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胡塞尔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2-7
ISBN:9787101034066
作者:维克多·维拉德-梅欧
页数:115页

《胡塞尔》的笔记-摘抄 - 摘抄

现象学观念
胡塞尔是以两种方式来理解现象学的,并且其中一种方式会导致另一种:A)作为一种哲学方法的现象学,和B)作为一种哲学体系的现象学。在现象学的早期,胡塞尔把现象学视为一种分析方法。后来,在《观念》一书中,胡塞尔把现象学既视为一种方法,也视为一种体系哲学,他称之为“超验现象学”。超验现象学被某些学者视为另一种形式的观念论,在此胡塞尔对现象学方法做了重要修正。倘若现象学至此只是一种描述方法,那么现在它将被扩展为一种发生学方法,根据这种方法,意识的历史被用作完成关于意识的现象学的重要工具。【18】
现象学还原
现象学还原所剩下的只是纯粹的自我或超验的自我。胡塞尔更进一步追问:纯粹的自我怎么样?他说:“在完成这一还原以后,我们在多重精神过程流中的任何地方都遇不到纯粹的自我,这一过程仍然是超验的剩余物——既不是其他过程之中的精神过程,也不严格地是精神过程的一部分,它由于是部分的精神过程而产生然后再消失。自我似乎连续不断地、实际上是必然地存在于那里,并且这种连续性显而易见不是那种愚蠢的持久精神过程即‘固定的观念’的连续性。相反,自我属于每一种即将到来和将要离去的精神过程,它的‘关注点’直接地‘通过’每一种活动的‘我思’而指向某种客观事物。每一束新的我思这条射线从一种我思延续到下一个我思,随着每一种新的我思而重新向前射去,并随之而消失。然而,自我是某种同一物。至少,从本质上看,任何我思都可能会发生变化,能够到来和离去,即使人们或许会怀疑每一种自我必然地是某种短暂的而非简单的事物,正如我们已发现的那样,事实上它是某种短暂性的东西。然而,相对而言,纯粹的自我似乎是某种本质上必然的东西,而且作为精神过程中每一种现实的或可能的变化中之绝对同一的东西,它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可能是精神过程本身真正的内在组成部分或要素。【《关于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第五十七节】”正如胡塞尔所说的那样,纯粹的自我是“内在性之内的超越。”纯粹的自我是内在的,否则,它就会隶属于意识流,但是同时,它又是超验的,因为它是某种剩余物,它不容易被还原为纯粹的意识流,也不容易成为纯粹的现象。【68】依照布伦坦诺的内在知觉观点,胡塞尔接受了每一种体验、每一种活动在原则上都是反思中可知觉的观点。一旦我观看这种现实存在的流动着的生命,我就能把自身理解为这种生命的纯粹的主体。我以原初的自明性掌握着我自身:“与关于世界的假设不同(这种假设是偶然的),对于我的纯粹自我和必然的自我生命有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是绝对地不容置疑的。任何亲自地被给予的物理的东西可以是非存在的,而任何亲自地被给予的精神过程不可能是非存在的。【《关于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第四十六节】”【75】
纯粹自我
胡塞尔区分了两种自我或经验主体,即心理的自我和纯粹的自我。心里自我是世界上的一种实在,而纯粹自我是超验还原的结果,即意识领域经过悬置后的剩余物。【93】这种纯粹自我既不是意向活动,也不是对象,但是,它作为某种自我-极来显示自身,伴随着我的全部表象。当我对我的意识的主要结构“自我-我思-所思之物”进行现象学反思时,这种作为我的注意力之对象的自我与从事现象学反思的自我不是同一的。这种自我逃脱了某种完整的主题化(thematization);它作为绝对的自我-极隐藏在每一种反思的背后。【94】在这个意义上(指不可还原的悬置的剩余物),纯粹自我是一种与我们的全部活动相伴随的超验之物(在康德称呼“超验”的意义上),纯粹自我是一种超验自我。【95】
其他自我的体验
