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

出版日期:2016-10
ISBN:9787550286779
作者:杨钢
页数:337页

内容概要

杨钢
中国零缺陷管理奠基人,克劳士比中国学院创始人兼院长。
作为全球管理宗师、“零缺陷之父”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的中国弟子,近20年来以打造“中国品质”可信赖的国际新形象为使命,通过重新定义品质与质量竞争力,致力于把Crosbyism(克劳士比管理思想,耶鲁大学命名)与中国文化及本土企业实践进行融合和创新,并因此享有“中国零缺陷之父”、“中国十大质量人物”(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影响中国教育培训界十大领军人物”(教育部)的美誉;还分别荣获2004年度“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以及2005年度“中华管理杰出人物”称号。
作为畅销书作家,其主要著作包括:《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质与量的战争》、《零缺陷智慧》、《零缺陷大道》、《零缺无陷》、《质量无神》、《质量无惑》、《零缺陷漫画》等;主编并翻译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克劳士比经典译丛》(12本)、《质量管理经典译丛》(6本)和《现代质量工作应知应会译丛》(6本)等;同时还出版了一系列音像制品,包括《零缺陷管理之道》(北影)、《质量不花钱》(北影)、《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时代光华)、《削减质量成本》(时代光华)、《质量经营》(山东卫视)、《工作零失误》(吉林音像)等。
作为被客户誉为目前中国质量界顶级的培训及咨询专家,不仅广泛地现场指导与培训成千上万家中国各行各业的领军企业,包括军方领导部门及航天航空等十大军工集团,一汽、上汽等各整车厂及零部件公司,华为、中兴等IT及软件公司,光明、蒙牛等乳制品食品企业等,而且长期重点指导提升了“航天品质”、“华为品质”等,赢得了高度评价与广泛赞誉。

书籍目录

目 录·
再版序 //1
自序 //7
导言 质与量的“精神分裂症”//13
引子 一道划痕的故事 //19

第一部分 博弈篇

01 “不就是小小的一道划痕嘛”//003
02 为何新工厂却是老习惯 //012
03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快乐返工”//022

第二部分 迷思篇
04 如果孔子来经营“三鹿”//039
05 为什么大家总是“熟视无睹”//060
06 神奇的质量“解药”//100
第三部分破局篇
07 质与量之战的本质 //127
08 “有生命”的组织意味着什么? //142
第四部分真相篇
09 企业的“人中”在哪里 //165
10 如何让每个人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盘”//174
11 耶鲁大学引发的思考 //191
第五部分良方篇
12 华为:教室里的零缺陷风暴 //213
13 如何画一条“品质竞争力曲线”? //228
14 当质量意识遇到质量成本 //244
15 中国品质的人才药方 //276
第六部分未来篇
16 质量世纪将进入“中国时代”吗? //291
17 “中国品质 3.0”实践者的画像 //300
18 未来之战:上演历史最动人的一幕 //325
结语欢迎进入“中国品质 3.0 时代”! //335

