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13303132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
页数:30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十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女权主义、环保主义、同性恋和民族政治、动物权益、反全球化以及和平运动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陈旧传统,它们所代表的全新的政治激进主义形式也已经将马克思主义远远地甩在后面。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激进主义的贡献微乎其微,也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政治左派确实依然存在,但是它适合一种后阶级、后工业化的时代。反资本主义运动是世人公认最活跃的新政治趋势之一,所以很难说反资本主义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根本性的决裂。无论这种运动如何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到反资本主义的转变程度实际并不大。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激进主义政治倾向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妇女运动的关系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一些男性马克思主义者对性别问题置之不理,或只是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女权主义政治。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很多东西说好听点是洋洋得意地忽视性别差异,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令人厌恶的家长制作派。但我们也不能因此便以偏概全,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分离主义女权主义者那样一味自怨自艾。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政治上,许多男性马克思主义者一直以来都从女权主义那里借鉴了不少经验。而且反过来,马克思主义还充实了女权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媒体关注与评论

面对当前已经陷入危机的资本主义,这本书回归到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发掘出其哲学理论中的本质力量。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他没有回避马克思思想中的不足,但又充分阐述了马克思对当今社会强大的影响力。马克思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美国亚马逊读者五星评论

内容概要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 ),当代最具国际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英国当代思想家。
他曾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任教,著有多部重要文化及思潮理论观察的书籍,是当代英国最具代表性的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家和文化理论家。一九八三年他的著作《文学理论介绍》(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对新潮流的介绍通俗易懂甚至引人入胜,被重印了将近二十次,成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系学生的必读教材。至今仍在巴恩斯·诺布尔书店(Barnes and Noble)的文学批评专柜占据一席之地。伊格尔顿定期为《卫报》和《伦敦书评》以及其他许多主流媒体撰写文章。查尔斯王子曾高度评价其在学术界的地位,称其为“可怕的伊格尔顿”。

