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传(上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纳博科夫传(上下册)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63383368
作者:布赖恩·博伊德
页数:820页页

章节摘录

插图:1982年起,我开始偷偷地研究纳博科夫在俄罗斯的生活,1990年我第一次访问了这片国土。戈尔巴乔夫的时代,苏联经历了剧烈的变革,1986年起,纳博科夫的作品开始在苏联出版。1990年夏,俄罗斯第一次纳博科夫讨论会在莫斯科召开,年底我应邀再次去了这个国家。那里的纳博科夫学者迫切想翻译出版我的纳博科夫传,并请我为俄文本作序,我欣然应允,并跟他们谈到俄罗斯充满讽刺意味的历史,谈到纳博科夫本人的看法,他说未来某一天,他的声名将会在俄罗斯得到恢复。但当时俄罗斯的经济很糟糕,许多希望出版本传记的出版社纷纷倒闭。我的序言1992年就写好,1999年只得附言更新,2000年又再次附言解释,直到2001年,《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才终于出版。我知道,这样的拖延不会在中国发生。像纳博科夫一样,我从未去过中国,不过我希望这种情况不久能得到改变。在讲授英国文学课程时,我会在导论部分夹带一些关于托尔斯泰和李白的介绍。纳博科夫关心他在俄国读者心中的地位,但对中国却考虑不多,只是在《天资》中,他让康斯坦丁·戈杜诺夫一车尔登采夫在天山、南山、戈壁、长江上游、拉萨、阿尔金山和塔克拉玛干地区做过蝴蝶科考工作。20世纪二三十年代,纳博科夫的一些作品曾在俄国流亡者的中心之一哈尔滨出版。西蒙·卡林斯基是第一个发表研究《天资》著述的美国学者,也是纳博科夫书信的第一个编辑人,他就是在哈尔滨长大的。30年代时卡林斯基还是一个小男孩,但已经爱上纳博科夫的小说。1919年以后,纳博科夫再也没有踏上俄国的土地,不过在想象中,他最后一部完成了的小说《瞧,这些小丑!》的主人公瓦季姆·瓦季米奇却回去了。在回忆中,他的青春岁月才智平平,没有什么独创性,诗性而又浪漫。他迷恋的是现成的经验,迷恋的是现成的词语。等他走出这段岁月后,纳博科夫获得了一些教训:发现自我屈服后,对习惯有了更强烈的恐惧;他对那种宣称追求艺术、因此可以对所选择的真实生命恣意妄为的做法感到厌恶;他认识到易燃的情欲和永不熄灭的初恋之火有着本质区别。是的,与后继者点燃起来的诗情一样,柳夏激发的诗句也一样没有什么创造性,但在与她的交往中,纳博科夫获得了一种感情的光与热,这些光与热将在未来五十年的散文写作中不断闪烁、释放。纳博科夫对柳夏的热情无助于他的学习。虽然小孩子时他是数学奇才,但1907年的肺炎让他失去了这种特殊天赋,他在捷尼谢夫的数学成绩随着兴趣的高低而起伏。1918年春季学期结束时,他的代数“不理想”。需要另外补课。1916年秋季学期他找了个数学辅导老师,过去捷尼谢夫的学生,现在是大学生,叫拉扎尔·罗森塔尔,他后来写过一篇回忆纳博科夫年轻时候的文章,这类文章不多见。他之所以揽到这份工作,是因为他已经在给纳博科夫的同学辅导,那就是贫穷、胆怯、害羞、失去父亲的尼古拉.舒斯托夫。舒斯托夫经常自豪地跟罗森塔尔说起他的朋友沃洛佳,急于让他的辅导老师觉得,有这样的学生很荣耀。罗森塔尔觉得这样的友谊很奇怪,沃洛佳“不但来自另一个阶层,而且属于另一种类型。他在班上是个头目,科利亚则总是缩在墙角,但他们之间却有某种联系”。罗森塔尔记得,舒斯托夫总是心存感激,因为他不但被邀请到纳博科夫那奢华的家里去,叶莉娜.纳博科夫还征求他的意见,如何平息儿子狂暴的情绪。罗森塔尔觉得沃洛佳很好教,但容易分心:“他很快就能掌握要学的东西,不过他脑子里的东西太多太多!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传记精妙绝伦,作者才思飞扬,令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布赖恩.博伊德的这部著作用力甚勤,堪比纳博科夫那本百科全书式的译著。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奧涅金》  它是难以企及的范本。    ——迈克尔•德达,《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博伊德先生天资过人,他出色地将生活与文学融为一炉……在这部令人难忘的传记中,他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我们所知甚少的纳博科夫……作为传记,——(博伊德的)著作将难以逾越。这是对传主一生的准确描绘,是对那个时代的忠实写照。    ——谢尔盖•达维多夫,《纽约时报书评》  当今时代,出色的文学传记屈指可数,这部杰作无疑将首屈一指……布赖恩•博伊德有精彩的故事可讲,他讲得很精彩。    ——希尔顿•克拉默,《华尔街日报》  一部(文学传记)杰作,传记家与伟大作家从此形影不离,相得益彰。    ——约瑟夫•科茨,《芝加哥论坛报》  博伊德博学多才,因此作为纳博科夫的传记作家,他当仁不让……他对一个生命的叙写无比“真实”,他对俄国文学的理解无比全面,他对纳博科夫研究的帮助不可或缺。    ——简•格雷森,《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后记

