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纯粹理性批判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2
ISBN:9787010040585
作者:[德] 康德
页数:699页

章节摘录

但先验逻辑则也要根据这种借助于单纯否定的谓词所作出的逻辑肯定的价值或内容,来考察该判断,并考察这种肯定对全部知识带来怎样一种收获。假如我关于灵魂说道,它不是有死的,那么我就通过一个否定判断至少防止了一个错误。现在,通过“灵魂是不死的”这一命题,我虽然按逻辑形式来说作出了现实的肯定,这时我把灵魂放人了不死的存在者的那个无限制的范围之中。既然有死者在可能存在者的全部范围中包括了一个部分,而不死者则包括了另一部分,所以我的这个命题所说的无非是,灵魂是当我把有死的东西全部都去掉之后余留下来的无限数量事物中的一个。但这样一来,一切可能事物的这一无限领域所受到的限制只不过是,有死者被从中排除了,灵魂则被放在这无限领域中剩余的地方。但这个剩余的地方即便有这样的排除,却仍然还是无限的,并且还可以去掉其更多的部分,而灵魂的概念也并不因此就有丝毫的增加和得到肯定的规定。所以就逻辑范围而言的这些无限判断在一般知识的内容方面实际上只是限制性的,从这一点看它们在判断中思维的一切契机的先验表中是必定不可跳过去的,因为知性在这里所执行的机能也许在知性的纯粹先天知识的领域中可以是重要的。3.思维在判断中的一切关系是:a)谓词对主词的关系,b)根据对结果的关系,c)被划分的知识和这一划分的全部环节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第一类判断中只考察两个概念,在第二类判断中考察两个判断,在第三类判断中考察相互关联着的好几个判断。在“如果确有完全的正义,则一贯作恶的人将受到惩罚”这一假言命题中,实际上包含有两个命题:“确有完全的正义”,和“一贯作恶的人将受惩罚”。这两个命题本身是否真实,在这里尚未决定。通过这一判断所想到的只是这种前后一贯性。最后,选言判断所包含的是两个或好几个判断彼此的关系,但不是次序上的关系,而是逻辑上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在于一个命题的领域排除另一个命题的领域,但同时又还是协同性的关系,这种协同性在于这些命题合起来完成了真正知识的领域,所以这是一个知识领域的诸部分之间的关系,因为每一部分的领域都是为了真正①知识的全部总和而对另一部分的领域所作的补充,例如,世界要么是通过盲目的偶然性,要么是通过内部的必然性,要么是通过一个外部的原因而存在的。这几个命题的每一个都占据着有关一个世界的一般存有的可能知识领域的一部分,所有这些命题合起来则占据了整个领域。把知识从这些领域之一中除开,就意味着把它放进其他领域之一里面去,反之,把它放进某个领域之中,也就意味着把它从其余领域中除开。所以在选言判断中有诸知识的某种协同性,这种协同性在于诸知识交相排斥、但却因此而在整体上规定着那个真实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总括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唯一被给予的知识的全部内容。而这也只是我觉得为了下面要说的起见所必须说明的。4.判断的模态是判断的一种十分特殊的机能,它本身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对判断的内容毫无贡献(因为除了量、质和关系之外再没有什么能构成一个判断的内容的了),而只是关涉到系词在与一般思维相关时的值。或然判断是我们把肯定或否定都作为可能的(随意的)来接受的判断。

前言

康德的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其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正是这部巨著开始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哲学革命,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正是这部巨著,奠定了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以及往后的全部哲学研究工作的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基础。也正是这部巨著,成了康德哲学对后世直到当代西方哲学方方面面的经久不衰的深刻影响的最本原的源泉。人们常说康德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源泉”①,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历史上的转折点”②,人们在这样说时,心目中首先想到的和所指的毫无疑问就是康德的这部巨著。