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1
ISBN:9787533934026
作者:[美] 保罗·奥斯特
页数:201页

章节摘录

一个隐形人的画像    某一天,生命犹存,那个人拥有最健康的体魄,甚至还算得上年轻,不知疾病为何物。一切如常,仿佛会永远如此。他度过一日又一日,独善其身,只向往着前面的生活。然后,突然之间,死亡不期而至。他微微叹了口气,重重倒在椅子上,而这便是死。这么突然,没有留下一点思索的空间,不给大脑任何机会来想出一个或可安慰的词。除了死亡,除了人难免一死这个无法简化的事实,我们一无所有。久病后死去,我们可以顺从地接受。甚至连意外死亡,我们也可以归咎于命运。但对于一个没有明显原因便死去的人,对于一个仅仅因为他是个人便要死去的人,死亡将我们带到一个离生与死的隐形边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于我们不再知道我们在哪边。生变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拥有此生。毫无预警的死。也就是说,生命停止了。而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三个星期前,我得知父亲的死讯。那是周日的早晨,当时我正在厨房为小儿子丹尼尔准备早餐。楼上,我的妻子还在床上,赖在被窝里,享受着多睡几小时的奢侈。乡村冬日:一个寂静的、木烟缭绕的、雪白的世界。我满脑子想着前夜一直在写的那篇文章,正期待着下午能够重新回去工作。然后电话铃响了。我马上知道麻烦来了。没有人会在星期天早上八点打电话来,除非有不能等的消息。而不能等的消息总是坏消息。    我无法把事情想得更好些。    早在我们收拾好行李、踏上赴新泽西的三小时车程前,我便知道我将不得不写下关于我父亲的事。我没有计划,对这件事意味着什么也没有确切的想法。我甚至想不起曾为此作过决定。只是一种确信,一种从我获知消息那刻起便开始强加于我的责任。我想:父亲去了。如果我不快点行动,他的整个一生将会随之消逝。    如今回首,即使迄今不过三周,我依然觉得那是个相当奇特的反应。我一直猜想死亡会令我麻木,悲痛会令我瘫痪。但现在它已然发生,我却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没有感到世界在我周围塌陷。我以某种独特的方式,对接受死亡做好了极佳的准备,即使它如此突然。使我不安的是一些其他事,一些与死亡及我对死亡的反应无关的东西:我意识到父亲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他没有妻子,没有依赖于他的家庭,没有人会因他的缺席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就零星的朋友而言,或许会有短暂的惊愕,会因为想到生死无常而严肃起来,一如念及丧友之痛,随后是一小段哀悼期,然后便什么都没了。最终,就好像他根本未曾活过。    即使在他去世前,他就已经一直缺席着;与他最接近的人们早已学会接受他的缺席,将之视为他存在的基本特质。既然他死了,人们也不难接受他已永远离去的事实。他生命的特性使人们对他的死已有准备——这是预料之中的死——如果人们想起他,当人们想起他,那也会是模糊的,至多是模糊的。    他缺乏热情,无论对一件事、一个人还是一种想法,在任何情形下,他都无力或不愿显露自己,他成功地使自己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以免深入事物的核心。他吃东西,他去工作,他交朋友,他打网球,然而尽管如此,他并不在那儿。就最深刻、最无法改变的意义而言,他是个隐形人。对他人隐形,很有可能对他自己也是如此。如果说,当他活着的时候,我不断寻找着他,不断试图找到这个并不在那儿的父亲,那么现在他死了,我似乎仍然觉得我必须继续寻找他。死亡没有改变任何东西。唯一的区别是我已经没有时间了。    整整十五年,他都一个人住。坚韧地、不透光地生活着,仿佛对这世界免疫。他不像一个要占据空间的人,而更像一块无法穿透的人形空间。世界在他身上弹开,被他撞得粉碎,有时依附于他——但从未穿越他。整整十五年,他出没于一间巨大的房子,完全独自一人,他就是在那栋房子里死去的。    曾有一小段时间,我们一家人住在那儿——父亲、母亲、妹妹和我。父母离异后,大家分开了:母亲开始了新生活,我离家去上大学,妹妹和母亲在一起,后来也上了学。只有父亲留了下来。因为离婚协议里有一个条款,规定母亲仍然拥有这栋房子的一部分,假如房屋变卖,母亲将获得收入的一半(所以父亲不愿将之变卖);或许是因为对改变生活的某种隐秘的拒绝(这样才能向世人说明离婚事件并未以一种他无法控制的方式影响了他);或许仅仅出于惯性,一种阻止他采取任何行动的情感倦怠,他才继续留在那儿,独居在一栋可以容纳六七人的房子里。    P5-7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于生活与家庭关系令人感动的、观察入微的描摹。  ——《纽约时报书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一部很难归类的出色的作品,部分回忆录,部分其父的传记,部分自传;它也是对失落、家庭中的爱、父性和记忆的一次沉思。印象主义、细致、有时又极其感人,它在奥斯特的作品中相当独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树立了奥斯特的声望。  ——《加州文学评论》很奇怪,奥斯特的处女作或许更适合留待读完这位作家的的其他作品后来读,书中描述的一些情形与它们后来在虚构作品中的化身有着神秘的相似性。  ——斯蒂芬·汉密尔顿(苏格兰作家)

