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尊严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幸福与尊严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11715036
作者:俞可平◎主编
页数:228页

章节摘录

  善治与幸福  ……  俞可平  个人的幸福与尊严,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永恒价值。在中国,这些价值过去更多地体现在学者的论述和人们的理想中,很少体现在政府的行动计划中。但是近年来,特别是自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年初郑重提出,政府的责任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之后,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计划”,发布了一系列的“幸福指数”。建设一个“幸福社会”、“幸福城市”、“幸福社区”被一些地方政府正式列入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规划。由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政府应当对人民的幸福承担何种责任?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应当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有重大的责任。政府对人民所承担的责任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这种责任可以有极大的不同。我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政府对人民的幸福所承担的基本责任就是实现善治。  一般认为,幸福是个人在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愉悦感。从根本上说,个人是幸福的主体,幸福应当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任何他人都不替代别人的幸福体验,任何政府或组织也同样不能取代公民的幸福体验。幸福不能“被代表”。然而,人们产生并实现其各自的需求和欲望却通常要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政府正是通过创造、提供或取消个人的外部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影响人们的幸福。正如罗素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的幸福与社会制度和个人心理相关,我们需要通过改造社会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政府之所以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有不可推缷的责任,是因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所必需的某些基本条件,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简单地说,在当今世界,政府应当为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的最重要条件就是善治。  我把善治界定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管理。善治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管理,是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是两者关系的最佳状态。善治有以下10个要素:1)合法性,它指的是政治秩序和公共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2)法治,即,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透明性,它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4)责任,它指的是管理者应当对其自己的行为担负基本的公共责任。5)回应,它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6)有效,这主要指管理的效率。7)参与,既指公民的政治参与,也包括公民对其他社会生活的参与。8)稳定,意味着国内的和平、生活的有序、居民的安全、公民的团结、公共政策的连贯等。9)廉洁,主要是指政府官员奉公守法,清明廉洁,不以权谋私,公职人员不以自己的职权寻租。10)公正,指不同性别、阶层、种族、文化程度、宗教和政治信仰的公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上的平等。  近一个时期内,中国国内忽然出现了许多关于居民幸福感的调查和城市幸福程度的测评。这些调查和评估表明,公民的幸福程度与政府的治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例如,最近一项关于深圳居民幸福感的调查显示,在10项最满意的得分中,与低碳生活有关的占了前7项。在10项最不满意的指标中,道德风气和社会公平的得分最低,接下去依次是社区噪音、卫生医疗、社会治安、社区居民参与。这些调查表明,政府的公共治理与居民的生活幸福和满意程序紧密相关。因此,无论从哲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善治事关人民的幸福,它集中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幸福应当提供的必要条件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具体地说,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政府责任与人民幸福。在全球化时代,政府责任的清单中应当增加醒目的一条,即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为公民的幸福生活创造外部条件,努力让公民有更大的幸福感,应当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责任政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什么是责任政府?责任政府就是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责。进而言之,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要保证政府履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承诺和责任。如果政府失职,没有履行应当履行的责任,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应当有制度追究失职官员和政府的责任。公民的幸福指数,应当成为评价政府民主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二,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其幸福生活的基础条件。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成员贫穷而又悲惨,这个社会就谈不上繁荣幸福。没有必要的经济收入和财产,幸福生活就无从谈起。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要使人民群众过上一种富足的生活,这就要大力发展经济,就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这就与政府的发展战略直接相关,在中国尤其如此。发展是硬道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然是政府的核心任务。但是,发展应当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仅有经济增长,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不可能有人民的幸福生活,甚至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社会不公,从而给社会带来灾难,给人民造成痛苦。  第三,公共服务与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生活需要安居乐业,需要国泰民安,需要文化教养,需要健康和睦,需要交通便利,需要生态平衡,所有这些都与政府的公共服务密不可分。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必须有公共财政和制度机制的保证。政府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不断加大对公共交通、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健康医疗、养老失业、扶贫济困的预算投入,努力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改善政府服务的质量。公共服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政府治理能力与人民幸福。人类之所以需要政府,是因为人类的生活需要秩序和规范,因此,公共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责任。强调政府的服务,并不意味着弱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既不可分离,也不可偏颇。如果一个地方经济发达、人民富裕,但社会动荡、秩序失控、犯罪猖獗、安全缺失,人民群众也不可能有幸福生活。政府治理的无能和失效,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不安。政府的治理能力来自政府官员的素质和法律规范,两者缺一不可。我们既要想方设法提高政府自身的素质,也要健全法制,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治理能力主要是指政府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在社会领域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德治的作用,但在国家事务中我们必须依靠法治。建设法治政府,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根本途径。  第五,政府的民主治理与人民幸福。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需要之外,还有自由、平等、参与等政治需求。只有在保障和实现公民经济权益的同时,也保障和实现其政治权益和文化权益,人们才会有生活的幸福感。民主和民生从来就不可分,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两个基本保障。人民要生活得有尊严,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管理,就要不断扩大公民参与的渠道,保障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由权和平等权。努力扩大民主,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这是政府的重大责任,也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必经之路。  第六,公民教育与人民幸福。人类的幸福毕竟直接体现为个人的主观感觉,这与他自身的世界观、道德观、权利观密切相关,而这些都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这就涉及到公民教育问题。政府如何对公民进行教育至今仍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公民教育问题上各有不同的主张。我认为,在幸福观上,公民教育首先应当树立这样一种观点,即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既是公民自己的责任,也是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有权对政府提出追求幸福生活的正当主张,但公民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特别重要的是,公民在追求自身的幸福时不应当妨碍别人的幸福生活,这就要要求公民必须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特别是国家的法律。  总而言之,在现时代,政府对公民的幸福生活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责任,公民的幸福程度应当成为评价政府民主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政府对公民幸福的责任是有限的,而绝不是无限的。政府对公民幸福生活所提供的条件是重要的,甚至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公民幸福的许多条件是政府无能为力的。幸福首先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政府的作用毕竟是外在的,归根结底公民自己才是幸福生活的主体。政府没有为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客观条件是一种重大失职,但试图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公民的幸福,或者试图替代公民去实现公民的幸福,则是相当危险的。政府对公民的幸福生活既需要积极的作为,也需要消极的不作为。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划定界限,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而这正是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共同的任务。  ……

