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爱弥儿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78-6
ISBN:9787100011129
作者:[法] 卢梭
页数:816页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作为一部教育专著,卢梭第一次创新性地使用了按时间为序的记叙方法,在把爱弥儿从幼年到成年的教育过程中渗透卢梭本人深厚的教育思想,透露出其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构想。理想是一个人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奋斗的目标,有了理想,生命便不再空虚,他会循着那道可望而不可即的光不断前行。我想,“爱弥儿”就是属于卢梭的那道光。“生活,这就是我要教给他的技能”,卢梭要把爱弥儿带到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去抚养。要给他以真正的自由,不用衣服、条规去束缚他;要让他由始至终保持自然的属性,不要让他染上那些社会性的陈规;不要让他学习那套繁琐虚假的礼仪,在学会关心别人之前,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不要生硬地传授知识,要让他从自然的规律中自己去发现知识……卢梭的教育方法突破了我心中传统的思想理念,甚至说突破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爱弥儿,“热爱劳动,性情温和,为人耐心又顽强,而且还充满了勇气”。也许他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至少,他比我们这些锦衣玉食的城市孩子更加健全,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方面,无论是智力还是品德方面。但是,现实终究是一层无法回避的桎梏,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人口庞大的社会中,这样的教育只能终究存在于理想的蓝图中而无法付诸实施。首先,在卢梭的观念里,他担当了爱弥儿的父亲与老师的双重角色,因此这种教育是一种不接触其他人的独立的教育,而在爱弥儿的青年时期,卢梭带他到巴黎去寻找他的苏菲,甚至到世界各地去游历,到那时,他便能自然而然地融入社会。但是,在现实中,人一旦脱离了群体的生活,他究竟要如何重新融入社会?他不了解社会的人情世故,没有生活的运行机制,能如何自然而然地加入社会的生活?其次,在中国这个应试化的教育体系中,“在自然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无法付诸实行的。无论呼唤改革的声音多么强烈,中国人口众多的现实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动这种高考的指挥棒,而只要现行的评价制度不改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彻底改革。最后,这只是一个特殊的案例,爱弥儿的教育拥有太多的前提和限制条件,无法具有人类教育的普适性。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教师资源真正做到如此微型的“小班教育”,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带着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每一个定理和规则,没有那样的文化认同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乡村去培养。理想与现实终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现实社会的限制下,我们无法达到那样完美的教育境界,但我们能尽可能地朝那道光靠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想,作为18世纪的教育论文,《爱弥儿》中的部分观点不免过于极端,但是,在把它温和化后,仍能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借鉴作用。例如,“尊重儿童天性”的自然主义的教育理念。从小,我们带着孩子去学跳舞,学钢琴,学画画,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他们从小习惯于坐在课室里乖乖地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却慢慢地抹杀了他们好动的天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应该让孩子具有的唯一的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习惯”,我们还是应该还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带他们到公园玩玩,到郊外走走,以免我们的后代,只认得I-pad与平板,却不认得牵牛花与蒲公英。

爱弥尔是本好书,但不好读。

这本书分上、下册近900页的文字加上个人读书比较慢的习惯所以一直在慢读的状态。近期由于比较闲,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其实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样。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象。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叙事性的教育专著,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实。读完《爱弥尔》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发现原来所有的教育思想早在18世纪的这本书里都有过阐述了。我不敢保证是不是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是它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举个例子来说,在我国80年代兴起的,甚至我们现在还在讨论和探索的民主教育思想,在《爱弥尔》这本书里就有了阐述。我们可以试想的是,17世纪的卢梭能提出这样的教育思想,就可见这本书是一个超前的、影响时代的一本好书。书中提到最多是自然教育,其思想也可说是有其独到之处。但毕竟这是一本18世纪的书,在现在的观念看来,还是有一些局限的,比如其中对于许多洛克的《教育漫话》的评价,个人就不是太赞同。总得来说吧,《爱弥尔》是一本好书,但是不好读。

爱孩子的经典

也是在曾经写论文的时候读的,虽然读过其中的一册,不过印象很深,这类经典应该去收藏,反复的读。还记得卢梭曾说过,一切要尊重孩子,怎么样抚养孩子比较科学合理。这不是简单的说,我们该怎么样教育孩子。而是用了具体的实例,用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具体的语言,让我们去思考,去理解到底应该怎么样对待孩子。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 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总之,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就像我们小学里面强调的直观教学法,情境创设法等等,同时也可以和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挂钩,以学生的发展为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过,理论的基础是有的,跟我们现实教育遇到的难题一样,理论的东西一大堆,而现实中应该的范围非常局限。不过多读读这样的书,无论是我们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影响你的教育理念。要是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能多接触这样的教育经典,那么我们的教育环境将变得更加好!

让我来诱惑你读这本书——作者及作品简介

让•雅克•卢梭和他的《爱弥儿》,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卢梭本人。卢梭有N多的称号:“现代民主政体之父”、“浪漫主义教育之父”、“自然主义教育之父”……抛开这些凡俗的桂冠,卢梭有两个最大的特殊之处:第一个特殊之处可以说是对卢梭的褒奖:他是教育思想家中唯一能够在思想启蒙运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也是少数几个能够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中产生影响的教育思想家之一。第二个特殊之处则有些荒诞色彩了:卢梭是一位教育经历非常匮乏的教育思想家。他既没有抚养过子女、也没有从事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工作;甚至连他本人都未曾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未曾接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是,卢梭却成为了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如果说得极端一点,正是这两个最大的特殊之处,造就了卢梭的一切教育思想成就——正是因为卢梭所受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使得《爱弥儿》充满了反抗旧秩序的风范,也使得该部著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正是因为卢梭本人匮乏的教育经历,使他可以完全天马行空地描绘出一幅浪漫的、理想的教育画面。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爱弥儿》这部作品。在近代欧洲,有一类小说被称为“成长小说”,简单地讲,这类小说的内容是主角自幼年或少年至成年的成长过程。在《爱弥儿》写成的时期,正是这类小说开始兴起的时期: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都产生于这一时期(18世纪中叶)。“爱弥儿”就是卢梭这部“成长小说”的主角,描绘了爱弥儿从婴儿到成年的发展过程。但是,《爱弥儿》又与成长小说有着显著的差异。《爱弥儿》的主要部分并不是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而是卢梭的“旁白”,而在这种“旁白”和“旁白”为爱弥儿所安排的教育经历当中,蕴含了人类历史上最富想象力、最浪漫主义的教育思想。卢梭自己曾经这样说过:“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爱弥儿》留存在世,纵然所有教育著作被毁,教育园地依然还是馥郁芬芳。”这句话还有很多“山寨”版本,流传最广的“山寨”是把《理想国》替换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种“山寨”其实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评价:《大教学论》是最现实的教育著作,基本上设定了我们所看到的学校教育的格局;而《爱弥儿》则是最浪漫的教育著作,描绘出了最富有想象力、最满足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的教育画面。我们甚至可以说,《爱弥儿》是在教育领域之外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从西方的康德到中国的老舍,都对《爱弥儿》推崇有加。

关于苏菲

我上大二的时候,偶然在学校图书馆翻到这本书,立刻被吸引了,甚至旷了一个星期的课读它。欣喜之余,也将它介绍给我的几位密友来读,她们都是才华横溢的女子。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有的读了觉得晦涩难懂,有的则爱不释手.... 我觉得,书中除了卢梭告诫人们要以“自然法则”来养育小孩子(主要在《论教育(上)》篇中),还有就是他的爱情观,通过爱弥儿和苏菲的身心成长和感情发展细腻地表达了出来(在《论教育(下)》篇中)。而我,作为一个女孩子,在那个青涩的年纪更关心的就是苏菲是个怎样的女孩子,怎么找到了爱弥儿这样的男子,在这样的男子迟迟不肯出现的时候,怎样去期待、寻找、培养心中的真善从而更有耐心的等着“他”的出现.....尽管,在卢梭的笔下,最终将苏菲的背叛与爱弥儿的忏悔作为并不完美的结局留给世人(甚至因此还遭到“女权主义者”的攻击),我觉得卢梭都是怀着一颗尊敬爱护女性的心,用客观的、对“完美”充满无限希翼的态度去理解人性与人生的.....