内容概要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

奥斯特于1990年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2006年10月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也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书籍目录

一个隐形人的画像记忆之书奥斯特的非典型传记

编辑推荐

一幅隐形人的画像,一部回忆之书,一段跨越时空的隐秘家史。    保罗·奥斯特动人自传——《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他穿越层层迷雾,神秘追寻父亲、家庭、自我身份,部分回忆录夹杂部分自传,还有对父亲的追忆……因为唯有在孤独黑暗中,记忆的工作才会开始。

作者简介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保罗·奥斯特的自传作品,作者在书中对父亲、家庭、自我身份展开了神秘的追寻。该书曾引起文坛热烈讨论,《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中接合了欧洲风味的前卫、感性,笔端带点忧郁,文体清澈,并擅用嘲讽式的象征主义。保罗·奥斯特经常运用文学游戏使故事生动,并在每一本新书中鞭策自己彻底重塑风格,是勇于创新的当代作家之一。

图书封面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是在看完卡森·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后,紧接着就读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前者讲的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故事,就连人类最深沉的爱也无法排解这种孤独,故事里每个人物都是悲剧性的存在,谁也不理解谁,谁也不曾真正听过谁倾诉,那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是孤独的源头。而后者讲的则是一位已逝父亲的孤独,他对这个世界所存在的一切都漠然待之,他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了无牵挂。随着作者的层层揭露,竟牵扯出上一代的一起谋杀案,而这也很好地解释了父亲的所有怪异行为。
  •     也不知怎的买了这本书,也许是我自认是个孤独的人,想看看孤独到底能创造什么。书分两部分,一个隐形人的画像和记忆之书。我只看了第一部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以父亲的突然去世为开头,以儿子安睡为结尾。零散地记录父亲的一生,他的性格,他的工作,他的婚姻,他的金钱观,他的时尚感……散乱却也吸引人,气氛十分压抑导致我甚至不想在夜里读这本书,需要等有阳光的周末才能读下去。关于孤独的父亲的描写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父亲死后,作者就用这些零散的物件和回忆拼凑起了父亲这个隐形人的一生,开头感觉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是不屑的厌恶的,但读着读着,又能感受到作者那隐藏着的爱。前半部分我尚能当作故事一样看,被细节所吸引所感动,而记忆之书的写作手法真是前卫到我不能理解,试图看了几页,完全读不下去,看不懂,只好放下,到此为止,也许以后的某天我能重新翻开这本书,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     《一个隐形者的画像》生存、或者死亡,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渐渐变得界限模糊,不再具有对立的意义,甚至它们本身也逐渐丧失了意义。