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ISBN:9787500456568
作者:吴学国
页数:1027页

内容概要

吴学国,湖北公安人,1967年5月生。1990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1995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于南京东南大学任教。1997年考入复旦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专业为佛教哲学。现主要从事佛教哲学、印度哲学和比较宗教哲学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已出版的著作有《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化》。

书籍目录

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目录绪 言常用外文文献名缩写上编 存在论 引 论 第一章 存在与自然:吠陀和奥义书的存在概念  引言  第一节 存在与自然:吠陀思想中的存在   一 吠陀的自然崇拜   二 创世论  第二节 自然与精神:奥义书的梵   一 梵是真一智一乐   二 梵作为本体   三 梵我一如   四 上梵与下梵   五 梵与名色世界   六 世界与语言   七 晚期奥义书的思想  小结 第二章 存在与实有:耆那教、胜论、正理派的实在论  引言  第一节 耆那教的多元实在论   一 耆那教的形上学   二 耆那教的知识论  第二节 胜论派的客观实在论哲学   一胜论的形上学   二 原子论和宇宙演化论  第三节 正理派的逻辑实在论思想   一 《正理经》的十六句义论   二 正理派的知识论  小结 第三章 存在与空性:大乘佛学对本无的阐明  引言  第一节 实在论及其破解   一 佛教内部的实在论思想   二 大乘佛学对印度实在论的破解  第二节 般若中观派的“空”   一 空的思想渊源   二 空的概念   三 二谛   四 中道缘起   五 虚妄分别与无分别智  第三节 大乘瑜伽行派的二种所依之说   一 二谛与三性   二 虚妄分别与阿赖耶识缘起   三 唯识的法性论   四 法性与本识二种所依   五 有关唯识的一些歧见   六 正镥与鳃髋  小结 第四章 存在与心性:不二吠檀多派的存在论转折  引言  第一节 空性与心性:如来藏思想与吠檀多派   一 佛教如来藏思想之产生   二 如来藏与梵  第二节 乔荼波陀的存在概念   一 梵:存在的本质   二 梵我一如   三 梵与世界  第三节 乔荼波陀的自我概念   一 自我四位   二 命我与梵   三 解脱之道  小结  结语中编 自我论 引 论 第一章 自我与自然:吠陀与早期奥义书的思想  引言  第一节 吠陀和梵书的自我   一 吠陀的自我概念   二 梵书的自我概念  第二节 自然与心性:早期奥义书的自我概念   一 自我概念的两个方向   二 自我的五身、四位   三 关于自我的其它问题   四 奥义书的人生论   小结 第二章 自我与实体:实在论的自我概念  引言  第一节 耆那教的“命”   一 耆那教论我   二 耆那教的伦理与解脱思想  第二节 胜论和正理派的自我   一 胜论派的自我概念  二 正理派的自我概念及其伦理、宗教思想  小结 第三章 自我与意识:数论一瑜伽派的思想  引言  第一节 数论的二元本体论   一 神我、自性和三德   二 自性的转变   三 因中有果论   四 关于神的问题  第二节 数论的认识论   一 自我与觉谛之关联   二 数论派的量论   三 知识的真理性问题  第三节 数论的人生哲学   一 轮回的生命   二 智慧与解脱  第四节 自由之道:瑜伽派的实践   一 瑜伽的心理学   二 瑜伽的修道论  小结 第四章 自我与存在:商羯罗的哲学  引言  第一节 商羯罗的自我论   一 阿特曼:自我的本质   二增益与执受   三 经验的自我  第二节 存在与世界:商羯罗的存在论   一 存在的本质与存在者   二 幻化的世界   三 梵我一如  第三节 吠檀多的修道论   一 轮回的生命   二 修道的途径   三 正智与解脱  第四节 商羯罗派的知识论   一 知识的种类与结构   二 知识的形成   三 知识的真与伪  小结  结语下编 神性论 引 论 第一章 神与自然:从吠陀的自然宗教到人格神的死亡  引言  第一节 黎俱吠陀的宗教思想   一 “神明”与“玄冥”   二 黎俱吠陀的多神教   三 黎俱吠陀的一神论倾向   四 晚期黎俱吠陀的一元论  第二节 吠陀以后神的衰败命运   一 神圣性的失落:梵书的祭祀主义   二 自然神的破灭:沙门的无神论  小结 第二章 神与自我:奥义书与《薄伽梵歌》的神性概念  引言  第一节 奥义书的自我与神   一 早期奥义书的泛神论的自我概念   二 晚期奥义书的神性概念  第二节 《薄伽梵歌》的神性本体论   一 自我论   二 原质论   三 神性论   四 轮回说   五 修道论  小结 第三章 神与本无:不二吠檀多的神  引言  第一节 大乘佛教的神学效应   一 大乘佛教与印度思想   二 二谛、空与神的存在  第二节 商羯罗的上帝概念   一 神与自我   二 作为神的本质的本无   三 关于神的人格性   四 神与世界  小结  第四章 神与大全:罗曼努阁派对人格神的概念的复归  引言  第一节 差别一元论的基本思想   一 差别一元论的思想先驱   二 罗曼努阎的形而上学   三 罗曼努阁的神学  第二节 虔敬与解脱   一 智与业   二 罪恶与救赎   三 献身与恩赐   四 虔敬与恩宠   五 解脱与和合  小结  结语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的理论专著,作者从丰富而深邃的印度哲学中抽象出存在、自我与神性这三个概念,并试图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各自演变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历史的阐释,来描述印度哲学史的全貌。作者认为,这三个概念,不仅是印度哲学也是西方思想最根本的概念,通过比较不仅对人类精神发展中普遍的必然的东西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会对中西印各文化传统有了更清楚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本书适合宗教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图书封面


