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村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吴梅村传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020087778
作者:叶君远
页数:30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第一章 童年时代(十六岁以前)童年时代 十六岁以前一 家世明朝万历三十年(1609)五月二十日(以下凡月日均采用阴历),一代著名诗人吴伟业诞生在江南太仓一个贫寒的教书先生家中。据说吴伟业的母亲朱氏临生产时,梦见身穿大红衣服的官府差役喜气洋洋地送来了一副牌匾,仔细看去,原来是明隆庆五年(1571)会试的第一名邓以赞高中的喜报,就在这时,她腹中一阵躁动,生下了伟业。这段传闻在吴伟业去世以后被弟子顾湄写进了《吴梅村先生行状》之中,不知是得之于吴伟业生前的自叙还是得之于其他什么人,真假莫辨,想来杜撰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一个几十年前的会试第一名,既难称当世名贤,也非乡里人望(邓以赞是江西新建人),朱氏知不知道,记不记得这一个人物都是疑问,更不用会梦见他了。不过,即使没有朱氏这一个预示吉祥富贵的好梦,吴伟业的诞生也同样让吴家上上下下欢天喜地。添丁总是让人高兴的,何况在吴伟业诞生以前,居住在太仓的吴家的这一支脉人丁寥落,对于家族兴旺的期盼正非常强烈呢。吴伟业父亲吴琨弟兄两人,他是弟弟。哥哥吴瑗一生没有儿子,而吴琨的原配陆氏也没有生下儿子。伟业的母亲朱氏是吴琨的继配,生下伟业时已经二十四岁,而吴琨已经二十六岁了。可以想见,伟业的诞生让“望子心切”“望孙心切”的父母和祖父母是如何的欣慰了。家中洋溢着一团喜气,从祖母汤氏到伯母张氏(吴瑗的继配)都跟着一起操劳忙碌,悉心照料着吴家的这个长孙、长子。浓浓的喜气中融合着殷殷的希望。“伟业”这个名字不知是落魄一生的祖父所起还是年已二十六岁却连秀才也还没有考取的父亲所起。不管是谁所起吧,其中所寄托的那一份希冀、那一份期待则是显而易见的:盼望他长大以后能够成就一番了不起的功业,以光大门楣。振兴家业,使日益寒窘的吴氏家族重新追寻回往日的显赫与荣光。后来给他起字“骏公”也包含着同样的意思。吴氏家族确实曾经有过一段让家族成员感到荣耀、乐于向人追述的历史。吴伟业的祖上原本是河南人。他的七世祖字子才,名无考,大约只是个普通人。元朝末年,为了躲避兵乱,从河南迁居到苏州府昆山县积善乡。他的六世祖名埕,字公式,一字式周,由于早亡,也没有建立什么名声。可是到吴伟业的五世祖吴凯就开始发生变化。吴凯,字相虞,号冰蘖,是吴埕的遗腹子。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吴凯自幼勤奋好学。考上秀才以后,由于擅长书法,被选拔参与了《永乐大典》的修纂。书成,获赐金币而归。后来贡人国子监,中顺天府乡试。明宣德年间,被授以刑部广东司主事,改行在云南司,再改礼部主客司主事。后母亲年老辞官归里,从此再未出仕。吴凯风度翩翩,持身恭谨严肃,而且精敏干练,故颇得乡里称誉。昆山名人、做过吏部左侍郎的叶盛就曾说过:“乡里做官,前辈当法吴丈,后辈当法蕴章。”吴丈指的就是吴凯。吴伟业的高祖名愈,字惟谦,号遁庵,是吴凯的第三子。他天资聪颖,博闻强记。三十二岁时考中进士,被授以南京刑部广东司主事,进阶郎中。弘治五年(1492)升为四川叙州知府,在任十二年,颇有政绩。其后擢拔为河南右参政,第二年便致仕归。自此优游林下二十余年,八十四岁卒。吴愈性谦和,喜交游,所往来者多当时名士。著名画家文征明就是他的爱婿。在吴愈赴叙州知府任的那一年,文征明的父亲文林为他作文以送行。画家沈周为绘长卷并题短歌,书法家祝允明则在长卷上作序。此外,当时以词翰著名的文人如朱存理、刘嘉绾等也纷纷在长卷上题写了赠行诗。由这一件事就可以想见吴愈当年的地位声望与文采风流了。一百多年以后,吴伟业晚年偶然从某当铺得到了沈周所绘长卷,激动不已,浮想联翩,写下了七言古诗《京江送远图歌并序》,他为有这样的“儒雅倾当代”的祖先感到无比自豪。 吴伟业的曾祖名南,字明方,号方塘,是吴愈次子。由于吴愈的弟弟吴惠没有子嗣,因而过继给吴惠。吴南被赐内阁中书,后官鸿胪寺序班。从吴凯至吴南,吴氏三代仕宦,成为昆山望族,因此复社领袖张溥在给吴伟业祖母汤氏所献的祝寿文中说:“溥又闻吴氏为昆阳上族,先生(吴琨)祖裔多公卿钜人。”这是一段让吴氏家族成员引以骄傲、无限追怀的家族史。可惜吴氏家族的好景不长,到吴伟业祖父时,家道一下子就中落了。