我们随着字里行间的移动,将“父亲”,这一原本残缺模糊的,没有对焦上的人物慢慢拼凑且看得清晰。而死亡却在一切分明之后宣告它真正的来临——作为存在于儿子体内的父亲的死亡的到来。整个故事是一次向内的探索,并且通过对于父亲的清算,使得这次探索最终到达了死者与生者的分离。死的意义仅在于促使了这次清算的发生。如果一个人,仅仅能生存在生活表面,那么他由怎样的成分构成?他不要求太多,因为他无法确定一切,所以无法相信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人,要求太多是危险的、心碎的。慢慢地,我们知道了这种特质的来源,这种无奈,以及这麻木的人的其他方面。而我得不到回应,只是失望,察觉到父亲背后的巨大空洞却在其生时无能为力。这种空洞同时也存在于我的身上。死使得人成为别人的一种想法,促使了身份与物质的分离,一种连贯的图像与记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是父亲的死,我仅仅活着,就代表了他的死。物质其实是离我们遥远的,真正离我们近的是那种想法,物质的存在通过生的纽带与我们相连,如若不然,就是分离——肉身与身份,意志与行为,父亲与儿子。故而,生,创造了一种身份;死,或者说不生,代表了这种身份的静止。这身份,不再依附在我们本身,而是通过这次清算回到了寂静之中。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刚拿到书籍,印刷质量很好,书也很新。
  •     《记忆之书》没看完,所以就不打三星了。如果延续第一篇的风格,我想我会给五星,这种游离的碎片化的自传体叙述,充满独特的韵味,可惜《记忆之书》玩过火了。
  •     他写的父亲形象,我很喜欢。鼓励试着去了解最熟悉的陌生人。而记忆之书的写法也很有他自己的想法
  •     我倒是觉得他的所有书应该先看这本
  •     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我意识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那个人会说:我觉得冷。但假如这个人什么都不说也不颤抖呢?
  •     精致又有想象力 但是翻译有些糟糕 以后要读原版才行
  •     这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总体上不错,第一部分有吸引力。第二部分充满哲思,同时也过于自我,有些东西读着比较干枯,但整体上还不错,没有华丽的用词,平稳中蕴藏着智慧。
  •     很棒啊 记忆之书可以看成对莫迪阿诺和普鲁斯特关于空间时间和记忆关系的极佳阐释! 带去魔都弄到了鼻涕人的签名 然而老师没想象高冷啊 可以说是个逗比。。。还有写巴托比的那个西班牙作家和保罗奥斯特真的长得好像 有一种凌冽的帅。。。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不是奥斯特》。。囧。。
  •     更喜欢 一个隐形人的画像
  •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讲的则是一位已逝父亲的孤独,他对这个世界所存在的一切都漠然待之,他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了无牵挂。随着作者的层层揭露,竟牵扯出上一代的一起谋杀案,而这也很好地解释了父亲的所有怪异行为。
  •     so lost. 孤独不仅只能被本体创造而且完全拒绝第二人进入,所有depression都源于“如果有人能理解”,但你知道,没有,不能。
  •     在《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这本书中,我思考了很多,很多方面的事情。这些事情带给我的感觉让我知道了很多了,也开始慢慢的会去想一些有关人生的意义方面的事情。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书。因为它会触动你的大脑,让你思考起来。书中的各种滋味只有你自己细细的品位了,你才能了解。
