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哲学史(共4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易学哲学史(共4册)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4
ISBN:9787800407673
作者:朱伯崑
页数:2251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的主题是叙述对周易原典的诠释及由此形成的易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内容包括从先秦到清朝乾嘉时期。其中以阐明中国的宇宙论和本体论的世界观及其思维方式为主要脉络。本书从经学史的视野阐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开拓一新的领域。

内容概要

  朱伯昆,1923年9月生于河北省宁河县。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至今。现兼任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冯友兰学术研究会会长。主编《国际易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易学哲学史》,《先秦伦理学概论》,《朱伯昆论著》等。

书籍目录

第一卷《东方文化集成》编辑委员会《东方文化集成》总序前言第一编 先秦时期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易说第一节 占筮和《周易》一 占筮和龟卜二 关于《周易》的编纂三 封象和封序中的逻辑思维四 卦艾辞中的世界观第二节 关于《周易》的解说一 论《周易》中的占筮体例二 吉凶由人和天道无常说三 阴阳变易说第二章 《易伟》及其哲学第一节 关于《易传》形成的年代一 《彖》、《象》、《文言》二 《系辞》三 《说卦》、《序卦》、《杂卦》第二节 《易传》中的哲学问题一 论占筮的原则

编辑推荐

  作为易学家,朱伯崑先生必然要论及“象数”;作为哲学史家,朱先生又必然重视“义理”。朱先生的代表作《易学哲学史》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历代易学家的象数义理,尤其对义理学派和象数学派的哲学研究用力颇深。  象数与义理,是构成《周易》的两大要素,也是研究《周易》的两大学派。历代易学家对《周易》的研究态度和注释方法上各有特色,总的来说可分为象数与义理两派。《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分为两派六宗,两派指象数派、义理派,六宗指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实际上可归属于两派,占卜、禨祥、造化三宗归

作者简介

作为易学家,朱伯崑先生必然要论及“象数”;作为哲学史家,朱先生又必然重视“义理”。朱先生的代表作《易学哲学史》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历代易学家的象数义理,尤其对义理学派和象数学派的哲学研究用力颇深。
  象数与义理,是构成《周易》的两大要素,也是研究《周易》的两大学派。历代易学家对《周易》的研究态度和注释方法上各有特色,总的来说可分为象数与义理两派。《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分为两派六宗,两派指象数派、义理派,六宗指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实际上可归属于两派,占卜、禨祥、造化三宗归属于象数派,老庄、儒理、史事三宗归属于义理派。学术界一般把以抽象、概括的意义解释《周易》的易学流派为义理学派,以具体物象解释《周易》的易学流派为象数学派。从整个易学史发展过程看,两派的互相攻讦一直没有停止。当代学术界对义理学派的研究比较深入,也比较公允;对象数学派的研究则不够深入,也有失公允。

本书的主题是叙述对周易原典的诠释及由此形成的易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内容包括从先秦到清朝乾嘉时期。其中以阐明中国的宇宙论和本体论的世界观及其思维方式为主要脉络。本书从经学史的视野阐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开拓一新的领域。