吴伟业的祖父名议,字子礼,号竹台,是吴南的次子。他的哥哥名谏,弟弟名诰,兄弟三个都没有取得功名。不过,祖上三代做官,积聚的财富按说也足以让他们坐享其成,过上优裕的生活了。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保住家产。吴伟业幼年时曾经听祖父和祖母讲述家产败落的原因——吴伟业的祖父和叔祖吴诰因为是庶出,在家中没有地位,不能当家,家中财产全部掌握在伯祖吴谏手中。嘉靖、隆庆年间,倭寇入侵,经常骚扰昆山一带。吴谏用家财招募了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和倭寇转战于太湖、三泖之间。不幸战败,其左右皆死,吴谏也受伤,被一士兵背回,虽然免于一死,可是家产却已耗尽,显赫一时的昆山吴氏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恢复元气了。吴伟业的祖父后来不得不入赘给居于太仓的琅王牙王氏,叔祖也离开昆山,迁来太仓。伟业幼年时见过这位叔祖,既衰老又贫苦,十分可怜,靠给人占卜勉强度日。由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吴氏家道已经衰落到什么程度了。从吴伟业的祖父吴议入赘王氏开始,吴氏这一支就定居太仓,成为太仓人了。吴谏则迁往苏州。吴议对大哥吴谏的所作所为一定很不满意,因此从此两家就失去了联系。一直到吴伟业中进士后,荣归故里,路过苏州之时,听人说起,才知道自己还有个伯姑(吴谏的女儿)。他曾前往探望,那时,其伯姑已经七十三岁了。伟业回到家里,向家人说起这件事,他的父亲和伯父也才知道还有个伯姊在世。吴伟业的父亲吴琨,字禹玉、蕴玉,号约斋。他善于写文章,在应试的读书人中颇有些名气,张溥说他当时“文名震动江介”,固然有夸张成分,但也不会完全是信口胡言。他还颇有几分豪爽之气,结交了不少当时的名士,例如上面提到的复社领袖张溥、崇祯朝官至首辅的周延儒、官至兵部右侍郎的李继贞、官至中允的李明睿就都与他交厚,在吴伟业成长与科举的道路上,这些人后来都曾给予过提携与帮助,这大概是他没有预料到的,只可惜他本人的命运不济,屡试不中,吴伟业出生之后四年,才考中秀才,那时他已是而立之年了,此后便与举人、进士无缘。而伟业之后又添了伟节、伟光等孩子,负担愈来愈重,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支撑,家中经济状况愈来愈拮据。他别无谋生手段,只得以授书为业。好在他小有名气,聘他做塾师的大户人家不少。他是谁家聘请就到谁家任教,没有固定场所,经常要变换地方。吴伟业小时候随父亲读书,就至少换过四个家塾,可见转换之频繁了。对于吴家来说,这是一段艰辛贫苦的日子,后来伟业的母亲向伟业提起这段生活,曾伤心得潸然泪下。重振家业,恢复往昔的显赫,成了吴伟业祖父和父亲纠结于心、挥之不去的梦。当这个梦在他们手里实现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渺茫时,他们也就越来越殷切地把它寄托在儿孙身上了。

前言

清初的大诗人吴梅村,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叶君远弟子80年代初在人民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作《吴梅村年谱》,历时五年,到1985年写成,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后,君远弟又完成了《吴梅村诗选》,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样长期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君远弟又写出了《吴伟业评传》(以下简称《评传》),要我为此书作序,我自无可推托。    我花了一周的时间,认真地读完了这部排印稿,感到非常高兴。我认为这是一部力作,在吴梅村的研究上,可说是一个里程碑。    前面讲过,吴梅村研究是一个难题,那么写评传更是难中之难。因为做研究你可以就其某一点来进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就范围缩小了不少。但作评传就必须全面深入研究有关吴梅村的一切问题,不能有所回避。我看这部《评传》,就是对梅村的一个全面深入的研究,一个巨大的综合研究的成果。    这部《评传》的特点之一,是充分地再现了传主所处的历史环境,使人物完全在他的时代环境里活动,从而使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吴梅村。    