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飘零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几度飘零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63394173
作者:古远清
页数:302页

章节摘录

  新月篇  胡适:从流亡到归台的凄凉晚景  海峡两岸同声“炮轰”胡适  1948年秋天,当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北平时,解放区广播电台有专门关于胡适的一段播词,劝胡适不要跟着蒋介石集团逃跑,留在大陆会让他当北京大学校长兼北平图书馆馆长。胡适在北大校长办公室听了后既不激动,也不快乐,而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声:“他们要我吗?”看来他是不想留下了。果然不出所料,胡适坐上蒋介石派来的专机离开了北平,旋即从上海乘克里夫总统号轮于1949年4月6日前往美国,开始了他流亡的寓公生涯。  1954年,中国大陆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运动,后来转向批判俞平伯的老师胡适。胡适由学界泰斗一下变成声名狼藉的人物,批判者称他为“实用主义的鼓吹者”、“洋奴买办文人”、“马克思主义的敌人”。当时,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共同成立了专门批胡的机构即周扬所称的“讨胡委员会”。在郭沫若“委员长”的领导下,出版了《胡适思想批判》八辑约二百万字,另有别的出版社出的批胡著作有三十本,总计有三百万言之多。这些文章,在大陆没有一个人读完过,可胡适全部都看了,并在有些地方做些富于谐趣的批注。他曾想对大陆的批胡运动作一总答复,后因他新月时代的好友叶公超的劝阻而未写。对这种自上而下发动的批判,胡适将其看做是自己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乃至政治信念的胜利,是另一种对自己的抬举和宣传方式。他一再和友人说:“这些谩骂的文字,也同时使我感到愉快和兴奋,因为……我个人四十年来的一点努力,也不是完全白费的……毕竟留下了大量的‘毒素’。

前言

  2000年冬,我回故乡梅州参加林风眠、李金发诞辰一百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新文学史料》一位资深编辑在参观李金发故居的游览车上,约我为该刊写点有关台湾作家的文章。回武汉后,我就有意留心这方面的资料。原本想写台湾本土作家,可后来觉得大陆读者不大熟悉他们,还不如写大陆赴台作家来得更实际一些。  促使写这些文章的另一动机,是缘于台湾文学学科建设的考虑。长期以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存在着不少盲点,最突出的便是史料问题。有少数人研究台湾文学由于无法看到繁体字本,只好依赖大陆出版的简体字本。要做深入研究,还是看繁体字本比较可靠。本书的大部分篇章,便采自台湾原版书——即使少数采用大陆版资料,也做过校勘,因而这本书提供的某些资料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但对有些看不到繁体字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来说,或许多少有些帮助吧。  至于为什么选书中的二十二位作家,原因是在大陆出版的各种现当代文学史中,对他们几乎都有提及,有的篇幅还不短,但一谈到他们的后半生,便语焉不详。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在简略介绍他们在大陆时期的文学实践后,把重点放在赴台后的活动。另一原因,是这些作家的材料我手头差不多都有。至于还有一些原本应该写的,像陈西滢、杜衡(苏汶)、黎烈文等作家,因资料一时找不全,只好暂付阙如。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大陆赴台作家”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1949年前后由大陆渡海来台的作家,其中有的在大陆已经成名,如胡适、梁实秋、叶公超这些新月派作家。有的在大陆只是有点小名,到台后,基于各种原因,一时名声大振,如陈纪滢、尹雪曼。还有的不是因作品而是以文艺论争出名,如胡秋原、王平陵。个别的在大陆因从事其他行业工作而默默无闻,赴台后才正式登上文坛,广为人知,如柏杨。少数则是由大陆到台湾再到海外定居的,如谢冰莹、於梨华。也有反过来由大陆到海外再到台湾定居的,如苏雪林。   ——古远洁

内容概要

古远清,1941年生于广东梅县,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著有《世纪末的台湾文学地图》《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古远清自选集》等。

