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海茵利希・布鲁希尔书信集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地理人物 > 汉娜・阿伦特/海茵利希・布鲁希尔书信集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
ISBN:9787221065636
作者:(德)罗・科勒尔 编
页数:540页

书籍目录

代中译序

上卷

前言
出版前言
第一部分 1936年8月-1938年10月
第二部分 1939年9月-12月
第三部分 1941年7月-8月
第四部分 1945年8月-1948年8月
第五部分 1949年11月-1951年6月
第六部分 1952年3月-1953年8月

下卷
第七部分 1955年2月-6月
第八部分 1955年9月-12月
第九部分 1956年10月-11月
第十部分 1958年5月-10月
第十一部分 1959年9月-10月
第十二部分 1961年2月-6月
第十三部分 1963年2月-3月;1968年9月
附录一 汉娜・阿伦特生平大事记
附录二 H.布鲁希尔生平大事记
附录三 汉娜・阿伦特之旅
附录四 一次基础课程的讲稿/H.布鲁希尔

作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与丈夫海茵利希・布鲁希尔的书信同她过去几十年中所出版的众多通信文集[与卡尔・雅斯佩尔斯、马丁・海德格尔等]相比,具有其特殊的地位。没有任何一封信能表现出该书信作者之间这种真诚的信任和理解;所涉猎的话题及人物之广泛,是以往任何书信都难以比拟的。无论是私人话题,还是说艺论道;无论是对大自然的感慨,抑或是对国际政治事件的阐述,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一种挚友般的至诚真情。
正是由于作者间的亲密关系,使得本通信集成为其他出版物的最好补充,是阿伦特遗作中唯一能表现女性的敏感、温柔、依恋的文字记载。这些书信记录了他们三十年间充实的生活经历,让我们看到,夫妇间的爱情是他们在阴霾、险恶中最安全的港湾。
在这本通信集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阿伦特的思想渊源,把握她的思想脉络,认识一个作为学者的她,而且我们还可以生动地认识一个作为人、特别是作为女人的她。作为学者,阿伦特的成就动摇了男性以往在知识界自视的优越地位;作为人,阿伦特是一个诚实、真挚的人;作为女人,她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刻渴求着爱、理解,珍视友谊的人。