梅村的时代是很难描画的,矛盾太多,太错综复杂,下笔很难。但作者却有条不紊地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描画。吴梅村时代的社会矛盾,一是阶级矛盾,这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领导的两支农民起义军与明皇朝的矛盾;二是民族矛盾,这就是以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为代表的后金(后改为大清)与明皇朝所代表的汉族政权的矛盾;三是明皇朝内部的派别斗争,这就是在野的复社、东林党与阉党、官宦腐朽势力的斗争。这三种矛盾时涨时落,此起彼伏,不断影响着整个局势。到后来清军人关则又是民族矛盾高涨。清统治者用血腥的手段将民族反抗斗争镇压下去后,随之而来的又是科场案等大狱的不断兴起,整个社会充满着恐怖与不测,实质上仍是民族镇压的变换方式。吴梅村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之中,所以要写吴梅村,就必须把上面这些矛盾充分写出来。如果撇开了这些矛盾而单写吴梅村,那这个吴梅村就是脱离了具体时代的吴梅村。脱离了具体时代,吴梅村就将是一个不可理解的吴梅村了。    叶君远弟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很见功力的,以上这些矛盾他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较深的理解。从而使《评传》里的吴梅村,一直是生活在他的特定的历史氛围里,于是这个吴梅村的一举一动,一诗一文,都显得是很自然,是很可以理解的了。    所以我认为这部《评传》的突出成功之一是对于时代的深刻而精确的描述。    《评传》的特点之二是对吴梅村的一系列的事情和诗文做了精到的确切的考订,从而纠正了历来的错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一是吴梅村在弘光朝拜少詹事的时间。顾湄的《吴梅村先生行状》,顾师轼与日本人铃木虎雄的《吴梅村年谱》都系于弘光元年(顺治二年乙酉,1645)。《评传》据谈迁的《国榷》和吴梅村的自述,证明是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二十九日,从而纠正了以往诸家的错误。例二是关于《永和宫词》的作年。顾师轼把它定在崇祯十五年,即田贵妃的卒年。这与此诗的内容不合,《评传》作者指出:“诗中在田贵妃死后接着还写到了崇祯帝的死以及田贵妃和崇祯相见于黄泉”等情节,故《评传》作者考定此诗作于弘光元年二三月间。其考证精密有力,无可怀疑。例三是关于《圆圆曲》作年的考定。顾师轼系此诗作于顺治元年,程穆衡系于顺治十六年,铃木虎雄则“疑作于顺治十六年以后”,以上诸说,皆与事实不符。《评传》考定此诗作于顺治八年吴三桂进军四川之前,具体时间是这一年的初冬。作者考订精密,确然无疑,其考订文字甚详,此处不录,读者可按《评传》原文。例四是考订《绥寇纪略》作于顺治九年嘉兴,这个初稿本后来又经修改补充,但直到他去世,此书未能问世。后人将其付刻,已有改动,今所见之本,已非原貌。且此书初名《鹿樵纪闻》,后人付刻时,定为《绥寇纪略》,而现今所流行的《鹿樵纪闻》,乃是后人托名伪作。例五是关于《鸳湖曲》的作年和作意的考定。程穆衡、顾师轼、铃木虎雄均将此诗系于顺治四年,皆误。据《评传》考订,应为顺治九年。此诗作意,昔人都以为是凭吊怀旧之作,程穆衡说是“痛昌时见法”,靳荣藩说是“以吊昌时为主”,今人黄裳说是“绝无一字讥评,有的只是悲哀的忆念”。以上诸说,《评传》认为都非事实。吴梅村在《复社纪事》一文中细摘吴昌时劣迹,说“来之(吴昌时字来之)不知书,粗有知计,尤贪利嗜进,难以独任。比阳羡(指周延儒)得志,来之自以为功,专擅权势,阳羡反为所用”,“御史发来之他罪,首臣为所累,与俱败”,等等。且《鸳湖曲》的作年与《复社纪事》接近,而曲中“闻笛休嗟石季伦,衔杯且效陶彭泽”,石季伦显然是指吴昌时,则“休嗟石季伦”寓意甚明。《评传》于此诗考订甚为详密,读者可以复按。例六是对《贺新郎·病中有感》一词作年的考订。以往论者多将此词说成是吴梅村的临终绝笔(康熙十年),然此词谈迁《北游录》已有收录,谈迁卒于顺治十四年,故此词决当作于顺治十四年之前。经《评传》作者考订,定为顺治十年秋吴梅村受征召之后不久所作。我认为这个判断是十分准确的,《评传》的详细论述和考订,这里不再重复。    