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财经人物 >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8643298
作者:[美] 沃尔特·艾萨克森
页数:541页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491页 - 第三回合

哈哈哈,盖茨来探望史蒂夫,两人难得地揍了一次和谐的谈话。但是最后两人还是忍不住互呛。。。哈哈哈这才是他们的风格嘛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27页

哈哈哈哈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28页 - 上大学的选择

原书内容:
17年前,乔布斯的父母领养他的时候曾经做过保证:他一定会上大学。所以他们一直努力工作,为他的大学专款省吃俭用,等到乔布斯高中毕业时,这笔专款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他上大学的费用了。但越来越任性的乔布斯把这件事情变得很艰难。一开始,他根本就不想读大学。“如果我没有读大学的话,我应该会直接去纽约。“他回忆说,一边思考着如果当年选择了那条道路,自己的世界(也许是我们所有人的世界)会有怎样的不同。当他的父母坚持要他上大学时,他以一种被动而富有侵略性的态度进行了回应。尽管州立大学的学费更加亲民,比如当时沃兹就读的伯克利,但他不考虑州立大学。他也不想去斯坦福,尽管就在家门口,而且可能会给他提供奖学金。“去念斯坦福的人,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他说,“他们一点艺术细胞都没有。我想要上的是更富有艺术性的、更有趣的学校。“

阅读思考点滴:
1、乔布斯的养父母 品格正直、勤劳节俭、信守承诺、让人尊敬。乔布斯能在他们的呵护下长大,是非常幸运的。虽然他天生的特质无法改变,但是他后天具备的一些美德(正直、责任、自力更生等)是养父母言传身教赐给他的最宝贵的财富。
2、在美国,上大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平民阶层要为之攒很多年的钱才能供一个孩子上大学。中国教育体制下,为孩子教育设立专项基金也是必要的,为人父母要有这个意识,我在自己的财务管理中也专门设置这一项了。
3、我们未成年时,对父母赚钱总是想得很简单、很容易,所以和父母要钱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显得理直气壮。乔布斯也是如此,他只考虑自己的喜好,完全不考虑父母的苦恼,甚至以激烈的态度进行回应。时过境迁,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了,但是这样的故事仍在一代又一代地上演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应该如何做呢?怎样做才会对彼此都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不是纠结的回忆呢?我想这才是需要去思考、去解决的。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46页

法德尔学到了一课:“史蒂夫关注当下,说话直来直去。有一次他告诉我,如果你一定要用幻灯片来讲,那说明你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40页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都很短,"那天早上围坐在桌旁的时候,乔布斯告诉斯卡利,“我们或许只有机会做几件真正伟大的事情,并把它们做好。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感觉必须趁着自己年轻,多取得一些成就。"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07页

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设计是被工程技术引领的。工程师们制定产品的规格和要求,然后设计师们再据此设计模型和外壳。但对于乔布斯来说,这个过程截然不同。在苹果公司创立之初,乔布斯首先确定了Mac电脑的外壳之后,工程师们才依此制造合适的主板和元件。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65页

“与其被别人取代,不如自己取代自己”
>敢推翻自己吗?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48页 - 1984的广告

原书内容:
第十八届“超级碗”大赛中突击者队和红人队比赛的第三节刚开始,占据优势的突击者队就触底得分,但是,电视没有即时重播这一得分画面,相反,全美的电视屏幕突然诡异地黑屏了足足两秒钟。接着,屏幕上开始出现一幕可怕的黑白画面——一支队伍踩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音乐前进...超过9600万人观看了这则和以往任何广告都不一样的片子。广告的结尾处,人群惊恐地看着老大哥消失,此时,旁白平静地念道:“1月24日,苹果电脑公司将推出Mac电脑,你将明白为什么1984不会变成《1984》。”
这则广告红极一时,当天晚上,美国三大电视网和50个地方电视台都播放了关于该广告的新闻,让它在前YOUTUbe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病毒式的旺盛生命力。这则广告最终被《电视指南》(TVGuide)和《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
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商业广告。

阅读思考点滴:
一、本段具体重现了当时这个红极一时广告播放时的情境,可以看出这个广告在颜色、音效、内容和旁白等方面应用的反差和对比非常强烈,让人们的情绪脑感受强烈,情绪被调动的同时又启发了大家的思考,因此印象更加深刻。
二、做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广告和乔布斯一向标新立异、追求完美的风格是离不开的,他是成就这则广告创意的幕后推手,他用多处隐喻巧妙打击了IBM,制造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反衬了MAC的鲜明特征。
三、与众不同、被大家耳口相传的事物,哪怕是负面的事物,也会获得市场的追捧,这则广告也不例外,当然它很有内涵。它能被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商业广告,在于它的效果,也在于它的创意和设计。
四、时至今日,MAC和IBM(联想)的电脑依然平分秋色,说明广告固然取得一时的效应,但也泾渭分明地作出了市场区隔,帮助顾客很快地识别出自己的喜好和定位,从而各取所需。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88页

正因为我不知道这个任务是如此困难,我才得以完成它。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64页

当你真正为自己、为好友或家人做一些事时,你就不会轻易放弃。但如果你不热爱这件事,那么你就不会多走一步,也不情愿在周末加班,只会安于现状。
>为了理想和事业而工作,自然精神百倍,动力十足。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26页

