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出版社:北京大学
出版日期:2003-10
ISBN:9787301049303
作者: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编
页数:503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博雅大学·哲学   来源 价值中国网 郑伟强       其实,哲学是对人生的看法,由于时间的前后和空间的差异,使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必然会不同,人生哲学就是对"人活着"和"怎么活"的看法,一家人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会一致;一个时代的人对这个问题看得也不会一致;不同国家的人看待这个问题更不会一致.都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里面的根源就是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人们看待人生的问题上,因此,人生的哲学就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不同的体现,它的实质就应该是各时期文化上在人生哲学上的比较,最终体现的是中外人生观的不同,更是文化的不同.这也就是外国人为什么注重理性而中国人注重感性.根源是文化起源与发展过程的不同.那么中国文化以孔孟之道为源,外国文化以民主与科学为源,势必发展方向也必会不同,其实答案应该在此书中.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    第一节 殷周时代的宗教思想    第二节 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第三节 朴素自然观的萌芽    第四节 无神论观念的兴起  第二章 孔子    第一节 正名思想    第二节 仁学思想    第三节 认识论思想    第四节 中庸之道    第五节 天命论  第三章 老子    第一节 “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道”生万物的哲学体系    第三节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节 神秘主义认识论  第四章 孙武    第一节 富国强兵的思想    第二节 “不可取于鬼神”与“知彼知己”    第三节 军事辩证法思想  第五章 墨子    第一节 社会政治思想    第二节 经验论的认识论    第三节 宗教思想  第六章 前期法家的社会历史观和告子思想    第一节 前期法家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 告子的思想  第七章 孟子    第一节 “仁政”学说    第二节 “性善”论    第三节 “良知”说和“劳心者治人”  第八章 《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    第一节 法、礼结合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二节 “精气”说    第三节 “静因之道”的认识论  第九章 庄子    第一节 逍遥游的人生观    第二节 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第三节 “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  第十章 惠施和公孙龙    第一节 惠施的“合同异”说    第二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说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 认识论    第三节 逻辑理论  第十二章 《易传》    第一节 关于《易传》    第二节 《易传》的体系    第三节 《易传》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第十三章 荀子    第一节 社会政治历史观    第二节 “性恶”论    第三节 自然观    第四节 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第十四章 韩非    第一节 法、术、势    第二节 认识论    第三节 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第二编 汉一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 汉初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汉初的黄老学派    第二节 陆贾    第三节 贾谊  第二章 董仲舒    第一节 “大一统”的政治理论    第二节 “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第三节 “事各顺于名”的认识论    第四节 历史观和性三品说  第三章 扬雄和桓谭    第一节 扬雄的哲学体系    第二节 扬雄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    第三节 扬雄的人性论与社会政治思想    第四节 桓谭的形神论和对谶纬迷信的批判  第四章 谶纬和《白虎通》    第一节 谶纬和象数之学    第二节 《白虎通》的宗教神学  第五章 王充    第一节 自然观和无神论    第二节 认识论    第三节 历史观和人性论    第四节 命定论思想  第六章 王弼    第一节 “名教”本于“无为”    第二节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第三节 “得意在忘象”的认识论    第四节 “治众者至寡”的英雄史观  第七章 裴頠和欧阳建    第一节 裴頠等反对玄学贵无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裴頠的“崇有论”思想    第三节 欧阳建“言尽意论”的认识论  第八章 郭象    第一节 “独化”说    第二节 因果各自成体的形而上学    第三节 “冥然自合”认识论    第四节 社会政治理论  