卢梭《爱弥儿,或论教育(Emile ou De L’education)》摘要

很久以来他们都认为我是游荡在梦幻之乡,而我则认为他们始终是停留在偏见的国度。-----卢梭,1762年《爱弥儿》p.357【按语:《爱弥儿》是一部让我瞠目结舌的天才之作:细腻生动的想像力、感人至深的情感和语言、爱欲与自由的对峙、宗教意识的灵性沉迷与斯多葛学派自然与命运意识的宁静之间的张力、对凡俗和政治的尊重和最终放弃...在卢梭的《爱弥儿》那里,柏拉图的《理想国》复活了,而且以更真实的方式——复活是因为同样借助独白或对话的文学体裁,不过在卢梭这里也具有独特的特征即将不同的概念框架都纳入同一个叙事中而不至坍塌;更真实是因为活生生的爱弥儿的经验代替了哲人的谈论,而诸如斯多葛的命运意识、基督教等后柏拉图时代的资源被引入其中。康德曾说:“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快乐。曾经有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生命有其尊严。我轻视无知的大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意想的优越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认为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所有人恢复其为人的共有的权利,否则我就还远不如寻常劳动者那样有用。”正是《爱弥儿》使得康德从一个科学理性主义者转向道德理性主义者。在《爱弥儿》中,卢梭作为导师以自然观念和仁爱观念训导和培养了爱弥儿,直到爱弥儿认识了真正的自由。而这一培育过程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历经幼教、体育、智识和手工、人文、道德和宗教教育(博爱和公义的自然宗教,稍微偏向耶稣的登山圣训)、爱情教育、游学和政治教育、婚姻、背叛和宁静。《爱弥儿》借教育论述了似乎所有其他著作中的主题,尤其是《论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中的政治主题。可以说,《爱弥儿》是在更广博的视野中讨论了“美好生活”的话题。因此,《爱弥儿》可能也是理解卢梭政治论述的钥匙。在卢梭的笔下,太阳还在绕着地球转(P.220),或许这只是一个有意识的误会,然而却提示了卢梭的一个重大缺陷:他始终没有找到或不太关心贯彻其理念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类似此前的洛克和孟德斯鸠等提出的三权分立的政治技术方案已然存在,这一缺陷不能不是惊人的。虽然他将一种道德的自由观念作为政治的基石并给出了粗糙的制度设想,但在来得及考虑其具体可行性或方案之前,卢梭已然将目光投射到政治之外的更广泛的视野,在那里,基督教或自然宗教的美善意识和斯多葛学派的命运意识虽然处于剧烈的冲突之中,却都使得社会的或政治的生活相对化了。卢梭的《爱弥儿》不仅仅纠正了康德,也纠正了我。念大学的时候我先后读过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人的《忏悔录》,喜欢奥古斯丁而讨厌卢梭:奥古斯丁是纯洁灵魂的上主颂歌,而卢梭不过是一个有罪之人的人义论呓语。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情世故,读《爱弥儿》的时候,我才越来越认同卢梭所言,“我的年轻的朋友,你从今以后要对戏台上的人物表示宽容,因为你现在已经百年城了这种人物当中的一个了。”【677】在我看来,至少就《爱弥儿》而论,卢梭犹如一位痴迷爱欲、刚刚落入人间的天使,带着对伊甸园甜蜜而亲切甚至有点苦涩的回忆,对凡世和社会则有着莫名的恐惧、惊惶和拒斥,徒劳地做着政治努力,而一旦他惊觉人生或许即是此世之时,他转而在天命意识中寻获自由。】第一卷在卷首的引文中,卢梭引用了塞涅卡的名言,提示说自然是人类的引导和帮助。“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页5,下同】因此,一个好的教育就是要避开习俗,倾听自然,而这涉及到将内在的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配合一致,走向自然。卢梭说,在教育的目标之间存在冲突:“由于不得不同自然或社会制度进行斗争,所以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间加以选择。”【9】这就出现了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公众的和共同的,另一种是特殊的和家庭的。自然人完全为自己而生活,只同自己和类似的人才有联系;公民却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只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不过,卢梭有些奇怪地说,“公共的机关已不再存在了,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下去了,因为在没有国家的地方,也不会有爱国者(patriot)。‘国家’和‘爱国者’这两个辞应该从现代的语言中取消。”【11】但卢梭似乎仍然试图将找到一个折中的结合两种目标的教育方法,但重心仍然落在人身上。自然教育的对象和目标是自然人:“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13】卢梭的自然教育是同生命一起开始的,在描述幼婴时,不忘提及并抨击了妇女不愿意生育的习惯以及其它:“这个习惯,在加上其他使人口减少的种种原因,已经向我们宣告了欧洲来日的命运。它所产生的科学、艺术、哲学和道德即将把它变成一个荒凉的土地。”【18】另有一处地方也流露出卢梭的悲观,“我们同情儿童的命运,然而更应该同情的却是我们的命运。”【24】卢梭主张母乳喂养,这主要是为了培育亲子的自然情感和爱。为了实践他的教育理想,卢梭设想自己成为一个设想中的刚出生的孩子爱弥儿(Emile)的唯一的老师,来教育爱弥儿一直到成人,借此来陈述其教育原则。借少儿之养育,卢梭说,与其依赖医学,不若顺应自然,活得节制而健康,死得勇敢,“人天生能够不屈不饶地忍受痛苦,无牵无挂地死去的。正是医生所开的药方、哲学家讲述的教条和僧侣宣扬的劝世文,使人自甘堕落,忘记了应该怎样死去。”【36】因为城市是深坑,所以卢梭要领着爱弥儿到乡下去生活,那里去培养冬天洗冰水澡的习惯。幼儿哭的时候不一定要理他,必须让他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命令人,因为他不是谁的主人。也不命令东西,因为东西是不听他的命令的。”【56】这里卢梭穿插了与后面的论述有关的一段话:“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和恶。使我们喜善恨恶的良心,尽管它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56】总之,孩子是大自然的学生,而老师的职责是防止别人阻碍大自然对孩子的关心。“多给孩子以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59】这里有四条准则:“必须让孩子使用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力量;”“帮助孩子一切身体的需要(智慧方面或体力方面),弥补其不足;”“帮助限制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辨别自然的欲望和想出来的欲望。”【58-9】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活着,但意识不到他自己的生命。”【68】第二卷第一卷除了导论,还涉及到两岁前的幼儿的培育。第二卷则涉及到第二个时期,即2-12岁的儿童。卢梭先培养爱弥儿忍受痛苦。让欲望和能力取得均衡是最重要的,因为自然是这样安排的。这里卢梭也常常表现出在基督教与斯多葛学派观念之间的摇摆,一会儿说,“想到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结束今生的痛苦,我们就会感到轻松的”【77】;一会儿又说,“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80】然而,自由只是部分的,我们摆脱不了对物和对人的依赖,后者则会使得社会陷入混乱,这个卢梭说,“如果说有什么方法可以医治社会中的这个弊病的话,那就是要用法律来代替人,要用那高于个别意志行动的真正力量来武装公意。”【82】要让孩子只依赖于物,按照自然的秩序进行教育,使得“力量”、“需要”、“能力不足”等几个词占据重要地位。先培育体力而不是智力,因为这符合自然秩序。卢梭认为,“本性的最初的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任何邪恶我们都能说出它是怎样和从什么地方进入人性的。人类天生的唯一无二的欲念是自爱(armour desoi),也就是广义上的自私(amour-propre)。这种自私,对它本身或对我们都是很好和很有用处的。…它的变好或变坏,完全看我们怎样运用和使它具有怎样的关系而定。”【95】这时候的教育不是教导理性,而是消极的,防止心灵沾染罪恶,思想产生谬误。在教养小孩的时候,教师本人就应该是一个模范,要有仁爱之心、保持淳朴,谨言慎行。“大自然把这个世界造成了人类的第一天堂,你在这个世界上要小心,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101】在晚一点才教给孩子关于行为是非的概念。因为“我们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和幸福。所以,第一个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103】应该先谈权利,而不是责任。而“应当使他具备的第一个观念,不是自由的观念,而是财产的观念。”【103】这里似乎蕴含着对财产的肯定。卢梭带领爱弥儿种豌豆来追溯财产的起源。卢梭的描述似乎表明他认同洛克的劳动财产权理论,“可以看出财产的观念是怎样自然而然地回溯到第一个以劳动占有那块土地的人的权利的。”【106】在108页的一个注解中,卢梭强调遵守诺言的责任感是一种良心的法律,并且是由一切正义的创造者刻在我们心中的。在进入了道德世界后,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也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法则,“绝不损害别人。”【115】而教人为善如果不附属于前述法则的话,甚至是虚伪而有害的。在卢梭调教下,此时的爱弥儿将“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很少同别人一块儿生活,因此沾染他们偏见的机会也就不多。”【124】卢梭反对用寓言教导孩子,而是直接讲述真理。爱弥儿到12岁的时候还不大知道什么叫做书,不过完全学会读书和写字,用利益的方式来教导爱弥儿,“自然的学生,他从小就锻炼自己尽可能依靠自己,所以没有经常去求助他人的习惯,更不善于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学问。”【139】先是活泼的体力,然后才是哲人的智力,“人类真正的理解力不仅不是脱离身体而独立形成的,而是有了良好的体格才能使人的思想敏锐和正确。”【150】卢梭教育的艺术旨在“保持其(学生)无知的状态。”【150】应该穿肥大的袍子,而不是紧身衣。睡硬床、能随时起来,应付艰难;种痘与否则随情况而定。关键是锻炼感官(sensuality);摆脱对黑夜的恐惧;通过实践学点画和几何;识点乐谱;简单的口味,甚至表现出素食主义倾向;嗅觉的锻炼。最后是第六个感觉,卢梭称之为常识感(common sense),没有单一的器官,可称之为观念或知觉。结果是一个“十一至十二岁的孩子,长得又健又壮,发育得非常之好。”【204】懂得财产;懂得效用的指令“如果你把这件事情做得令我满意的话,我有机会也要做得令你满意的。”【207】在少年爱弥儿看来,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兴趣盎然,令人喜悦。第三卷此时少年爱弥儿处于12-15岁的年龄。此时体力超过欲望,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时期。…是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了。”【213-4】把学习的范围限制在本能促使我们去寻求的知识。通过实践学习一些天体物理,在这里卢梭说太阳绕着地球转;学地理学知识。一切不在于多,而在于获得完全正确和清楚的观念。力学。在论述过程中,卢梭谈到了幸福,“自然人的幸福是同他的生活一样简单的;幸福就是免于痛苦,也就是说,它是由健康、自由和生活的必需条件组成的。道德人的幸福则是另外一回事情。”【233】欲念或兴趣是指导学习的良师。避免从道德面向去理解知识的环节,而一个典范则是《鲁宾逊漂流记》。学习一些能维系自由的手工;通商贸易、航海的技术和科学、理解商业,在此社会的第一个法则是“在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间要有某种协定的平等。”【252】这需要实定法、政府和法律。在物与物的平等中,就产生了货币的发明。卢梭说要通过一种利益的方式去理解这一切环节,而不要用道德原则。在此谈及了专业化和社会的必要性,由此导致的脱离自然状态。借此让孩子理解社会关系的概念。这里卢梭甚至援引了霍布斯的观念,“既然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厌恶感中,最强烈的是对死亡的厌恶,那么由此可见,无论哪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其他办法生活的时候,由于厌恶死的心理的驱使,是可以采取一切手段生活下去的。”【259】甚至夹带着抨击了当时的等级制度,“这个秩序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到革命的…大人物要变成小人物,富人要变成穷人,贵族要变成贫民;你以为你能避免命运的打击吗?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已经来临。”【260】为了顺应自然,爱弥儿应该学习最接近自然的职业即手工劳动,而不是去靠政府年金。“我要求你的不是才能,而是一种手艺,一种真正的手艺,纯粹的机械的技术,做的时候是动手而不是动脑,这种手艺虽不能使你发财致富,但有了它,你就可以不需要财富。”【263】主张学一门诚实的职业,宁可做鞋匠而不做诗人。最合适的是木匠。做了工人之后,爱弥儿就能体会到社会的不平等,也快要脱离孩子状态了。爱弥儿已经成了具有行动和思想的人,“还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他教育成和蔼与通情达理的人,也就是说,用情感来使得他的理性臻于完善。”【275】这里接续的一段似乎援引了洛克的认识论概念。卢梭强调了感知和判断的区别,要作出正确的判断。此时爱弥儿已经做好初步准备了,“他是一个要在城市中居住的野蛮人。”【279】爱弥儿知识不多,但很清楚,他爱真理甚于一切,只具有自然的知识,对于历史、形而上学和道德则不晓得;知道人和事物的主要关系,但一点不懂得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懂得了个人的道德,而缺乏社会道德。“他的身体强壮、四肢灵活,思想健全而无偏见,心底自由而无欲念。…他不扰乱别人的安宁,因而可以按大自然所能允许的范围生活得尽量的满意、快乐和自由。”【285】第四卷这里爱弥儿已经年满15岁了,要准备变成一个男人了。这时候欲念或激情(passions)开始日益增长。卢梭说“自然的欲念是很有限的,它们时我们打到自己的工具,它们使我们能够到的保持生存的目的。”【288】而那些奴役和毁灭我们的欲念则是从别处来的。根本的欲念是自爱(self-love),一切其他的欲念不过是自爱的演变。自爱是好的,首先是爱我们自己,然后爱保持我们生存的人【289】,这符合自然的秩序,但其演变没有好处,还带来坏处。卢梭区分了自爱和自私(selfishness),前者是自然的,后者则是在同他者的比较和虚荣中出现。自爱和爱也是两回事,“爱不仅不是由自然产生的,而且它还限制着自然的欲念的发展;正是由于他,除了被爱的对象以外,这种性别的人对另一种性别的人才满不在乎。”【292】当意识超出个人的时候,爱弥儿才首先有情感,而后有善恶的观念。这是要延长欲念在发展中经历的时间。第一个情感常常是友谊而不是爱情,要利用之在青年人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而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苦难,而不是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共同的苦难可通过感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303】因此应该让爱弥儿见识苦难,而不是虚荣的排场。这里卢梭给出了几个原理:同情的是苦难;同情的是我们难免遭遇的那些痛苦;同情程度取决于我们设想的感觉。卢梭说应该通过同情人民而不是贵族来激发最初的自然情感,开阔心胸。当开始懂得爱的时候,爱弥儿首先将为导师的爱所捆绑,这也为导师的进一步教育提供了权威。这时候开始进入道德的境界。从爱和恨的情感中产生善和恶的观念。而“‘正义’和‘仁慈’不仅不是两个抽象的辞,不仅不是由理智所想象出来的纯粹道德的概念,而且是经过理智的启发的真正的心灵的爱(true affections of the heart enlightened by reason),是我们的原始的情感的循序发展。”【326】不是通过诉诸理智,而是诉诸良心,我们才能遵从自然法,而自然权利也以人心自然的需要为基础。“当豁达的心怀使我把自己看成跟我相似的人是形同一体的时候,当我可以说是把自己看作为他的时候,我希望他不受痛苦,也正是为了使我自己不受痛苦;我爱他,也正是为了爱我,所以这句格言的理由存在于天性的本身,因为它使我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怀有过幸福生活的愿望。说自然法完全以理智为根据,是不对的;它们有一个更坚实稳固的基础。由自爱而产生的对他人的爱,是人类的正义的本源。《福音书》中所包括的全部道德,归纳起来就是这一条法则。”【326】这个时候要向爱弥儿描述整个社会秩序的图画:在自然状态中,“是存在一种不可毁灭的真实的平等的,…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权利平等是虚假的,公众的势力也有助于强者压迫弱者,从而打破了大自然在他们之间建立的平衡。”【328】这就要帮助爱弥儿去“了解社会是怎样使得人堕落和败坏的,希望他能发现人们的偏见就是他们种种恶习的根源,希望他衷心地尊重个人而蔑视大众。”【329】为了避免败坏自己,这种了解诉诸历史。历史也有缺陷。常常只写坏事,而好事则无述,也有偏见的色彩。转向古代史,因为那时偏见较少。可惜修昔底德只讲战争,希罗多德的著作则需要鉴赏力,最后选中读普鲁塔克的著作,他研究个人,有无与伦比的细节。这样子的培养之后,“高贵的情操激动着爱弥儿的心灵,使他力量充沛,心底高尚。他心中充满了对人类的爱,所以在语言中也透露了他这种心灵的活动。”【355】这样子将自爱扩大到爱别人,卢梭使得自爱变成了美德,而“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到它的根底的。”【356】这样子,博爱,公正,爱人类,爱真理都连在一起,甚至等同了。【356】这时候爱弥儿还甚少接触抽象概念和纯粹的精神的观念。爱弥儿到18岁的时候才开始接触宗教,因为小孩理解不了。卢梭说不能向小孩、没有理解力的人宣讲真理,而且这样也不会阻止得救。要等到有充分的理解力了再讲授,关于爱弥儿的信仰,“我们既不叫他加入这一派,也不叫他加入那一派,而是让他自己正确地运用他的理智去选择。”【368】卢梭给爱弥儿讲了他自己信仰的故事:忘记了宗教、逃离异乡、良心近乎泯灭的少年卢梭为萨瓦(Savoyard)省的一个有品德的牧师所搭救和帮助,心灵被唤醒,追问牧师。萨瓦牧师说:“心灵的宁静,在于把所有一切扰乱这种宁静的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事事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的人,是最不会享受生活的。而一个人如果汲汲与谋求幸福,他往往会落得极其不幸。”【375】在这番具有斯多葛色彩的话语之后,牧师陈述了自己的信仰观念,这就是有名的“一个萨瓦省牧师的信仰自白”。这里其实全面陈述了卢梭的宗教观念。萨瓦省牧师在探求后,发现人类其实很无知,于是转而诉诸良心,即“请教内心的光明”【381】:种种看法,尽管没有一种是明确到直接令人信服的地步,却具有或多或少的盖然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做比较和选择,并觉得Clarke有关声明的主宰(being of beings)和万物的施与者的观念最靠谱。牧师的方法是首先转向自我反省。我存在着,有感觉;感觉的原因在外部,称为matter;对宇宙的存在深信不疑;判断和感觉不同,归纳和比较的能力,我是主动的有智慧的生物,“要以我能够思想而感到荣耀…要开始观看我身外的事物,我胆战心惊地发现我被投入了这个巨大的宇宙之中,迷迷茫茫不识路径,宛如淹没在一望无边的生物的海洋里。”【386】物体有两种运动:自发和被推动;宇宙的运动有某种外在原因,“所有一切…是只能来自一个自发的、自由的动作的。…没有哪一个真正的活动是没有意志的。这是第一个原理。”【389】“运动的物质就表明了存在着一种智慧,这是第二个信条。”【391】这里使用了钟表匠之喻;世界是由一个有力量的和有智慧的意志统治着,卢梭称其为上帝。继续反省,发现人类在宇宙中占据第一个位置,这是因为人具有意志和能够使用实现我的意志的工具。因为是被赐予的而感恩。但随即发现人类苦难和罪恶。正是这些矛盾导致形成了灵魂的崇高概念。天性中的两个本原:“一个本原促使人去研究永恒的真理,去爱正义和美德,进入智者怡然沉思的知识的领域;另一个则使人固步自封,受自己的感官的奴役,受欲念的奴役;而欲念则是感官的指使者。”【397】人是复杂的。“我既觉得我受到奴役,同时又觉得我很自由;我知道什么是善,并且喜欢善,然而我又在做恶事。”【398】意志与感官的影响在人里面造成冲突:“我时刻都有意志的能力,但不一定时刻都有贯彻意志的能力。当我迷惑于各种引诱的时候,我就按照外界事物对我的刺激行事…我之所以成为奴隶,是由于我的罪恶,我之所以自由,是由于我的良心的忏悔;只有在我自甘堕落,最后阻碍了灵魂的声音战胜肉体的本能倾向的时候,我心中才会消失这种自由的感觉。”【400】在第400页处,卢梭似乎又说自由是一种正确判断的能力。总之,萨瓦省牧师的第三个信条是:“人在他的行动中是自由的。”【401】我们的邪恶和可怜,源自滥用我们的才能,“人啊,别再问是谁作的恶了,作恶的人就是你自己。”【403】这里颇似Augustine的自由意志思想。善和正义分不开,是创造和维系的力量。善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是爱秩序而创造秩序的行为,而正义就是爱秩序而维系秩序的行为。灵魂是无形的,“一个人在一生中只不过是活了他的生命的一半,要等到肉体死亡的时候,他才开始过灵魂的生活。”【405】卢梭不太相信对坏人的处罚是永无终止的。地狱就在坏人的心里。在对上帝的一番沉思后,萨瓦省牧师说,行为的准则“是在我内心深处发现的,因为大自然已经用不可磨灭的字迹把它们写在那儿了。…所有一切我觉得是好的,那就一定是好的;所有一切我觉得是坏的,那就一定是坏的;良心是最善于替我们决疑解惑的。…良心是灵魂的声音,欲念是肉体的声音。…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按良心去做,就等于是服从自然。”【410-411】转而,牧师在各个民族和历史的千差万别的习俗中到处都发现相同的公正和诚实的观念,到处都发现相同的道德原则和善恶观,像蒙田那样去找一些怪异现象则是异数。因此,“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我把这个原则称为良心。…我们好善厌恶之心也犹如我们的自爱一样,是天生的。…良心啊,良心!你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415-7】如果良心向所有的人心都发出了呼声,那么,为何只有极少的人才能听到呢?“这是因为它向我们讲的是自然的语言,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事物已经使我们把这种语言全忘记了。”【418】必须在实践和跟随中才发现它。“在也没有什么东西比道德更可爱的了,但是,为了要发现它的可爱,就必须照它去实践。”【419】如果不是永恒的正义(eternal justice)重新把义务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早就把它从心中抹掉了。至于为何会处于这种处境。萨瓦省牧师倾向于把灵魂与肉身的结合理解为一种尘世的考验和锻炼,为的是准备无穷的幸福。接着,萨瓦省牧师说,把意志与上帝的意志联合起来就能做该做的事情。至此萨瓦省牧师陈述了一神论(theism)或自然宗教的信念。接下来就谈启示宗教。启示宗教和教理是令人迷惑的。“我们对上帝的深刻的观念,完全来自理性…由人来启示,是一定会贬低上帝的。”【426】借着萨瓦省牧师之口,卢梭似乎暗示说,特殊启示是由于某种企图寻求优选和恩宠的人的愿望引发的。卢梭用自然宗教的原理,即良心和理性来检测诸宗教。欧洲的三种启示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问题是,如果真正的宗教只有一种的话,那么所有人都应该以毕生的经历去研究和比较各种宗教了。牧师转向自然之书,“我决定:我既不接受启示,也不否认启示。…我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一种敬而疑之的态度。”【446】不过,牧师也借着比较柏拉图之死与耶稣之死,特别表达了对《圣经》和《福音书》的认同和喜爱,因为没有一个人像耶稣那样教导和实践了高尚纯洁的道德。【447】最终牧师把各种宗教都看成有益的制度,而真正的崇拜是心的崇拜,“真正的新就是神灵的真正的殿堂,不管你在哪一个国家和哪一个教派,都要以爱上帝胜于爱一切和爱邻人如同爱自己作为法律的总纲。”【454】在一个很长的注解中,卢梭比较了宗教狂信和无神论,并认为前者较好。“宗教的狂信尽管是容易导致血腥和残酷的行为,但不失为一种强烈的热情,它能鼓舞人心,使人把死亡不看在眼里,赋予人以巨大的动力,只要好好加以引导,就能产生种种崇高的德行;反之,不相信宗教,以及一般的好辩的哲学风气,却能斫丧人的生命,使人的心灵变得十分脆弱,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于低级的个人利益和卑贱的自身,一点一点地败坏整个社会的真正基础。无神论之所以不造成流血行为,并不是由于爱好和平,而是由于对善漠不关心。”【455】到此,卢梭讲完了自然宗教的道理后,回到爱弥儿本人。此时要用理性来调节和减缓其情感的susceptibility。此时,已经有很多锁链捆绑着它,“理智、友谊,对人的感激之情和深厚的爱都在向他述说。”【461】爱弥儿的激情已经来临了,怎么办?同他讲道理,明明白白指出周围的危险,“此前,我是利用他的无知去约束他的,而现在,就要通过他的智慧才能管住他了。”【463】培养打猎的习惯去转移其激情;给他讲欲与爱、忠贞的道理。“我不怕促使他心中产生他所渴望的爱情,…希望他专心于爱情;我将使他感觉到,两个心结合在一起,感官的快乐就会令人为之沉迷,从而使他对荒淫的行为感到可鄙;我要在使他成为情人的同时,成为一个好人。”【478】带爱弥儿去寻找梦幻情人,暂名苏菲。进入社交场合。爱弥儿就像可爱的外邦人。这时候适合根据风尚去研究人们了。这里卢梭顺便谈了下美学的原则。审美力是针对于主要非用途的对象,审美力听命于本能,“排除了偏见色彩的感性的美,真正的官能享受的美”。【508】过于粗糙和细腻都不好。读有趣的书,欣赏戏剧。关注的首先是闲暇和自由,其次是健康,而不是那种放纵肉欲。审美还有一个好处,“即使我变得一点儿仁义道德之心都没有了,我至少能保持几分审美力,保持几分sense和审慎细致的心。”【517】这样子的爱弥儿,已经准备好了去“寻求爱情、幸福和天真。”【525】第五卷这时爱弥儿已经年满20岁了,一个人单独生活是不好的。于是卢梭转而论述“苏菲或女人”。这里的论述并不太吸引人,常常是老套的东西:男人主动,女人被动;“女人本来的目的是要生孩子的”【534】;卢梭强调对国家的关切源自对亲人的自然的爱。“难道说我们对亲人的爱不是我们对国家的爱的本原!难道说不是因为我们有那小小的家园我们才依恋那巨大的祖国!难道说不是首先要有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父亲,然后才有好公民。”【535】女人对男人的依赖较多,除了欲望还有生存;比较早熟;狡黠(cunning)是女性的自然禀赋;女性的行为应该受舆论的约束,而男性只须凭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女性可以对宗教了解较少,且一种乐观而善良的理解和实践为宜;科学和真理是女性不能承担的。描写一个合意的女性,暂名苏菲:善良,敏感,耐看而不惊艳;有唱歌跳舞的天赋,爱美德,仁德的双亲给了她美好的教养和灵魂。借苏菲家庭的择偶方式,卢梭主张了自由恋爱:不是父母选择,苏菲认可;而是由苏菲选择,由父母来认可。【603】虽然相互的感情最重要,还有财产、家庭等级、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考量,门当户对是较优的。苏菲此前参加过几次社交,不顺,在身边没有配得上她的男人,“她要寻找的是一个人,可是所遇到的尽是猴子。”【607】好了,卢梭跟爱弥儿一起去旅游,卢梭的目的就是替爱弥儿寻觅伴侣。哈,在异乡邂逅了苏菲一家,因为投宿在苏菲家。一见钟情了,两个善良可爱至极的人。准备在附近停留准备交往了,爱弥儿“情愿睡在(苏菲家)屋子外面的那条壕沟里。”【631】听说这会败坏苏菲的清誉,又想离得远远的。总而言之,在双方大人的监护下,爱弥儿和苏菲健康地交往、纯洁地热恋起来。在这里卢梭区分了爱情与虚荣:虚荣只会像对方提出要求,而“爱情是向对方提出了多少要求,而自己也给予对方多少东西,它本身是一种充满了公平之心的情感。”【654】苏菲耍小手段逗弄其他男士,爱弥儿神迷颠倒,搞不清状态。然而,爱弥儿之爱苏菲,是基于“感情、美德和对诚实的事物的爱。”【658】爱弥儿心中充满情欲,这是卢梭开始泼冷水了。迄今的教育是在自然之路上,大自然和命运让爱弥儿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但现在爱弥儿碰到了新的敌人,就是自己。“你能够忍受贫穷,你能够忍受肉体的痛苦…那时候,你一切都取决于你这个人,而现在,你一切都取决于你所迷恋的事物,完全以它们为转移;在你开始产生欲念的同时,你使你自己也变成了你的欲念(passions)的奴隶。”【677】 “你成了你自己的放纵的欲念的奴隶…你经常在感到空虚、经常在患得患失,经常在惊惶恐惧,甚至连让你享受的自由你也不能享受…你时时想心灵保持平静,然而你的心灵却一时一刻也得不到平静;你将成为一个可怜的人,你将成为一个坏人。”【678】卢梭说,德性(virtue)的基础是力量(power),“一个力量微弱的人之所以能够实践德性,固然是由于天性,但必须凭借他的意志,他才能够坚决果断地去完成。”【679】德性蕴含着困难和斗争之意。“有德性的人是能够克制感情的,这样,他才能服从他的理智和他的良心,并且能履行天职,能严守他做人的本分,不因任何缘故而背离他的本分。”【680】只有在克制感情之后,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指挥自己的新,才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爱弥儿对苏菲的爱欲产生于纯洁的心地,不是犯罪,但是控制这种欲念却是必要的。“任何一种欲念,只要你能够控制它,它就是好的;如果你让它使役你,它就会变成坏的欲念了。…你要做一个人,把你的心约束在你的条件所能允许的范围内。”【681】卢梭进一步说,许多痛苦来自毫无节制地追逐我们的欲念。而睿智的人对人间的苦难沉思后,则会节制。“如果你想生活得又快乐又严肃,你的新就只能够去爱那永恒不变的美,你应当按你的条件去限制你的欲望,应当让天职优先于欲望,应当把必然性的法则应用于道德的行为。”【682】卢梭告诉爱弥儿应该离开苏菲,三个月的热恋已经把生命的快乐享受尽了,这样子不能持续下去,想结婚吧?了解够了么,经历了考验么?而且年龄都不是结婚的时候,而且爱弥儿对于做丈夫和父亲,做公民的责任都没有考虑,还远远不成熟。“当你成为一家之长的时候,你也就成为国家的一个成员了。…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政府、法律和祖国?你知不知道你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够生活?”【686】这里提示了公民是以家长的形式出现的。于是爱弥儿与苏菲订婚,跟随卢梭去国外进行两年的游学。卢梭谈及游学的要点。英国人就知道临摹古迹、法国人就知道拜访艺术家、德国人就知道找学者,只有西班牙人会“到了一个国家便不声不响地研究该国的政治制度、风俗和治安情形。”【694】这就涉及到政治制度教育了。应该先一般的研究政府的性质;研究政府的各种形式;最后专门研究出生地的政府,以便看看是不是宜居。这里卢梭提示了契约论和离开国家的权利。为了好好生活,预先想好政治的事情是必要的。卢梭说格劳修斯(Grotius)不过是个坏心眼的孩子,其实跟霍布斯差不多,两人理论一摸一样,前者用诗人的办法,后者用诡辩的办法。孟德斯鸠的研究只满足于比较政府和比较实定法的研究,缺乏一般原理。卢梭说政治的研究有三个困难:1.把政治的原理与比较政治结合起来;2.克服偏见和利益,“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去寻找最好的政府…目的不是为了著书立说…不是为了讨好当今的权贵,而是为了树立人权(establish the rights of humanity)。”【704】3.“当我们去从事这样一种研究的时候(政治学),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巨大的才能,而是对正义的真诚的爱和对真理的尊重。”【705】接下来,卢梭利用了同期写作的《社会契约论》勾勒了其基本政治理路。首先研究自然状态下人的情形。卢梭说,“社会契约是一切文明社会的基础,我们只有根据这种契约的性质,才能阐明按照这种契约而构成的社会的性质。”【707-8】契约与公共意志;政治体:作为国家、主权、整全;人民和公民。契约是全体和个人之间的相互约定,可以说每个人是同自己订立契约。“人民作为整体来说就是主权者,而每一个个人就是属民。”【709】主权者有法律,法律的对象是所有公民,而条理则是针对特殊目的的。而集合的人民可以看做行政官即自己以主权者身份制定的法律的执行者。“在一个国家的属民和主权者之间有一个中间体,这个中间体是由一个或几个人组成的,他们附有掌管行政、执行法律和维持政治和公民自由的责任。”【712】这一执政者即政府。行政官的三种意志:自己的、职位的、公共的。基于主权者的委托和让与,有民主、寡头制和君主制三种政府。三者的适用范围与国家大小相关。政治教育之后,就差不多成熟了。爱弥儿始终惦念着苏菲,而带着牵挂的心去旅游也是安全而美好的。于是两年之后就要回国了。之前有一番交谈。爱弥儿学会要服从必然性的法则。游学本来就是要看看“在这个世界撒谎能够,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小块地方让我绝对地自由自主地过我的生活”【726】,但研究发现这个愿望本身就是矛盾的,人本来就不是并非完全无所依赖的。这甚至导致某种悲观的意识。“我是把一切偏见的束缚都打破了,我只知道服从必然性的法则。…当我的手不能做工了,别人供养我,我就活下去;别人抛弃我,我就死掉好了;即使别人不抛弃我,我也是愿意死的,因为死亡并不是贫穷造成的一种痛苦,而是一个自然的法则。”【727-8】卢梭说,法律也不值得完全的信任,因为“大家证实借法律的名义追逐个人的利益和欲念。…自然的和秩序的永恒的法则是存在着的。对于睿智的人来说,它们取代了成文法…不管在什么形式的政府之下,都是没有自由的,自由是存在于自由的人的心里的,他走到哪里就把自由带到哪里。”【728】不过卢梭又加了一点对政治的积极看法。“一个人总是要在一个政府和法律之下才能安宁地色很难干活。只要社会的暴力保障他不受个人的暴力的侵犯,只要他所目睹的恶事教育他要爱善…哪一个人没有受过他居住的地方的一点恩惠呢?不管它所居住的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他都是因为有了它才能获得人类最珍贵的东西:行为中的美德和对美德的爱。”【729】人还是从法律和政府中获益,取得了道德进步。不过此处与“萨瓦省牧师的信仰告白”时的宗教热情相比,已经洋溢着忧伤的斯多葛派的命运意识了。之后,卢梭就把爱弥儿带回到苏菲身边。他们结婚了,并且告诫他们,虽然爱情不可避免会淡去,但维系的一个办法是“在结为夫妻之后继续像两个情人那样过日子。”【735】隐居的爱弥儿一家幸福地生活着。附录:爱弥儿和苏菲 或 孤独的人《爱弥儿》1762年发表,Alan Bloom的英译本仅仅遵此本。而李平沤中文版还附录了卢梭1768年在信中提及的一个附录。这份未曾完成的附录是以爱弥儿给卢梭的信笺的方式写就的,格调变得极为忧伤,完全为命运甚至痛苦的命运以及顺服为基调。一开始爱弥儿就说“我生活得很自由,我的生活很幸福…所有这一切都像梦幻似地消逝了。在我年纪尚轻的时候,我便失去了一切,失去了我的妻子,孩子和朋友,失去了所有的一切,甚至失去了和同胞的联系。”【742】爱弥儿回忆了过程。苏菲让爱弥儿迷恋。爱弥儿经管了苏菲的产业,而忘记了自己的财产,为的是享受最大的幸福,变幻无常的幸福。情深不寿,卢梭离去之后,爱弥儿家出了变故。苏菲的父母相继去世,爱弥儿和苏菲的女儿也死了。幸福之所变成悲伤之地。苏菲悲伤不能自持。爱弥儿偕同苏菲去了巴黎居住。从此那种纯粹的美德便处处面临危险。两个人都部分地丧失了对纯洁的看护,美德蒙受了疏远。爱弥儿不再是爱弥儿,而仅仅是苏菲的丈夫。“两个人彼此都在想远远地避开对方的监督,以便爱怎么活动就怎么活动。我们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结合成一个人,我们是两个人了,因为社会的风气使我们相互分离。”【749】这种离心离德在自由和通达的名义下是诱惑人的。苏菲很忧郁,也不允许爱弥儿行使做丈夫的权利,直到一次苏菲用令人害怕的语言说,“爱弥儿,住手,你要知道,我不再是你的了,我已经和另外一个人同宿过了,并且已经怀孕了;你在我这一生都不能再接近我的身子了。”【753】爱弥儿崩溃,昏迷,反省自己的过失。“这是我一生之中最值得纪念同时又是最痛苦的一段时期。我所有的种种依恋全都破裂或起了变化,我所有的天职也改变了;我对一切都不再像从前那样执着了,我可以说变成了一个新人。”【763】爱弥儿开始听从必然性法则的支配,不怨天尤人,心灵平静地开始工作,宛如人类当中最快乐的人。怨恨消除之后,爱弥儿把事物安排好(爱弥儿和苏菲还有一个儿子)之后。决定逃走,自我放逐。甚至切断与同胞和祖国的联系,已成为一个世界的人。随便干点活,得益于以前卢梭的教导,很能随遇而安。从马赛坐船去那不勒斯,在船上充任水手。被海盗劫掠,在非洲阿尔及尔被卖为奴隶。但爱弥儿的必然性法则看来,表面上看自己是个奴隶,实际上是很自由的。他干活很好,被转手卖了几次,因为帮助其他奴隶差点被虐待致死,但成功地领到了一场奴隶工罢工运动,改善了处境。到此突然结束。江绪林 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教育,归于自然

一切顺应孩子的天性去教育。孩子在自己的关键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受生活,感受学习的必要性。大人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想让他们延续自己的梦想与希望。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他需要单独消化每天我们灌输的明明不属于他们年龄的知识、方法与我们认为对他们有利的经验。卢梭的教育理念是我一直欣赏并倡导的,只是社会上的种种世俗偏见,种种条条框框都在限制着当今孩子们的自然发展态势。看着学生们知识的贫乏,因没有生活常识而语出惊人,啼笑皆非。我从心底觉得他们很可怜,他们接触的游戏永远只有ipad,iphone,电脑上的网游。他们与大自然的接触简直少得可怜。他们不会像我们那么皮实,那么淘气,那么敢于上房爬树,善于自己找游戏玩儿。因为那时的我们根本没有这些电子产物荼毒我们的思想,我们无聊时就会绞尽脑汁想游戏让自己有事情可做。我们的娱乐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反观他们,悲哀的同时更加是担忧,他们身上是没有半分爱弥儿的影子。卢梭臆想出来的爱弥儿是大部分家长最想要培养成的理想孩子。他的自主独立,他对知识的渴望源于他想要更好地生活,学习永远都是自己的。别人说什么对我们都只能是辅助作用,内心的欲望才是驱使我们学习的最关键因素。我深信不疑,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可以起到些许的作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了理想与信念,我会为了那点火星儿奋斗下去,为了我心中完美的爱弥儿而努力。

经典

或许我们会觉得浪漫的自然主义教育其实挺简单、很幼稚,但正是这份返璞归真的追求,提醒我们要提防人世的嘈杂和混乱,人类的迷失和邪恶。唤醒人们在教化的同时保持赤子情怀,让爱弥尔成为教育界永恒的经典。

2016.May 《爱弥儿》

写了长书评然而被死机吞掉了。暂时不想写第二遍,先空着。你想将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为什么要将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组建成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要组建成这样的社会?这大概是《爱弥儿》给我的最大启示。教育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也不能将其孤立的进行研究。如果想不明白教育背后的目的和社会导向,所谓的改革、实践以及技术上的革新最多提升效率。英文译本参考Allen Bloom版,某些段落,读英文的理解明显和中文不太一样。

随便写写。

最近读完了卢梭的《爱弥儿》,终于明白康德为什么会被它迷住了。我发现后来康德哲学中的很多表述都能在《爱弥儿》中找到雏形。卢梭自己说,《爱弥儿》这部书是“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你们这些使人类堕落的人才把我这本书看成小说”。让我颇为不解也许也是卢梭深刻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插入的“一个萨瓦省牧师的自白”。照理说,卢梭处于启蒙时期,对于宗教的看法应该像伏尔泰、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一样是持批判态度的,但是在这段插入中卢梭明显说到“上帝是公正的,这我是深信不疑的,这是他的善良的结果;人类不公正的行为时人造成的而不是他造成的;道德的混乱,在哲学家看来是上帝不存在的明证,但在我看来恰恰表明了上帝是存在的”。卢梭另一方面又大谈“自然的秩序”,认为人的良心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遵循自然的法则。卢梭对上帝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与其他法国启蒙哲学家似有不同。卢梭那里的自然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是否为同一?有些国内二手书提到卢梭,总是以为卢梭是一个“社会契约论者”,所以卢梭那里的自然概念是不足为道的。根据我的阅读,卢梭恰恰相反,非常强调自然的法则。他教导爱弥儿的方法正是按照自然的秩序。第二处是最后的“附录”。 这个附录的写法本身就非常奇怪。因为之前的行文中卢梭都是用第一人称在叙述,而在附录中突然转换成爱弥儿用他的第一人称以书柬的形式进行论述。其次,这当中描写的爱弥儿和苏菲的悲惨遭遇是不是意味着卢梭继续着第一篇获奖论文里对于科学艺术的谨慎态度?这两个问题我还在考虑。

爱弥儿初读

人人都不应超越自身的自然状态,对于小孩子来说,则是在一定年龄之内做相对应的事情,过早的讲述寓言或是某些成年人显而易见的道理这些不为小孩子所理解的道理是不合适的。这对于我们成人也是一样。我们在每接受某种道理时,其实也是在做出一种慎重的承诺。在我们的主流观念中,无论是学校教育、或是社会中较为必要的道德导向,都没有教授任何人去行恶的倾向,然而每个人心中都不会完全听从这些,即使我们清楚的知道它们的存在。是什么使我们往往将法律这条底线反而当做高标准呢?我们又是否如小孩子一样,根本不了解这些导向的内容呢?