书籍目录

中文版出版前言
英文版出版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结论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特装本)》: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评论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教授特里·伊格尔顿最新著作,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市场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及世界格局独具参考价值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广泛争议。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特装本)》主要内容简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从城乡差距、贫富不均到经济掠夺问题,加上全球霸权在金融海啸中显露的腐败,种种迹象显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作者特里·伊格尔顿希望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该书通过大量实证内容反驳了世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当下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全书总括:申辩式手法提醒人们关于马克思的误解与当今世界马克思的意义书本章节概要:疑问: 当今世界马克思的价值在哪里?因为资本主义有着永恒的问题,马克思便有着永恒的价值,当今世界不平等的状况日益加剧 资本和金融以及科技只是会加重贫富的分化,而资本主义对于人的商品化也是日益严重,只会加强人的异化,在效率至上而不是人性至上的时代,马克思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关怀更加值得我们的学习。 疑问:马克思带来的废除市场经济造成恐怖和独裁 ?就好像《1984》和《动物庄园》中说的,但是这本书认为苏联的共产主义是在被西方列强包围的时候产生的,资源的不均匀带来的是贫富的日益分化,这不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目的。疑问:马克思是宿命论者 这一点有点像是哈耶克对于马克思的批评,因为人类所有的制度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只有马克思是用自己的构想完成的,不过,我们应该肯定马克思对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疑问:马克思幻想了一个完美的乌托邦,而这个在现实是不存在的。马克思认为现实必须为之做出调整,而人类有的合理的自由。从资本主义极大地物质丰富中得到的人类自身的解放,马克思是重视人性的。疑问:马克思把复杂的历史形态和人类生活归结为了单调刻板的经济原因但是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确实是多元生活中的一个主要的动因 疑问: 马克思是冷酷的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同样关注人的道德而道德的终极内涵在于如何享受自我疑问: 阶级流动性日益增强 无产阶级依然有很多 依然处于社会贫富的底层 疑问:马克思是否一定要用暴力革命来解决问题,生民涂炭。马克思的革命并不是不满情绪的爆发为了搞垮一个政权 ,而是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需求 疑问: 马克思是专制政府狂热者 但是其坚决反对国家 并且认为政治迫于经济压力 不能只是简单地用控制国家来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疑问: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激进主义的贡献微乎其微? 马克思对于环保主义,女性主义等同样有借鉴意义。我对于本书的评论:3颗星因为老师推荐时说这个是适合文科生读的,便花了30多元钱买了精装本,可是读了之后还是有点失望,对于思辨味道很浓的政治议题而言,这种散文化的风格太不适宜了,他急于反驳那些理论中的假想敌,反而自己根本就没有立论。全部证明了别人的错误并不能保证自己所支持的正确,马克思受质疑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有一定的误读,一方面也是因为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同时时代很多变化与新事物的出现,马克思本身无法预料得到,所以一味批驳反对者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而我所认为的马克思的意义,并不在于他的结论本身,而是他的理论的视角以及真正对于人类文化的关怀。所以不是很满意这本书,因为它只是提出了 why you are wrong 却没有提出 what is right and what should we do    后来上豆瓣看书评,看到这么一段几乎要泪流满面:“  乌托邦的建构并非从马克思的理论开始,但是只有在这种理论中,乌托邦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某种程度上共产主义与乌托邦成为了同义词,意指某种空想的政治与未来,与奥威尔的《1984》联系了起来。任何政治中都内在蕴含了暴力与阴谋,无论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还是许给光明未来的共产主义。许多人选择相信共产主义的存在,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诱因使然,他相信未来的许诺,而不在意用未来的光明来透支现实生活的黑暗存在。而那些选择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者,他们所相信的是另外一种脚踏实地的民主。两者之间存有一个重大的差别,未来还是现在,现实还是理想,问题还是主义。   其实无论做出任何选择都无可非议,这是个人不同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的选择。但是对很多从现实出发的人而言,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应该警惕一种情形的发生,那就是伯林曾在《乌托邦观念在西方的衰老》一文中所表达的,完美的世界,最后的解决,一切事物的和谐共存,这些观念尽管美好,但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现实中都是无法实现的,“我们注定要面对选择,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无可挽回的损失”。而且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被这种乌托邦的观念所迷惑,在我们的时代中,“一种新的人类献祭的形式已经出现了,活生生的人被摆上了抽象物(比如国家、教会、政党、阶级、进步、历史的力量)的祭坛”。也许我们唯一能确认的事实就是所谓的牺牲:一些人濒临死亡,一些人已经死亡,大屠杀依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继续,以某种高尚的名义,而那个他们为之献身的理想仍然遥不可及。      用一个许诺的美好未来兑换一个千疮百孔的现实,本来就是不对等的狡辩。”   那么,在我们的今天,我们到底该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马克思?曾今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了顾准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他在书中谈到,革命的理想主义可以推翻一个旧的制度,让人们为了理想而奋斗,但是,当革命成功之后,如果仍坚持这种所谓的理想主义,甚至演变成教条主义——仅仅从教条和本本的推理出发,忽视现实,漠视经验,反对任何不同意见,甚至采用专制手段将对方进行肉体消灭——那将是巨大的灾难。很多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就深刻揭示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和朋友聊天也说道,后来的顾准又提出了经验主义的多元化探索模式。因为我们不知道真正最终社会的模样,再或许根本就不存在那么一个完美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绝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追寻的步伐,朋友说,追寻的意义就在于追寻本身。马克思的意义不在于他一定是对的,而是他用自己的智慧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思路,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角度,更多的选择,以至于可以综合资本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的优点,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马克思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是错的,他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本身的对错,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一种可能。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作者很让人信服的证明了马克思在经济学上没有破产
  •     48……你买的是精装版吧
  •     我是标题党,看标题以为这本书会比较有意思的,但似乎还是中规中矩。字体很大,感觉费纸了
  •     好书,适于对马克思有所了解,或有入门兴趣的书友一读。
  •     对于Eagleton来说,只要给他一个论点他能为你翘起整个相反的论点。全书只有零星几处对马克思原作有细节引用,其余都是‘党’员二手评论,夹带神通广大的逻辑推理。你可以像Zizek那样借马克思的工具说事,但你这样为马克思开脱的行为就只能由你自己的诡辩来终结了。
  •     字有点大感觉在赚版面
  •     楼上的先生,我从来没有说过指望马克思主义者解放全世界。也没有说过解放全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要并且不得不要完全的任务啊。请看清楚我说了的到底是什么。:)
  •     之前看到同学有看这本书,现在自己正学马克思,我想我更需要看这个。。。
  •     布尔什维克是对的,我们向往的
  •     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一本好书
  •     一本经典的书,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是必读之选
  •     对于在中国,有这样冷静分析马克思的著作不多
  •     书好大,字好大。果然是特装,觉得没必要吧。。。
  •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拯救全人类
  •     相当好的包装了,买来送人的,这次的精装本比上次的包装也好完好多了。
  •     这本书很有见解,虽然有些观点本人不予赞同,但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       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对人的历史是悲观的,指出由于一直存在剥削和压迫,人类还未开始真正的属于自由的人的历史,但结局却乐观地提出了这样的社会,我们值得拥有。虽然马克思被称为最大的唯心主义者,但这并不妨碍在看了过多的关于心灵和意志的文艺作品后,认真的了解下在时间中绵延的历史饱含的残酷,用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那个所有在底层的人都会喊出的质问:我们在乎的不是受苦,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受苦。
      