一般说来,后记往往有点像影片的片尾,生动活泼的画面忽然间变成了单调的、机械滚动的字幕,尽管制片人对演职员、赞助商等种种信息详细交代,唯恐遗漏,但观众大多早已起身离场。那些依然能够安静地坐在池子里,听着与主题相关或无关的片尾曲,望着一排排滑过去的名字,直到“剧终”的字样在让人觉得晃眼的灯光照耀下消失于银幕才走开的人,要么是“利益攸关方”,要么是真正的影迷,要么就是果戈理笔下那对着马车轱辘发呆的农民。不过,照纳博科夫的说法,发呆是“生存还是毁灭之沉思的原始形式”。经过20个月的艰苦努力,完成了这部对本人而言体量比较大的译著之后,我其实是有许多话要说的。从2007年9月3日魏东先生打电话跟我商谈此书的翻译至今,家事国事、身内身外,我亲历、目睹了太多的离合悲欢,失望希望。这样,翻译《纳博科夫传》于我除了是一种久存的心愿与责任外,有时还是一种寄托,甚至是一种强迫性的情感转移。坦率地说,我对这本传记非常用心,翻译过程中,为之歌哭泪笑的时候也有过。我沉湎很深时,妻子都有些担心,她逼着我跟她到超市去换换脑子,可在我眼里,那些促销的广告牌、琳琅的货架和推着购物车在商场晃悠的顾客都不真实,倒是柏林街头的电车、波罗的海的海滩、费奥多尔和济娜站在朦胧路灯下的形象让我觉得亲切,仿佛就在眼前。

内容概要

布赖恩•博伊德(Brian Boyd)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语系杰出教授,国际知名学者,纳博科夫研究权威,成果荣获多种奖励,并被译成12种文字。他最富盛名的学术成果包括两卷本传记《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关于《微暗的火》、《阿达》的研究著作以及他负责的网站“阿达在线”。此外,他还编有《美国图书馆中的纳博科夫》(三卷本,1996),合编《纳博科夫的蝴蝶》(与罗伯特•迈克尔•派尔合作)、《诗歌与译文》(与斯坦尼斯拉夫•什瓦布林合作,哈考特,2008),并帮助意大利阿德尔斐七星诗社出版社和西班牙银河出版社编辑纳博科夫全集。他的近期著作包括《论故事的起源:进化、认识与小说》(贝尔克纳普/哈佛,2009)以及《文学的进化论研究:艺术与科学读本》(哥伦比亚,2009)。目前正研究撰写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传记。
刘佳林,1965年11月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期主要成果有:《比较文学概论》(参编),《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译著),《诚与真》(译著),《汉娜•阿伦特:政治、历史与公民身份》(译著),《外国传记鉴赏辞典》(副主编)等。目前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纳博科夫小说论”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插图说明
日期说明
中文版序
引言
第一部分 俄罗斯
第一章 自由血统:过去的花样
第二章 醒来的世界(圣彼得堡,1899-1904)
第三章 第一次革命与第一届杜马(圣彼得堡,1904-1906)
第四章 蝴蝶(圣彼得堡,1906-1910)
第五章 学校(圣彼得堡,1911-1914)
第六章 恋人与诗人(彼得格勒,1914-1917)
第七章 初尝流亡滋味(克里米亚,1917-1919)
第二部分 欧洲
第八章 成为西林(剑桥,1919-1922)
第九章 重组(柏林,1922-1923)
第十章 缪斯登场(柏林,1923-1925)
第十一章 流亡生活场景(柏林,1925-1926)
第十二章 异想(柏林,1927-1929)
第十三章 作家纳博科夫
第十四章 《防守》
第十五章 反与正(柏林,1929-1930)
第十六章 明亮的书桌,黑暗的世界(柏林,1930-1932)
第十七章 远景(柏林,1932-1934)
第十八章 翻译与转换(柏林,1934一1937)
第十九章 奔波(法国,1937)
第二十章 《天资》581
第二十一章 穷困(法国,1938-1939)
第二十二章 寻找出口(法国,1939-1940)
致谢
文献目录
索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

《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套装全2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洛丽塔”传奇的缔造者,驰骋于俄语、法语、英语三度空间的文学大师,何处才是其精神家园?三十年来最权威的纳博科夫传记一部二十世纪的政治史、精神史纳博科夫倾斜着文学的层面,倾斜着生活的层面。阅读纳博科夫,我们不再只是观察人物之间的戏剧,我们自身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变成了主人公:读者面对着作者,心灵面对着它的世界。在他最优秀的作品中,纳博科夫让我们认识到,他的世界不是现成的,而是当着我们的面在生成,我们参与创造越多——观察细节,将各部分联系起来,努力解决它们提出或隐藏的各种问题——这些世界就变得越“真实”,同时,这些真实就越可能成为通向进一步真实的台阶。随着发现不断增加,激动的脉搏会跳得更快,惊奇感会更强,直到最后,我们站到了新真理的门槛前。纳博科夫说,那就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只要我们不是想当然地去看世界,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核心潜藏着的艺术品质,它引领我们深入这个世界,让我们不断接近创造的神奇,也许还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承诺,我们可以与所了解的一切建立新的关系。  ——布赖恩·博伊德

作者简介

《纳博科夫传》——三十年来最权威的纳博科夫传记!
