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课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802308916
作者:何伟亚
页数:439页

内容概要

何伟亚,美国学者,原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坡)历史系副教授,后迁芝加哥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曾以《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一书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导论 帝国主义、殖民义义与中国第一部分 鸦片战争与通商条约第一章 亚罗号战争,1856-1860年第二章 中国的暴力与法治,1856-1858年第三章 北京,1860年:劫掠、奖赏金和神圣的了复第二部分 在中国重建疆界,1861-1900导语第四章 构建新秩序第五章 欧洲全球霸权时代的清帝国第三部分 使中国完全平等导语第六章 恐怖统治:北京及周围地区的处罚与报复第七章 将清朝君主去神圣化,1900-1901年第八章 记忆手段:把西方铭记成受害者和英雄第九章 被压迫者的回报、再循环和中国爱国主义余论参考文献西人姓名汉译表译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把中国嵌入到19世纪殖民主义的历史之中,指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仅仅是枪炮、商品和各种侵略行为,它还是一个文化过程,一个需要被征服人民自愿去接受的“霸权工程”。为了实现此目的,帝国主义在19世纪通过武力和政治压迫,对清政府和中国人民进行“规训”。“教育”他们在一个帝国主义支配的世界里,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作者在这部著作中,运用后殖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起义时期的近代西方对华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把它从一段人所熟知的历史变成了一段令人感到新奇的崭新历史。
目  录
中译本序…………………………………………………………………………………何伟亚1
导 论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中同…………………………………………………………1
第一部分 鸦片战争与通商条约
第一章 亚罗号战争,1856~1860年…………………………………………………………33
第二章 中国的暴力与法治,1856-1858年 …………………………………………………52
第三章 北京,1860年:劫掠、奖赏金和神圣的报复………………………………………79
第二部分 在中国重建疆界,l861~1900年
导 语……………………………………………………………………………………………131
第四章 构建新秩序……………………………………………………………………………133
第五章 欧洲全球霸权时代的清帝国…………………………………………………………169
第三部分 使中国完全平等
导 语……………………………………………………………………………………………203
第六章 恐怖统治:北京及周围地区的惩罚与报复…………………………………………212
第七章 将清朝君主去神圣化,1900~1901年………………………………………………264
第八章 记忆手段:把西方铭记成受害者和英雄……………………………………………306
第九章 被压迫者的回报、再循环和中国爱国主义…………………………………………343
余 论……………………………………………………………………………………………378
参考文献…………………………………………………………………………………………383
西人姓名汉译表…………………………………………………………………………………427
译后记……………………………………………………………………………………刘天路439

图书封面