前言

  序言  中国领导人在近年中反复重申,要努力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与此相应,最近这些年,各种各样的"幸福工程"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要亮点。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人民所承诺的政治责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对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追求。幸福、自由、平等、公正和尊严,这些都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永恒价值,不论属于哪个民族,处于何种体制,所有人都向往更加幸福、更加公平、更加自由、更有尊严的生活。然而,不同的人群对什么是幸福、公正、自由和尊严的理解却莫衷一是。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实现幸福、公正、自由、尊严这些普遍政治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千差万别。在人类生活相互之间日益难以分离的全球化时代,要避免不同国家和不同体制下的民族和人民相互的政治对立和残酷战争,根本的办法之一,便是就上述这些核心政治价值进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以便最大限度地就这些人类的普遍政治价值达成共识。  提升、传播和交流幸福、自由、公正、尊严这些人类的核心政治价值,尽可能地避免人类因为核心政治价值观的不同导致的冲突和纷争,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这是世界各国学者的共同责任。以研究基本政治价值为重要对象的政治哲学家,在这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2010年我们邀请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20多名在国内外有一定代表性的政治哲学家,聚集在北京大学的博雅会议中心,就幸福、公正、自由、尊严等基本政治价值进行了一场跨国界、跨政治、跨文化的对话。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就是那场政治哲学对话的最终成果。我们编辑出版这本文集的直接目的,是为国内读者提供一些初步的素材,让大家从一个侧面了解各国学者对幸福和尊严这些核心政治价值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不过,从根本上说,我们也希望向读者传递这样的一些信息:人类社会确实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这些共同价值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我们既要强调中国特色,但更不可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中华文明要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必须坚定不移地追求幸福、公正、自由、尊严这些人类的基本价值,同时将中华文明的特质有机地融入这些价值之中,从而推动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  俞可平  2012年10月12日  于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国际学者公寓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府没有为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客观条件是一种重大失职,但试图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公民的幸福,或者试图替代公民去实现公民的幸福,则是相当危险的。  ——俞可平    根据正当行为规则而不是依凭特定结果来判断人之行动,不仅是使开放社会成为可能的一项重大步骤,而且也是人类经由种种偶然因素而发现的一种工具,用以克服每个个人对于大多数特定事实的无知。  ——邓正来    公正的社会应该在最基本的权利上尊重每个公民的起点平等机会,同时把结果平等的要求也限制在最基本的公民权利上。  ——韩震    尊严若不是建立在权利本位上,则它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尊严。没有权利的保障,不可能有现实的人的尊严,最多只剩下依靠自己的抗争来维护的人格自尊。  ——陈嘉明    在一种意义上,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尊严,这是不可让渡的,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另一种意义上,我们说人类的尊严是脆弱的,需要社会的保护。  ——托马斯·博格    现代民主是基督教对人类普遍尊严阐述的一个世俗版本。但是尊严和平等的思想在全  世界传播是因为它们与富裕且有权力的社会紧密结合。  ——弗朗西斯·福山