本书从纳博科夫的家族历史与完美童年写起,到纳博科夫一家踏上美利坚国土前一刻结束,在时间段上与纳氏唯一一部自传回忆录《说吧,记忆》刚好重合。在这部享誉世界的纳博科夫评传中,纳氏虚实相间欲与还休的记忆不曾说出的,博伊德替他说了下去;纳博科夫的读者们不曾读懂的,博伊德替他们读了出来。纳博科夫毕生创作中所有精心埋藏的典雅谜题,向读者发出的狡黠挑战,都被博伊德一一破解——也许,他正是纳博科夫所召唤的那个最优秀的读者。
作为纳博科夫最权威的研究者和传记作者,博伊德以一个学者的深邃,一个理想读者的洞察力,一个讲故事好手的天资,勾勒纳博科夫生平跌宕,专注于刻写其“生命纹理”,更在对其作品的详尽解读与“解密”上做足功夫,是一部纳博科夫爱好者与研究者们无法绕行的“纳氏宝典”。
博伊德重拾纳博科夫抖落的回忆线头,甄别,辨伪,组合,串连,翻转,复原了纳博科夫在圣彼得堡、克里米亚、柏林、巴黎的生活场景,并带领读者一路蜿蜒而行,穿梭于其生活与创作之间。博伊德致力于纳博科夫谜一般的个性及其对其创作的影响,揭示出纳博科夫对人类意识的哲学思考,描述其哲学观的发展轨迹,并就这些观念之于其艺术创作的影响加以阐发,辅以大量精致透辟、独具慧眼的文本细读,提炼出纳氏其文其人所独有的诗学特征:独立与花样。他指出,作为一名作家、昆虫学家与博物学家,纳博科夫唤醒了我们对细节、整体与和谐的注意,他提醒我们,只要不以想当然的眼光看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庸常的生活洪流中潜藏着的艺术品质,从而深入一个更加丰饶的世界;在感受作家无穷的创造力的同时,看到世界那无限的创造的神奇。我们是时间与个体意识的囚徒,然而,在艺术或科学中,在记忆、想象、意志与良知之下,人类心灵可以自由驰骋,穿越自我的禁锢与时间的铁栅。
源于热爱与懂得,博伊德的评传与纳博科夫的行文风格一脉相承,其结构之完美,论述之精妙,解读之细腻,引征之繁复,行文之诗意,蕴涵之丰盈,无处不流溢出大家气魄,至今无出其右者。

图书封面


 纳博科夫传(上下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博伊德 对纳博科夫的热爱和想象 访谈者:蝴蝶 米卡《新京报》4/7/2009纳博科夫诞辰110周年,最权威传记引进出版,本报专访作者布赖恩·博伊德出于对纳博科夫的无限热爱,新西兰学者布赖恩·博伊德教授披荆斩棘,以卓越的才情撰就堪与纳博科夫的成就匹配的两卷本传记(《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为读者走进纳博科夫的奇妙世界铺就了一条虽崎岖遍布却也美不胜收的通道。博伊德教授从此与纳博科夫“形影不离,相得益彰”,被誉为最优秀的“纳博科夫爱好者”,最权威的纳博科夫传记作者。   《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1990年甫一出版即入选《纽约时报书评》年度选书,2001年在俄罗斯一经推出也是艳惊四座,热议纷纷,今年是纳博科夫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文版虽说有些姗姗来迟,却也躬逢其盛。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俄罗斯文学学者米卡和蝴蝶与博伊德教授对话,一起回顾关于纳博科夫的种种。   ■ 《纳博科夫传》纳博科夫式的开头   “纳博科夫个人戏剧的每一幕都是在无法逆料的不同背景下上演的。最初是帝俄的小小一角,那是彼得堡独具魅力的地区,革命前的文化给它披上了绮丽的晚霞;从那里驱车两小时,则是一座庄园,一片杉树林,一条河,纳博科夫魂牵梦绕的故园。接着是俄侨阶段,一个‘物质贫困,知识丰饶’的时期,到处是幽闭恐怖症和勾心斗角,还有不可避免的离散。又一个20年,纳博科夫的美国时期,在那里,他们每逢寒假就得从一个教授家搬到另一个教授家;夏天则是彻底的游牧生活,他们开着汽车,从一家汽车旅馆到另一家汽车旅馆,他寻觅着蝴蝶的栖息地,寻觅着《洛丽塔》等小说的灵感。最后重返欧洲,15年里,站在蒙特勒皇宫旅馆的高处,他俯视着日内瓦湖上的水鸟。   随着每一幅背景的改变,那些配角也在发生变化。在彼得堡的一个街角,一个小男孩停了下来,他的父亲正在跟老托尔斯泰聊天;在巴黎,一个瘦瘦的俄国作家正在乔伊斯和匈牙利足球队面前读自己的法语作品。在流亡欧洲时期……”   与纳博科夫较量   新京报:纳博科夫相信,“一个好的读者势必要同难对付的作家较量一番。不过较量之后会有所收获的。”您与纳博科夫较量的时候感觉如何?较量之后最大的收获又是什么?   博伊德:实际上我是在16岁时发现纳博科夫的,此后与他的较量就成了我倍感兴奋的智力活动,只有莎士比亚才这样难以对付。   新京报:能否告诉我们,您是怎么被纳博科夫吸引的(或者说,怎么爱上纳博科夫的)?您是否还记得与他初次相逢时“那美妙的一瞬”?《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作者曾问,“我的名字对你意味着什么?”他能从纳博科夫译著密密麻麻的针脚中欣喜地看到答案。