      反驳马克思观点的文章很多,作者的反驳除了思考和辩解指出偏见外,也不乏无厘头,姑妄听之罢。最起码我们得明白,生活就是一件请你去参加豪华宴会还得让你自备食物而且先得把宴会厅的地板铺好的事情。这和马克思那位同样著名的老乡马丁路德所言类似:生活不过都是些修修补补的破事。所谓的理想是重要的,而用以修筑它的来自现世的泥土却是紧迫的,正是基于这点和资本主义的共识,马克思并非主张要彻底埋葬资本主义这个名字下的所有,他从人本的角度对制度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手术,但毕竟,那人性的和太人性的东西,对现世来讲始终是奢侈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马克思认识到了这种奢侈,所以他认为需要借助资本主义的肮脏的剥削来积累财富,然后再变更生产关系。共产主义在贫穷和一个国家之内不可能成功,但他的追随者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特色化,古拉格群岛只是其一,当然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只做记录,不做评论。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结束了。在那个工厂林立、到处充满饥饿暴动的世界里,那个以数量众多的工人阶级为标志的世界里,那个到处都是痛苦和不幸的世界里,马克思主义还多少有些用处。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这个阶级分化日益淡化、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后工业化西方社会里,绝对没有一点用武之地。如今,仍然坚持支持马克思主义的都是一些老顽固。他们不肯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世界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而过去的那个世界再也不会回来了。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二
      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看也许还有些道理,不过一旦将其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对于那些衣食无忧、将自由和民主视为理所当然的西方学者来说,马克思主义看上去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对于数以百万计的普通百姓来说,与马克思有关必然意味着饥荒、困苦、折磨、强制劳动、支离破碎的经济以及具有可怕压制力的国家机器。那些对这一切惨剧视而不见的人不是头脑愚钝、甘于自欺,就是附庸政治、道德堕落。僵化的社会主义意味着丧失自由和物资供应的短缺,因为这是废除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它将世间的男男女女都视为历史的工具,并以这种方式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个性。马克思相信存在某种任何凡人都无法抗拒的历史铁律。封建主义注定将孕育出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总有一天也必将为社会主义让路。如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论不过是世俗版的天命论。它和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统治的国家一样,都是对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冒犯。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四
      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乌托邦之梦。它将希望寄托于一个完美的社会,那里没有艰难,没有痛苦,没有暴力,也没有冲突。在共产主义的世界里,没有对抗、私利、占有、竞争或者不平等。人人平等,毫无贵贱之分。人不再需要工作,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物质财富源源不断。这种出奇幼稚的想法来源于对人性的轻信。它完全无视人性的险恶,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人生来就是自私、贪婪、好斗而富于竞争性的动物,而且任何社会变革都不能改变这一点。马克思对未来的天真想法反映了他整体政治思想的荒谬与不切实际。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五
      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它不过是经济决定论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艺术、宗教、政治、法律、战争、道德、历史变迁……所有这些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或阶级斗争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醉心于经济的马克思说到底不过是他所反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倒影。他的思想与多元论者对当代世界的人是背道而驰。当代世界的人认识到,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历史经验不能被硬塞进一个刻板的单一框架中,但马克思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六
      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他认为除了物质,什么都不存在。他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认为意识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他极端蔑视宗教,认为道德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完全无视人性中那些最可贵的东西,将人简化为被动地受客观环境所左右的物质材料。马克思对人性的认识如此冷酷,也就不难理解斯大林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信徒们犯下的暴行了。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七
      马克思主义最为过时之处在于它过分痴迷于乏味的阶级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似乎没有注意到,自马克思写作的那个年代以来,社会阶级的图景已变得面目全非。特别是,他们甜蜜幻想着即将带来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阶级问题越来越没有意义,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大,谈论阶级斗争就犹如讨论在火刑柱上烧死异教徒那样荒谬。具有革命精神的工人,就犹如邪恶的资本家,不过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凭空想象。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八
      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是暴力的政治斗争。他们拒绝了温和渐进式的变革道路,选择了通过制造血腥和混乱达成目标的革命方式。一小撮起义者揭竿而起,推翻旧政权并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大多数人。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民主制度势不两立的原因之一。马克思主义者轻蔑地认为,道德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完全不会因为他们荼毒生灵的整治行动而感到不安。马克思主义者的信条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算这个过程会带来无数牺牲也在所不惜。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九
      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全面强大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不存在私有制,社会主义革命以专政集权的方式领导,这种方式将会彻底消除个人自由。所有这些都是已经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过去是这样,将来恐怕也不会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逻辑的一部分:人民让位于政党,政党让位于国家,国家则听命于一个铁腕的领袖。自由民主也许并不完美,但至少人们不会因为批评专制政府就被关进精神病院。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十
      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女权主义、环保主义、同性恋和民族政治、动物权益、反全球化以及和平运动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陈旧传统,它们所代表的全新的政治激进主义形式也已经将马克思主义远远地甩在后面。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激进主义的贡献微乎其微,也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政治左派确实依然存在,但是它适合一种后阶级、后工业化的时代。
  •     书中许多反驳都是有问题的,但是他从不正视问题的存在,而是逃避问题,利用自己对文学性语言的熟练掌握,模糊了问题的尺度,狡辩了证据的存在,回避了现实的困境。 这本书语言的丰富只能证明伊格尔顿理论素养的苍白与贫困。他也许是一个合格的文学批评家,但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理论只在争辩中有效,只在不断地思维跳跃中有效,只在能指的不断游移中有效,一旦失去了争辩的语境,所有的理论都只是表面的语言。
  •     送人生日礼物 他要求看这个 没办法
  •     速度比较快,前天定的今天早上就到了
  •     书的内容没得说,应该还不错。书的排版就有种凑页数的感觉了,行间距很大,字体也比较大,这两点让人觉得原标价虚高了。可能这种排版老人会觉得舒服一点吧。
  •     有些人什么也不懂就去批判马克思。首先应该了解马克思的思想,才能感受马克思的伟大之处。马克思的思想真的非常的深刻,他对资本主义的剖析针针见血,是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更高的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义必胜,实践的共产主义必胜
  •     没有深入研究过,不敢置评,纯就本书来看,觉得还是不错的。
  •     党员都应该读一下
  •     顶楼主哇~
