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曾国藩家书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46341934
作者:曾国藩
页数:305页

章节摘录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六月二十八日,接到家信,是三月二十四日所发,知道十九日四弟生了儿子,儿子与全家表示庆贺!四妹生产虽难,但血晕也是常事。并且这次能保无事,下次便容易些了。儿子没有收到来信时。常为此忧虑,既得了这封信,如释重负。六月底,我县有人来京城捐官,说四月县考时,他在城里,并且在彭兴歧、丁信风两处,见了四弟和六弟,知道第一名?吴定五。儿子十三年前,在陈氏宗祠读书,定五才刚入门,在杨畏斋那里读书。去年听吴春冈说定五很发奋,今天果然得志,可说成就很快。其余前十名及每场题目,他已忘记。以后来信。请四弟务必告诉我。四弟和六弟考运不好,不必放在心上。俗话说:“不怕进得迟,只要中得快。”从前邵丹畦前辈四十三岁入学,五十二岁做学政。现任广西藩台汪朗,他在道光十二年入学,十三年点状元。阮芸台前辈,在乾隆五十三年,县府试头场都没有录取,就在当年入学中举,五十四年点翰林,五十五年留馆,五十六年大考第一。放任浙江学政,五十九年升?江巡抚。小小得失不足担心,只怕学业不精。两弟考场里如果文章得意。可把原卷领出来寄至京城。如果不满意,就不要寄了。儿子等在京平安,纪泽兄妹二人,身体结实,肤色稍黑。英夷在江苏滋扰,于六月十一日攻陷镇江,有大船几十只,在大江游弋。江宁、扬州两府很是危急。然而,天不降灾,圣人在上,所以京师人心安定。同乡王翰城告假出京,儿子和陈岱云也准备送家眷回南方,与郑莘田、王翰城四家同队出京,儿子与陈家,本在六月底计划好了,后在七月初一请人扶乩,似可不必轻举妄动,因此中止了。现在儿子与陈家,不送家眷回南方了。正月间,俞岱青先生出京,儿子寄有鹿脯一块,托彭山屺转寄,之后托谢吉人转寄,不知收到没有?四月又托李骨冈寄银两与笔墨,托曹西垣寄人参,一并交到陈季牧那里,不知收到没有?前父亲教儿子养须的方法,儿子只留上唇须,不能用水浸透,黄色的多,黑色的少。下唇准备等三十六岁开始留。儿子每次接到家信,都嫌写得不详细,以后希望详细训示。儿子谨禀。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

前言

“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此前中国的旧学在现代文明面前一败涂地,曾国藩继承明儒传统,身体力行,通经致用,后来又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调和传统与现实的阴阳关系。后来学术界兴起“整理国故”的热潮,虽然与当时历史条件看似不协调。实则是有深刻历史理性的。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当时不但提出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提出要恢复两汉经学,这看似极为矛盾,其实正是魏源的高人之处,此后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则。    当时国人有一种全盘否定国粹的倾向,认为外国来的就是梅毒也是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中国文化更加弱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保国保种,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的口号。而新文化运动闯将之一胡适.则在介绍杜威的实践主义时同时讲授中国哲学史。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下,国学概念产生后其意义内涵自然较复杂,包括传统官方民间各种学问、艺术、技艺等,但在狭义上,国学之范围不脱经、史、子、集四部。同时四部中又以经学为首。    国学又可称国故,可译“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汉学,因无别于汉族学而有争议)。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    今天,关于传统文化的书写,好像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过于通俗,要么过于玄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国学的弘扬,需要摆脱掉这两个极端,走一条中间道路,做到深入浅出、微言大义。虽然“文化热”、“儒学热”、“国学热”的浪潮此起彼伏,但真正将自己的文化看做安身立命之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家对待文化、对待国学,仍然没有走出经世致用、急功近利的目的预设。为什么要学国学?因为国学对我有用;为什么要读国学?因为里面有智慧、有技巧、有升官发财的门路。于是,在今人的眼里,国学已经蜕变成了赤裸裸的经世致用之术,成了彻头彻尾的“用经”!仅求其“用”,不见其“体”,将是最大的无用。仅求其“术”,而对国学的“道统”视而不见,将是中国文化最大的悲哀。为此,国人已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    近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我们在呼吸外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传统文化的流失。故而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冷静思考,明确了传统文化不可动摇的根基地位,沿袭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可以弘扬中国民族特色文化,进而促进当下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此,我们只有安身立命,谋求维新。《尚书》中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但是“周邦”所谓的“新命”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靠人不断地去探幽发微、阐发新意。阐发新意,不是凭空想象,不是一味模仿,而要推陈出新。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哲学要“接着讲”,不能“照着讲”。而“接着讲”,并不是空发臆想、随意揣摩,而是要以“照着讲”的方式和姿态去“接着讲”,不如此,就无法做到“阐旧邦以辅新命”。国学亦是如此。    整理国故,是为了获得长足进步。只有长足进步,才能延续,才能生生不息。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着深刻的两面性。所谓的精华和糟粕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所以,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仍然是平心静气地去了解我们的文化。    为了弘扬国学,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精心为您编纂了这套“国学典藏”丛书。这套丛书精选了历代文章中的典范之作,于经、史、子、集中选取精华部分,予以汇编。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全方位立体地解读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进国学的画廊,感受国学独到的智慧。    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愿此套丛书让您领略传统国学风景的同时,与圣人促膝对话,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在聆听圣贤教诲的同时,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我们也希望借着伟大文化的指引,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