能否向您提个相似的问题:“纳博科夫”这个名字对您意味着什么?   博伊德:曾经出现过一次假的曙光。我父母并不喜欢读书(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他们辍学了,当时都才14岁),但买下了一个书店,附带一个租借图书室,以维持生计,并让他们唯一爱读书的儿子有书看。我13岁的时候在图书室书架上看到了《洛丽塔》,可能当时正在将顾客归还的图书上架。我知道那本书很“热”,于是偷偷带走读了起来,并把它藏在我的枕头底下(我父母是北爱尔兰长老会教徒,那时是1966年)。我记得,读着读着,我的激动就逐渐消失了,《洛丽塔》不是色情作品。   后来才是阳光朗照。我负责处理书店订购的杂志,每周要为固定客户将杂志分类归档,因此其中许多都读过。1969年3月初,我16岁,高中已经到了最后一年,我在整理《时代》杂志,封面故事介绍的是纳博科夫,其时《阿达》刚出版。加框的访谈文字吸引了我,标题是红色的字体:“我从未遇到比我更孤独、更清醒、更疯狂的心灵。”我读着那篇文章,被纳博科夫所说的一切迷住了,我迷恋他说的内容,迷恋他说的方式。因为《阿达》还要几个月才能在新西兰上市,我就跑到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查到纳博科夫最近的小说《微暗的火》,贪婪地读了起来,手不释卷。我根据“前言”中所有相互参照的内容,在几页里就明白金波特自以为他是什么人,他看待赞巴拉多么滑稽古怪。我照每个相互参照阅读下去,读到结尾时,我发现我已经把小说读了三遍,真是陶醉。   纳博科夫当然在我心志形成方面有所帮助,因此我也会让那些对纳博科夫来说毫无意义的人来影响我:卡尔·波普尔,弗兰克·扎帕,葛饰北斋,谭盾,生物学家戴维·斯隆·威尔逊。   他比博尔赫斯更迷人   新京报:请谈谈纳博科夫作为文学老师的独特之处。学生如何评价他?   博伊德:纳博科夫把他的学生训练成读者,他的许多学生都深情地跟我说:“他教会我如何阅读。”许多学者都教育学生成为学究式的文学评论家,这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只有百分之几的人会从事学术批评。但如果作为读者,对文学有某些觉悟,那他将终身受益。   新京报:纳博科夫在访谈录中有几次赞许地提到博尔赫斯,认为他是自己所喜欢的同时代作家。日本小说家高桥源一郎曾为他们做过专题比较。不知您是否也察觉到他们之间的相通之处?   博伊德:纳博科夫一开始阅读博尔赫斯时很兴奋,但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正如他那让人难忘的评价所说,门廊很壮观,却没有房屋。两人都是书卷气、哲理化的作家,但我认为,比之于博尔赫斯,纳博科夫还创造了更为迷人的人物和故事。他会眺望无限,但他知道我们并不生活在那里。在我看来,最接近纳博科夫的拉美作家是马查多·德·阿西斯。9月份我要在巴西文学院就纳博科夫与马查多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马查多是该学院的首任主席。   新京报:正如《文学讲稿》不只是一卷讲稿,《纳博科夫传》也不只是一部传记。它们本身就是出色的艺术品。您是否也从事文学创作呢?诗歌、小说、戏剧?我们可有幸拜读?   博伊德:不,我喜欢传记和批评的写作方式,不过如果我要从事纯粹创造性的工作,我会做一个画家。   我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吗   新京报:《纳博科夫传》堪称“纳博科夫百科全书”,你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么?   博伊德:纳博科夫每个时期的生平都有其特殊的问题。1917年,他家从彼得格勒逃往克里米亚,1919年再次从克里米亚逃往伦敦,必须把几乎所有俄罗斯时期的东西都丢掉。有关纳博科夫头二十年的生活文献,除了他在《说吧,记忆》中提供的以外,都非常难搜集。尤为困难的是,我在苏联做调查研究时,那个国家还没有开放,纳博科夫还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作家。我必须要去维拉,纳博科夫的庄园,那就会超出列宁格勒的范围,我这样做是非法的。   新京报:可否请您讲一两件作传过程中值得记忆的事情?   博伊德:我记得第一次见薇拉·纳博科夫时,她告诉我,她认为我的博士论文是纳博科夫研究中最出色的成果。批评家们谈论纳博科夫已经差不多六十年了,而我当时才26岁,听到这样的话当然很开心了。六年后,我把传记中的一章《作家纳博科夫》寄给她,她说她一直希望有人能够把他的创作说清楚,现在我把她想说的都说出来了。我的一些阐释也曾引起我们之间愉快的争执。生命的暮年,1991年,她始终将传记第一卷放在床头,每天都要重温,尽管她视力下降,捧书都很吃力。   新京报:假使有天时光的流动出现了奇迹,您遇见了纳博科夫,“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您会对他说些什么?   博伊德:我首先会问他别来无恙否,接着会问:“您后来又写过什么吗?读过我关于您的论述么?我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吗?”(附注:因版面篇幅限制,此为删节本)