因此,英国的著名康德哲学专家、《纯粹理性批判》第四个英译本③的译者、《康德(纯粹理I生批判)解义》一书的作者康蒲·斯密有充分的理由而且十分正确地宣称:“《纯粹理性批判》是哲学史中转折点上的一部经典著作。”④《纯粹理性批判》的完成不是一朝一夕,甚或三年五载之功。它是康德从1770年起长达11年之久的潜心研究、上下求索、反复尝试、千锤百炼和呕心沥血的成果。它初版于1781年,再版于1787年,第二版对第一版的某些部分做了重大的修改,甚至重写。后世研究康德哲学的学者,有的推崇和强调第一版,有的推崇和强调第二版,但无论持哪种观点的人,都一致同意必须把两个版本结合起来研究,不可有所偏废。所以,后来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单行本,无论是德文本或其他文字的译本,一般都是把两版的异文全部包含在内的合刊本,并在栏外注明版次和页次——以A代表第一版,以B代表第二版,A、B之后的数字则指该原版的页码。《纯粹理性批判》一书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或一条主线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由此可见,《纯粹理性批判》的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而这样性质的“纯粹理性批判”虽然属于一般形而上学,但本身并不就是形而上学,而只是形而上学的一种“入门”、“初阶”或“导论”。由于康德把只涉及知识的先天要素即先天的知识形式而不涉及对象的一切知识都称为先验的知识,所以他认为“纯粹理性批判”这样一种研究应称为“先验的批判”。

内容概要

作者:(德国)唐德(Kant) 译者:邓晓芒 注释 解说词:杨祖陶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
[题辞]维鲁兰姆男爵培极《伟大的复兴》序
[献辞]致宫廷国务大臣冯·策特里茨男爵大人阁下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版目录
导言
Ⅰ.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区别
Ⅱ.我们具有某些先天知识,甚至普通知性也从来不缺少它们
Ⅲ.哲学需要一门科学来规定一切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原则和范围
Ⅳ.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
Ⅴ.在理性的一切理论科学中都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原则
Ⅵ.纯粹理性的总课题
Ⅶ.在纯粹理性批判名下的一门特殊科学的理念和划分
一、先验要素论
导言 先验逻辑的理念
第一编 先验分析论
第一卷 概念分析论
第一章 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线索
第二章 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
第二卷 原理分析论
导言 论一般先验判断力
第一章 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法
第二章 一切粹知性原理的体系
第三章 把所有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理由
附录 由知性的经验性运用与先验的运用相混淆而引起的反思概念的歧义的注释
第二编 先验辩证论
导言
第一卷 纯粹理性的概念
第二卷 纯粹理性的辩证推论
第一章 纯粹理性的谬误推论
第二章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理想
先验辩证论附录
二、先验方法论
第一章 纯粹理性的训练
第二章 纯粹理性的法规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第四章 纯粹理性的历史
德汉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汉德术语对照表

编辑推荐

《纯粹理性批判》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全书约有40余万字,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中译本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由邓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其译文精良,堪称佳作。书后还附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图书封面