图书封面


 易学哲学史(共4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梳理的很详细,材料也很丰富细致,但是语言太罗嗦了,好多问题即便说了很多也讲得不透,好几家重要的易学思想都没细说,比如《焦氏易林》,绝对是需要好好讲的,不管是在文学史还是易学思想史还是术数层面,《焦氏易林》都绕不开···不过这样的书毕竟太少,还是值得一读!
  •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06782      汉易笔记      注: 这是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史》第一卷的部分读书笔记。但是《太玄经》那一段是参考徐复观先生《两汉思想史》相关内容的。汉代易学是典型的繁琐和无聊,如果读者不想去算命,那建议不要读这些东西;就算要去算命,也可以用别的方式,不一定要走汉易这条路子的。我个人也不想对这些玩意了解的太深,但是读玄学相关内容的时候,经常会有把它们和汉代易学对比的文章,所以不得不找点汉易内容来略微了解一下。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医药、卜筮、种树这三种书是不烧的,因此《周易》也属于幸运的漏网之鱼,易学的传承没有被秦政斩断。到了汉代,易学就日益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1:今文易学。在汉代,这种易学是官方承认的,两汉都立为博士;   2:古文易学。这是在民间流传的学说。主要是费氏传播的;   3:黄老易学。它以道家黄老之学来解说易经,擅长讲阴阳变易。      这些人对周易的解说,现在大部分已经遗失了,只剩下一些断简残篇。当然保存完好的也有,比如《焦氏易林》、《参同契》之类便是。      在汉代,影响比较大的是孟喜和京房的易学。这个学说和当时天文学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      A: 孟喜是汉宣帝时代的人。这个人本身是今文经学家,但是他的易学确是古文易。黄季刚先生曾说:“ 自刘歆以前,今文师已多通古文之学者,如孟喜传古文《易》是。”在我的印象里,古文的经学不像今文经学那样,善于穿凿附会;但是单单就易学而言,古文易也有很多不老实的,比如孟氏的想象力就很强。      他的易学主张卦气说。所谓卦气,就是用周易的卦象来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用六十四卦去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的搭配方法比较多种多样,比如说,从六十四卦里抽出坎震离兑这四个比较正的卦,拿来象征四季,因为每个卦有六爻,所以四六二十四,正好对上二十四节气;又抽出十二个卦作为代表,称辟卦,每个卦对应一个月,这就和十二个月对上号了,十二个卦一共七十二爻,那就和七十二候一一对应......诸如此类。      那十二个辟卦,不是随便设立的。冬至那个月的卦是复卦,一阳来复的复,那个卦象就是五根阴爻,下面压着一个阳爻。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月对应的辟卦阳爻越来越多,最后到乾卦,然后立马“夏至一阴生”,阴爻又从下方出现......一直到坤卦,完成一个循环。      至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孟喜用这种方法去对应:不是已经抽掉四个卦来对应四季了么?那好,剩下还有60个卦,每个卦主管六日七分,就是六天再加上7/80天,这样就覆盖了一年这么多天了。依据在哪里呢?按照《古四分历》,一天分成80分,一年365又1/4天,减去360天,剩下的零头是420分,除以60卦,每卦正好7分。      总之,卦气说的要义,就是以历法为天道的准则,然后作出种种安排,让卦去傅合历法。但是《易经》本来就和历法没有关系的,硬要让各个卦去傅合历法,那只能妨碍到卦本身的天然结构,与历的结合就十分牵强了。===================================================================      B:京房      汉朝叫京房的,有两个人,都是易学家。这里说的是后面那位,根据《汉书》,他本姓李,字君明,由于“雅好音律”,“推律自定为京氏”,遂以京为姓(这是什么缘故?理解不能!)。这个人改姓改得神神道道的,他的学术,看上去也一样神神道道,真是学如其人了。      京房是孟喜的后辈,他的杰出贡献就是再次把周易拿来做占卜吉凶的指南。他的六十四卦分类法,我觉得乱七八糟,比如把这些卦分成八个宫(可惜六十四不能整除十二,不然分成黄道十二宫岂不是更好),每个宫里的八个卦按照顺序,还都有别名,比如什么“游魂”,“归魂”的。这看上去简直就是招魂术。不过大概的意思,也是阴阳盛衰循环的道理。比如乾卦所在的那个宫里,按照顺序,阳爻渐渐渐渐的少下去,阴爻慢慢慢慢的多起来,直到游魂和归魂两个卦,才把阳爻的数目又逐步的恢复。      这还不够,他还把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和卦爻结合起来,这种做法是前无古人的。      京房还发明了两种概念:一种叫飞伏,这是个让人抽一次签能得两个卦的法门,比如说你抽到一个“乾”,六个阳爻,然后把这六个爻全都转向,变成六个阴爻,就构成了在乾卦背后的另一个卦,那就是“坤”。一种叫纳甲。这就是要把八宫六十四卦和十天干,十二地支凑合起来,具体怎么凑合,我就懒得记了。总之京房的特色就在于凑合,但是他的种种凑合,背后有一个一成不变的阴阳思想在引导,他就认为宇宙的根本,在于阴阳两气的互相摩荡和凌替。他在应用上,就专门靠这些卦象来预言吉凶,比如抽到某比较阴的卦,他会提醒人们会连日阴雨;抽到某卦,他会根据自己的理论来提醒皇帝要注意奸臣,等等。      虽然京房这个人善于替国家着想,用阴阳灾异之说干涉时政,但是他不太善于替自己着想,所以后来因为卷入政治太多,被咔嚓了。========================================================================      C:焦延寿。      这个人是京房的师傅,也是搞灾变研究的,自称是孟喜的学生,但是实际上他别有所传。“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      他当过县令,知道政治的危险性,所以在京房出山干政的时候他说过:““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汉书·京房传》)最后应验了。      焦延寿的主要著作是《焦氏易林》。这本书现在还存在,但是真伪一直有争议。但自明朝起便有人怀疑不是焦氏所作,而是东汉人崔篆所撰。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有长篇总结性考证,颇有铁案如山的味道。《易林》的特色是不满足六十四卦,而把六十四卦两两叠加,64×64=4096,这四千多卦和它们的解说加起来,也是一部长篇大作。它的占辞,皆为统一的四言诗格式(偶见三言诗),而《易经》则无此统一格式。