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前后》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苏格拉底前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
ISBN:9787543216297
作者:【英】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
页数:178页

本书是英国著名古典学家F.M.康福德的演讲稿及论文合集。

本书是英国著名古典学家F.M.康福德的演讲稿及论文合集。在本书中,康德福说明了为何苏格拉底的生活和工作标志着思想史的转折点。他展示了苏格拉底如何革新了哲学的概念,将哲学从对自然的研究,转向对人类灵魂、善与恶的意义,以及我们生活的目的的研究。这本书事实上是关于希腊哲学的整个创造性时期的——从爱奥里亚学派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到苏格拉底自己,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本书分析了他们各自作出的不同贡献,展示了在三个世纪之内,希腊哲学如何变得成熟,并产生了丰硕的智力成果。

前沿

前言不管是哪个学科领域的学者,如果被邀请给普通听众做讲演并在四个小时之内讲清他的研究旨趣和要点, 他不得不围绕着他所涉及的学科来陈述。他明白专家也许会不赞许他的某些表述,认为内容上不可靠、语气上太武断,专家还会对很多未及详查的遗漏问题作出标记。不过,静下心来,摸清主线,对他确实有好处,因为主线经常被细节所遮掩。毫无疑问,在分配给我的时间段里,我必须以苏格拉底为中心人物来叙述,我要做的就是揭示苏格拉底的哲学从研究自然到研究人类生活这一转变的意义。为此,我首先试图描述早期的爱奥尼亚科学,以便揭示它为什么没能令苏格拉底满意,我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体系是利用苏格拉底发现的结论来阐释世界的一种尝试。通过阅读亨利•柏格森的《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一书(该书是在我准备这些讲稿的过程中得到的),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苏格拉底的发现。就在该系列最后一篇论文发表前不久,我听到了谷德沃斯•洛斯•迪金森去世的噩耗,他是一位睿智、和善的人道主义者。我们特别邀请他主持“希腊对现代生活的贡献”这项研究的开幕式。自雅典灭亡以来,有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所忘记的东西似乎比学到的东西还要多。在这样一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位英国学者能够比他更好地通过其人品(甚至超过他的著作)证明苏格拉底的精神如何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1932年8月

camfrog video chat 5.5

camfrog video chat 5.5 camfrog video chat 中文版下载:http://www.douban.com/note/94677163/谁来了解你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作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爱与罪接下来是有子的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首先就讲到孝悌,是人的根本,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但是,“孝弟”就是孔家店要被人打倒的“罪状”之一。为什么孝悌会成为被打倒的“罪状”之一呢?这要先知道一件事,就是司马迁作《史记》是一件大事。他当时对汉武帝有些作法是反感的,但又不能不服从,服从吗?在良心上又不安,他就作《史记》,将自己的思想,容纳到《史记》中去。如记帝王的事,称为本纪,而他将未做皇帝的项羽也列到本纪中去,就是暗示汉高祖与项羽,一个是成功的英雄,一个是失败的英雄。又如《史记》中“世家”本来是记载诸侯和大臣的事,而孔子不是诸侯,也列入世家,司马迁的意思,是孔子有千秋的事业,说孔子的言行思想,影响将及于千秋后世,所以将他列入世家。孔子思想言行表现在书本上的有多处,而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为《春秋》,他著《春秋》后最重要的两句话是“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千古以来,这两句话各有各的解释,都非常暧昧,到了我们这种时代搞清楚了。为什么呢?自从民主时代以来,大家都骂孔子帮助专制皇帝,因为专制皇帝的思想和制度,用了孔子“尊君”这一部分思想精神,后来我们打倒他,也就认为他是这样的。现在再读《春秋》,再研究孔子思想,不是这样一回事了,而是另有一番道理。第二点我们讲到孝悌,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到这里我要说两个现实故事。十多年前,有一个哈佛大学博士班的学生,跟我作中国文化的论文,他回国之前,我嘱他回到美国去提倡中国文化的孝道,他说很难。我告诉他这是千秋事业,不是现世功业,告诉他孝道是什么东西。我说,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我们后来讲孝道:“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怎么没有“不是的父母”呢?这不是孔孟的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孔家店被人打倒,这些冤枉罪受得大了。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且看世界上的生物——人也是生物,中国道家过去叫人为“倮虫”——不带毛的光光的虫。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这是立场不同。拿生物学的思想,从另外一个观点来说,“倮虫”与其他生物是一样,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加上人文文化。由此可知文化的可贵。为什么讲这个道理?世界上凡是动物,猪、牛、狗、马、鸡、鸭等等,都是一样的,以母鸡保护小鸡的现象来看,可见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性。等孩子带大了,走开了又各不相顾。各种动物都是一样,人原来何尝不是这样,但人现在为什么不会这样?于是谈到人文文化的教育来了。

古希腊最伟大的人苏格拉底开创了一个时代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神圣思想,他的思想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苏格拉底提出肉体易逝,灵魂不朽,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苏格拉底在白天闹市中就常会进入到深深的禅定中,在他身上常有神迹现象出现。在古希腊,有一回,有位叫凯勒丰的来到以准确的预言而闻名的德尔斐神庙,向神提出问题,求神谕告诉他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造访了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发现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不聪明之处就是以自己所不知者为知。于是他终于明白,神谕通过苏格拉底告诫人类,最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微不足道的人。       柏拉图自二十岁起师事苏氏,前后八年,苏格拉底亡故时,柏氏才二十八岁,老师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看清了雅典的民主本质,明白了群众的无知,柏氏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自柏拉图开始,人类开始有大学制度了。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 苏格拉底还被称为是西方的孔子,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靠政治的力量来成就,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更多内容: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0958801000bzx.html

苏格拉底是一座宝藏

一本小册子,围绕苏格拉底展开的研究,分为四个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者学术坚实,文笔洒脱,娓娓而谈,有英国古典教授的风度。苏格拉底的思想跟他时代之前的哲学家、智者有何传承之处?柏拉图吸收了多少毕泰格拉斯学派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又有怎样的创新?


 苏格拉底前后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