 英国的课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圆明园故事:从帝国教程到历史记忆赖骏楠1860年10月7日,入侵北京的法国军队到达了一处有围墙的园林,他们认定这就是皇帝的夏宫圆明园,在击退了园内的一些留守人员后,法国人开始劫掠这所皇宫。很快的,英军官兵也参加到劫掠之中。与此同时,联军向清军发出了最后通牒,限令其在10月13日向联军交出安定门,并释放36名联军被俘人员。在此后的几天里,联军被俘人员(或者是他们的尸体)被陆续送回了联军军营。鉴于有近20人被杀害,其余活着的人也明显受到了残酷虐待,联军对这种“凶残的犯罪”提出了正式抗议,士兵们的情绪也开始恶化,“这些尸体的样子……激起了普遍的愤怒”。于是,是到了做出“神圣的报复”的时刻了,有人甚至提议烧掉北京,让每一名清朝官员都受皮肉之苦。在经过再三权衡之后,英国远征军最高统帅——大英帝国女王陛下特使及在华全权代表额尔金勋爵——决定焚毁圆明园。随后,圆明园上空火光冲天,映红了半个北京城,“到了10月19日晚上,圆明园就不复存在了”。何伟亚(James L. Hevia)在《英国的课业》一书中将火烧圆明园视作19世纪大英帝国(以及其他西方列强)给清王朝所上的帝国主义教程的一部分。在这本书中,何伟亚用后殖民研究的视角重新描述了从鸦片战争到庚子拳乱这段时间的中国近代史。在这种视角下,由中西方共同参与的中国近代史成为了一个走向西方化的教育与规训过程,一个通过枪炮和笔所进行的、由教育和学习两个方面构成的过程,一个在战争、外交、档案、语言与市场等各领域中无所不在的训化过程:中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天朝大国与朝贡体制的国际秩序想象,并逐渐融入了建立在主权国家基础上的西方国际法秩序;它也逐渐从公然抗拒“文明”话语走向了接受“文明”话语,如果它拒绝“文明”,那么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圆明园之被焚,就是这课业规则中严厉惩罚的一部分。正如额尔金所认为的那样,将圆明园夷为平地是为了留下一个“持久性的印记”,唯有如此,才能在中国统治者的心中留下一个象征物,一个他们将会永远铭记并从中接受教训,同时也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象征物。在1860年的秋冬两季以及随后的若干年间,圆明园之被焚显然起到了极大的规训作用,它告诉清政府:违反国际法炮击外国使节,杀害和虐待敌军战俘,拒绝开放国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当然是最关键的因素),是要遭受英国老师多么严厉的惩罚与羞辱。自此以后,清政府开始了主动学习西方知识的进程,他们破天荒地向域外派出了使团,去向维多利亚女王道歉,甚至通过了英国老师的“考试”:在英国外交官/老师语嫣未详的情形下,郭嵩焘根据同文馆翻译的马斯顿《星轺指掌》的记载,主动向女王三鞠躬——按照西方的礼仪向西方的君主致敬。看来,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中央帝国,已经同西方各国实现平等了。然而,时过境迁,148年前发生的事,到现在已经淡去了直接的规训意味,它变成了一种历史记忆。历史经过了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过滤、重组和编码,它变成了一种想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涵义,在不同的时刻里激发出不同的感情。何伟亚给我们描述了帝国主义课业在清政府灭亡后的近百年历史中,是如何被塑造成爱国主义的动力源泉之一——国耻,而中国民众一次又一次的反抗又是如何被制造成一种对抗西方话语霸权——这种霸权总是将西方人的入侵塑造成“文明”对“野蛮”的启蒙——的反叙事,西方制造出了传教士这一殉道者形象,而中国的思想界则制造出另一类殉道者,那些在反抗帝国主义的革命斗争中献出生命的烈士们。而饱经沧桑圆明园,也就成为了人民共和国对近代历史进行爱国主义诠释的核心符号。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总是给我们造成这样一种感觉:1860年英法联军给圆明园带来的那场浩劫,彻底地毁坏了圆明园中的一切景物,圆明园至此变成了今日这般模样。仿佛历史被永远定格在了1860年10月18日——这一天三四千英军奉额尔金之命,放火烧毁了圆明园,之后的历史都没有什么值得去讲述了。然后,何伟亚告诉我们,在当时中国人也参与了圆明园遭劫物品的交易,甚至,有记载表明海淀村民有可能直接参与了劫掠本身!而只要真正关心圆明园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自从火烧圆明园后,这座皇家园林所经历的沧桑与劫难,远非三言两语能够道尽。圆明园被烧若干年后,同治皇帝曾下令修缮部分园内景观,虽最终因清政府财政支出困难,该计划未能完全实现,但也至少有数百间房屋得到了重建。直至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内的残存和重修的景观才被联军破坏殆尽。然后,侵略者能够抢走珍玩,能够烧毁木料,对园内的大量石料却是无计可施。辛亥革命后,北京成为北洋政府的首都,但由于时局动乱,北京当局的市政管理也显得极其薄弱和混乱。