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宗教人物 > 高僧传章节试读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224091922
作者:(梁)释慧皎 著,朱恒夫 王学钧 赵益 注译
页数:900页

《高僧传》的笔记-白起轮回饿鬼道 - 白起轮回饿鬼道

《高僧传》记载:唐朝道英法师,于咸亨年中住在京兆法海寺时,寺主慧简法师早晨看见两个人,走路凭空不着地,忽然进入道英法师的院中隐没,才知道是两个鬼。据道英法师说,那两个鬼是秦庄襄王派来的使者,因为秦王在饿鬼道中饿了很久,请求施食,并且还有从者三百多人一同来求食。道英法师答应了秦王的要求,隔了一天,备了饭菜,作法施食,秦王果然带了一批侍从,同来进食,对道英法师说:“弟子生前罪恶太重,堕落恶鬼道,已八十年未进饮食。”并且指着在座的饿鬼说:“这是白起,那是王翦,都是因为生前杀人太多,一同在饿鬼道中受苦。”

《高僧传》的笔记-自觉的灵、印度佛教大师萨罗诃(Saraha) - 自觉的灵、印度佛教大师萨罗诃(Saraha)

萨罗诃(Saraha,又译沙罗诃、萨乐和、萨日哈、萨惹哈等)这个名字,在汉译佛经中搜索不到,我国汉传佛教的学者通常也不了解此人。但是,在印度中世纪佛教史上,这个名字就难以回避。在我国藏文典籍中,萨罗诃一名经常被提到。现存与萨罗诃相关的资料,除印度、尼泊尔等地有少量发现外,主要存在于藏文典籍之中。关于萨罗诃的生平,没有确切资料。
萨罗诃生于东印度一个叫拉吉尼(Rajni)的地方,当时那里的王公名字叫旃陀罗波罗(Candrapala)。也有材料说他的出生地在摩揭陀东部瓦拉纳西的一个叫做索纳瓦提的地方。他出生于一个婆罗门家庭,小时候的名字叫做罗睺罗跋陀罗(Rahulabhadra)。他自幼就对佛教有特殊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日益强烈。终于,他从内心接受了佛教,但由于出生在印度婆罗门家庭,他要面临很多障碍。于是,他白天穿婆罗门的衣服,晚上穿佛教徒的衣服。他后来到中印度去接受了佛教的教诲,在那烂陀寺成为佛教比丘,后来又成为那烂陀的上座阿阇梨。
受佛教“平等”思想的影响,他成了反对婆罗门文化和种姓歧视的先锋。他从卖酒种姓妇女的手中接过酒来喝,后来又与一个低种姓的土著女孩结为瑜伽修行伙伴。这个瑜伽女出身于制作箭的种姓,15岁上成为他的追随者,后来成为他的妻子。从这时起,他的名字变成了“萨罗诃”,意思是“做箭人”。西藏有多幅唐卡中绘有萨罗诃的形象:手中持箭,身边还有瑜伽女陪伴。后来,萨罗诃在金刚乘的怛多罗修炼中掌握了要领,获得了成就,被认为是最早的“悉陀”(Siddha,成就者),因而也获得了“巴多”(Pada,该词有脚、行等意,此处可理解为“有德行者”)的头衔,被习惯地称为萨罗诃巴(Sarahapa)。他周游过很多地方。
萨罗诃巴的作品据说有32种之多,但最可靠的是他的《双行诗库》(Dohakosha)和修行诗(carya)。萨罗诃巴的《双行诗库》和修行诗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下列三方面要点和特征。
(一)以佛教立场反对宗教形式主义
萨罗诃巴在《双行诗库》的开头就宣布:
婆罗门只读经籍,却不知个中玄机;
持拘舍拘舍,浇水培土,家中祭祀又何益?(拘舍,梵文kusha,印度教徒祭祀用的圣草。)
如此修行无所成,只怕烟熏毁眼睛;
出家持三根棍绳,游走如孤雁空行。
殊不知都是虚妄,虚妄界执迷不醒。

诗中,萨罗诃巴对婆罗门教予以讥讽,对婆罗门教的一些修行方式,如吉祥草祭及出家修行等提出批评,认为那不过是执迷不悟。这既是他“众生平等”思想的体现,也是他对印度教形式主义修行方式的否定。同样,他对耆那教的修行也予以嘲笑和否定:

若持麈尾能解脱,孔雀毛掸最先得。
若吃剩饭获知识,象马都会成智者。
萨罗诃说,
区区斋戒中,不见有解脱;去掉表面行,才得最胜果。

萨罗诃巴反对形式主义修行方式,认为那不过是表面文章,是吃别人的残羹剩饭,不可能达到获得解脱的最高目的。
(二)以佛教立场主张“悲空”
一般认为,佛教金刚乘的理论依托于佛教哲学。萨罗诃巴正是如此,站在佛教的立场上看待世界,并根据世间的诸般迷惑而采取积极的针对措施。他认为问题的本质不在于世俗,而在于心,在于修心。