  •     我觉得,我们从小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但那是政治化Marx,读读这本书也挺好。
  •     相对于这个价格,内容实在是差了点
  •     注:
    这篇见报时改动比较大,题目和内容均被改动,也删了不少,被编辑添了不少,原文意思可能有所不同,所以以此为准。
  •     帮人买的,封面不错。
  •     可是你却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如何如何如何。
    而实际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本不会指望也不会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如何。
  •     东方卫视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一,马克思主义这个词我们很熟悉,实事求是地说,很多中国人对于它的本质精神还是很陌生的。比如我接触到的很多大学生,他们都觉得这门课非常枯燥,离现实很遥远。我们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宣传,包括大学生看到的马克思主义教材是不是存在一些缺陷?二,这个学术是一百多年前马恩提出来的,在中国更多是在革命时期的运用。现在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现实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对于解释当下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还能有帮助吗?谢谢。衣俊卿:  这是很难用很短的时间回答的问题。我把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个问题先从宏观层面来看,两个问题不光是大学生会提的,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在思考。说我的想法之前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今年英国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今年4月份出了一本新书,今年7月份我们国家外文局的新星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概几个月时间发行了5万册,书名叫《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它把西方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的十个方面的质疑分了十章,逐一用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来进行解答,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没有过时。我印象很深,他曾经有一个断言,他说同政治家、军事家相比,很少有思想家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但是《共产党宣言》的作者确实改变了历史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影响了人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什么?用他的话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立足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对人类解放的一种追求。他认为资本的发展本身有它的限度,既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的推动力,也会带来贫富差别等很多不合理的东西。他说如果资本主义不能够克服资本的限度,没有力量去约束资本,资本主义面临的危机就不会解决。现在看,资本主义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马克思不但在过去产生了很大影响,影响着、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进程,而且在当代也还有重大价值。  这本书用很具体通俗的实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有着很大的理论感召力。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近三十年了,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我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来关注、关怀人类发展的理论。它的核心是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想消除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不合理的东西。而在他的时代,他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限制资本的逻辑和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不合理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实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20世纪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其实一直在人类思想进程和历史进程中起作用,说马克思主义过时大概喊了一个世纪了,如果一个世纪人们都在说一个东西过时了,恰恰证明它没有过时。如果它真的过时了,就不会在一个世纪中反复有人说它有价值、有人说它过时。并且,它经常还会在人类面临重大的问题、困境、危机、转折时出场,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尘封在书店中的《资本论》突然脱销了,原来没有人买,现在突然一下脱销,要重印。前不久中央编译出版社刚刚出版了一位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叫宫川彰写的《解读<资本论>第一卷》,他是从日本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开始观察日本的经济现象,用《资本论》来解读这些问题,他发现马克思的思想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所以概括起来,如果回顾一下20世纪,人类确实不缺乏思想,不缺乏主义,不缺乏理论,经常是各种主义、各种思想纷纷登场,又纷纷退场,但是有一种始终在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我认为这是我对核心问题的阐述。对于中国的发展建设来说,它就更重要了,它一直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而且它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中有这么大的生命力,就是它同中国的国情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剩下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这些理论工作者,也包括在座的媒体,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样入心、入脑的方式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包括用它来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我做过多年大学老师,也知道在高校的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接受效果并不好的问题。我认为主要的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问题,而是教学方式的问题。长期的应试教育习惯于灌输,把马克思主义很鲜活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变成了理论教条,这是大学教育应该改变的问题。我说个小插曲,我现在还在高校授课,因为我还要带博士生,我大概讲了20多年的课程,基本上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我从来没有发现我的课堂上学生会逃课,而且我的课堂总是座位不够,总会有很多学生去旁听,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应该从我们自身找原因。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就很重要。我前面说到我们拍摄的《思想的历程》,那种感人的电视片,还有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其中展示的感人的故事,如果能走进课堂,一定会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谢谢大家。节录自中央外宣办2011新闻发布会 阅读更多 ›
  •     书已经收到,精装,书稿内容较为详实,价格也算合理。
  •     精装本的书在每页留有可以注解的空白,非常好的
  •     看了一点点,很有启发性
  •     狗屎啊,狗屎,踩上一坨狗屎,还说自己踩得很踏实,你丫堕落成这样了,鄙视之,哈哈。
  •     超喜欢,另类!
  •     大学时最烦的就是马克思了,现在反而想去了解一下他
  •     发货快 质量还是很好的 字体太大
  •     这本书非常不错,伊格尔顿对马克思的理解远远超过了我们许多学者对马克思的认识,对当前中国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越是耳熟能详的人物被误解得越深。第七、第八章翻译的差。
  •     思郁改了评分?我记得一开始给的是三分。。
  •     我觉得这个书评写得相当好!
  •     还可以吧,不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震撼力,有点失望。
  •     其实我只是看了一小部分,大概也就是三分之一,但由于学习和心理的原因吧,没有再看下去,书还在那里放着。本书中作者的立场比较中立,也就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可以真正的去看待一些问题,少有政治偏见和政治导向,观点呢更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推荐。
  •     稍显枯燥,耐心看完,受益非浅。
  •     精装6.3,平装6.6.这是闹哪样?嫌贫爱富啊?----嫌富爱贫
  •     评论的不错:)
  •       去年因工作需要读过这本书,前两天在书店又看到,居然换上了硬壳精装,猜想它大抵是“红”了。(不管个中作何原委,某个人群对马恩经年的膜拜与执迷的确让人觉得欠些反省。)历来对事物都抱持知道分子的态度,“知识分子”的标签向来都不敢妄自攀附。吾非系出名门,偶尔能厕身所谓“名校”,倒也得以对身边某些“知识分子”的生态略作超然的感观。姑且在此取马克思挞伐过的“fetishism”,鸡零狗碎地借题发挥几句。
      