在胡塞尔看来,存在着另一种与他迄今为止一直在使用的意识模式同样有效的意识模式。除了那种关于全部原理之原理——对直接给予之物的直观——之外,还有另一种以某种方式起源于前者的原理:移情(Einfuhlung)或对他人的体验。其他自我之所以不能还原为某种纯粹现象或意向极,是因为胡塞尔一直在使用一种双重的还原。他在移情体验中区分了两种要素:(1)意识的活动;(2)意识的内容。移情活动是一种隶属于作为任何其他精神活动的意识生命的活动,但是,其内容——其他自我——并不向我呈现为一种纯粹现象。在移情活动中所呈现的是另一种意识,或者充其量,是另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有意识的移情并不呈现为纯粹的现象,而是呈现为活生生的自我。这种描述性分析意味着,胡塞尔承认了他人意识的内在性。【101】如胡塞尔所说,“移情的客观材料和移情的相应体验不可能属于同样的意识流,也就是说,不可能属于同样的现象学自我。【《第一哲学》第一卷,第189页】”【102】
主体间性
胡塞尔所说的“其他自我的建构”,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过程,它仍处在探索之中。我们可以用下列步骤对这一过程做一总结:(1)自我的超验还原,悬置法通过这种还原在我自己的意识中起作用。在这里我发现了移情的精神活动,我通过这种活动来理解其他自我的存在。(2)移情活动的结果是对作为原初的他人的其他自我之表象进行根本的修正。在移情中,我理解了其他自我不像另一个对象,它好像跟我一样,即是建构的中心、意向性的起源。(3)其他自我的移情,当呈现在身体内部得到具体化时,就会要求本体论的地位。移情给我提供了对另一自我的体验,这另一个自我是内在地包含着的,并且在其身体中活动。(4)对其他身体的体验从现象学上看与其他物理对象是相同的,但是我同样地把它体验为某种心理物理的身体。(5)由此,胡塞尔宣称,在对其他身体的体验中,存在着其他原初领域与我的交叉重叠。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的,因为两种有意识的自我的不同的原初时间,在这种交叉重叠中没有任何混乱。(6)由于最后一步,我的意识经受着自我异化或自我外化(Selbstentfrendung)的影响,它是我的原初意识域向他人的活动着的身体的投射,或者把自身当作他者。换言之,胡塞尔的意思是,把一种原初的自我及其原初领域外化为他人的东西。【103】(7)相互的自我异化导致不同的原初意识域或主体性的增加。其结果便是一种复杂的其他自我的共同存在,并且在他们中间,我被其他人体验为他人。我对其他自我来说是一种其他自我;这就造成一种相互为其他自我的共同体。
根据胡塞尔的观点,移情达到这样一种结论,即我对我而言是主体,而所有其他自我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原初活动(包括移情活动)的主体。在此我们便具有了一种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概括而言,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是关于它自身的主体性和另一个主体性的意识。主体间性是主体相互之间的内在统觉(apperception)。【104】
生活世界
胡塞尔关于生活世界的概念所包含的主要观点如下:人们不必径直返回到那种预设的直接给予的感觉材料中,仿佛它们具有关于生活世界的纯粹直观材料的直接特征,相反,正是关于生活世界的整体观点是现象学分析必须由之作为开端的唯一材料。我们具有预先给予的世界,这个世界具有其本体意义。在对事物的每一种体验中,生活世界都是作为所有客观知识的终极基础而被给予的。【107】由于他的最后这部著作——《危机》——胡塞尔修正了他的已经存在了三十年的现象学概念。这一修正不是对自我取向的现象学的纠正,而是从自我取向的现象学向主体间性取向的现象学的强化,最后又向整体观点的强化,其中作为现象学之出发点的唯一材料是生活世界。或许,胡塞尔现象学的最重要修正是关于严格科学的观念,这一观念持续了若干年,并且在撰写完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危机》之后,他认为这种观念不再是正确的了:“作为科学的哲学,作为严肃的、严格的实际上是绝对严格科学的哲学——这种梦想已经结束了。【《危机》附录IX,第389页】”


 胡塞尔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