工具,愚蠢的人类 333
后记 369
译后记 377
目录

作者简介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科技与“大数据”将更大规模地、无微不至地介入我们的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数字化生存的诱惑就在于,人们企图使用技术手段(例如最流行的量化跟踪或游戏化)去“解决”所有问题——无论是犯罪还是腐败,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肥胖症。
叶夫根尼•莫罗佐夫提出一个问题:一旦道德、伦理和公共事务等问题被所谓的「技术」重构,变得简单可控,世界将变成什么样?作者的批判思维无远弗届:从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LinkedI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到Google的埃里克•施密特、微软工程师戈登•贝尔,再到网络理论家克莱•舍基,远至麦克卢汉,近至凯文•凯利,没有一个人能逃过莫罗佐夫的质疑。
作者表示,只有当人们对“技术解决方案主义”进行仔细审视并承认制度的瑕疵时,技术才可以被称为一种进步的力量。本书为那些“臣服”于硅谷产品的人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如果我们看不到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就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技术」。


 技术至死: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好吧,题目只是我的玩笑,说实话,这是一本让我读起来崩溃,但决定作为我的研究生第一本要买回家的书。看这本书你最好可以就着《black mirror》来一起享用,你会发现黑镜把书中晦涩的文字转化的巧妙而又让你不寒而栗。忽略掉卡斯桑坦思理查德塞勒圣西门伯纳德克里克阿多诺...技术,需要我们对它的思考远不止那么简单,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面对每天层出不穷的APP,升级换代的系统,各种新奇的科技产品,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加入到这个狂欢,随着它唱着歌前进,但如果你停下来,想想,你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读这本书,我也在不断构建,推倒,构建再推倒。事物本就是一个矛盾的存在,而技术又怎么可能只有一面呢,书中也有矛盾点,但你无法否认,确实是这样的,尽管我们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便捷,却无法不考虑它的另一面。至少现在我还裹挟在人流中打着转转。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看看
  •     很久没读过这么深刻且观点反潮流的书了
  •     尖锐批评现在以IT精英为首的一些人在没搞清楚这世界上的许多问题的机理之前,就急着用会让人不舒服或者变傻的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的现象。读了一章节,没看完,想说点什么,就点了已读。
  •     没什么实际的东西,跟简介里说的完全不一样,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欺骗,看了心情都不好了。净是些无端的accusiation,没有点实际的观点,烂书一本,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要推荐
  •     科学与技术并不是,也不该是另一种形式的宗教。
  •     翻译实在太差
  •     翻译不太好,读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大学岁月。
  •     如果看不到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就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技术。
  •     把互联网批判一番。硅谷擅长提出各种解决方案,然而这些方案只能表面上“解决”单个问题,而让人们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希望技术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让人们意识到问题,能感受到问题,从而投入解决的思考中去。作者也批判了互联网主义,“互联网”不是新事物的源头,“太阳底下无新事”。
  •     引言/C1/C2/後記 批評了麥氏、Carr、KK、Clay Shirky、艾森斯坦等等,實在看不出他批評的道理何在。在開篇沒有提出任何理論的情況下,進入對網路的瑣碎批評。非常不喜歡。
  •      Morozov 书袋掉得让我没话说
  •     夸张些说,这本书除了书名之外,没有一句话的翻译是通顺的。真想知道两位译者是何方神圣,翻了一下,果然没有译者简介。
  •     互联网和表面修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为寻求个人利益而向底层逻辑告别的体面方式,而体面的大佬们自然不愿意承认,操纵世界的方式突然变得如此简单。表面给予肤浅的发言权的互联网其实和民主与自由越来越远,离真善美越来越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在网络上极尽所能塑造自己的成就而忽略本性的弱点,这种妥协是可悲的,不仅因为其本质是修饰主义的,更因为我们错认为这种修饰即是真实,比如我们在父亲母亲节的时候发布条推文感谢他们。莫罗佐夫绝不是什么保守主义,这本书也绝不是有些读者评论的那样翻译很烂(为了掩饰自己看不懂),他承认技术的重要,但呼吁我们关注底层逻辑,关注人性和哲学,承认一个不完美的世界,用不断的协商和试错去探寻未来,而不是用虚拟世界去修饰它。
  •     老天,翻译的完全是不堪卒读啊,句子连个清楚的主谓宾都没有,简直是最劣等的机翻产物,还带着冗余的冒号,逗号,空格,还有不成对的引号。天啊。居然排版印出来了!!!这出版社责任编辑是干啥的?居然还有人给这书打四星五星?!!!做人连起码的良知都没有。良知都去喂了狗了。
  •     非常好的系统的批判互联网的书,作者认为自己的批判主要在互联网解决方案主义上。主要在互联网政治(公共领域讨论) 网络隐私 游戏化 个人追踪 商业造就的互联网意识形态 算法决定论 技术至上主义等等一系列时下流行的互联网话语。 就事论事 一件事物的发展必须要结合语境才能讨论的详细而清晰,不存在大的互联网,要谈论就谈论技术本身。
  •     这本书挑读者,作者屌。他不按照常规去“解读”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更像是在做哲学批判,而且,我觉得其实也可以把它当做历史书看。比如作者谈“互联网中心主义和解决方案主义”,他认为互联网中心主义者(知名的科技乐观主义者们如杰夫.贾维斯、凯文.凯利之流)目光短浅,甚至用来搞民主政治,这是不懂得历史发展趋势的表现。他还谈到了“数据独裁”,互联网被变成运用数据监控我们的利器,想想去年的棱镜门你就会知道实际上发生着什么。
  •     凛冽的笔触仿佛俄罗斯的寒冬。
  •     排山倒海的碎碎念吐槽。古典自由主义的保守立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