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是书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何妨是书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563392155
作者:潘光哲
页数:228页

章节摘录

插图:蔡元培这样激烈的反应,让时人深感讶异与不解,更引起批评。比如经蔡元培任命为北大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院长)的陈独秀,当时已离开学界加入革命斗争的行列,担任中共总书记,他就提出批判说,蔡元培企图以辞职打倒恶浊政治的作法是消极的,“只看见学者官吏而看不见民众”,“是民族思想改造上根本的障碍”,只会引导群众离开奋斗的倾向,而走向退避的路上去。陈独秀的“革命劲头”,让他对曾经“提拔”自己的“老长官”,如此不假辞色。在1920年代风起云涌的“国民革命”浪涛里,中共引起了国民党内部不少成员的疑惧,终至双方相互仇雠,以兵戎相见的局面。1927年4月12日在蒋介石领导下的“清党”,则是这段血腥历史里的一页。身为“革命元老”之一的蔡元培,则和同辈的吴敬恒等人,基于多重因素,都站在蒋介石的这一边。蔡元培的选择,颇引时议。胡适便为之辩解日,既然“蒋介石将军……的举动能得到一班元老的支持”,那么,他领导下的新政府“能得到这一班元老的支持,是站得住的”,又日:“他们的道义力量支持的政府,是可以得着我的同情的。”可是,究其实际,这个“新政府”绝对不是现代的民主政府,它的作为,和人们的理想期望,有很大的差距。好比说,它以一纸内容模糊的《保障人权命令》,便要遮掩自身迫害人权的罪恶,就让胡适看不下去了,他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直斥其非。这时候已出任中研院院长的蔡元培,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深觉实有“振聩发聋”的作用,不胜佩服。两人既对人权问题都有共鸣,一起参与保障人权的事业,理有必然。

前言

创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屹立至今八十年,仍是华人学术社群里的巍峨殿堂。在20世纪的华人世界里,战乱不绝,纷扰不已,研究院的创设、维系、成长和茁壮,实在是历史的异数。走过八十年岁月的研究院,一路行来,风风雨雨,正也积蕴了无数的逸事篇章,足可启迪后世。这部小书,就是个人在专业学术领域耕耘之外,略施副力,研治书写研究院的历史典故和前辈风范的成果。当然,史学工作者回首旧轨陈迹,与个人当下的现实关怀,密不可分。这部小书的观照视野,往往难免反映自身生活世界的感触所及。例如,笔者述说傅斯年怎么评鉴吴晗的学术业绩,释论青年周一良如何在学术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讲述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研究院曾经意欲“进军西北”的故事,其实都是对当前学术生产体制的现实,进行历史的反思,尝试指陈此际学术生产体制的“合理性”,并不见得是“理所当然”。对于研究院的学术领袖和政治事务的千丝万缕,本书也有所勾描。理未易察,善未易明。计较是非对错,做出打圈或打叉的唯一选择,往往只会让复杂多样的历史图像,变得那么单调失真。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创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屹立至今八十年,仍是华人学术社群里的巍峨殿堂。在20世纪的华人世界里,战乱不绝,纷扰不已,研究院的创设、维系、成长和茁壮,实在是历史的异数。走过八十年岁月的研究院,一路行来,风风雨雨,正也积蕴了无数的逸事篇章,足可启迪后世。这部小书,就是个人在专业学术领域耕耘之外,略施副力,研治书写研究院的历史典故和前辈风范的成果。  ——潘光哲

内容概要

潘光哲,1965年生于台北市,台大历史系博士,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著作有《华盛顿在中国》等。

书籍目录

序言甲辑 中研院院长和政治:以蔡元培为中心 开创学术的自主空间:从蔡元培说起 “独立之精神”:从选举中研院院长的一次故事谈起 知识场域的桂冠:从第一届中研院院士的选举谈起 未知世界的冒险和鼓励:从一个学术评鉴的故事说起 “进军西北”:创立一个研究所的故事 “中央研究院”的任务:胡适和蒋介石的“抬杠” 再论“中研院”院长和政治:胡适、雷震和蒋介石 “白色恐怖”阴影下的“中研院”:从费正清说起乙辑 “公”与“私”之间:从丁文江的故事说起 所长所长:从傅斯年说起 “胖猫”与“小耗子” 胡适和顾颉刚 顾颉刚离开北京 胡适与吴晗 “战友”:傅斯年和吴晗的一段学术交谊 自由翱翔的学术天地:从周一良的故事说起 田野工作,甘苦共之:从董作宾的一则故事说起 “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从王叔岷的故事说起 为什么是史语所的“拒绝往来户”:以王世襄为例丙辑 研究院大事简编 研究院组织法 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 研究院研究中心组织规程附录 刘广京先生学述 征引书目