有人赞日:“古雅玄妙”,“世人无识,但以占卜书视之...”      近人尚秉和先生有一本《焦氏易林注》可供参考。   ==========================================================================      D:《易纬》      谶纬经常合称。谶,指的是神秘的天启预言,和罗马的西比尔神谕,大概是差不多的货色、纬,就是用神秘思想对经书的解释。六经都有纬,周易的纬,就是易纬。易纬有好几部,其中最主要的是《易纬·乾凿度》。      乾凿度可以说是汉代易学的通论,不能以什么荒谬预言来视之。里头有些文字,现在读起来还令人觉得字字珠玑。比如“‘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然后紧接着就是一长段解释易之三义的洋洋洒洒的文字。平常我读周易,最能触动心灵的就是在本文后面的《系辞》,而《乾凿度》的风格,也相当于汉易的《系辞》,文字很美。乾凿度借着讲占卜提出了汉人典型的宇宙创生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这段文字被《列子》引用了,我第一次就是在《列子》上看到这些的)” 渐渐从无形中生出形象。这里的太易是偏向“无”的一方面来说,而太极指代元气,则偏向有的一方面,“太易始著太极成”,按照郑玄的解释,正是无中生有的过程。然后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天地和乾坤两卦。      当然乾凿度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也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比如九宫图(就是三阶幻方),比如又走京房的路子把八卦和四季节气之类的搭配。但是乾凿度也有创新的地方,比如“爻辰说”,把六十四卦两两配对,然后和三十二年的一个周期对应,比如把八卦和仁义礼智信放到一块,这些东西铺展开来说的话太麻烦了。      =========================================================================      E:扬雄《太玄经》      李白的《俠客行》最後一句“白首太玄經”即此书。此书的结构仿效了周易。周易分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太玄以天地人三方的關係為主題,按三進位分成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贊;另有玄首、玄測、玄沖、玄攡、玄錯、玄瑩、玄數、玄文、玄倪、玄圖、玄告10篇說明。      《太玄》是“大易和老氏的产物(朱伯崑语)”,也算是有思想的了。后世很多易学高手也精通《太玄经》,比如司马光就写过一部《太玄经集注》。如果太玄没有思想,那怎么会吸引这位高人呢?但是它的内容,我看不懂,而且为了这部书去掌握另一个符号体系,也实在勉为其难。      《太玄》虽然从形式上是仿易的,但是内容则不然。清朝焦循曾说:“《太玄》所准者卦气也,非易也。”这本书人工造作的意味很强。方、州、部、家的数目,采用的是三进制,和周易的二进制不一样。但是“赞”和周易的“爻”,意义则大为不同。周易有2^6=64卦,所以爻的总数是6×2^6=384;按同样的逻辑太玄经的81家,81=3^4,所以每家有四个变数,如果每个变数给一个赞,那么总的赞数应该是4×3^4=324.在这里扬雄为了保持最后的赞数是3的幂,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在每个“家”里塞了9个“赞”进去。      扬雄设置729赞是有他的依据的。729/2=364.5,和一年的日数相合。所以每天分配2赞,就可以把这364.5天覆盖。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太阳年是365又1/4天,也就是说还有3/4天没有着落,扬雄不得不额外设置了2赞来应付这3/4天。可是这样一来,又多出了1/4天,四年就多了一天,始终不能和太阳历完全对上。苏洵曾经评论道:“率四岁而加之,千载之后,吾恐大冬之为大夏也。”      扬雄也是用一套符号系统去傅合历法,他所傅合的,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太初历》。他和孟喜不一样得到地方是他这套系统是专门设计来和历法协调的,所以《玄》与《历》的结合,虽然不完美,但要比《易》和《历》的结合要自然得多。      不仅如此,扬氏的野心还延伸到了律吕,他企图把儒、道、易、历、律吕的全体知识结合起来,构造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系统。这种企图构造大全体系的思想家,在外国也有,比如黑格尔。他们虽然运思很巧妙精密,但是从现在的知识来看,这些体系都不能算是成功的。尽管这样,我们不能奢求古人太多。      扬雄是一个才气横溢的文人。他很看不起那些墨守师说的各家博士。他并不认为仿效圣人写作有什么大不了的。在《法言》里他写道:“或曰:‘经可损益欤?’曰:‘《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益可知也。《诗》《书》《 礼》、《春秋》,或因或作而成于仲尼,其益可知也。”所以他效法周易写太玄,效法论语写法言,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可惜他毕竟是智者,不是圣人。这两部书也没能够达到他期望的那个高度。      PS:像孟氏易、太玄经这种把历法和(神圣)经典结合起来的例子,其他文化也有。比如藏族的《时轮历》就是一个范例。印度的《时轮经》本身就有历法的内容。它的第一品讲外时轮,即宇宙的结构,包括天体运行的规律,这就是《时轮历》最根本的依据。总的来说,还是经典附会历法,类似于太玄。但是到了藏地,《时轮历》在不断参考汉地历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这时就变成历法在附会经典了。      =====================================================================      E:费直      此人是古文易的宗师,其实也是一位卜筮高手。他这个人注解易经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是把易经分成章句,一句一句的给出自己的解释,而他则是直接利用附在易经之后的易传来解读经典。这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异想天开,创造出令人Orz的解读。      他生活的时间大概是西汉末年成帝哀帝之间(汉成帝就是那个被赵家姐妹搞得精出如泉涌而死的;汉哀帝就是和董贤断袖的死基佬),那个时候今文易很兴盛,所以他的学术只能存在于民间而不登庙堂。在东汉初期他的弟子曾经上书主张将之列为官学,不成功,但是他的学说最后被马融、郑玄接受,影响力步步高升。      =============================================================      F:郑玄      东汉时期,经学的总体发展主要是古文经学的勃兴,所以作为经学分支的易学,也面临着费氏易的兴起和京氏易的衰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京氏的易学并未消亡,而是顽强的存在,并且不断的给费氏的古文易施加影响。      郑玄是古文大师,但是他也精通今文的经学,特别的,他还很愿意给纬书作注。他擅长用五行来解释周易经传,还利用了乾凿度的爻辰说。易系辞里提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九地十”。归结它的原意,不过是要说奇数属天,偶数属地罢了,但是郑玄在注解的时候就加上了五行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宁波那家著名的藏书楼为什么取名“天一阁”?因为藏书最怕着火,所以特意用“天一生水”的名号来镇住火烛。      ===================================================================      G:荀爽      荀氏为颍阴望族,经常和我们在《三国演义》里见面的荀忧、荀郁(荀攸 荀彧)就是这个大家族的龙象。荀爽的时代比他们略微早一些,是前辈。他解读易经的风格,不像今文经学那么夸张,不讲灾异,但是卦气、八宫、飞伏这些说法,他也是少不了的,所以这人既有今文易学的特色,又受了古文易学的影响。他的创造是爻位互易法。比如乾卦的第二、第五根爻和坤卦的第二第五根爻互相换位子,就可以创造出坎、离这些卦象出来,他利用这些新增的卦象来解释周易的经文。      ======================================================================      H:虞翻      此人很受后世推崇,特别是清朝人。但是清朝人没有太多的哲学思辨能力,他们的推崇值不值钱,这还是一个问题。在光荣公司的《三国志9》里,他是极为罕见的可以使用治疗术的将领,除了他外,能在战场上充当军医去疗人的,只有张角张梁兄弟了。所以这个人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有神秘的色彩,和太平道是一路货色。       虞翻的易学主要也是推崇爻位互易法,做变化无穷的象数游戏。但这个人貌似还有点真功夫。关二爷在麦城吃败仗时,孙权曾经让虞翻卜算他的吉凶,被虞翻算出来他要掉脑袋,果然应验了。 但是就我看来,他的这一套学问意义不大。因为他搞的卦变、旁通、互体、半象这些技术,说穿了,不过就是要构造出越来越多的卦,来解释原来这个卦的含义。举一个例子,他在一段文章里要解释离卦,于是虞翻就用“离”通过旁通,构造出了“坎”,又通过坎离,构造出乾坤......为了解一个卦,最后动用的是六七个其他卦的涵义,这样解释经文,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所以王夫之指出:“汉儒泥象,多取附会,流及于虞翻,而约象互体,半象变爻,曲以象物者,繁杂琐曲,不可胜纪。”      ===========================================================================      I:魏伯阳      此人是《参同契》的作者,炼丹家。他是真炉真火炼外丹的,不是后世道士里的内丹家。参,就是三。参同契,有一种解释就是用来形容大易、黄老、炼丹术同一而相合的。      炼丹术并不从魏伯阳开始。淮南王刘安时就已经有黄白术的著作了。参同契就是对那个时代的炼丹术的一个总结,周易在其中起了指导思想的作用。参同契也采用了卦气说。和京房不同的是,参同契用乾坤坎离,而不是坎离震兑来统领其他卦。它认为天上地下,是乾坤之象,而日月运行天地之间,则为坎离。所以说,乾坤是不变之本,坎离是变化之本。      魏伯阳本身是搞炼丹的,当然更重视变化,所以坎离的地位就更重要一些。这也是“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句易传原文的延拓。      参同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月体纳甲说。作者认为随着一个月里月亮的盈缺,应该时而用文火,时而用武火来炼制金丹。这其实和《易纬》和京房的精神是类似的,只不过一者以寒温变化联系政事,一者用寒温变化联系炼丹大业而已。      =====================================================================      J:王肃      这个人在经学上和郑玄类似,都是今文古文兼容并蓄的。但是他存心要和郑玄作对,所以郑玄用今文解读的地方,他就用古文;郑玄用古文解读的地方,他就用今文。这简直是意气之下的恶搞。      但是王肃的《周易注》,思想着实不错。他继承的传统是费氏易的那一套,所以不相信互体、卦气、纳甲这一类排列组合、无中生有的把戏。他的解读比较实在。比如他注解易系辞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时,就简单的归纳说:“在天成象,象者日月星辰;在地成形者,山川群物也。”而虞翻则是引用月相盈亏来说明在天成象,又枚举震竹、巽木、坎水、离火......来说明在地成形。前者属义理,后者属象数;前者简明,后者繁琐。      王肃已经是曹魏时期的人了。在那个时代,汉朝的经学已经显得越来越过时,玄风正在滥觞,而易学也向摒弃象数,深研义理这一方向发展。王弼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承续前人完成了划时代的《周易注》,成为数千年来引导后世学人的指南。   
  •     前言说的很明白,这是和《易》有关的哲学史。第一卷关于《易》的生发和易术的发展,还有各色人等解释《易》,尤其是儒者把《易》解释成处世伦理书的内容,都很有启发性和可读性。其后的文本都是关于哲学的。很遗憾,我们需要一本正本清源的易术哲学史!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这个还真不知道,学习下
  •     没能全部读完,但在关于易的本源、易的应用上,朱先生写的很直白,是非常值得在学经学易前导读的。只是可惜朱先生未能做的再细致一些,感觉还是有点粗。
  •     孟喜、扬雄这一套,相对那时的历算家来说算是民科吧。当然照那时的学术分科,经学最尊,历算不过是小道,所以孟、扬可以堂而皇之的胡扯。
  •       朱伯崑先生的这本书,不能算易学史,而是朱伯崑认为的易学内部可以划为哲学范畴的一部分内容的历史,他这种做法外界有认可也有批评。不过总的来说,目前为止对易学史的研究还是这本书最完整,使用的资料也最详细。它所述的内容当然不够全面,它对象数派的研究确实缺乏很多重要内容,内容又过分偏重义理派。但是此书仍然有效地梳理了易学脉络,给予了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的机会,故此书不可不看,即使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或者他的划分方法。
      