“他迫使我要更加努力,而且最终我做得比预期的要好”他(埃万杰利斯特)回忆说,“我相信这是史蒂夫乔布斯带给苹果的最重要的影响力之一。他无法容忍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254页 - 约翰·拉塞特的创意

书内容:
约翰·拉塞特的创意被称为“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灵感来自他和乔布斯共有的一个理念:产品是有灵魂的,是为了一个使命才被生产出来的,如果物体也有情感,它的情感应该是基于它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例如,杯子的使命在于盛水;如果它有情感,那么它会杯满则喜杯空则悲。计算机屏幕的使命是跟人互动。独轮车的使命是在马戏团供人骑行。而玩具,它们的使命就是供孩子们玩耍,因此它们的恐惧就是被抛弃或被新的玩具取代,所以,一个最受喜爱的旧玩具和一个闪闪发亮的新玩具联袂出演的兄弟电影极富戏剧效果,尤其是所有活动都围绕着同孩子们分离的玩具展开,如原脚本开篇时所说:“每个人都有在童年时失去玩具的痛苦经历。我们的故事从一个玩具的视角展开,他一度失去并努力尝试寻回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跟孩子们玩耍。这是所有玩具存在的意义,也是他们存在的情感基础。”


阅读思考点滴:
一、约翰.拉塞特和乔布斯赋予产品情感和灵魂,意味着他们把产品当做“人”而非“物”。把产品当做人看待时,你和它之间是有情感交换的、可以感同身受的。而且你会移情,它给你的“幻象”就是它代表你,它向世人展示的其实是你的信念、精神和价值。正如,苹果的特征(简洁、干净、精致...)就代表着乔布斯的价值观。
二、情感是基于我们想实现的价值。情感包括高兴、愉悦、兴奋、平和等积极情感,也包括失望、焦虑、生气、委屈等消极情感。无论积极情感还是消极情感,它背后都有“根源“--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和看待世界。如果得到奖赏我们会出现积极情感,如果得不到奖赏我们就会出现消极情感。所谓的奖赏,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就是我们希望达成所愿,希望实现预期的个体价值。
三、这部电影从一个玩具的视角展开,立意新颖,富有教育意义。我们一向以自己为中心,看不到别人眼中的世界。这种拍摄手法,能让我们换位思考那些弱势的、被我们控制的玩具们,他们都有独特的、感人的一面,更何况是我们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呢?如果我们能更理解他人,我们就能更好的认知自我,这两者都是情商的关键能力项,也是我们在社会中彼此呼应、相互影响的基础。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43页 - 第四章 雅达利与印度

摘录:如果你坐下来静静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灵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静下来,那情况只会更糟。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总会平静下来,心里就会有空间让你聆听更加微妙的东西——这时候你的直觉就开始发展,你看事情会更加透彻,也更能感受现实的的环境。你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你的视界会极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种修行,你必须不断练习。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64页 - 一流队员

原书内容:
比尔 ·阿特金森同时供职于莉萨团队和 M a c团队 ,他觉得这种合并方式不仅冷酷无情 ,而且不公平 。 “这些人工作非常努力 ,他们是杰出的工程师 。 ”他说道 。但是 ,乔布斯坚持认为 :如果你想建设一个由一流队员组成的团队 ,就必须敢下狠手 。这是他从 M a c团队中总结出的重要管理经验 。 “这个道理很简单 ,团队扩张时 ,如果吸收了几名二流队员 ,他们就会招来更多二流队员 ,很快 ,你的团队里甚至还会出现三流队员 。 ”他回忆道 , “ M a c的经验告诉我 ,一流队员只喜欢同一流队员合作 ,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容忍二流队员 。 ”


阅读思考点滴:
一)乔布斯粗鲁地遣散了莉萨团队1/4的员工,并羞辱了莉萨团队的所有人。合并时裁员是很多公司的行为,这个并无不妥。但是,乔布斯以他一贯傲慢的姿态羞辱失败团队,并一概而论认为他们不优秀,思想和行为过于偏激,缺失人本主义情怀。
二)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不过,乔布斯是个异类,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他的行为,即使是他早期的亲密盟友比尔.阿特金森也无法接受他的做法。这,却并不妨碍乔布斯的天才特质赢得别人对他的欣赏和尊重。启示:要么你某一方面绝对优秀,让别人追随你,赢得众人的心;要么你兼容并包,可以感召他人,赢得众人的心。
三)乔布斯的完美主义,体现在他挑人的口味上,他要么绝对喜欢,要么弃如旧履,他心目中的标准只有优秀和不优秀之分,所以他才会只吸收一流队员。
四)乔布斯揭示了另一个道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以技术为生存之道的团队里面,一流队员之间的融汇碰撞能创造奇迹,因为一流队员奉行追求卓越,故只愿意和一流水平的人合作。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乔布斯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80页 - 乔布斯对女儿丽萨的懊悔