图书封面


 汉娜・阿伦特/海茵利希・布鲁希尔书信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有两种爱:一种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一种点点滴滴,细水长流。《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固然偏爱前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前者可遇而不可求,后者才是常态。不要小看后一种爱,正是靠着这种相濡以沫,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布吕歇(Heinrich Blücher,本书译为布鲁希尔)搀扶着,携手迈出黑暗时代。他们相识于1936年的巴黎,相识于异国他乡的流亡之路。那时,纳粹势力崛起,使得具有犹太血统的她,和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在祖国无处容身。那时,恐惧萦绕在他们心头,既来自迫害,狱中战友彻夜呼喊,也来自动荡,对方无音讯。这样的岁月里,对方是他们内心深处最温暖最柔软的港湾,尽管那时,她有她的丈夫,他有他的妻子。1939年,战火起,他身陷拘留营,仅仅因为他是德国人。墙内墙外,欲见不能,仅仅因为她不是法国人。通信是他们唯一的交流渠道。许多双眼睛盯着他们,他的信必须用法文书写,并且通过审查,才能达到她的手中;然而,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婚姻大事。墙内,他病痛缠身,物资短缺,却仍不忘思念她,鼓励她,安慰她;墙外,不再有人知道她的具体感受,因为她给他的信件已全部遗失于战乱。天地之大,何处才能允许他们安下小小的一个家?是大洋彼岸的纽约吗?1941年,他们去欧就美,“out of the night”。这一走,自此便将他乡作故乡。人生地疏,经济拮据,语言有碍,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亲友亡故的消息频至,初到美国的日子是那样艰难,而彼此之间则更显珍贵。幸好,难民组织和朋友们及时施以援手,助他们度过难关。生活渐渐走上了正轨,他们在拒斥中努力融入新的国度。寒冬之后,春意渐至,暗夜之后,旭日徐升。她重返欧洲,是在8年之后。她告诉他,她从空中“重见欧洲的第一个国家”,是爱尔兰。当她驻足巴黎街头,“泪水夺框而出”。当她徜徉波恩街头,过去种种涌上心头,“然而,这一切都是错觉!”当她重新踏上柏林的土地,“激动得快要发疯了”。物仍是,而人已非,这就是故国。多年后,在一次电视访谈中,当被问及是否怀念前希特勒时代的欧洲,她回答:“Was ist geblieben? Geblieben ist die Sprache.”(还剩下什么?只剩下语言。)而他,出于对飞机的疑虑,则又隔了12年,才在战后第一次访欧。二此时的阿伦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稚嫩的少女,而成长为知名学者:她的著作先后问世,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各国出版;她多次受邀访问、参加会议;她出访暂住地的邻居们像明星般对待她……而此时的布吕歇,也走向了事业的高峰:他的课程极受学生欢迎,即使是夏季学期出勤率杀手的热浪,也没能驱散他的听众;他被同事们推荐出面摆平学生的静坐示威,原因是他在学生中的好人缘;他被几所学校以高薪争夺……功成名就的他们,是不是就从此高居广寒、不食人间烟火了呢?不。除了交友圈充斥着学者、作家、报人、出版商等学术文化界名流,除了他们的工作是写作、出书、备课、教学、访问、开会,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们也会抱怨,抱怨同事间拉帮结派,抱怨编辑拖欠稿费,抱怨院长克扣工资,抱怨学校行政管理混乱,抱怨会议冗长无聊,抱怨旅舍昂贵狭小,抱怨出访地人民呆头呆脑,抱怨天气不堪忍受,抱怨家里住进了客人。所不同的是,作为学者,他们有能力在国外用外语和人争吵。最有趣的当属1952年夏,纽约酷热,两口子为是否要安装空调,来来回回讨论了许久,让人忍俊不禁。正如封底文字所言:“在这本通信集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阿伦特的思想渊源,把握她的思想脉络,认识一个作为学者的她,而且我们还可以生动地认识一个作为人、特别是作为女人的她。”作为女人的阿伦特,要为丈夫烧饭,会抹口红,会和女友们交流衣裙打扮,爱买皮包,这时她和普通女子没有任何区别,丝毫不像坊间流传的那般“女博士是灭绝师太”。30多年的书信,为读者还原了一对哲学家伉俪真实的爱与生活。三这是一本好书,可惜翻译差强人意。试举例一二:237页注4:“即美国高校教育的学分体制,一定数量的‘credit’学分既可作为‘艺术系学士’或‘社会学学士’的毕业学分,以后也可作为‘毕业研究’要求的学分。”——布吕歇是哲学教授,带的学生会拿艺术系学士和社会学学士?原来问题出在翻译上:bachelor of arts,文学士,与bachelor of science(理学士)相对,美国学士学位只有这两种。毕业研究,恐怕当译为“研究生研究”。310页注1:“按照美国英语的说法意思是过去了的就是这些。”——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一处语法说明,代词this指代先前提到过的事物。507页注2:“这里指的是对汉娜•阿伦特的小说《耶路撒冷的橡树人》(五篇,连载)的反应,它们被刊登在1963年2月和3月的《纽约人》上……”——所谓小说《耶路撒冷的橡树人》,分明是艾希曼审判报告《耶路撒冷的艾希曼》(Eichmann in Jerusalem,或译《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之误(德语die Eiche意为橡树)。以上是笔者阅读时发现的疏漏中的一部分,未查阅原文。 [德]罗•科勒尔编:《汉娜•阿伦特/海茵利希•布鲁希尔书信集(1936—1968)》,孙爱玲、赵薇薇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37元。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阿伦特其实很萌的,当然布鲁希尔也很可爱~
  •     为什么布鲁希尔始终是个配角呢?阿伦特心中始终难以忘怀的是海德格尔,虽然是不同的感情。是否有些人生来就为天才当配角的?
  •     插图是我画的 呵呵 当然喜欢
  •     另类精神史
  •     感觉已经是老朋友了
  •     对于生命哲学化的人来说,真的需要志同道合
  •     砖本,窥探阿伦特私人世界的枕边书,其中,ex海德格尔中枪无数.然而布鲁希尔时不时大篇幅的政治哲学观着实能使此书成为晨间读物----毛姆叔叔告诉我们.
  •     我个人喜欢。
  •     书本身很好,可惜翻译不行
  •     一边读信的时候,一边又想去文庙路刁大叔店里,这册书信集真是在刁大叔店里最美的收获。
  •     一个在灵魂深处爱与理解的故事。
  •     把阿伦特的博士论文译为“奥古斯丁的恋爱观”也是醉了。。。
  •     阿伦特和布鲁希尔,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对方,且彼此相属,连他们自己都深感幸运。尽管布鲁希尔也认为阿伦特的博学和出色会让任何人汗颜,但在他心里,她永远是“那个远方的女孩儿,那个戴着不合适的帽子,跨进我的房门的小姑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