内容概要

俞可平: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与经济研究机中心教授。
俞吾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 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陈嘉明: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托马斯•博格:耶鲁大学哲学系哲学与国际事务资深教授。
韩 震: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
邓正来: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弗朗西斯•福山: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凯瑟琳•林奇: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社会正义学院平等研究中心教授。
威廉•D.科尔曼: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贝斯利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治理创新中心“全球化与公共政策”主席。
拉柯莎娜•喀布:巴基斯坦奎迪亚扎姆大学非洲和南被美洲研究中心教授。
肖巍: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姚大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戴雪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书籍目录

序言  俞可平/1
善治与幸福 俞可平/2
论尊严、公正观念产生的历史条件 俞吾金/3
尊严与公正概念的政治哲学思考 顾肃/4
尊严与权利:基于中国社会视角的一种探究 陈嘉明/5
阐明尊严:发展一种最低限度的全球正义观念 [美]托马斯•博格/6
公民权利、差异与社会公正 韩震/7
“社会正义”的拟人化谬误及其危害——哈耶克正义理论研究 邓正来/8
尊严、平等与正义:规范与制度的根源 [美]弗朗西斯•福山/9
平等:一个理论与行动框架 [爱尔兰]凯瑟琳•林奇/10
全球化、帝国主义与军国主义:对正义、平等和尊严的影响 [加拿大]威廉•D科尔曼/11
论转型国家的正义实现——以巴基斯坦为例 [巴基斯坦]拉柯莎娜•喀布/12
构建当代生命尊严理论的新维度 肖巍/13
分配正义:从弱势群体的观点看 姚大志/14
尊严与公民身份 戴雪红/203
Good Governance and Happiness...........................................................Yu, Keping
Historical Conditions for Dignity, Equality and Justice……………. Yu, Wujin
Political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the Concept of Dignity, Equality, and Justice…………………………………………………………………….. Gu, Su
Dignity and Rights—Analysis from the Chinese Social Perspectives……………………………………………………… Chen, Jiaming
Explicating Dignity toward a Minimal Conception of Social Justice…………………………………………………………….Thomas Pogge
Rights, Differences, and Social Justice……………………...………. Han, Zhen
The Falseness and Harmfulness of Personalizing “Social Justice:” Study on Hayek’s Social Justice Theories….……..……………………………… Deng, Zhenglai
The Origins of Law and Accountable Government in China and Europe………………………………………………………. Francis Fukuyama
Equality: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Action……….……… Kathleen Lynch
The Implications of Global Militarism on Dignity, Equality and Justice……………………………………………...……… William D. Coleman
Delivering Justice in Transnational States: A Case Study of Pakistan………………………………………………….…. Rukhsana Qamber
Dignity of Life and Social Justice – Ethical Perspectives on Public Health…………………………………………………………………. Xiao, Wei
Distribution Justice –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Vulnerable Groups……………………………………………………………… Yao, Dazhi
The Challenges of Dignity and Citizen’s Identiti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Dai, Hongxue

编辑推荐

  汇集中外学者对于人类政治普遍价值的不同理解  寄寓各国政治哲学家对于世界未来的诸多期许  呈现当今人类社会思想与现实的强烈碰撞。

作者简介

政府没有为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客观条件是一种重大失职,但试图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公民的幸福,或者试图替代公民去实现公民的幸福,则是相当危险的。
——俞可平
根据正当行为规则而不是依凭特定结果来判断人之行动,不仅是使开放社会成为可能的一项重大步骤,而且也是人类经由种种偶然因素而发现的一种工具,用以克服每个个人对于大多数特定事实的无知。