  •     很多作家都不喜欢别人为他作传。奥威尔就在遗嘱中反对其他人为他立传,那是出于一种谨小慎微的自卑感,他总认为自己的一生是一连串失败经历的组合体,不值得后来者书写。而托尔斯泰算是另一个极端例子,他生前就很讨厌别人为他作传,那是一种渗透在骨子里的傲慢,他认为传记作者无法圆满地诠释他高贵的一生,除非他写自传。但自传呢,正如博尔赫斯所言,任何自传都是侧重心理上的,一个作家不谈某些细节甚至比谈论某些细节更具代表性。我掂量着手头的这两本纳博科夫的传记:一本自传性质的《说吧,记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4月版),另一本由新西兰的著名学者纳博科夫研究权威布赖恩·博伊德著的《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想着博尔赫斯的话,心中觉得妙不可言。熟知纳博科夫的人都知道,他也是讨厌文学传记的,但他的《说吧,记忆》却是一本典型的文学传记,散文大于纪实,抒情大于叙事。纳博科夫对记忆的重构和变形,让这本自传弥漫着一种浓浓的乡愁,深深烙上了他小说书写的独特印记。这个时候读博伊德《纳博科夫传》反而觉得这种平实厚重的风格正好弥补了自传中那部分欲言又止的隐秘的激情。纳博科夫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正如他评价喜欢的诗人普希金,“他实际的身世就像他笔下的一部杰作,时而抒情,时而讽刺,时而悲惨,而他的创作则仿佛是生命的注脚”。《纳博科夫传》把纳博科夫的人生经历分为俄罗斯时期和美国时期,我们现在先看到的是前者的中文版。当然,严格来说,博伊德的这种区分也是很粗疏的,所谓俄罗斯时期也不过是指的是他的青年时期。纳博科夫1899年生于俄罗斯传统的贵族式家庭,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纳博科夫全家搬离俄国踏上流亡之路的时候,他不过才十八岁。1917年之前,他在俄罗斯的生活无忧无虑,这种快乐的童年也无数次成为他以后写作中明亮的源泉。但在此之后这种生活只能在回忆中逐次展现。因此,确切来说,博伊德传记中的“俄罗斯时期”大多数时候指的在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柏林、捷克的布拉格和法国的巴黎等这些异国他乡的生活。1966年,已经名满天下的纳博科夫在一次访谈中回忆这个时期的流亡生活,他说自己是一个“非典型流亡者”。这是个非常值得玩味的语词。我们不妨从博伊德对纳博科夫早期生活经历的爬梳中慢慢寻找它的蛛丝马迹。1917年他们全家搬到克里米亚,他第一次具有了切实的流亡体验,那是一种与文学性描述无关的真实生活状态。他与以前的生活一分为二,与之前的恋人切断联系,第一次领受到流亡中的思念之苦。那是一种失去之痛,是一种被过去放逐的绝望之痛。那种流亡的体验已经脱离了普希金诗歌描述中的流亡之痛——他曾称普希金是“永恒流亡者最光辉的榜样”——而是属于纳博科夫自身的独有的体验,“这是在他的艺术构思和不可逆料的生活动荡之间不断展开的和谐:无法预料的革命未来,无法重返的维拉往日,个体生命在时间中的诗性和谐”。1925年纳博科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玛丽》完成,他在后来的英译本前言中说这是“一部流亡生活的小说”。我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从这本书的内容看显然是一本回忆过去情人的小说,怎么会和流亡生活产生联系?小说中又是如何诠释这种不一样的流亡生活?答案是通过回忆,或者说通过对以往情人生活的回忆。纳博科夫甚至说过《玛丽》是他挥之不去的怀乡梦。主人公对情人的回忆和渴望是流亡者之梦的形象化,是对重新回归记忆中幸福的俄罗斯的向往。而在这种愈是回忆愈是美好的生活的背后却是当时纳博科夫新婚夫妇困窘不堪的生活现状。博伊德在《流亡生活场景》这一章的开篇即说:“对纳博科夫夫妇来说,流亡就是不停地从一个出租屋搬到另一个出租屋。”在我看来,这就是纳博科夫所说的“非典型流亡者”的真实情境:一种具体的、真实的、不停歇的、无奈的、困窘的生活现状与在回忆中明亮的、色彩斑斓的、幸福的、丰满的、清晰的记忆对照。这种生活的体验在纳博科夫以后的写作中无数次的呈现,并最终形成他独特的文体特征。他的小说善于运用抒情的笔法、明亮的句子书写一个个阴郁、幽暗、孤独和疯狂的人物,那种怪异的精致,邪异的优雅,让人觉察出一种非同寻常的美。博伊德概括说,在一个极简主义艺术勃兴的时代,纳博科夫是一个极繁主义者。这种“繁”不是单纯的杂乱无序,而是丝丝入扣,密不透风。那是一种假装的繁乱,一种绵密紧致的繁乱,一种艰难制造出的繁乱,是用智慧方能达到的繁乱,归根结底是一种“繁乱之美”。回到流亡的问题。