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文集(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1
ISBN:9787301035672
作者:欧阳哲生 编
页数:631页

作者简介

本册收入《我的信仰》《四十自述》《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和《胡适口述自传》四种。另辑胡适父亲胡传的资料四种,作为附录。
《我的信仰》是胡适的英文作品“What I Believe”一文的译文。英文原刊《生命哲学》(Living Philosophies)一书,1931年纽约Simon和Sichuster出版公司出版。同年,向真译为中文,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中国四大思想家的信仰之自述》(赵家璧主编:《一角丛书》第一种)。另有《时人自述与人物评传》(出版处不详)所收的明耀五的译文。现以明耀五的译文为底本,与原文校对,对译文的少数几处重新作了修订。
……


 胡适文集(1)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30年代时,当一生都在认识真我的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向一位来自东方的学者请教《易经》时,后者却给这种热情泼了冷水。这位学者就是当时怀着救国救民的梦想,极力主张西学强国的胡适,在他看来,《易经》不过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巫术总结而已。然而,这并没有打击到荣格的信念,因为在他看来,误解、敌视和纷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好是整合的开始。这就是人类的使命——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身,身体与心灵,东方与西方——当一切深及到“人类”这一层面时,一切二元的对立都将被灵魂这一主题所无限包容。借助现象学的方法和对原型理念的阐释,作为一位心理学大师,荣格将其几乎所有的热情都全然地倾注在了对神秘学、宗教、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精神现象的研究与探索中,这也让他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蒙上了一层精神层面所特有的质朴的魅力。最终,荣格还原了那个充满着传奇故事与私我神话的内在世界,引领高度工业化和社会化背景下,倍感孤独的现代人回归到了对自我与灵魂的思考和探寻中来。
  •     适之先生1916年给朱经农和陈独秀的信里讲的“文学革命”(后来登载在《新青年》)有八件事:(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做无病之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这八条也算是新文学运动的一张大旗了。新文化运动胡适是温和尔雅,陈独秀是剑拔弩张。这两个徽州人是站在了那个时代文化的最前沿,来反对同是徽人的“桐城派”复古文风,也算是一大奇谈。今天看这八条,说胡博士高瞻远瞩也罢,鼠目寸光也罢。白话已经普及,但是老封建的影子还在。先说这“言之有物”,这是现在大多考试作文,刊物,报纸的通病。很多东西的形成了“套路”,老八股换了个衣服就成了应试,应会法宝。再说这“摹仿古人”,新文化运动适之先生是忍痛割爱的说出了:“废汉字”这样的话。中国的文化史,在很多特定的时间段是古文运动史。古文运动孰功孰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病呻吟”是文化通病,小四之流之所以横行,是因为这种文化有市场,老病根还没有去掉。“烂调套语”就不用说了,中国现行的很多文化体制是在堆字。浩浩荡荡的一堆东西,实际并没有多少意思,看完了比嚼蜡还难受。“用典对仗”我倒是希望现在的文章多用用典,多些妙趣横生的对仗。只是很多情况是一厢情愿。“俗字俗语”前一段时间有很多人反对网络上一些新的词句字眼,不管是结晶还是孽种,文化总会有他存在的价值,很多新东西可以表示新社会的状态和态度。这老八条现在看,其实意义已经不大,现在的文化背景和一个多世纪前已经是大相径庭了。中国文化何去何从我不知道,但是希望多几个知道的人。ps:梅觐庄先生所言的“莲花落”童年时在太原街头看到过,没想到格这么古!
  •     德刚先生记述的胡适之先生的口述自传很不错,算是完整的介绍了胡适之先生的生平与生就,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德刚先生与胡适之先生在口述自传过程中的一些交流,思想的火花,还有每一节最后德刚先生对胡适之先生某些过激言辞的一些较为客观的评价很值得一读。读完此篇,渐渐能理解胡适之先生在“胡适时代”的成就是如何得来,先生留洋归来为何不投身建国大业而只钻入旧纸堆里一心“考据”。唐德刚先生对胡适先生的评价也比较中肯,无论是对胡适表达佩服,还是承认胡适的局限性,都有理有据,客观中立。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北大版的绝版。我下的电子书。先读了一册,对唐德刚的注释印象尤其深刻。推荐这个版本!不过如有机会还是要收藏一套远流版的胡适。