——邓正来
公正的社会应该在最基本的权利上尊重每个公民的起点平等机会,同时把结果平等的要求也限制在最基本的公民权利上。
——韩震
尊严若不是建立在权利本位上,则它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尊严。没有权利的保障,不可能有现实的人的尊严,最多只剩下依靠自己的抗争来维护的人格自尊。
——陈嘉明
在一种意义上,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尊严,这是不可让渡的,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另一种意义上,我们说人类的尊严是脆弱的,需要社会的保护。
——托马斯•博格
现代民主是基督教对人类普遍尊严阐述的一个世俗版本。但是尊严和平等的思想在全
世界传播是因为它们与富裕且有权力的社会紧密结合。
——弗朗西斯•福山
本书是由中外十多名知名的政治哲学家,就幸福、公正、自由、尊严等基本政治价值进行的一场跨国界、跨政治、跨文化的对话。本书试图告诉读者:人类社会确实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这些共同价值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我们既要强调中国特色,但更不可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

图书封面


 幸福与尊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逐渐深入的当今时代,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天翻地覆;另一方面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却面临多元多义的自我重构。两者如同一事物的两面,都是国家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必要元素。而后者,更涉关人们所面临的幸福、公正、自由、尊严等精神元素的诉求是否满足、是否实现,因而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幸福与尊严:一种关于未来的设计》一书,是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俞可平教授主编、关于中国人未来生活的讨论结集。其中自然涉及中国人的“幸福观”、“公正政府”、“自由尺度”、“尊严感”等焦点话题。  书中这样说,“中国领导人在近年中反复重申,要努力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与此相应,最近这些年,各种各样的‘幸福工程’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要亮点。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人民所承诺的政治责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对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追求。幸福、自由、平等、公正和尊严,这些都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永恒价值,不论属于哪个民族,处于何种体制,所有人都向往更加幸福、更加公平、更加自由、更有尊严的生活。”  俞可平在《善治与幸福》一文中说,政府的责任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计划”,发布了一系列的“幸福指数”。建设一个“幸福社会”、“幸福城市”、“幸福社区”被一些地方政府正式列入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规划。由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政府应当对人民的幸福承担何种责任?  他说,“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应当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有重大的责任。在全球化时代,政府对人民的幸福所承担的基本责任就是实现善治。”该书试图告诉读者:一般认为,幸福是个人在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愉悦感。从根本上说,个人是幸福的主体,幸福应当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任何他人都不能替代别人的幸福体验,任何政府或组织也同样不能取代公民的幸福体验。然而,人们产生并实现其各自的需求和欲望却通常要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政府正是通过创造、提供或取消个人的外部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影响人们的幸福。正如罗素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的幸福与社会制度和个人心理相关,我们需要通过改造社会来增进人类的幸福。”  人类社会确实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这些共同价值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  也正因如此,2010年,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20多位在国内外有一定代表性的政治哲学家聚集在北京大学,就幸福、公正、自由、尊严等基本政治价值进行了一场跨国界、跨政治、跨文化的对话。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幸福与尊严:一种关于未来的设计》,就是这场政治哲学对话的成果。  书中收录了他们的《论尊严、公正观念产生的历史条件》、《尊严与公正概念的政治哲学思考》、《尊严与权利:基于中国社会视角的一种探究》、《论转型国家的正义实现》、《公民权利、差异与社会公正》、《尊严、平等与正义:规范与制度的根源》等经典文章。  学者们许多精彩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指向“尊严”、“幸福”、“平等”、“公平”等话题。如,韩震说,“公正的社会应该在最基本的权利上尊重每个公民的起点平等机会,同时把结果平等的要求也限制在最基本的公民权利上”。托马斯·博格说,“在一种意义上,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尊严,这是不可让渡的,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另一种意义上,我们说人类的尊严是脆弱的,需要社会的保护。”陈嘉明说,“尊严若不是建立在权利本位上,则它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尊严。没有权利的保障,不可能有现实的人的尊严,最多只剩下依靠自己的抗争来维护的人格自尊。”