书籍目录

自序
新月篇
胡适:从流亡到归台的凄凉晚景
叶公超:从新月作家到外交家
梁实秋:雅舍文光重宇宙

学者篇
林语堂:致力于中西文化沟通
台静农:为传承文化呕心沥血
刘心皇:官场中潜心于新文学史研究
郑学稼:和蒋介石当面顶牛的传记作家
胡秋原:不怕开除党籍的统派

文运篇
叶青:“为政治而文学”
张道藩:未能魂归故里的文艺总管
王平陵:在清贫中辞世的文艺斗士
陈纪滢:由“战斗文艺”到反台独

女性篇
苏雪林:与寒爵、刘心皇“交恶”的事件
谢冰莹:叶落归根的“中国第一女兵”
林海音:作为“自由派”的作家
於梨华:“冷冻”在白色恐怖年代里

传奇篇
覃子豪:“诗的播种者”
纪弦:大节有亏的作家
余光中:“自首”事件的来龙去脉
孙陵:东北爱国作家的后半生
尹雪曼:为两岸文坛作奉献的晚年
柏杨:传奇人生

编辑推荐

  《几度飘零:大陆赴台文人沉浮录》:远离故土如何安身立命,一介书生的妥协与坚持,飘零命运的奋斗史与精神史。  精神家园何处迁徙  文化乡愁一曲悲歌

作者简介

《几度飘零:大陆赴台文人沉浮录》内容简介:回眸大陆赴台文人,飘零命运中的悲喜遭遇几乎被遗忘胡适归台定居晚景凄凉,叶公超事业失利寂寞终年,梁实秋教书研究翻译恋爱,林语堂抽烟饮茗写作幽默,台静农歇脚台大传承文化,刘心皇处身官场潜心学术,郑学稼当面顶牛蒋介石,胡秋原不怕除籍国民党,谢冰莹叶落归根,林海音不屈抗争,纪弦是否大节有亏,余光中是否向当局告密,孙陵怀才不遇爱管闲事,柏杨九年牢房五次婚姻……这些赴台文人的处境,他们曲折的命运,在内地出版的各种文学史中,因资料缺乏而语焉不详。《几度飘零:大陆赴台文人沉浮录》依据丰富的第一手史料,同时配有六十余幅历史老照片,为这一飘零群体造像。