原书内容:
多年以后,乔布斯对自己当时的表现十分懊悔,平生罕见地承认了如下事实:
我真希望当时以另一种方式处理整件事情,那时候我还没有准备好做一个父亲,所以没有勇敢地面对,但是当亲子鉴定结果显示她是我女儿的时候,我绝没有怀疑过,我同意提供她的抚养费直到她18岁,还给了克里斯安一笔钱,我在帕洛奥图找了一处房子,装修好,然后让她们免费住在里面,她母亲送她去最好的学校读书,费用也是由我来承担的。我努力把事情做好,但如果让我重来一次的话,我肯定会做得更好。
这场官司结束之后,乔布斯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尽管没有脱胎换骨,但在有些方面,他确实成熟了许多。他戒掉了迷幻药,不再奉行严格的素食主义,也减少了花在禅修上的时间。他开始剪时髦的发型,到旧金山的高档服装店购置西装和衬衫,他还和里吉斯麦肯纳的一名员工开始了一段正式的恋爱关系。

阅读思考点滴:
一、当初,乔布斯对布伦南只有激情,没有爱情,偶尔关心,多数都是麻木不仁,甚至在布伦南怀孕后让她打掉孩子,还在她生下孩子后扭曲事实拒绝承认她。所以,他对这个孩子(女儿)是有着异常复杂的情感的,一方面无法割舍,一方面又急于逃脱。所以,也就能理解他若即若离的行为了。而,象他这样控制欲极强的人,在无法掌控局面时会失控、口不择言,他对布伦南的极尽侮辱是他在这样情境下的自然反应,不够如此却只能让他和女儿越走越远。
二、多年以后,乔布斯能够直面当时的表现,坦言对女儿的愧疚,算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俗话说“所有眼中流下的泪,都是当年脑中进的水”,乔布斯经历了和布伦南的恋情后,还是给他的人生上了宝贵的一课。从他后来行为的改变中,也能看出他想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不再任意妄为、不管不顾了。
三、但是,乔布斯狭隘地理解了他对女儿应尽的义务,他认为他给予女儿抚养费、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教育就是尽责的表现,这是错误的观点,这也是他后期和女儿相处时无法真正走进女儿内心的原因。启发:1)父母在孩童时期和孩子建立的情感连接,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关系。2)真正的爱,从来不在物质的满足中,而是精神的爱抚和引导中。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66页

乔布斯的父亲曾经教导过他,追求完美意味着:即便是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对其工艺也必须尽心尽力。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223页 - 伟大的电影

原书内容:
乔布斯表示自己会提供资金。“我看好约翰在做的东西。”他后来说道,“那是艺术,是他关心的东西,也是我关心的东西。我总是同意他的计划。“看完拉塞特的单人表演展示后,乔布斯只说了一句话:“我只要求一件事—约翰,把它做好。”
《锡铁小兵》(Tin Toy)赢得了198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是首部获此殊荣的电脑制作动画短片。为了庆祝,乔布斯带着拉塞特和整个制作团队来到绿地餐厅―旧金山一家素食馆。拉塞特抓起放在桌子中央的小金人,举得高高的,向乔布斯敬酒道:“你所有的要求,便是要我们做一部伟大的电影。”

阅读思考点滴:
1、乔布斯看到了约翰所追求东西背后的本质,那就是他们都执着于自己对艺术和美的信仰。由于有这样的认识,他会信任约翰,并愿意为他的追求投资助力。
2、当我们真心对一个人时,就会对其有所期待,乔布斯虽然只有寥寥一句话,却满载着他的希翼,让人动容。对我而言,面对你喜爱的人,甜言蜜语反而不如一个拥抱或者一句真诚却朴实的语言更珍贵,所以对老公、对孩子我更倾向于用身体语言传递情感,而不是腻歪歪的话语。
3、当拉塞尔举起小金人,高高地,向乔布斯敬酒时所说的话,充分表明了他对乔布斯的敬意和感谢!伟大从来都是在高标准下成就的。当有一个人能以高目标、高标准来要求你,同时又能以开放、信任的态度支持你时,你一定要珍惜,他就是你人生的贵人!尤其是年轻人,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自己步入社会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69页

马库拉把自己的原则写在了一页纸上,标题为“苹果营销哲学”,其中强调了三点。第一点是共鸣(empathy)就是紧密结合顾客的感受。“我们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需求。”第二点是专注(focus)“为了做好我们决定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拒绝所有不重要的机会”第三点也是同样重要的一点原则,有一个让人困惑的措辞:灌输(impute)。这涉及人们是如何根据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传达的信号,来形成对它的判断。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482页

“她太聪明了,她比别人强,不知不觉中就会疏远别人,结果发现自己没什么朋友。她还在学习怎样做她自己,但同时也需要磨磨棱角,这样才能得到她需要的朋友。”
>聪明人有排他效应,理想的企业得全是同等级的聪明人?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23页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笨蛋大爆炸”,免得公司上下充斥着“二流人才”:
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来说,“最佳”和“一般”之间大约相差30%。……人们总是说他们和别人和不来,他们不喜欢团队合作。但是我发现,一流选手喜欢和一流选手共事,他们只是不喜欢喝三流选手在一起罢了。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65页

乔布斯的一个商业原则就是:永远不要害怕内部相残。他说:"与其被别人取代,不如自己取代自己.” ( if you don t cannibalize yourself,someone else will.)所以,即使iPhone的出现会蚕食iPod的销售,或者iPad影响了笔记本电脑的销售,都没有阻碍他的想法。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72页 - 走出固有思维模式