编辑推荐

《何妨是书生:一个现代学术社群的故事》:追寻往昔“中央研究院”风雨历程,为兼济天下的现代书生画像。追求自由而有所承担,敢于说不的书生,开创“中央研究院” 一段传奇。

作者简介

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王世襄、王叔岷……这些曾经与现代学术社群中央研究院有过缘分的读书人,他们为学问而执著追求的悲喜故事,成为后人津津乐道和缅怀的话题。本书依据多方面史料,追踪这些曾经的书生之典故和风范,还原历史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图书封面


 何妨是书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读完学位已经筋疲力尽,于是在刚刚入伏的夏季打开了这本书。可是,它却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第一,书的副标题是“一个现代学术社群的故事”,可是,潘先生讲故事的方式很是特别,特别到让我觉得先生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抒情。好比一个红卫兵登上黄山时,他不说黄山的云黄山的树黄山的奇黄山的险,却一个劲地说“黄山啊,你真黄啊,你怎么这么黄啊!”就以第一篇《中研院院长和政治:以蔡元培为中心》为例吧。如果说第一页只有最后一行提及蔡元培,是在总论,还情有可原,但接下来一大段,只是综述蔡的学行,隔靴搔痒。第四段终于讲故事了,一开头就是“例如”,不得不给人这样的感觉:叙事拙劣。再读下去,故事讲的是1923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军阀政府的抗争,这个故事中的蔡元培虽然与政治有关,但它与后来(1927年成立筹备委员会)的中研院有什么关系呢?不懂。即便是讲这个故事,也应该好好的讲啊。可是,在征引了蔡元培的登报的启事之后,作者又开始了议论,引出陈独秀对蔡的批评,让我看不懂,不知道作者讲述的这个故事,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接下来,故事讲才到1927年,即便如此,其中的故事也是支离破碎,不时地夹杂着作者的自说自话。哎,不想说了,读完之后,我写了八个字:“内容空疏,言意不彰。”我说的对不对,大家自己去读吧。第二,《何妨是书生:一个现代学术社群的故事》有甲乙丙三辑,其中,丙辑的内容让我瞠目,请看:研究院大事简编;;研究院组织法;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研究院研究中心组织规程。这个丙编在本书中所占的篇幅是:153-214页。试问:这是您潘先生的“著”么?还是您潘先生为凑一本书来骗我的钱?或者,是出版社搞得鬼,您潘先生半推半就?第三,是语言,我就不多说了,第118页末段:“不过,这段师生因缘的故事,却不是任何政治力量能从历史中剔除抹杀的。”我依稀记得,类似的话语前文已经出现过。我当时只是在这页做了标志,至于我说的对不对,语义重复处在哪里,已经没有再读的兴趣了,连寻找也不想了,恕罪。
  •     这是一群大名鼎鼎的书生,包括: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郭沫若、赵元任、陶孟和、董作宾、李济、顾颉刚、吴晗……他们聚集在一个名为“中央研究院”的机构,留下无数传奇逸事。其中,有他们为学问而执著追求的悲喜,有他们对社会事务孜孜关怀的入世情怀。该书依据多方面史料,辑录“中研院”大事及组织规程,并配备八十余幅历史老照片,追踪“中研院”众书生的典故和风范,生动讲述“中研院”这方清醇的学术天地,在世变大局里,历经什么样的曲折反复,才得以维存长续。 书写得普通,书中的人物却无疑不动人。
  •     《何妨是书生》:天方夜谭中研院中央研究院,原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创建于1928年,49年大陆易帜,随蒋介石政府迁至台湾,现直接隶属于台湾当局,屹立至今八十多年,仍是华人学术社群里的巍峨殿堂。从北伐成功到1936年,是中华民国的黄金十年,当时政府修建公路、创办现代企业、整饬国防工业和军备、启动中央银行及进行货币改革……光从教育上讲,一批留学生以及城里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办了很多大学,现在中国大学的地理分布,基本就是在那时奠定的。柔石的小说《二月》,写知识分子的探索,最让我动心的,不是里面青涩又绵邈的爱情,而是陶慕侃、萧涧秋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身上,那种热衷教育、关心民生的单纯、热烈的情怀。中央研究院就在这个黄金十年中茁长起来,一个由政府扶持的现代学术机构,靠着一群善于独立思考与判断,乐于批判性地看待事物的人,不无艰辛地建构着社会文化秩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代学人的坚守,影响深远。与政治权力秩序之外,建立一个以学术为基的文化秩序,对于任何社会,都是有益的。若以“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作为标准,来评判当时的中华民国,德理可赞之处颇多。中央研究院的出现,实在是当时掌权者的贤明之举。