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王阳明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05730939
作者:鹤阑珊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选择太多,弯路也越走越多幼少不知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王阳明1儒家巅峰级人物黄宗羲,对王阳明创建心学之前的经历说了一句似褒却不恭敬的话:“王文成(阳明)可谓善变者也。”他的学生湛甘泉把王阳明的“善变”方式概括为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教。的确,王阳明前半生的精神艳遇五彩纷呈。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年轻时也不肯老老实实地专钻一门。用民间的话说就是,想起一出是一出,这就是穷折腾。心理学家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欲望,我们的人生就是通过无数次选择来到达终点的。糟糕的是,选择越多,离心灵就越远,弯路就越长。王阳明五岁时开口说话,就已对儒家经典倒背如流,虽然谈不上有独到见解,但至少他不讨厌儒家思想。八岁时,他突然对神仙之术产生狂热兴趣。十二岁到北京游览民族英雄于谦的庙时,又突然被于谦吸引,转而跑去居庸关外军事冒险。回到北京后便热情洋溢地写了一篇《平安策》,希望老爹能把它交给皇帝。十三岁时,老娘去世,自此王阳明对生死有了翻天覆地的看法。他逐渐感觉到人生如此可厌,好不容易来到人世,却只是短暂的几十年,如果命运不公,十几年甚至是几年就终结了。这一负面情绪又让他重新拾起了神仙之术。如你所知,对神仙之术的渴求,让他跟一位老道士一同过了洞房花烛夜。十八岁时遇到大儒娄谅,再度燃起他对儒家圣人的火焰,但经过格竹子事件后,他认为朱熹的“格物”是错的,又因为科考失败,逼着他放弃了圣人之学,选择了辞章(写文章诗歌)。二十一岁国考失败,跑回老家搞了个龙泉山诗社,二十五岁国考又失败,他迅疾放弃了辞章又回到骑射(军事)上来。二十七岁,也就是中进士的前一年,他看到了朱熹给南宋三任皇帝赵惇(宋光宗)的上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王阳明大梦方醒,再度回到儒学这座大山前。不过,他很快就被朱熹的“格物”搞得晕头转向,最后不得不悲叹一声:看来圣人之路还真不是我走的,于是,又回到了神仙之术上了。二十八岁,王阳明终于考中进士,这种选择性的焦虑才因为工作的原因暂时得到缓解。多年以后,王阳明总结这段“选择性焦虑症”时说,自己沉溺于邪僻中达二十年。但在当时,他没有这样的觉悟。每一次的选择都带着英雄气概和百死不回的意志,可当他放弃时又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放弃辞章之学,他说是虚文;放弃骑射兵法,他说英雄无用武之地;放弃道佛之术,他说道、特别是佛有违人性。关于这后一件,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三十二岁那年,王阳明在杭州闭关修炼,突然开悟,跑到虎跑寺“指点”一个和尚放弃佛门,当时他看到和尚闭眼闭嘴,突然就大喝:“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这一喝,很内行。老和尚被王阳明震得开了眼,也开了口。王阳明问他:“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和尚回答:“母亲还在。”王阳明问:“想念她吗?”和尚感叹:“不能不想念。”王阳明如同一位精神导师一样对和尚说,那就去你母亲身边思念吧。第二天,和尚跟佛祖一刀两断。

前言

心学是身心灵修炼的法宝人生最可悲的是,老天爷赏赐了我们一件解决人生问题其效如神的法宝,而我们却视而不见,甚至弃而不用。这件法宝就是我们的“心”,心学大师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我们的人生很短暂,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要解决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事业等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人生问题时,没有人不走弯路,问题是,有的人最终走上了阳光大道,而有的人却永远陷在这些问题里,愁肠百结。在王阳明看来,人生在世,有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独立精神,一是坦荡荡的幸福感。在今天,很少有人二者兼备,甚至有人二者全无。问题出在哪里?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或者说,他们只是在追寻我们本身固有的良知,而有的人却是在一门心思追求那些外物。在王阳明看来,追逐外物,就像是一位君王想要个国防部部长,但他不下令委任,却要自己去担任一样。当别的部门缺人时,他又跑到别的位置去坐着。君王就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王阳明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就会和你一起沉寂,也就是说,你的态度决定世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前提是我们要有“致良知”的思想认识。