既然纳博科夫自称是一个非典型流亡者,那怎么才算是典型的流亡者?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因为俄国国内的革命,大批俄国难民开始流亡,大多数流亡者都聚集在巴黎、柏林和布拉格等地。那时候的柏林和巴黎是流亡者的中心,几乎每个有名的俄罗斯作家,流亡者和非流亡者都曾在这些地方逗留或生活过。纳博科夫本来也是流亡作家中的一员,但他自小接受的那种对集体或政治生活的不信任,让他远离了这个中心。他认为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派系就是孤独,远离流亡者组织的文学生活。正因为如此,他受到了“流亡评论家”的批评。他们认为纳博科夫的小说对形式过于关注,反而无视了内容,缺乏深度,而且缺少一种“流亡生活的绝望,现代灵魂的苦痛”。在他们看来,典型的流亡者要摒弃自我的生活,进入更高层次的书写,或者说融入一种集体的对流亡苦痛的诉说,甚至上升至对国内混乱政治的控诉。而纳博科夫却只是关注一个个句子,迷恋一个个细节的营造,痴迷于时间和回忆的变形,只是关心自我意识领域的开拓,从没有考虑过流亡的观念问题,也无视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而纳博科夫对这种所谓的专注于概念化和形而上的“典型流亡者”作出的反驳和答复就是称自己是一个“非典型流亡者”:“我对有关‘当今时代’、‘焦虑’、‘宗教复兴’的论调或带有‘战后’一词的任何句子都无法忍受……在这种观念中,我感到的只是同样的群居本能。”因此,成为一个非典型流亡者,即是说:“我在写我的小说。我不看报。”也许,该是我对博伊德的这部传记表示敬意的时刻了。对纳博科夫这样的总是专注于自我内心的作家而言,给他作传意味着更大的难度:你不仅仅要小心翼翼地处理好现实生活的世界和他文学生活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同样细腻敏感的心灵,才能体味出纳博科夫那个独特的文学世界与背后隐秘的流亡生活的关联。从这个角度来说,博伊德的这部著作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传记书写。它是一部美妙的作品,甚至可以达到与纳博科夫一生同样精彩的程度。思郁2009-8-30书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上、下),【新西兰】布赖恩·博伊德著,刘佳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定价:66.00元
  •     <纳博科夫传>无疑是一把进入纳博科夫幽灵的钥匙。对深入纳氏伟大的俄罗斯人格以及镶嵌(对了,还是用融入两个字吧)了伟大的的俄罗斯人格的具有上帝光芒的文字提供了一条光线微弱的道路。纳氏的文字在无限的透明的背后或者侧面有着无数的命运、分歧以及患难,太多的头绪与线索让纳氏的文字更加蒙胧、模糊、不着边际;但进行深入的工作之后,你能看出那个命运飘零的“流亡者”以及他所承载的具有伟大母性的国度在时间与空间的断裂中显现的深刻和悲戕。他不愧是“上帝本人的作家”。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研究纳博科夫的这两俄罗斯时期部书我觉得不错,资料翔实,全面。
  •     完美啊。。
  •     翻译不错
  •     喜欢读作家传记,从中可以学到很多。
  •     书好,只是译得真痛苦,看得我更痛苦
  •     格非在《文学的邀约》中说:“阅读的成败取决于作者与读者的会通,作者的邀请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手势,最终能品尝到什么,总是因人而异”,以此观之,此书作者布赖恩·博伊德或许是每个作者都渴望遇到的读者,他“敢于走得更远,在外面那看似严实的风景中,会发现另有一扇隐秘之门,一扇通往另一个新世界的门。”一部资料翔实、文辞丰赡的优秀传记,更难得的是在对纳博科夫作品与文本的解读上别具只眼,很受启发。
  •     研究一个人研究到这样的层次,我已经无话可说了。
  •     试着了解这样的人
  •     先翻一遍全部四本,读完了上册。生平+历史+作品分析+……很强大,翻得也很好,没什么说的了。
  •     他不是异族,是飘逸的逸 ...
  •     很不错
  •     所有的纳博科夫迷都可以看看
  •     最优秀的读者
  •     简直就是神作!
  •     传记还能写得这么牛逼!
  •     这套书买的很划算啊,加上邮费还不到26,送货速度也很快啊,就是有本书裁剪的不好,稍有瑕疵。不过,还是很喜欢啊
  •     很丰富的资料和分析
  •     好书。
  •     多年前就想读这部传记,可惜图书馆没收藏,网购折扣也不多,所以等到现在,计划一个半月读完,结果半个月就读完了,文字非常流畅,资料非常丰富,对作品的分析也比较公允,读完这部传记,我们大概知道为什么纳博科夫会如此自信(傲慢)?