原书内容:
在变老和面对未来的问题上,乔布斯给出最尖锐的反思:
你的想法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创建出模式,就像脚手架一样。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蚀刻出思维的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陷入这些模式,就像唱片上的针槽,并且再也出不来了。
我会永远保持与苹果的关系。我希望这一生,能让自己的生命历程和苹果的命运彼此交错,就像编织一幅挂毯那样。可能我会离开苹果几年,但我终究是会回来的。而这就是我可能想要做的事情。关于我,应该谨记的关键一点就是,我仍然是个学生,我仍然在新兵训练营。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富有创造性,像艺术家一样,就不能常常回顾过去。不管你做过什么,以前是怎么样,你都必须心甘情愿地接受一切,并将一切抛诸脑后。
外界越是试图强化你的形象,你就越难继续做一名艺术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家要说“再见,我得走了,我要疯了,我要离开这里”然后他们就离开了,在某处休隐。也许之后他们又会重新出现,变得有些不同。


阅读思考点滴:
一、 固有思维模式是大脑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建立的“通道”,是我们在生命中曾经体验过、思考过甚至验证过的经验,所以再次经历类似事件或经历时,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启动以前的模式来最大化地节省脑力和精力。
二、 固有的思维模式里包含着情感元素,我们会延续是因为它曾经带给我们积极的体验,让我们有联结的正面情感;或者它曾带给我消极的体验,让我们一想到它大脑就“疼痛”,我们会自动回避、抗拒。苹果犹如乔布斯自己的孩子,虽然积极和消极的体验都有,但是他的正面情感强大于负面情感,这是割舍不了的“骨血”关系。
三、 指向过去,正面或负面的体验都有,综合来看,经常回顾过去的人,往往会陷在固有思维中,受其干扰影响,对现在或未来所做的事情犹豫不决。指向未来,则蕴含着机会和可能性,就会启动头脑中的创造模式,同样会在头脑中留下想象的“凹槽”,是积极情感体验。创造性思维带来的思路和方法,还具有暗示或者自我承诺的作用,帮助我们去实现预期的目标。所以,乔布斯才会这么说,不管过去做过什么,全心接纳、抛诸脑后,往未来看,去提出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7页 - 雅达利与印度

他有一项能力---是弗里德兰也具有的、乔布斯日后也学会了的---就是将个人魅力转化为说服力,通过个性的力量进行引诱、胁迫以及扭曲事实。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39页 - 数字中枢

一直以来,他都站在人性和科技的交叉点上。他热爱音乐、图片和视频。他也热爱计算机。数字中枢的本质就是把我们对创意艺术的欣赏和伟大的工程技术结合起来。乔布斯在很多次产品介绍的最后都会展示一个简单的页面:上面有一个路标,标示着“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他正处在这个位置,而且也是基于此,他才仙人一步,有了对数字中枢的设想。“我应该去看几场乔布斯的苹果产品发布会,希望在优酷上还有。还有我感觉我需要重新读一下这本书,感觉书中有很多的点可以借鉴。把他放在下半年的第一本书好了。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468页

苹果的基因决定了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笃信,是科技与人文的联姻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歌唱。后PC时代的电子设备尤其如此。......
这些是后PC时代的电子设备,需要比PC更加直观和简单易用, 其软件、硬件和应用都要比在PC上更加无缝地结合。我们认为,我们不仅有合适的硅芯片构造,而且有合适的组织构造,来制造这种产品。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56页

何止是文人相轻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20页

乔布斯虐人千百遍,还能让人喊出爽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296页

极少有其他公司或领导者----可能根本没有----敢于把他们的品牌跟甘地,爱因斯坦,马丁路德金,毕加索联系在一起。乔布斯能够鼓励人们定义自己----作为反企业的、富有创造性的、敢于创新的叛逆者----而且只通过使用什么电脑就实现了这种定义。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457页

是像苹果所主张的以及乔布斯自身完美主义的控制欲所推动的那样,将硬件、软件和内容都整合在一个干净漂亮的系统中以确保简洁的用户体验好,还是通过创造能够在不同设备上修改使用的软件系统,让用户和制造商都拥有更多选择并释放更多创新比较好呢?
>一体化 vs 碎片化,另一面是微软谷歌?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490页 - 和盖茨的最后谈话

原书内容:
他们在一起待了三个多小时 ,追忆过去 。只有他们两个 。 “我们就像这个行业里的两个老家伙在回首过去 。 ”乔布斯回忆说 , “他比以往我看到的任何时候都开心 ,我一直在想 ,他看起来真健康 。 ”盖茨也同样惊讶于乔布斯虽然瘦得吓人 ,但还是比他预想的要精力充沛 。乔布斯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毫不避讳 ,至少在那一天 ,感觉他很乐观 。他告诉盖茨 ,他的一系列靶向药物治疗方法就像 “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 ” ,试图总是比癌症快上一步 。乔布斯问了些关于教育的问题 ,盖茨描述了他对未来学校的设想 — —学生们自己观看讲座和视频课程 ,而课堂时间用来讨论和解决问题 。他们一致认为 ,迄今为止 ,计算机对学校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 —比对诸如媒体 、医药和法律等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小得多 。盖茨说 ,要改变这一点 ,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必须致力于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课程并提供有启发性的反馈 。