 纯粹理性批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是我大学看的最后一本书很不幸,我看了康德最精深的一本书,为了一本对找工作挣钱毫无意义的书,我伤了无数脑细胞。很庆幸,因为这本书,我真正懂得了怀疑,也有些理解了我们的生活,而学术分析,见鬼去吧。任何事情的一元化都是危险的,但是无限的二元化也是愚蠢的,形而上学和绝对理性其实并不冲突。康德与马克思相比,他的哲学深度与理性深度在于他将怀疑和形而上学看成了殊途同归的两者,大师站的高度无疑是人类史上独有的
  •     国人研究康德,按贺麟先生的说法:“张铭鼎是我国20-30年代“最初搞康德哲学的人物”。张先生1924年在《学艺》杂志上发表了《康德学说的渊源与影响》,第二年又在《民铎》“康德专号”上发表了《康德批判哲学之形式说》,对康德哲学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他认为康德三大批判的中心思想,“就是康氏所拳拳致意的理性主义。他要根据理性主义,将从前一切学说加以评价,以便从科学道德艺术三大文化领域中,得建设出一个确实的基础而完成其批判的精神”,强调康德的理性主义,代表了中国五四时期要求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这是当时讲述康德的时代趋势。(《康德黑格尔哲学东渐记》,第361-362页)。 后来陆续才有康德的各种著作被翻译过来,到目前为止,我所了解到的国内《纯粹理性批判》的译本有以下几种: (1)胡仁源先生译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2)蓝公武先生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1960年以后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3)牟宗三先生译本,题为《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分为上、下两册,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出版;(4)韦卓民先生译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初版,2000年校订版;(5)邓晓芒先生译本,杨祖陶先生校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月)(6)李秋零先生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月)在现有四种汉译中,以胡仁源先生的译本为最早。韦卓民先生说:“胡氏中译本,读来确甚晦涩,其原因大概是胡先生从德文原本译出,而对于康德的哲学术语似乎没有深加留意,且对于康德的整个体系又好像未深入研究,况且译文较旧,不合现代汉语习惯。”(韦卓民撰:《〈纯粹理性批判〉中译者前言》,见所译《纯粹理性批判》卷首。顺便说一句,王若水先生认为胡译本并非从德文原本译出,而是根据F.Max Müller1896年的英译本转译。见王若水撰:《再说〈纯粹理性批判〉的中译本》,《读书》,2000年第6期。)王太庆先生也谈到,抗日战争后期在西南联大哲学系读书时,他读胡译本的感受。他说:“在翠湖中间的那所省立图书馆里,我一连几天借阅胡仁源译的《纯粹理性批判》,可是尽管已经有教科书上的知识做基础,我还是一点没有看懂。不懂的情况和读斯宾诺莎《伦理学》的旧译本差不多,一看就不懂,而且越看越不懂。后来看了Kemp Smith的英译本和Barni的法译本,才发现康德的写法尽管有些晦涩,却并不是那样绝对不能懂的。我怀疑汉译本的译者没有弄懂康德的意思,只是机械地照搬词句,所以不能表现论证过程。这说明不懂哲学和哲学史是无法传达哲学思想的,要想多了解一点康德靠读旧翻译还是不行。”(王太庆撰:《读懂康德》,《读书》,1999年第10期)依韦先生与王先生的说法,胡先生并不懂康德哲学。不懂康德哲学,却去翻译康德著作中最难懂的《纯粹理性批判》,其译本质量如何,可想而知。蓝公武先生的译本,据《译者后记》所说,是1933年开始翻译的,1935年秋天全部译完,但迟至1957年才出版发行。这是《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个汉译本。韦卓民先生说:“蓝公武先生的中译本,据该译本的《译后记》所说,也是据康蒲·斯密的英译本译出的,但是我们与原英译本详细对照,许多地方像是不忠于英译原文,甚至误解英译的词句。原英译本的脚注不少是精辟之处,而蓝译不予译出,也似乎是不应该的。”(韦卓民撰:《〈纯粹理性批判〉中译者前言》,见所译《纯粹理性批判》卷首)然而,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蓝译本是流传最广、也是我们阅读与研究康德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译本。牟宗三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的一个代表人物,著作等身。