  •     唉,写的很好但是在无聊。纳博科夫实在没什么有趣的生命体验,假如有亨利米勒的传记,我肯定看
  •     看过的最好看的传记
  •     给大师立传,是个冒险的活儿。看看马克斯?勃罗德吧。对于他对卡夫卡大师做的一切,昆德拉代表作家向传记作者、评论家、普通读者喊出心声:天哪,一个人竟可以如此爱一个人,却又如此不懂他!!!又如:海明威的风格越是简约,他的评论者就越是罗嗦。“被背叛的遗嘱”这个血淋淋阴惨惨的控诉,就献给这些不受欢迎的好事者。    关于书的书,后一个书总不如前一个好,正如林黛玉的扮演者总是各有各的丑。给大师画像?首先得是与之比肩的大师才行。    是谁这么想不开?胆敢为纳博科夫立传?想想可怜的安德鲁?费尔德吧。为了向心中的大师致敬,费先生人生的好时光耗了大半,却不幸生得一副愚顽头脑,只赚得大师追着喊打。    有个叫做布莱恩?博伊德的爱尔兰人,就做了这么一件冒险事儿。历时十年,循着纳博科夫跨越整个北半球的足迹,怀揣作家作品中所有的小细节小鬼魂小谜语,写了一部两卷本的大书:《纳博科夫:俄罗斯时期》,《纳博科夫:美国时期》。意外的是,几十年来,无论普通读者、学者论家,还是纳氏之妻之子,都对这部书称赞有加。它已经成为读者们绕不开的一部“纳博科夫全攻略”或“纳氏宝典”。    从文体复杂莫测如万花筒的纳博科夫出版第一本诗集算起,纳氏评论史已经度过了近一个世纪。时至今日,“Nabokovian”(纳博科夫爱好者,或纳博科夫...研究者)已经像“红学”“莎学”一般,成为一个固定词汇。而在中国,据Nabokovian之一、赫鲁晓夫的孙女赫鲁晓娃说,纳博科夫在“北京和上海享有通俗文化明星一般的地位”。资深点的读者知道他是玩弄戏法和读者的文体大师,陌生点的读者只知洛丽塔,但几乎所有没读过纳博科夫的人都晓得“小萝莉”是什么。  在我国一部分读者还在用“情色大师”、“异色作家”来指称纳博科夫,另一部分读者还在为他小说中那些云遮雾罩的叙事罗网晕头转向的时候,西方的Nabokovian们已经在正襟危坐地交流纳博科夫教给他们的一切。厄普代克、格林、库切、帕慕克、大江健三郎、波德里亚……文坛巨匠群中,纳博科夫的感恩者和致敬者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名单。大师对大师的解读往往掺杂着误读和夫子自道,而学者们做算术题一般条分缕析的路数又让普通读者敬而远之,更何况,以一副愚顽头脑贻笑大方者,这个世界多的是。博伊德站在何处?    《纳博科夫:俄罗斯时期》的中译本终于姗姗来迟。它从纳氏的家族历史与完美的童年写起,到一家人踏上美利坚国土前一刻结束,在时间段上与纳氏唯一一部自传回忆录《说吧,记忆》刚好重合。纳博科夫虚实相间欲与还休的记忆不曾说出的,博伊德替他说了下去。纳博科夫的读者们不曾读懂的,博伊德替他们读了出来。在这部书中,他重拾纳氏抖落的回忆线头,通过无数次对纳氏亲人朋友的采访,对其所有居住地的实地考察,以及对迄今未公开的作家私人档案材料的查阅,精确复制了纳博科夫在圣彼得堡、克里米亚、柏林、巴黎的生活场景,并在文本细读上做足功夫,发掘其创作中包含的哲学、道德与美学内涵,带领读者一路蜿蜒而行,找到其生活与创作的奥秘与真谛。替人读书这样一个活儿,博伊德做到了极致。    那么,这到底是讲故事讲八卦的作家传记,还是一本正经的文学评论?作为一名资深Nabokovian,博伊德有幸同时兼备学者的智慧、深刻与严谨,小说家的策略、技法与文体,散文家的幽默从容、活色生香,显然,他是个大受欢迎的才子型学者。更重要的是,除了对纳博科夫的热爱与懂得,他还与之共享了一种相近相惜的风格。他孜孜以求,终于找到纳氏思维的风格,看万事万物的风格,文笔的风格,并在自己的著作中继承了这种风格。这一点,正是纳氏本人在一本关于寻找作家踪迹、发现作家灵魂奥秘的仿传记体小说《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中一再强调的。也许,博伊德就是纳博科夫毕生期待的那个能够解开所有典雅谜题,接住所有刁钻发球,画出蝴蝶翅膀上所有彩色纹理,最终气喘吁吁爬到山顶并与他紧紧相拥的“优秀读者”,最适合也最有资格谈论纳博科夫的那个人。循着博伊德骑士开辟的道路,我们走遍罗网密布的文本丛林,沿途遇到了一个俄罗斯老贵族,一个少年风流的英俊男子,一个为生活而艺术、为艺术而生活的文艺青年,一个追求审美狂喜与个人幸福的天才,一个温柔敦厚的道德哲学家,一只流亡的孤鹰,一个大师。拨开重重雾霭,我们与博伊德一道,寻找着一个真实的纳博科夫。   阅读更多 ›
  •     等有闲钱把美国时期也收了。博伊德写的纳博科夫传很优秀。
  •     相当受启发,文本分析做得很细,受益匪浅。
  •     。
  •     纳博科夫的名字~~哎呀呀~
  •     如果纳博科夫的论文的话,这套数一定要看,虽然很长,但是读起来一点都不焦躁。
  •     作为严格意义上的传记,起码就俄罗斯时期(上)来说,显然是不合格的,它既没有纳博科夫个人讲述,又没有作者独家深入访谈,哪怕是周边访谈,充其量是一本基于大量他人素材以论文形式攒出来的冗长人物说明书。不无讽刺的是,本书最大亮点不是原作的内容与结构,而是翻译。该译本实在是地道美文,大赞。
  •     这样的好书打折到这个份儿上,真让人不舒服。多年不见的好书,好译文。两者相得益彰,会与时间共长远。
  •     枯燥
  •     等待美国时期
  •     评价和分析尤见功力。