 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吴学国是我国近年来在印度哲学和比较哲学领域成长起来的学者,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副教授。方向是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与以往的印度哲学学者相比,西哲的功底是最深的。他对印度哲学和宗教的解读也是以西哲的视角,因此读他的书要有一定的西哲基础,尤其是对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有基本了解,对唯识思想也要有基本了解。他刚出版的《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个人认为是目前对印度思想的分析介绍最为详尽和深入的,代表了这个方向研究的最高水平。本书从比较哲学角度对印度思想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视角跨越中、西、印三种文化。其内容从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是哲学史的层面。作者先从宏观上确立了存在论、自我论、神性论三个主题作为印度哲学的整体逻辑框架,并通过问题史分析描绘出印度思想的整体画卷,真正做到了逻辑与历史的结合。作者严格运用概念史阐释的方法来解释印度思想,在这一领域算是开创性的。作者还从精神发展的自身逻辑阐明了每一概念的内在必然性,因而概念史就是精神史的表现。这个基本阐释框架使作者得以把一向以玄奥晦涩、纷繁杂沓著称的印度哲学的发展逻辑和整体面貌,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向我们呈现出来。  其次是比较哲学的层面。作者在对印度思想的阐释中,总是力图把它和中、西思想沟通起来。共同的问题使原本相距遥远的传统变得很近,且在对问题的不同回答中暴露出各自的特殊性。作者表明不同传统哲学思考的共同存在论起点是自然(如中国人的“天”、“道”、“朴”,希腊人的“physis”等),然而它们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决定它们要走的道路之不同。此外作者还指出,由于缺乏反思的精神,传统中国思想与印、西哲学相比一个根本特点是它从未把自我当作哲学的课题,更没有从世界存在反思到自我,故没有真正的精神哲学。作者提出证据表明,像儒家心学的本体论,其实是通过禅宗和华严沿袭了受吠檀多思想根本影响而产生的如来藏思想,乃至它可以说是一种儒学化了的吠檀多思想。作者的研究方法也很科学。比较研究最大的危险是人们容易用现存的、占优势的思想来“图解”较为陌生的、不占优势的思想,使后者的意义无法充分展现。这方面一千多年前中国佛教史上的“格义”说,以及一些现代学者企图用某种现存西方思想阐释东方哲学,都给我们留下了教训。有鉴于此,本书在思想的比较和阐释中,首先是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对话平台,使不同传统可以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充分展示自身的思想,也暴露出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因而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片面性。  第三是哲学一般的层面。首先,作者认为哲学史的每一个必然观念都反映了人类某种有普遍意义的精神经验,它就是潜伏在每一个现实的精神之内的观念,一部好的哲学史就是通过概念史阐释使我们精神自身的内容呈现出来,故哲学史就是哲学,印度哲学史也是使我们藉以实现自我理解的途径。其次,正如作者在本书绪言中所强调的,他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对印度哲学取得一些事实性结论,而是尝试从中探索人类思想发展的更一般规律。本书通过对印度思想史的阐释,揭示出人类对存在、自我和神性的理解是通过思想在表相与本质之间的无限辩证往复运动而不断深化的,并阐明是思维态度的反思性与超越性直接推动思想的这种辩证发展。反之中国传统正由于反思与超越性的缺乏,始终仍处在朴素肤浅的自然思维中,缺乏对存在、自我的更深理解。作者费这番苦心,就是为了说清楚文化精神发展的自身、内在的逻辑,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偶然的原因来搪塞。然而,本书接受了黑格尔的视角来对中国文化所做的批判恐怕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作者对中国、西方和印度思想都有深入了解,知识非常渊博,因而能从与中国和西方哲学比较的角度对印度思想,以及中国思想都作出公允的评价。本书资料详实,内容丰富,分析客观,见解深刻,的确是一本心血之作。另外本书以存在,自我,神性三个核心概念的发展作为印度思想发展的主线,使印度思想的整体的轮廓十分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另外作者通过对印度思想的分析,揭示了我们自身精神的真理,对于我们今天的思考也极有启发。