图书封面


 几度飘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不说政见,不说各为其主、不说文人们或个别真正大师复杂的感受和经历,只是悲哀的觉得严格来说他们可以算是“客死异乡”吧。台北故宫中有个细节说其实很多人只是想保护文物在台湾待些许时间,连家具都买的是竹制或简易的,临时用一下,可谁能想却是至死未归,看片子中在台北生活五十多年的阿婆一口地道的京腔就觉得有些心酸。朋友的舅老爷当年随国军去了台湾,第一次回北京站在二环也是喃喃自语:我的城墙呢,我的楼子呢
  •     P61 林语堂说:“演讲应该和女人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一个人在世上,对学问的看法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动,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P152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过去只是知道宁静致远,不晓得还有前面一句。释义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为。   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淮南子:主术训》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诫子书》片段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P152 王平陵常对女儿王晶心说:“‘忍耐’是人生的消炎片;‘幽默’是人生的兴奋剂;‘仁爱’是人生的维他命;‘宽恕’是人生的润滑油。”P217 米寿: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作八十八,故名。81~90岁为耄寿,所以88岁也可称作耄寿! 他唇边留的一小撮胡子,嘴含烟斗6,手拿拐杖7,加起来就是一个大不吉利的字数。
  •     首先我要自我批判一番.说好最近看小说的,还是情不自禁抽空翻看了一些历史政治类的书籍;比如古远清先生的「几度飘零」.我认为直接叫「大陆赴台文人浮沉录」会更引人注目,毕竟这是一个缺乏诗意的时代.其次我要再次抱怨豆瓣的评分制度.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只能给三颗星,但我依旧愿意向每位读者推荐这本书(原因稍后讲),但是豆瓣却把所谓"推荐"与四颗星联系在一块.我为了避免造成误会,只得在此声明.赴台文人是不少大陆学者的空白区.1983年大陆出版「台湾与海外华人作家小传」,竟把赴台作家尹雪曼先生误当作女性,以致台湾文坛嘲笑大陆学者"男女不分".那几位大陆学者固然代表不了整个群体,但大家普遍对赴台文人感到陌生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留在大陆的作家自不待言,而台湾新生代作家光芒太耀眼,也把赴台文人这个不小的群体给掩盖了.如今有学者出来为他们正名,为他们树碑立传,为他们的历史考证再三,确实是功劳一件.但好坏与否,不可一概而论.古远清先生此前与余秋雨笔战,给人印象颇深.他熟谙台港文学史,又与书中多位传主有友好往来,无疑为这本书的可读性加分.但我所谓的可读性,仅仅指史料价值.平心而论,新月篇和学者篇写得挺不错,但到了后面的几个章节,就开始有失水准了,更有读者斥为"逻辑混乱到令人发指".我不希望被读者解读为诛心之论,也准备几处自己留意到的细节,是非与否均可商榷.1.中文水平古远清先生是武汉大学中文系出身,不知是否治史多年,把当年所学忘得差不多了,竟然能写出"口碑甚佳"之类的语句.作为中文系的毕业生,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大家可能觉得我苛责作者;其实若非古先生中文系出身,我也不会这般计较.其次,欧化句式比比皆是.比如:"正因为他有宽广的胸襟,故除介绍词学大家叶嘉莹来台大中文系教诗选,使那些莘莘学子有瞻仰系里第一代师长谆谆风采的幸福外,还容许被线装书垄断的中文系让从美国爱荷华写作班毕业的王文兴到这里来教外国现代文学,其所用的全是英文教材,讲的不是英国的乔伊斯、美国的海明威,就是法国的萨特、德国的考夫曼、美国的佛罗斯特."(引自"台静农"篇,P74.请恕我愚钝,这句话读了三遍才理解;这句话大量使用长句附加一大堆成分,完全背离中文的基本语法.其实我倒不是不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太多,不自觉句子就冗长了.)还有个问题就是表达繁琐,常常有些无谓的成分调换.比如:"他因跌伤脑部昏迷不醒在三军总医院长眠,而未能魂归贵州故里,这对享年七十二岁的他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引自"张道藩"篇,P142.这句话中的"享年七十二岁"完全可以在接在首句之后,无端拿来后面附加成分显得莫名其妙,"而"字的使用也是多余的.)2.著史风格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但是不好看不要紧,至少要严谨.古先生治史严谨与否暂且不论,但史料的运用却有待商榷.如我所言,开始的两大章写得相当不错,到得后面几章,史料常常成了无谓的堆砌,大量引用台湾学者的著作,使得文字本身失去了线索,看半天也没能看出所以然来.其次,尽管古先生一再驳斥书中所写作家"政治挂帅"的行为,实际上自己也不能跳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基本上是抱着祖国大陆的优越感以及主张统一则好商量的心态,来记叙这些作家的所作所为.尊统与否我不敢妄论,但言必称此实在让人质疑其客观性.但我依旧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是段被人遗忘的历史.我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个领域,加入古先生一行,一起纪念缅怀这群曾经活跃在自由中国的文人.请大家看古先生书里的这段话:"这次查禁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该书的'立论观点,在反对政府各种措施,刻画政府官吏贪污低能,挑拨人民对政府之不满'.可该书写的并不是国民党政府,而是充任日寇鹰犬的张景惠汉奸政府.台湾省保安司令部连忠奸都不分,又怎配审查书刊?查禁的另一理由是「大风雪」所使用的词汇,大部分均系CCP使用.这个理由是非常奇怪的,保安司令部又不是文化机构,它凭什么将中国文字分为国民党词汇与CCP词汇两大类?众所周知,文字是没有阶级性的."(英文简称是我自己改的.)骂的真好,我也顺便骂骂对这本书的审查.迁台国府部门被加上引号也就罢了,连民国三十八年之前的中宣部都要加上引号,实在怀疑是不是得强迫症了.曾与台湾mm戏言要写一篇「论自由中国与福尔摩沙」,但毕竟学识有限,笔力不足,聊当玩笑罢了.我希望有后继者坚守这样的信念,跳出大陆的意识形态局限和岛内的喧嚣氛围;不致予人话柄,落得"中国不自由,自由不中国"之类的吊诡之名.既然写不出来,只好拿来作书评标题慰藉自己.文章是非,与读者诸君共勉.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LS是来灌水的…