第九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    第一节 佛教的传人和盛行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因果报应论和神不灭论    第三节 僧肇的佛教哲学思想体系  第十章 范缜    第一节 范缜“神灭论”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范缜的无神论学说  第十一章 东晋南北朝隋唐道教哲学的发展    第一节 道教的形成和概况    第二节 葛洪和陶弘景的道教哲学思想    第三节 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等人的道教哲学思想  第十二章 隋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隋唐佛教概况与儒、佛、道三教的纷争和融合    第二节 玄奘与唯识宗    第三节 法藏与华严宗    第四节 慧能与禅宗  第十三章 韩愈和李翱    第一节 韩愈的哲学及其反佛教思想    第二节 李翱的哲学及其反佛思想  第十四章 柳宗元和刘禹锡    第一节 柳宗元的社会历史观和元气自然观    第二节 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思想第三编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发展  第一章 李觏与王安石  第二章 周敦熙和二程  第三章 张载  第四章 朱熹  第五章 陆九渊  第六章 陈亮与叶适  第七章 元代的哲学思想  第八章 王守仁  第九章 罗钦顺  第十章 王廷相  第十一章 王艮与泰州学派  第十二章 李贽  第十三章 方以智  第十四章 黄宗羲  第十五章 王夫之  第十六章 颜元  第十七章 戴震第四编 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  第一章 龚自珍和魏源  第二章 洪秀全  第三章 康有为  第四章 谭嗣同  第五章 严复  第六章 梁启超  第七章 章炳麟  第八章 孙中山修订后记再版后记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史》是为哲学专业本科教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所编写的教材用书。

作者简介

《中国哲学史》正式出版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到90年代末,该书已明显需要再次进行修订。由于本校的一些老专家曾先后参与《中国哲学史》的编写和修改,使得《中国哲学史》具有史料比较全面,分析比较清楚,叙述比较简洁的特点;所以我们这修订的主要工作,是在保留这些内容和保持这些特点的同时,着力去除和改正原有教材中过时的分析框架和术语,以便使修订后的教材既能适应新的时代的教学需要,又能成为一部平实、清楚可靠性强、适用性广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

图书封面


 中国哲学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该书意识形态语言很多,不过应该要考虑到是什么时候写的这本书。尽管经过了再版修订,仍有很多,不过我想这也表示后来的修订者对前人的尊重,这毕竟涉及到知识产权。这一点我想读者是应该可以理解的。除了这一点之外,这本书实在是一本好书,否则不至于都30多年了,还再版,这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该书的优点,再版后记中说得很清楚了。我这里就我读后的看法:该书逻辑非常清楚。对于每个哲学家,交代清楚了他所面对的问题,当事人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以及该方案的漏洞,而后来者又是如何针对此漏洞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的。诸如此类。另外,想谈谈当时读此书的目的,就是了解儒家学说。读后的结论是,儒家学说是一种向后看,向内看的学说。这是儒家的精神气质。我后来看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对儒家也是同样的评论,这说明这并非我一个人的看法。还有,儒家的这种气质使得儒家学说是最适合专制统治的一种学说,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该书的同时,我还看了一本当代人写的,似乎也是名教授,不过差太远了。看来鲁迅说的对,读书要看老书,因为它们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
  •     读那本书的时候,真的感觉西方哲学的历史上英雄辈出……而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我们的哲学家都是奴隶主和地主的代言人,太恶心了……
  •     北大出的书,比较正统的看待中国哲学史。作为入门级教材还是不错的。刚开始接触哲学,需要先建立一种哲学观来看待它,不然容易迷失。等有一定的研究后,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梳理了中国哲学史的主要人物的思想,全面而不失重点,是从此视角看中国哲学的优良著作。
  •     虽然对这本书无爱,不得不买哎
  •     阶级分析思想需小心,思想的提炼切分不错。
  •     读的第一本中国哲学书籍,读的过程并不是十分顺畅,笔者浓烈的主观意识常常会打断思考,我想一本书不是要强加给读者什么是正确的事,而要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吧。
  •     言必称马哲
  •     教科书,充满了意识形态味道,事后诸葛亮,以后人的优越感来指点前人的不足,好像哲学史就是为了证明马哲的伟大。而不是去与前贤对话,体会他们的难处,特别是清末民初的前辈,他们的焦虑和探索。这样的哲学史,我只感到一股阴暗腐朽气息。
  •     考研新加的参考书,哎,写得还是不错的
  •     依旧没逃出意识形态窠臼。
  •     我就看了目录……目录的收获比较大~~现在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文学知识欠缺了
  •     “坠入唯心主义的深渊........"