所谓“致良知”,就是在做事或思考时,用良知来指导自己。也就是说,用我们那并没有丧失本体的心来指导我们去做事、思考。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是身心灵修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本书是一本心学使用手册,它只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使用说明书。正如一本汽车驾驶手册一样,这本使用手册只是告诉你如何来使用心学,如何来“驾驶汽车”,至于你学习后的效用如何,“驾驶”技术如何,还需要到实践中去运用。这也正符合了王阳明的身心修行思想——知行合一。值得一提的是《大学问》是王阳明心学入门必读书,任何想要了解王阳明心学的人,必须要读这本小书,而且要精读,所以,将其附在正文之后,并白话翻译。另外,王阳明晚年的思想《拔本塞源论》和钱穆先生的《王学大纲》也对我们了解王阳明心学意义重大,所以也附在后面。

名人推荐

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哈佛大学教授 杜维明

内容概要

鹤阑珊, 畅销书《一生伏首拜阳明:明朝心灵导师王阳明心学大传》作者。
擅长中国历史的“人民史”和“片块”史。
其他作品:《帝国60年:一个伟大国家的忍辱负重与浩然崛起》、《天朝的狂欢:义和团运动兴衰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此心未成:非走不可的弯路
人生弯路迢迢,我们的智慧、成见和某些心理因素,决定了那些弯路非走不可。有的人一面走一面抱怨,而有的人则在崎岖不平的弯路上越挫越勇,锻炼意志,磨炼内心,终于凤凰涅槃,从弯路中心智成熟地走了出来。王阳明就是这样一个人。
003 人人都曾自命不凡
014 偏执未必就能成功
025 选择太多,弯路也越走越多
033 人生意外重重,先落第又金榜题名
041 摇摆不定,才是走弯路的根源
050 当王阳明的善良遇见刘瑾的邪恶
059 弯路尽头是绝境,绝境尽头是坦途
第二章
心外无物:心学小有所成
事是人做的,而做事必须要用心。如果你动心,事就在你心里;如果你不动心,事就根本不存在。一切烦恼愁苦,都因你动心,而且动了不该动的心。一切和平宁静,只是因为你没有动心。所以请记住,在你的心外,什么事都没有。
077 静下心来,才能坐而悟道
084 以不动心立于不败之地
098 让别人动心,王阳明的取胜之道
119 升迁,不动心的仕途效果
134 乐观,心灵修行的大成境界
第三章
知行合一:心灵修行的精髓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悟道后提出的第一个心学概念,它的本意是,有良知的人必能做到为善去恶,“知”是良知,“行”是为善去恶。如果你做不到知行合一,那就证明你的良知被遮蔽了。还有第二层意思,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知行合一”:认识和实践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在行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心智成熟的“知”。知行合一是心智成熟的标志,也是使心智成熟其效如神的咒语。
151 庐陵经验:知和行是一回事
161 广西平叛:凡事都该“事上练”
173 无知也是一种心灵修行
178 凭天理做事是知行合一的最好写照
188 为善去恶就是知行合一
第四章
致良知:人生因心灵修行而圆满
从最开始的“静坐”到“事上练”,王阳明心学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致良知。致良知是每个人要修行圆满的必经之路,“良知”本身是一种美德,是心智成熟的标志,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所以,务必要实现致良知,这是我们身心灵的终极诉求。
199 为什么有人不快乐
202 用致良知才能得到快乐
206 用致良知,准备江西剿匪
215 剿匪初步成功,事实证明一切
223 人生修行的圆满境界

编辑推荐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编辑推荐:畅销书《一生伏首拜阳明》作者鹤阑珊最新力作。引阳明智慧,解纠结人生。王阳明的心学核心知行合一,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市场上大多数的王阳明传记,多是仅仅讲述王阳明的生平,或者单单阐述心学的涵义,这些书大同小异,雷同度太高。而王阳明要怎么学,怎么用,却很少有人提到。《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就是一本能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书。它将王阳明的传奇经历、心学思想、当下社会案例等有效地结合起来,更为有针对性地讲解心学,同时为现代人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王阳明:人生即修行》是“史上最实用的王阳明传记”,是最能体现王阳明其心学核心的著作。

作者简介

当下,社会浮躁,人心纠结,人人都不淡定。
谁能解救人心,谁能指点迷津?