      一言以概之,此书写的是历史上对卦象的各种解释,这解释者分为象数与易理。
      
  •     丰富而有深度
  •     连接经学与哲学
  •     不可多得的survey, 然略显冗杂
  •     易学怎样影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思维
  •     梳理的很详细,材料也很丰富细致,但是语言太罗嗦了,好多问题即便说了很多也讲得不透,好几家重要的易学思想都没细说比如《焦氏易林》···不过这样的书毕竟太少,还是值得一读!
  •     汉 孟喜 卦气测验天时的方法十分精准
  •     为数不多的关于易经的历史追溯
  •       梳理的很详细,材料也很丰富细致,但是语言太罗嗦了,好多问题即便说了很多也讲得不透,好几家重要的易学思想都没细说,比如《焦氏易林》,绝对是需要好好讲的,不管是在文学史还是易学思想史还是术数层面,《焦氏易林》都绕不开···
      不过这样的书毕竟太少,还是值得一读!
  •     我没看完。
  •     请问怎么在豆瓣上看书?
  •     补记 可以读
  •     基本上觉得删繁就简,材料的梳理背后是老师非常清晰的抉择,架构起来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史的水平,链接经学理学是很准确的一个评价,自己点评中规中矩,能写成这样很难,且没有受到时代的束缚,对邵雍两程,少了些生命力的冲动,但是基本上大大超出了哲学史的这个写作任务,觉得很好,慢慢细读
  •       《焦氏易林》,它没有开专章说
      苏轼的《毗陵易传》,它跳过了
      李纲以华严比附易经,它跳过了
      而且它好像太看重王夫之这些人的易学了...
  •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06782
        
        汉易笔记
        
        注: 这是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史》第一卷的部分读书笔记。但是《太玄经》那一段是参考徐复观先生《两汉思想史》相关内容的。汉代易学是典型的繁琐和无聊,如果读者不想去算命,那建议不要读这些东西;就算要去算命,也可以用别的方式,不一定要走汉易这条路子的。我个人也不想对这些玩意了解的太深,但是读玄学相关内容的时候,经常会有把它们和汉代易学对比的文章,所以不得不找点汉易内容来略微了解一下。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医药、卜筮、种树这三种书是不烧的,因此《周易》也属于幸运的漏网之鱼,易学的传承没有被秦政斩断。到了汉代,易学就日益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1:今文易学。在汉代,这种易学是官方承认的,两汉都立为博士;
        2:古文易学。这是在民间流传的学说。主要是费氏传播的;
        3:黄老易学。它以道家黄老之学来解说易经,擅长讲阴阳变易。
        
        这些人对周易的解说,现在大部分已经遗失了,只剩下一些断简残篇。当然保存完好的也有,比如《焦氏易林》、《参同契》之类便是。
        
        在汉代,影响比较大的是孟喜和京房的易学。这个学说和当时天文学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
        
        A: 孟喜是汉宣帝时代的人。这个人本身是今文经学家,但是他的易学确是古文易。黄季刚先生曾说:“ 自刘歆以前,今文师已多通古文之学者,如孟喜传古文《易》是。”在我的印象里,古文的经学不像今文经学那样,善于穿凿附会;但是单单就易学而言,古文易也有很多不老实的,比如孟氏的想象力就很强。
        
        他的易学主张卦气说。所谓卦气,就是用周易的卦象来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用六十四卦去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的搭配方法比较多种多样,比如说,从六十四卦里抽出坎震离兑这四个比较正的卦,拿来象征四季,因为每个卦有六爻,所以四六二十四,正好对上二十四节气;又抽出十二个卦作为代表,称辟卦,每个卦对应一个月,这就和十二个月对上号了,十二个卦一共七十二爻,那就和七十二候一一对应......诸如此类。
        
        那十二个辟卦,不是随便设立的。冬至那个月的卦是复卦,一阳来复的复,那个卦象就是五根阴爻,下面压着一个阳爻。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月对应的辟卦阳爻越来越多,最后到乾卦,然后立马“夏至一阴生”,阴爻又从下方出现......一直到坤卦,完成一个循环。
        