《评传》的特点之三,是在评述吴梅村的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一是要有实事,即历史根据,也即是史实。这一点,《评传》引用的史实是相当充分的,我读完全稿,感到最突出的一点,是作者完全凭事实说话,没有虚夸之词,没有无根之谈。二是即使有了史料,也不能随意夸大,随意解释,只能按照史料所含有的内容来解释,解释超过了史料本身的内涵,也就成为一种浮夸之词,也就华而不实了。但评传作者用笔甚严,绝无此种现象。三是史料的内涵解释过头固然不行,解释不透,不能尽发其蕴,也同样是不行。《评传》作者在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周密而有深度。上面所列举各项,都是《评传》作者对史料或传主的作品做了充分的深研后才做出的新的准确评断,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评传》特别可贵之处,是对梅村仕清前后的有据有理、鞭辟入里的分析,真正做到了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关键是《评传》作者对梅村的时代(包括时代的种种矛盾)、对梅村其人的思想出处以及他所交往的人物的思想出处,都已经有一个透辟的了解,不是摸不透,而是摸透了,这样,分寸也就掌握得准确了。读这部《评传》,只觉得根据吴梅村的思想修养、环境遭遇、性格特征,似乎他只能是最后走投无路而椎心出仕;而椎心出仕之后,又必然是耿怀难忘,永世负罪,良心上永远得不到平衡。实际上在吴梅村的面前只有一条路,这就是像黄道周、陈子龙、杨廷麟等一样不屈而死。要想不死也不出仕,让历史放过他,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如果是一个没有多大影响的人也许可以侥幸,但他是得不到这份侥幸的,可吴梅村自己却一直在盼望祈求有这份侥幸,所以终于他落空了。    但吴梅村毕竟还是吴梅村,而不是钱谦益,不是王铎;毕竟他自然地与黄道周、陈子龙、杨廷麟区分开来了;同时也自然地与钱谦益、王铎等区分开来了。《评传》对吴梅村所走的道路写得自然而逼真,让人们感到:这真是吴梅村。    1999.4.10于京东日住草章

后记

我真正做一点点学术研究,是从读研究生以后才开始的,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现在回过头算算账,尽管一向疏懒,却也出版过厚厚薄薄的十几种著作和教材。不过许多是为了应付业绩考核和教学之需草就的平庸之作,当然也有一些用心用力之作,特别是其中的两种绝对是用心用力完成的,故颇有自信。一种是《吴梅村年谱》,另一种就是这本《吴梅村传》。前一种花了六七年工夫始成,将当时所能找到的有关资料搜罗殆尽,从字数上看,比顾师轼和铃木虎雄的《吴梅村年谱》丰富了十倍还多,纠正了这两种年谱的大量谬误。后一种虽然只用了两三个月就写毕,但却是经过长时间的资料准备和分题研究之后才动笔的,做到了立论有据,言必己出,力避全凭想当然的泛泛空论和人云亦云的陈腐之说,文字上也力求清通流畅。这两种著作,我想,凡是研究吴梅村者恐怕是无法绕开、弃之不顾的吧。    让我意外和高兴的是,这两种不会带来经济效益的纯学术著作,在出版十几年后,竟然都得以在略作补充修改之后再版。《吴梅村年谱》最初是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幸蒙资深编审李世跃先生赏识,于2007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再版。《吴梅村传》最初是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幸得清代文学专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主任周绚隆先生青睐,即将在该社再版。此书原名《吴伟业评传》,再版改名为《吴梅村传》。    吴梅村研究,如同整个清代诗文研究一样,近三十多年来,由冷清渐渐热闹起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之前,研究著作寥寥数种,除去程穆衡的《吴梅村诗集编年笺注》、靳荣藩的《吴诗集览》和吴翌凤的《梅村诗集笺注》等注本外,再就是顾师轼和铃木虎雄的年谱两种。有一种所谓马导源的《吴梅村年谱》,实际上几乎一字不动地抄袭铃木虎雄之作,算不得数的,有人不知这一情况,至今仍然把它当成独立的著作。八十年代末期之后,研究论著逐渐多起来,迄今论文至少已发表数百篇,专著也有十几种。