阅读思考点滴:
一、当耄耋之年回首往事,多少江湖恩仇付诸一笑泯然中......乔布斯和盖茨此时见面就很符合这样的情境,两个人不再为坚持彼此的口味和信念而相互挑剔、攻击了,反而彼此关心、相言甚欢,两个人将话题聚焦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领域,这才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的之所。启发:竞争和合作从来都是相伴而行的,没有绝对的敌人,而那些让我们成长的“敌人”,实际上也是成就我们的“恩人”。
二、乔布斯的偏激性格在他生病期间延误了他的病情,后期他配合治疗戏称让自己比“癌细胞”跑得更快一些,可见精神状态依然乐观,这归功于他修禅的经历和强大的内心。
三、当初乔布斯和盖茨探讨的教育设想,在当下已经成为现实,网络课程技术越来越成熟,MOOC等远程课程让我们犹如亲临学堂,各类学习网络社群兴起,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上课或者和同伴们讨论和解决问题,这都是因为乔布斯和盖茨一样的前辈们以想象力洞悉了发展的前景,并努力将之变为现实,我们如何不深深折服并感谢他们?如何能不被他们所影响和激励?从我做起,个体再小也有回报社会的能力。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3页

宗教应该更多地强调精神体验,而不是一味遵循教条。当基督教太过于基于信仰,而忽略了以耶稣的方式生活或者从耶稣的角度看世界时,它的精髓就消失了。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83页

在这里(施乐PARC)工作的诸多梦想家中,有一位叫艾伦凯(Alan Kay)的科学家,他的两句格言深得乔布斯认同:“预见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亲手创造未来”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以及“对待软件严肃认真的人,应该制造自己专属的硬件”(People who are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凯推出了小型个人电脑的理念,他称之为“动态笔记本, ( Dynabook),使用简便,即便是小孩子也能轻松操作。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69页 - 马库拉

原书内容:
马库拉对于乔布斯来说,是一个父亲般的人物。他像乔布斯的养父一样,迁就他的强烈意愿;但最终却像他的生父一样,抛弃了他。风险投资人亚瑟·罗克(AthwkCk)说:“马库拉和史蒂夫之间就是一种父子关系”马库拉开始向乔布斯传授市场和销售方面的经验“迈克真的非常照顾我”乔布斯说,“他的观念与我也十分一致。他强调说,你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自己深信不疑的产品,创办一家生命力很强的公司。“
马库拉把自己的原则写在了一页纸上,标题为“苹果营销哲学”,其中强调了三点。第一点是共鸣,就是紧密结合顾客的感受“我们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需求”第二点是专注,为了做好我们决定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拒绝所有不重要的机会”第三点也是同样重要的一点原则,有一个让人困惑的措辞:灌输,这涉及人们是如何根据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传达的信号,来形成对它的判断“人们确实会以貌取物”他写道,“我们也许有最好的产品、最高的质量、最实用的软件等,如果我们用一种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顾客就会认为我们的产品也是潦草马虎的。

阅读思考点滴:
为什么马库拉对乔布斯来说是一个父亲般的人物?马库拉没有生他、养他,所以不是身体、生理需求层次连接的情感,而是精神需求层次连接的情感。在乔布斯步入商界社会的时候,马库拉对他的授业和指引,让他感受到了价值观方面的洗礼,所以他说“他的观念与我十分一致”,虽然这句话看来象是他原本就具备这样的意识(他还是那么自大),但是他确实从马库拉身上吸收到的巨大的能量让他成为真正的自己!
马库拉的“苹果营销哲学”是他所强调的价值观(to do,not to do)在现实中落地的策略。共鸣,是从客户感受出发,不仅是满足客户需求,还要引领和创造客户需求,持续从情感上赢得客户、保持“粘性”。专注,是取舍的哲学,对于执着的领域近乎完美的追求。灌输,在产品之外又赋能了信号传递的质量,强调了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客户的热情和欲望。这三点,在后来乔布斯每次推出的新产品及其发布会上被诠释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它就是成就乔布斯个人商业领袖风格的“红宝书”。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233页

他的饮食癖好反映了一种人生哲学:苦行和极简将会让人更加敏锐。“他相信匮乏即是富足,自律产生喜悦。”
乔布斯从他的佛教修行中学得的道理是:物质只是把生活填满而不使之充实。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页 - 非同凡响广告文案

Here’s to the crazy ones. The misfits. The rebels. The troublemakers.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They’re not fond of rules. And they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status quo. You can quote them, disagree with them, glorify or vilify them. About the only thing you can’t do is ignore them. Because they change things. They 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 And while some may see them as the crazy ones, we see genius. Because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
致疯狂的家伙们。他们不合时宜,我行我素。他们桀敖不驯,反叛忤逆。他们麻烦不断,惹是生非。他们像方孔中的圆桩。他们用与众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他们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安于现状。你尽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赞美或者鄙视他们。不过你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着寻常事情。他们推动人类向前。也许有些人认为他们是疯子,在我们眼中他们却是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依次出现的人物: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鲍勃·迪伦:著名音乐人,诗人
马丁·路德·金:美国民权领袖
理查德·布兰森:英国爵士,超级富翁第一个驾驶热气球飞跃大西洋
约翰·列侬:甲壳虫成员
富勒:美国建筑师
爱迪生:美国企业家发明家
阿里:重量级拳王
特德·特纳:CNN创办人
玛利亚·卡拉斯:希腊女高音歌唱家
甘地:印度民主领袖
艾米利亚·埃尔哈特:第一个单人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的人
希区柯克:著名导演,悬念电影大师
玛莎·葛兰姆:美国舞蹈家
吉姆·汉森:电视表演艺术家
奈特:著名建筑师
毕加索:抽象画派大师
最后,应该加上乔布斯本人
史蒂夫·乔布斯:美国苹果公司缔造者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409页 - 三个故事带来的启示