作者简介

本书的修订版,是作者在前版的基础上,以大量亲力亲为的实践为素材,用企业习以为常的“一道划痕"的故事贯穿始终,一步步地展开不同组织内对它的各种心理反应、现实对策与实际后果,进而抽丝剥茧地系统地分析造成种种“迷思”背后的中西思想与文化—心理结构方面的深层原因,带领读者拨云见日般揭示出品质的“真相”,并在中外企业的最佳实践中寻找普适的“破局”良方。
作者本身就是学贯中西的顶级专家,不仅在书中首次推出了近年来影响日隆的诸如“质量哲学与数量哲学”“质量是心理学”“质量的本质是管理”“质量三层面说”“开车理论”“质量链”以及“质量价值整合定位”“零缺陷缺失症”“管理的红绿灯现象”“品牌的蚊蝇策略”“中国品质3.0时代”等概念和命题,而且实际指导企业通过质量文化的变革去打赢一场新的“质与量的战争”:从追求数量与效率的发展、管理方式转变成追求质量与效益的发展管理模式;以期待上演“历史上最动人的一幕”——“中国品质3.0时代”,也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炫目一幕。
作为畅销书作家,作者一如既往地用叙事的手法讲述生涩的理论和模型,并简明扼要地使用它们解释现实的冲突与矛盾,进而通过中国企业的实践展示其独特的解题思路与中西融通的创新视角,因此,本书能够启迪智慧,激活潜能,好评如潮,畅销不衰。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中国制造之路如何走——《质与量的战争》有感提起制造业,可以说中国制造曾经是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来可谓是迅猛发展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因素,因为人多所以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国外的一系列的跨国公司基本上都将基础的生产线移至中国大陆,但是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传统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渐渐失去,这个时候中国的制造业该何去何从。而且中国的制造业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生产产品旺旺更加重视量,很多沿海的加工厂给工人的工资的指标往往都有计件算工资的这一标准,对于产品质量这一块可以说相比起来,重视的程度就不是第一位的。这也就导致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国外的进口产品虽然价格非常高,但是国内的很多人都宁可花几倍的价格去购买,而反观国内的同类产品却很受怀疑。例如前些年出现的奶粉事件,可以说就反映了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一个观念,虽然短时间可能觉得销售没问题,但是一旦曝光公众对于国内这些厂家失去信任的话,可以说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就是巨大的灾难。从产品质量与数量两个方面来看,可以说这两者是一对矛盾体,想要质量好,就要严格把关,可能有些产品就会不合格,可能产品的数量就会受到影响,可以说这对于现在国内很多以追求产量为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的企业来说想要做到质量与数量都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可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每个个人都很重视质量(前提是买卖的这些东西都是关乎自己贴身利益的),而在自己开始上班工作的时候能不能够保证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又多又好呢?这就不仅仅是企业工人的事了?在这本《质与量的战争》里面就对于质量和数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可以说在本书中,作者的主要针对对象是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说一家企业的管理者是决定了这家企业的发展大方向。由于本书针对的阅读群体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作者这在本书的正文中就主要通过列举企业中的一个可能会发生的关于质量事故的小事件来引入关于质与量的话题。在本书的六大部分中,对于质量的认识作者采用了一个符合人认知事物的这样一个过程来进行展开。例如从最开始的‘引子’里的关于一个划痕的故事来引出关于质量的思考,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在很多企业可能都发生过,至少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认为在我以前的单位上是发生过的,而且后面还造成了很严重的事故。作者从这个故事出发就开始对于中国企业中关于质量的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对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形式也进行了自己的解释,可以说通过作者的这些文字,我相信大家都能够看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改进,可以说每个企业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作者在后面几部分中就列举了华为的案例来探讨改革的良方。可以说里面的具体方法措施在书中都可以反倒,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本书的排版还是比较科学的,甚至在‘再版序’中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书的整个章节脉络形象的表示出来,可以说这对于事务繁忙的管理人员来说,阅读本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来阅读。可以说在关于提高产品品质,提供中国制造业的中国品质,中国企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可以说本书在如何启示企业管理者来加强关于质量管理的意识启发上是一本不错的经管类书籍,建议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可以看看。