      在国外的大学见过马克思社团,也粗浅研习过几天《资本论》。对于新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由于城市研究的关系仅限于几家之言,不想后来竟因此在工作中不期而遇了形色各异的“.......主义”。短板效应大概是组织化事物的困境,若不是有机会和其中的一些人商讨,仍不觉得自己竟可被括入“进步”的阵营。
      
      也许是知道分子的劣根性,对于喜欢的东西,一直是没有“fetishism”的,有兴趣就研究两下,该吃饭的时候还是吃饭,该玩的时候还是撒开了去玩。谁知正是这种态度,换了个环境似乎就碰了点壁。料想一个充分发育的学术群体,是不存在全知式权威主义的。因为研究分工越细,个人与自身领域之外的专业或话题就会相应地少些交集。跨学科的种种争论暂且不提,术业有专攻,各人至少应自有精耕细作的“一亩三分地”。
      
      能真正跻身知识分子行列的人大致都有自己的执著,勤勤恳恳、敝帚自珍做学问的先生无人不敬;但说教售卖管见、甚至霸权式夸耀自身修为的姿态就甚不足取了。
      
      读到眼下谈论的这本书,是缘起自诩“左侧知识分子”的某君。因为气质接近,又让人想起了某年某地在某校遇到过的某某君,才发现昂扬如斯者,似乎不乏个例。爆发式的学术圈,每每让人觉得弥漫着些一言堂式的“阿Q主义”。高谈阔论某某主义大概是学人选边站时的权宜,无奈在市场规则未尽健全,政治凌驾学术的境况下,说自己“信奉”谁谁的调调,对谈开来之后往往很容易叫人发觉论者其实并没那么真心。
      
      消费时代自恋渐成时尚,随之异化出的各种恋物也不足为奇。逐渐向“小我”退却的学人,汲汲于宣扬自己的学说,稍不慎就会“过犹而不及”,落入自恋式的作态被人诟病;而另一边厢,浸泡着小农意识的权威架构中人又无法对既存秩序进行有力的挑战与质疑。某某主义,小心或不小心,便成了一些人“学术”自恋与恋物的牺牲品。
      
      回到眼前这本书,作者在左右印证的字里行间,倒是让人感到对马克思学说的由衷溢美。不管马克思信不信,作为读者,对于其论述的逻辑,反正我是信了。由此即引发了一顿胡言乱语,是为读后侧记。
      
      
  •     这书是打算送人的,还没看过,但是翻开来看时,我不喜欢书里的字很大个,间隔也很大,旁边有让人批注的空白处,一页纸里字不多,但这样的版面恰好不是我喜欢的罢了~~至于里面的内容,应该还不错……
  •     一本不错的书,看看还是有收获的。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用辩论性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述,告诉了我们:马克思就是对的。
  •     书很不错,提供给领导用作中心组学习资料了,但服务很糟糕,发票未寄来。
  •     书很精致,内容很喜欢,还原马克西原理,正确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来!
  •     这本今年三月刚在英国上市的新书让整个世界开始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中国 马克思更有指导意义推荐 需要认真的看下去!!推荐~~
  •     这本书,是我做政治题过程中了解到的。很好奇。因为最近一直比较反叛,题做不下去。希望能够平息一下自己的情绪。买回来。真是让我吃惊。奇大的字。行间距也很大,旁边还留有批注栏。一页书三分之一是空白。书总共三百多也。正常排版大概一百到二百页就够了。不过纸张还好。因此就贵了许多。
  •     给弟弟买的。貌似还可以。
  •     为写马原论文看了一些 里面的驳几乎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立论方面 暴力革命那一章尤其差 完全是在玩游文字游戏。。想起上学期某人写这本书书评还被老师表扬了真是呵呵。。
  •     英国学者对马克思的评判,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了解马克思和他的思想。
  •     伊格尔顿的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其文学化的叙述方式,浅显易懂,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马克思主义又开始成为一股潮流,反对当前各种歪曲其思想的言论很有必要有相关的批判,而此书恰如其分的起到了作用
  •     字体非常大,间距也大,正常印刷的话,也就十几页的东西.
  •     红色经典思想全新解读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评论家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教授特里•伊格尔顿最新著作对市场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及世界格局独具指导意义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广泛争议。对于无论是中国还是整个世界来说都很有参考意义金融危机 世界政治 物质精神 社会矛盾等 在这里都有涉及 改变你对马克思&马克思理论的偏见和误解一本没有回避什么的书~~值得认真对待!~~~~推荐··@
  •     看着非常好,包装印刷都不错
  •     我只能说,谢谢您的阅读。:)
  •     告诉你不一样的马克西
  •       从出版商从西到中的使用一水的红色封面这一点看,资本主义的商业包装真是讨讨厌得很。
      
      不过这本书写得也是轻飘飘,虽然是捍卫,却竟然多处显心虚。
      
      实际上,经过几百年之后,资本主义和的表象和马克思主义的演绎足以令试图条分缕析的人在他们面前变得束手无策。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获得掌声的命题。
      
      英国卫报以及金融时报的批评声音:
      
      http://www.ft.com/intl/cms/s/2/e4b0a624-87e5-11e0-a6de-00144feabdc0.html#axzz1iNN6kQKk
      
      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11/may/29/why-marx-was-right-eagleton-review
  •     此书翻译极快,质量较高。值得一读
  •     挠头,没有改呀。不过这个书给四分确实高了点,除了这个,我倒是挺喜欢这老家伙的
  •     说理无力,难以服人,不值得阅读。
  •     没太懂
  •     新星出版社对这本书的设计,朕感到甚欣慰啊!大概是为了照顾这一点,即读者群主体是70岁以上离退休老干部。这本书用了使其他书籍两倍的字体,高度近视的朕不带眼睛也能毫无障碍的阅读此书,善莫大焉!不过血红的封面上配上泰西圣人犸珂斯的肖像,略显狰狞。瑕不掩瑜。
    ----妙!
  •     惊叹马克思超前思维
  •     世界西马的经典著作,装帧实在太好了.值得收藏.
  •     伊格尔顿真是性情中人,但用散文的文风来论证东西真是……
  •       早年读文学,对特里·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那本小册子印象很深,后来找他其他的书,也大都与文学有关。不知道是否因为这种印象,我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总觉得这本书写的很别扭。对于一个论辩味道很浓的政治议题而言,这种散文化的风格太不适宜了。文学化的语言,跳跃性的思维,都与话题的思辨性相差甚远。
      