  •     少年当是胡适的模样,青年当是胡适的模样,中年当是胡适的模样,老年当是胡适的模样。
  •     民国最伟大学者,因为不认同一票否决权拒绝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中华民国的代表,知识分子的典范。
  •     如果我在15岁之前看的是胡适而不是鲁迅该有多好
  •     一直很喜欢胡适,现在要认真读他的作品
  •     唐德刚的注解忒尼玛犀利
  •     胡适先生的思想时至今日仍然不过时,先生的为人,治学,各方面都有太多值得好好学习的地方!
  •     胡适(Hu Shih)另有一篇题为《The Indianisation of China》的名文没能有幸拜读,感觉汉语在新文化的重塑中已经气术全无,中华文明需要再造么?很难理解调合中西的尝试是否有必要,虽说近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尝试,不过我还是坚持认为中国文化需要的只是自身的内在更新而不是任何形式的改造
  •     如书中唐德刚的评价,胡适作为一个深受程朱理学洗礼的老夫子,披上留洋的外衣后就踌躇满志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不能不说是一种“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     口述自传的部分,唐德刚的评注很有趣
  •     最近在同时看两本关于回忆自传形的书籍,一本钱穆先生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一本就是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和怀人集。一本四十的回忆,一本八十的回忆,一个倡导白话文体,一个国学大师,但对于亲友,都是濡沫深情,但都是跨越岁月,虽对于生死的描写都已不再纠结,但是感情的流露却总在平淡的文字中,胡适先生受西方教育影响颇深,而钱穆先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伟大作品。两人在历史上虽有争执,但两人的性格却有很多相思之处,胡适先生受自然自由主义影响,钱穆先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竟在两个人身上开出了相似的花,对世界的善意和温情,这是文人独有的气质。使人遥想那个时代,中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不禁让人神往。
  •     后面的钝夫年谱、胡传日记没读。
  •     第一本读完,之后的目前不在计划中,虽然还是有想读的欲望。第一本除了口述自传都不错,读着有时自醒有时又热血。同时终于知道白话文是怎么个回事。口述自传很差。明明是替别人记录传记,有什么资格自己妄加议论。读着读着到竟让人开始讨厌胡适先生。这样bias的文章也能出版嘛。
  •     胡适自传。胡适留美时很活跃嘛,经常演讲。
  •     大师已是过往,但其思想却如天上繁星一样光辉永存。乌云可以遮蔽它,却无法掩盖……
  •     一字一珠。理论研究的科学方法用历史的眼光,上有祖先下有儿孙,用怀疑的态度,批判的精神,大胆的尝试,创造全新的理论体系。
  •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
  •     胡适父亲胡传的自传和日记暂时略过没有看。
  •     本书几乎全是胡适的详略自传,叙事而已,没啥思想上的冲击。
  •     民国时期的作家笔触大多锋利,帶著思想的武器即便温和也讓人生疼,但先生反倒是平和地批评了所有。
  •     浅显,但是流畅易懂。其情也真,其意也明。
  •     我的信仰里,讲述了从小时候,胡适是如何一步步打破旧的认识,通过读书、思考和怀疑的精神,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
  •     最精彩的乃是《胡适四十口述》中唐德刚先生的注释。
  •     因为留学的背景,对胡适的很多说法有同感。
  •     这一本是读完了,主要是白话文运动时期的文章
  •     在书架上看见的,被许多读者翻阅过,使书显得破旧,然而越是这样,才越显得书受欢迎,也不失为在图书馆寻觅好书的捷径了。
  •     感受到老先生的温和细致,也激发了我写日记的念头。尤以卷1、2受用。
  •     秉烛夜读,废寝忘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作者的批注很有意思啊
  •     启蒙大师
  •     这一版胡适文集是目前编排最好的,不知精装新版有无修订增删,尽管新版整套售价近1200,但可以有京东对折和送货上门哟,90年代末这套平装版300多几乎没折扣,还得自己哼哧哼哧扛回家,算算物价涨幅,其实还是现在便宜。。。
  •     胡适的生日与我同一天(12月17),另外还有金二世的忌日;安徽方言和建瓯方言里一样也有跌股(丢脸出丑的意思)这种说法。@扬眉剑舞
  •     读的时候没有想很多,读了以后想很多!
  •     唐德刚的按语像在和胡适讨论问题,并且也带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隐语,有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