看看触触嗅嗅听听,在世间漂摇流动;
排出毒害要行动,要保持心的洁净。

这个“心”(citta)就是菩提心,就是空心,就是慈悲心。在萨罗诃巴看来,期望摆脱轮回和期望得到涅槃都是痛苦,只有将“慈悲”和“空”结合起来才是最佳修行途径。他认为,不同时修炼慈悲和空,瑜伽是没有意义的:

放弃慈悲去修空,最胜道路不能行。
慈悲本是一种状态,无它轮回千万生。
修空同时修慈悲,必能获入涅槃境。

萨罗诃巴悲空兼修的思想,是依托于佛教哲学的。在依托佛教思想的同时,他也为自己的理论作了铺垫。

(三)以金刚乘立场提出“自然修行”
萨罗诃巴认为,既然世界的纷扰和困惑不能回避,那么,就需要面对。如何面对,如何排解,它需要怎样的态度和修行方式呢?需要抱着“自然修行”的态度,采取“易行瑜伽”的行为方式,去修炼“大手印”(mahamudra)的“悉地”(siddhi,成就),去体验“大乐”(mahasukha)。
1.自然(sahaja)
应当说,“易行”只是诸多译法的一种。其梵文为sahaja。有人将它译为“俱生”,从词源学上讲,词根saha是共同、一起的意思,而ja是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俱生”。从字面看,这也许符合原意。但悉陀们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该词的。sahaja一词还有很多意思,如天然、自然、简单、容易等。它另一个意思是自然、天然,所以也有人把它翻译为自然,指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观世态度。佛教金刚乘中主张和从事这一修法的派别,被称为易行乘(sahajayana,或自然乘)。

萨罗诃巴诗中有:

哎,世间香气迷惑者,要朝易行方向靠;
心似气流在躁动,易行心态要树牢。

他又说:

身体为船心作篙,舵是上师有教导。
稳心掌舵用力划,别的方法难达到。
人的小船任飘摇,纯洁易行路一条。

所谓自然,是一种现世的修行。萨罗诃巴明确指出,出家修行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修心:

居家好,莫林居,处处都有最高识;
恒久长远是菩提,何处轮回与圆寂?
菩提不在此和彼,最高秘密想仔细;
心地清洁是正事,不断净修常维持。

萨罗诃巴的意思很清楚,所谓涅槃是与生命相分离的身后事,菩提与生命紧密相连,在此岸并且只在此岸。自然就是这种“在此岸并只在此岸”的修行,即重现世而轻来生。
2.易行瑜伽
我们弄明白了“易行”的意思,就可以知道“易行瑜伽”(sahajayoga)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自然的结合”,即一种顺其自然的修行方式。
在萨罗诃巴看来,“易行瑜伽”(sahajayoga)是修炼的最高阶段,通过这个途径,才能从“二”(dvaita)融合为“不二”(advaita)。物质世界都表现为两重特征,法与我、佛与我、悲与空、智与行,等等。只有这种成双成对的紧密结合,才是正确道路和法门,才能实现解脱的愿望。

他说:莲花宝石是财富,冷酷无情得不到。

诗中,“冷酷无情”是指自我状态。“莲花”(padma)和“宝石”(mani,即摩尼宝,此处指金刚石)都具有象征意义。我们知道,密教信徒心目中无限神秘而又威力无比的“六字真言”本来说的就是莲花和宝石,但其寓意,可指宇宙间万物融会、阴阳相成。
3.大手印
相传,萨罗诃巴是大手印修行方法的首创者。那么,大手印是什么?大手印(mahamudra)的修法,“手印”(mudra)一词,本来是姿势、手势的意思。其实,按字面解,大手印就是大姿势。大手印悉地(siddhi,成就)的获得,其实就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获得。其秘密就在于与自然的交合。萨罗诃巴认为,通过这种修行,就可以产生无差别的“不二”感悟,就能达到一个最高境界。那么,这个最高境界是什么样子呢?他说:

那里无心无息无日无月,要净心,萨罗诃说:
无开始无中间无终结,无轮回无涅槃之境界;
是最高境界之大喜乐,无他人和自己的分别。

这种无差别的“不二”境界,也是“大喜乐”(mahasukha,即大乐)的境界。神秘的修行变成了“顺其自然之乐”(sahajananda,即天然之乐)。萨罗诃巴还提出:

受缚沉迷者,八方苦奔波;
解脱沉迷者,安稳家中坐;
哎,女伴哟,放弃执着吧,
要想求安稳,只有这样做。

一方面是要放弃对世俗的执着和对解脱的执着,另一方面也要放弃对享乐的执着:
享乐尽情莫沉迷,开河取水莫沉溺。
诗中,享乐一词梵文vishya。只有不沉迷、不执着,才能达到“大乐”的境地。他又说:
得成最大乐,无弃无所得。
意思是说,要成就大乐,就要有所放弃,才会有所收获。须要放弃的是过分的迷恋和执着,而获得的是大乐——最高知识,即菩提。

在佛教史上,在西藏的传说中,萨罗诃巴被认为是大手印传承的第一人。而在印度,他不仅被认为是“最初的悉陀”,还有人说他是“第二佛陀”。罗睺罗先生就说过:“萨罗诃巴是新语言和新诗韵时代的最初诗人。不仅如此,作为圣徒——悉陀传统的最初悉陀,他也是以神秘主义方式指示新方向的人。也许人们并不夸张地把他称为第二佛陀。”易行乘(sahaja)由他开启,。萨罗诃巴是印度佛教史发展到金刚乘阶段的重要人物。他坚持了佛教的立场,依托大乘理论,使金刚乘无上瑜伽的大手印修法公开化,并予以推广传播。他积极提倡和宣扬了“易行”理论,有力地推动了易行乘的发展和传播。藏文资料中把他说成是大乘空宗大师龙树的老师。萨罗诃的一些诗歌在印度中世纪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高僧传》的笔记-自觉的灵、佛教中金刚乘的创始人因陀罗部底 - 自觉的灵、佛教中金刚乘的创始人因陀罗部底

佛教中金刚乘(无上瑜伽密法)的创始人为八世纪的因陀罗部底(自在慧王)(Indrabhuti)。“因陀罗部底” (Indrabhuti)的意思是帝释之福,或是帝释之力的意思,因为“因陀罗”就是帝释天的天王,也就是三十三天天主的名字,他以“因陀罗部底王”的名号为大众所熟知。他乐善好施,不断地将财富布施给人民,使人民安居乐业。因陀罗部底是乌底衍那(Uddiyana)国王,相传在西藏初弘密法的莲花生为他的养子,八十四成就师中为数不多的享有盛名的女性成就师之一罗珂什明迦罗(Lakshmlnkara)为其姊妹。因陀罗部底是使得密教走向世俗化、大众化的第一人,因而被称作“金刚乘之祖”。根据西藏的传说,佛陀曾经在乌底衍那向因陀罗部底王亲授金刚乘教。
现存的梵文本中,因陀罗部底的重要着作有收载于《成就法集》(Sadhan amala)的某些成就法以及《智慧成就》(Jnanasiddhi)。一般认为,因陀罗部底的著作率先对于金刚乘的主要教义作出概述,《智慧成就》中提出,修行者仅依五佛之五智(即:大日、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五禅那佛和大圆满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就所智、法界体性智五智)即可达到解脱之境。否则,即便结诵真言咒语、建造曼荼罗也是徒然。若依靠这五佛五智,即使食肉、事女色等,也可获得解脱。但这些智慧只有在金刚上师(Guru)的直接指导下才可获得。密宗行者应以此五智观自身及其他一切事物皆为空性,从而达到“即身成佛”的解脱之境。对于妇女,因陀罗部底主张修习者享用出身卑贱的女性,以获得“悉地(成就)”;严禁蔑视妇女,无论她多么低贱龌龊。一位妇女,不问何种出身,只要是金刚的持有者,就应受到崇拜。这一教说特别适用于出自贱民旃陀罗种姓之女子董比伽(Dombika)。因陀罗部底理论中的不少部分构成了晚期因陀罗部底密教教义的要旨,为日后因陀罗部底金刚乘各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发展方向。因陀罗部底所在的乌底衍那国,不仅成为佛教金刚乘的四大圣地之一,也被称作佛教金刚乘的发祥地。
佛教密教是密乘法门的最高阶段,开始强调修气、脉、轮为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以亲证极乐极智之境界,从而使修习者悟得空性,解脱成佛,因而又称解脱道;还被称为内瑜伽最胜修法,无有超越其上者,故此还称为无上瑜伽。

《高僧传》的笔记-第40页 - 鸠摩罗什传

在传法师鸠摩罗什的文字里,我读到这么一段:
师曰:“汝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安舍有法而爱空乎?如昔狂人,领绩师绩线,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尤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织师。师亦效焉,皆蒙上赏,而实无物。汝之空法,亦由此也。”什乃连类而陈之,往复苦至,经一月余日,方乃信服。
此段,鸠摩罗什的老师批判其空论,举了狂人和绩师的例子。读此不禁惊叹,难道安徒生读过鸠摩罗什传?在他笔下,嘲讽的对象由狂人变成了皇帝,然而主题不变,不管狂人还是骗子,对极致的追求,导致了虚假甚至荒谬。也许真理是无限的,追求真理的道路也是无穷尽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高僧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