      如果把伊格尔顿定位于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我很欣赏他的一些研究文本。但是对《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书而言,伊格尔顿似乎缺乏一种谨慎的耐心,他急于反驳那些理论中的假想敌,反而把自己带入了一个个理论的困境。他的语言太狡猾了,从一个能指跳跃到另一个能指,从不想让别人抓住他的立论。也许,他根本就没有立论,辩论的目的是驳倒对方,至于自己想表达什么,建构什么,反而一时没有了主意。
      
      先说“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个题目,基本属于一棒子打死的类型,有人看到这个题目开玩笑说伊格尔顿是个不折不扣的标题党,确实有哗众取宠之嫌。没有一种主义理论可以如此理直气壮地高声叫卖,夸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更何况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中的几番浮沉已经招致了众多的非议,更何况伊格尔顿在本书中选取的十个议题进行反驳,且不论是否成功,也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理论。从历史中看,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其实是一个对自身的反驳,1917年马克思主义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封建的国度中实现了它的第一次革命,但是这次革命的成功反而成了对马克思理论的巨大讽刺。随后在东欧一系列国家中强制推行,也被证明了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失败与丑闻。从这样的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探究到马克思主义的痼疾所在:理论的张扬与实践惨痛的反差。在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中,我们同样察觉到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存有巨大的误读。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替马克思主义辩驳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这百年之间,失败的情形居多,我们常把这种理论的未来与乌托邦的远景联系起来。乌托邦的建构并非从马克思的理论开始,但是只有在这种理论中,乌托邦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某种程度上共产主义与乌托邦成为了同义词,意指某种空想的政治与未来,与奥威尔的《1984》联系了起来。任何政治中都内在蕴含了暴力与阴谋,无论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还是许给光明未来的共产主义。许多人选择相信共产主义的存在,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诱因使然,他相信未来的许诺,而不在意用未来的光明来透支现实生活的黑暗存在。而那些选择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者,他们所相信的是另外一种脚踏实地的民主。两者之间存有一个重大的差别,未来还是现在,现实还是理想,问题还是主义。
      
      其实无论做出任何选择都无可非议,这是个人不同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的选择。但是对很多从现实出发的人而言,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应该警惕一种情形的发生,那就是伯林曾在《乌托邦观念在西方的衰老》一文中所表达的,完美的世界,最后的解决,一切事物的和谐共存,这些观念尽管美好,但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现实中都是无法实现的,“我们注定要面对选择,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无可挽回的损失”。而且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被这种乌托邦的观念所迷惑,在我们的时代中,“一种新的人类献祭的形式已经出现了,活生生的人被摆上了抽象物(比如国家、教会、政党、阶级、进步、历史的力量)的祭坛”。也许我们唯一能确认的事实就是所谓的牺牲:一些人濒临死亡,一些人已经死亡,大屠杀依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继续,以某种高尚的名义,而那个他们为之献身的理想仍然遥不可及。
      
      伊格尔顿选择为马克思主义辩护,这是一个左派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暴露出的众多痼疾时的本能冲动。仿佛是说,资本主义终于到了终结的时刻,马克思主义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重回战场,夺回本来属于我们的阵地。但是他在表述这种立场的过程中,反而暴露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严重不足。换句话说,你用一个许诺的美好未来兑换一个千疮百孔的现实,本来就是不对等的狡辩。你用完美揭露问题同样存在欺骗之嫌,反而会惹人反感。其实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不在于你选择什么,而是你应该如何选择。打个简单的比方,在一个完美的独裁国家和问题多多的民主国家之间选择,我们依然会选择一个民主制国家,那是因为我们还能在这个问题多多的民主制国家中看到变革的希望,而无论多么美好的专制国度,它的变革不会更好,只会越来越坏。
      
      马克思主义是否正确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历史不会允诺未来。而且从纯粹作为一种理论来讲,它更需要的时候时间的检验,而不是用所谓的资本主义来检验。同样而言,现在已经陷入各种危机的资本主义也并不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剂良药,他更需要的也是反省自身,寻找危机的根源。从本质上来说,任何主义都是一种理论性的假设,谁能在历史的轨迹中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才算取得暂时性的胜利,不要奢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那样的主义只是一种妄想。
      
      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许多反驳都是有问题的,但是他从不正视问题的存在,而是逃避问题,利用自己对文学性语言的熟练掌握,模糊了问题的尺度,狡辩了证据的存在,回避了现实的困境。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语言的丰富只能证明伊格尔顿理论素养的苍白与贫困。他也许是一个合格的文学批评家,但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理论只在争辩中有效,只在不断地思维跳跃中有效,只在能指的不断游移中有效,一旦失去了争辩的语境,所有的理论都只是表面的语言。
      
      思郁
      
      2011-9-8书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著,李杨 任文科 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定价:30.00元
      
      
      