  •     先看了译者的后记,对书有了个初步的了解。最近比较“孤独”,需要更加孤独的文字疗伤。文字简单,但有些句子重的像沉在水底的铅块,绑在脚踝上使劲的往下拽着我。 第二部分《记忆之书》有些章节看得自己发蒙,可能自己太过年轻了吧。但读完这布部分,翻开笔记,要远远多于第一部分。有很多内容可以与作者产生共鸣。
  •     奥斯特是一个内心非常柔软的男人。看他写自己的孩子就知道了。反而书中描述的莉迪亚戴维斯有些清冷。和我想得不一样。这本书非常好看。可能和个人有关,非常容易能够感受到他。写父亲,写自己,都非常好看。以及,奥斯特是不是特别爱帕斯卡尔。
  •     一篇父亲的传记和一篇第三人称叙述的自传,自传部分有些地方看得不是很明白,但是有很多话语都能够引起共鸣~关于孤独、关于万物之间的联系~
  •     书的主基调有些阴沉,从作者父亲的死开始写起,前半部分是作者节本上为了缅怀父亲写的他转,后半部分是描写自己,我还没有看完,不过作者,或者说翻译,真是把文章写得很不错,可读性很强。
  •     非常值得推荐
  •     还不错,很容易读下去。《记忆之书》部分要难读一些。文笔很好,有佳句,但还是有些细碎和啰嗦。“曾经如此。此后不再。要记得。”
  •     人类所有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懂得如何安静的待在房间里。
  •     前半篇心理描写好棒惹
  •     看第一遍的时候 那时还是局外人的身份 而第二遍 万万没想到我已经进入角色 这之间只相差不到一年 …… 是不必看见自己 是不必看见自己为他人所见……哎
  •     也许它给你一种很难接近的感觉,但一定要勇敢读下去,从第二页开始你就会知道阅读本书的乐趣了。
  •     自传类作品难得写成这么有特色有力量
  •     “语言并非真理。它是我们存在于世的方式。把玩词语只是在检视思想起作用的方式,在思想意识到的时候反射出世界的一小部分。同样的,世界不只是居于其中的事物的总和。它是事物间关联的无限复杂的网络。”
  •     这本书的翻译看得我想杀人
  •     回想以前看的作者的其他虚构类作品,的确有文本背后隐约成网的感觉;把自己切成一片一片再投影到生活中所接触的无数人身上,这种“成为陌生人”的感觉经由文字传达出来,非常令人着迷。
  •     翻译也非常流畅,会再读几遍 (20160613)
  •     特别爱看自传,对奥斯特挺感兴趣的,风格很独特
  •     曾经如此,此后不再。要记得。
  •     这本书是我之前去图书馆看书时无意发现的,翻了翻发现很喜欢,于是就到卓越上来找,没想到真的可以买到,很开心就是了。一本不太厚的书,适合你在一个阳光满满中午或是月亮弯弯的晚上,轻轻地抿一口茶,恩,有点苦,但是回味绕梁三尺地、慢慢地翻看。这样孤独的一颗心,孤独的父子俩,与世隔绝掉欲望人情,寂寞地呆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最后连死亡都无人悼念……活的如此轻率而不深刻……但是就是美,因为难得到的是那种淡淡的人文关怀——去窥视你不熟悉的生活与生命,然后继续不深不浅地任性着,很好。这本书从包装到内容都很一流,卓越送书很快,质量也很好,值得买回去,细细品读。
  •     其他的哲学书经常是说教的方式,列出很多教条或者古希腊神话故事,这本书走的是真正人性的路子,保罗奥斯特会说聪明的话,同时也用比较自我和显性的例子来分析他所看到的事物和体会到的感觉。认识他以及认识这本书是我的缘分。
  •     翻译真是神了!绝望是巨大的,病情感动了。。。好好的一本书被糟蹋了
  •     一个偶像派作家,并且他知道这一点。不是我需要的
  •     保罗奥斯特,比心。
  •     读他的第二本书。第二部以后还得再细读,脑子转不过来。第一部隐形人是非凡的。
  •     很喜欢这本书,本来图书馆借的,喜欢所以买了一本。
  •     看了一段,感觉还可以。
  •     喜欢第一部分