  •     无论你承认与否,中国制造都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一方面,老外很害怕我们,我们有着惊人的劳动基数和创造性,也有着虽然不怎么光彩,却的确神奇的山寨能力——“美国创业者遇烦恼:自家众筹还没完成 深圳山寨品已开售”,诸如此类的报道,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北京北四环路路南边的小商铺前都会赫然挂出一个醒目的广告牌:“德国品质,绝对放心,日本原装,品质保障”;像中石油某油田的质量高管也会大方承认说:“不敢谈质量,现在基本上是用‘质量奖’和‘卓越绩效模式’来替代质量。”很奇怪的存在,不是吗?如作者所言:“质量的本意,在于我们如何想办法去更好地根除问题产生的原因,想办法去预防问题的产生。当然,我相信许多人都认可这一点,但是,非常遗憾,大家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往往便做出了许多错误的选择,悲剧就在于:我们选择了错误,却不知道我们到底错在哪里。”这也正是本书存在的价值之所在——不仅告诉我们错误在哪,更是帮助我们从本质上思考“质”与“量”,全面领略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为个人立使命感,为企业树常青根。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挑战,表面看,是劳动力成本的问题造成的质与量博弈,其实是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除了价格之外,很少有其他的竞争手段,趋同化现象普遍,才会有量没有质;粗浅看,是该用数学还是物理的概念去思考质与量,其实则是心理学概念下的“人本”与物理学概念下的”物本“竞局,不能”0和1之思“,就难懂”质量革命“。这一场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质量革命“,需要从政府到企业强而有力的执行中央的“三去”政策,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政策,以市场为向导;要企业树立从“从制造改变生活”到“质量决定根本”的观念转变意识 ;更需要企业坚定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不动摇。以上三点(尤其后面两点),看似简单,实则对我们的企业及其员工来说未必不难。中国人很聪明,但有时候,又过于聪明,以至于我们往往听风就是雨,生怕一个机会来了没抓住,以后市场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比如时下大家都热衷谈工业4.0,也纷纷嚷嚷着自己要转型为这一类企业,殊不知,工业4.0只是在工业3.0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化这不假,但不同的阶段之路程不可省略,不可超越。想一步跨过去,是不现实的,也是缺乏基础的。因为连前面的2.0、3.0都没做到,怎么去做4.0呢?至于中国的制造业现状,大致是处于2.0的阶段,其之破局与良方,无非也就是本书作者花了全本书厚度在说的——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在第七章”质与量之战的本质“中,作者提到过一段费根堡姆博士在接受《工业周刊》时候的采访,在采访中,费根堡姆博士如是对记者说:”质量不是作为一个孤岛存在,每个部分的结果都会影响总体质量。质量包括来自客户价值的增加,来自投资者的价值回报,以及公司实现基本目标。并且你通过质量成本衡量,与这些结果连接。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高级管理者就会接受全面质量概念,从而消除他们不确定性因素,与实际管理的脱节现象也会像在烈日下的烂泥一样消失。”以上这一番话着实精彩,不是吗?当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之原因所在。如果,只给中国制造一次称雄全球的机会~我想,恐怕也是要从依靠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打好的基础开始积累了,夜读此书,深受启发,是以为记。
  •     要看懂这本书,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简称ZD。亦称“缺点预防”,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就是说,产品生产要注重质量。中国虽然还超级制造大国,但同时也一直因为“山寨”问题,受到国际诟病。本书的作者,就是“中国零缺陷管理的第一人”——杨钢。本书的第一版是2010年出版的,2016年的版本,在原来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进行了 修订。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关于中国品质,或许有人担忧过"中国品质"终将毁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多年,堂堂大国从上到下居然无有效的办法整治,杜绝,真是无法吗?非也,从奥运到世博,中国人什么有做不到,关键是是否下决心去做!零缺陷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陷,或缺陷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要以“缺陷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这本书,结合很多国内外的案例做了详细分析,除了进一步阐述和普及了零缺陷理论。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工业生产的现状,很多不正规不进取的现象和做法需要改进,中国品质的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质与量的战争,最终还是要依质取胜,要先质,后有量。质量改进的最终目标是零缺陷,零缺陷是指引质量持续不断改进的理念.随着世界各地出现越来越多印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中国的商品横扫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的产品往往被贴上“(Common Quality)质量一般”的标签,一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中国的企业家们已经无法忍受这种现象的继续存在。中国的企业越来越重视质量管理,对质量管理哲学、方法与手段的渴求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家们一个热门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质量思潮竞相涌入中国,陷入质量丛林的中国企业究竟如何选择?本书将帮助读者全面领略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从而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支持,为企业的基业常青贡献力量。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质与量的战争,也可以说是一种较量,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场较量吧
  •     新书驾到
  •     想读,新书驾到
  •     看看质与量的关系
  •     好书,很精彩,值得一读!
  •     还不错
  •     好书,不错,应该看看的
  •     挺不错的书
  •     现代工业比拼的就是新的理念以及质量的比拼!得质量者得天下!
  •     好书
  •     质与量的战争,看着书名就觉得这应该是一本深奥的书啊。
  •     # 新书驾到#质与量,想读
  •     很接地气的一本书,解开了生活工作中面对质量问题的诸多困扰。
  •     #新书驾到#质量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保质保量
  •     烂!几页纸可讲完的内容写了整整一本,废话连篇,读完可操作性不强。一本没有实践的人写的书。
  •     质与量什么时候变得矛盾了
  •     质与量也能碰撞出战争,好期待呀
  •     《质与量的战争》关注到国泰民生,例如“三鹿奶粉”等事件,对中国制造进行全面分析,代表了很高的研究成果。想要让“中国制造”在世界上走得更稳,走得更久,可以参考这本书。
  •     很精彩值得一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