于是,强盗、小偷对圆明园的石料开始大肆偷盗,甚至军阀头头(广义上的强盗)也从圆明园拉运来石料用于装修自家庭院。而北京政府对此的态度竟然是公然允许:一纸政令竟然下令从圆明园搬运石料用于各处市政设施建设。燕京大学更是把园内一对石狮搬来装点自己校门(即现今北大西门),还拉来一只华表立在校园内,剩下的一只华表则被北京图书馆(即现今国家图书馆)分得……于是,在小偷、强盗、土匪、军阀、官僚、大学乃至普通百姓的共同“合力”下,圆明园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最终变成了今日这般残破不堪的景象。历史教科书却把所有“坏帐”都记在了英法联军名下,这种简化历史的做法,对于某些人来说确实是非常划算的。在简化版的历史教科书中,近代史成为了“敌与我”之间宰制与抵抗的僵硬互动过程,而各自阵营的内部分歧与混乱却被“敌”、“我”这些唯名论的词条掩盖掉了。然而,简化版的历史只能造就简化版的历史观,在年轻一代眼中,近代史仿佛成了“屈辱史”与“仇恨史”的代名词,西方国家永远被贴上了帝国主义的标签,永远的是凶恶、残忍的面目,对中国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是一只恶贯满盈的大灰狼;而中国则有着勤劳善良的人民,却备受各种屈辱与摧残,是一只可怜至极的无辜小羊羔。赛义德说过,西方人通过话语创造出了一个传统、野蛮的“东方”,以便和他们自己的现代、文明的“西方”遥遥对应。而我要说的是,在现代东方民族国家,民族主义话语也创造出了一个“西方”,只不过这个东方版的“西方”和欧洲正装版的“西方”实在是大相径庭:在东方人眼中,以“侵略者”姿态出现的“西方”总是同枪炮、租界、领事裁判权、不平等条约等等事物联系在一起,他们显得凶神恶煞,没有了温情脉脉,没有了文质彬彬。于是,我们在学生时代学到的圆明园故事便是这样一种“西方主义”,在想象中,圆明园被英法侵略者付之一炬、毁于一旦,之后它就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因此,简装版历史中的帝国主义显得更加凶残了,清政府显得更加腐败无能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显得更加深重了,而“落后就要挨打”从一般命题上升为了意识形态话语: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努力学习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勤奋建设祖国,使祖国真正强大,让中华民族自豪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诸如此类。1860年深秋的那次帝国课业,就这种被塑造成了民族史上的痛苦回忆,在民族主义话语中被反复哀悼。这一点,或许是额尔金勋爵万万没有料想到的。何伟亚是美国人,他的祖国在那个时代,非但没有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相反,他的国家本身就参与了帝国主义阵营的全球性杀戮与掠夺。或许是由于这个缘故,虽然他受到后殖民研究的巨大影响,而这种研究总是过分执着于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控诉与谴责,他还是能够在书的结尾风度翩翩地写到:“本书也试图把其他一些有关过去的视野,一些并非仅仅关注民族屈辱的视野带进到中国内部……重新去思考构建我们共同历史的方式,那些能够满足我们所有人的尊严的方式。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能抛开英国的课业,一起向前超越,西方就会超越傅满洲式的病态恐惧,人民共和国也会超越对国耻的过分执着。”观点相当公允,不是吗?确实是个好史家。然而,正如何伟亚自己所言:“当代欧美人或许既可以炫耀又可以忘却他们的过去,而中国人则没有这样可资挥霍的历史”。圆明园,它如今的残垣断壁,而不是曾经的珠光宝气,已经深深地铸进了我们的民族历史纪念碑。终于有一天,我来到了圆明园,身处园中的我,用手触摸着屹立的、坍塌的、断裂的各处乱石,却也着实感伤不已。十一二岁的孩童,挣托开父母的手,围着石料上下攀缘,玩得不亦乐乎。但我想,他们到了我这个年龄,若有机会再来此处,定会有着与我一样的感受。更小一点的孩童,却被年轻妈妈牵着手接受着生命中最初的爱国主义启蒙:“看,这个是皇帝,那个是洋人,皇帝是笨蛋,洋人是坏蛋!”我也知我为何而感伤,因为在这个最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个外国人极少出现(做贼心虚的表现?)的地方,面对着残垣与断壁,面对着保存完好的当年烧毁的木料与熏黑的砖墙,作为中国公民,作为“中华民族”(即便这只是个“imagined community”)之一员,屈辱感、爱国心骤然涌上心头。