他早年即对康德有兴趣,希望把康德的思想融会到儒学当中来,晚年更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以一人之力,把康德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与“三大批判”全部译为汉语。牟宗三先生所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据他自己说,“是根据肯·士密斯之译而译成,但同时亦比对其他两译(即J.M.D.Meiklejohn与F.Max Müller的两种英译本)。……有时吾亦查质康德原文,此则邝锦伦与胡以娴两同学帮忙甚大。吾于译文几乎每句每字皆予以考量,务使其皆通过吾之意识而能达至表意而且能站得住而后可。若稍有模糊或我自己亦未能明者,吾必比对其他两译并最后查质原文而使之明。若有错误,必亦是清楚的错误。“(牟宗三撰:《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译者之言》,见所译《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上册)牟译不仅保留了Kemp Smith英译本里面的注解,而且还增加了大量的注解与案语。诚如其弟子蔡仁厚先生所说,此译本“上下两册,皆有‘译者之言’,以说明翻译之旨趣。书中并随文作注解、加案语,其嘉惠读者,实非浅鲜。”(蔡仁厚撰:《牟宗三先生学思年谱》,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90页。)韦卓民先生的译本,是1962年应商务印书馆之约而译的。据他自己所说,他所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是以英人康蒲·斯密(Norman Kemp Smith)1929年出版的英译本为蓝本,而对照Benno Erdmann Leibzig 1878年的德文版和Ernst Cassirer柏林1922年的德文版,并参考穆勒尔(F.Max Müller)伦敦1881年的英译本,以及胡仁源、蓝公武两先生的中译本,旨在于这次翻译中不失康德原书的本意。”韦先生懂德文,却根据康蒲·斯密的英译本转译,理由之一是他认为自己对于英语更有把握。他说:“我对于英语比较有把握。读德文本时,虽能理解,但稍不留意,便错误难免,而读英文本时则言从意顺,没有隔阂。依我的翻译经验,在我译外文时,如作者写作水平远远超过我写这种外文的水平,则我的翻译是有些靠不住的。康蒲·斯密所写的英文,我自感也勉强能写出,故不难翻译。”(韦卓民撰:《〈纯粹理性批判〉中译者前言》,见所译《纯粹理性批判》卷首)由此看来,韦先生的治学态度是十分严肃、十分认真的。可惜,译出初稿后,尚未修订定稿,便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而韦先生也在1976年就过世了。译稿是由曹方久先生等人整理、校订并于1991年出版的。值得一提的是,韦译本于2000年出了校订版,校订版由邓晓芒先生“根据德国费利克斯·迈纳(Felix Meiner)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丛书》第37a卷(汉堡1956年版,1976年重印),对译文作了一些修改订正。”(《韦译〈纯粹理性批判〉校订版跋》,见韦卓民译:《纯粹理性批判》,2000年校订版,第735页)韦译本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另一个通行译本。最后邓先生和李先生的译本,是现今最好的了,当然也或多或少有些问题。人大爱智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写得很有水平,摘来如下:邓晓芒的《纯粹理性批判》汉译本一般说来还是比较好读,但《第一版序》中的两段译文却有点别扭甚至错误,其一:“现在我走上了这条惟一的尚未勘察的道路,我自认为在这条道路上,我找到了迄今使理性在摆脱经验的运用中与自身相分裂的一切谬误得以消除的办法。对于理性的这些问题,我不是例如通过借口人类理性的无能而加以回避,而是根据原则将它们完备地详细开列出来,并在把理性对它自己的误解之点揭示出来以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使理性完全满意的解决。虽然对这些问题得出的回答根本不是像独断论的狂热追求者们所可能指望的那样;因为这些人除了我所不在行的魔法的力量之外,没有什么能够使他们满足。然而这倒也并非我们理性的自然使命原来的意图;哲学的职责曾经是:消除由误解而产生的幻觉,哪怕与此同时还要去掉很多被高度评价和热爱的妄想。”(《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4页)1)“我自认为在这条道路上,我找到了迄今使理性在摆脱经验的运用中与自身相分裂的一切谬误得以消除的办法。”这句意思没错,但不如李秋零译本简洁。李译是:“我自诩在这条道路上已经找到了消除迄今使理性在脱离经验的应用中与自身分裂的一切谬误的办法。”