写给卢梭,写给爱弥儿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所理解的《爱弥儿》一定是有限的,就像陈丹青在西安做演讲对青年学生说的那样,我们去了解外国的文化,一是读的不是原来的语言,我想这一点不用过多解释,想想外国人翻译的《红楼梦》就知道了。二是我们不清楚当时的情况和历史的脉络。所以让我们真正地去理解西方的思想文化是困难的。加之于我自身学问不精,阅历也有限。面对这教育学三大名著之一,只能是基于我个人对文本的阅读,书后生平年表和我自己粗浅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来理解了。虽然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可是我还是要为卢梭、为这本书写点什么,以平复阅读此书带给我内心的震动,来表达对卢梭的尊敬。一个我很尊敬的人对我说过:教育的根本是学做人。然而如何去做人,我想着可能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修为都未必可以参透的。杜威的教育学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讲的是如何通过教育来构建更完美的社会,而卢梭的这本书则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教育来塑造更完美的人。不知道其他读者有没有感到奇怪,学校应是教育发生的主要场所,而在全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学校”这个词。《爱弥儿》讲诉了一个家庭教师对一个人从孩童时代到长大成人的教育的全过程。然而卢梭除了短暂地当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之外,从未从事过教育,而且他本人也未抚养自己的儿女,而是把五个孩子统统送到了济贫院。但是在书中,我们却看到了“我”作为一个教师对爱弥儿完整的心灵的构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爱弥儿》可以看做卢梭在自己人格塑造方面的自传。卢梭在乎的不是制度而是自然和人的善良本性,他最关注的是人本身。什么是德行,善良,理性,忠诚,诚实。我们的教育对我们灌输得够多了,然而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未发生什么样的关系。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难见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信仰,这诚然和浮躁的社会氛围有关,然而对于这种不能指望教育水平来估计道德教养,甚至经常出现一些大学生的行为背离最基准的道德的现象,不能不说是德育的缺失。德育早已是形存而神不在的东西。《爱弥儿》为我们展现了如何去构建一个人的心灵的过程。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被作者引导,跟作者打开成长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他从来不说“你一定要这样,不然将受到惩罚”,而是顺应自然的需求,让学生乖乖听自己的话,通过学生对自己完全的信任来达到对他的控制。他本身的体会是自由的,快乐的,然而无时不刻不在“我”根据自然要求的安排下成长。觉得卢梭的观点和道家的方法论很像,顺其自然而利万物。在这本书的附录中,爱弥儿遇到了严重的打击,然而这正是他所受的教育发生作用的时候了,他的正视自己,他的对自己的尊重使他读过了最难捱的时光,最后和旧人重归于好。我想这正是卢梭写这本书的目的:无论命运交给了我们什么,我们都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自己的生命。这是最重要的教育。卢梭是一个自然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用充满了理想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德育作品:主人公爱弥儿。他坚守本性,热爱自然,远离尘世,过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实的生活并不会这样完美,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受到制度的束缚,也在制度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心灵塑造的德育书,然而我们也不能夸大它的作用。

整篇说些大道理,没啥条理性,没耐心读了

作者的观点挺好的,如“应该教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岛的炽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最近上下班地铁里面读这本书,感觉没啥条理性。也不太懂得这类书该怎么读了。不知哪位大牛能提点些?

经典,能为教育给出系统建议的人没有几个

我是有了孩子才注意这方面书籍的,看了一段时间曾经放下。最近才读完全书。真的很好,虽然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但我们不能苛求作者。一下是我的一些摘抄,是一个父亲认为有用的摘抄。主要的观点:1. 三种教育:自然教育、事物教育、人的教育2. 教他认识自己,教他利用自己的长处,叫他如何生活和谋求自己的幸福。3. 节制和劳动是人类的两个真正医生。4. .感觉是知识的原料。5. 孩子们只是在事物方面而不是意志方面受到阻止的话,他们是不至于表示反抗或愤怒的。6. 准则一: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准则二:一切身体的需要,不论是智慧方面或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准则三:在给他们帮助的时候,应当只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应当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以便辨认。7. 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理。8. 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9. 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10. 身体太舒服了,精神就会败坏。没有体会过痛苦的人,就不能理解人类爱的厚道和同情的温暖。11. 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挞。12. 有节制的自由。13. 你必须锻炼他的身体、他的器官、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14. 在任何事情上,你们的教育都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15. 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绝不损害别人。16. 不按照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17. 人为什么会显得柔弱呢?由于他的体力和他的欲望不平衡。18. 需要记住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收获:感觉锻炼孩子,自己是不在行的,主要的方法还是让他多接触自然,多身体力行去游戏。激发求知欲和探求真理的方法这是在需要教育阶段自己要着重认识的问题。爱情和性是一体的问题,自己要好好认识。

爱是走向智慧之路

看第四卷的时候我越来越确信,《爱弥儿》的教育目标并不只是一个能在社会中保持(在《不平等》中自然状态的意义上的)自然之善的“普通人”,更不是为《社会契约论》塑造模范公民。一旦社会形成,历史就已不可逆转,因此前理性(pre-rational)、因而也前道德(pre-moral)状态下的自然之善已经不可能,而必须被真正的理性(与偏见相对)以及由此发现的道德准则所取代。一个“普通人”并不具备这样卓越的理性,因此也不能认识到这样的道德准则,正如《社会契约论》里的公民必须被好的风俗(尤其是公民宗教)—这其中有大立法者这样一个重要的近似上帝的角色—所塑造:在他们形成公意之前,公意已在他们心中,即卢梭悖论性的“倒果为因”。然而爱弥儿要靠自己实现好的社会生活,他必须走向智慧。这在“索菲”的形象上最鲜明地展露出来(Sophie一词本身代表的就是智慧)。卢梭让爱弥儿在未见索菲之前就想象出一个索菲来。”我们想象的人总是比我们实际追求的对象更可爱的。如果我们发现我们所爱的对象不过就是那个样子,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爱情了。“爱情之火的持续,需要想象的不断刺激,这也是为什么婚姻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婚姻的日常环境剥夺了想象的空间。但爱情不只是幻想,被热恋的对象代表了我们对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我们所爱的人,必然是被我们认为”好“的人;正是在爱人/情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灵魂的渴求。苏菲是爱弥儿走向智慧与德性生活的向导,这和《会饮》中的上升之路(从爱情人走向爱智慧)是一样的:人类最强烈的本能与最高的灵魂能力结合在了一起。

爱弥尔与康德

在《爱弥尔》续篇的最后部分卢梭通过爱弥尔的经历给出了他对道德自由的最后定论。在一次航海中,爱弥尔发现船长把他们出卖给海盗,于是他走到船长身旁说:“如果我们被他们捉去,你会丢你的命”,海盗最终登上了他的船,这时爱弥尔感到:“我应当充当法官,充当法律的执行人”,于是他怎样说的,就怎样做了 。在此我们看到了爱弥尔不畏强暴,完全按照“公意”(理性的法律)行事的自由。故事没有就此结束,爱弥尔知道事情无可挽回,于是服从必然性的法则!放弃抵抗并沦为奴隶。即便如此,爱弥尔的自由的也没有受到丝毫减损,他仍然能做到“所遵循的办事法则,是从我早已知晓的原理中推衍出来的……尽管他们是应用在我所处的境地中……其效果还是十分可靠,一点不差的” 。这又使我们看到自由即使在野蛮的奴役之下也可以保全自身,人的心灵能够如此坚强,以至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依据“公意”的普遍原则行事,并且实际上是只服从内在(理性)的立法。康德不仅对爱弥尔的自由深表赞同,而且还把进一步阐明这种自由视为自己的哲学任务,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就曾写到:道德命令“所涉及的不是行为的质料,不是由此而来的效果,而是行为的形式,是行为所遵行的原则” 。

P80

1.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2.自然教育--服从自然法则,任人心自由发展。3. 人类划分阶级以来,教育始终是带着有阶级性的,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工具。4.三种教育:他人,自然,实物。 有机的调和在一起为了自然目标5.一个人 & 一个公民, 是矛盾不可调和的概念。6.好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剥夺他的绝对存在,而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把“我”转移到共同体中去,以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是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7.理想国--公众教育 柏拉图不过是要人纯洁他的心灵,而莱咯古却改变了人的天性。8.只有在命运同父母的职业一致时,教育才是有用的,而在其他的情况下,胃肠不是由于教育给了学生的偏见,反而对他有害处。9.在自然秩序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10.不合自然的习惯来源于怕麻烦。--看管婴儿11. 由于母亲的职责很繁重,她们不久就想出了完全摆脱这种职责的办法。。12. 母不母则子不子。她们之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没有很好也尽她的义务,则对方也将不好好地尽他的义务。13.最初的性情是柔和易导的,不用花多大的力气就可以养成我们给它确定的类型,而成人的性情就比较执拗,只有用暴力才能改变它确定的类型。14. 折中的办法是没有的,不是他命令我们,就是我们命令他。所以他首先获得的观念,就是权势和奴役的观念。15.穷人是不需要受什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16.一旦他们察觉到他们以后是要离开的,一旦他们看出彼此成为路人的时刻,他们就已经成为路人了。卢梭有一部分的想法很尖锐有趣。但是也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对于女性和医学的认知,从感性上来讲是主观,曲解的。 这部分也许可以理解,但是一旦放到现实层面,那么这些误解就不那么有趣了。 比如,卢梭认为医学并非救命而在消耗一个人的情志与脑力,让他的生命失去了感性的意义而沦为一具死尸。而医学治病救人的意义在于延长无意义的人生。在感性层面上这种想法有趣超前。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医学和现代医学所医治的能力有区别。 此外,在对女性的看法上,卢梭依旧是部分接纳和肯定她们的价值。他赞赏男主外女主内的天性,而这种想法在现代社会则有些过时了。简而言之,虽然有些想法现在读来感到难以接受,但对于当时,则是非常超前并且有意义的。是一部热情,啰里啰嗦的经典。

能力—痛苦—欲望

爱弥儿卢梭 著 李平沤 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法的呢?即使说这种教育在它的目的方面是合理的,然而当我看见哪些不幸的孩子被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硬要他们像服苦役的囚徒似的继续不断地工作,我怎么不感到愤慨,怎能不断顶这种做法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欢乐的碾碎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你们之所以折磨那可怜的孩子,是为了使他好;可是不知道你们却找来了死亡,在阴沉的环境中把他夺走了。谁知道有多少孩子由于父亲或教师过分地小心照料终于成牺牲品?能够逃脱这种残酷的行为,可以说是幸运的,孩子们在遭受了种种灾难以后,所得到的唯一好处是,在死亡的时候不至于对这个受尽苦楚的生命抱有惋惜的心情,因为他们在这一生中遇到了尽是苦难。(p.80-81)为了不追逐幻想,我们就不能忘记怎样才能使我们适合于自己的环境。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分配每个人的地位,并且使他固定于那个地位,按照人的天性处理人的欲念,为了人的幸福,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这些。其余的事情就要以各种外因为转移,但是,外因却不是我们的能力可以决定的。(p.82)我们不可能知道绝对的幸福或绝对的痛苦是什么样子的,它在人生中全部混杂在一起了;我们在其中领略不到纯粹的感觉,不能在同一种情况下感受两种不同的时刻。正如我们的身体在辩护一样,我们心灵的情感也在继续不断地变化。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谁遭受的痛苦最少,谁就是最幸福的人;谁感受的快乐最少,谁就是最可怜的人。痛苦总是多于快乐,这是我们大家共有的差别。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人的幸福只能消极地看待,衡量的标准时:痛苦少的人就应当算是幸福的人了。(p.82-83)一切痛苦的感觉都是同摆脱痛苦的愿望分不开的,一切快乐的观念都是同享受快乐的愿望分不开的;因此,一切愿望都意味着缺乏快乐,而一感到缺乏快乐,就会感到痛苦,所以,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一个有感觉得人在他的能力扩大了他的愿望的时候,就将成为一个绝对痛苦的人了。那么,人的聪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在哪里呢?正确说来,他不在于减少我们的欲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少于我们的能力,则我们的能力就有一部分闲着不能运用,我们就不能完全享受我们的存在;它也不在于扩大我们的能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也同样按照更大的比例增加的话,那我们只会更加痛苦;因此,问题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在于使能力和意志两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平衡。所以,只有在一切力量都得到运用的时候,心灵才能保持宁静,人的生活才能纳入条理。(p.83)相反地,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打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样遥远。只有在他似乎是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的痛苦才最为轻微,因为,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东西,而在于对那些东西赶到需要。真实的世界是有界限的,想象的世界则没有止境;我们既不能扩大一个世界,就必须限制另一个世界;因为,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唯一差别,才产生了使我们感到极为烦恼的种种痛苦。除了体力、健康和两只以外,人生的幸福是随着个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除了身体的痛苦和良心的则被意外,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是想象的。人们也许会说,这个原理是人所共知的;我同意这种说法;不过,这个原理的实际运用就不一样了,而这里所谈的,完全是运用问题。(p.84)正是由于我们力图增加我们的幸福,才使我们的幸福变成了痛苦。一个人只要能够生活就感到满足的话,他就会生活得很愉快,从而也生活得很善良,因为,做坏事对他有什么好处呢?(p.85)远虑!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不能及的事情,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远虑正是我恩种种痛苦的真正根源。向人这样短暂的一生,竟时刻向往如此渺茫的未来,而轻视可靠的现在,简直是发了疯!这种发疯的做法之所以更加有害,是因为它将随着人的年龄而日益增多,使老年人时刻都是那样的猜疑、焦虑和悭吝,宁愿今天接于一切而不愿百年之后缺少哪些多余的东西。因此,我们现在要掌握一切,把一切都抓在手里;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重要的是一切现有的和将有的实践、地方、任何东西;我们的个体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最小的部分。我们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扩展到了整个的世界,在整个大地上都感觉到了自己。在别人可以伤害我们的地方,我们的痛苦就因而增加,这有什么奇怪呢?(p.87)社会使人变得更柔弱了,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它剥夺了一个人运用自己力量的权利,而且还特别由于它是人的力量不够他自己的需要。人的欲望为什么随着他的柔弱而成倍地增加,小孩同成人相比为什么显得柔弱,其原因就在这里。成人之所以是一个很强的人,孩子之所以是一个很弱的人,不是由于前者比后者有更多的绝对的体力,而是就自然的状态来说成人能够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小孩则不能。因此,成人有更多的意志,小孩有更多的妄想;我所说的妄想,指的是一切既不属于真正的需要,而且只有借别人的帮助才能满足的欲望。(p.90)没有交换,任何社会都不能存在;没有共同的尺度,任何交换都不能进行;没有平等,就不能使用共同的尺度。所以,整个社会的第一个法则就是:在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间要有某种协定的平等。人和人之间的协定的平等,跟自然的平等迥然不同,为了要实现这种平等,就需要有成文法,也就是说需要由政府和法律。一个孩子对政治的只是应当简单明了;由于他对产权已经有了一些观念,所以,她只应该在牵涉到产权的时候才泛泛地知道有政府。(p278)既然我们一切错误都是由我们的判断产生的,则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需要对事物进行判断,则我们就根本不需要进行学习,我们就永远也不会自己骗自己,我们在无知无识中反倒比我们有了各种学识还更快乐。谁否认过在学者们的学识中有千百种真实的事务是蒙昧无知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的呢?然而,有学问的人是不是因此就更接近真理呢?完全相反,他们愈是前进,便愈是远离真理,因为在判断上的自负自大比知识的增长快得多;他们没学到一个真理,同时也就会产生一百个错误的判断。(p.307)

随爱弥儿一起游历

相信卢梭在成书过程中,总是在追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辗转的生活虽不致说颠沛流离,但始终没有一位贯穿少年与青年的,他困惑时可以去求助的导师。他学艺甚多,但没有连贯性,在知识体系中有许多漏洞。所以,他是羡慕爱弥儿的。爱弥儿一书,卢梭按他的学生“爱弥儿”经历的婴孩、儿童、少年、青年、成年的成长来描写他的教育理念,上册则写了教育的前提和前面三个阶段。几个有意义的结论:前提:所谓的教师(启蒙老师)应当由父亲这样的角色来担当(即使是别人也需有父爱之心):只有他对“爱弥儿”细心呵护、不求回报、不离不弃。婴孩:要控制他欲望和需求的平衡--欲望大过需求会导致暴虐,小过需求则会阻碍成长。童年:懂得私有制意即明白承诺:他开始懂得了什么是“赠与”。少年:引导他认识什么知识是有必要学习的,而非直接教他知识。青年:别为了自己的权威做虚伪或让他觉得虚伪的事:你能说吃了饵却不上钩的鱼是忘恩负义吗?为了让他以裁判人而非同谋或控诉人判断人,通过历史去观察,而非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本书的前半,提到了一个人成长期。我们大可对比爱弥儿与自己成长过程的异同,但往事已去,终无可追忆。而后半从一个神父自述的信仰之旅,开始讲说到逻辑层面的自我培养。爱弥儿在遭遇情变后,他对苏菲的判断随心潮起伏不定,而最后的结论是那么的公正与不偏不倚。他创造的爱弥儿,不是一个完美或者说一帆风顺的人(我猜这是作者让他遭遇这样厄运的原因),而是一个对人生交付出公正这一答案,对社会的索取不大于付出的人。看看他最后的这段自述吧:“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人,我就认为是在我的弟兄的家。如果没有人,我就认为是在我自己的家。只要我能够保持独立和富裕,我就有生活的手段,我就能够活下去。如果我的财富要奴役我,我就毫不惋惜地抛弃它。”正文的最后一段题为“游历”。读到这里,我也即将远游。今后的日子里,我不再用付出和收获来衡量它。因为游历即是人生本身:我们所付出的,我们所忍受的,我们除开在游历时不也在接受吗?这是这一次是我主动追求的,因此,哪里会有苦楚呢?

谁能给我讲讲,这本书最后那个附录啥意思啊?是结局?还是什么目的?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很久,里面有些内容可能是我读不懂也无法理解的,但是我是很赞赏作者自然教育的论点的。谁能帮我解释一下,书的最后有一篇附录,作者是什么意思?为何要将爱弥儿和苏菲的结局设计成那个样子?是抨击社会吗?求帮助。。。多谢指点。

我们的爱弥儿如何长大

今天终于读完了卢梭的《爱弥儿》的上卷,读书的速度好像有点慢,但考虑到其价值和内涵,还是感到很高兴和欣慰。 自己是带着虔诚的心开始阅读本书的,感觉就像圣经一样,很多话看似随意而说,但直指本质。卢梭似乎是居高俯视着尘世,以一种不容置疑的狂傲刺激着自以为是的凡人。他有足够的理由超然而去,却又不可理喻地入世布道。他道破天机,却又有些喋喋不休。“很久以来他们都认为我是游荡在梦幻之乡,而我则认为他们始终是停留在偏见的国度。” 卢梭说,“只知道为自己的事情打算的人,是太容易动感情的,所以不能理智地判断事物。”我们面对孩子的教育时,的确是太容易动感情了!似乎整个社会都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挥金如土,但都少了些理智。信仰缺失,根本价值飘忽,看似金钱最实际,却掐断了孩子受教育生长的脐带。大部分人因此有了回旋的理由,部分人借机拦路抢劫。只需一个理由,为了孩子。我们为孩子规划了太多的事,就是没有想到让他成为他自己!更多的孩子离自然这个永恒的老师越来越远,还没生出多少智慧,就有了不少驾驭自然的霸气。自然的规律都可以漠视,人为的法规就可以践踏了。于是各类不堪事件频发,于是孩子上学的路上,家长熙熙攘攘诚惶诚恐。这,就是现实孩子人生成长的缩影。 不管爱弥儿是不是虚拟的,我们的孩子是真实的,我们曾经受教育的经历也是真实的。我们现在每天在班级里面对每家的爱弥儿,我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只读了第五卷,无法给出准确的评价吧也许

读第五卷又难以压制的不服之感。作为一名女性,卢梭的关于女子智力上的观点个人还是认为受时代局限。关于卢梭认为家庭的权威应当是男性是不认同的,在讨论班(我们讨论班一不小心全是女生)上,有上海的女同学又认为在现下这个观点的错误,但是我也有询问我的父辈(我是90后)父辈(他们结婚了,这点很重要)在我听来倒是亲卢梭的。我的老师也是告诉我们家庭的权威应当是男主人。是否是时代的差异?卢梭塑造的苏菲,我们的助教反复强调是为爱弥儿而造的,另外,是要考虑当时的法国的社会背景的,要知道当时法国女人是怎样的,才能评价苏菲这个形象。我在读时想到了自然要求和个人天性的差异,教育本就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为何可以写得如此的明确,原因就在于卢梭是一个政治哲学家,他所考虑的是整个社会而不是个体发展,当然我想在他看来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矛盾。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专业必读书目之一,《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而且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卢梭以讲故事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给人灵魂上的启迪,难能可贵

的确是本好书,没点修养跟耐心根本看不下去

真心是本好书,但是很难懂。每天都提醒自己这个月最少要看20本书。所以老是跑图书馆,我不知道我大学读完到底可以看完图书馆里多少书,又能收获多少。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背诵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收获什么,技巧上的改善便是阅读速度真的是越来越快,或者是会挑书了。卢梭,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只要是上课稍微听点的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当然也包括他的代表作《爱弥儿》、不记得是去年还是前年,在上海还是在哪里,我有看过一小段卢梭的《忏悔录》,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看过,看吧,我连看的年数,城市都忘了,更何况是内容了,我只是记得这书是卢梭的,仅此而已。《爱弥儿》是今天中午打算去图书馆做志愿者的时候在还书处看到的,想着为何老师上课会提到,且想着也是跟自己专业有关的,便想着要么看看吧,大致翻了几页,觉得还不错。一开始还以《爱弥尔》一本叙事性的教育专著,看了三分之一以后才知道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象。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实。 唉。现在想想:我从一个连‘应试’俩字是什么东西也不懂的同学到现在知道‘应试’这俩字做何解,只知一点前因后果的同学,也是走了很多年。什么巴学园,我真的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无奈。真的只能慢慢改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努力改变今后会遇到的每一个学生吧,包括自己的孩子。慢慢来,或许会快些。慢慢看吧,等全看完了再来好好写写书评。今天在自习室背新概念背的睡着了。好累的一天,呼!

不敢让卢梭当我孩子的教师

不敢让一个靠情妇抚养,患有被害妄想症,还有心理分裂症,最后自杀身亡的人来当教师。无法想象,这个人是怎么写出这篇鸿篇巨著的;也无法相信,我竟然很赞同他的很多观点。有些混乱的纠结,如果卢梭还活着,能见上一面,亲自问问多好?