  •     感觉好像看了这篇评论倒不用看原书了。。。
  •     我是当马克思主义入门书看的,不错,修正我的一些看法。
  •        我不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但不妨碍我去了解马克思主义。正如我不是一名基督徒,但不妨碍我去了解信望爱。正如我不是里尔克佩素阿或者是米沃什的信徒,但不妨碍我去欣赏诗之美。是的,也许我骨子里隐藏的是帕斯捷尔穆克,信奉迷失与狂恋,白银时代的幻象及雪崩的最后到来。
       我之所以不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是因为我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太过沉重的镣铐,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我太重,而她太轻时”一样。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有最高贵的道德精神,最纯粹的人道主义及最坚决的行动意志,尤其是最后者,最难。根据天才的伊格尔顿描述,我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然是这样的人:他厌恶世界的不公,直至到所有不公正都在他心中激起最泛滥的涟漪,他明白这种不公正并非源自某人的恶意或者存心,而是一种恶的制度,我们可以称呼为世界的恶意,是启蒙辩证法中描绘的与人为敌的世界。他厌恶这样的世界,并想用他的生命去让每个受苦的人都拥有获取公平待遇的权利,他用自己的生命去与这种被人们习惯了的世界作斗争,被误解与欺骗,被利用或被恐惧。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然像是法农一样具有强烈的怜悯心并愿意为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奉献自身所有的伟大人物。
       马克思主义的根据是经济来源。从细微处说,我们所拥有的制度源于私有制的缘起,分配的不公是导致日后所有不公的导火线,并非说分配不公是万事万物的总原因,今天我穿的衣服显然与我的心情有关多于与金钱相关。也即是说分配不公是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或者是一场蝴蝶效应。一名在路边拾纸皮的老人肯定与这场经济蝴蝶效应有关。根据伊格尔顿所言,马克思认为世界之恶的本源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榨,但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分配不公,获得利益的那班人,运用他们手上的权势,确立了一个能确保他们利益不会衰败的制度,从而营造了一个为恶的利维坦。这个恶的利维坦在成长以后,不会因为我们的意志而改变,它逐渐控制了我们的所思所为,也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者我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没有反抗的勇气,随波逐流地度过。马克思真正呼喊的并非真要去消灭什么资产阶级或者资本家,他真正想的是结束一种制度——即,一种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为恶而不自知的制度,他所渴望的社会,是一个全新的制度,在那里,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与完满,并非不工作不劳动,劳动是其人的幸福论的核心,并且在这个社会里,人的所为不在异化,人的所为是人的目的,每一个行动都是为实现自身的自由与愉悦。
       说起来太过完美,但是毫无路线图,毫无实行的可行计划,因此伊格尔顿所说的,我都不信。伊格尔顿不适合宣讲这种美好的幸福世界,但是法农可以,曼德拉可以,甘地可以,马克思本身顽强算可以。当然还有不够格的戈达尔,不够格的齐泽克。戈达尔说,他所拍的电影都是为了下层人们,但是下层人们,却绝对不会爱上他的电影。戈达尔的困境正显示了要成为一名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深渊。但是为其如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才值得我们的仰望与爱。
  •     本人坚定地认为:马克思肯定是对的!
  •     马克思为什么事对的,其实也未必就是对的,
  •     用世界眼光看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是很有实际意义的。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他自身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
  •       
      
       新星出版社对这本书的设计,朕感到甚欣慰啊!大概是为了照顾这一点,即读者群主体是70岁以上离退休老干部。这本书用了使其他书籍两倍的字体,高度近视的朕不带眼睛也能毫无障碍的阅读此书,善莫大焉!不过血红的封面上配上泰西圣人犸珂斯的肖像,略显狰狞。瑕不掩瑜。
      
       口英口吉口利国学者伊氏可谓用心良苦耳。他用申辩式的写法,试图通过反驳十种较流行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证明马克思的正确。那么他的努力成功了吗?
       马克思的时代过去了。伊氏承认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的制度经理了至关重要的变革”,”传统的阶级忠诚日益淡化,区域、性别和民族的身份问题日趋突出“,岂止泰西诸国,中国同样如此。经历了文化革命的中国人民实在疲惫了,即使新生的愤怒青年也把满腔的怒火泼洒到批判地观看日本av、五十步笑百步地怒骂韩国棒子、畛域之见地地域攻击上来。资本主义当然会犯错,也有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伊氏武断地认为资本主义的问题只能通过马克思主义来解决,至于其中缘由就不得而知了,并且将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这一命题的依据,未免站不住脚。0分。
       马克思主义意味着饥荒、困苦、折磨、支离破碎的经济以及强大却臭名昭著的国家机器。伊氏首先恶毒地攻击基督教,不解“那种彻头彻尾都浸在血液中的文明”为了么获得那么多善良民众的支持。大概此举是为了博得反宗教人士的同情,进而产生对马克思天然的亲近感。
      伊氏试图说明共产党国家实行独裁统治是迫不得已的。其长篇累牍的闲言碎语无不暗示资本主义的昨天同样充斥着上述阴霾。这种证法无异于流行于中国商家之间的抹黑对手的策略。大概也是伊氏无奈于无法洗清自己之举。毕竟历史已经公证地把过去一个世纪国际共运犯下的滔天罪行刻在了耻辱柱上。
       形式逻辑0分 党史 -5分 (最先提出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被追溯为列宁,这是斯大林口口声声说的,伊氏应该采纳啊)
       针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共产主义的乌托邦性质、反宗教性等等等等,伊氏不断用似是而非的语言希图蒙混过关甚至混淆视听。
      
      
       看到这里,朕不由得龙颜大怒,泰西之人,见识短浅不说,目光竟也如此狭窄,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啊!放眼神州大地,社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殷实富足,幸福指数高居世界前八!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正确性最形象深刻准确地证明吗?难道伊氏不明白我国引进此书的良苦用心?通篇找不到一句话赞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你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了吗?你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了吗?
       朕本想传谕天下,诏禁此书,为了文艺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想想还是饶恕他吧。他又怎会知道这是朕设下的阳谋呢?
      