2)“对于理性的这些问题,我不是例如通过借口人类理性的无能而加以回避”我所见的原文是“Ich bin ihren Fragen nicht dadurch etwa ausgewichen, daß ich mich mit dem Unvermögen der menschlichen Vernunft entschuldigte”。 etwa有“譬如”之义,但与nicht连用的意思是“决不;肯定没有”。李译是“我并没有借口人类理性的无能而回避理性的种种问题”,意思大致不差,但李译也没有把“nicht … etwa”的意思准确翻译出来。3)“对这些问题进行使理性完全满意的解决”“进行”与“解决”搭配实在别扭。李译是“对它们作出使理性完全满意的解决”,“作出”与“解决” 搭配也不顺。这里的原文是“sie zu ihrer völligen Befriedigung aufgelöst”,因为用了两个“解决”,一是动词aufgelöst,一是名词Befriedigung,所以麻烦。何不译作:“使这些问题得到令理性完全满意的解决”。4)“虽然对这些问题得出的回答根本不是像独断论的狂热追求者们所可能指望的那样;因为这些人除了我所不在行的魔法的力量之外,没有什么能够使他们满足。”从现代汉语的习惯说,用“虽然”开头的这句话是不能独立成句的,后面需要跟随一个“但是”起头的从句。但在原文中这是个独立的句子,而且是承接上文,不是引导下文。“虽然”对应的原文zwar,在现代德语中与und连用的意思是“而且”,表示进一步的说明或加强语气。这句话恰好是对上句中所言解决理性的问题的进一步说明。在康德时代是否可以单独用zwar表示现代的und zwar,需要请教高明。这句话的原文是:“Zwar ist die Beantwortung jener Fragen gar nicht so ausgefallen, als dogmatisch schwärmende Wißbegierde erwarten mochte; denn die könnte nicht anders als durch Zauberkräfte, darauf ich mich nicht verstehe, befriedigt werden.”ausgefallen(奇特,罕见)这个字邓译和李译都漏掉了,没有译出。“独断论的狂热追求者们”的原文是“dogmatisch schwärmende Wißbegierde”,可直译为“热中独断的求知欲”。这句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而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热中独断的求知欲所乐意期待的(回答)相比一点也不奇特,因为这种求知欲除了通过我自己没有掌握的魔力之外是不可能满足的。”5)“然而这倒也并非我们理性的自然使命原来的意图”原文是:“Allein, das war auch wohl nicht die Absicht der Naturbestimmung unserer Vernunft;”李译是:“然而,这也不曾是我们理性的自然规定的意图”。“自然规定”亦可理解为“本性规定”。这话的意思大概是:满足热中独断的求知欲似乎也不是我们理性的本性规定的目的。其二:“在这里我期待读者的是一位法官的耐心和不偏不倚,但在那里则是一位帮手的襄助和支持;”邓先生的译者注曰:“原文为Willfähigkeit,德文无该词,应为Willfährigkeit(襄助)之误,兹据费利克斯·迈纳出版社1919年版改正。”(《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8页)Willfährigkeit是来自形容词willfährig的名词,willfährig义为“听命的,惟命是从的,屈从的”;因此Willfährigkeit不应译作“襄助”,李秋零译作“顺从”是对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0页)。
  •     我有《纯粹理性批判》三个版本:韦、李秋零、邓晓芒。邓译本和李译本对照着看,看一段邓的,然后看一段李的;邓的译文比较好。看了一年多,差不多看完了。看懂的地方,都叹为观止,200多年前的思想巨人。人的认识能力之局限。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康德的经典著作,内容很多,很精彩。
  •     邓晓芒翻译的不错 全文读起来通顺 但是自己读不懂 没办法 哲学的兴趣不太深入
  •     之前买了三大批判精粹,觉得不错,现在一本一本的买来分别看。
  •     崔晓姗于2010年5月21日捐赠
  •     艰辛虐杀脑细胞
  •     有人说读懂黑格尔就能理解西方近代哲学,我觉得康德也在其列。
    如此经典之书,对于还没有深入了解的后学者不敢妄加评论,留以后再论。
  •     哲学路上必须读的书
  •     還是要從康德開始
  •     康德三大批判,不要望而生畏不去读,开始可能比较难读懂,但如果用一生去读,终究有一天会读懂。
  •     纯粹理性批判
  •     还会有人觉得不好么?