  •     史料居多,评述太官方。
  •     既然写不出这样的书评,于是我就推荐之吧。
  •     呀,你读书真细,佩服。
  •     “拥鲁”“反胡”“托派”“自由化”,这些人的命运都和“站队”有关。
  •     一般一般!不喜欢他对李敖的看法
  •     对,主观情绪太多,实在不是治史的明智之举.
  •     3.5
  •     要我说,再飘零也比留下来被文革好几百倍。哼哼!真正有文化的人有几个是抗糙的?
  •     2,立场问题。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楼主的意思,似乎古先生应该站在纯文学的立场上,就文学而文学。可惜文学无法绕过非文学,有一些顾忌和小心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至于楼主所说的中文问题,原谅我读书不细,目前还没发现什么特别的语法文法上面有妨碍阅读的文字。
  •     文笔真是不敢恭维……就写台静农的那篇还有点意思
  •     我刚好也正在看这本书。楼主的意见基本赞同。本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填补历史研究空白。或者是说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了解或重新理解一段早该理解的历史和人物。至于定论,恐怕还要等到相当长的以后了。
    另外就读本书的一些疑问罗列于下,与诸位共商。
    1,体例问题。古先生书前的序言中说,每篇文章按照稍微叙述传主赴台前活动,多论述在台活动。不过,不知道是史料搜集的原因还是其他,有些篇章并未如此。比如苏雪林一篇,通篇讲述她与刘心皇、寒爵的交恶和论战。如果对苏雪林并无了解之人,可能会觉如堕五里云中。完全看不到苏雪林在台的文学乃至个人活动。还有余光中一篇,也犯了同样的问题。一两万字,围绕余光中对台湾乡土文学运动的批评说引起的一系列文坛公案进行。让我等读者不禁想,这篇文章是否是专门就此而写,发表在别处,此次写书,拉进来充门面的。
    当然,该书的史料价值是非常可贵的。特别是在当下与台湾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的大背景下,在朱天心、朱天文、蒋勋等名字越来越时尚的今天,本书,可以让我们从侧面对台湾文学有个基本的了解和判断。
  •     这本书真的一般,水木清华地,文章新月篇。俨然力不从心或者是活在自己设想的“美丽世界”中自欺欺人。
  •     而且古先生带着太多的个人情绪来写这本书,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       不说政见,不说各为其主、不说文人们或个别真正大师复杂的感受和经历,只是悲哀的觉得严格来说他们可以算是“客死异乡”吧。
      台北故宫中有个细节说其实很多人只是想保护文物在台湾待些许时间,连家具都买的是竹制或简易的,临时用一下,可谁能想却是至死未归,
      看片子中在台北生活五十多年的阿婆一口地道的京腔就觉得有些心酸。
      朋友的舅老爷当年随国军去了台湾,第一次回北京站在二环也是喃喃自语:我的城墙呢,我的楼子呢
  •     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一群被政治裹挟的文人
  •     匆匆翻完。流水账,转折生硬,组织混乱
  •     烂书一本。
  •     “基本上是抱着祖国大陆的优越感以及主张统一则好商量的心态,来记叙这些作家的所作所为。”
    一针见血。这亦是我读完后的感受之一
  •     讲得太浅,煽情过度,入门尚可。每一篇的格式都不一样,参考文献注释都不统一。责任编辑要负责。
  •     当文学遇上政治,悲剧就会发生,无论何时何地。
  •     一个八卦小科普吧。虽然最烦近现代这些事。
  •       P61 林语堂说:“演讲应该和女人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一个人在世上,对学问的看法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动,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P152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过去只是知道宁静致远,不晓得还有前面一句。
       释义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为。   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
       《淮南子:主术训》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诫子书》片段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P152 王平陵常对女儿王晶心说:“‘忍耐’是人生的消炎片;‘幽默’是人生的兴奋剂;‘仁爱’是人生的维他命;‘宽恕’是人生的润滑油。”
      
      P217 米寿: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作八十八,故名。81~90岁为耄寿,所以88岁也可称作耄寿!
       他唇边留的一小撮胡子,嘴含烟斗6,手拿拐杖7,加起来就是一个大不吉利的字数。
  •     在书店大概翻了一下,没买。看完LZ此文,更加庆幸没买。好文一篇,推荐之。
  •     立场太明显的渗透进字里行间,使其资料性都不值一提了。打死读不下去,是为记
  •     “温故”系列中最烂的一本
  •     渴望了解当年那些流落台湾的文人的后续故事,此书值得一读~
  •     谢谢LS两位.......
  •     我跟认识古先生的编辑聊过,他似乎很偏好笔战,或许可以解释苏雪林一篇的文字絮乱.
    我不是指纯文学的立场,而是说相对中立洒脱,不能因为那位作家反统一就骂,也不能说支持统一就是好.史学家应该关注的是支持与反对背后的原因,显然这本书没有给出明确的解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