黄仁宇分析抗战前的国民党,谓其建立了高层结构。中央研究院是这个高层结构中的精英集中地,在文化上即占有终极意义上的道义力量。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是如此。在抗战前建立下层结构的中国共产党,于民穷财尽之时建立新政权,此后局势跌宕不安,至文化大革命,政治深入日常生活,完全颠覆了社会秩序。而在国民党权威统治下台湾,部分知识分子因其学术成就而逃离政治受难。两相对比,即可发现,一个社会需要多元化的秩序,而文化这一维的秩序,是可以在譬如政治、经济等秩序失常的时候,担任起维护基本日常生活尊严的功效的。因为文化站在人的经验内容这一面,无论一种社会制度或世界秩序多么具有压迫性,它都不能控制人的一切经验内容。晚清的中国社会即是一例,传统文化有其深刻的内在延宕,虽时局动荡,但是没有大规模的践踏人性的事件发生。潘光哲的《何妨是书生》,带着对先贤前辈之风的崇尚心情,津津乐道逸事典故,期欲探此一方清醇学术天地为何如此超凡脱俗,其中也包含了对现在学术环境的些许失望。中央研究院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大本营,创院院长为蔡元培,一开始便积极争取独立自主的学术空间,毫无妥协。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还在谈论教育之独立,前人开拓的道路,我们活生生地往回走了几步,怎么说都是悲哀之事。身份既是一种社会产物,又是一种社会过程,这在蔡元培身上有所体现。蔡元培的一生,历经从帝国到党国的变迁,走完了从士大夫蜕变为知识分子的过程,从帝国翰林到北大校长再到中研院院长,蔡元培一路追求自己的理想之境,无惧政治权威,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典范。中研院严格意义上的第二任院长,即为胡适,任职时,已是1957年,胡适当年在就职典礼上,以中研院院长的身份,跟蒋介石对抗,径直说“总统你错了”。中间17年由朱家骅担任代理院长,原因是当时蒋介石一心想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推到院长的位置上,而当时的院内知识分子坚持独立自治,与当局僵持不下,以表学界正气、理想、不屈等义。中国现代学术建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却是很高,参与初创的人员,大都是经受了欧美大学学术训练,目睹人家学术自由天空的一流知识分子。自己亲炙建制,多取拿来主义,见好就用,又有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之人格坚守,不屈不饶,自尊而自信,离一个美丽文化新世界,几乎近在咫尺。中研院在几年的时间内,网罗了很多学术新秀俊彦,日后发展壮大,根深叶茂,竟成为日后很多学术界耆宿追源溯流之地,确实是历史的异数。掌门人们的谨严治教、取材有道,功不可没。许倬云回忆到初到中研院,“入所(中研院史语所)之初,学习为主,不得立刻写论文,急于发表。”此规矩由时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的傅斯年所定。1941年青年才子王叔珉携自己得意诗作拜见傅斯年,呈请指导,傅斯年略翻诗作,询问得知王叔珉想研究《庄子》,便背诵“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一章,一阵怡然自得,即收束儒雅笑靥,严肃告诫:“要把才子气洗干净,三年内不许发文章!”当时被傅斯年训得心里发怵的小年青,现在已是学术大家,三年不许发文章,其意在培植学术实力,有其功必有其效。学者荐名,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中研院人才输入渠道。推荐者以自己的名望与建树,将有望雄积勃发的后学之秀推荐入院,后生小子成就一番学业后,师承之恩,知遇之喜,佳话连篇比如陈寅恪和周一良。“凡事关人情者,当对同事尽最大之帮助;然事关规例者,则未可通融”,傅斯年把梁思成推荐的王世襄拒之门外,把陈寅恪推荐的张荫麟拒之门外,则是成就了中研院的另一种佳话,抬高门槛选人才,不看情面,只看质地。《何妨是书生》到49年之后,就不再往下讲。首批中研院81位院士,在凉风起天末,草枯木黄的49年,各自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去台湾者仅11人(李济、董作宾、袁贻瑾、王世杰、傅斯年、朱家骅、胡适、李先闻、王宠惠、凌鸿勋、吴敬恒),占院士总数的13.5%。潘光哲是生于台北的中年学者,笔书往旧佳事,即便是怀着对现实的某些批判性的情绪,也难抵温情脉脉不自禁。而我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中研院49年迁至台湾后,大部分院士留在大陆,结果晚境悲凉者多,建树得意者鲜。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倒成了一副魔咒,秉持者厄运连连。塔哈尔•本•杰隆在他的《思想被废黜》中反复强调自由、独立的思想的重要性,他说:“一旦批判性的思考遭到弃绝,让形形色色的荒诞念头自由泛滥,一旦怀疑精神——无论是方法上的,还是战略上的——销声匿迹,这时个人就不复为个人,他融化在人群之中,变得平庸浅薄无所作为,也就丧失了自己的面目。”