  •     对译文的断句还是很费解,有机会读读原作吧
  •     已经有了蓝本、李本和英译本,现在买了邓本,打算对照着一起读。可惜一点德语知识都不懂,要不然也买本原文的。作为兴趣阅读,不能不读《纯粹理性批判》。邓本不错。
  •     新儒家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观点,就是不懂康德就不敢谈心性论,也就不能谈儒家。余深以为然。邓晓芒的译本相对于商务的本子来说,通篇白话,不似那般佶屈聱牙;与李秋零的译本相比,则断句做的很好,阅读没有费力之感。总之极力推荐~
  •     读康德的书,感受思想的魅力,提升认识能力
  •     这本《纯粹理性批判》是武大西哲教授邓晓芒翻译的,买回来后翻了翻,个人觉得应该是翻译的最好的一个版本。康德的不好读,但康德是学习哲学不可绕过的一个人物,赞!
  •     纯粹的,理性的,哲学家的思辨,给我们带来知识与体会
  •     里面好多句子读起来都十分别扭,据说这是邓晓芒有意为之,好吧,我承认了
  •     本书调节了超验和经验的矛盾,并解构了先验自身。他更指出来人类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头上璀璨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之间的轮回。这本书是另外两本的前提,源流之书。
  •     真想用这本大书抽老师的脸:与其做你的破作业,老子宁可看康德!
  •     内容要有很深的哲学基础的人才能够好好品味,一般人很难看懂,书蛮厚的,32开拿着翻看有点小,纸张还可以。
  •     堪称伟大
  •     给4.5分,康德使用一种看似优雅,实际呆板的转折语句。假使不使用转折语句,而使用并列句,虽然会清晰得多,但是就不能凑那么冗长的书了。然而,这种转折句确实训练了此后的哲学家,因为转折句加上反复的论证让读者不得不慢下来,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2015.9.12)
  •     这是首个直接从德文翻译过来的汉译本,康德通过对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从而使人们知道可以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对命运前途的判断。但是康德书籍向来以艰涩难懂著称,意志不坚的人可以从英文转译的汉译本阅读,多少可以轻松些,若是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
  •     印刷不错,内容经典,哲学必读
  •     不用说是哲学巨著,我看了一遍,没看太懂。。。
  •     今天第四遍读完这本,比前三次读得思路清晰,果然之前做功课是有帮助的~~大二第一次读哲学书的时候,直接就上这本了,现在想起来,当时自己真是有毛病,还冒失。。。几乎是翻着《辞海》读下来的,什么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什么独断论,统统不懂,至于先天、先验这样的概念更是一次一次查词典,查完又忘。。。好长一段弯路~~今天再读,有些地方轻松了,有些地方还是读得累,台上同济的老师在讲演说技巧,我塞着耳塞,看得燥热,出了一身汗,读完有一种蒸好桑拿的爽快~~起先为了解决休谟的难题,康德可谓苦心经营,结果最后整出那么大一个体系,更颠倒了我们的认识途径,每次读都不能不叫绝~~但是,最后一部分的先验方法论中,开始转而进入实践理性道德律的领域时,还是转向太快了些。。。
  •     书很厚实,还算相当精美。总觉得哲学这东西还是咀嚼名著好......
  •     康德的三大评论之首
  •     值得一读的哲学名著!
  •     为什么书的定价是42呢?
    因为看到是康德的书,毫不犹豫买下来,但是我后悔了,看不懂,那个恨啊!