妇人与文人

一部伦理学的著作,教育人如何幸福生活,越来越变成一本小说,看完附录的续篇,小说感会愈加强烈,尽管写作者一再不失时机地提醒读者要相信其事其人的真实性。总觉得文人的演绎往往适以构成世俗欲念另一极端的蛊惑;妇人与文人,彼辈似乎都不得不假某种色相谋求别人的喜欢,而讨别人喜欢总归是有某些好处的;从头到尾,不就是要将爱弥儿妆成一个人见人爱的角色吗?没有苦难,尽是消遣;善是纯善,恶是至恶;虽然爱弥儿的教父在现实生活中把他的所有五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理想演绎的色相固与真实偏离,却具有了流传的充足理由;反之,若象李贽那样较真,将永远得不到主流的认可,不足道,小大之别耳!

总结

婴儿:1、衣服;2、喂奶;3、老师;4、受伤;5、孩子出生后接受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强迫与命令;6、保姆;7、育婴地点;8、洗澡;9、医生;10、不要让孩子养成任何习惯,要让他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力量和自由;11、哭(是婴儿与世界建立联系的第一种途径,哭有两种动机,一种是寻求帮助,一种是命令他人,对于后者,完全不应该鼓励,因为人不应该命令别人,因为他没有权力,更不应该命令物品,因为物品不听命令);12、破坏的行为,根本原因在于他要展示自己的力量,而破坏比建设来得更快。;儿童:1、诺言没有意义;2、惩罚小孩;(不要用强权,而要让他自作自受)3、柔弱;4、说话;5、危险和镇静,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恐惧(这一点我的父亲做得最差);6、感官开发;7、教条、理性(用直接触动他感官的东西教育他);8、布施;9、模仿;10、天资;11、语言教育;12、寓言;13、读书;14、懒;15、怕黑少年:1、好奇心-科学知识,关键是让他自己寻找答案;2、持久注意;3、虚荣心;4、 “有用的”、“这跟我有什么关系?”;5、对于技术、职业、交换、商业、公民的价值观;6、判断-推理,“我不知道”;7、要得到正确判断,最好的办法是让感官自行验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用另一种感官去验证;10、无论你讲什么,先要揭示他的用途然后才是他的弊端;青春期:1、情感教育,目的是成为仁慈的人,手段是痛苦以及对于痛苦的适当观察与理解引起的同情;2、性教育,遏制,目的是保存精力,手段是通过扼杀想象力;3、青春期叛逆,要把这团火当成一种手段来控制他,要真正为他好,但是绝对不要说出来;4、对人的判断,要同情人民;总结:一、卢梭的目的是培养:自由(通过自然);平等(通过认识人的天性)、博爱(通过同情心),坚强(能够忍受痛苦),朴实(通过自制)的人;二、卢梭是根据自然、天性以及同情心形成这个目标的;三、婴儿与儿童的区别在于语言,儿童和少年的区别在于体力,少年和青春期区别在于欲望;婴儿教育的关键是顺其自然,保持健康;儿童的关键是教他勇敢,开发感官,通过游戏锻炼;少年教育的关键是利用好奇心培养求知欲;青年的关键在于情感教育;总之,都要顺其自然,不要说大道理。卢梭的价值观总体上是比较消极的:在论到善良的时候,他认为善就是不做坏事(以此为孤独寻找理论支持);在论到真的时候,他表示“我们引以为骄傲的不是发现真理而是不犯错”(以此为低调寻找理论依据);在论及人生意义的时候,他觉得人幸福的根本不是追求快乐,而是避免痛苦(以此为朴素、制欲寻找理论依据);这些确实是我没有想到过的,因此,读卢梭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这种消极的思想,这些“消极”原来在我看来都是不可接受的,然而现在我似乎体会到了;我隐约地感受到原来所追求的东西都没有意义,都过于复杂,过于眩耀、过于虚夸,而自然、朴素、必须的东西才有价值,但是新的意义没有出来,因此我又想到要出家。真可怕的念头。

此时此刻读《爱弥儿》中(第四卷)

四、人的第二次诞生:自爱、信仰、欲念、爱情第四卷的开篇一大段直白的抒情宣告了一个生命新的人生阶段的诞生。卢梭倾向说人诞生过两次:一次是为了生存,另一次是为了生活;一次是为了做人,另一次是为了做一个男子。这个分水岭就是青春期真正来临的十五岁。他说这是生命的第一个四分之一。我阅读的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15岁是人生的四分之一?难道十八世纪人的寿命可控范围在60岁左右?他称15岁正如暴风雨的前奏是一阵海啸一样,15岁这狂风暴雨的巨变也用了一阵日益增长的欲念的低鸣宣告它的来临,一种暗暗无声的骚动预告危险即将到来了。性情的变化,愤怒的次数的频繁,心灵不断的激动,使他几乎成了一个不守规矩的孩子,他对我像他说的话以前是乖乖地服从,而现在则充耳不闻了,他成了一头发狂的狮子,他不相信他的向导,他再也不愿意受人管束了,除了性情上的变化征兆,他的相貌开始长得轮廓分明,一副性格的样子,他失去了他的声音,他既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这两种人的声音他都不能发了,他已经觉得他的眼睛和神情什么都能够表达了,他已经开始用它们传出忧郁和盛怒的心情了,这是之前没有过的事情,你还没有感触到什么东西,他就已经有所感觉了,他急燥不安又不知所因…..他说他所说的第二次诞生,到了这个时候才人真正地开始生活。读到这里,因为刚刚经历了儿子青春期的磨难,心有余悸,经大师这样的点醒描述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家长们都齐呼:可怕的青春期!原来它真正的源头是因为人的第二次诞生,所以给母子带来宛如分娩般的阵痛……有的人前期各种辅助工作做得好的,很快过去了,可我们母子整整用了5年,初中二年级到考上大学,一幕幕的惊心动魄、哭天抹泪、歇斯底里、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所有的折磨都经历了……大师对经历第二次诞生的爱弥尔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于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和求证的心理急切地接着读下去。当然,读到这里我也产生的了第二个好奇:写这本书的卢梭是个什么年华呢?后来翻下卷编辑特意组撰的他的生平知道:这本书完成在45岁,之后他得到了猛烈的人生攻击。他说所有一切欲念的本源是自爱,一切其他的欲念不过是它的演变。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必须要爱自己,我们爱自己胜过爱其他的一切。人所应该研究的是他同他周围的关系。一个人到了他需要一个伴侣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心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心了。他同别人的种种关系,他心中的一切爱,都将随着他同这个伴侣的关系同时发生。只要他有所爱,他就只从属于他自己和他自然的需要;一旦他有所爱了,他就要从属于他所爱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他同人类开始结合的联系。当他能够爱人的时候,他也同时能够感觉到别人的爱了。在备注里谈到爱和友谊的不同,让我很吃惊和赞叹。我也是刚刚才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友谊?友谊原来真的是一种交换,是一种契约关系。这又想到同学曾推荐阅读的《社会契约论》是不是就是他写的。赶紧去豆瓣书单里翻查,原来是《新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他写在 岁,爱弥儿之后的第几个年头。卢梭这样认识爱和友谊。他说爱不一定是要人家报答的,友谊则不然。友谊是一种交换是一种契约,同其他交换或契约是一样的,讲求公平。不过它比其他一切的交换或契约都更为神圣。朋友这个词除它之外没有任何的相关语。凡是不以友好之心对待其朋友的人,准是一个歹徒。因为一个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友谊,就必须拿出或加装拿出他自己的友谊。感人之恩是一种自然的情感,真正的恩惠是绝不会被人遗忘的。人们要懂得爱,那是需要经过许多时间和思考、具备很多知识。只有经过判断之后,我们才有所爱;只有经过比较之后,我们才有所选择。爱相应是相互的。为了要受到人家的爱,就必须是自己成为可爱的人。当一个人觉得为人所爱是多么甜蜜的时候,他就希望所有的人都爱他。我们之所以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我们之所以爱我们的同类,与其说是由于我们感到了他们的快乐,不如说是由于我们感到了他们的痛苦;因为在痛苦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出我们天性一致,看出他们对我们爱的保证。卢梭认为,要使孩子们保持他们的天真,只有一个良好的办法,那就是:所有他周围的人都要尊重和爱护他们的天真。他建议人要从两方面控制自己的欲念:既要从人类也要从个体去认识人的真正关系;二要按照这些关系去节制心灵的的一切感情。强调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怎样教育他自己,而在于我们通过给我们的孩子所选择的环境如何去教育他。他特别强调:随着他的知识越来越多,你就应当有选择地使他对那些只是具有一定的观念;随着他的欲念欲来欲强烈,你就应当有选择地使他看到一些能够克制欲念的情景。要防止一个少年在没有余力做成人的时候变为成人。讲到历史,他称赞修昔底德是历史学家当中一个真正的模范。他叙述史事不加评语,没有漏掉任何一个有助于读者自己去评判历史的情景,他把所讲的事实都展示在读者眼前,他自己不仅不插身在事实和读者之间,而且还远远地躲开。说到阅读他主张从细节处见性格的思考。他特别推崇普鲁塔克敢于描写我们不敢描写的细微情节,用琐碎的事情把传记写得有趣味。他是那样善于选择他的事例,往往用一句话或一个笑容或一个手势,就足以表达其主人公的特殊性格。汉尼拨说一句笑话就重振了那溃败的军队的士气,使他们欢欢喜喜地奔向他征服意大利的战场;亚历山大一句话不说,就把药吞下去了,这一刹那间竟成了他一生当中最美妙的时刻;他写图伦伯爵被仆人误认为厨师助手恶作剧从背后很打屁股。挨打的人转过身来,仆人一看是自己的主人,就全身哆嗦、晕头撞向地跪下去,说:大人,我以为是若尔日……伯爵揉着臀部叫到:即使是若尔日,也不应该打得这样重呀。读史明智。他特别提到罗马皇帝屋大维的人生悲剧。奥古斯都在平服了他的臣民和打败了他的对手之后,统治空前的大帝国达40年之久。他战胜了他所有的敌人,那空幻的功业又有什么用呢?这个可怜的人想统治整个世界,然而却不知道要管好他的家!疏于治家的结果怎样?他看见他的侄子、义子、女婿都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死掉了;他的孙子最后弄得只好吃自己床上的垫絮;他的女儿和孙女做了许多寡廉鲜耻的事使他蒙受羞辱,一个饿死在荒岛一个在监狱中被一个弓手杀死。至于他自己,则成了他可怜家庭剩下的只是最后一人,被自己的妻子逼得只好让一个怪物做他的继承人。这个主宰世界的人,曾经多么荣耀和富贵,结果他的命运却落得如此。这又让我忍不住想到薄谷一家的滑铁卢……一审中既然不得不示弱地承认“治家无方”,二审再折腾亦不过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再添加一些电视剧元素罢了……说到救治青年的虚荣心,那就是经验。他主张让孩子去经历一些意外的事情,以便向他证明他并不比我们更聪明。要经过一番危险才能取得的经验,就叫他从历史中去寻找,而不要让他自己去尝试。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那就让年轻人去冒一下险好了。要纠正他们的过失就必须分担他们的过失;要洗雪他们的耻辱就必须承受他们的耻辱。孩子的种种过失,可以变成在必要的时候手中用来约束的缰绳,但要掌握一门最大的艺术:针对情况进行劝勉。能预知这个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听他的话,在什么情况下可能还是那样执拗,以便处处让经验去教训他同时又使他不遭遇太大的危险。在他既犯之后就决不要去责备他。因为这样做只有使他生气,使他出于自尊而反抗你。相反,当他看到你好言好语把他的羞愧遮盖过去,不仅不使他难堪反而安慰他的时候,他一定会感激你的。你对他的安慰,其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教训。他对你的安慰愈不起疑心就愈能收到效果。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使学生听得懂你所讲的东西。不应该把什么话都讲完,把什么话都讲完的人,反而讲不好什么东西。他说当他看到青年人在最活泼的年岁只学习纯理论的东西,而在他们还没有一点实际经验的时候一下就投入社会和担当事情,这种做法是违反理性违反自然的。他教育他的爱弥儿怎样生活,教育他靠自己的力量生活,教他怎样挣得面包,还要教他知道怎样对人,会使用支配人的工具,会估计文明社会中个人利益的作用和反作用。要防止一个青年由于无知或欲念的蒙蔽而自己害自己。但是,无论在什么年龄都应该教育他对人和蔼、如何进行道德实践、保护需要援助的人。他推崇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唤起人类心中的爱。正是因为做了好事,人才变成好人,要把穷人的利益看作他自己的利益,不仅用金钱去帮助他们,而且要为他们服务、保护他们、为他们牺牲个人的利益和时间,应当终生都要担负这样高尚的职务。学会穷人主持正义,从道德实践中养成勇敢坚毅的品行。这一点和青年时期要求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多作公益和慈善、参加志愿组织的现代思想一脉相承。伟人他在十八世纪已经讲述得这样明白了。接下来第四卷得很大一部分篇幅用来探讨信仰和宗教的问题。他主张培养天性。“要信上帝才能得救”他认为信仰的义务含有履行这种义务的可能性的,没有信仰的哲学是错误的。主张不要向那些没有能力理解真理能力的人宣讲真理,那等于是散步谬误。第四卷信仰自白,以一个萨瓦省牧师的讲述来阐述卢梭对宗教和自然的认识。他说,我的孩子你别指望我讲什么渊博的学识或艰深的道理。你一边听我谈话,一边问问你自己的心,我要求于你的,仅这一点。他说,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认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我们不了解我们自己,我们不懂得我们的天性和我们的能动的本原;我们连人是一个简单的存在还是一个复合的存在也不晓得;我们周围都是一些奥妙莫测的神秘的东西,它们超过了我们所能感知的范围;我们以为我们具有认识它们的智力,然而我们所具有的只不过是想象力。每一个人在走过这想象的世界的时候,都要开辟一条他自认为是平坦的道路,然而没有一个人知道他那条道路是不是能达到目标。卢梭对哲学家的认识,他不承认他是哲学家,而且对哲学家这个称谓很不屑。他主张独立思考宗教哲学。他说,哲学家们不仅没有解除我的不必要的怀疑,反而使那些纠缠在我心中的怀疑成倍地增加,一个也得不到解决。所以我只好去找另外一个导师,我对自己说:“请教内心的光明,它使我所走的歧路不至于象哲学家使我走的歧路多,或者,至少我的错误是我自己的,而且,依照我自己的幻想去做,即使堕落也不会象听信他们的胡言乱语那样堕落得厉害。他认为,知觉,就是感觉;比较,就是判断;判断和感觉不是一回事情。卢梭的三个信条。第一个信条:有一个意志在使宇宙运动,使自然具有生命。这是我的第一个定理;如果运动着的物质给我表明存在着一种意志,那么,按一定法则而运动的物质就表明存在着一种智慧;世界是由一个有力量和有智慧的意志统治着的。这个有思想和能力的存在,这个能自行活动的存在,这个推动宇宙和安排万物的存在,不管它是谁,可以称它为"上帝"。在这个辞中归纳了所有的“智慧"、“能力"和"意志"这些观念,它具有"仁慈"这个观念。他认为在人的天性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本原,其中一个本原促使人去研究永恒的真理,去爱正义和美德,进入智者怡然沉思的知识的领域;而另一个本原则使人故步自封,受自己的感官的奴役,受欲念的奴役。人时刻都有意志的能力,但不一定时刻都有贯彻意志的能力。我们的悲伤、我们的忧虑和我们的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精神上的痛苦无可争辩地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而身体上的痛苦,要不是因为我们的邪恶使我们感到这种痛苦的话,是算不了一回事情的。我们为了寻求一种空想的幸福,结果却使我们遭遇了千百种真正的灾难。他这样描述死,认为人是被吓死的。当一个人由于生活没有节制而搞坏他的身体的时候,他就想用医药使他恢复健康;在他所感到的痛苦之外,又加上他所惧怕的痛苦;对死亡加以预料,必然使我们对死亡感到恐怖,从而加速死亡的来临;我们愈想逃避它,我们愈觉得它在我们的身旁;因此,我们这一生是吓死的,而且在死的时候还把我们因违背自然而造成的罪恶归咎于自然。别再问是谁作的恶了,作恶的人就是你自己。罪恶都来源于自身,万物是有一个毫不紊乱的秩序,普遍的灾祸只有在秩序混乱的时候才能发生,个别的灾祸只存在于遭遇这种恶事的人的感觉里,但人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不是由大自然赐与的,而是由人自己造成的。卢梭对善的认识:善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一切有感觉的存在不可或缺的自爱之心的必然结果。我们所谓的"善",就是由于爱秩序而创造秩序的行为,我们所谓的"正义”,就是由于爱秩序而保存秩序的行为。因此他主张:“行事正义,你就可以得福。”人的公正表现在给予每一个人应得的东西;而上帝的公正表现在要求每一个人对他给予的东西付出其代价。一个人只有为人善良才能达到身心两健的地步。一个人如果由于只想到自己,因而只爱他本人的话,他就再也感觉不到什么叫快乐了,他冰冷的心再也不会被高兴的事情打动了,他的眼睛再也不会流出热情的眼泪了,他对任何东西都不喜欢了;这可怜的人既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什么生气,他已经是死了。反之,好人的内心是十分恬静的,他的笑不是恶意的笑而是快乐的笑,因为他自身就是快乐的源泉;无论他是独自一个人还是在众人当中,他都是同样的高兴;他不是从他周围的人的身上取得他的快乐,相反地,他要把他的快乐传给他们。卢梭认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他把这个原则称为良心。好善厌恶之心也犹如我们的自爱一样,是天生的。良心的作用并不是判断,而是感觉。他极力讴歌道德和善举。为善之乐就是对善举的奖励,一个人要配得上这个奖励,才能获得这个奖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道德更可爱的了。他这样描述20岁这个青春恋爱时期的年龄特点:在人生中有这样一个年龄,到了这个年龄,心虽然是自由的,但已经是迫切不安地渴望得到他尚不了解的幸福了,它带着一种好奇的想法去寻求这种幸福;由于它受到感官的迷惑,最后竟使他把他的目光倾注于它的幻象,以为是把它找到了,其实那里并没有他所寻求的幸福。就我的经验来说,这种幻象是持续了很长的时期的。在信仰自白里他以一个牧师的口气公然对上帝进行挑衅,怪不得此书出版后,54岁的他逃出巴黎,之后一度更名换姓。他认为只有一本书打开在大家的面前那就是自然的书。但他对圣经的庄严和福音书的神圣一点不曾亵渎。他称赞耶稣在他同时代的人中间,到哪里去找只有他才教导过和以身作则地实行过的这样高尚纯洁的道德呢?在最疯狂的行为中,我们听到了最智慧的声音,坦白的英勇的道德行为使人类中最卑贱的人蒙受了荣光。苏格拉底在死的时候还能安祥地同朋友们谈论哲学,所以他这种死法是最轻松的;至于耶稣,他临死的时候还在刑罚中呻吟,受尽了一个民族的侮辱、嘲笑和咒骂,所以他的死是最可怕的。苏格拉底拿着那杯毒酒的时候,向那个流着眼泪把酒杯递给他的人表示祝福;而耶稣在万分痛苦中还为屠杀他的残酷的刽子手祈祷。不错,如果说苏格拉底的一生是圣人的一生,他的死是圣人的死,那么,耶稣的一生便是神的一生,他的死便是神的死。他说在《福音书》中还是有许多的事情不可相信,还是有许多的事情违背理性,是一切明智的人不能想象和不能接受的。遇到这种种矛盾,你怎样办呢?他说,我的孩子,你始终要虚怀若谷;对你既不能理解又不能否认的东西,你要默默地尊重;对那唯一知道真理的伟大的上帝,你要谦卑。就你现在的年龄来说,你正处在最关紧要的时期,因为这时候,你的心灵最容易接受真理,你的心正在形成一定的形态和性格,你可以决定你一生是向善还是向恶。往后,心灵就僵硬了,就打不上新的印痕了。年轻人啊,在你还十分柔和的心灵上要打上真理的烙印。如果不能以自己的智慧摆脱愚钝的状态,唯一的办法就是过诚实的生活;上帝既然能够叫石头给亚伯拉罕生子孙,那么,一个人只要配享光明,他就有希望光明的权利。关于宗教和道德,卢梭认为,真正的宗教的义务是不受人类制度的影响的,真正的心就是神灵的真正的殿堂,不管你在哪一个国家和哪一个教派,都要以爱上帝胜于爱一切和爱邻人如同爱自己作为法律的总纲;任何宗教都不能免除道德的天职,只有道德的天职才是真正的要旨;在这些天职中,为首的一个是内心的崇拜;没有信念,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强调对于20岁的青年,他已不再是你的小学生了,他是你的朋友,是一个成人了,你从今以后就应当这样看待他了。他们不再听你对儿童讲的那种语言,你对他说话就要想对一个大人说话的样子。他主张青年人到了结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甚至要解决欲念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赶快让他结婚。但他对这个问题又提出质疑,他说这也只能是幸免失足希望的千分之一。最合理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延缓天性的发展以裨益理性,从而就可以使他取得双倍的时间。使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保护他不至于不知不觉间犯下过失。给他明明白白地指出他周围的危险。在此以前,我们是利用他的无知去约束他的,而现在,就要通过他的智慧才能管住他了。那就需要新的教育内容填充进去。向他说明他的光阴和我的光阴是怎样利用的,向他说明他是怎样一个人和我是怎样一个人,说明我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和他做了一些什么事情,说明我们彼此之间互相的义务,说明他所有一切的伦理关系、他所承诺的一切信约和人们同他订立的信约,说明他的官能的发展已经到了什么程度,说明他必须走什么样的道路,说明他在那条道路上将要遇到的困难和克服的方法,说明我在哪些事情上还可以对他进行帮助,哪些事情是他今后可以自己依靠自己去办的;最后,还要说明他现在正处在紧要的关头,说明他周围有哪些他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的危险,说明他在听任他日益滋长的欲望的支配以前,为什么应该对自己保持警惕的种种理由。他提出:在教育成年人的时候,所采取的方法要和教育儿童的方法完全相反。你千万不要犹豫,而应当把你这样小心翼翼地隐瞒了如此之久的危险的神秘事情告诉他。既然他最后一定要知道这些事情,那就不能让他从别人那里知道,也不能让他自行知道,而只能从你这里知道;既然他今后不能不进行斗争,那么,为了使他不至于遭到突然的袭击,就应当使他了解他的敌人。他强调选择好的说话时机很重要。如果你不选好说话的时机,说了也是白说的。在播种以前,应该先把土地锄好;道德的种子是很难生长的,必须要有长时间的准备,才能使它生根;说教之所以最没有用处,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说的,既没有区别,也没有选择。听众在禀赋、思想、性情、年龄、性别、职业和见解上既然是这样千差万别,我们怎能认为同一个说教对他们全都是适合的呢?正如一个梦游病者一样,当他昏昏沉沉地在一个深渊的边缘上徘徊的时候,如果突然一下把他叫醒的话,他就会掉到那个深渊中去的;我的爱弥儿就是这个样子,他在天真无邪的睡梦中反而能逃脱他看不见的危险,如果我突然叫醒他,他就会失足掉下去的。我们首先要使他离开那个深渊,然后才唤醒他,远远地把那个深渊指给他看。他指出,读书、孤独、懒散、坐着不动的生活、同妇女和青年的交往,所有这些,都是他在这个年龄所要通过的危险的路径,它们不断地把他引到危险的边缘。他提出三点值得考虑:艰苦的体力劳动;不让他去接近危险场所;必须找一种需要投入全副精力的工作叫他去做。目的只是用它去延迟另外一个更加危险的欲念的到来,以便在我向他谈到这个欲念的时候,他能保持冷静,容许我从从容容地描述,而不使他的心里感到骚动。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些时期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对他今后的一生都要产生影响。要深深地把它印在他的脑子里,使它永不磨灭。他这里也谈到古人采用劝导和兴灵感召的办法以及表象语言契约的神圣。他说,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和人之间除了用暴力和利害关系互相控制以外,便没有其他的办法,而古代的人彼此间大都是采用劝导和心灵感召的办法的,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知道利用表象的语言。所有一切的契约都是很庄严地达成的,以便使它们不至受到任何破坏。在实行暴力以前,神就是人类的主宰;在神的面前,人们订立条约,结成联盟,宣布他们的信约;地球的表面就是一部记载这些事情的书。岩石、树木和一堆堆的石头,宣誓的井,活的和看得见人的井,芒布累的古老的橡树,作见证的石堆,所有这些,尽管是很简陋的纪念物,然而是很庄严的,象征着契约的神圣,没有哪一个人敢用犯罪的手去亵渎它们,这些无言的证人远比今天的严酷的空洞的法律更能坚定人的信念。古代的人能仗他们的口才达到他们的目的,这一点很奇妙的;这种口才不仅表现在措辞的美,而且,从来就是说话的人所说的话越少,他所取得的效果反而越大。说话之所以显得生动,不在于说了些什么辞,而在于使用什么符号来表达;不是说得生动,而是演得生动。把一个东西呈现在人的眼前,就能燃起他的想象,引起他的好奇,使他一心等着你要说些什么话;单单这个东西往往就能说明全部的问题。大流士在同西塞人以兵戎相见的时候,收到西塞王送来的一只鸟、一只青蛙、一只老鼠和五枝箭。使者把这些礼物放下以后,一言不发地就转身回去了。大流士明白了西塞王的可怕的意思,赶快就收兵回国了。他告诫家长,你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冷冰冰的理论,只能影响我们的见解,而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它可以使我们相信它,但不能使我们按照它去行动,它所揭示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想而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和青年人谈话,首先从触动他的想象着手,还要选择时间、地点和对象,要它们能产生你所希望的印象;还要流露充沛的感情,不谈他的利益,就不会使他的心感到紧张,反之,只是谈我自己的利益,却更能打动他的心;使他年轻的心中产生友爱、慷慨和感恩之情的幼芽,看着它们成长要用它们去激发他的心。对任何年龄的人所讲的道理都要以一定的形式表述,才能得到他们的喜欢,如果必要的话,就用严肃的口气讲,但是,要让你所讲的话始终具有一种使他不能不听的魅力。我们不能干巴巴地说一些话来打消他的欲望,我们不能遏制而要引导他的想象,以免它产生可怕的结果。对他讲什么叫爱,对他讲妇女,对他讲快乐的事情;要使他在你的谈话中能发现使他年轻的心感到高兴的美妙的事物;要千方百计地使你成为他的知心人,因为只有在你变成了他的知心人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做他的老师。在向他讲到不可思议的生殖之谜的时候,我们除了让他知道自然的创造者使这种行为具有快感之外,还应当让他知道这种行为之所以微妙,是由于有专属的爱情,让他知道有许多忠贞的义务包围着这种行为,使这种行为在达到目的的时候将获得双倍快乐;婚姻为一切结合之中最甜蜜的结合,为一切契约之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契约,这种结合是这样神圣地受到一切人的尊重,为什么任何人如果敢玷污它的纯洁就要受到世人的憎恨和诅咒。向他讲解的保持贞洁的方法,一个人只要还保持着他的贞洁,他就会珍惜它,只是在他已经失去贞洁之后,他才会等闲视之的。应当使你的学生知道他答应遵守的诺言是很多的,而你答应遵守的诺言比他还多。在树立了威信之后,首先注意的是:要怎样才能避免使用这种威信。要想方设法地渐渐得到他对你的信任,以便成为他在寻求快乐中的知心人和决定人。仅不能打击他那样年纪的倾向的发展,反而要熟习它们的发展的情况,以便加以控制;要了解他的观点,才能对他进行指导;决不牺牲他现在的快乐去寻求什么遥远的幸福。关于爱情和性欲。不怕促使他心中产生他所渴望的爱情,要把爱情描写成生活中的最大的快乐,因为它实际上确实是这样的;之所以向他这样描写,是希望他专心于爱情;要使他感觉到,两个心结合在一起,感官的快乐就会令人为之迷醉,要使他成为情人的同时,成为一个好人。我们只能够以欲念来控制欲念,我们必须利用它们的威力去抵抗它们的暴虐,我们始终要从天性的本身去寻找控制它的适当的工具。爱弥儿生来不是为了永远过独居的生活的,作为社会的成员,他要为社会履行他的义务。既然他要同人们一起生活,他就应当对他们有所认识;他已经一般地了解人类,但是他还需要分别地了解个人。他已经知道人在世界上要做些什么事情,但是他还需要知道人在世界上应当怎样生活。正如人生中有一个年龄是适合于用来研究学问一样,在人生中也有一个年龄是适合于用来研究社会的习惯的。每教导一件事情,都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都要避免它带来的危险。关于伴侣,卢梭对这个年轻人说:“你的心需要一个女伴,让我们去寻找一个适合于你的伴侣,也许我们是很不容易找到她的,真正优秀的人始终是很少的,但是,我们既不着急,也不畏难。毫无疑问,总是有这样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的,到最后我们总会找到她,或者至少也会找到一个同她差不多的人的。”这里,卢梭开始写到青年的爱情,在此之前的所有铺垫关于读书、历史、信仰、牧师传道等等的探讨无不是为一个青年的爱扫清障碍,从篇幅上看接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青年的过渡时期,足见对第二次诞生之生命完善关键时期的重视。这个时期要防止的是被同伴引诱陷入的堕落:这种前后判若两人的情况,完全是思想方法改变的结果。他的心还是那个心,可是他的想法已经变了。他的感情的变化尽管是比较慢,但最后也将由于思想方法的改变而改变;对一个进入社会的青年来说,应该提防的不是色欲而是虚荣;因为,他将听从别人的倾向的支配而不听从自己的倾向的支配,他之所以这样放荡,是由于狂妄的心理而不是由于爱情。他虽然是讨厌他的伙伴们的那种胡闹的寻欢作乐的生活,但是又不敢不跟他们同流合污,为的是怕受到他们的嘲笑,因此他说:“我跟着去寻欢作乐,正如我不喜欢卷烟也跟着抽烟一样,一个人总不能老是象一个孩子似的。”在这个关键时期,父母敞开肺腑的由衷劝告尤为必要,请听卢梭是怎样开导爱弥儿心扉的:在一个正直和富于情感的心中,一个忠实的朋友的声音将压倒二十个引诱者的叫嚣。由于现在的问题只是向他指出他们在欺骗他,向他指出他们在假意把他当作成人看待的时候,实际上是把他当作小孩子,所以,我说话的时候,始终要语气严肃,说得恳切,以便使他明白只有我才把他当作成人。我将对他说:“你知道,由于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所以我才说这番话的,我不能不这样说。可是那些年轻人为什么要来劝说你呢?那是因为他们想引诱你,他们并不是爱你,他们也不是关心你;他们唯一的动机是想陷害你,因为他们看见你比他们高尚;他们想使你也堕落得象他们那个卑贱的样子,他们之所以骂你听我的管束,为的是好让他们来管束你。你相不相信不由我而改由他们来管束你,对你有好处?难道说他们比我还高明?难道说他们对你一天的情感比我对你的情感还深?要说明他们的嘲笑有他们的道理,那就要说出他们有什么依据,他们凭什么根据说他们的行为准则比我们的行为准则好?他们只不过是在摹仿其他的轻浮的人的样子,而现在又要你摹仿他们的样子。为了摆脱他们所说的他们的父亲的偏见,他们就去听从他们的伙伴的偏见。我不明白他们这样做有什么用,但是,我发现他们肯定地会失去两个巨大的好处:其一是父母的爱,而父母的忠告总是很诚恳的;其二是经验,而经验是使我们能够判断我们所知道的事物的,当父亲的人都曾经经历过小孩子的生活,而小孩子则未经历过父亲的生活。你相不相信他们是真正按照他们那些荒谬的说法行事呢?不是的,亲爱的爱弥儿,他们为了欺骗你,竟对他们自己也说假话;他们的表里是不一致的,他们的心在不断地揭露他们的虚伪,他们的话往往同他们的行为相矛盾。他们当中有些人把老实的人作为谈笑的材料……亲爱的爱弥儿,如果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的话,你便把他们的道理拿来想一想,并且同我的道理比较一下。如果我也象他们那样采取冷嘲热讽的作法,你将看到,他们可揶揄的地方比我还多。我是不怕严格的考验的。嘲笑者的胜利是暂时的,真理仍然是真理,他们狂妄的笑不久就会消失的。他提醒家长,你要十分注意地观察青年的行动;他能够保护他不受别人的危害,但是你要保护他不受他自己的危害。只要你教育他的东西超出了本能的范围,你就不要相信他的本能:当他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他的本能是好的,一旦他涉足社会,他的本能就值得怀疑了。但是,我们不能消灭他的本能,我们要对它加以控制,控制它也许比消灭它还难咧。在二十岁以前,身体一直是在成长,需要使用他的全部的精力;因此,在这个时期节制情欲,是由于自然的法则使然的,违反这个法则,就不能不损害身体。二十岁以后,克制情欲就是一种道德的行为了,其目的是为了教导一个人怎样律己,怎样做自己的欲念的主人。但是,道德的行为有可以变通的地方,有例外的情形,有它们自己的法则。当人类的弱点使我们不能不在两害当中选择其一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那个程度较轻的害处的;因为,我们宁可做一件错事,而不愿意染上一种恶习。他做第一件坏事的时候,如果你容忍他,他就要去做第二件坏事的,这样接二连三地做下去,到最后必然是打乱整个秩序,践踏一切法规的。如果你想纠正你的学生的弱点,你就应当把你自己的弱点暴露给他看,就应当让他在你身上也发现他所体验到的斗争,使他照你的榜样学会自己克制自己。至此,我们回头来看看,此时此刻受卢梭一系列熏陶教育的爱弥儿是个什么范儿的青年呢?他很少说话,因为他并不希望引起人家对他的注意;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要说就只说有意义的事情,否则,他又为什么要说呢?爱弥儿教养有素,所以决不会成为一个碎嘴子。我们之所以唠唠叨叨说个不停,推其原因,或者是由于自命不凡的心理,或者是由于对鸡毛蒜皮的事情也斤斤计较,愚蠢地以为别人也同我们一样地把这些事情看得很重要。一个人如果对事情有足够的了解,从而能恰如其分地对它们作出估计,是决不会说过多的话的;因为他能够同时判断别人是不是会注意地听他,是不是对他所说的话感到兴趣。一般地说,知识少的人,讲话讲得特别多;知识多的人,讲话反而讲得很少。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是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讲很多的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的东西是他讲不好的,所以他就闭着嘴巴不讲。爱弥儿不仅不对别人的礼貌抱抵触的态度,反而自己顺着他们的礼貌去做,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显示他好象是懂得那些规矩,也不是为了假装一付斯文的样子,相反地,他是害怕引起别人的注目,害怕别人看出他与众不同;因为,只有在别人不注意他的时候,他才感到舒服。尽管他已经踏入了社交场合,他对其中的作法还是绝对地一无所知的,但是他并不因此就感到害羞和胆怯;他之所以躲在别人的后头,其原因绝不是由于他感到侷促,而是由于他要好好地观察他们,就不能让他们看见他。别人对他抱怎样的看法,他是不介意的;别人的嘲笑,他是一点也不害怕的。因此,他能够经常保持平静的心灵和清楚的头脑,不至于因为不必要的顾虑而弄得自己不安。不管别人是不是注意他,他始终是尽他的力量去做;同时,由于他可以时时刻刻聚精会神地观察别人,因此,他能够洞若观火地看出他们的那些做法的意义;这一点,是那些受俗见愚弄的人办不到的。我们可以说,他之所以能够很快地懂得他们的做法,恰恰是因为他对那些做法根本不以为然的缘故。你不要错看了他的风度,你不能把他的风度拿来同那些纨袴子弟的风度相比。他的表情泰然自若而不妄自尊大,他的态度从容而不傲慢。粗暴的样子是做奴隶的人才有的,独立自主的人是一点也不矫揉做作的。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哪一个心灵高尚的人把他的高尚显露于言表的;装模作样的神气是心地邪恶和空虚的人才有的。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别人爱我们。爱弥儿爱他的同伴,他也希望他的同伴爱他。此外,由于一个更重要的理由,他还想讨取妇女们的欢心;他的年龄、他的品德和他的目的,这一切都在促使他产生这个愿望。我之所以说到他的品德,是因为他的品德在这方面将起很大的作用;有性格的人才是真正尊重妇女的人,他们不象别人那样鹦鹉学舌似地说一大堆献殷勤的风流话,但他们具有一股出自内心的十分真实和温存的热情。在一个青年妇女的身边,即使混杂着千百个酒色之徒,我也能够把那个同他们站在一起的有品德和自制能力的人认出来。他始终是先按自然的秩序而后按社会的秩序去尊敬人的;真正的礼貌表现在对人的善意: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正像杜克洛先生说的,为了得到人家的喜欢,是用不着那样地矫揉做作,只要我们为人善良就行了;对于别人的弱点,我们用不着说一番假话去敷衍,只要我们采取宽容的态度就行了。总之,爱弥儿是一个既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他的幸福,也知道怎样去增进人家的幸福。他的知识的范围只涉及于有益的事物。他所走的道路是很窄的,然而是很明确的;由于他没有离开这条道路的企图,所以,即使同大伙儿混在一起,他也不会迷失方向或大出风头。他抱有使别人快乐的愿望,爱弥儿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关于审美力,卢梭有这样一些认识。审美力是对大多数人喜欢或不喜欢的事物进行判断的能力。我们的审美力只用在在一些有趣味的东西上,而不用在生活必需的东西上的,对于生活必需的东西,是用不着审美的,只要我们有胃口就行了。正是这个缘故,审美好象是十分任性的,审美力只听命于本能,除了本能以外,我们是找不到它那样判断的原因的。我们还要区别它在精神的领域中的规律和它在物质的领域中的规律。在物质的领域中,审美的原理好象是绝对地无法解释的。但须注意的是,在一切摹仿的行为中,是包含着精神的因素的,“美”在表面上好象是物质的,而实际上不是物质的。一个人可能具有的审美力的大小,是以他天赋的感受力为转移的;而它的培养和形式则取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卢梭的自然审美观是,要尽情地享受一个季节中一切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享受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特殊风味。要把一个季节的美都一点不漏地尽情享受;这个季节没有过完,决不提前享受下一个季节的美。打乱了自然的秩序,是只会带来麻烦而不会带来乐趣的;当大自然不愿意给我们东西,而我们硬要向它索取的话,它是给得很勉强的,是有怨言的,这样的东西质量既不好,而且也没有味道,既不给人营养,也并不爽口,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提早上市的果子更淡而无味的了。卢梭对古人有特殊的偏爱。他说,古代的人既生得早,因而更接近于自然,他们的天才更为优异。人类的理性是没有取得什么真正的进步的,所有的人的心都是从同一点出发的。这正是我读完爱弥儿全书对卢梭思想博大精深的感慨,先贤就是先贤,所有今人现代生活的苦恼在他们那里早已有了答案和思考。第四卷的结尾很有意思。在这样消磨时间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寻找苏菲,可是找不着她。正是由于不应该很快就把她找到,所以我们才到我明明知道没有她的地方去找她。至此,寻找爱情前的一段准备时光结束,第五卷全力描述寻找到的苏菲和他们的幸福和不幸的婚姻生活。我很奇怪,卢梭显然是没有经过婚姻的,而且从生平和著作年表里可以看出他出生没几天母亲产后失调,10岁,父亲和人发生诉讼,逃往里昂,他也开始学徒和四处迁徙生活,他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健全的婚姻家庭幸福。生平记载他只有一段32岁和特莱斯同居的生活。他的爱情和婚姻观全是从书本和流浪中洞悉吗?他之后写道埃米尔和苏菲两个曾经倾心相爱相配的人经历10年的婚姻磨练后竟然也会遭受背叛和诱惑,不能修得正果归结于社会的风气、恶习和他人的行为的引诱,虚伪的友情的陷害,人类心灵的脆弱和变化无常。一个人要有多么独特的性格,才能在走了那么远的歧路之后,又回头保持他从前的样子!他说一个人在青年时期所走的道路是圣人所不能理解的四件事情之一。可见青春期对一个男性成长意味着什么。