  •     佛学部分比较详尽,儒家部分不太好。三星半吧 2015.12
  •     前前后后一个月读完,每天看十五页,差不多两个哲学家。这本书值不值得读,要分开看。首先要肯定的是,这本书对原著选文的翻译和解读非常好,基本上每句原文都会有解释,反观其他同类中哲史,都是直接给出原文,不会解释,这就导致不理解哲学家在说什么,更别谈学哲学了,这也算教材的一个优点吧。缺点同样明显,首先是以马列主义套在中国哲学身上,不能说错误,但是一定会扭曲本意。其次是解读比较浅,可能是因为定位为无基础的本科生。总结,如果你抱着苏菲的世界哲学的故事这类书的期待来的,还是别看了,会想撕书。如果想真正学点“学院哲学”,特别是想打基础的,硬着头皮啃吧。以定位和内容而不是以趣味打分,我给四分。
  •     难以言喻。
  •     本书是为哲学专业本科教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所编写的教材用书。
    本书正式出版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到90年代末,该书已明显需要再次进行修订。由于本校的一些老专家曾先后参与本书的编写和修改,使得本书具有史料比较全面,分析比较清楚,叙述比较简洁的特点;所以我们这修订的主要工作,是在保留这些内容和保持这些特点的同时,着力去除和改正原有教材中过时的分析框架和术语,以便使修订后的教材既能适应新的时代的教学需要,又能成为一部平实、清楚可靠性强、适用性广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
  •     心中一股怨气,编的人物很多,类似西方哲学史的叙述方式,条理清晰,创新不多,但总觉得有所欠缺。就哲论哲是难以重构体系的。
  •     比较全面 可惜为什么处处以马克思哲学为准绳
  •     很通俗,教材中的经典
  •     两星不能再高了……
  •     什么是哲学?如果哲学,就是爱(philo)智慧(sophos ,包括很多美味的汁),哲学家、哲人就是爱智慧的人。那么老实说,每当我听到philosophy这个词时,感觉除了爱智慧之外,其实,它还有利欲(phili,源自迈锡尼时代菲利士人)与统治( sophos,源自波斯人)的意味,所以,并不都是特别好的感觉。而且,我的这种感觉,得到20世纪东方国家在“后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乌托邦悲剧”(也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哲学王和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的印证。那么,东方语境中的哲学和哲学家是怎样的呢?华文中哲学的“哲”字,曾被赋予过五种形态,分别为:“喆”、“啠”、“嚞”、“埑”、“哲”。其音形义表达:哲人或哲学家,指那些具有**智慧,能够呈现吉祥之人(《诗》:其维哲人,告之话言),同时哲字,又包含了如何制裁、决断,惩治犯罪的意思。哲学,被赋予一种妥善处理现实关系的责任。用今天的话说,哲学及哲学家,不仅要把握“实然”,还要指出“应然”,不仅要洞悉“必然”,还要追寻“或然”。哲学指一种全息性的“学问”,哲学家必须同时关注“形上”(如符号、宗教)、“形中”(如数学、逻辑)、“形下”(如科学、技术),凡囿闭一隅,满足于“片面的深刻”,都不是我们东方语境的哲学。可能我们再想想哲学不是什么?可能更清楚一些。在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期间,我听到许多学者在谈论哲学与科学、哲学与宗教、哲学与政治、哲学与技术的界限及其五花八门的学科性划分。我认为,这种划分本身就是问题,其结果,将使哲学和“哲学同行”脱离生活实际,成为书斋里的游戏。其危险是:把人类生活继续隔行如隔山地以“文、理、工、医、农、商、军”的学科划分,以及将人类生活切割、割裂为似乎彼此互不关联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地囿闭在一个个小圈子、小格子里。制造出一批又一批“三季人”“二季人”“一季人”,而与全季候人“道不同,不相与谋”。以我观察、冥思和人生体验,哲学并不是学科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是活体(整体、系统)问题,是富有精神体能与生命自组织力的人的关系(至少是主体间性)问题。上天有好生之德,因为生,就有生的方式、方法,即有其生存之道,道由德生,万事万物各有其道、各行其道,生生不已,道道与共,而不相悖,方为天地之大德、原德。这是自大爆炸以来,宇宙天体生成,且又恊和万邦的共生(Symbiosis or Co-naissance)法则,或可叫“生命之源,共生一体”。我相信,把握实然、指出应然、洞悉必然、追寻或然,且能够贯通于形上、形中、形下的哲学家们的最高智慧,是共生智慧。
  •     复习,不评价
  •     好难得一本书,需要仔仔细细的品读,刚读的时候根本看不懂,需要自己好好的体会!