原书内容:
第一个是从里德学院退学的故事。“我不用再去上自己不感兴趣的必修课,可以去听更有趣的课程。”第二个故事是被苹果公司解雇如何变成了对自己有益的经历。“成功的沉重又重新被初学者的轻松所取代,对所有事情都不再那样确信。”尽管现场有架飞机拖着一张敦促乔布斯“回收所有电子废物”的条幅,不停地在演讲场地上方盘旋,但是学生们都听得异常专注。不过,深深吸引他们的是第三个故事——确诊患有癌症及这一事实所带来的想法。
记住自己很快就要死了,这是我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一切——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骄傲,所有对于困窘和失败的恐惧——这些东西都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记住自己终会死去,是我所知最好的方式,避免陷入认为自己会失去什么的陷阱。你已是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
没有大段的说教,也没有激情澎湃的台词,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毕业典礼上这段经典演说只讲了3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


阅读思考点滴:
1、这个演讲我听过看过多遍了,一次比一次感动。乔布斯是演讲天才,不说他的演讲技能多厉害,那只是一层皮,而是他真情流露的故事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至明真理,让后辈的人从中提取汲取到智慧和勇气,这是他留给世人多么宝贵的财富和多么巨大的贡献啊!
2、乔布斯用故事来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是非常可取的。故事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更能获得人们的关注,更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所以即使外部有反对声音也被屏蔽掉了。我们以后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来进行讲话,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我们都是人生的过客,所有的物质的东西都是时间的幻象,我们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呢?你能留下的痕迹又是什么?乔布斯可以留名青史,因为他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呢?我们可以传承下去的是什么?我如今所具备的哪些资源可以具备这种传承能力?思考清楚,我想我就会知道未来我应专注的事情是什么了。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8页

David Packard惠普创始人
硅谷的由来,国防工业的复苏引发了一场依托科技的经济急速发展。半导体产业的爆炸式发展,用硅代替普遍使用且较为昂贵的锗。
芯片产业赋予“硅谷”的全新的名字。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页

2014、9、25第一遍阅读
1、不同的宗教是不同的窗子通往一个地方
2、在我们的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曾经拥有过一家公司
3、120页,对产品的要求
4、一家伟大的公司给人的第一印象就能折射出价值观
5、苦行和极简让人更加敏锐
6、物质只能把生活填满,不会让人充实
7、323论人才的成本
8、专注,我们制作三件事
9、364,动机的重要性
10、501,精彩的演讲。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70页 - 音乐洞悉人的力量

原书内容:
史蒂夫•列维在《完美之物》(The Perfect Thing)一书中写道:“只要把你的ipod交给一个朋友,你初次约会的人,或者是飞机上那个坐在你身旁的陌生人,你就像一本书一样被打开了。所有人只需要用转盘浏览一遍你的歌曲库,从音乐角度上说,你就一丝不挂了。暴露的不仅仅是你的喜好——而是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有一天,当我和乔布斯坐在他家的客厅里听音乐时,我让乔布斯给我看看他的ipod。我们坐在那里,浏览了他最喜欢的音乐。

阅读思考点滴:
一、iPod为何有此功效,可以成为别人洞悉你的载体和工具?iPod是便携式数字多媒体播放器,可以下载语音、歌曲、音乐、有声读物等,它可以容纳诸多资料文件,都是由iPod的主人自行搜索、筛选、交换和下载的。由此,这些资料都是被iPod主人选中的,是他们情感诉求或兴趣爱好的产物。
二、音乐可以触及一个人的灵魂,相反一个人的元神也会从他喜欢的音乐中反映出来。元神,是冰山下最底层的东西,我们很少主动自我揭露,但是它却主导着我们的信念、思想和行为。所以,音乐犹如大数据,把这个人的某些特征“巧妙”地挖掘并呈现出来了。
三、话说左脑主思维,右脑主艺术。乔布斯右脑相对发达,他从音乐中能接收到和美一样的强烈情感信号,因此他才能成就科技与音乐结合。思考:一切绝非偶然,你热爱的事物,才会让你孜孜以求去思考、突破和超越。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13页 - 包豪斯风格

原书内容:
在阿斯彭,乔布斯接触到了包豪斯运动中干净、实用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深受赫伯特·拜尔的推崇,被他运用到了建筑画家居房屋无衬线字体排印以及阿斯彭研究所的家具上。拜尔和他的导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以及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一样,也认为艺术和应用工业设计之间不应该有区别。包豪斯拥护的现代主义国际风格告诉人们,设计应该追求简约,同时具有表现精神。它通过运用简洁的线条和形式来强调合理性和功能性。密斯和格罗皮乌斯宣扬的准则中就包括“上帝就在细节之中”和“少即是多”。正如埃奇勒的房屋一样,艺术性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结合到了一起。