浙江大学朱则杰先生的《吴伟业研究》(收在《清诗代表作家研究》一书中)、厦门市委党校施祖毓先生的《吴梅村钩沉》、山东师范大学裴世俊先生的《吴梅村诗歌创作探析》、华中师范大学伍福美先生的《吴梅村诗歌艺术新论》、北京语言大学刘江先生的《吴梅村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王于飞先生的《吴梅村生平创作考论》等,都是各有侧重和新意的力作。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学颖先生集评标校的《吴梅村全集》、施祖毓先生的《吴梅村歌诗编年笺释》则是古籍整理方面的重要成果。此外,吴梅村诗歌选注本也出版了数种。无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非之前可同日而语了。2009年,吴梅村的家乡太仓举办了纪念梅村诞生400周年纪念活动,不少研究者参加了这一盛事,在研讨会上各陈己见,很像是为近年来的研究做了一次检阅与总结。    今天所作之一切研究,皆为明天研究之基础。对于吴梅村这样一代大家,迄今为止的研究可以说刚刚起步,不足是很明显的,很多研究是重复性的,很多重要问题却没有涉及,不说别的,光是梅村不少诗作所反映的时事和涵义就没有真正搞清楚。但是,有了以往的研究基础,继续有所作为,今后的梅村研究必然会更加深入,必然会产生更有分量的力作。

书籍目录

序………………冯其庸
第一章 童年时代(十六岁以前)
一 家世
二 时世
三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四 才华初露
第二章 少年高第(十七岁——二十六岁)
一 复社骨干
二 两榜联捷
三 始习声韵之学
四 立朝之始
五 赐假归娶与虎丘大会
第三章 与党政相始终(二十七岁——三十三岁)
一 典试湖广
二 党争的激化
三 人品和学问的楷模
四 钜鹿之战与《临江参军》
五 “奉使封藩”和任南京国子监司业
第四章 在崇祯朝最后三年里(三十三岁——三十六岁)
一 “拔脚风尘际”
二 杭浙之游
三 初识卞玉京
四 营造梅村别墅
五 谈禅说佛与僧交
六 成名之作——《洛阳行》
第五章 短命王朝中的短促的政治生涯(三十六岁——三十七岁)
一 弘光朝的建立
二 出任少詹事
三 乞假归里
四 创作《永和宫词》
五 避乱矾清湖
第六章 “换羽移宫总断肠”(三十七岁——四十四岁)
一 “草间偷活”
二 《琵琶行》
三“因借古人之歌呼笑骂”
四 劫后访友(一)
五 劫后访友(二)
六 再游杭浙
七 重逢卞玉京
八 千古绝唱《圆圆曲》
九 始辑《绥寇纪略》
十 《鸳湖曲》——关于个人命运的思考
第七章 应征前后(四十四岁——四十五岁)
一 乍被举荐
二 两社大会
三 南京之行
四 诏书下达之际
五 北上途中(一)
六 北上途中(二)
第八章 仕清三年(四十六岁——四十八岁)
一 授官之前
二 授官之后的政治态度
三 与史学家谈迁的交往
四 在国子监任上
五 辞官返乡
第九章 案狱迭起 数番惊魂(四十九岁——五十三岁)
一 “倦策”初归
二“受患只从读书开始”
三 陈之遴案的冲击
四 又遭战乱
五 女儿与母亲之死
六 “奏销”、“通海”两案的株连
第十章 晚年岁月(五十四岁——六十三岁)
一 小心避世
二 学术研究和诗文集的整理与出版
三 诗人之死
第十一章 文学见解
一 对时文的批判
二 “取其中焉而已”
三 “诗与史通”
四 “才、性情、学识”与“做诗之要”
第十二章 诗歌创作综论
一 诗歌创作历程回顾
二 古典叙事诗的开拓
三 “梅村体”的艺术特色
四 风格多样的其他各体诗
第十三章 词、戏曲和古文
一 悲壮的词风
二 戏曲理论与戏曲创作
三 关于古文创作
第十四章 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书要目
再版后记

作者简介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一首《圆圆曲》既概括了秦淮八艳之陈圆圆的生命史,也写出了一段惊魂的风流往事。拨动这哀弦的,就是明清之际的悲情诗人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
吴梅村崇祯四年中进士,蒙皇帝赏识,荣极一时。但大明江山不久覆亡,被逼出仕清朝,以致痛悔终生,晚年屡叹“误尽平生”。诗人六十四年的生命是如何演绎的?其风华绮丽的“梅村体”是如何“掬伤心之怀抱”,承载那人生之无限苍凉的?这部传记以细腻的笔触体贴诗人的隐衷,通过一个人的遭遇解读了一个时代。

图书封面


