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文集(1)》书评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1
ISBN:9787301035672
作者:欧阳哲生 编
页数:631页

心理学大师荣格面前的胡适

30年代时,当一生都在认识真我的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向一位来自东方的学者请教《易经》时,后者却给这种热情泼了冷水。这位学者就是当时怀着救国救民的梦想,极力主张西学强国的胡适,在他看来,《易经》不过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巫术总结而已。然而,这并没有打击到荣格的信念,因为在他看来,误解、敌视和纷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好是整合的开始。这就是人类的使命——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身,身体与心灵,东方与西方——当一切深及到“人类”这一层面时,一切二元的对立都将被灵魂这一主题所无限包容。借助现象学的方法和对原型理念的阐释,作为一位心理学大师,荣格将其几乎所有的热情都全然地倾注在了对神秘学、宗教、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精神现象的研究与探索中,这也让他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蒙上了一层精神层面所特有的质朴的魅力。最终,荣格还原了那个充满着传奇故事与私我神话的内在世界,引领高度工业化和社会化背景下,倍感孤独的现代人回归到了对自我与灵魂的思考和探寻中来。

所谓“文学革命”

适之先生1916年给朱经农和陈独秀的信里讲的“文学革命”(后来登载在《新青年》)有八件事:(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做无病之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这八条也算是新文学运动的一张大旗了。新文化运动胡适是温和尔雅,陈独秀是剑拔弩张。这两个徽州人是站在了那个时代文化的最前沿,来反对同是徽人的“桐城派”复古文风,也算是一大奇谈。今天看这八条,说胡博士高瞻远瞩也罢,鼠目寸光也罢。白话已经普及,但是老封建的影子还在。先说这“言之有物”,这是现在大多考试作文,刊物,报纸的通病。很多东西的形成了“套路”,老八股换了个衣服就成了应试,应会法宝。再说这“摹仿古人”,新文化运动适之先生是忍痛割爱的说出了:“废汉字”这样的话。中国的文化史,在很多特定的时间段是古文运动史。古文运动孰功孰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病呻吟”是文化通病,小四之流之所以横行,是因为这种文化有市场,老病根还没有去掉。“烂调套语”就不用说了,中国现行的很多文化体制是在堆字。浩浩荡荡的一堆东西,实际并没有多少意思,看完了比嚼蜡还难受。“用典对仗”我倒是希望现在的文章多用用典,多些妙趣横生的对仗。只是很多情况是一厢情愿。“俗字俗语”前一段时间有很多人反对网络上一些新的词句字眼,不管是结晶还是孽种,文化总会有他存在的价值,很多新东西可以表示新社会的状态和态度。这老八条现在看,其实意义已经不大,现在的文化背景和一个多世纪前已经是大相径庭了。中国文化何去何从我不知道,但是希望多几个知道的人。ps:梅觐庄先生所言的“莲花落”童年时在太原街头看到过,没想到格这么古!

口述自传不错

德刚先生记述的胡适之先生的口述自传很不错,算是完整的介绍了胡适之先生的生平与生就,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德刚先生与胡适之先生在口述自传过程中的一些交流,思想的火花,还有每一节最后德刚先生对胡适之先生某些过激言辞的一些较为客观的评价很值得一读。读完此篇,渐渐能理解胡适之先生在“胡适时代”的成就是如何得来,先生留洋归来为何不投身建国大业而只钻入旧纸堆里一心“考据”。唐德刚先生对胡适先生的评价也比较中肯,无论是对胡适表达佩服,还是承认胡适的局限性,都有理有据,客观中立。


 胡适文集(1)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