  •     看译者名字以为是brt= = 回忆之书的部分看不下去 前面很好
  •     解剖父亲看清自己?通过自我回首去探索父亲? 某个时刻,你们重叠了?
  •     我生活里巧合已经够多的了,以至于我对作家笔下过多的巧合相当厌倦。
  •     本年度我看过的感觉最干净的书之一,还有让·科克托《存在之难》
  •     极度看不下去的书,若不是对写作手法感兴趣的,劝千万别卖。
  •     这是真正孤独的文字啊,每一句都是冷静而黯然的。
  •     对书的要求比较苛刻 不是全新 所以不喜欢
  •     书名好过书本身的一本小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书的内容翻译装订都没得说,好
  •     前半部分超级有共鸣,并且和daring greatly内容呼应,我要做一个活在当下 engaged的人,不是尽量不让自己与生活保持距离。第二部分太抽象,可能要看看原著
  •     曾经看过保罗所著的 《在地图结束的地方》。孤独,平和,无谓,超脱世俗的不 惧。、保罗的书永远代表着这世界不显现但却普遍的隐匿。它叙述了生命的另一种生命。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延续了保罗的写作风格,展示出他深厚的写作功底在写孤独的感受的同时也叙说了诗人般寂寞的心声。实为佳作。、
  •     没想到通篇的想象与心理独白这么有意思 就像作者所说 父亲死去了 但父亲又被发现了
  •     一半是久违的诗意的敏感,一半是交错的互文的认知。
  •     【补评】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 先于他的小说们看了这本,发现他之后的小说里都存着相同的对于自我与存在的思考,那种和自我的剥离,在场与不在场的混乱的眩晕,对世间情感的表现为漠然的困惑。……还有而今的我恐怕不能自如看下去的创伤背景。
  •     为了预习面对死亡,我选择了这本书。才发现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淡忘。
  •     细读了《一个隐形人的画像》; 略读了《记忆之书》; :哈泼斯式写作。
  •     书很好,平平整整,也没有什么瑕疵,即使有些不知道为什么加粗的黑体字也不影响阅读~很不错的一本书
  •     外观看起来很一般,纸质 装帧不是很好刚看了没几页,期待~
  •     很好!
  •     感觉书的装帧和其书名和内容很相符,质量也很好,很喜欢
  •     前两天是外公的忌日,看看这本关于死亡、父亲、记忆的书,我对自己说,曾经如此,此后不再。要记得。
  •     一个偶像派作家,并且他知道这一点。不是我需要的
  •     稍显零碎,不过画像前半部分和记忆之书都非常不错……只是现在还不开空调的自习室真是让人读不进非虚构……
  •     记忆之书的部分较难读,可那种记录回忆的方式又那么吸引人,有些地方更像在哲学意识层面去解读难以名状的记忆及其衍生的种种。值得重读。
  •     完美之书。那是说,在这个瞬间,你分享了所有人的孤独,成为一种陪伴。
  •     这已经是我在卓越第三次买到这么旧的书了.就像是放在地上被人踩过几脚一样的.
  •     文风和内容都非常不错,很美丽的小说。
  •     第一部分挺好的........
  •     13年读的了。依然没忘很喜欢里面的一段:“孤独是隐退意义上的孤独。”配合文章内容简直。 但应该由于是外国作品的原因,虽然并不要求词藻华丽但语言有些生涩,难以进入角色,一直在文字表面游走。以至于读了很多遍才真正理解内容。
  •     害怕找到一个现在,会与过去违背,会改变过去,然后反过来摧毁他愿意保存的过去的记忆
  •     作者一定是个诗人!好多句子都想好好抄录下来。第一部分特别棒,《一个隐形人的画像》我来来回回读了好多遍,后半部分整理的他父亲的内容我没有认真看。让人重新思考孤独的含义,我喜欢他父亲的生活方式,酷炫到飞起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