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214033260
作者:魏丕信
页数:364页

内容概要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生于1944年,法国著名汉学家。早年攻读欧洲古典文学(拉丁、希腊、法国)和中文,1975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入法国国家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任教至今,1991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研究范围遍及人口史、灾害史、水利史、荒政史、明清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明清官僚制度等,有专著2部及论文50余篇,成就卓著,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

书籍目录

前言
中文版序
导论
第一部分有关中国饥荒的记录
一对自然灾害的初步考察
二流民问题
三社会动荡
四饥荒与地主制
第二部分国家干预
五官僚组织问题
六勘灾
七赈济
八供给:1743—1744年的实例
九价格调控
十加强与恢复生产
第三部分要点与结论
十一引论
十二国家经济措施的演变
十三赈灾的地理分布
十四要点和结语l310
附录A粮食发放的地区分布(A.1—A.10),直隶,1743—1744
附录B背景资料
参考书目
表格索引
地图索引

作者简介

关于明清时期的国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否定观点占据学界主流。本书作者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以救荒为中心,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本书以1743-1744年直隶救灾为实例,瞻前顾后,研究了国家的救荒制度、措施及其成效,所论延及官僚制度与管理、国家财政、地方社会、粮食安全、商业与市场、乡村经济和生活,等等,视野广阔。作者所提出的18世纪国家所具有的积极精神,在管理经济方面的高度组织能力、权威性和效率性,已为学界所肯定,由此也证明了本书的开创性学术地位。
目录
前言
中文版序
导论
第一部分 有关中国饥荒的记录
一 对自然灾害的初步考察
二 流民问题
三 社会动荡
四 饥荒与地主制
第二部分 国家干预
五 官僚组织问题
六 堪灾
七 赈济
八 供给:1743-1744年的实例
九 价格调控
十 加强与恢复生产
第三部分 要点与结论
十一 引论
十二 国家经济措施的演变
十三 赈灾的地理分布
十四 要点和结语
附录A 粮食发放的地区分布(A.1-A.10),直隶,1743-1744
附录B 背景资料
注释
参考书目
表格索引
地图索引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徐建青,1951年生。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中国商业和流通史,手工业史。1993年起任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2001年起任研究员。参加(或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商业史学会副秘书长兼现代史分会秘书长。学术专著 《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合著)《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出版。 (合著)《中国经济发展史·明清卷》,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出版;。(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出版。(合著)《中国村庄经济》, 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出版。(合著)《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 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出版;。(独编)译著:《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独译)《18世纪湖南的粮食市场与粮食供给》(论文),《求索》1990年第3期。学术论文 >. “一五”时期的投资与制度变革>. 老字号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 我国的商检市场与检验事业>. 建国前期的市价与牌价>. 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建国前期的农村商业中介组织与城乡交流>. 50年代农村商品市场变化述略>. 一个村庄50年的城市化变迁>. 50年代农村国家粮食市场的建立和取消>. 清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清代手工业中的合伙制>. 清代前期的公共事业经费>. 清代前期的民间造船业>. 清代康乾时期江苏省的蠲免>. 从仓储看中国封建社会的积累及其对社会再生产的作用
