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贞义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儒学贞义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ISBN:9787807143437
作者:王晓兴
页数:377页

章节摘录

书摘中庸谈    问  读修身篇有曰。大学者。先后天之大道也。中庸者。性命之大学也。读大学谈。大学解。大学之道。大学各讲演。及问答等。洵为大道之书矣。敢问中庸为性命之大学也。其说可得闻欤。    答  吾闻之矣。中庸者。即孔门之性与天道。难乎其与有言也。    问  子思子既作中庸以传后世。是天不爱其道也。天既不爱其道。大道之将行也。尚不可得而闻欤。    答  无已则略为述之可也。大学者。大道之载也。中庸者。大道之行也。大道者。维天命也。故首曰天命。天命者。天道也。天道赖人。故不曰天道。而曰天命也。天道必命于君子。故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以天之心为心。以天之道为道。以天之命为性也。故曰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者。降衷下民也。性即天之道也。又即人之道也。亦即天人合一也。率性之谓道者。道由人立也。即立天之道于人之行也。修道之谓教者。即本天道以教人。修天之道以安人。故曰天道至诚。至诚则不息。天道至健。至健则不怠。君子本天以行道。故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可离非道者。非天之道也。非天之道。不可与言人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其所不睹者。上帝临之无贰心也。恐惧乎其所不闻者。曷啻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畏天之命也。莫见乎隐者。顾提天之明命也。莫显乎微者。诚于中形于外也。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其独 者。不敢自欺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人欲尽净。天理流行。尽人合天。天人一体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代表天道也。致中和者代天行 道。代天宣化。所以位天地而育万物也。天地位焉者。天地即我。我即天地。故曰天地非大。吾身非小也。万物育焉者。万物之命本乎我。我即 道。道即我。故曰。万物一体。不敢毁伤。慈悲普渡。亲民而仁物也。此三教之所以合源。大道之所以行也.万教之所归儒。中庸之所以不可能也。孔子之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中庸之道也。头头是道也。故曰中庸者。天人合一之大道也。三教合源之大道也。万教归儒之大道也。即孔门之性与天道也。难乎其与有言也。难乎其与有言者。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可与乐成。不可与图始也。故孟子曰。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孑L子曰。知我者其天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天命之君子。与天为徒也。与人为徒也。与天为徒者。大道之师也。与人为徒者。大道之行也。大道之师者。怀大学之道也。大道之行者。行大道之学也。故曰。大学者。大道之载也。其曰大学之道者。重道非重人。言道能生人也。中庸者。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本乎人。故曰。天命之谓性。重人非重道。言道非其人不行也。是故天命之谓性者。道不远人也。率性之谓道者。人能弘道也。修道之谓教者。明明德于天下也。子思子曰。明则诚矣。诚则明矣。政教合一也。其曰修道之谓教者。中国一人也。是故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此其大略也。若夫神变无方。精微玄妙。事物杂糅。刚柔相济。及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诚之道。至诚如神等。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    问  子言天命之谓性。为天人合一之学。敢问尽人合天。非中庸之学乎。    答  中庸一书。大德受命之书也。大德受命者。即尽人以合天也。故首曰天命。天命者。即道也。不曰大道。而曰天命者。大道之原出于天也。天以大道命于人者。即命于大德也。天命之谓性者。假手于大德之人也。率性者。大德之所以奉天承命也。率性之谓道者。人道也。修道者。明明德也。尽己之性也。修道之谓教者。德行也。尽人之性也。故曰教者。所以教天下之人。皆行其道。其中含政教二义焉。是谓德行。又曰修道之谓教者。修己治人也。道不可须臾离者。内圣之学也。可离非道者。有内圣而后有外王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者。尽人也。恐惧乎其所不闻者。事天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者。法天以至诚也。故君子慎其独者。居易以俟命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君子之道本诸身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徵诸庶民。庶民从。是之谓大同也。致中和者。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天地位焉者。包罗天地也。万物育焉者。养育群生也。能致中和。真尽人也。致中和。即天地位。而万物育者。此之谓合天也是故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又曰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者。即待大德其人也。有大德。而后大道乃行者。道非其人不行也。惟大德乃能大受也。故曰。大德必受命。非大德不能受命者。苟非至德。至道不凝也。即非大德不能尽人以合天也。故曰。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德由道生。道由德反。天果欲大道之行也。必有大德出于其间。吾民之幸也。    问  敢问何谓至德也。    答  至德即大德也。大德者。智仁勇三达德之总称也。不曰大德。而曰至德者。大德之见于行事也。大德之见于行事者。即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惑。不忧。