        至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孟喜用这种方法去对应:不是已经抽掉四个卦来对应四季了么?那好,剩下还有60个卦,每个卦主管六日七分,就是六天再加上7/80天,这样就覆盖了一年这么多天了。依据在哪里呢?按照《古四分历》,一天分成80分,一年365又1/4天,减去360天,剩下的零头是420分,除以60卦,每卦正好7分。
        
        总之,卦气说的要义,就是以历法为天道的准则,然后作出种种安排,让卦去傅合历法。但是《易经》本来就和历法没有关系的,硬要让各个卦去傅合历法,那只能妨碍到卦本身的天然结构,与历的结合就十分牵强了。===================================================================
        
        B:京房
        
        汉朝叫京房的,有两个人,都是易学家。这里说的是后面那位,根据《汉书》,他本姓李,字君明,由于“雅好音律”,“推律自定为京氏”,遂以京为姓(这是什么缘故?理解不能!)。这个人改姓改得神神道道的,他的学术,看上去也一样神神道道,真是学如其人了。
        
        京房是孟喜的后辈,他的杰出贡献就是再次把周易拿来做占卜吉凶的指南。他的六十四卦分类法,我觉得乱七八糟,比如把这些卦分成八个宫(可惜六十四不能整除十二,不然分成黄道十二宫岂不是更好),每个宫里的八个卦按照顺序,还都有别名,比如什么“游魂”,“归魂”的。这看上去简直就是招魂术。不过大概的意思,也是阴阳盛衰循环的道理。比如乾卦所在的那个宫里,按照顺序,阳爻渐渐渐渐的少下去,阴爻慢慢慢慢的多起来,直到游魂和归魂两个卦,才把阳爻的数目又逐步的恢复。
        
        这还不够,他还把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和卦爻结合起来,这种做法是前无古人的。
        
        京房还发明了两种概念:一种叫飞伏,这是个让人抽一次签能得两个卦的法门,比如说你抽到一个“乾”,六个阳爻,然后把这六个爻全都转向,变成六个阴爻,就构成了在乾卦背后的另一个卦,那就是“坤”。一种叫纳甲。这就是要把八宫六十四卦和十天干,十二地支凑合起来,具体怎么凑合,我就懒得记了。总之京房的特色就在于凑合,但是他的种种凑合,背后有一个一成不变的阴阳思想在引导,他就认为宇宙的根本,在于阴阳两气的互相摩荡和凌替。他在应用上,就专门靠这些卦象来预言吉凶,比如抽到某比较阴的卦,他会提醒人们会连日阴雨;抽到某卦,他会根据自己的理论来提醒皇帝要注意奸臣,等等。
        
        虽然京房这个人善于替国家着想,用阴阳灾异之说干涉时政,但是他不太善于替自己着想,所以后来因为卷入政治太多,被咔嚓了。========================================================================
        
        C:焦延寿。
        
        这个人是京房的师傅,也是搞灾变研究的,自称是孟喜的学生,但是实际上他别有所传。“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
        
        他当过县令,知道政治的危险性,所以在京房出山干政的时候他说过:““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汉书·京房传》)最后应验了。
        
        焦延寿的主要著作是《焦氏易林》。这本书现在还存在,但是真伪一直有争议。但自明朝起便有人怀疑不是焦氏所作,而是东汉人崔篆所撰。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有长篇总结性考证,颇有铁案如山的味道。《易林》的特色是不满足六十四卦,而把六十四卦两两叠加,64×64=4096,这四千多卦和它们的解说加起来,也是一部长篇大作。它的占辞,皆为统一的四言诗格式(偶见三言诗),而《易经》则无此统一格式。有人赞日:“古雅玄妙”,“世人无识,但以占卜书视之...”
        
        近人尚秉和先生有一本《焦氏易林注》可供参考。
        ==========================================================================
        
        D:《易纬》
        
        谶纬经常合称。谶,指的是神秘的天启预言,和罗马的西比尔神谕,大概是差不多的货色、纬,就是用神秘思想对经书的解释。六经都有纬,周易的纬,就是易纬。易纬有好几部,其中最主要的是《易纬·乾凿度》。
        
        乾凿度可以说是汉代易学的通论,不能以什么荒谬预言来视之。里头有些文字,现在读起来还令人觉得字字珠玑。比如“‘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然后紧接着就是一长段解释易之三义的洋洋洒洒的文字。平常我读周易,最能触动心灵的就是在本文后面的《系辞》,而《乾凿度》的风格,也相当于汉易的《系辞》,文字很美。乾凿度借着讲占卜提出了汉人典型的宇宙创生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这段文字被《列子》引用了,我第一次就是在《列子》上看到这些的)” 渐渐从无形中生出形象。这里的太易是偏向“无”的一方面来说,而太极指代元气,则偏向有的一方面,“太易始著太极成”,按照郑玄的解释,正是无中生有的过程。然后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天地和乾坤两卦。
        