    许多专业名词还要我一个一个查。哎
  •     喜欢哲学,但是康德的一般看不懂,但是哲学爱好者必看,谁叫他是没人能懂的康德呢
  •     作为经典的西方巨著,其内容与价值自然是不须多介绍的,更不需要去刻意的赞美。其实,想要了解西方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康德是不可逾越的山峰,欲研究中国思想史,西方哲学又是必不可少的基石,康德纯批又是这基石中的基本。康德的书,再加上邓晓茫的翻译,读来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
  •     纯粹理性批判 辩证看问题
  •     好书,需花时间慢慢看
  •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
  •     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内容非常枯燥,没有很好的哲学基础就不要挑战了
  •     康德
  •     多读哲学,增加思想韧度
  •     要我怎么读懂!
  •     第一次看哲学类的书籍,感觉不错。纸质也很好。
  •     哲学经典,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研读。书脊有破损,望下次注意。
  •     没想到这么厚,康德大部头著作,不知道能否看懂。。。
  •     理性的分析,智慧的源泉
  •     买这本书是为了考研用了,看了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感觉黑格尔,康德,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两个大家,同时为了锻炼自己的哲学思维,买的这本书,看着很有厚重感,仿佛在同先贤交流。很喜欢
  •     一直想要一本哲学书籍,看见它以后,感觉非常不错,如获至宝啊
  •     没想到一个人的思想那么厚,等我阅读完了会再评论的
  •     科学哲学经典之作,出版社也很给力,纸张印刷都很强大,装帧很有感觉,素雅大方
  •     康德的好书,对于初接触哲学的人略难懂
  •     终于读了一遍。书中我能清楚读懂的内容非常有限。尽管我在第一次通读中,已能切实感受到康德的“划界”思想:他试图为哲学与数学、逻辑学划定各自的界线,试图为理性的思辨运用与实践运用划定各自的界线,试图使它们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他也坚信哲学、形而上学虽倍受非议,但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及其独特的使命。他的这种努力我从他的整本书,尤其是从《先验方法论》里的独白中能明显的感觉到。但他如何通过各种具体的论证、驳论以实现(或力图实现)这些“划界”,我目前还是一头雾水。
  •     这本书当年解决了我心中存在的许多疑问。
  •     康德的三大批判 学习哲学必读
  •     邓晓芒的书很好,康德的研究专家
  •     看了再说吧,对康德很感兴趣,希望能有所收获!
  •     了解康德,才能了解哲学,也许就能看懂世界。
  •     认真读,收获蛮大的,以后争取把三大批判都读完
  •     感觉比李秋零的译本好些,可能因为邓晓芒毕竟是年轻一代了。这本书一定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咽下去的,毕竟德文也看不懂,是一本一句话可以展开说一天的书,曾经为了写一篇文章参考过其中一章的内容,然后老师的评价是“这个同学的作业我花了很多课上和课下的时间去看都没有看懂”
  •     哎,对哲学还是保持敬畏吧。如果说一定要垂死挣扎一下的话我想说是不是翻译不好所以这么难理解,我觉得我完全找不出其中的逻辑。可能是我自己没有哲学基础吧。算了,我还是坚守感性吧。我恨理性。
  •     粗糙的翻了一遍,看完邓的讲解再好好读一遍吧。我还有两年时间
  •     邓老师翻译的书确实不错,聆听邓老师讲课更是一种精神盛宴!这本书也是哲学学生学会如何运思的佳作!也是写出高水平哲学论文的基础!
  •     这本书是康德的代表作,最重要的一本代表作,值得好好看
  •     人人都知道的康德的三大批判是人生必读之书,由于康德的哲学经典的文字和逻辑异常难读,因此只要不是直接阅读德文原版时,就要认真慎重的选择译本的版本,这是真正读懂康德的第一步。邓晓芒的译本是最新的一个中译本,他能在前人的成就上更上一层楼,更能忠实原意,并尽量使用当代汉语和哲学语言以方便读者阅读。个人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中译本,可以作为中国读者在阅读德文版或英译版时的参考资料。必须指出的是真正读懂康德的三大批判和其他主要哲学著作必须从阅读德文本或者至少是最好的英译本开始。
  •     经典不可不读,哲学让人沉思。
  •     不过康德的语言确实晦涩难懂,没耐心的不推荐看!
