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解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老子解读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101045635
作者:兰喜并
页数:285页

书籍目录

老子解读议
自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
附录一
《庄子·天下篇》节录
《史记·太史公自序》节录
裴頠《崇有论》节录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1
主要参考书目2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以马王堆帛书本《老子》为底本,参校以郭店竹简本和世传本,进行全面的校释和解读。作者认为,老子思想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全”与“偏”的关系,“道”是大全,是无限,而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限的,都是“一偏”。正是人实存的有限与“向往”无限之间的矛盾,引发出老子的“无为”思想,通过“无为”而“无不为”,人可以在生存过程中实现无“限”,人之德也就成为无“限”之“玄德”。作者的研究是深入的,见解是新颖的,可以说是对老子思想研究的一种突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封面


 老子解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不要和任何人任何事物挣扎2顺势而为和自然的力量合为一体4人应该简单生活,回收精力,减少精力损坏,处于一种虚静状态,心无挂碍,才能洞悉世事,体验感受事物,把成功的经验存于脑中。5外物累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应物而不累物,无偏无执。6唯虚心能,故能应万物。7虚则活,过实则死,活则应化无穷,过实则常常停滞于一种状态。8浑然与物同体,除却万物,天地没有自己不强调彰显自己,打破与万物之间的隔阂,浑然与物同体。9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随物赋形,与物无挣。一切只是顺应而已。10顺乎本性,只按自己内在本性而行动。11心境总是虚静深沉,不为外境所左右。12遇物赋形,不执于一,因地而曲直,因器而方圆,趋于无常,无所不通。13顺自然则适时,不顺自然则违时。14幼儿生活只在自然需要和情趣中,不带任何功利目的。15从内在需要和自然情趣出发去生活,顺应各个方面,而不专执于某一目的。16静待应变,物来则应,物去则虚。17幸福和欢乐主要并不取决于外在名利占有,而在于人的精神情趣和境界。这些短暂的欢娱很快便成为新的不满和烦恼的原因。18无论荣耀或者耻辱只是一种表象,使人丧失独立性而符合某种外在的要求和规范。19祸福的形成是由于过于强调自身,把发生的一切视为自然。20超越所强调不因祸福荣辱而改变人的本然天性,束缚人的自由。21当人们力图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决定其情感意志和各种行为的时候,自然的和谐便受到损坏。22一切要以内在本性为依据,不符合自然本性的人为造作,不仅是多余的,而且令人厌恶。顺应本性,不人为造作,脚踏实地,行无余赘,自足而常安,23知常是要认识到万物存在的特性,袭明时要顺应万物自然本性,顺应每一人,每一物,的特点,每一人每一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其体,如果用非其用,以求备的态度看待人和物,只有承认具体事务存在的意义,人各尽其才,物各尽其用。24只应和当下的境遇,不人为设定所谓美好的目标,应和当下即所到皆岸。25去甚,去泰,去奢将会减少许多人为的痛苦减少许多对未来的不良影响,26考察一个人做事的原因,途径,爱好,也就差不多看清他得真相,察其行显露出其真相,27行为与境遇相应相当,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由于生存背景的差异和特殊性,人们意愿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其欲,28对人对事的情感都缘于其内在的好恶之情,这是一种为之。29道有一个作用,损有余而益不足。损局势损去违反自然的人为,损以远害,只有不执而能通达,才能无所不到,水能不执常形而随物赋形,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或横无际涯。30不出现我则人与物无异,31我的丧失是因为不知足,不知止。只有知足知止,才能消解焦虑,保持本然真性,不致失去我。清净才能稳重。32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33随自己的意趣生活。34幸福很大程度是一种感受,是欲望和占有财富之间的和谐。损来达到和,增加人活动的自由度。35啬的精神根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付出和耗费,可以使人保持较强的适应性。失去了人的敞开性和可能性。只有收敛,才能保持其各种可能的向度。复归于婴儿,为道日损,复归于朴都是保持人的敞开性和可能性,得其环中,以应无穷。36啬增强了应对境遇的能力,损之而益,则应对各种境遇,而无所不可,也就达到了无限,37通过妥协,皆得所欲。38减法原则,尽量避免痛苦39道可以安神避害。40从零开始,不占有,不执著,处于一种应和当下的状态,应和当下则无所不宜,从零开始则无所不可,不断得与失过程中展开无限。41只有应和境遇,才能展现器物之用。