 吴梅村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看如今的学界,唯周汝昌老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人马首是瞻,而民科和爱好者们则被看作乱哄哄的臆测,学者们的考证不知是在哪颗大树下好乘凉,黑的说成白的来维持白得“纯粹”,或者是兴之所至,一有臆断便网罗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真正靠谱的裁判又在哪里,或许在学术界一风压倒另一风后,剩下的都是山寨,特别是心态会狠诡异。比如我现在就好像是因为看不惯周汝昌和刘心武窝里斗又信誓旦旦地独步乾坤,才故意抬出吴梅村。无意发现何初本,它的诸多元素让我相信它是真的,当然也可能欲擒故纵的炒作手法实在高明。人与人的智商相差不了多少,这可能是一个癞蛤蟆的短见。但是红楼梦之所以被视为奇书,放眼世界,如此的规模又如此充实的书实在少见,纵然是有也是经过几代人的耕耘,比如史诗,三国水浒。西马的那谁说得好,现在的人都写不出史诗了,只写得出小说。红楼梦可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如果承认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再加上对何初本的承认,那么其实可能是吴梅村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创作出了原稿,淡流传很有限,被缺钱又有才气有郁结之气的曹雪芹发现,在风雅的书商脂砚斋的帮助下将其改编。至于后四十回之所以失落,是因为和前八十回十分不符,吴梅村没有那个能力续写,结尾一般都很难写,而曹雪芹更没有能力去改编来符合前四十回,迎合风雅的读者。我更相信是吴梅村所作,是因为红楼梦其实是气吞山河的,一般的人难以驾驭那么多线索,头绪和人物,软绵绵而又多才多艺的曹雪芹添添补补尚可。至于那些同时期的评语实在是可以视作炒作曹氏原创伟绩。然后书就流传开来了。无论何初本是否为真,无论吴梅村是否写出后八十回还是因为避祸将书稿损毁,我都不相信书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对,我就是癞蛤蟆。我不管曹雪芹的经历和才华的说法,貌似这也只是周汝昌的一家之言。何初本,可能是作者无力的狗尾续貂,可能是红楼梦爱好者的杜撰,也可能是原意,毕竟本来就荒诞,况且如果这书就是为反清复明而写得话,那么其实侧重写那群强盗就实在是好理解了,只不过这样就不符合读者心目中那个红楼梦了。林黛玉那样的将领,贾母贾赦那样的君主,妙极妙极!放下周汝昌和刘心武,才有接纳吴梅村的可能。现实中可能那个红楼梦确实就是比唐吉可德不知道伟大多少的暗喻小说。但是那个纯然为兴衰和逝去感伤的红楼梦会存在在我们心里,也可能在历史的下一个土层中。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年谱的作者写的
  •     换羽移宫总断肠
  •     吴伟业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诗以宗法唐人为主,兼取宋代苏轼、陆游。《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颇能概括其特色及前后变化。
  •     叹~~~~~
  •     1)明末清初大背景下,人物都有一定的悲情,吴梅村一直难以释怀的气节问题一言难尽,但是从历史、人文、文学的角度,却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是《圆圆曲》能够简单反映的,诗人的世界值得一读、一品。 2)“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提法导致很多人对明清诗词不太关注和了解,其实明清诗词大家还是有的,以吴梅村的叙事诗,应该算是历史新高吧。一句话,高度概括的东西是从宏观层面讲,打开看,一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标记。当与年谱对看。
  •     有趣得很,凡国内出版有关吴梅村的书,大都看得见冯其庸
  •     这本看完,可以更坚定的确认,红楼一书的原著者就是吴梅村了,简直像是明末清初的时间年谱,惜哉。PS:如果叶君远写这本书时能保持著述的客观性,我会认为这本书写得还是相当不错
  •     已历史脉络和人生阅历为主线来探讨其诗文成就,颇有胡适的风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