王阳明!
他“指点”过自己,于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他“指点”过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东乡平八郎……于是他们各成各自领域之翘楚。
他,无所不能,他的心学,无往而不利。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以王阳明事迹为经,以“心学”为纬,编织成完整的王阳明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读者可以看到王阳明如何“格物致知”,如何“知行合一”,如何将“心学”发扬成为世间第一实用哲学。
跟随王阳明的脚步,深刻领略“心学”精妙,在浮躁的社会中,淡定面对一切,从容解
决一切。

图书封面


 王阳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这本关于王阳明的书籍算是了解心学的敲门砖了,遇到这本书也是缘份:看到领导的书桌放了这本书才逐渐去了解和认识王阳明的。对于现在浮躁的社会氛围,无疑是一剂良药。刚刚看了第一遍,有不足之处请谅解。总结几点,印象最为深刻:1、偏执未必能成功,选择太多,弯路越走越多,面对困惑面对未来发展,自我经常陷入无限的选择的沉沦而无法自拔,而以至于无端浪费了那么多年的光阴2、“知行合一”知行本为一体,但真要做到想到即做到,是有很大难度的;3、物极必反。王阳明一生跌宕起伏,龙场悟道可谓是低谷后的一次绝处逢生。也验证了弯路尽头是绝境,绝境尽头是坦途。4、忠于内心的选择,把自己挪移到事情之外看待事情,致良知,跟随内心践行。5、一句书里的原话:心智成熟的人,永远都是在外界事务干扰自己时不动心的人。最后分享的是:王阳明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传记文学,我所欲也,身心灵读物,亦我所欲也。阅读传记文学,可以通过传主的经历体味更深层的生命意义;阅读身心灵读物,可以获得更多精神层面的慰藉。因此,放眼当下的图书市场,人物传记类图书和身心灵读物比比皆是。传记文学和身心灵读物二者不可得兼么?非也。一本《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将传记与身心灵完美融合,堪称“以心谱传”的佳作。有的传记擅长叙事,这类传记通常是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事件或者人物间的对话使读者了解传主的人生经历。还有一些传记在叙事中穿插大量的议论,初看会让人觉得作者“讲故事”不够认真,大量的议论将传主的经历拆得零七八碎的,读着费劲。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样的传记不好看,但同时也有人对此类传记一见如故。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或者是异常坎坷,或者是异常离奇。我的一位挚友就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我这哪儿是生活啊,简直是故事。”一些生活经历丰富的读者看来,传记中任何一种奇遇和厄运都见怪不怪,他们已经不需要从书中猎奇。因此,他们不拘泥于传主的命运,他们要的是叙事之后作者的大量议论,他们不要坎坷和离奇,他们要的是作者如何看待传主这样的坎坷和离奇。鹤阑珊的这部《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就是这种“写传更写心,议论很耐品”的传记。初读,我担心大量的议论会影响读者对王明阳人生经历和重大事件的了解;读到2/3处,仅凭作者穿插于传主经历中的议论就足以勾勒出王阳明这个人物形象了,而且这个人物形象不单有血有肉,还有情有心。于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发盼望看到作者的议论以及一些发散的案例,因为这种议论既是和读者一起进行的身心灵探讨,又像是王阳明本人的回忆、自我反省然后向你娓娓道来。不由得,我有种和王阳明触膝长谈的感觉。读罢此书,由衷的佩服作者的思路。王阳明最被大家熟悉的主要成就是发展陆九渊心学,提出知行合一。“心学”是不可能仅仅通过事例叙述而讲明白的,讲不清心学何以讲清王阳明?所以,“以心”的写法为王阳明“谱传”是最恰当的方式。如果你想了解当下“书界明星”王阳明,又想入门本土化的身心灵,《王阳明:人生即修行》会让你事半功倍。为什么说王阳明是当下的“书界明星”?因为现在图书市场上充斥了太多的王阳明传记。这些传记多是仅仅讲述王阳明的生平,或者单单阐述心学的涵义,这些书大同小异,雷同度太高。而王阳明要怎么学,怎么用,却很少有人提到。毫不夸张地说,《王阳明:人生即修行》是一本能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书。它将王阳明的传奇经历、心学思想、当下社会案例等有效地结合起来,更为有针对性地讲解心学,同时为现代人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王阳明:人生即修行》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你可以看到王阳明虎跑寺顿悟劝退和尚这种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也能了解王阳明“高考”成绩不理想原来是唐伯虎连累的这种幕后花絮。通过本书,每一个读者都会明白为什么王阳明能够成为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的历史罕见的全能大儒了。作者介绍王阳明求学经历时用了一个非常调皮的说法——精神艳遇。那么好,就让我们一起翻开《人生即修行》,与王阳明来一场精神艳遇吧。