这不需要用什么高深理论去解释,很简单,这是人性使然,这就是民族主义的魔力,我对民族主义着了魔:我研究民族主义,莫非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者?学术心驱使我去挖掘历史的真相,而爱国心却驱使我去捍卫民族神话,于是,在两颗同样是赤诚的心的鞭策下,我小心翼翼地拆开后又编织、解构后又重构着一个个荣耀或是沉痛的民族历史记忆。[美]何伟亚:《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刘天路、邓红风译,刘海岩审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38元。本文载于《读品》,2008年9月16日。
  •     看完这本书的导论之后,我决定,以后少看汉学家的书。老外看中国,往往戴着有色眼镜,汉学家也不例外,往往他们假很多理论之名,更容易云山雾罩,混淆是非。比如何伟亚,他自称借助了后现代后殖民理论。导论部分充斥着不少学术废话,其中一段话表明了这类学者的基本心理,留此存照:“对于19世纪中国十分腐败的鸦片贸易和意在行善的传教活动——尤其是当我们认识到,这两方面的活动所要渗透并且重新塑造的是同一群人和同一个政治实体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使二者一致起来呢?当武力的使用以产生与人文主义道德传统中的某些抽象原则——这些原则在二战后也为普世的人权观念提供了思想基础——为理由,来证明利己主义的暴利行为正当性的时候,我们又如何解释这种武力的使用呢?当赤裸裸的侵略声称代表着法治并且把自己表现为正在全球进行法治的伟大事业时,我们对之又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加以解释呢?当某些中国人在20世纪一方面声称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一方面又心甘情愿地放弃历史悠久的文化信仰和本土之时而去信奉西方科学和政治形态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他们呢?我们应当如何判断——从哪一方的利益来判断——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这段话读来有些绕口,何伟亚的核心意思就是说,对英国19世纪在中国的行动,难以评论,因为其中既有不义的鸦片贸易,也有近乎行善的传教;其中既有英国的暴利强制,也有中国人的自愿接受。所以他对英国的殖民历程流露出一种难置可否的心态。仔细想来,前述问题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应该都不是“没有简单的答案的”问题。因此,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我认为,他的这些犹豫无非就是英美中心主义在作祟。明明是赤裸的武力入侵,去扯自由贸易、法治和人权那些所谓普世理念做什么?难道输出那些所谓普世价值观,就能抵消英国的战争恶果,抹杀你的侵略本性吗? 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悖论,如果那些观念真的是正当的,那么以暴力的形式输出,本身不就违反了这些观念吗?书名中的帝国主义可能有很多种解释,不过我倾向于认为帝国主义就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既然是帝国主义,那么帝国主义岂能生出正义之维?
  •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旧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但船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并且永远不能修复。”说完,他扭头瞄了一眼那写着“英吉利贡使”的旌旗,脸上随即流露出不屑的神情,在落日的余晖下,是那样的轻蔑与自傲。公元1793年,英王特使马嘎尔尼勋爵在乾隆皇帝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之后,灰溜溜地返回伦敦,正是在回国的路上,他说出了上述那番话。1840年,这句话得到了应验;而中国,也从此被英国拉入了近代国际体系。位极众人的老大哥,遇到工业文明的新贵族,双方不知就里,当然不敢贸然动武,而文化冲突,也就成为必然。马嘎尔尼跪下了哪条腿,我们无从考究,倒是数十年后,英国这个“蕞尔蛮夷小国”,却挟着无比的威严与冷酷,闯入了近代的中国社会。近代以前,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国际体系”在东亚相当长时间里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事实上,“东方国际体系”就是以朝贡为主体的主仆宗藩关系。