重提卢梭问题:道德政治何以可能?

在整个启蒙时代,从哲人到政客到市民,人人都在谈论自由,自由被奉为一切个人利益的基础。但是卢梭却看得更高更远,他发现启蒙在谈论自由时无非是在谈论商业和金钱,与真正的自然自由和道德自由相差甚远。在《社会契约论》开篇卢梭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里的“生而自由”是指人本来是为悠闲自得、离群索居的自然状态而生的,但在社会状态中人却永远丧失了这种自然的自由,因为对他人的依赖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以此开宗明义,意在提醒现代人自然的自由已不能失而复得,人类所应期望只能是一种“理想社会”中的道德自由,这种自由并不意味完全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而只在于使“他人的枷锁”合法化。自由问题于是转变为“是什么使人的社会状态成为合法的”这一问题。卢梭以此在现代思想中复兴了古典政治哲学的主题:道德政治何以可能?与早期启蒙思想家把社会的基础追溯到人的自然权利不同的是,卢梭认为自然人是孤独的,在自然状态中找不到社会的根基,所谓自私、自保的权利只是人性败坏的产物,在根本上只能败坏政治,因此合法的社会状态只能以道德、理性作为原则,道德政治是对于人放弃天然自由的补偿。卢梭意识到“道德政治”的建立必须以彻底变革人性为前提,必须“以作为全体一部分的有道德的生命来代替我们人人得之于自然界的生理上独立的生命”,属于自然的力量消灭得越多,维持社会的力量同时也是需要人们相互帮助才能运用的力量也就越大、越持久,“制度也就越巩固、越完美” 。这就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道德政治”的核心表述,卢梭以此第一次为现代社会树立了道德政治的“古典理想”。但是必须指出卢梭并不理解怎样实现这一理想。众所周知《社会契约论》本身不是完整的著作,而是卢梭从其《政治制度论》手稿中抽取出来能够独立成篇的部分,它只阐述了道德政治的原则、条件和部分特征,对于怎样实现道德政治则语焉不详。甚至从卢梭思想的基本原则看,充分探讨怎样实现道德政治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卢梭的道德政治建筑在理性与自然截然对立的观点上,实现道德政治意味着理性的自我克制最终取消了自然的全部独立性——思维(理性)取替了存在(身体和行动),从而也就丧失了实现自身为现实的一切基础。另一方面,卢梭否认历史的意义。这体现在,首先卢梭认为历史进程是偶然的,“只是由于某些后果严重的偶然事件的相继发生”,人类才脱离了他的野蛮状态 ;其次在卢梭看来无法获得,甚至根本上就没有关于历史的终点和目的的前定知识,相信历史进步是没有依据的 。由于卢梭不承认历史进步的必然性,道德政治从理性的天国降临人世就既不是有真实历程的,也不是人类理性能加以认识的,因此从根本上说它只能是奇迹,是无从谈起的。事实上卢梭也确实中断了《政治制度论》的写作,代之以《忏悔录》、《让-雅克评判卢梭:对话录》等自传作品,这种从“政治规划”到“自我申辩”的写作重心的转移反映出卢梭对于道德政治的绝望。为了理解卢梭这种绝望的必然性,我们还需剖析《爱弥尔》一书的主旨:卢梭希望把爱弥尔培养成有道德的公民,而不是立法者或革命者。问题就在于此,卢梭在讨论爱弥儿的教育时,并不以道德政治的实现为前提,爱弥尔仍然要生活在一个败坏的社会中,相应的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也仅限发展爱弥尔得自自然的力量和用理性克服欲望的力量,爱弥尔并不具备变革世道、人心的知识。虽然卢梭在爱弥尔成年以后教给他“政治的原理”,并让他游历欧洲各地,研究社会的法律和风俗,但这却仅仅是为了让爱弥尔“把痛苦看作是不可避免的,从而使自己得到安慰,按照需要的法则做事”,让爱弥尔最终“在严密地观察了我们的种种社会制度以后,是不会对他们寄予他们不配受到的信任的” 。因此卢梭向爱弥儿推荐的自由实际上是“道德的自然人”的自由。这种自由意味着服从自然和社会强加给他的必然性,理解“人总是要在政府和法律的幻影之下才能安宁地生活”;同时,虽然社会还不是道德的,“道德的自然人”却能够遵从良心和理性,以自己的行为体现道德的公正,因为他的自由不依赖任何人而只取决于他本身——用卢梭的话说:“不管在什么形式的政府之下,都是没有自由的,自由是只存在于自由的人的心里的,他走到那里就把自由带到那里” 。由此足见,虽然卢梭按照公民的美德培养爱弥尔,他却并不指望通过爱弥尔来实现道德政治,即便国家需要爱弥尔的服务,爱弥尔也有一种既诚实又可靠的办法来摆脱它,那就是:很忠实地执行他的任务,以至别人再也不愿意把这个任务交给他 。卢梭相信只要他那个时代的人还存在,爱弥尔或真正的公民就只能是“孤独的人”。关于“道德的自然人”的思考与卢梭的生活遭遇密不可分,《忏悔录》、《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和卢梭晚期的书信都能证明这一点。“道德的自然人”是孤独的人,但这并非卢梭的初衷。在致圣日耳曼先生的信中卢梭写道:“对人群中最深情的人来说,作为他对他们的柔情的回报,发现自己变成他的同类所讨厌的家伙,而不能理解这种狂怒的原因……恶人们难以平息的愤怒难道会使整个民族整整一代人的心掉头并改变……判断、感情、理智对它如此顺从,为它而抛弃把我们造就成人的一切……我生活在最健谈的民族之中,有如生活在一群哑巴之中……在整个民族中留下了一个完全孤独、没有安慰的不幸者”。 卢梭认为他用作品表达了真正的自然诚实和社会正义,而人们却把这些本应带给他荣耀的东西当成他的罪状, 最爱人类的人向他的同胞奉献出他笃信的美德,结果却遭到一致拒绝。在《漫步之一》中卢梭发出同样的感慨:“我就这样在世上落得孤单一人,再也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人类最亲善、最深情的一个啊,竟然遭到大家的一致摒弃” 。同代人的误解、孤立、迫害最终使卢梭确信“指望公众能回心转意是多么大的一个错误”,从而下决心“今后在人群里会仿佛根本不存在一样”,“和他们没有任何实际的联系”。在最后的日子里卢梭这样找到了他的“绝对安宁”和“永久休憩”:“世间的一切对我来说都结束了。再也没有任何事会另我好或另我痛。在这世上我无所希冀、无所畏惧,如此我竟在痛苦的深渊尽头得到了安宁,我这样一个可怜而不幸的凡夫俗子,居然像上帝一般超然于世” 。“道德的自然人”——卢梭——最终怀揣着“道德政治”的全部原理和美德从社会中退隐到内心世界,成为一个绝对的孤独者。卢梭复兴“道德政治”的努力从而宣告破产。