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我们既要强调中国特色,但更不可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中华文明要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必须坚定不移地追求幸福、公正、自由、尊严这些人类的基本价值,同时将中华文明的特质有机地融入这些价值之中,从而推动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序言  中国领导人在近年中反复重申,要努力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与此相应,最近这些年,各种各样的"幸福工程"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要亮点。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人民所承诺的政治责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对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追求。幸福、自由、平等、公正和尊严,这些都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永恒价值,不论属于哪个民族,处于何种体制,所有人都向往更加幸福、更加公平、更加自由、更有尊严的生活。然而,不同的人群对什么是幸福、公正、自由和尊严的理解却莫衷一是。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实现幸福、公正、自由、尊严这些普遍政治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千差万别。在人类生活相互之间日益难以分离的全球化时代,要避免不同国家和不同体制下的民族和人民相互的政治对立和残酷战争,根本的办法之一,便是就上述这些核心政治价值进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以便最大限度地就这些人类的普遍政治价值达成共识。  提升、传播和交流幸福、自由、公正、尊严这些人类的核心政治价值,尽可能地避免人类因为核心政治价值观的不同导致的冲突和纷争,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这是世界各国学者的共同责任。以研究基本政治价值为重要对象的政治哲学家,在这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2010年我们邀请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20多名在国内外有一定代表性的政治哲学家,聚集在北京大学的博雅会议中心,就幸福、公正、自由、尊严等基本政治价值进行了一场跨国界、跨政治、跨文化的对话。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就是那场政治哲学对话的最终成果。我们编辑出版这本文集的直接目的,是为国内读者提供一些初步的素材,让大家从一个侧面了解各国学者对幸福和尊严这些核心政治价值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不过,从根本上说,我们也希望向读者传递这样的一些信息:人类社会确实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这些共同价值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我们既要强调中国特色,但更不可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中华文明要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必须坚定不移地追求幸福、公正、自由、尊严这些人类的基本价值,同时将中华文明的特质有机地融入这些价值之中,从而推动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  俞可平  2012年10月12日  于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国际学者公寓
  •     《幸福与尊严:一种关于未来的设计》  俞可平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年11月  近来,由于民间对“幸福”的多元诠释,导致幸福一词带有调侃意味,但人们对这个词的戏谑、哂笑,本身就是对自身尊严的一种回护,而其背后则是对幸福真意的真切期待。  谁都无法否认,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总是比各种政治理念或者国家政策来得更长远,几乎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本书是由中外十多名知名政治哲学家,就幸福、公正、自由、尊严等基本政治价值进行跨界对话,汇集中外学者对于人类政治普遍价值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在分享他们的思考之后,重新观察我们的真实生活,理性地安置希望与失落,达成可以共享可以共建的价值体系。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超出了我的预料,原来这是一本比我想象中更深刻的书。几位不同的资深学者在书中通过他们的理论阐述,论述了幸福、尊严、平等、公平权利、正义、生命等等的深刻认识。由14篇有含金量的论文所组成的该书,是对人类当下这些问题的反思、探索。喜欢其中凯瑟琳的那篇《平等:一个理论与行动框架》:)
  •     题目就意味着要读下去
  •     还好,系列图书
  •     好书,值得一读,对“幸福、尊严、公正、自由”这些普适价值的分析很有启示。
  •     与《公正:该如何是好》一起看,会有很多思考。
  •     幸福与有尊严的生活是可能的吗?这本书试图给出一个积极正面的回答。本书囊括了国内外著名政治哲学与政治学方面的优秀学者,其中包括我一直钦佩的邓正来、俞吾金、顾肃、陈嘉明、姚大志、韩震等老师。这本书是一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畅想与理论指引,相信很多关心现实的朋友会喜欢。
  •     主要涉及社会制度的设计,涵盖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平权,均权,分配制度和女性及少数派权利。看的不是很懂,也许就是这样,中国的威权政治合理性,未来通向公民社会还需要一定的道路要走!
  •     想起某位领导人说的:“要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可见现在的人民生活得并无尊严。那么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本书正是从某些方面介绍了这点。一个伟大的时代是用来创造的,而不是等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