无论朝鲜、安南,还是琉球、暹罗,根本从未得到与中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天朝大国被当作神一样供奉着,而众多小弟也从未感觉有何不妥。相较东亚而言,西欧情况则大相径庭。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诞生的《威斯特法伦和约》,标志着民族国家的开始。而一系列的外交、主权,亦一一得以确立,并构成现代国际法的基础。由此可见,“东方国际体系”与“西方国际体系”乃是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老大哥遇上新贵族,摩擦势必在所难免。最终,英国,成为了我们的导师,并通过“规训”与“惩罚”,“教导”中国人去适应这个日益扩张的“西方国际体系”。英国何以热心当导师?这个商人气质的国家,其实把对华关系看成是一盘巨大的贸易,利用通商的手段,去追逐最高的利润。面对原有的“东方国际体系”,要通商,则只能进入到中国的朝贡体系中去,成为其附庸国。这对当时领军西欧而又已经具备主权外交意识的大不列颠来说,无异于对其掌掴一巴掌重重的耳光,无论从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不可接受。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其实大多是实现了马嘎尔尼当初提出的条件和要求而已。只有破除既有的相沿成习的惯例,依照“西方国际体系”的法则去运行,市场才能开放,逐利才能成为可能。事实上,贸易不可能不计成本。远在万里的大不列颠,扬帆远征中国可谓极不化算,促使中国自觉遵守全球性商贸规范,正可大大减免英国的贸易成本,完全符合英国的自身利益。因此,自鸦片战争之后起,英国利用打、辱、烧、杀等手段,不断敲击清政府,以期劝诱清政府进行改革,“使清帝国适应以欧洲为基础的全球性外交规范和商贸规范”。不过不列颠导师的一片“良苦用心”,却并未能换来中国学生的“感恩之心”。英国千方百计羞辱中国,激怒英人,目的在于破除中国为中心的“天朝帝国观”,彻底瓦解“东方国际体系”。所以英国(更确切的是西方列强)极力向东亚地区灌输“主权平等”、“外交自主”的国际法精神,力求用“西方国际体系”覆盖东亚的儒家文化圈。然而结果显然是失败的,英国力促中国转型为民族国家的同时,却未曾考虑中国在昔日的“东方国际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问题。数十年时间,“东方国际体系”迅速瓦解,在“天朝帝国观”崩溃的同时,中国对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仇视也达到了顶峰。在迈进20世纪的刹那,英国及其同伴以极其残酷的方式为中国进行了“再疆界化”。最终,英国只是悲哀地发现,中国并未转型成民族国家,却已蜕变成一个民族主义国家。上半场的课业已经授完,却使学生激变成为一个偏执狂。数十年的课堂上,英国导师其实只对中国人说了一句话:你不再是老大!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可以标榜太多新鲜的东西在这份冷落的课业上
  •     内容对中国来说颇为老生常谈,视角却不错,都用英文材料也避免了再次被周锡瑞喷。最近越发觉得殖民主义无处不在,其实细思极恐……
  •     我在相当长的时间中陷入了一个对自己历史观念的恐慌中,原因是在某个论坛中跟别人吵架,版主出来说这种观点没法说不对,但是精英史观的成分,甚至不需要批评了。我得说我确实相信古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比现代人要充分的多,毕竟在多年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历史学习中,磨光了所有的鉴别能力,仅仅是一味的相信那些符合自己胃口的东西。我匆匆翻过这本书,觉得很好。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不能深切的找出问题,就会永远觉得这本书很好了。
  •     谁能给我个英文版的!!!
  •     刺瞎双眼……要是我把第五章全都引用过来会不会被导师杀掉啊……
  •     我觉得给中国写爱国主义教材的人要向何伟亚取取经,看人家是怎么书写这段历史的
  •     很大胆的视角,这个年代还敢用殖民视角审视世界的人不多了。八国联军坚持拆毁佛寺以证明【中国人的神不比洋鬼子的厉害】...以及居然有过【自由女神在约翰牛和日尔曼尼亚什么妖魔鬼怪准备瓜分中国的时候突然显灵】这样的奇葩电影...以及mark一下推荐本书给一个研究经学史的人并且在出租车上和他深入交换了关于新清史的看法...