        当然乾凿度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也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比如九宫图(就是三阶幻方),比如又走京房的路子把八卦和四季节气之类的搭配。但是乾凿度也有创新的地方,比如“爻辰说”,把六十四卦两两配对,然后和三十二年的一个周期对应,比如把八卦和仁义礼智信放到一块,这些东西铺展开来说的话太麻烦了。
        
        =========================================================================
        
        E:扬雄《太玄经》
        
        李白的《俠客行》最後一句“白首太玄經”即此书。此书的结构仿效了周易。周易分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太玄以天地人三方的關係為主題,按三進位分成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贊;另有玄首、玄測、玄沖、玄攡、玄錯、玄瑩、玄數、玄文、玄倪、玄圖、玄告10篇說明。
        
        《太玄》是“大易和老氏的产物(朱伯崑语)”,也算是有思想的了。后世很多易学高手也精通《太玄经》,比如司马光就写过一部《太玄经集注》。如果太玄没有思想,那怎么会吸引这位高人呢?但是它的内容,我看不懂,而且为了这部书去掌握另一个符号体系,也实在勉为其难。
        
        《太玄》虽然从形式上是仿易的,但是内容则不然。清朝焦循曾说:“《太玄》所准者卦气也,非易也。”这本书人工造作的意味很强。方、州、部、家的数目,采用的是三进制,和周易的二进制不一样。但是“赞”和周易的“爻”,意义则大为不同。周易有2^6=64卦,所以爻的总数是6×2^6=384;按同样的逻辑太玄经的81家,81=3^4,所以每家有四个变数,如果每个变数给一个赞,那么总的赞数应该是4×3^4=324.在这里扬雄为了保持最后的赞数是3的幂,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在每个“家”里塞了9个“赞”进去。
        
        扬雄设置729赞是有他的依据的。729/2=364.5,和一年的日数相合。所以每天分配2赞,就可以把这364.5天覆盖。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太阳年是365又1/4天,也就是说还有3/4天没有着落,扬雄不得不额外设置了2赞来应付这3/4天。可是这样一来,又多出了1/4天,四年就多了一天,始终不能和太阳历完全对上。苏洵曾经评论道:“率四岁而加之,千载之后,吾恐大冬之为大夏也。”
        
        扬雄也是用一套符号系统去傅合历法,他所傅合的,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太初历》。他和孟喜不一样得到地方是他这套系统是专门设计来和历法协调的,所以《玄》与《历》的结合,虽然不完美,但要比《易》和《历》的结合要自然得多。
        
        不仅如此,扬氏的野心还延伸到了律吕,他企图把儒、道、易、历、律吕的全体知识结合起来,构造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系统。这种企图构造大全体系的思想家,在外国也有,比如黑格尔。他们虽然运思很巧妙精密,但是从现在的知识来看,这些体系都不能算是成功的。尽管这样,我们不能奢求古人太多。
        
        扬雄是一个才气横溢的文人。他很看不起那些墨守师说的各家博士。他并不认为仿效圣人写作有什么大不了的。在《法言》里他写道:“或曰:‘经可损益欤?’曰:‘《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益可知也。《诗》《书》《 礼》、《春秋》,或因或作而成于仲尼,其益可知也。”所以他效法周易写太玄,效法论语写法言,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可惜他毕竟是智者,不是圣人。这两部书也没能够达到他期望的那个高度。
        
        PS:像孟氏易、太玄经这种把历法和(神圣)经典结合起来的例子,其他文化也有。比如藏族的《时轮历》就是一个范例。印度的《时轮经》本身就有历法的内容。它的第一品讲外时轮,即宇宙的结构,包括天体运行的规律,这就是《时轮历》最根本的依据。总的来说,还是经典附会历法,类似于太玄。但是到了藏地,《时轮历》在不断参考汉地历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这时就变成历法在附会经典了。
        
        =====================================================================
        
        E:费直
        
        此人是古文易的宗师,其实也是一位卜筮高手。他这个人注解易经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是把易经分成章句,一句一句的给出自己的解释,而他则是直接利用附在易经之后的易传来解读经典。这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异想天开,创造出令人Orz的解读。
        
        他生活的时间大概是西汉末年成帝哀帝之间(汉成帝就是那个被赵家姐妹搞得精出如泉涌而死的;汉哀帝就是和董贤断袖的死基佬),那个时候今文易很兴盛,所以他的学术只能存在于民间而不登庙堂。在东汉初期他的弟子曾经上书主张将之列为官学,不成功,但是他的学说最后被马融、郑玄接受,影响力步步高升。
        
        =============================================================
        
        F:郑玄
        
        东汉时期,经学的总体发展主要是古文经学的勃兴,所以作为经学分支的易学,也面临着费氏易的兴起和京氏易的衰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京氏的易学并未消亡,而是顽强的存在,并且不断的给费氏的古文易施加影响。
        