值得一读

很多年前,大概10年前读过这本书,那时候还没有自己的小孩。现在回想,作者的价值观肯定对现在自己教育小孩产生了影响。年轻的父母为了功利的目的也应该阅读这本书啊。

自然与人为

用布鲁姆的话来说,《爱弥儿》就是卢梭的《理想国》,不过现代人太忙,大概会嫌弃此书唠叨过头,因此《爱弥儿》在我们眼中不过是开启了“教育小说”的先河。但卢梭立足教育却远超教育。《爱弥儿》中让-雅克对爱弥儿的种种,无法不让人想起伊甸园中的上帝对待亚当,舍弃了《圣经》和古典传统所构建的“道德-政治”,卢梭试图在现代自由社会中重树“道德”的根基,他从自然出发,立足点是“eros(love)”。在霍布斯之后的卢梭,认同“自由”与“平等”,但在处理现代人的关系却与霍布斯截然不同。卢梭将现代性中人称为“布尔乔亚”,他们处于自然人和道德公民之间,没有自然人的自爱,只有理性算计的自私。他们以“同意”建立社会,却忘了如果“同意”建立在理性人自利的基础上,最终只能归于无政府或僭政。与古人不同,卢梭认同激情,甚至认为德性也由其造就,因此,如何驯服布尔乔亚的“自私”成就“爱“成为《爱弥儿》的一个主题。从野蛮人的“自爱”到社会人的“自私(amour-propre)”,后者牵涉到他人,发生异化。但它是把双刃剑,要了解如何使用它。虽然“自私”是人之自然的反常表现,但却是连接人类的灵魂之物,因此,卢梭关于“爱的教育”全然不同于苏格拉底,后者是试图唤起人身上的自然部分,而卢梭则是利用其进行创造与计划。卢梭通过重塑家庭,并用性的激情连接起男与女。在爱中的人势必要比自私自利计算理性主导的经济人更为稳妥。因此,卢梭不认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男女平等,而恰好就是男女的自然分工,家庭以此为基础得以完善构建,这就是卢梭找到的“自然”,男人作为父亲,女人作为母亲,而非现代市场上的职业人生,才是符合自然要求的;同时,卢梭也不会认可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一个小套子和小药丸在他眼中必然摧毁自然。女权主义以他为靶子,完全是想当然的攻击。卢梭展现了各种各样的性,似乎证明了我们的生活是由并非纯粹“理念”组成,而主要是由性的欲望所主导。理性仅仅是诸多元素中的一项,且并非起着主要的作用。卢梭的目的,就是在自然人的欲望和文明人的自我意识之间的整合(恰好是布尔乔亚的两端),前者是欲望,后者是责任,卢梭必须使二者和谐,这就是爱弥儿存在生长的意义。爱弥儿成年时阅读的唯一一本书是《鲁宾逊漂流记》,毫无疑问,爱弥儿的教育是自然的教育,只适合于自然要求,而摆脱他人的偏见。在另一个方面,卢梭不需要哲学家,但需要诗人,因为哲人铺就的是爱的阶梯,往上飞升只是沉思的要求,卢梭的诗人只需要造就“imagination”成全男女的爱欲即可。因此,浪漫派的爱与古典爱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取消了the lover和the loved的区别。在《爱弥儿》中,爱弥儿要教导苏菲,而苏菲也变着法子领导爱弥儿,所以,philosophy 成为了philo-sophie,苏菲既是爱弥儿的欲望,也是爱弥儿的责任。卢梭努力的目标由此实现,“自私”欲望转化为由意志支撑的责任,从而兑现了他想要的道德。从“eros(love)”的角度出发,卢梭必须面对柏拉图,因为后者在几千年前已然将政治中的爱欲讲的清楚透彻。只是卢梭在某些地方远离了古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人是政治的动物,家庭隶属于城邦;在柏拉图那里,为了解决家庭与城邦的冲突,不惜编造高贵的谎言,利用神话故事来切断家庭的血脉联系,而“三次浪潮”一次比一次汹涌得让人无视家庭为何物。只有卢梭笔下的人是孤独的,而要想变成政治的,则必先通过家庭这个小集体来走到社会这个大集体,从而避免现代社会的种种疾病。最终卢梭还试图征服运气,古典政治中最为关键的“偶然”。爱弥儿的教育,与苏菲的结合如果还仅仅是完成现代社会自然与社会的结合的话,在结婚之前,爱弥儿离开苏菲两年之久才回来结婚则是卢梭试图征服运气的举止。因为,与哲人和神学家不同,现代人缺乏对永恒的认知,而卢梭的构建仅仅是必死自然人之间的爱恋,他们如何能面对一个必然失去的爱人?卢梭利用的是诗人之imagination,让一个人完满。甚至当苏菲离去,当爱弥儿成为奴隶,他居然仍旧觉得自己幸福,因为他的满足仅仅只来源于自己。最后在康德那里,目标不再是一个人的幸福,而是要为自己立法的道德。而爱弥儿的游历属于政治,爱弥儿学会的是并不期望在任何现实国度中找到正义,每种政体都包含有不正义,不正义的法律中含有正义的元素,或者会激励正义的产生。爱弥儿激情和理想爱意转向了他的家庭。毫无疑问,爱弥儿站在《社会契约论》和《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之间的位置。其实伯克早已指出,卢梭导致的政治革命缘起于性革命,使得私人生活混淆公众生活,全然是场灾难。“爱的模式和原则来源于同情心和想象(imagination)……其哲学观中存在一种事关激情的道德”。但伯克反卢梭在大众中相当的不成功,卢梭用混杂着浪漫爱意与身体满足感的方式征服了大众。同时,卢梭也成功的展现出如何来教育、克服激情,使得德性、道德重新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主题,区别于仅仅只是引导激情的政治机制。卢梭不是后世左派和右派的“让-雅克”,他也不会承认他们是他的“爱弥儿”。《爱弥儿》直至结尾,让-雅克也未离去,因为卢梭想要的“自然”从来离不开“人为”。

此时此刻读《爱弥儿》上(一至三卷)

一如果说我是读到第三卷快结束的时候,才感觉到卢梭思想哲学、社会教育的美,才不得不从心里认同老师当初执意推荐阅读爱弥儿的道理,你也不必吃惊。可怜我以前那些煎熬的时光是没有心境去领略的。读书要看年龄,读书贵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对名著的浅尝辄止。名著自有名著的道理。它不像名牌,只适合特权阶层,阅读无论贵贱,只论心境。二此书写于1757年,18世纪中叶。但真正读懂作者的教育思想之后,你会深深地感慨伟大人物他杰出思想的光辉流传于世、熠熠光照后人的道理。所谓真正启迪人类思想的智慧灵光不会被时光淹没。孔夫子学院现在在世界方兴未艾也是这个原因。卢梭从他的自然观点出发,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阐述他的教育思想。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卢梭所谓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人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采取的教育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地死扣课本。与他自然教育思想密切相连,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学会谋生手段,对手艺人特别是鞋匠特别推崇,为的是叫人不过寄生生活。他提出来的对不同年龄阶段分别施与不同时期的重点教育,包括原则、内容和方法很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对现代教育的启发意义巨大。如他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其自然发展;对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如何进行感官教育;对十二至十五的少年如何进行智育教育;而对开始进入社会的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以及女子教育、青年男女的爱情教育。这种按年龄分阶段有所重点的教育思想只有孩子走过一定的阶段后,做家长的你幡然领悟蓦然回首来路才发现:原来人家教育家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商务印书馆2011年印刷依然采用1982版的出版说明里对卢梭这种分期教育说成体育、智育、德育截然分开的施教。我是不以为然的。毕竟,卢梭所论述的一些列教育方法都是根据儿童的成长规律来因期施教,并没有什么德智体美的泾渭分明。有一个中心点很明确:卢梭相信人性向善,希望儿童在自然的帮助下修养成一个自食其力的博爱之人。原序之前引用了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中的一句话。我觉得很能概括他的思想主旨:“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能得到自然的帮助。”我很喜欢他在原序里提到最初写这本书的缘起: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母亲舍侬索夫人看了高兴随性而写,最初只是计划写一篇短文,写着写着就成就了这部煌煌59万言的社会科学巨著。他还说他本来想写得好一点,但几次努力也未见成效……老人家可真逗!三(一至三卷)卢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孩子在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学生,不过他不是老师的学生,而是大自然的学生。当孩子还处在无知无识的时候,你尽可以从容进行一切准备,以便让他最初看到的都是适合他看的东西。如果你不能控制孩子周围的人,你就不能做孩子的老师。对别人表示关系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他提醒家长孩子有一颗敏感的心,千万不要挡着他的面谈论他的天真言行,即使要谈,也不要让他发觉。轻率地笑一下也许就会毁掉你六个月的工作,造成一次终生弥补不了的错误。成年之后,孩子甚至还会提起你当初那是嘲笑、蔑视等伤害还他自尊的言行。提及家长的担心挂虑,他反问:当你事事都在替他着想的时候,他还动什么脑筋呢?既然可以依靠你的深谋远虑,他何必事先考虑呢?谈到家长对孩子才能的培养,他说有赖于你使他们有展露天资的机会,使他一件件地经历他必须有所认识的事物、使他进入发展其才能和爱好的境地,使他向他的天资的导引的目标迈出第一步而且还给他指出应该向着什么方向辅助其天性的发展。他说对整体有很好了解的人,就能了解每一个部分应有的位置;对一个部分有彻底研究的人,就能够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至于要成为一个有卓见的人,那就需要对整体有彻底的了解了。需要记住的是,我们要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一个人喜欢一项工作和适合于做那项工作之间,是大有区别的,为了弄清楚他真正的才情和真正的爱好,就需要进行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致的观察,在研究他禀赋的同时再结合他的愿望进行判断。他说他在使他的学生爱弥儿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他还培养他爱反复思考的性情,在锻炼了他的身体和感官之后,又锻炼他的思想和判断能力,使他把四肢的运用和智力的运用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消除他由于漠视别人所说的话而产生的无所用心的样子。他培养他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才不至于像蒙昧人那样无所事事地过日子。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说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正是要他对事物保持无知,而不是拿各种各样的事物来教他,是教他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使他有一个能包罗万象的心胸,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有获得知识的能力,他虽然不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但至少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能够明白他所做的一切有什么用处,能够明白他为什么相信他所知道的种种事物。综上所述,一个孩子这样长到十五岁就具备了以下品格:喜爱劳动、性情温和,为人耐心又顽强,而且还充满勇气。他不扰乱别人的安宁,可以按照大自然所能允许的范围生活地尽量满意、快乐和自由。你认为一个孩子这样地长到十五岁,他的光阴是白白的浪费了吗?(补:他关于原生态民族的一段论述很有趣。他说在有些民族当中,一个人用不着努力修养也能成为善良的人,而且在没有道德规范可资遵循的时候也能公正做事,这样的民族才是幸福的民族!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种恶劣的境地,使处在这种境地的人不为非作恶就不能生活,使处在这种境地的人民由于生活的需要而不能不做骗子,那么该死的不是这个干坏事的人,而是那些促使他去干坏事的人!联想到前几日新闻上闹的---低保不批就去公车上到汽油烧的精神障碍受刺激人士,难道说我们的公务人员或者我们的低保制度到底能不能给与底层民众人性的温暖和基本的关怀?还有诸如杀人犯私闯校园连续作案行凶报复社会等等,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或教育问题……每一个人的债都是他自己欠的,所以只能由他自己去还。哈哈,还有这一段,他说到劳动这一段很痛快:一个人在那里坐吃不是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等于是在盗窃;一个人如果一事不做而靠政府的年金生活的话就同抢劫行人的强盗没有分别。任何公民,无论他是贫或是富,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

《爱弥儿》(上卷) 读书笔记

爱弥儿 【法】卢梭早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就表达了对科学与艺术的排斥,认为对科学与艺术的追求,阻碍了人们实现自己的自然权利;而且,科学艺术至上的观念会使得人们重视那些在科学艺术方面有天赋的人——也就打破了“人生来平等”的基石,使天赋成为天然的划分人的层次的依据。字里行间,满是卢梭对于自由的渴望与呼吁。而为人们所熟知的《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对于自由的渴望更是为世人称颂至今。但是,卢梭的自由精神还不止于这些。即使是在这样一本谈论教育学的著作中,仍是随处可见其对于各种桎梏的深恶痛绝以及对于自由、自然精神的热烈赞扬。可见,这位浪漫主义的大诗人、大作家,对于自由之爱是何等的发自肺腑!【第一卷】人一出生,实际上就已受到了襁褓的约束——那是为了简化、系统化对孩子的看护而采取的偷懒措施,如果没有襁褓,对于我们的成长不会有害,反而是大有裨益的,不过会很大程度上增加看护者的工作量——因而“我们开头的几步就脱离了自然”(P22)。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然人,没有“公民”概念的情况下),应为“母亲承担保姆责任,父亲担任教师”的局面。但事实上,父亲往往因忙于维持生计,而不得不“拿钱去雇一个人替他完成他所担负的责任”(P27),一个“绝不可以出卖”、“高尚的”人。要找到这样的人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还不如自己做教师来的省力——于是又回到了卢梭所推崇的“自然”状态:由父亲来担任教师。接下来,卢梭假设自己是爱弥儿——一位“想象的学生”的老师,以此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即“做人的天职”(P31),“自然的教育可以使一个人适合所有一切人的环境”(P32)。另外,应该让孩子具有的唯一的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习惯”,应该“趁早就让他支配他的自由和体力,让他的身体保持自然的习惯,使他经常能自己管自己,只要他想做什么,就应该让他做什么”(P49)。婴儿之所以啼哭,是因为“别人的帮助对于满足需要成为必要,由于这种需要而产生的不舒服感觉,就用信号表达出来”(P52),由此卢梭提出了以“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为核心精神的四条准则,指出应当如何抚育婴孩。然后,卢梭提出了“乡下的孩子总是比城里的孩子更早、更好地学会说话”,这是因为城里的孩子往往有保姆相伴其右,在其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之前,保姆已经猜测出了其大意,因而他不需要表述的太清晰——这对于语言功能的训练,反而是一种严重的阻碍。因而,还是自然状态下的乡村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有裨益。【第二卷】如果说前一卷谈论的是人生的第一个时期:幼儿期的话,这里谈论的就是“儿童期”,一个“开始说话的语言”代替“哭的语言”的时期(P69)。那么,如果他们已经会用语言表达需求、却还是啼哭,就要责怪他们周围的人了,因为往往是我们急急忙忙赶往摔倒的孩子的身边的举动,加深了他们的害怕,因而“更加觉得疼痛”,“其实,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情”(P70)。因此,要非但不仅防孩子受伤,而且要让他们尽早学会忍受痛苦,“在自由中得到的益处可以补偿许多的小伤”(P71)。在卢梭看来,野蛮的教育是“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P72)。于是,卢梭详细论证了他如此想的原因。人的痛苦往往“产生于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P74),但是自然状态下,大自然赋予人的不过是“维持他生存所必须的欲望和满足这种欲望的足够的能力”,因而人越是接近自然状态,其“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越小”,痛苦也就越少,离幸福也就越近,“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东西,而在于对那些东西感到需要”(P75)。而“远虑”、过早的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教育,正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根源”(P78)。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P80),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不难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为而来让孩子感到巨大的由自由带来的愉快,就需要他体会一些微小的痛苦,因为“没有体会过痛苦的人,就不能理解人类爱的厚道和同情的温暖;这样的人势必心如铁石,不同他人相往来,他将成为人类中的一个怪物”(P86)。此外,不能够因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而要看他对那个东西“是不是有所需要”(P89),否则,只会培养出暴君。要教给孩子的,是“力量”、“需要”、“能力不足”和“遏制”,而不是“责任”、“义务”;要避免给孩子给这些辞加上“谁也不懂或从此就不能改正的错误意思”(P89)。在最初的几年里,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P96),要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P97)。为了将孩子尽可能“自然”地来培养,卢梭认为应当将爱弥儿带到乡间去培养,并且,尤其要远离身边的仆人(P99)在孩子十二岁之前,要尽可能不使他对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类行为中的是非有概念;但应当使他具备的头一个观念,“不是自由的观念,而是财产的观念”(P104),即“第一个以劳动占有那块土地的人的权利”(P106)。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孩子,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即“绝不损害别人”(P115)。对于儿童,要予以尊重,“不要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让特异的征象经过一再地显示和确实证明之后,才对它们采取特殊的方法”(P119)。另外,要使孩子摆脱种种功课,消除使他们“最感痛苦的原因:读书”(P135),而要教孩子读书识字的最好办法,实际上就是“促使孩子们有学习的欲望”(P135)。比起其他教学生以种种学问的老师,卢梭更倾向于“帮他准备能够用来获得学问的工具”(P150)。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其身体素质的锻炼是极为重要的,并且“首先锻炼的是应该是感官”(P161)。对于儿童的身体的培养,不似对他们心灵的培养,并不存在过早培养的问题(P186)。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连大自然都在听他的命令,因为他知道怎样使一切事物都服从他的意志的指挥”(P209)。用这种儿童教育抚育大的孩子,并没有牺牲快乐的时光才打到这种完满成熟的境地,反而是“齐头并进”的(P209)。【第三卷】接下来,就到了童年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正处在“体力的增长超过他的需要的时候”。卢梭认为,人之所以会变得柔弱,是因为“要满足我们的欲念,所花费的体力,比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体力还多得多”;因此,“减少我们的欲念,就等于增加我们的体力”(P212)。由于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卢梭认为要教的东西“限制在一个同现时的事物有关的很小的范围里”(P214),即“我们的本能促使我们去寻求的知识”(P216)。这样一来,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P223)。对于书,卢梭是“憎恨”的,因为“它只能教我们谈论我们实际上是不知道的东西”(P244)——只有一本书除外:《鲁滨逊漂流记》,这可以让爱弥儿“从具体的事物上仔仔细细地研究在同样的情况下应当怎样办”(P245)。卢梭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门技术;而在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P262)。由于“一个人喜欢一项工作和适合于做那项工作之间,是大有区别的”,所以要细致的观察孩子,以判断出他表现出的是“愿望”还是“禀赋”。为了不让爱弥儿像“蒙昧人那样无所事事地过日子”,就必须让他“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即“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P274)。【第四卷】到了这个阶段,爱弥儿生命的第一个四分之一已经过去,他到了性情和面孔都有显著变化的时刻。到了这个时候人才“真正地开始生活,人间的事物才没有一样在他看来是稀奇的”。此前,我们所关心的完全是“孩子的游戏”,只有现在,我们对他的关心照料才具有“真正的重要意义”(P288)。人的“种种欲念的发源,所有一切欲念的本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且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是自爱”(P289)。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爱自己”,也同时“爱保持我们生存的人”(P289)。卢梭正是推崇,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强调培养他们的自爱心。“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为美德”,而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得到它的根底的”(P356)。某些事情绝对不让孩子们知道也许是最好不过的,但是“不可能永远隐瞒他们的事情,就应当趁早告诉他们”(P295)。譬如关于两性的知识,譬如人世间的痛苦。但是要注意告诉的方法。“我们只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些可以克制而不刺激其欲念的情景,就应当拿一些不仅不刺激他们的感官,而且还能遏制他们想象力的活动的事物给他们看”(P319),即“使他看人间的悲伤景象,是使他感动,而不是使他的心肠变为铁石”(P320)。爱弥儿到了这个年纪,就到了“讲历史的时候了”(P330)。但并不是所有历史读起来都一样有益。那些“一边叙事一边又加上自己的评语的历史学家”,是“最坏不过”的了。正确的做法是“让青年人自己去判断”,这样才能让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问题(P333)。严格按照卢梭的主张培养起来的爱弥儿,此时已经保持了“完备的判断力和健康的心灵”(P338),因此,“即使老师没有那么慎重地选择他所读的书籍,他这样学来的东西也可以变成一种实用的哲学”(P338)。卢梭想要培养的,是一个“自然的人”,但并不因此就“一定要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而是“只要他处在社会生活的漩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人的偏见拖进漩涡里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P360)。不过,卢梭的一些看法也确实受限于时代,表现出了明显的不科学。如认为医学是无用的:“是那些闲着没有事干的人的一种娱乐,这些人不知道怎样使用他们的时间,所以就把它消磨于怎样保全自己的生命”(P35)、“人天生是能够不屈不挠地忍受痛苦、无牵无挂地死去的。正是医生所处的药方、哲学家讲述的教条和僧侣宣扬的劝世文,使人自甘堕落,忘记了应该怎样死去”(P36)。而对于保姆的饮食习惯对她的乳汁质量的影响、继而对婴孩的身体素质的影响的分析,卢梭在现在看来几乎是在卖萌,完全通过臆想进行推断:“植物性的营养品所产生的乳汁很快会变酸,但是我决不把变酸的奶看作一种不卫生的食物”(P42)。(这与《苏东坡传》中提到的王安石编写“《幻想字源学》”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全凭主观推测,不遵从客观实际)。总的说来,卢梭想要培育的是一个“自然”的孩子。这个自然不同于完全的自然状态,而是在现有的环境中,尽可能地使孩子发挥出自己的天性,尽可能少地给他桎梏。卢梭极尽所能地批判嘲讽了在现有教育中存在的、对孩子天性的扼杀与扭曲,颂扬的仍是他无时无刻不心心念念的自由、平等、博爱。一些不在主线剧情里的读书笔记: 一般地说,你不急于达到什么目的,反而可以很有把握和十分迅速地达到那个目的。(P136) 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而舒适的生活将来是会带来无限的烦恼的。(P156) 在生命中有这样一个时期,过了这个时期,人在前进的时候,同时也在倒退。(P166)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P215) 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P261) 如果想利用舆论去进行统治,你首先就要统治舆论。(P263) 我们在世上的时间过得多么快啊!生命的第一个四分之一在我们还不懂的怎样用它以前,它就过去了;而最后的四分之一,又是在我们已经不能享受生命的时候才到来的。起初,我们是不知道怎样生活,而不久以后我们又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在这虚度过去的两端之间,我们生下来的时间又有四分之三是由于水面、工作、悲伤和抑郁和各种各样的痛苦而消耗了的。人生是很短促的,我们之所以这样说,不是由于它经历的时间少,而是由于在这很少的时间当中,我们几乎没有功夫去领略它。(P286) 如果我们的共同的需要能通过利益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则我们共同的苦难可通过感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P303) 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很少把他的快乐行之于言笑的,可以说他是把他的喜悦储藏在他的心里的。闹闹嚷嚷地穷欢作乐是失望和烦恼的烟幕。(P317) 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权力平等是虚假的,因为用来保持这种平等的手段,其本身就是在摧毁这种平等,同时,公众的势力也有助于强者压迫弱者,从而打破了大自然在他们之间建立的平衡。(P328) 因为我们自己有欲念,所以我们才憎恨别人有欲念;我们之所以恨坏人,是因为我们要保持我们的利益;如果他们对我们一点儿损害一而没有,我们也许反而同情他们而不恨他们了。坏人给我们造成的痛苦,使我们忘记了他们对他们自己造成的痛苦。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他们的心将怎样惩罚他们所犯的罪恶,我们也许是更容易原谅他们的罪恶的。(P342)

现代教育思想之源

卢梭真的伟大,这是第一次读他书之后的感受。他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至少超越我现在的这个时代。现在的教育当局有几个人读过这本书?读过有用吗?对于出生的幼儿,卢梭的主题思想是:解放,母乳,自己抚养。不要用襁褓去剥夺孩子动的权利。2岁之后,自然教育和感觉培养;让孩子在自然的历练中了解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要为了避免对未来的担心而对孩子强加所谓的“教育”12岁以后,不要在孩子无法理解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其实,教育中的很多困扰都是我们人为地破坏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成人强加给孩子社会的各种规范,负担,枷锁,唯一不做的就是让孩子能自然成长。在成人为孩子制定者超前的教育中,各种冲突和矛盾就不可避免了。2010-10-24 02:40:29

关于食素

The animals you eat are not those who devour others; you do not eat the carnivorous beasts, you take them as your pattern. You only hunger for the sweet and gentle creatures who harm no one, who follow you, serve you, and are devoured by you as the reward of their service.你所吃的动物并不吃其它动物;你不吃那些食肉动物,反而去效法它们。你只渴望吃那些亲切、性情温顺、不曾伤害过任何人的动物,它们不但愿意跟随你,还愿意帮你作工,然而我们却以吞食它们来当作酬谢。

逐渐丰富的人性& 理性与良知

灵魂的成长是一个人性逐渐丰富起来的漫长过程,是分阶段的。不要自以为洞悉了大而全的人性而机械地要求别人全盘接受你自认为深刻的聪慧的思想,还在内心呵斥别人是某种程度上缺少悟性的笨蛋。理解别人处于心理成长的哪个阶段,深谙他思维的触角可以达到、不可以达到哪些领域,并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学会去启蒙他、一步步帮他发现并打开另一扇心窗,这远比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更使人受益。不要妄想抛出一叠奉为经典的书物就可以培养一个多么正统而有教养的人,他的内心能汲取多少,那才是你首先应该关心的事情。孩子也好,成人也罢,都适用于同样的智慧。因为我们的心灵一直在成长,这与身体无关--这是愛弥尔所启发我的,虽然卢梭对此只字未提。书在爱弥儿成长至20岁时就戛然而止。但于我,20岁之后的年纪也需要成长和接受教育(包括自我教育)。韩寒说:听过很多大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朋友说是因为知易行难。但我觉着是,大道理听了是可以天天挂在嘴边,但若是要谈抛开理性的束缚尚能发自内心去惯行的大道理,大抵能数得出来的少得可怜吧。光靠理性地教导是不足以滋养一颗伟大的心灵的。你自认为改变了,但你并没有,你只是在用自己的理性去适应这个社会,获得生存的资格。你是聪明的,但谈不上智慧。你内心的道德水准只有你的良知能够丈量,而良知只有在霓虹灯熄灭了的黑夜里才会被唤醒。请你到时再扪心自问吧,我不能也无意为你做出评判。

对年轻人的教育

爱弥尔的叙述很有意思:卢梭作为爱弥尔的导师,融入到他的成长之中,教育并指导他的行为。全书的第五部分描述了即将步入社会的爱弥尔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卢梭说,他需要找一个伴侣,需要结婚建立家庭。然后卢梭便开始讨论应该如何教育一个女孩,我这里简单摘录几句印象深刻的话,"public opinion is the grave of a man's virtue and the throne of a woman","utility should be the man's object; the woman speaks to give pleasure","women are by nature judges of a man's worth, as he is of theirs. This right is reciprocal, and it it recognized as such both by men and women,"据说这一部分后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从上面的几句话大概可见一斑,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卢梭的观点还是很传统的。其中卢梭还讲了一个很有趣的,让人印象很深的小故事,他说,“假设有一大桌人在吃饭,这时一个小男孩说他想吃一个菜,他很可能就被大人们忽视掉了。可是他有次看见一个小女孩这么做:她指着桌上的一道一道菜,说,'这个我吃过了','这个我吃了一些',然后很刻意地忽视了那道她很想吃的菜。大人们当然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于是小女孩便吃到了她想吃的菜。”然后,卢梭便开始安排爱弥尔和索菲的相遇,描述他们的爱情了。最后,卢梭强调说,爱弥尔已经经历了很大的快乐,另一方面他还应该了解他作为公民的职责。于是,卢梭带着爱弥尔外出远行了,出去见见世面,了解有关政府、政治等社会问题。最后,他们一起回到家乡,回到那个他能实现最大价值的地方。总的来说卢梭的文字还是很平易近人的,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读一读哈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当中看到了关于《爱弥儿》的介绍,在当时的法国,爱弥儿还是被列为禁书行列,就如同卢梭的《忏悔录》和《社会契约论》那样用充满洞察力的眼光发现现实社会所存在的诸多弊端。《爱弥儿》所展现出的对于nature的教育模式很值得我们这些受到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挫伤学习乐趣的学生们和将来会有孩子的准父母们的领悟和学习!!纵然nature的教育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启蒙阶段能够给予足够的启迪,孩子们的发展将不会走进早已被人为设定好的死胡同里面去了!!