  •     运用后殖民理论的去疆界化和再疆界化重新梳理了19世纪帝国主义侵华史
  •     值得所有严重关切中国近代史宏观问题的同仁阅读。
  •     何伟亚的后现代主义历史著作之一,似乎比《怀柔远人》易懂一些。
  •     English Lessons 合法做强盗的教程
  •     导论颇值得一读。正文部分就是一坨屎
  •     用一個下午翻完了這本書,很有感觸。我們片面地用中文史料,老外片面地用歐文史料,唉。
  •     2014.7.30—8.4 精读
  •     敌人永远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结局永远是一样的
  •     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时西方态度
  •     牛逼
  •     从欧美,特别是英国角度看中国近代史。印象比较深的几点:鸦片的“奇效”,列强报复行动的原因,中国知识与帝国档案,礼仪问题,翻译问题,软硬两方面的课业,列强对中国人性格(面子)的理解及其导致的行为方式,劫掠和对文明与野蛮的思考,记忆中扭曲的历史真相。
  •     角度很有趣
  •     quite an interesting point.
  •     這本書我覺得可以體現西方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大轉向,重新考量帝國主義對近代中國的影響,是對中國中心論的反動,也契合了當前歷史學界整體上對transnational history的特別關注。
  •     另一种史观
  •     只能说是一个好的起点,把中国放在全球殖民主义历史框架内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Hevia还是未免有些过于注重符号意义,而没能真正展开讨论殖民主义的这些"lesson"及暴力背后的动因。而一个“英国-中国”的概念框架又何尝走出了中国中心论的视角?尽管常常提到印度,却并未见到什么关于印度有价值的讨论。
  •     把中国的近代史放入到殖民体系的框架中,再尝试将其从中拯救出来。近代的中国需要开眼看世界,反过来说,西方又何尝不是要学习与中国相处呢。清帝国、英帝国各自有需要补课的地方,而相互认识的这个过程在现在也依旧再继续~
  •     在费正清(J.K.Fairbank)与何伟亚(J.Hevia)之间,我倾向于费正清。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模式还是有说服力的(虽然他后期对之也有所调整),何伟亚则过于“同情”中国、过于强调“帝国主义”之恶了。这种“亲善”的态度无助于解释历史。
  •     这么快就中文本了。。。这本没他先前那本好。
  •     Stimulating.
  •     故事讲得非常好。
  •     作者主要通过二次鸦战与义和团事件中的中外互动,探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在中国的文化过程:一方面是武器的暴力,一方面是语言的暴力,呈现出在西方压力下,中国被规训进新的白人世界的权力关系之中。作者将这样的过程用帝国教程的两面——去疆界化和再疆界化——来解释。如果以“课业”来形容西方对东方的教化,其中所透露的是文化的、种族的隔膜与不理解,甚至于文化与种族的自私,正如军队在抢掠行动中对于宗教设施的焚毁一样,破除异族迷信同样也是以残酷的方式将同化的可能留给将来。抛开意义的建构,事件本质却不会轻易改变,但当事人的不同书写和印象为日后的解说和阐述创造了割裂的倾向,也提供了弥合的空间。正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样,寻找一种共同的历史方式,“那些能够满足我们所有人的尊严的方式”,或许这是潜在的更柔性的理解方式吧。
  •     在我死于好奇心之前,这种杂食性的阅读将不会停止。前七章的论述基本没有超出我的预期,方法论是对福柯与萨义德的历史化改写。最后两章极引我兴趣也极具现实感:殖民文学中的想象建构与当下遗留的创痛紧张,可惜着墨太少。据搞清史的人说洋鬼子史料功夫不好,我不敢判断,单说此书视野新颖与论述丰沛,也是值得一看的。
  •     怎么说,英国对中国的政治文化输出?强迫或者潜移默化的……但书名意译比较更好。另外,谁能给我一个英文版? 有不少可以借鉴的视角,而且相对于《怀柔远人》,个人认为作者在处理史料方面更加娴熟。如果有原版的话就可以对比翻译在这本书的重构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在20世纪,美国是如何取代英国成为授课的教师的?这个,或许是一个对中国现代史研究者的挑战,但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题目。
  •     《怀柔远人》的延续,伴随着军事冲突而来的文化课业,和怀柔远人一样强调话语表述权力的问题。感觉本书中的后现代因素比《怀柔远人》要容易理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