  •     当年明月曾在其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如此评价王阳明:“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 王阳明是何等人物,能得到“唯此一人”的评价?我们来看看他的简历:姓名:王阳明籍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生卒年:明成化八年-嘉靖六年(1472-1529)职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最高官职: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主要作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主要成就:发扬“心学”、提出知行合一,利用心学剿灭江西、福建等地盗贼,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主要门徒:(中国)冀元亨、王龙溪、钱德洪、徐爱、黄宗羲、李贽、徐阶、蒋中正等(日本)会庵、中江藤树、西乡隆盛、东乡平八郎、涩泽荣一、三岛由纪夫等由上可以看出,王阳明不仅是个全才,更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达到极致的全才,其在学术上(著书立说)、军事上(剿匪和平叛)、教育上(广收门徒)都达到了当时的极致,并且在其去世之后,其传奇人生及经典学说一直流传,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推崇。这样的一个人得到多高多好的赞誉都是理所应当的。《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就是一本记述王阳明生平及心学的书。与其他写王阳明的书不同的是,这本书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王阳明其人其事上,也就是说,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对他的人生历程进行全程直播,而是抓住其人生的核心——心学,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此同时,在将心学与其生平想结合阐述的过程中,加入当下社会的案例,进行与现实相结合的讲解,如此一来,既能帮助读者更轻松地理解心学要义,又使心学更符合当下的需要,从而更具现实意义,更加实用。《王阳明:人生即修行》的着眼点在于“修行”二字。王阳明最初入门儒家,听其老爹之命而读书求仕,几次三番终于成功。然而其身体孱弱,经常觉得自己会不小心就一命呜呼,所以,也就于佛道两家之中遍求长生之道,于是顾此失彼,于儒家就不免有所疏落。这就是书中所提到的“非走不可的弯路”。王阳明对任何一家学说都没有虔诚的信仰,他从始至终都是奉行“实用主义”,即哪个对我有用,我就学哪个。在这个过程中,他才吸收了各家各派学说的各种营养,再加上其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在险恶环境中试验、尝试使用这些学说,最终在龙场悟道,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学说,成为一代圣人。可以说,王阳明从一个孱弱少年,为了生存为了有所成就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身体上的修行,更有心灵上的修行,其最大成就就是心学的完善和发扬,并提出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切实可行的实用学说。在其学说的建立及发扬过程中,他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事业,如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剿灭江西、福建等地盗贼等。这种对心学的实际运用所产生的示范效果,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极大影响,于是,他震惊朝野,名动天下,其学说更成为当时的显学,优秀门徒辈出。《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即以王阳明的修行过程为范本,指点当下的人们如何利用心学这一法宝,在纠结的人生中,修出一个成功的自我,修出一个圆满的生活。这才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比只介绍其生平要更具意义的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有王阳明的原著附赠,前面的文字通俗易懂,不错的修心书的选择。