阅读思考点滴:
1、简约、干净是艺术追求的境界,是美学的一种体现。乔布斯虽然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纷繁的设计细节,但是他却始终钟爱简洁干净的物品,所以他时刻用“触角”捕捉着可以将两者结合的物品,并从中获得灵感。
2、包豪斯理念被斯密和格罗皮乌斯描述为“上帝就在细节之中”和“少即是多”。前者是说设计追求极致完美;后者是说设计简约却功能俱全。显然,包豪斯风格会被乔布斯相中、选择且演绎。
3、包豪斯理念成就了乔布斯在苹果公司设计产品时奉行的灵魂台词,也是他一生追求的关于美的信仰,体现在他在自己的吃穿住行上都有这样的表现。
4、思考: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追求,会提高一个人的品味,也会成就一个人的信念。美学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会影响他未来的人生。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00页

乔布斯的一个过人之处是知道如何做到专注。“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他说,“对公司来说是这样,对产品来说也是这样。”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323页 - CEO

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来说,“最佳”和“一般”之间大概相差30%。无论是品质一流的飞机还是最棒的美食,它们可能也只是比平均水准高30%。但是当我见到沃兹尼亚克时,我认为他比普通工程师要优秀50倍。很多要开会解决的事在他的脑子里就能完成了。Mac团队就致力于成为一个全部是他这样的一流的选手的团队。人们总是说他们和别人合不来,他们不喜欢团队合作。但是我发现,一流选手喜欢和一流选手共事,他们只是不喜欢和三流选手在一起罢了。在皮克斯公司,整个公司的人都是一流选手。当我回到苹果,我决定也这么试一下。首先就需要一个协作式的招聘过程。当我们招聘时,即使那个人是要去营销部门,我也会让他和设计部的人以及工程师们聊聊。我一直把罗伯特.奥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视为榜样。我知道他在建立原子弹项目小组时的招聘要求。我没有他那么优秀,但这是我渴望达到的目标。当乔布斯重新回归苹果时,整本书达到了高潮,这使我一直看书时激昂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已经很久没有读过这么鸡血的书籍了。但是他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个怪才的成长故事,更多的是在信念上给了我新的视角。成功的人都是通过影响周围的人来达到他们的目的成功的人也都是通过对细节完美的要求和对自己完美表现的充分准备才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一个公司内部战略是可以让每个人体会到的, 即使是高层的冲突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很正常,没有必要去理会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企业的深度合作是需要灵魂人物来drive的,只有灵魂人物从上到下细节的重视,整体公司的合作才能真正达到deep collaboration an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要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选择相同的理念。对世界所有的事物需要价值观的认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穿衣风格,什么样的饮食习惯,什么样的交友标准,要树立起自己明显的个人风格。蒂姆.库克公司战略“专注”人们如何评判一件事情的好坏, 外观,外观,还是外观这本书我一定会重新看一遍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65页

简直了!!!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470页

我受到了真正的启示。我们都穿着浴袍,他们为我们制作了土耳其咖啡。教授讲解了这里的咖啡制作方法跟其他地方有多么不同,而我认识到那又他妈的能怎么样呢?”即使是在土耳其,又有哪个孩子会在乎什么耳其咖啡呢?一整天我都在观察伊斯坦布尔的年轻人。他们都在喝世界上其他孩子喝的饮料,他们穿的衣服看起来就像是从GAP买的,他们也都在用手机。他们跟别处的孩子没什么两样。这让我意识到,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整个世界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制造产品时,没有一种东西叫土耳其手机。土耳其的年轻人想要的音乐播放器,也不会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想要的不一样。我们现在就是同一个世界。
>一个世界 不分国界 全球化背景下的年轻人有同样的需求。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10页

赫茨菲尔德说,“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打败竞争对手,也不是狠赚一笔,而是做出最好的产品,甚至比最好的还要好一点”。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29页 - 第三章 出离

这是一生中真正让我觉得羞愧的一件事。我当时不够体贴,伤害了他们的感情。我不该那么做的。他们为了能让我去那儿读书竭尽全力,但我就是不愿意他们在我身边。我不想任何人知道我有父母。我就想像个搭火车到处流浪的孤儿一样,突然出现在校园,没有根,没有与外界的联系,也没有背景故事。
想起那位校长给新生们的信,说父母陪你们去报到,就任由他们去吧,任由他们在校园里合影吧,那是最后一次,他们能够陪着还是孩子的你了。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95页 - 在斯坦福大学的课堂

原书内容:
尽管已经名利双收了,但乔布斯还是把自己看作—个反主流文化的孩子有次访问斯坦福大学的课堂时,他脱下了自己的威尔克斯巴什福德西装和鞋子,坐在桌子上,盘腿打坐。
学生们问了一些诸如苹果的股价何时会上涨之类的问题,乔布斯一概置之不理,而是开始讲对于未来产品的激情,比如某一天造出台和书本一样小的电脑。渐渐地,不再有人问商业方面的问题了,乔布斯开始向这些衣冠整齐的学生们提问。“你们中还有多少人是处男处女?”他问道。下面有人不安地傻笑。“你们中有多少人尝试过迷幻药了”笑声更大了,只有一两个人举起了手。
后来,乔布斯对这一代的孩子颇有微词,在他看来,这群孩子比他那一代的人更加物质主义,更加追求名利。“我上学的时候,20世纪的年代的那股思潮刚过,实用主义、目的性很强的社会风气还没有盛行”他说“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愿意用理想主义的方式来思考,连接近理想主义都谈不上。他们自然不会让现今的任何哲学问题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因为他们要忙于学习自己的商科专业”他说,自己那一代人就不一样。20世纪“年代的理想主义之风仍然影响着我们,我认识的与我年龄相仿的人中,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永远打上了理想主义的烙印。