  •     朋友推荐购买,部头挺大,还没来得及细读。送货及时。
  •     这本书第一部分最好,后两部分其实就是第一部分的重复,当然侧重点不同。优点是,作者有自己的思想,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具有文化批判精神,我喜欢。特别是看第一部分,我看着看着,都想将来花钱将作者贡起来了,呵呵。
    但是,作者有一个问题,可能对于西方哲学以及印度哲学研究较深,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这了,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时间就少了。在观点上有了偏颇。
    西方哲人讲过,我所知道的不过是一个圈,圈外知道我永远不知道。在上古时代,中国古人所了解的圈几乎为零,所以古人也认识到了自己认识的局限性,于是索性跳出了圈,古人提出的问题是:不管圈内圈外,这个世界(已知的和未知的)它的本来规律是什么,于是发现了道,所谓万事万物都是阴阳。这是多么聪明的认识啊!我不管我知道不知道那些无限的未知知识,反正这些已知、未知的知识都是按照阴阳之道而行事的。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是原始人原始思维的文化,但正因为它原始,所以它不提示出万物真相则已,一旦提示出真相,一定是最根本的,直到地球毁了,也不可能改变这一阴一阳之道。所以作者讲,中医没有发展,中医可能有发展吗?中医不是站立在圈内讲话的,不是像西医那样不断追求圈变大的,而是追求我不管圈内圈外,整个人体疾病的真相为圭旨的。
  •     我认为,本书有以下几点特别突出的:首先是它的弘阔的视域、宏大的结构和丰赡的内容。作者首先从宏观上把印度哲学分为存在论、自我论、神性论三个主题,奠定了本书的逻辑框架,进而深入阐释它们各自的历史及其互融交会,通过历史性分析揭示出它们的具体逻辑结构和内涵,由此描绘出印度哲学的整体画卷,真正做到了逻辑与历史的结合。其次是它具有新的研究思路。同其它著作相比,在结构上具有独创性。此外,本书对印度哲学的阐释,始终注意使传统与现代的东西能够很好地衔接起来,能从中、西、印三者比较的崭新视角来阐释印度思想的发展。再次,作者非凡的经典文献功底给我的印象也特别深刻。第四点,本书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对印度哲学获得一些事实性的结论,而是尝试从印度哲学研究中发现人类思想发展的更一般规律。作者认为一种传统独特的存在领会和文化势用决定思维态度的差别,后者又决定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不同形态。本书对印度思想史的阐释表明人们对存在、自我和神性的理解是通过思想在表相与本质之间的无限辩证往复运动而不断深化的,并阐明是思维态度的反思性与超越性直接推动思想的这种辩证发展。而反之中国传统正是由于反思与超越性的缺乏,始终仍处在朴素肤浅的自然思维阶段,缺乏对存在、自我的更深理解。第五点,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对于比较哲学涉及的复杂、高深的问题,解释起来始终是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显得游刃有余。本书把以晦涩、抽象著称的印度哲学,说得十分生动,读起来丝毫没有许多哲学著作给人的枯燥、沉闷的感觉。本书的文字表达生动活泼、清新流畅,许多地方是特意用优美的散文甚至寓言体裁进行写作的。这些可能会使它赢得更多的读者。总之,我认为这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学术精品。当然,由于这本书牵涉的范围大、问题多,对于一些问题的说法还有待商榷。比如我认为对于中国思想的评价,或许有失之偏颇之处。
  •     世界终极问题有三:世界是什么?存在问题.我是什么,自我问题。我与世界有何关系?其上为神性问题;其下为兽性问题。本书回答了其中两个半。
  •     瑕参半瑜 部分材料的使用有削足适履之嫌。
  •     20150717,吾师扛鼎之作,鸿篇巨制,114万字,1028页,定价98元。玄道顽,觉道狂;一顽生四端:无智无德无惭无耻。
  •     内容全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