  •     大而全却失了风度。
  •     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只是我是一直读不完
  •     这么说把:我不知道孙中山算哪门子的哲学家,洪秀全就更不是了。也许作者把政治哲学和哲学本身搞混了,因为哲学包含着政治哲学,也就是你必须在哲学其他方面有所建树,并且他们本身就不是政治哲学家。以至于出现了本不应该是哲学家的人物。而且书中让我看到了中国哲学的落后,以至于某些观点出现在哲学史这么一本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书中却不是那么的合适,让我感到恐惧。因为,这表示着中国没有人推动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以至于每个人物都一直在单打独斗。
  •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版式上都是不错的
  •     北京大学的哲学
  •     开始不能原谅这本书把思想家们一个个全写成了“奴隶主和地主的代言人”,后来慢慢意识到这本书的好处在哪里,那就是古文原文,全面和系统并注明了出处。 建议使用这本书的读者只看原文就好了
  •     北大出的中哲史,值得一看!
  •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著的《中国哲学史》(第二版)(2011年11月第16次印刷)。本书从“先秦时期的哲学”编至“孙中山”时期的哲学,短短的502页,浓缩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囊括了中国哲学的全部历史。不失为給初涉哲学的学人们,提供了一部入门的、初略的、大致的了解中国哲学历史的好读本。
  •     恩,很浅地介绍。真想研究这本可不行。
  •     北大中国哲学史的课本,很好
  •     去年翻了几页忘了继续看的
  •     意识形态色彩浓重。
  •     当教材绝对不合适。
  •     书是正版,纸张很好。发货速度快。
  •     入门和教材级别的书啊~哈哈哈哈
  •     哲学考研的必备书籍.作者总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引用大量的文史资料.虽然内容很多,但对比着不同哲学家的思想来理解,很好记忆.
  •     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起买的,想多了解点哲学知识,世界之大,自己真渺小,对于专业人士这书的内容无疑是很有用的,对于非专业人士,多了解哲学,人生也会更充实.
  •     还是很有意思的,看哲学,读历史
  •     怎么分这么低???感觉得罪了学生。
  •     这书真的不错,写的很细致,书也很重很厚。赞一个~
  •     一点点看吧, 内容颇深
  •     选修了中国哲学史,这本书当教材,非常好的书!
  •     这本书应该是教科书类型,总之很详细,就像看历史一样
  •     此书应该更名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哲学研究》。。。
  •     时间太长,特快成为平邮,坑我
  •     很好,介绍的很详细。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过对比了一下。。略喜欢人大的教材
  •     恐怕我還是很想小聲地說一句「中國其實沒有哲學,中國只有另一種‘智慧’」。还是不能以西方话语来诠释中国传统智慧吧。
  •     虽然有马哲痕迹,但足以窥中哲一斑。
  •     中哲入门教材,拿来一读。
  •     意识形态味道太重。
  •     很好的中国哲学教材
  •     中国哲学的很经典的一本书了。
  •     太主观
  •     虽然通篇都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但是非学力深厚,也不能编出这样厚实的教材,甚为佩服!
  •     当年读的教材
  •     真的写的很烂,不是考试的话,我压根不会看这种书!!!!