阅读思考点滴:
反主流、理想主义、现实扭曲张力等是乔布斯标签式的个性特征,在他工作、生活的片段中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在这段他到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同样凸显了他的这些特征。
一、他的言行
他给学生上课时的肢体语言描述(脱下西装和鞋子,坐在桌子上,盘腿打坐)、对外界的反应(一概置之不理,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对学生的提问和评价等,可以知道他非常自我,有强大的自信,常用自己的观点作为标准衡量他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我行我素、特立独行。
二、他的思想
无疑他的科技思想是超前的,他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他对于未来产品的激情和动力让他可以屏蔽任何其他人对他的质疑,这种强大的内驱力无可比拟。
我们还看到他的精神世界非常强大,无论是迷幻药给他带来的体验,还是追随宗教禅宗中得到的信念,让他始终在思考人类价值实现的最高级需求,所以他不受物质层次的低端需求的束缚。
三、他的评价
他对商科学生的评价如此,基于他的思想状态和行为特质和学生们的差距甚远,当然其中有时代背景变换的原因,但是他拿自己的标准去评价这些学生,不免带有主观意识太强或者犯了以偏概全的失误。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489页 -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

原书内容:
乔布斯那个月还接待了另一个想要修缮关系的来访者。住在不到3个街区外的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当时他刚刚宣布计划从埃里克•施密特手里接管公司的控制权。他知道如何取悦乔布斯:他询问是否可以过来请教一下做一个好CEO有什么秘诀。乔布斯仍然对谷歌感到气愤。“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去你妈的’”。他回忆说,“但是后来我想了想,意识到在我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帮助过我,从比尔•休利特到在惠普工作的邻居。所以我给他回电话说没问题。”佩奇来到他家,在乔布斯的客厅里,听他讲如何创造伟大的产品和生命力持久的公司。


阅读思考点滴:
一、行为会引发情绪,在情绪中我们会无意识反应,这些反应可能是先天潜意识有的,也可能是后天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情绪觉察非常重要,没有觉察,我们会理直气壮走进“自动化模式”。有了觉察,我们就能思考情绪背后的“根源”,及时从情绪中抽离。所以,可见此时的乔布斯已经修炼到能觉察情绪、及时抽离的能力,他不再是年轻时那个恃才旷物、桀骜不逊的“怪才”,而是具有自控力的商业领袖。
二、两个智者的会面,见微知著,感同身受人与人真正的相处之道。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即使是对手,基于尊重也能找到共同合作、创新的机会,共同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拉里.佩奇伸出的橄榄枝就是一种尊重,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示弱,他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
三、投以桃李,报以琼琚。乔布斯回忆起年轻时帮助过他的人,内心无比柔软,不由自主仿效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启发:能够传承的,有知识,有思维,也有行为。人类的真善美,正是通过一辈又一辈的人来传承的,正如晨读会孙大叔用他的知识、思维和行为影响着我们,我们未来也会继续影响身边的人。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141页 - 和斯卡利的不同

原书内容:
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迟早会酿成灾祸。乔布斯很早就察觉这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乔布斯说,“他来了几个月之后,我就开始认识到这点。他学东西并不快,而他想提拔的人往往都是些笨蛋。
然而乔布斯知道,他可以加深斯卡利心中认为他俩很相似的想法,以此来操纵斯卡利。而他对斯卡利操纵得越多,就越是看不起斯卡利。Mac团队里一些精明的旁观者,比如乔安娜•霍夫曼,很快就意识到正在发生的状况,并预料到这种局面会使乔布斯和斯卡利之间本就不可避免的破裂来得更猛。“史蒂夫让斯卡利觉得自己很杰出,”她说,“斯卡利之前从没这样觉得,他被冲昏了头脑,因为史蒂夫把许多他并没有的特点都加在了他身上。这样史蒂夫就把斯卡利搞得晕头转向,让斯卡利对他更加着迷。然而当斯卡利并不符合所有这些评价的事实变得越来越明显时,史蒂夫的现实扭曲力场已经为事件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阅读思考点滴:
一、斯卡利被乔布斯的欺骗冲昏了头脑,陷于被蒙蔽的处境,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却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是一件很可怜、可悲的事情。抬得越高,摔得越狠,斯卡利和乔布斯之间的决裂是他们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后落差太大而导致的结果。
二、为什么乔布斯比斯卡利先察觉这种自我欺骗?因为乔布斯更敏感,更善于用直觉来思考,当他发现斯卡利并不是他期待中的模样,他二元理论的评价又出来了,不是优秀就是不优秀,所以斯卡利立即被他打入冷宫。
三、乔布斯使用操纵技巧进一步控制斯卡利,但是随着操纵增多,更加让他瞧不起斯卡利,这也是人性的弱点,所以傀儡的下场往往悲催。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的笔记-第233页

还在很小的年纪,莉萨就开始意识到他(乔布斯)的饮食癖好反映了一种人生哲学:苦行和极简将会让人更加敏锐。“他相信匮乏即是富足, 自律产生喜悦”她说,“他知道一个大多数人不知道的道理:物极必反。"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