儒家与民主

儒家的道德文化到底可不可取,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我们当换个视角来看待。经历过汉朝天子的“独尊儒术”的推崇,也遭受了新民主人士的“打倒孔家店”。但是,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儒家道德文化,没有“独尊”的高,也没有“打倒”的低。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的教育很大成分上是围绕着“道德”在打转。四书五经,仁义道德,尊君卫国•••像一道圣旨,我们接得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还得感激涕零;也像一道枷锁,压抑得我们不敢大喘气。然而,今天,我们却成了世界范围内饱受诟病的差素质的国家之一,随地吐痰,乱闯红灯,文化景点上随性一刻“某某到此一游”•••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儒家文化是被奉为“国学”,这个“国”字实在厉害,顶着这个字,谁还敢有不同意见。至汉朝“独尊儒术”之始,众多拥趸前赴后继。乃至如今的知识分子也都有“士”的传统,有人说,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人说,他以天下为己任,最重要的是他们还道德清高,以自己的一套伦理约束旁人。在社会转型时期,已有的道德体系不完备,自己都说不清,于是就哀叹:人心不谷,世道浇漓。在这样一种道德体制约束下,我们被要求“三讲五美”,被要求着崇高,甚至把“崇高”也当作一种崇高。但是,欲望乃人之本性,根源于我们生物属性的满足。有了“善”的要求,便衍生出伪善。随处可见,一些人满嘴的“仁义道德”,满嘴的“为人名服务”,干的却恰恰是把“人民”往水沟里带的事。我们可以崇高,但崇高不是我们的使命。每个人都有权利先爱自己再爱别人,只是一种选择。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只被要求着去“奉献”,去“忘我”,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哪会爱别人。不是每个人都是雷锋,当然如果雷锋真的存在的话。在我们尚且不知道“保家卫国”、“舍己为人”为何物的时候,就用各种朗诵背诵的方式存在了我们的深度记忆里,到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也是欲望觉醒的时候。不想利己成为“利己主义”,就只好嘴上利人,实际干着利己的事了,也就造就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利己到底应不应该?当然应该,我们有生活得更好的欲望与权利,自我满足后才能更好的满足他人。利己不可耻,就像性一样,你越是遮遮掩掩越显得见不得人,拿到台面上来说,反倒没事了。当然不是说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不好,这铸就了我们民族的气节,养成了中华民族崇高道德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也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不再是附庸,当人的主体性被挖掘的时候,我们就得尊重人的主体性,或者说尊重人的欲望。或许我 们正缺一场“人性的解放”、“欲望的复苏”。曾经,儒家的文化是我们的信仰,有信仰是一件好事,但信仰理应建立在选择的基础上,还是尊重。当儒学以一种国学的姿态强势来袭,我们别无选择,盲目的信仰是一种伪信,“善”便成了“伪善”。信仰建立在选择的基础上,选择源于对一种价值体系的深切认同。认同又源于什么,源于自身的理性!纵观西方社会的发展史,商业的发展催生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又催生的理性的产生。理性让我们学会选择,学会尊重。人活在世上,自会形成信念,从我们看过的书,见过的风景,遇到的人,都在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相较于某一种价值观的强加,或许我们更应该提倡的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系统地回答了我一直的疑问

我一直疑问,现在为什么我们学的东西越多我们对这个社会就越不满,幸福感就越少,我想这是我们教育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教育教导给我们的东西完全和社会现实不一样,所以我们心里总是处于矛盾状态。正如第一卷里说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看来我们的教育很有必要进行改革

完美的假设

都是完美的假设,其实卢梭还是过于强调人的本质,这对统治者不利,所以他那种看似完美全面的教育方式不适宜于广众的教化,子、只能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以导师的模式来培养全面的人,这是不现实的,我相信爱弥儿不会幸福,他的精神过于干净,而他的理想又过于遥远,最终这样一个堂吉诃德类的人物会变得愤世嫉俗,孤芳自赏,这还是好的情况。这样的教育限制太多,始终完美的假设,然而只有假设

附录中的爱弥儿和苏菲

整本书一直到第五卷结束,爱弥儿和苏菲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故事结局,但是作者却在附录中幽描写了爱弥儿和苏菲的不幸?这时为什么?卢梭想要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他是不是想说明人的一生充满坎坷?必须时刻同命运抗争?以爱弥儿和苏菲这样的品质和思想犹不能摆脱,对普通人来说又待如何?

自由和自然

1762年,《爱弥儿》问世。那一年,卢梭50岁,再过一年,我们的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先生去世。他比卢梭先生年轻3岁,早10几年离世。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的康乾盛世,而当时的西方正处于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歌德、孟德斯鸠等思想家层出不穷,作品不断。当时的美国,还在为独立战争与英国之间纠结着。就是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卢梭先生思考了关于教育的问题,且把全书分为5卷。第1卷,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第2卷,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第3卷,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第4卷,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第5卷,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关于女孩教育的部分不敢全部苟同,恐怕要去看一看伏尔泰先生的作品才能够有力地反驳卢梭先生的思想吧。卢梭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哲学、社会观和教育方面。在哲学上,他主张“自然神论”和人性本善;在社会观上,他强调社会契约论;在教育上,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自然人,以让孩子得到自由发展。具体来说,卢梭认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让孩子自由发展。教育的途径只有两种----生活和实践,逼迫孩子读书不在其列。同时,卢梭还主张让儿童接受劳动、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让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支配,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得到幸福。部分书摘:“答应他的时候你要面带微笑,拒绝他的时候你要义正词严,千万不能摇摆不定。”“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喜欢说谎,而是大人给他们施加了太多义务,导致他不得不说谎。服从别人,让孩子感觉很痛苦,为了避免接触这种痛苦,孩子就会阳奉阴违。”“不要轻易判断一个孩子是好是坏,这是对孩子起码的尊重。”“恐惧感是由自然原因导致的,这个原因也是聋子和普通人产生迷信的根源:对未知事物及其变化的不了解。”“所有的恐惧都是我们的头脑想象出来的,而对抗想象的最好方式就是习惯。讲多少大道理都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经常去适应黑暗,多么深刻的哲学理论都不如实践的效果来得快。”“在所有的感官中,视觉同心灵判断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所以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陪养观察的能力。只有经常把视觉和触觉进行对比,视觉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形状和距离之间的关系。”“我会让他画眼前的事物而不是临摹纸上的图画,我会让他坐在房子面前画房子,坐在大树面前画大树,坐在人面前画人,这样他可以变得越来越细心,从而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贪吃比虚荣无害,而且吃东西是人的一种自然欲求,由人的感官决定,而虚荣则是社会的产物,与人类的种种陋习相关。”“你要时刻记住,无知对一个人来说不是最有害的,最糟糕的是你获取的是错误的知识。”“你只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他所获得的一切只是不是由你口头传授的,而是由他自己探索得来的。要让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而不是你一点一滴地去教。”“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他学习了哪些知识,而是他学会了如何去获取知识。”“不要让孩子接触那些涉及社会道德及伦理习惯的观念,因为他的大脑还不足以理解这些东西。不要让孩子做哪些你认为有益的事情,而是让他去做他认为有益的事情。你让他去做他根本就不了记得事情,你自认为很有远见,但是一切都是你的想当然。”去实践!去实践!去实践!

一些心得

这本书是在一位非常敬业且对教育事业心存热情的高中老师的推荐之下学习的。卢梭先生的著作早已领教过,大名鼎鼎的《忏悔录》,他写作的潇洒桀骜作风在这本书里也一以贯之,绝不对任何可能的读者做任何献媚与讨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其实,我是这样理解的,关于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著作,诸如《怎么说孩子才肯听》之类,走的是实用路线,而像《爱弥尔》之类,走的是宏观路线。做家长的呢,怕是两种都得好好学习,深深领悟,才敢履于实践。我一直就觉得,一个人要是能够成为大师,成为天才,他肯定是与众不同的。卢梭显然属于此类人物。我们读《忏悔录》就能明晓这个事实。好在他写《爱弥尔》,确实完全本着平凡主义的出发点来论述教育的,其实有很多可行和智慧的方法值得我去用黑笔标注、打钩,并且运用于实践。不过,我觉得他有时候还是实在无法跳脱他天才的气质和思想,对凡人庸众构成的这个世界有着过于理想化的理解。也不知道两百年前的法国是什么样子,起码两百年后当下的中国甚至全世界,如果谁家父母完完全全按照他的方法去培养教育他们的孩子,那估计这些“爱弥尔”活不了三十岁要么自杀要么饿死街头。(毕竟不是每个爱弥尔都像他那么有气质那么帅,能一路有各种贵妇人为之献身献粮的,哈哈。)恩,但还是很好。无论是国家的公众教育还是我们自己的家庭教育,多多的注意跳脱功利,最终还是能给孩子带来莫大益处的。任重道远。但话又说回来,我不信任何一种完美的教育制度或者完美的教育法则能拯救人类。甚至,人生也不存在所谓拯救与沦陷了。可能,千百年来,一直如此,从前、现在、将来。生而为人,无论幸否,只好继续。

自然才是人类的导师

曾经一位老师说,女生受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她将来只是做一个家庭主妇。我想是某种必然让我在大学学习哲学这个专业,连老师都告诉这个专业在社会上是没用的,也被告诉过无用之大用的虚无,因为我根本不理解是什么意思。直到某种必然在另一个学校学习着历史哲学、价值哲学、中国近代史哲学,我开始静观自己,我开始读哲学家的著作,我开始思考,当然我只是思考我自己的人生问题。真正的哲学总是思考现实的,它企图给人类寻找到普世的真理。《爱弥尔》就是在此理解的基础上我读的第一本完全讲教育的哲学书籍。卢梭认为自由是人的天性,他将人类的教育过程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婚姻。他期望着孩子在各个阶段都可以得到最大的快乐,他期望孩子身体健康,感情真挚,理性完善。在他看来,教育最高的原则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任何时候都不让孩子做超出他能力之外的事情,当他可以自己解决他的生命需要的时候,他就必须开始学习依靠自己而不是他人或书本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于别人的帮助他要有谦卑感激之心,因为这不是别人的义务,要爱别人如自己的生命,因为他意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弱小。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他自己的体认,他比任何人都深信他所信任的一切,他比任何人都爱着这个世界,他不惧死亡,他认真生活。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爱弥尔,他是这样的热烈而理智,他的人格美好而坚定。对于女孩的教育,初看是不舒服的,但如果把卢梭的思想等同于女人对男人的绝对服从,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卢梭认为大自然有最和谐的美,上帝创造了体格相似却存在着很大差异的两种人,他们有自己不同的命运与使命。女人作为女人的价值肯定多于她们作为男人的价值,她们的荣耀来源于家庭的幸福,做一个好妻子,做一个好母亲。而这需要聪慧可爱的心灵和内在的良知,只有教育可以做到这一点。由此我们回到了开头,即使她是一个家庭主妇,她对社会的贡献至少也比一半多一点。 或许我们还未意识到一个健康小孩的身上倾注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在这本书里你看得到。这是一份甜蜜的责任,上帝让每一个人都享有它。

警告:不要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

这套商务印书馆的翻译可以说相对完整。最近翻了一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简直就是摘抄。比如关于什么是幸福,人应当如何努力获取幸福的,以及私有财产等部分,人教版本的摘抄基本上会让你不知所云。相反商务版本则有相对完整的阐述。如果你读商务版本的已经有些吃力,也算正常,多读几次反复咀嚼总会明白。但若读人教的版本,则干脆云里雾里误人子弟了。

此时此刻读《爱弥儿》下(第五卷)