  •     一本处处用马克思阶级斗争那一套去阐释中国哲学的令人作呕的变态的早应淘汰的书。更恶心的是,我还得读完它!
  •     哲学使人进步
  •     是正品,北大的书,很不错,我是看了郭齐勇的哲学史来对照看了,没看完,暂时无法说出感慨
    就是书的排版不是很好,字太挤,没美感
  •     纯粹的初级书
  •     图书内容很好,值得阅读。
  •     这本书就是教材的感觉 内容编写很是乏味 没办法 得看的
  •     正在看的过程中,感觉看着不那么枯燥,难懂。分析和论述到位。受益匪浅。
  •     看了这本书后,觉得挺好的,哲学的发展史和中国的发展是一体的,相互促进。
  •     多看看这些似乎很难搞懂的书,有事还是会有一点很诧异的收获的哦
  •     蛮适合用来考试的,知识点比较有逻辑。
  •     虽然有不少马列主义老调调,但是简洁清晰,史料精当。
  •     条例清晰明了,还在阅读中
  •     北大哲学史编辑室真实煞费苦心啊,以唯物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无知的侮辱。我只能这样说,对知识的不尊重,必将是一个民族魂的堕落。中国的精神那里去了呢?当所有的领域都以意识形态来评判的时候,就真的有点过分了。
  •     不喜
  •     作者头上高悬达摩特利克之马恩全集
  •     细细品读的一本书
  •     上课用的书 好书一本 北大出的书
  •     私货太多,废话太多,字数太多,马哲版的中国哲学史简直是......... 作为入门书籍真的不合适,作为参考了解中国哲学史的书籍也不合适 但好歹是我的哲学入门书籍,给个三星意思意思了 (算了改成两星,给三星实在对不起其他打三星的书)
  •     这本书是我自己备考用的,里面的内容很详实,而且简明易懂。现在我即将步入研究生的队伍,相信它还会给我带来更大的作用
  •     看到生气 如此明目张胆的支那自卑
  •     通识教材类
  •     条理清楚,对于想考哲学研究生的学生很有用。
  •     这本书内容很好,只是图书质量不好,看着人闹心。希望当当能提供好书,质量要好。不过服务还是很不错的,这种情况也少,始终支持。
  •     太简略了,只能做教材来了解知识!
  •     北大版的哲学史确实不错
  •     书是好东西啊,就是马列观念太重了…不像一本好的哲学书,作为中国的教材倒是很合理。 评论中有点过激吧…这书还算符合简洁,系统,准确。
  •     本书是不错的哲学方面的书籍,不仅适合哲学专业,
  •     楊子男神說,你們要突破某些文字上的桎梏,看到這本書本質上的內容還是很經典很可取的,是比其他有些學校編的有些革新的教材要好一點點的(我覺得他指的就是武大郭齊勇的那本...)但抱歉這安利我真買不來...
  •     作为一本入门级教材,满篇的意识形态名词,干涩无味,初读难免吃力,但文献上的运用还是尽显功力,毕竟北大
  •     配着任继愈和冯友兰看的,看了一个暑假,放弃的时候还真是好艰难。
  •     内容挺好的适合研读
  •     非常典型的教科书…应付考试非常好可是太过教条化意识形态化了吧(翻白眼)
  •     正版,不错的说,赞一个
  •     我改主意了,要给差评。古人只是随便看了看周围,编者就说看呐多伟大啊!他用了唯物主义眼光看世界啊!是我们提倡的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之下的中国哲学,被解读成了一堆残渣。再也不想读第二次
  •     看了一点,还不错。感觉不如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
  •     适合哲学专业和对哲学感兴趣的人一睹,博雅的书还是受青睐的
  •     一大侮辱
  •     为考研买的书,编写得很详细!
  •     学生党,攒点钱买书不容易啊,好书
  •     大概的读过,不是全面的。
  •     没给一星是因为引用原著不少
  •     当年的教材。。。
  •     真后悔买,还那么贵,打算摆地摊卖掉,再买东西吃掉!还是武大和中山大学合写的那本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