  •     Brian Boyd 的这两部四册的传记可称为杰作。与其他传记最大的不同在于作者对纳氏重要的作品都作了单章的细读,而不是将作品混入纳氏生平描述。而这也正是纳氏对文学作品的看法。最新出版的Andrea Pitzer的 The Secret History of Vladimir Nabokov 开头则以纳氏与索氏在1974年的一次未成功的会面入手。
  •     对俄罗斯历史研究很多。跳过了一些书的评论分析。
  •     一本塞·奈特就足够。有此前提,无论谁写纳博科夫都会平添一层被写者讽刺的微笑。
  •     有我一份功劳~
  •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这套传记,然后猛烈期待美国时期的纳博科夫的故事。我已经在多个场合无数次说到老头子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事实果然如此,他的敏感性格和细腻文笔是描画整个人生百态的最佳利器,也只有这个老头子能把人性变态心理写得如此淋漓尽致毫不委婉做作。能用三种语言写作出版,老头子应该算得上是独树一帜了吧?这要感谢他早年得到的教育当然和后期的流亡环境密不可分。但是我最欣赏老头子的地方就在于他总能在不讨喜的逆境中努力吸收,学到有用内容,以供日后杂糅进文学,确保字里行间涓涓流淌的都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凝练。纳博科夫骨子里的骄傲和贵族阶级的出身让他有别于同一时代的作者诗人太多,他也不加掩饰,明目张胆“炫耀”独特的见解,偏爱他的手法灵巧心思敏锐,饱尝冷暖之后的自我升华才是最为可贵的人生财富。
  •     整本书我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美学的形而上为何能摆脱冰冷的唯物论哲学,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作为不可撼动的那种存在。
  •     我躲在书架背后,透过缝隙窥视她的背影,整个世界只剩下心跳声,我暗自向天上的神祈求,祈求这时间不要过的太快。
  •     真是好书!印刷质量很好,书很新。不知什么时候出版《纳博科夫传 美国时期》?
  •     ——“生命中什么让你感到惊奇?” ——“......意识的奇迹——虚无的黑夜里,那扇窗突然向一片明媚的风景敞开。”
  •     20170204上午8:25-0205夜20:03读完上册; 20170205夜20:06-21:00读完下册。上下册共60万字。
  •     名家的书就是好。只是不要送垃圾书给我,哪怕给我个书签都有用,夹个什么中国酒政狗屁垃圾书,还得占用垃圾袋的位置,还得扔到垃圾箱去。
  •     精彩至极的作家传记,不止是传记,融合了纳博科夫本人的深刻思想和文学理论,当年毕业论文就是靠的这套书啊
  •     2016-11-19
  •     写得好看的传记。老纳一生贵族。
  •     ai
  •     以前忘了碼……其實只是為了寫論文粗粗翻過一遍的。目的性太強的閱讀體驗當然不怎麼好。
  •     这部<纳博科夫传>,内容非常丰富,两个世界,两个阵营,三个时期,都非常具体,印得也很好,值得!
  •     翻译的很好。作者研究纳博科夫,也不知道写作风格跟纳博科夫的是不是相近,我猜是的。
  •     严谨、翔实、可信的传记,生动倒谈不上,部分内容因过于详细而显得繁杂,例如,作家纳博科夫的家族史真的有必要写的那么详细?由于只看过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的中译本,所以对于他的传记,实在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以后有兴趣再补吧。
  •     写的超棒!关键是翻译的好~~
  •     非常好的传记,近年少有。博伊德层层剥茧,纳博科夫的细密繁复与宽展,被他梳理的脉络清晰,引导和解放读者的深层意识,读者和作者是互现的,不期然的触动,意外的收获让人心悸不已。博伊德懂得纳博科夫,他俩的心理能量是匹配的。另外这部书的译者,也非常出色,几乎没有两种语言互译的明显枝节,好像就是中文写就,译者用了心力,投入深,不多见的译的好的人。09109
  •     虽然把稍嫌流水账化的作品分析放进来凑数是有那么一点丧失,一边引用人家的成果一边把人黑出翔也有点不厚道,但是毕竟有八卦也有至少看上去有理有据的深入分析,比那个只知道堆砌材料的卡佛传靠谱多了,码字儿毕竟不容易,加半星。
  •     刚开始读时,赞叹不已,不时停下摘抄,每天看一两章。看到二十章《天资》,因为临时的事情,中断阅读,然后就接不上阅读的节奏与感受了,草草翻完后面两三章。
  •     喜欢纳博科夫的著作,对他的传记看得就挑剔点了.这套书我全买了,读得如醉如痴.想了解纳博科夫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     老纳是我最爱的作家。
  •     很翔实,但无趣
  •     写出了我想看的和我想看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想看的一切
  •     惊异是对平凡的致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