五、此时此刻读爱弥儿(下)(第五卷)苏菲或女人直到这个时候,苏菲出现了。苏菲原来是卢梭想象中为爱弥尔塑造的一个爱人,第四卷483页的时候,卢梭笑着对爱弥儿说:我们给你未来的情人取名叫'苏菲’,‘苏菲'是一个吉祥的名字;如果你所选择的对象本来不叫'苏菲',她至少也要配得上我们称她为‘苏菲';现在我们可以预先把这个光荣的名字给她。用卢梭的话说,现在,我们已经演叙到青年时期的最后一幕了,一个成年人单独一个人生活,那是不好的。爱弥儿现在是一个成年人了,我们曾经答应过给他一位伴侣,现在应该把她给他了。这个伴侣就是苏菲。她躲藏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里去找她?必须认识她,才能找到她。苏菲应当是一个成年的女人,她应当具备所有一切成年的女性的特征,以便承担她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应当承担的任务。卢梭认为妇女和男子是彼此为了双方的利益而生的,但是他们和她们互相依赖的程度是不相等的:男子是由于他们的欲望而依赖女人的,而女人则不仅是由于她们的欲望,而且还由于她们的需要而依赖于男人;男人没有女人也能够生存,而女人没有男人便不能够生存。卢梭对女性的两个赞美点:淑静、温顺,他说狡黠是女性自然一种禀赋,机智是女性所有真正的资本。他强调热心和才能帮助女性成就审美才能,从而使心灵得到滋养使身体富有生气使它恢复一定程度的青春。女性是管理男人的人,机智、透彻和细致的观察是女人的一门学问。他强调家庭教育对女子教育尤为重要,要能够对恬静的家庭生活感到喜爱,就必须从童年时期领略到这种生活的甜蜜,只有在母家才能学会怎样爱自己的家。关于上帝的荣耀,卢梭认为对人类社会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要认识到上帝的法律要求他必须对他的邻人和他自己尽种种的义务。我们彼此之间应当时时刻刻互教的,做父母的人尤其更应当拿这一点来教育他们的子女。必须使你的孩子们始终只学那几条涉及道德修养的教义,必须使他们相信,只有那些教导我们行为端正的教义才对我们有所裨益,值得学习。切不可把你的女儿培养成什么神学家和诡辩家;关于天上的事情,你只把其中可以增进人类智慧的部分告诉她们就行了;要使她们经常意识到上帝就在她们的面前,要她们以上帝作为她们的行为、思想、美德和欢乐的见证;要使她们因上帝爱善而诚心为善,要使她们因为上帝将补偿她们所受的痛苦而毫无怨言地忍受痛苦;总之,要使她们在一生当中都要保持她们将来出现在上帝面前的那种快乐的心情。这才是真正的宗教。他倾向女性身上自然流露的美。只要她有美德,她凭她的温柔的性格就能够树立威信,使男子看到她那种淑静的样子感到敬畏。如果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长得又聪明又可爱,平时寡言鲜笑,善于理解别人,同时,态度又是那样的温柔,语言又是那样的诚恳,美丽的容貌又显示了她的女性的青春,羞怯的样子又使人感到喜悦,她尊重别人,从而也赢得了人家的尊重;见到这样一个少女,哪一个粗野无礼的人还敢不收藏他那傲慢的气焰,还敢不检点他的行为呢?他认为美德能够巩固爱情。凡是真实的爱,都是充满着热情的,他承认爱情是空幻的,只有情感才是真实的,是情感在促使我们去追求使我们产生爱情的真正的美。有人说,这种美在我们所爱的对象的身上是不存在的,它是因我们的错觉而产生的。啊!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是不是因此就可以不那么热烈地把我们所有的世俗的情感奉献给这个想象的模特儿呢?是不是因此就可以不拿淳厚的心对待我们所钟爱的人呢?而一个愿意为爱情而死的人,他心里还有什么粗俗的肉欲?我们嘲笑旧时的骑士,其实只有他们才是真正地懂得爱情的人咧,至于我们,我们只知道贪图色情罢了。传奇式的爱情观之所以在我们看来觉得可笑,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了理性,而是因为我们有了不良的风俗。不论在哪一个时代,自然的关系都未曾改变过,由自然的关系中产生的或好或坏的影响也始终是一样的。他说保持贞操是一个极为可贵的道德。我们来见证卢梭笔下塑造的苏菲的奇迹:她的天性善良,心思敏感,对事物的观察非常正确的,但不怎么深刻;她的心情很悠闲,然而是不平衡的;她的样子长得很普通,但是讨人喜欢,相貌为人忠厚;你刚接近她的时候也许觉得她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在离开她的时候你心里就不能不有所感触。别人有一些良好的品质是她没有的,而她自己的好品质,也许在程度上还不如别人;但是,要一个人把一些良好的品质配合起来形成一付很好的性格,那就谁也不如她了。甚至连她的缺点,她也知道怎样去利用。苏菲并不美丽,但男子们一到她身边就会忘掉比她更美的女人,而美丽的女人一到她身边就会觉得自己并不怎么美。乍眼一看,她虽不漂亮,但你愈看就愈觉得她长得好;有些东西,她那样长法就好看,而别人那样长法就不好看,至于她长得好看的地方,那就确实好看,谁也赶不上她了。也许别人的眼睛比她的漂亮,嘴巴比她的乖巧,样儿比她的吸引人,但是,别人的身材不如她的匀称,肤色不如她那样好看,手没有她那样白嫩,脚没有她那样小巧,目光没有她那样柔和,相貌没有她那样动人。她使你看到她的时候感到喜欢,但是不会使你心里入迷;她使你一看到她便感到动心,但是又说不出你动心的道理。苏菲很爱打扮,而且也懂得怎样打扮;她有很高的审美力,她的衣服又简朴又淡雅;她很清楚什么颜色的衣服才合乎她的身子。她没有一件装饰品是随随便便穿戴在身上的,但是在每一件装饰品上你都看不出她精心配搭的痕迹。她的穿扮在表面上显得很平常,但实际上是十分好看,引人注目的。她不仅不炫耀她迷人的美,她反而把它掩饰起来,但她愈掩饰,便愈是使人在心里回味。当你看到她的时候,你会说她是“一个朴实的聪明的女孩子”,但是,如果你在她身边一呆久了,你的眼睛和心就会一刻不停地老是去看她和想她,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她身上的服饰之所以那样朴实,正是为了使你逐件逐件地通过它们去想象穿戴那些服饰的人。苏菲有一些天生的才能,这一点她自己是知道的,而且是充分地加以利用了的;不过,由于她还不知道怎样培养那些才能,所以她只知道用她清脆的声音节拍准确而谐和地唱歌,用两只灵巧的脚轻松活泼地练习走路;在任何场合都能毫无拘束和大大方方地向人家行礼。在她长大的时候,她便开始领略到音乐的美,她具有的才情足以使同她谈话的人感到很有乐趣。苏菲的信仰是践行道德,贞洁和诚实、信守誓言、爱清洁。她深爱美德,她把美德看作得到真正幸福的道路。她认为一个德行优良的妇女就是一个天使。她心中所考虑的是怎样去爱别人。总之,苏菲爱美德、爱太累马库斯。关于婚姻,卢梭认为一个人的婚姻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必须用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它。再没有什么事情比选择一个好男人更难的了,如果说真有比选择好男人更难的事情的话,那就是选择一个好女人了。婚姻是否能取得最大的幸福,在很多方面要取决于男女双方是不是相配,怎样在这些人当中寻找一个同你相配的人,怎样去认识他,怎样使他认识你。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丈夫和妻子应当互相选择。他们必须以共同的爱好作为第一个联系。你要选择一个诚实的男人,他的人品要能够使你感到喜欢,他的性格要同你的性格相适合;不管他是什么人,我们都愿意以这样的人做我们的女婿。只要他有干活的能力,只要他有好的品行和爱他的家,他就可以算是一个有相当的财产的人。如果他能以自己的美德使他的职业受到人们的尊重,他的社会地位就是很光荣的。他说为人恳切和行为端正可以是一个人从他本身获得巨大的力量。他说夫妻之间相爱而不相敬,是不能持久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社会地位的相匹配。尽管在婚姻问题上并不是非要双方的社会地位相等不可,但是,如果双方的社会地位相等,再加上他们在其他方面也相配,那么,平等的社会地位就可以使其他相配的因素具有更多的价值;相等的社会地位是不能抵消任何一个相配的因素的,但是,如果双方在各个方面都是相等的话,那他们之是否适于结婚,就要看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否相等了。即使一个人是君主,他也是不能想要什么等级的女人就要什么等级的女人的。一个男人同比自己高贵或比自己低微的家庭联姻,对婚姻之是否美满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同比自己的等级高的女人结婚,是完全不合道理的;同比自己等级低的女人结婚是比较合理的。既然一个家庭只能通过它的家长和社会发生联系,所以家长的社会地位是可以决定全家人的社会地位的。按照自然的秩序来看,妇女也是应当服从男子的。因此,如果他娶一个等级比他低的女人的话,自然的秩序和社会的秩序便彼此吻合,万事都很顺利。女人天生就是有一种驾驭男人的才能,拥有指挥的权利和管束指挥的人,这两件事情是完全不同的。女人管束男人的方法是用温情去管束,是用巧妙的手腕和殷勤的态度去管束;她是采取关心男人的方式去命令男人做事的,她是采取哭泣的方式去吓唬男人的。如果她不理解她的男人的思想,如果她想窃取他的权利,想对他发号施令的话,就会把一个家庭弄得乱七八糟,造成许许多多痛苦和可羞可耻的事情的。无论就男性或女性来说,卢梭认为实际上只能划分为两类人:有思想的人和没有思想的人;其所以有这种区别,差不多完全要归因于教育。有思想的男人是不应当同没有思想的女人结婚的,因为,如果他娶了这样一个女人的话,他就只好一个人单独去用他的思想,从而便缺少那种共同生活中的最大的乐趣。只有同有教养的人交往才有乐趣。一个受过教育的男人是不宜于娶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女人的,他不应该到没有受教育机会的阶层中去选他的妻子。不过,卢梭十分喜欢朴实和受过粗浅教育的女子,他不喜欢满肚皮学问和很有才华的女子的,他甚至偏激的认为有才华的女人都是灾祸。他的观点是由于她们自认为有很高的才情,会看不起妇女们应尽的天职本分。卢梭这样说也是有矛盾的,他既要求女性有思想又反对她有才华和学识,这可能是他那个时代的局限。卢梭这样描写女性的天职,她不是她丈夫的老师,而是他的学生,她不仅不应要他按照她的兴趣去做,而且自己还愿意照他的兴趣去做。卢梭对第一次爱情经历尤为看重,他这样描述它的意义:年轻人不仅在这里第一次产生爱情,而且还是在这里才开始产生种种欲念中的第一个欲念的;这个欲念也许将是他这一生当中唯一感觉得最强烈的欲念,因此,他最终会形成怎样一种性格,也将取决于这种欲念。他的思想方法,他的感情和他的爱好都将因一种持久的欲念而形成一定的形式,不再改变。生活就是这样一幕一幕地变化的。尽管一个人由于年龄不同而有不同的行动的动机,但人终归还是原来那个人。他在十岁的时候是听糕点指挥的,在二十岁的时候是听情人指挥的,在三十岁的时候是只知道追逐享乐的,在四十岁的时候是只知道追逐野心的,在五十岁的时候是只知道追逐钱财的。他在什么时候才一心只追逐理智呢?当一个人受到指引,从而不知不觉地奔向了理智,这个人是多么的幸福!关于痛苦和邪恶。卢梭认为,当你过着自由和快乐的生活,你就保持了公正和善良的人品,而痛苦和邪恶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只有在他过着痛苦的生活的时候才会变成坏人。至于精神上的痛苦,取决于人所迷恋的事物,因为在你开始产生欲念的同时,你使你自己也变成了你的欲念的奴隶。尽管没有任何东西来侵犯你,尽管你身体上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然而你的心灵可以产生无限的哀伤!你没有生病也将感到巨大的痛苦!你没有死也觉得自己是死了千百次!或者是谁造了一个谣言,或者是谁弄错了一件事情,或者是谁产生了一个怀疑,都将使你感到灰心丧气。卢梭告诫20岁的爱弥儿,从今以后要对戏台上的人物表示宽容,因为你现在已经变成了这种人物当中的一个了。我们一生中之所以有许多烦恼,正是由于我们有所爱好而不是由于我们有所需要。我们的欲望愈增加,我们的力量就几几乎要等于零了。一个人按他的欲望来说,他必须要依赖千百种事物,而按他本身来说,他对任何事物都是不需要依靠的,甚至可以不依靠他自己的生命;可是,如果他喜爱的东西愈多,他的痛苦就必然会愈益增加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有一个完结的时候,我们所喜爱的东西早晚是会失去的,然而我们却紧紧地依恋着它们,好象它们要永远存在似的。只有在我们的欲念已开始产生,我们才感觉到有认识德行的必要。如果你成了放纵自己欲念的奴隶,这是多么可怜,你会经常感到空虚,患得患失,要是一个人心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是他一点也不抵抗他自己的贪欲,他还有什么罪恶的事情做不出来呢?德行'这个辞就是从'力量’这个辞产生出来的,力量是一切德行的基础。一个力量微弱的人之所以能够实践德行,固然是由于他的天性,但必须凭借他的意志,他才能坚决果断地去完成。把欲念分成可以产生的欲念和禁止产生的欲念,以便自己能够追逐前一种欲念而克制后一种欲念,这是不对的。任何一种欲念,只要你能够控制它,它就是好的;如果你让它使役你,它就会成为坏的欲念了。大自然不许可我们使我们的爱好超过我们的力量可能达到的范围,理性不许可我们希望得到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良心并不是不许可我们受到引诱,而是不许可我们屈服于引诱。产生或不产生欲念,这不取决于我们,但是,能不能够控制欲念,那就要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了。所有一切我们能够加以控制的情感都是合法的,而所有一切反过来控制我们的欲念就是犯罪的。你要做一个人,把你的心约束在你的条件所能许可的范围。你要研究和了解这个范围,不管这个范围多么窄,只要你不超过它,你就不会遇到痛苦;如果你想超过的话,你就必然会遭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的;我们之所以有许多痛苦,正是由于我们毫无节制地追逐我们的欲念;当我们忘记了我们做人的环境,而臆造种种想象的环境,从想象的环境中回到现实的环境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很不幸福的。只有在我们缺少我们有权利占有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才值得花力气去获取那些东西。如果事情已经很明显地表明我们不可能得到我们所想望的东西时,我们就应该转移我们的念头;当我们的愿望没有实现的希望时,我们就不能因之而感到苦恼。妄自骄傲是我们一切巨大的痛苦的根源,对人间的苦难一加沉思,睿智的人就会变得很有节制的。他将牢牢地守着他的地位,而不作任何超出他的地位的事;他决不会浪费他的精力去寻求他不可能保持的东西;他将用他全部的精力去享用他确实占有的东西;他决不会象我们这样想得到这个又想得到那个。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在变化着的,一切都是要成为过去的,而我也许明天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灭的,作为一个终归要死亡的人,要不要在这个世界上建立一些永久不解的关系呢?如果你想生活得又快乐又严肃,你的心就只能够去爱那永恒不变的美,你应当按你的条件去限制你的欲望,应当先履行你的天职然后才去满足你的欲望,你应当把需要的法则也用之于道德的行为,你应当学会在你失去了你可能失去的东西时怎样应付,你应当学会在实践美德的时候,如果必要的话,怎样抛弃一切的东西,怎样应付各种事变,怎样转移你的心,使它不受事变的摧残,怎样鼓起勇气应付逆境,以便使你永远不会落到悲惨的境地,怎样坚定地履行你的天职,从而使你永远也不会做犯罪的行为。这样一来,尽管你的命运作祟,你也会生活得很愉快;尽管你的欲念丛生,你也会生活得很严肃。你将发现即使你所占有的东西是容易丧失的,你也会从中享受到极大的快乐,而不会有任何忐忑不安的心理;是你占有它们,而不是它们占有你;你将认识到,对人来说,一切东西都是有失去的一天的,所以要舍得牺牲,才能够得到享受。在弄了前面一大堆痛苦、烦恼、节制欲念之后,卢梭这个怪老头,又在人家热恋的时候劝人家离开苏菲,目的是锻炼德行的力量和学会控制欲念。他这样劝说爱弥儿:想象力给你所想望的东西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但是,等到你得到那个东西的时候,它就会把外衣取走的。除了自在的上帝以外,便只有不存在的东西才真正是美的。如果这种状况能够长久持续的话,你也许就找到了至高的幸福了。但是,所有一切属于人的东西都是要衰老的;如果外界的事物一点都不改变,我们的心就会变;不是幸福离开我们,就是我们离开幸福。你想和苏菲结婚,可是你认识她还不到五个月!你之所以想娶她,不是由于她同你相配,而是由于她使你感到喜欢;难道说你爱她就保证她同你是相配的,难道说最初是彼此相爱的人以后就不会变得彼此相恨!她是一个很有品德的人,这一点我是知道的。一个人光是有品德就行了吗?两个人都为人诚实就算是两个人相配了吗?我担心的不是她的品德而是她的性情。一个女人的性情哪里是一天就可以看出来的?你知不知道要在多少种情况下观察才能把她的脾气观察得透彻?四个月的爱情就能保证你会爱她一辈子吗?感情和她的品德是不相干的,……需要经过一番考验。苏菲还不到十八岁,而你也刚刚才满二十岁,这是恋爱的时候,但不是结婚的时候。要想把孩子们抚育好,至低限度你自己就不能是孩子。你考虑过做丈夫和做父亲的人有哪些责任吗?当你成为一家之长的时候,你也就成为国家的一个成员了。怎样才是国家的一个成员呢?你研究过做人的责任、做公民的责任吗?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政府、法律和祖国?你知不知道你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够生活?你知不知道你应当为谁而死?你以为你什么都懂得了,而实际上你是一点都不懂的。在占有社会秩序中的一个席位以前,你应当研究和了解什么地位最适合于你。他要爱弥儿必须学会忍受离别的痛苦,因此他必须离开苏菲。爱弥儿离开苏菲之后开始2年的游历生活。在安排爱弥儿去游历之前,先使他成为一个钟情的人。他要他带着一本《太累马库斯奇遇记》去游历。在游历之后他将给她带回去一颗跟从前同样温柔的心,而且还会给她带回去一个比以前更加聪慧的头脑。卢梭认为游历,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说,是有它的法则的。为游历而游历,是在乱跑,是在到处流浪;即使说是为了受教育而去游历,这个目的也是过于空泛的,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他希望青年人有一种鲜明的学习意图,这种意图经过很好的选择之后,就可以决定所要游历学习的内容了。按照自然的秩序来说,每一个人首先是他自己,其次是行政官,然后才是公民。这个次序的先后和社会秩序的先后恰恰相反。在论证了政府将因行政官的增加而趋于松弛之后,卢梭得出结论说,行政官和政府的比例应当同人民和主权者的比例成反比。正如人民的人数增加,领袖的人数就愈应减少一样,国家愈是庞大,政府的机构便愈应紧缩。一般地说,民主政府适用于小国,寡头政府适用于中等的国家,君主政府则适用于大国。每一种形式的政府都可以在某种情况下成为最好的政府,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又成为最坏的政府。我们知道所有人都负有同样的使命,任何一个人,只要真心爱善和全力为善,就能完成他的使命。自然的和秩序的永恒法则是存在着的。对睿智的人来说,它们就是成文的法律,他们通过良心和理智深深刻画在人们心里,要想自由就必须服从这些法则。不管在什么形式的政府之下,都是没有自由的,自由存在于自由人的心里,他走到哪里就把自由带到哪里。一个人即使没有祖国,至少也有一个居住的地方,一个人总要在一个政府和法律的幻影之下才能安宁地生活。男人的天职之一是在你结婚之前,你必须知道你自己愿意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怎样度过你的一生,你用什么方法去可靠地为你和你的家庭谋求面包……要恢复已经消磨的年华,应该怎么办呢?唯一可能实践的办法是,你要爱它。我常常想如果我们结婚之后仍能保持爱情的甜蜜,我们在地上也等于进了天堂。婚姻的幸福建立在性情相投的基础上。笔记做到这里,我不想再写下去了。我甚至不愿意再复述爱弥儿和苏菲的婚姻悲剧。虽然他最后还是给了他们一个各自忏悔改过之后重新复合的光明的尾巴。孤独人爱弥儿为了惩罚自己流落到一个荒岛,遇见在附近教堂做修女的苏菲,经过一番曲折他们重新走到一起。就像卢梭说的,“想起往事就感到难过和害怕,使人对美德缺乏信念,或许我还没有把它写完,我就死一百次了。社会的风气、恶习和他人行为的引诱,虚伪的友情的陷害,人类心灵的脆弱和变化无常。谁经受得住这种种考验呢?”一个人要有多么独特的性格,才能在走了那么远的歧路之后,又回头保持他从前的样子!需要说一声的是,商务印书馆选择李平沤这个译本语言真的很好。补记:终于读完了这个大部头。笔记也做完了,24358字。果然是最长的一篇读书笔记。如释重负,煌煌59万言,读的人尚且如此累,写的人那个年代没有电子工具可凭借,卢梭不知道写了多久,但他45岁开始写这部书,50岁才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出版。估计我很久不会再这么耗尽心神、长篇累牍地读社会科学的名著。小说的名著不在其列,何况我不读小说已N年。现在一直把阅读小说视为观电视剧一样的无厘头,纯粹为打发无聊才消遣为之。但我对小说创作者充满敬意,当然指具有敬业精神的人。还是说回到卢梭这部《爱弥儿》。没有时间的话,可以看我的读书笔记。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个卢梭生平和著作年表建议一定得读。充满想象和遐思。卢梭从生到死,正值清康熙五十一年至雍正十三年、乾隆四三年卢梭66岁而殁。中国还是大清一统的时代,法国的卢梭已经写出《百科全书》、《论不平等》、《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或论教育》、《植物学术语词典》、《英雄所需要的道德》、《忏悔录》、《我生平苦难的慰藉》等现代启蒙思潮的一大批皇皇巨著。卢梭的前半生求学求生充满流离和颠沛,靠抄乐谱维持生计。但他有幸结交一些伟人,如狄德罗、伏尔泰、一度来往密切,并与后半生因思想交锋而交恶,终至断交,以致患上被迫害狂。似乎印证了杰出的人总是孤独的。卢梭是法国基督新教教徒、钟表匠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死于产后失调,自幼得到姑母的抚育。10岁,父亲和人发生诉讼,逃往里昂。12岁,到公证人家打杂。13岁到雕刻匠家做学徒,16岁不堪不堪师父虐待,出逃,投奔华伦夫人,得到资助,去意大利都灵进公教要理受讲所,改奉天主教(旧教)。秋季:到一个伯爵家当仆役,不久被逐。转到另一贵族家当差,趁机学习拉丁文,接触意大利音乐。18岁到神学院学习。19岁做土地测量工作,自学数学。22岁代德•华伦夫人管家,协助经营家庭制药手工业。经常采集植物标本,奠定了研究植物学的兴趣。24岁选读哲学著作,接触洛克、莱布尼茨、笛卡尔的著作、王港教科书。25岁有意识地开展室内小型音乐会,经常作曲,钻研音乐理论;学习解剖学。28岁到里昂,担任家庭教师。30岁结识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很快成为亲密朋友。31岁教音乐、抄乐谱,以此维持生活。33岁结识伏尔泰。38岁经狄德罗介绍,结识德国文学评论家格里姆。在相当一个时期,俩人关系特别密切,相处极为融洽。39岁继续为贵族家庭、音乐团体抄乐谱度日。40岁卢梭的父亲死;国王路易十五有意召见他,并准备给他年金,卢梭回避。44岁卢梭以新著《论不平等》奉赠伏尔泰,伏尔泰阅后大为不满,复信道:“我收到了你的反人类的新书,谢谢你。”45岁对狄德罗《私生子》的看法大相径庭,争辩结果终至闹翻。连关系一直比较融洽的散文家格里姆也和他疏远了。开始写《爱弥儿,或论教育》。50岁 4月:《社会契约论》出版于阿姆斯特丹。《爱弥儿,或论教育》出版于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卢梭从巴黎出逃,到日内瓦,适逢当局焚烧此书和《社会契约论》,只得流亡到普鲁士。53岁谢绝普鲁士国王的年金。54岁1月离开巴黎,到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家避难。夏季:同休谟冲突,怀疑休谟等英国友人要谋害他,并误以为华尔甫所捏造的信件是伏尔泰或达朗贝所写。终至换上被迫害狂。开始编写《植物学术语辞典》。年底:《忏悔录》第一卷前篇即前六章写成。55岁误解英国友人的好意,终于改名换姓。56岁7月进行植物学考察,以书简形式写下研究成果。抄写乐谱以维持生活。57岁《英雄所需要的道德》写成。重新使用真姓名。65岁 8月健康恶化,停止抄写乐谱,生计十分艰难。66岁7月2日病逝,葬于爱尔蒙维尔附近圣彼得岛他生前所心神响往的地方。法国大革命后迁柩于巴黎国葬所。生前未刊著作和身后遗留的著作、稿件,先后出版。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卢梭对所谓的“人类文明”充满了警觉,在《爱弥儿》的开篇第一句,他就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从目标到手段都应该遵循自然之道,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最大限度减少对他们成长的人为影响,静待花开。教育,是陪伴和引导,要伴随儿童身体的发育、感官的成熟和情感意识的萌芽,逐步帮助他们启迪理性、陶冶道德情操,塑造起自己的三观。
卢梭说,每个人都会接受到三种教育:自然的教育(例如饥餐渴饮,秋收冬藏,人不可控),人的教育(学孔融让梨、学雷锋这些,人可控制),事物的教育(从身边事物的影响中获取的经验,只能部分由人决定,孟母三迁就是改变事物教育的环境)。其中,自然的教育是最根本的手段,另外两种教育要配合自然教育,去培养“自然人”,“自然人是平等的、以取得人品为目标;他为自己而生活;他按照自然之道去做人,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在生活中无论顺逆环境,都能保持自我,把握自己的命运”。很明显,卢梭要培养的自然人,不同于“社会人”、“公民”这样一些目标,他培养的爱弥儿,不会从小立志为全人类、国家、民族或某某事业而奋斗终生,因为如果首先不是一个合格的“自然人”,那么很可能就是一个分裂的人。
卢梭将儿童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需根据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一般特征和个体特征,精心选择施教的内容和手段。我简单归纳为下表。 卢梭的自然教育,首先是一种陪伴的教育。
卢梭坚决认为,2岁前的婴儿,最好由母亲亲自陪护,2岁以后,父亲接手过来亲自教育。他肯定地说:“那么,谁来教育我的孩子呢?这,我已经向你说过,要你自己。”保姆、家教,都不靠谱,因为教育是如此重要,它不是一个“可以出卖的人”所能做好的,他需要老师和学生一生的命运相连,不可分离。直至爱弥儿20岁了,为帮助他了解社会,抵制欲望的诱惑,还需要“你要十分注意观察青年的行动;他能够保护他不受别人的危害,但是你要保护他不受他自己的危害。你无论白天或黑夜都不要离开他……”此外,爱弥儿成长中每个阶段,教育的重点、范围、手段、时机,都是让·雅克老师设计的,甚至他的“梦中情人”,也是让·雅克不知不觉中帮助他慢慢塑造的。想想吧,当我们父母们借口工作忙、不会教,而把孩子们推送给保姆、学校、培训机构的时候,我们真实的意图是什么呢?
卢梭的自然教育,也是一种等待的教育。
“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它的思想产生谬见。” 或许你以为教给了孩子一个真理,可与此同时,你教给他了更多的谬误,一生也难以再去纠正。例如,卢梭反对过早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因为仅仅是简单地道德模仿,而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好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大多数模仿者本身的意图是希望欺骗他人、获得赞赏,而不是使自己变得更好。所以,卢梭绝不会过早去教爱弥儿“孔融让梨”的,因为贪吃心比虚荣心好得多,前者只是一个自然的欲望,后者则会让自然的欲望失去边界而不受控。 在知识教育上,卢梭批判社会现状说:“大家不愿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要把他教育成一个博士”,尤其是12岁以前的儿童,要让他的心能闲多久,就闲多久,要尽量留白。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天性,因材施教。 “你不急于达成什么目的,反而可以很有把握和十分迅速地达到那个目的。”卢梭在呐喊:孩子,你慢慢来!他真是孩子们的天使,他完全不介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卢梭的自然教育,还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
卢梭说的消极教育,不是置之不理,让其野蛮生长,而是反对填鸭式的教育,反对超前的教育。他主张的是遵循其自然成长规律,在理性的自我启发下,帮助孩子自己建立起正确的观念。例如在富翁家里参加宴会,看到奢侈的排场,让·雅克老师不是不教,也不是说教,而是让爱弥儿去思考:“你估计一下,你在桌子上所看到的这些东西在端上来以前经过了多少人的手?”以这种启发性问题,让爱弥儿去思考奢侈有没有真实价值。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一个词语 “毁三观”,为什么呢?一方面,或许是社会的发展日益加速偏离传统价值方向?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因为我们的“三观”,根本就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不是经由我们内在自然发展之道,基于我们自己的感觉、知觉、理性的觉醒而建立的,那么它迟早会面临推倒重建。
卢梭(1712年—1778年)与洛克(1632年-1704年),都对后世欧美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18世纪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面,洛克派占据相对主导地位,但在卢梭思想的继承人们,包括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皮亚杰等的发扬光大下,卢梭派对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更为巨大的影响。卢梭在《爱弥儿》中,多次挑战洛克的理论,显然,他深入研究过洛克的思想,我无意比较两位大师见识的高低,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们的观点做一个对比,发现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如果说前面1-3,两位大师的观念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的话,4和5两方面,他们可以说是180度对立了,正因为如此,除了在体育教育方面有完全一致的观点外,在德育、智育、宗教的施教过程中,两位大师的方法真是相去甚远了。
《爱弥儿》全书五卷加一个附录,每一卷都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难以把握重点,读第一遍时,心中忍不住不断冒出“冗长”、“啰嗦”、“生涩”这些词语。但是再读第二遍,脉络逐渐清晰,洞见乍现。如果再读第三遍,真感觉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啊!难怪《爱弥儿》被称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并肩的教育名著,它不是一本易读的书,但绝对值得一读,不愧为近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源头。

思想的力量

看书有个习惯,看到精彩的地方一定要用笔HIGHLIGHT出来,看爱弥儿,有的时候,整页都是花花绿绿的颜色,因为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精妙,让人爱不释手。要是一个人为了把一生的时间全都拿来利用,就不去睡觉,你对这个人怎样看法?你会说:“这个人是疯子;他不但没有享受他的时间,反而损失了他的时间,因为抛弃睡眠的结果,是奔向死亡。”所以,你要了解到这里的情况恰好相同,要了解到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爱弥儿》

教育即生长

好书!教育即生长,它和生命有关!同时推荐大家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君子戏谈”,很真实记录大陆家长和自己90后、00后的孩子如何沟通的平台,真实独立的创作姿态,值得钦佩!如何认识00后,如果认识教育,认识高考,写作者保持独立的思考,值得爱思考的你一起去探讨。

爱弥儿

让·雅克·卢梭作为现代意义上第一部教育小说,爱弥儿全本以及爱弥儿这个教育实践都是卢梭对教育的深度思考的结晶。卢梭从爱弥儿出生起就对其环境进行严格的选择,从父母的责任到乳母的选择,在小说的叙述中,卢梭有意识的对爱弥儿进行了教育阶段的划分。针对每一个阶段的心智发展特点,对爱弥儿的性格品质进行引导。贯穿整个小说的不仅是爱弥儿的整个成长过程,还有卢梭的种种思想观念,包括对死亡的观念,性意识的教育,历史的概念,对待宗教的态度,关于社会政治构成,公平正义,社会契约的基本观点。这些精彩的言论使整部爱弥儿充满了哲理性和教育意义。不论是否可以按照卢梭的方式塑造爱弥儿,他的教育思想无疑可以让我们对教育有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卢梭的书真的可以熏陶一个人

说实话我第一次被这本书吸引并不是因为我对教育有多么喜好,而是觉得那个书名实在是可爱又浪漫(后来才知道是人名。卢梭也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字充满了暴风骤雨般的激情和令人赞叹的才华,他的书永远叫人感到耳目一新,所以有人把《爱弥尔》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并称为西方教育的奇书!当然翻译质量也是一个问题,900页的砖头要是再译的跟佛经似的,和尚也不愿意读啊。当卢梭成段成段将基督的教育制度骂的体无完肤时,或是在不起眼的地方突然激愤一下,就好象看到一双轻蔑的眼睛,我想卢梭是那个时代的愤青。细想一下,面对当今的中国教育,难道不应该吸取一点经验。卢梭提倡教育要回归天性,磨练意志,而不是娇惯或摧残学生。在书中我感受到一种民主精神和人文关怀,尤其是他采用的引导方法也值得当代人借鉴,并且我认为教育中的民主精神是最重要的,读卢梭的书真的可以熏陶一个人。

此书著于乾隆年间

读完这本书完全得益于两个字,那就是“坚持”。此书前半部分关于自然教育法循序善诱确实让我大为受用,其中也有不少警句让我有冲动要摘抄下来。但自从上册末尾,卢梭开始探讨宗教信仰问题开始,我就默默地开始了我对于此书的“坚持”。也许这就是文化鸿沟吧,总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而且在书中他似乎也幽幽挑明了他对中国的不解(……人口日渐兴旺的国家,即使是很贫穷,它也是治理得很好的。就我所知,只有一个国家是例外,不符合这个标准,这个国家就是中国。——P720.)如果说卢梭对于信仰问题的阐述只是使我感到迷惑与不解,那他在第五部分对于爱弥儿爱情的幻想就简直使我抓狂了!!!这一部分,卢梭显示出他写小说的天赋,没有严谨的论述,仅有对一连串生活可能的假象:穷乡僻壤中找到一个完全符合他设想的未受大都市气息沾染的淳朴少女,然后爱弥儿也如他所愿的和这个女人爱得死去活来,即便他们一个18岁,一个20岁,但他们已经安全可以领略爱情的真谛……抛开他们爱情、婚姻的发展姑且不讲,卢梭为了显示他对爱弥儿的儿时教育是多么的成功,而故意将他丢弃到乡下、工厂、荒岛、甚至沦为奴隶……(我觉得这一段的描写可能是收到了笛福的《鲁滨逊历险记》的影响,毕竟卢梭也很推崇此书。)下册中我觉得最具亮点的一部分是“游历”部分,其中卢梭对于政治学、特别是契约社会的阐述,使我又萌生了拜读《社会契约论》的冲动。坚持着看完全书,当我想抱怨卢梭的絮絮叨叨,当我想鄙视他的自大自恋,当我想将其称为妄想狂……我心底却有另一个声音叫我闭嘴,毕竟此书著于乾隆年间,对于这样一位古人,对于他在封建时代所展现出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光芒,我除了膜拜,其实不配多言。


 爱弥儿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