书籍目录

劝学篇禀父母·闻九弟习字长进禀父母·教弟写字养神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致诸弟·读书宜立志有恒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致六弟·述学诗习字之法致诸弟·劝述孝悌之道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致诸弟·按月作文寄京致诸弟·评文字之优劣致诸弟·读书宜选一明师致四弟·读书不可太疏忽致四弟·宜劝诸侄勤读书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时苦学致九弟·讲求奏议不迟致四弟九弟·谆嘱瑞侄用功致四弟九弟·述为不学有四要事    修身篇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则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致诸弟·劝弟谨记进德修业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致四弟·不宜露头角于外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致九弟·做人须有恒心致九弟·言凶德有二端致九弟·愿共鉴戒二弊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致四弟·必须加意保养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致九弟·宜平骄矜之气致九弟季弟·须戒傲惰二字致四弟·用药须小心谨慎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致九弟季弟·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见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药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致四弟·与官相见以谦谨为主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致九弟·万望毋恼毋怒致九弟·宜以自养自医为主致九弟·凡郁怒最易伤人致四弟·述养身有五事致九弟·宜自修处求强致九弟·时刻悔悟大有进益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    治家篇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致诸弟·教弟婚姻大事须谨慎禀父母·勿因家务过劳禀叔父母·勿因劳累过度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致诸弟·告诫弟弟要清白做人致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见致诸弟·拟定于明年归家探亲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谕纪泽·携眷赶紧出京谕纪泽·家眷万不可出京谕纪泽·勤通书信不必挂念谕纪泽·家眷在京须一切谨慎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致诸弟·勿使子侄骄奢淫佚谕纪泽·宜教家人勤劳持家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门致四弟·得两弟为帮手致九弟·归家料理祠堂致四弟季弟·在家里注重种蔬等事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致诸弟·述家庭不可说利害话致诸弟·述六弟妇治家贤慧而命最苦致诸弟·述起屋造祠堂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诀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致九弟季弟·做后辈宜戒骄横之心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谦虚勤劳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致四弟·宜以耕读为本    理财篇禀祖父母·请给族人以资助禀祖父母·述告在京无生计禀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状禀父亲·筹划归还借款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禀父母·在外借债过年禀父亲·家中费用窘迫禀祖父母·要叔父教训诸弟以管家事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禀祖父母·赠亲戚族人数目致诸弟·取款及托带银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致诸弟·带归度岁之资致九弟·顺便可以周济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禀叔父母·请兑钱送人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银礼轻义重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    交  友  篇致诸弟·交友拜师宜专一致诸弟·必须亲近良友禀叔父·不辞劳苦料理朋友丧事致诸弟·交友须勤加来往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致九弟·患难与共勿有遗憾致九弟·述挽胡润帅联致九弟季弟·述有负朋友    为  政篇禀祖父母·述与英国议和致诸弟·喜述大考升官禀祖父母·报告荣升侍讲禀祖父母·报告考差信禀祖父母·报告补侍读致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禀父母·万望勿入署说公事禀父母·敬请祖父换蓝顶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禀父母·报告两次兼职禀父母·请勿悬望得差禀父母·附呈考差诗义禀父母·贺六弟成就功名禀父母·请敬接诰封轴禀父母·不敢求非分之荣禀父母·请四弟送归封轴禀父母·谨遵家命一心服官致诸弟·述升内阁学士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致诸弟·述奉旨为较射大臣致诸弟·进谏言戒除骄矜致诸弟·详述办理巨盗及公议粮饷事,致诸弟·喜闻九弟得优贡致九弟·为政切不可疏懒致九弟·述弟为政优于带兵致九弟季弟·以勤字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致九弟·暂缓祭祀望溪致季弟·述长江厘卡太多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税致九弟·述让纪瑞承荫致九弟·不必再行辞谢致九弟·处事修身宜明强致九弟·战事宜自具奏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    用  人篇致诸弟·述营中急需人才致诸弟·调彭雪琴来江致九弟·催周凤山速来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致九弟·隗对江西绅士致九弟·宜以求才为大事致九弟·拟保举李次青致沅弟季弟·随时推荐出色的人致九弟季弟·述杨光宗不驯致沅弟季弟·嘱文辅卿二语致九弟季弟·拟和陈射仙办大通厘金致九弟·述告办事好处不多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作者简介

《曾国藩家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示,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谨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亲戚朋友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图书封面


 曾国藩家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     没读完,好多内容得多读几遍才行,慢慢品,还不错的一本书。。
  •     曾氏家书行文在平淡的家事中蕴育真知灼见
  •     书只看了一半,很喜欢不过不太容易懂
  •     从曾公的家书,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     不是全的,也不是16K约,书还是很不错。
  •     曾公的书信,读来受益匪浅!
  •     里面有翻译,非常不错,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     全书分为劝学、修身、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七篇。可先通读每篇之后的评析百字,若有余时再返回去读前面诸篇家书。
  •     经典,很厚,值得看。
  •     觉得曾国藩一生的主旨就是 慎独 二字
  •     非常不错,第一网购买,又划算。
  •     书很喜欢,还会买来送人,当当一直很喜欢
  •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     待写笔记
  •     非常不错,推荐
  •     曾国公的书还不错
  •     内容虽然没看,但是应该可以,但是每次给自己或者同学买书的时候,书都有破损,污点等等!
  •     谆谆教诲。其实看的不知为哪个版本,因为是电子版。
  •     价格不高,印刷质量也不错。
  •     了解历史认识的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