  •     王守仁,中国心学创始人,开创了一个哲学新高峰
  •     读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感慨颇深!但有点疑虑,当王阳明说的那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莫;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看完后在心里默念很久,有种本该如是的感觉。 只是有一点还没明白,王阳明说的让别人心动,自己心不动,但是他想要取胜,用自己的不动心来发挥力量,但是此刻他不是心动了么?不过,书只看了一半,希望看完以后,会有一个答案。
  •     好好的一个大师,被这种文笔糟蹋,不过总算有个了解了
  •     看过明朝那些事以后抱着想了解心学的愿望买的,不知道是自己的悟性不够还是怎么,读过后却没留下太深印象,只知道王先生确实不是常人,神人也。
  •     不是简单地记述王阳明的生平,而是通过王阳明悟道心学串联起王阳明的一生,让传记有了新的面目。现在人心浮动,人人都很困惑,这本书用古人的智慧帮我们解惑,时间对、路数对,确实是本不错的书。赞~~~
  •     阳明学说深入人心,知行合一是我指导方向
  •     阳明虽好,但是本书文笔如渣, 有一种三流货色的贪官污吏的政治腔调用语真他妈恶心。
  •     王阳明热持续了很久,尤其是正当提倡幸福观时,这个热度又更上了一层楼。王阳明及其心学是一把通往幸福之门的钥匙,一个幸福的人必然拥有自尊和独立的意志,而王阳明心学恰好就是让你拥有自尊和独立意志的顶级儒家经典。  不过,虽然研究王阳明及其思想的书籍很多,但大都是人云亦云,是一段材料用不同的口水吐出来而已。王阳明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到底有什么事我们必须学习的,恐怕大多数人都是恍恍惚惚。  龙场悟道让王阳明一鸣惊人,“我心万能论”正是他在生死一线中体悟出来的真理。后来他又用“心即理”加以系统总结,如果只到这里,王阳明不过是个三流的心灵励志大师。  王阳明当年也碰到这种人,经常质问他的学说和佛家的禅宗有什么区别。王阳明用一句话就堵住了这些人的嘴:我尤其主张的是要去事上磨练,而不是像木鸡坐在那里总想着,道理都在我心中,积极的心态就能成就大事。  后来,王阳明又提出“知行合一”,他说,知道的事情必须要到实践中检验,检验后结果的是非对错才证明你是真的知道了。其实,这无非是“心即理”的实践延伸。  在人们的质问和非难中,王阳明最终提出了“致良知”,也就是凭良知去做事,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是个能做事的人。  但什么是良知,王阳明的解释是,人一出生就固有的,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灵明。这个灵明能知是非,分善恶,是个无所不能的法宝。按王阳明的解释,一个人如果不受外物的干扰,真心诚意地保存良知,或是在受到外物干扰后,能真心诚意地恢复良知,就能分清是非善恶,超越任何困难。  王阳明虽然把良知说得如此神乎其神,看我们还是不明白“良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鹤阑珊的《王阳明:人生即修行》给出了一个使人眼前一亮的答案:良知就是良心+智慧。二者缺一不可。他举例说,一个人看到弱者被欺负,良心就有不安,但如果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去拯救弱者,那就不能称为有良知。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这样的人,虽然看到不义的事动了心,却就是不去阻止。很简单,他们没有智慧解决!为什么没有智慧?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正如古圣人说的那句话:“智者必勇,勇者未必智。”  他又说,如果只有智慧而没有良心,也不能说这人有良知。春秋五霸都有智慧让自己在那个龙争虎斗的世代脱颖而出,但他们对别人的生命却毫无怜悯之心(良心),一心只为自己能成为霸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的良心已彻底泯灭。空有智慧而没有良心的人比比皆是,遇到这种人最好要小心,因为他们所造成的伤害要远大于有良心而没有智慧的人。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并不是一本王阳明的传记,它是一个王阳明的心路历程,也许鹤阑珊也没有真正的吃透王阳明,但它绝不是像许多关于王阳明的书籍那样蜻蜓点水般地舔来舔去,而是扎扎实实地咬了一口!