不惧者。大德之所以尽人也。尽人即可以合天云者。天之道即智仁勇之精一也。故曰苟非至德。至道不凝。有德方有道。有命方有性。感应自然也。故曰非大德不足以尽人。即非大德不足以合天。即非大德不足以行大道。即非大德不足以受天命。故曰中者。天道也。庸者。人道也。中庸者。天人合一之道也。大德受命者。尽人以受天之道也。故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尽人以合天。而后天人合一也。中庸一书。为大德之用。大道之行。天下之所以文明者。文不在兹乎。世界之所以大同者。同不出此乎。万事之所以太平者。平不由斯乎。故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一家。大德之明也。中国一人。当今之世。舍大德其足语人道哉。大德犹地也。大道犹天也。道德合一。即天命之谓性也。    大道在人说    第一节  古语有曰。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即此而论。设使无道。天地万物。亦归于无何有之乡。有道然后有天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道之大为何如也。    第二节  人虽为万物之灵。而不能大于天地。区区小体。大道何容。然人不外道而生。道即不外人而立。    第三节  溯人未生以前。一片太虚。道之无极也。人母宫中。一点灵光。道之太极也。元气氤氳。由无而有。生息於以相吹。脑腑於以相长。官骸於以相成。不假安排。无一不曲全其美。觉假智巧材艺。以善为安排者。不如是之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是道之妙於无为。而无不为也。    第四节  十月胎完。从先天而落在后天。混沌凿矣。必赖饮食以立孔天地。则有窍以进出之。若通天地之气息。则有鼻以呼吸之。至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又有目以明辨之。其为目所不见之声息。又有耳以聪听之。凡物之有知觉者亦然。以此为道。下士闻道。必大笑之讵知此事。虽属寻常。实则道之巧于运用!    第五节  不宁惟是。凡天地之所不能致。而留缺陷于人间者。口则能传。手则能造。足则能往来交通。参赞化育。弥补厥穷。道之于人。若斯完备。而究不外一心之虚灵。其灵也由其虚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嗅之无臭。言之难名。故习焉不察者。终身由之而不知其为道也。    第六节  此而不知。尚无损于道之大体。甚者因先天一断。气拘物蔽。性流为情。有自弃之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好音声。则大忧以惧。至居仁由义。逊谢不能。七尺身躯。甘居人下。是不知自强不息之道也。    第七节  有白暴之情。则智不以明理而诈愚。勇不以捍患而苦怯。众不以广益而暴寡。即己所不欲者施诸人。人有难堪。毫不念及。存中形外。无在不干天地之和。是不知厚德载物之道也。    第八节  人心日盛。道心日亡。天下所由乱而弗治。当兹时势。定乱苟徒恃强兵。或继以刑名。或网以政治。此霸道也。人知所畏。而不知所乐。非道之大。    第九节  即使四民各安其业。衣食丰足。机器繁兴。取而用之。左右逢源。此小道也。人得以奉其口体。而不得以养其天真。非道之大。    第十节  于此有厌居尘世。滋其志于虚空之大。鄙屑日用。即伦常亦弃而不为。此旁门外道也。以实有为幻。以虚无为真。其反乎此者。明庶物。察人伦。无事不从修己治人起见。而不从事于致虚守静。漫言尽人以合天。此理学障道也。以虚无为幻。以实有为真。各执一格以相绳。近理乱真。皆不足为道之大。    第十一节  道之大者。又不遗乎细也。故愚夫妇与知与能。及其至也。虽圣人有所不知不能。天地之大也。犹有所憾。甚矣道之难尽也。    第十二节  然而道原不远乎人。人莫不各有其道。虽曰语大天下莫载。而卷之即在方寸之中。始则无思无虑。将五官收返于其中。继则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终则视无不明。听无不聪。言无不义。动无不臧。身由是修。国由是治。天下由是平。夫所谓天下者。统地球之大而言之也。盖乾称吾父。坤称吾母。凡天生地养者。皆吾同胞。天下一家。初何分乎种族。非然者。即有碍于道大无外之量。   第十三节  人果能充其量。则性愈复而理愈纯。理愈纯而气愈凝。再加以养气之功。则气愈凝而神愈灵。神愈灵而性愈尽。性已尽而命自至。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第十四节  洋洋乎道也。天地非大。自我位置。万物皆备。自我发育。消长不平之气数。有退处于无权者。又何有劫运之可言。且天有时而倾。地有时而裂。道得于己者直后天地而不老。岂第入水不濡。人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猛兽无所投其毒。利兵无所容其刃。鬼神无所测其奥已哉。    第十五节  世之学法术者。矜奇炫异。人几疑道尽于此矣。又岂知舍道言法。不足为法。实为左道。惑世诬民。邪教终必罹祸。    第十六节  所谓教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诗教也。书教也。易教也。礼教也。乐教也。春秋教也。皆不出中庸修道之谓教也。有志斯道者。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语曰。有志者事竟成。吾则曰有志者道竟成。P9-13

书籍目录


圣道发凡
 原教
 儒学谈
 中庸谈
 大道在人说
 自强说
 孔教
 伦礼
 时务谈
 实用经济谈
外王刍谈录
 天命谈
 性道谈
 大道不可须臾离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内圣外王分而二合而
 伦礼会启
 人伦道德研究会启
 中和学堂启
 呈海牙公文
 中和学堂善办之法
大成礼拜杂志节选
道德和平
 道德永久和平概论
 废除国界谋世界大同
 统一货币安定民生
 男女正位为人道根本
 劳资调剂贵在互相
 欲世界和平端赖文化
 教育根本在尊师重教
政治大同
 天然政治论
 大同主义诠真
 时务放言
 人治与法治
天下为公的真实行
 大同指南
 三纲五伦八德之建中立极
 自由新义
段正元对儒学某些误区的匡正
附录:段正元生平著述

作者简介

段正元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理解把握多有创见,许多被误解、曲解的思想经其诠释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有些思想经其创造性地发挥,显示了新的思想境界与理论内涵,这也是我们关注段正元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书封面


 儒学贞义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