      
      
      
      
      
      
      
  •       在目前的情势下,有这样一本名为《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中文书,要比有一本《马克思为什么是不对的》,要更有意思。——这可以问几个为什么,心平气和地问,就会更有收获。
      
      而事情本质是,马克思不全对,也不全错,相当乏味的一个客观事实。一如史上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一如史上红过的任何一种现象。——乏味地,不全对,不全错。
      
      一边翻书,一边重温最乏味的一些常识:莫认为一样事情全对,莫认为一样事情全错。
      
      合上书,试着这样面对自己,同时应对他人。
  •     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读了就知道了!
  •     上课准备资料用
  •     还没有看 不过包装什么的很不错
  •     觉得某些论点可能还带有点感情色彩。
  •     这本书独辟蹊径 很不错啊
  •     上面写的是特装本,结果打开一看那么大的字,以为内容会很丰富的,没想到那么少,有点小小的失望啊
  •     字确实大了点。
    遍观评论,唯陛下的评论嬉笑怒骂,倒有泰西野人犸珂斯的文风啊。读来解颐。
  •     罗辑思维推荐必出精品 早就想读马克思了 挺感兴趣的一个人 著作等身的一个大孩子 哈哈无产阶级的先驱
  •     从本质上来说,任何主义都是一种理论性的假设,谁能在历史的轨迹中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才算取得暂时性的胜利,不要奢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那样的主义只是一种妄想。
    说得好!
  •     口口声声马克思主义者关心环境、污染还出这种浪费纸张的书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新作是数月前,一位日本留学的朋友发给我的EMAIL中介绍的,因为了解我一直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他建议我买本读读。当时他给的链接是AMAZON的图书,英文版,定价16.5美圆。如果买下加国际运费大概要近30美圆,约2百人民币。因为一看作者是Terry Eagleton,确是一位英国老牌马克思主义者,但他的重点领域应该是文学理论,故暂缓购置。没想到7月竟很快有中译本,立马买下一读,呵呵,这倒省下2百大洋。为什么翻译如此迅捷,顾名思义,马克思是对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为基石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而言,尤其21世纪全球化局面下的社会主义大国中仅存的硕果,特别需要这样一种及时雨般的权威界定,以帮助国民大众们驱散那迷茫思想的乌云。所以对于此书,你有一种未见其书就见其名的意味,那便是若隐若显中的意识形态之幽灵,在中国徘徊....可能与官方之期待相悖的是,这不是一本通篇易懂的书。也就是说,它不是本符合普通大众口味的通俗著作。作者首先假定读者很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主要论断的熟悉。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士都知道,马克思主义自从她诞生之日起就遭受各种理论学派的非议和攻击,而尤其到了二战后,国际政治关系的急剧演变,全球形成了2大政治意识形态的对峙局面,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冷战”格局。而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资本主义方式再次垄断了世界。于是我们开始反思或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的问题了。伊格尔顿这本书的出笼,恰恰是资本主义世界在本世纪初爆发了席展全球的金融风暴,资本主义的命运就此动摇了吗?马克思的预言是否要兑现呢?这些都不是我们读此书真正需要理解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对马克思真正理解多少。首先要明确,马克思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方式和制度的一般理论,而不是我们后来刻意延伸的那一部分,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言部分。从这点来说,马克思是对的,因为马克思是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秘密的第一人,对于过去人类全部历史而言,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堪比社会思想中的达尔文进化理论的革命性成就。其次,我们必须明确,不同的国家和社会有着其不同的道路,我们不能强求一种模式,而是期待世界历史进程的多元化。我之所以喜欢马克思理论并非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加,而是我自己的阅读和深思所得。为什么过去所有的乌托邦思想和社会改革方案都破产,而马克思主义却取得成功并曾经统治了半个地球。这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理论建立在科学和进步的社会逻辑之上,而且也是他的全部洞见建构在理性的和人性的基础之上。所谓人性,如马克思所说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社会伦理的现实性。人类社会要避免最终灭亡的命运不是竞争而是合作,不是分歧而是共识,不是矛盾双方的同归于尽而是辨证的统一。这大概就是马克思期待的美好社会之未来。而我们后人大可不必去预言和设计所谓完满的世界和时间,这些本来就是宗教的领地。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如其读这本缺乏背景知识的著作还不如去读马克思的原著,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本)就是理解马克思理论最好的读本。对于马克思的精髓是关于“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分析,而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和制度化内容。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白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才能明白资本主义对人类生活意味着什么。也才能真正明白你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的演化进程中的实质。没有什么著作比马克思的作品那样开卷有意了。如果你迷茫于社会变迁的变幻,,如果你欲把握你及你的子孙后代的未来,我建议,读一读马克思吧。 阅读更多 ›
  •     商品本身是本书 印刷不错 字体挺大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精) 好
  •       马克思主义自从进入中国,可谓评论不断。有人视之普通学说,有人视之救命良药,有人视之洪水猛兽。更有甚者,一些所谓民主人士,在某个网上现在都敏感的事件后,说该学说业已破产。这是什么?无知者无畏。认为自己有智慧,却一叶障目,看不清本质、看不见发展的,总以为别人需要拯救的无知。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它是一种科学。通过科学手段,分析当时经济现象,进而发现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虽然存在漏洞(只要是学说就一定有不足),但是该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所以才有百年前聪慧之士翻译介绍、研究之。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某种程度上是对科学的信仰,是对发展国家实力的信仰啊。就好比《建党伟业》里面,“辜鸿铭先生”的台词一样:“自家不精把题目算错,反怪发明之人”,诚可叹矣。
  •     明白,见了报不能这么批判,影响销量
  •     看的不太懂 挺哲学
  •     一直以来很喜欢中央编译出版社的书,其主管单位中央编译局是国内研究马列著作相当权威的部门,希望这次能从该书中有新的收获。
  •     虽没详读,但感觉真的不错
  •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这样一句话是无可辩驳的正确的:工人阶级的解放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
    不可能指望马克思主义者去解放什么全世界,只有工人阶级才能解放自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