  •     知道王阳明的心学还是在《明朝那些事》里了解,这本书由浅入深的说明了一些问题,当今社会做人的问题,人与周围环境事物的问题,书籍包装很精美,还需要认真研读。
  •     老王说,人生修行要在事上修炼,用心去做事,知行合一。鹤阑珊说他一生俯首拜阳明,前面我觉得过了,现在觉得,以前自己浅薄了。
  •     心学: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     儒家巅峰级人物黄宗羲,对王阳明创建心学之前的经历说了一句似褒却不恭敬的话:“王文成(阳明)可谓善变者也。”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是对王阳明禀性、天资、思想的剖解,它借助历史名人成败得失的故事与之进行对比,夹叙夹议,语言通俗、流畅地阐明了很多人生哲理,需要用心阅读理解、借鉴的。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是“史上最实用的王阳明传记”,是最能体现王阳明其心学核心的著作。
  •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很喜欢阳明师傅的这句话。
  •     王阳明系列的第二本书,慢慢的看,就会明白了。
  •     作为了解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和心学的初级读物,这本书是比较合适的。
  •     对王阳明的崇拜之情可以说是五体投地,这本书对于初识王阳明可以很好的带领他们进入一个境界。但是要事先了解一点明朝的相关历史,建议读一下明朝那些事。
  •     对心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     王阳明,伟人也。
  •     个人觉得王阳明心学很受用,看完书以后也会时不时想到要用心学控制自己情绪,提升自己。
  •     语言风格较有意思。
  •     在看
  •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心学啦……
  •     此生当为王阳明:)
  •     写的略简单
  •     心学初学者很合适,谢谢分享
  •     和传习录一起买的,帮助了解王阳明的心学历程
  •     心学入门的书而已。心学入门的书而已。心学入门的书,看过了也没觉得咋样。难道心学真要失传。
  •     看了王阳明,在看看自己,发现自己的经历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     一直很喜欢王阳明的心学,这本书很不错,值得一看。
  •     我觉得他思考的东西我也都很感兴趣,他的心学讲究对内自省和对外实践的统一,积极活泼,更贴近普通人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王阳明的心学,用他自己的四句话可以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认为:我们的心本来是没有善也没有恶的,首先是起心,起心之后就有了善恶之分。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起心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 这时就要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这里和佛家的说法其实是一致的。佛陀说我们修行就是要明心见性,我们的本性都是圆满清净,没有缺陷的,只不过因为种种颠倒,变得无明。只有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怎样永断无明,我觉得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更具体,易于实际操作。只要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不盲从权威,在事上磨练,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与其心学路程的关系,书的质量还不错
  •     不错,致良知即是在做事或思考时,用良知来指导自己.在身心幸福的同时追求外物,前提是我们要有致良知的思想认识.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就会和你一起沉寂.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此心光明,无复何言?
  •     标题党,清扯历史居多。心学之探索尚未深入。
  •     但应该不错吧,王阳明的
  •     还是要看王阳明的《传习录》
  •     王阳明确实奇人
  •     入门的书,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只要心若旁骛,这些事情其实就没有发生。心灵强大的人亦如此
  •     修行更要修心
  •     所有王阳明的书里这本无疑是最好额
  •     很欣赏王阳明这个人物,好书好书
  •     王阳明的心学,值得一看,知行合一,正在认真读和学。
  •     心学四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一个人能知善知恶就很不容易了。
  •     喜欢,做到心外无物,有点难,在学习中
  •     顺便买的,对王阳明的印象不错
  •     非常好 很赞 对心学和王阳明的理解很深刻 内容却不会很深奥难懂 赞
  •     身心灵的修,配上红色的封面,有些冲突。原来就是像读书笔记一样的东西,又好像不完全是。一般。
  •     这本书写的真一般。作为王守仁先生的传记掠影读来尚可
  •     王阳明的心学,说着很远,但是每天每个人都会实践。说的很近,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表现和领悟。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     书不错质量也好值得购买。现在王阳明真的很火
  •     看的时候感觉喜欢王阳明,很神奇的感觉,看后也就这样!