        郑玄是古文大师,但是他也精通今文的经学,特别的,他还很愿意给纬书作注。他擅长用五行来解释周易经传,还利用了乾凿度的爻辰说。易系辞里提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九地十”。归结它的原意,不过是要说奇数属天,偶数属地罢了,但是郑玄在注解的时候就加上了五行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宁波那家著名的藏书楼为什么取名“天一阁”?因为藏书最怕着火,所以特意用“天一生水”的名号来镇住火烛。
        
        ===================================================================
        
        G:荀爽
        
        荀氏为颍阴望族,经常和我们在《三国演义》里见面的荀忧、荀郁(荀攸 荀彧)就是这个大家族的龙象。荀爽的时代比他们略微早一些,是前辈。他解读易经的风格,不像今文经学那么夸张,不讲灾异,但是卦气、八宫、飞伏这些说法,他也是少不了的,所以这人既有今文易学的特色,又受了古文易学的影响。他的创造是爻位互易法。比如乾卦的第二、第五根爻和坤卦的第二第五根爻互相换位子,就可以创造出坎、离这些卦象出来,他利用这些新增的卦象来解释周易的经文。
        
        ======================================================================
        
        H:虞翻
        
        此人很受后世推崇,特别是清朝人。但是清朝人没有太多的哲学思辨能力,他们的推崇值不值钱,这还是一个问题。在光荣公司的《三国志9》里,他是极为罕见的可以使用治疗术的将领,除了他外,能在战场上充当军医去疗人的,只有张角张梁兄弟了。所以这个人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有神秘的色彩,和太平道是一路货色。
        
         虞翻的易学主要也是推崇爻位互易法,做变化无穷的象数游戏。但这个人貌似还有点真功夫。关二爷在麦城吃败仗时,孙权曾经让虞翻卜算他的吉凶,被虞翻算出来他要掉脑袋,果然应验了。 但是就我看来,他的这一套学问意义不大。因为他搞的卦变、旁通、互体、半象这些技术,说穿了,不过就是要构造出越来越多的卦,来解释原来这个卦的含义。举一个例子,他在一段文章里要解释离卦,于是虞翻就用“离”通过旁通,构造出了“坎”,又通过坎离,构造出乾坤......为了解一个卦,最后动用的是六七个其他卦的涵义,这样解释经文,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所以王夫之指出:“汉儒泥象,多取附会,流及于虞翻,而约象互体,半象变爻,曲以象物者,繁杂琐曲,不可胜纪。”
        
        ===========================================================================
        
        I:魏伯阳
        
        此人是《参同契》的作者,炼丹家。他是真炉真火炼外丹的,不是后世道士里的内丹家。参,就是三。参同契,有一种解释就是用来形容大易、黄老、炼丹术同一而相合的。
        
        炼丹术并不从魏伯阳开始。淮南王刘安时就已经有黄白术的著作了。参同契就是对那个时代的炼丹术的一个总结,周易在其中起了指导思想的作用。参同契也采用了卦气说。和京房不同的是,参同契用乾坤坎离,而不是坎离震兑来统领其他卦。它认为天上地下,是乾坤之象,而日月运行天地之间,则为坎离。所以说,乾坤是不变之本,坎离是变化之本。
        
        魏伯阳本身是搞炼丹的,当然更重视变化,所以坎离的地位就更重要一些。这也是“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句易传原文的延拓。
        
        参同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月体纳甲说。作者认为随着一个月里月亮的盈缺,应该时而用文火,时而用武火来炼制金丹。这其实和《易纬》和京房的精神是类似的,只不过一者以寒温变化联系政事,一者用寒温变化联系炼丹大业而已。
        
        =====================================================================
        
        J:王肃
        
        这个人在经学上和郑玄类似,都是今文古文兼容并蓄的。但是他存心要和郑玄作对,所以郑玄用今文解读的地方,他就用古文;郑玄用古文解读的地方,他就用今文。这简直是意气之下的恶搞。
        
        但是王肃的《周易注》,思想着实不错。他继承的传统是费氏易的那一套,所以不相信互体、卦气、纳甲这一类排列组合、无中生有的把戏。他的解读比较实在。比如他注解易系辞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时,就简单的归纳说:“在天成象,象者日月星辰;在地成形者,山川群物也。”而虞翻则是引用月相盈亏来说明在天成象,又枚举震竹、巽木、坎水、离火......来说明在地成形。前者属义理,后者属象数;前者简明,后者繁琐。
        
        王肃已经是曹魏时期的人了。在那个时代,汉朝的经学已经显得越来越过时,玄风正在滥觞,而易学也向摒弃象数,深研义理这一方向发展。王弼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承续前人完成了划时代的《周易注》,成为数千年来引导后世学人的指南。
        
  •     卷帙浩繁。。。只看了下第一卷。感觉很不错。前面总论之类的很不错。但汉魏晋讲得有点薄
  •       前言说的很明白,这是和《易》有关的哲学史。
      第一卷关于《易》的生发和易术的发展,还有各色人等解释《易》,尤其是儒者把《易》解释成处世伦理书的内容,都很有启发性和可读性。其后的文本都是关于哲学的。
      很遗憾,我们需要一本正本清源的易术哲学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