  •     这是哲学书中的上品!
  •     只为了对康德的无限敬仰之情
  •     这是我买的第一本正经哲学书,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收获
  •     康德的书 就是这样
  •     今年读完此书,感觉会升天入地
  •     哲学专业 老师让买的 版本比较推荐
  •     康德的经典著作,值得大家一看,强力推荐
  •     不错,很厚的一本,康德的经典之作,也是哲学必读的一本书,如果看哲学没看过这个,太遗憾了。 但收到时书之前貌似掉到地上了,打开包装发现书左上角被压皱了许多。
  •     道行不够,过几年再看
  •     这本书很深奥,不适合高中生阅读,对哲学专业人士选读。
  •     经典著作 介意先读点逻辑基础再读这本
  •     半文言好歹沒有滿大人的冗長,唯舊譯讓人摸不著頭腦又沒有列出對應的原文詞彙
  •     初识哲学,这本书渴望了很久,书本质量一般,但书本身让我难以离手
  •     我还没有阅读这本书,但是,康德的著作我想应该相当不错,尤其这本又是他最为有名的著作。
  •     看过一遍,结果什么都没看懂。之后还是听过来人说的,这个大部头是哲学史上最难看懂的书一部书。以后再看几遍,只要有时间。
  •     书还没来得及看,但封面就给人感觉厚重很有康德深沉思考交谈的感觉。版式设计上正文旁边有注引,十分专业严谨。这是一本能让人坐下去认真思索的好书。另外物流很是高效。
  •     我在刚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上看哲学,特别是辩证的看待问题。这本书给了对哲学很多新的东西,心得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     读过此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西方大师的经典著作,我几乎什么都不知道。
  •     了解康德必读的一本书
  •     康德的书,刚开始不是很能读懂,字句比较绕口,必须静下心来斟酌推敲。纯粹理性批判,学逻辑的同学推荐阅读。。
  •     康德的书,挺晦涩,不过思辨性很强,值得好好读一读
  •     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
  •     邓先生是我崇拜的学者,且这个译本是从德文直接翻译过来的,邓先生的水平无容质疑。
  •     很高深的哲学读本,不愧为康德
  •     第一次接触哲学,慢慢看.........
  •     读的第二遍,收获是大大的,期待着把另外两大批判啃完。康德哲学是哲学世界中的一座高峰,他将哲学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境界。大师中的大师,让人膜拜!
  •     上课要用,学习哲学更得用,能评价的只有质量,是正品。
  •     …………
  •     经典的一本康德著作
  •     研究康德的必读书,最好找几本邓晓芒老师的导读书,先了解框架了再读
  •     很厉害 很难啃 第五读
  •     很深奥的一本书,不是学哲学的一般看不懂
  •     很喜欢哲学类的书!很喜欢!很赞!
  •     康德的哲学代表作,学者需备的理论类书籍。
  •     还没出版就已经被它折磨了一年,翻译得确实不错!
  •     作为康德三大批判的第一本,的确很有尝深度,适合慢慢去品味,细细去思考。

    总之,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提出实践理性概念并主张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由于他的前人都偏重于理论理性,并把上帝(即道德、理想、信仰)与自然(包括人的肉体、情欲)挂起钩来,他的首要任务便是搞清楚理性的理论使用应有的范围──这也就是说,要给理论理性划一条界限;要区分出一个不同于自然的领域,并从哲学上证明,上帝应该住在这个领域──自由领域。
    我想,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一书要完成的任务。

    这是别人读的康德和他的第一批判,也是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     送货速度还可以 是正版书, 期待当当推出更多的哲学专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