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评传》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社会学家 > 穆旦评传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305107429
作者:易彬 主编
页数:573页

《穆旦评传》后记

从世纪之交到现在,写了不少穆旦研究的文字,包括《穆旦年谱》和《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两本书。真正起意写这本书是在2009年,业师吴俊教授联系了出版事宜。原以为手头上材料很多,很快就可以完稿,不想一写又是两年多。一开始是纠结于材料的处理、体例的安排,之后是其他事项的缠绕——期间还插入了《穆旦诗编年汇校》的写作,再之后,就是细节处的修补了。拉杂下来,书稿比预想中的要略略厚一点了。我曾经向一些年轻的朋友(主要是我的学生)许诺,比起其他几本穆旦研究著作,这一本可读性更强些,没有那么多的学究气,但现在看来,这依然是一本令人无法轻松的书。最大的问题是书中没有“故事”——全不是“讲故事”的写法。症结呢,多半还是对于材料的审慎处理使然,多是史家笔法,秉持的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说三分话”的原则,而少有文学式的虚构与渲染。但不管怎么样,作为几本穆旦研究著作的作者,我更希望大家来读一读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位中国诗人并不顺畅的一生,也展现了一个风云变幻莫测的时代。终于写完了,首先还是要感谢业师吴俊先生多年来的教诲、关心和支持。三、四年前,先生怀着要“去那无穷之远的远方”的意念,终于离开上海到了南京大学,而我恰恰在那里度过了硕士三年的美好时光。本书经吴老师牵线安排、最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人生的缘分上实在可说是又加深了几层。念及母校,也要衷心感谢硕士学业导师刘俊教授的谆谆教诲和细心关照,感谢丁帆、王彬彬诸位教授在我的求学过程所给予的帮助。而在厦门的一个会议上——一个非常偶遇的机会,与本书的责任编辑荣卫红女士的初次相遇,实在也只能归结为缘分,感谢她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还要特别感谢解志熙、李怡、郭娟诸位长者多年来所给予的非常诚挚而单纯的支持。感谢父母、妻子长期的支持,女儿也一天天长大了,也要感谢她为生活所带来的无穷欢乐。时代日渐荒凉,生活却总有着无限的美好。爱诗者将与诗同在。易彬2011年12月10日 长沙

再读穆旦

穆旦的传记、资料自己已经断断续续读过不少,不过,还是极其期待易彬老师的这本书。原本说是去年年中就能见到,直到年底了,才看到书。书很厚,看起来却很快,可能是因为我对很多资料比较熟悉的缘故。昨儿晚上本想着看会就去睡,结果翻着翻着,看了一大半,天也蒙蒙亮了,实在困得不行,睡了会,起来接着读完。这本书的写法非常严谨,完全不是一般评传惯有的文艺笔调,如易彬在后记中所言:“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说三分话。”感情在书中也很克制,仅有一些地方会间断的插入几句感叹。如在P420页,讲完穆旦的种种繁杂的交代之后,作者叹了口气:“无尽的噩梦啊!”。这是为数不多的一些情绪流露,倒让我看的唏嘘不已。正是这种用语节制的写法,看起来更惊心,当年的种种不堪经历,在字里行间不断的回荡,时而面目狰狞的跳了出来。野人山的白骨,反右中的改造,文革里的抄家,还有晚年渐趋沉寂的心,穆旦用一种苦难者的姿态去接纳这一切。诗于他而言,并非只是表达,更成了一种生命的依托。看到萧珊和穆旦在很多年未通音信之后,写的第一份信,真正难过,“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这些老友都是在种种风波动荡中幸存下来的,再次相见,万般滋味难言。生前的穆旦,诗名并不显盛,只是一个不断在世俗里寻求生活的普通人,他的身上也更多的契合一个平凡人的特点。但是,在穆旦的内心,那种诗性的高贵却从来没有熄灭,他写自己喜欢的诗,翻译自己爱的诗人。也许这正是我特别喜欢他的一个原因。每每自己困顿于生活中的时候,就在想着这样一个可敬的诗魂,我不敢言荒废。2月26日即是穆旦的忌日,今年想去他的墓地(北京万安公墓)祭拜一下,但愿能成行。木南


 穆旦评传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