  •     很喜欢王阳明哲学,心学,书很好
  •     对主要是王阳明的成长经历,对王学的阐释并不明晰准确,作者想用比较风趣的文风来描述心雪,但个人感觉这种风格并非作者原本的风格,所以有些貌似诙谐的段子其实很牵强,不过此书作为王学入门的普及读物,还算凑合吧。
  •     知天命、顺天命,以良知从心出发去做事,行的端、坐的正。 好书,看完感触颇深,王阳明用一生的实践去告诉我们这些道理。而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习,日后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去感悟人生,活出精彩。
  •     写的生动,有趣,读起来像看小说。
  •     王阳明的心学~~~
  •     喜欢王阳明,这本书写的挺不错,多学习下王阳明
  •     最爱王阳明了
  •     从王阳明的生平去剖析心学,但是对于心学说的还是比较笼统。
  •     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本人并不反对唯心思想,某些时候唯心比唯物更有用。
  •     这本书可以作为王阳明入门级读物。更多内涵性的东东还需要自己去挖掘。
  •     阳明心学值得研究呢~ 不错
  •     书挺好,内容不错,学习王阳明有帮助
  •     作者写文章的角度很特别,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到了一代圣人的人生修行和历练,很多地方值得自己深思,反思自己走的道路,有些地方受到启发。
  •     王阳明,一代大师,值得所有人学习
  •     徒步一日,感怀天地之壮阔。晚饭毕,读完了此书剩下的篇章。蒋公曾以阳明为师,我亦愿效仿。人生在世,不过内心的修行,繁琐如定职择偶,心定者自有自身之决断。人生砥砺,莫因他人言语乱其心,莫因外在之事乱其志。心外无物,我自无敌。
  •     非常好的心学,修心于已。
  •     看了明朝那些事 就一直想看看王阳明
  •     王阳明的一生,心学的产生,心学的奥秘。读书,从中体会。
  •     很多王阳明的书都是传记体,这本突出实用,还可以。毕竟传习录读不懂啊! 鹤先生还有本王阳明心学使用手册,豆瓣居然没找到
  •     用王明阳一生的几个重大事件点,展现心学创立过程。感触,反省中。
  •     知行合一
  •     读过之后感觉心胸开阔了很多,不再计较本不属于我的事和人,顺其自然
  •     人生即修行,我还差得太远,因此,我会以修行的心度过以后的人生
  •     书刚收到,红色很漂亮,蛮有手感的,还送了一本小册子,做得也不错,看得出来很用心。一直都很喜欢王阳明,他的心学不是禅佛的唯心,而是重在“事上练”,有实践性和针对性,大概翻了一下,是我想要的那种实用的书,赞一个~~~~
  •     前面还行,但大多数章节是作者硬凑出来的,为写书而强说,不如不说。
  •     王阳明大思想家,好书慢慢品
  •     一个心学理论用传记的模式写出来,很生动,也很受用。非常好!
  •     一生俯首拜阳明。格物穷理,那么理在哪儿? 理在心中。心学之思,思之又思。好!好!
  •     最崇拜王阳明。
  •     与其他只记述其生平的著作相比,这本书主要突出了心学的实用性,强调其可操作价值,算是别出机杼。
  •     给朋友买的,她很喜欢王阳明
  •     人生即修行(随书附赠《王阳明心学路线图》《大学问》《拔本塞源论》《王学大纲》)
  •     我只关心王阳明,不想喝心灵鸡汤。前半部分有些散,后半部分终于回到正题了,还不错。
  •     对于王阳明仰慕已久了,始终不敢触及“心学”地界,无意中发现这本书,感觉尚好,买来一本,初窥大师门径。
  •     用心修行,以心处世。
  •     语言写的显得太不专业
  •     一生俯首拜阳明!学习学习再学习!
  •     了解心学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人。作为传记,还是很好的阐述了王阳明一生的成长轨迹。至少让读者可以清楚知道这样的一个人经历了什么、遭遇了什么、如何得出心学的。书中故事也比较易懂,深读之后还会对书中其他人物产生好奇,对明代的那段历史也会有更深的一个认识。
  •     好书,随书赠送的小册子也不错,翻开就是王阳明的成长历程,很真实。
  •     看了很多王阳明的书,觉得这本海不错,很多故事讲的角度都和其它书不一样,值得细读
  •     传记不似传记,心学介绍也较为笼统,还生拉硬扯政治、军事上的事情。跟喂猪炒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套路。。。。。
  •     阳明心学非常适合我
  •     心学,值得每个人用心来读
  •     这本书写王阳明是一般的,写心学令人失望
  •     肤浅地概括一下,用老王的话说就是“心外无物”,用古人的话说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流行的话说就是“淡定”。写得蛮有趣的一本传记。话说很多大师都是经历了loser这一步的。
  •     内容上与史实有点出入,关于小册子里面的《大学》“亲民“涵义解释有误
  •     心学大师的力作,好好拜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