啬强调人要收敛节制而不是人为扩张自己的欲望,基本原则:对反互补,守中应物。尽量少事,幸福和安宁,42独就体现出具大的力量。要柔软,柔软才能保持可能状态,才恩那个适应各种生存环境。柔弱主要将应变,无论什么事情,一旦僵化,也就没有了生机,相反相成,物极必反。43怨恨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以各自的标准衡量他人的行为,自贵而相贱,求同存异。简单化的生存只是应和当下的境遇,保持各自的本人真性和独立性,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     我在书店里找到这本书,比较了其他作者的解读,发现还是这本“正版”。不仅详细考证,将世传本的某些字词标点误换和遗漏重新更正补充,还通过未加修饰的质朴语言,尽可能地还原老子的思想本意。我个人认为,每个人以这本解读为基础再去探索老子的思想,得到的启示不会背离原点太远。我本人已经在研读第一章,并且开始整理自己的解读,力求以非研究者的身份作出更白话的阐释。
  •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很伟大的哲人,中国人相信孔子的人文主义,但是另外很重要的便是老子,老子是降世的大宗师。老子曾经描述过扬子江(长江),我也到过扬子江去。老子所讲的道,其实就是我们讲的Kundalini,灵性的能量。老子是个诗人,他所描述的方式是很隐晦,很微妙的。许 多人也许觉得老子的道很难明白,可是这个道在世界各地均受到尊崇,而且人们试图诠释道是甚么。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很多不是用世传本,详细考证,解释清楚,哲理明晰。
  •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     这本书对老子解释的非常到位!我读过了很多老子方面的书,这本书绝对是极品。哈哈
  •     很不错的书,感觉讲解很深刻。
  •     道可道,非常道
  •     不错,这本书确实不错。单单把常换成恒,道德经就已经通了一大半。
  •     记得要看其它版本
  •     这是一本对我理解人生和生命中很多经历很有帮助的一本书。理解固而接受......谢谢兰喜并先生和所有让本书得以出版的人。另一位经历过很多人生经历的的老人,也同样推荐了这本书,他并没有说他自己读了。他只是说很多人说这本解读是最好的。。。... 阅读更多
  •     以前觉得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挺有帮助的。但随着近年的生活阅历增加,觉得这些还是有欠缺的。回归到《圣经》才是真道呀。
  •     解读不错~比傅佩荣解读的好多了
  •     这绝对是一部好书
  •     此书版本集帛书本、世传本等各版,有所不同,而兰先生的一些理解也较有新意。对于接触、了解老子思想,是本不错的书,今后还需继续阅读其他版本与评注。
  •     刚买了回来,看了前几张就没心思细看下去,这次回家有把书取回来,终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过,这也是我第一个读的全本的老子,果然名不虚传,老子和解读都值得一看,会让你的世界观发生很大的变化,至上对我而已是这样。现在正打算再将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买回来,细读!强烈推荐!!!
  •     06年开始,今天是2012年4月14号,大概看完一遍,肯定还是回重新看几遍的。
  •     不适合一般读者解释有炫卖之味
  •     老子我就推荐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和这本了
  •     很多意想不到又言之成理的解读,可谓是一众老子解读书里的意外之喜
  •     中规中矩。
  •     解得很好,以马王堆帛书本为底本,和通行本略有差异。
  •       我在书店里找到这本书,比较了其他作者的解读,发现还是这本“正版”。不仅详细考证,将世传本的某些字词标点误换和遗漏重新更正补充,还通过未加修饰的质朴语言,尽可能地还原老子的思想本意。我个人认为,每个人以这本解读为基础再去探索老子的思想,得到的启示不会背离原点太远。我本人已经在研读第一章,并且开始整理自己的解读,力求以非研究者的身份作出更白话的阐释。
  •     欲窥众妙之门,此书一大捷径。
  •     快别听于丹傅佩容瞎扯了
  •     宅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不宅,不足以格物致知修心养气。这是我遭遇过的最合乎心意最沁人心脾的道德经解读。
  •     单单一个“恒”字,就让道的玄妙拨云见日,强烈推荐。
  •     解释略有晦涩,要静下心来阅读才行!因还未及细看,总体感觉一般!
  •     当时去图书馆借有关老子的书,挑了几本坐下对比看借哪本,就只看了第一章和第十二章,当看到兰喜并先生《老子解读》的时候,有去一下买十几本来送给朋友的强烈冲动,这是第一次看见书有这样的冲动。借下去潜心研读,续借了许多次,仍不过瘾……送友人太有限,强烈推荐各位看看!!
  •     有幸读过。
  •     道德经
  •     句逗不合理的地方很多,解释也很一般。
  •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很伟大的哲人,中国人相信孔子的人文主义,但是另外很重要的便是老子,老子是降世的大宗师。老子曾经描述过扬子江(长江),我也到过扬子江去。老子所讲的道,其实就是我们讲的Kundalini,灵性的能量。老子是个诗人,他所描述的方式是很隐晦,很微妙的。许
      多人也许觉得老子的道很难明白,可是这个道在世界各地均受到尊崇,而且人们试图诠释道是甚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