本书原题为“天方夜谭中研院:现代学术社群史话”,与“何妨是书生”相比,更为贴切。潘光哲写中研院为青年学者自由翱翔的学术天地,举周一良为例,周由陈寅恪推荐入院,后赴美留学又回国任教,回顾生平往事,周一良著有一书《毕竟是书生》,雾失楼台,云迷五色,纷华落尽,毕竟书生。读书人于出世入世间往复徘徊,理直气壮入世者,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是积极参与政治者,入世而成就一部豪壮喜剧者,在近现代中国史里,委实难寻。成稿于10-01-24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每次看这样的书 都像是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     名人轶事+点到即止,不好看。
  •     历尽沧桑终不悔
  •     史料发掘不深,略失浅陋
  •     一个辉煌的时代,一群特别的群体,铸就辉煌的季节。
  •     找了很久的书,终于找到了
  •     還是做研究好玩啊
  •     古来何物是经纶,一片青山了此身。 一个逝去时代的侧影。
  •     这本书放在这个系列丛书中出版,有点不合适。
  •     很珍贵的资料,很多史料真实可感
  •     何妨是书生,可以对比自己,让自己有更多进步,才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的背影,很好!
  •     之前以为是关于中研院历史的系统性记录,却是一些关于那些人的散乱片段,平淡之作。
  •     斯文在焉
  •     给了几个民国时期大家的人生肖像,感觉到那个时代的一种风骨,可读性挺强
  •     了解一段历史、一个社群、一个个体,恐怕都没有简单的标签可以完成。重要的是各种不同的面向,历史里相遇的往往不是简单的善恶对抗,而往往是这一种“正义”和另一种“正义”的交锋。学人的性情,只要出自真诚的原则或信仰,都是足可感的。只是遗憾文章多有标题党,丙辑太繁琐,撷取部分做附录尚可吧。
  •     嗯、嗯,是书生就会有女学生,不急不急……
  •     书生雅气,书生傻气
  •     一直很喜欢这的,而是他的内容个数的名字 ,当然也不是因为这个名字而买。
  •     如果能有一篇对中研院从成立到现在的整体的详细叙述就更好了。最好也能多附些资料,如院士全名单及简历等。
  •     看了推荐,我非常想读 ----过完年买的。这哥们写历史写得并不好。读完唐德刚再读他,简直味同嚼蜡。并且书写得很浅,见识也浅,作者的判断并不独立。 -----也属于没书看的时候可以拿来解闷的。 有点无味的书。以后再看吧20100601
  •     挺平淡的,在书展看到图便宜才买的。。。
  •     虽然不是很高深,但很长见识,文笔也不错。
  •     就書名五個大字吸引我,而書裡面就基本上是學術八卦了。
  •     前中研院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胡适、傅斯年一干前辈的风采在这本书中依稀掠过眼前
  •     潘先生的书我是第一次读到,介绍你指导他是胡适纪念馆的主任,想必也是胡适的“门生”吧~不仅仅书中的逸闻趣事很令人神往,怀念哪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感受这些在自由学术世界里徜徉的学者的情怀,感受良多。另外文字读起来很舒服,有点复古的味道。
    潘先生在大陆出版的书不多,真希望出版社多引进他的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一家很好的出版社,在我看来,尤专精于学术领域的专著。这里小小地推荐一下,也是因为编辑也很认真,书读起来流畅~
  •     一水儿的小文章,借中研院的往事暗讽一下今天的学术环境、学术人际关系,或者是提提建议。随便翻翻还行。潘先生的文笔非常可爱,随笔里一些话的语气里还带点小抒情。
  •     精神可嘉,不可饶恕
  •     过去的很多典故,比较专业。 印象深的是考据的出处和年表,治学需要认真。
  •     与《中研院六院长》互相参照
  •     文笔太差,实在读不下去!
  •     王叔岷跟汤用彤请教学问之事,汤用彤回了四个字:痛下工夫。
  •     高中读的,那时候单纯对学术宗师特别崇拜。
  •     对历史发问 让我们更懂得今天
  •     太息风流沦落后,伤心番是读书人
  •     在犬儒主义盛行的时代,秉烛夜读那些娓娓道来的故事,领略前辈学人的志向、风骨、操守、胸襟,令人不胜向往。人格独立、学术自由,是一个民族不竭创造力的源泉。
  •     书写的很好,收获良多。
  •     大师的环境……
  •     读完了就读完了。
  •     Academia Sinica,向往的地方
  •     书生意气,最美如斯
  •     在绝妙好书《CD流浪记》中,作者以“胖子”的身份出现,于是我就知道了这位先生并大有好感,当时此书已出版,但做了标记,一直未读。上个月作者来讲座,决定借出。晓畅清浅,十分易读。不过可惜的是同时信息量也比较有限。兼美的事,总是难的吧……
  •     角度吸引人,专写中研院,可惜似乎不够深入与深刻,蜻蜓点水的文章不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