  •     一、谁的十八世纪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十八世纪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这使得十八世纪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究竟如何看待十八世纪便摆在我们的面前。 在此,以魏丕信《十八世纪中国官僚制度与荒政》一书为切入点,谈一谈究竟是谁的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国)十八世纪16至18世纪后期,正值欧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时期,也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迭起的时期。然而,与今日某些论者竭力把当时的中、欧描绘得同样美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欧洲启蒙大师们大都把中国当作一个近乎完美无缺的榜样。其道德之完备、政治之开明、法律之公正、经济之自由、社会之繁荣、技术之先进,不是“较文明的欧洲为优”,就是“足与欧洲相匹敌”,是“世界尚有凌驾我们之上的民族存在”(莱布尼茨语)。伏尔泰甚至提出“全盘华化论”,以为危机中的欧洲寻找出路。工业革命的(中国)十八世纪紧随着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化的兴起,风靡欧洲的“中国热”骤然衰退,进入尾声阶段。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中国尽管还是一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只是“未曾退步”而已。([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5-66页)进入19世纪,曾经辉煌的中国文明被黑格尔奉为世界历史的开端,但已经是历史深处极其遥远的绝响了。从此以后,“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马克思更是借用他人的说法,把这样一个停滞衰败的社会看作一具“木乃伊”。只有等到英国殖民者的入侵之后,它才能重新焕发出自身的活力,才有可能发生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而在同时代的许多传教士看来,惟有加农炮弹加基督教,或许才能够使中国进入世界文明国家的行列。二战后的(中国)十八世纪二战后,费正清提出了新的“冲击—回应”理论,即中国并非停滞,而是由变化的。只不过这种变化是在外力影响下发生的。如没有外力之介入,中国仍然不会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中叶,中外学者又对上述理论提出新的看法。其中以国内的“资本主义萌芽”论与西方的“近代中国”论为主。两者均强调中国的社会经济在明清有明显变化,而且此变化与同时期西方相似。如中国按此发展必然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世界一体化的(中国)十八世纪(一)改革开放以降,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分量也越来越大,中国的国际形象发生了阶段性的跃升。一位澳大利亚学者将这一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澳]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中文版序》,三联书店2004年版)更有人猜想,在未来的21世纪或者说在21世纪的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可能会再次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中心, 21世纪必将是中国的世纪。(参见[日]沟口雄三:《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中文版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跷跷板在中国这一方又逐渐升腾起来了。就连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另一种声音———“中国威胁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中国力量不断增长的判断之上的。世界一体化的(中国)十八世纪(二)在这一时期西方对于中国十八世纪的解读又发生了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以GDP来论中国之经济强大者有之;以国际贸易中中国处于巨额顺差论者有之;而以中国国家体系与官僚运作机制之完善与高效论者亦有之。可以说以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为这一思想的代表性理论著作。因而可见对于明清中国的认识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十八世纪那么,中国的十八世纪究竟是什么样子?在过去的五百年中西方对于中国十八世纪的认知带有非常强的本位论色彩。他们在看待十八世纪时总是有一个参照系在背后,一切的结论便在这一参照系下得出。无论是孟德斯鸠、伏尔泰还是黑格尔、马克思和后来的费正清、魏丕信、韩书瑞……二、“叫魂”与《赈纪》为什么要将孔飞力的《叫魂》与魏丕信的《十八世纪中国官僚制度与荒政》相比?首先、时间上的相似性:均以十八世纪为着眼点,且主体事件发生时间均在乾隆年间,相距二十年左右。其次、空间上的相似性:均是以中华帝国中人口最为密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为对象。再次、结构顺序的相似性:均以一个典型的区域性事件为切入点,在详细叙事与分析后进而转向对当时中国官僚制度的解析。最后、所得结论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差异性:“叫魂”悲观的认定“1768年,中国悲剧性近代的前夜”;魏丕信则乐观的认为“18世纪的集权化官僚政府有可能独立承担起大规模的、长时间的救灾活动”。相似性:均认为当时的中国官僚体系集权而强大。为什么在相似性的结论,即中国在十八世纪拥有集权且强大的官僚系统下会有态度相左的两种看法?深入分析两书的观察视角便可窥测出一二:首先、“叫魂”的论述着眼于两端,即最下层的民众与最上层的帝王;相比之下“荒政”的论述则更多的着眼于介于民众与帝王之间的官僚阶层。而这一差别便决定了两书对待十八世纪看法的差异。其次、“叫魂”着眼于乾隆时期波及江南、华北数省的一次妖术大恐慌;而“荒政”则以乾隆时期对直隶等地灾害的救济为核心。就这两个论题来看,一个在于“负面”的迷信恐慌,一个则是“正面”的国家救济。这便可以反映出两书之所以对于强大的官僚体系干预下的国家态度不一的原因。三、十八世纪的多面化解释对两书的论述差异分析中可知,对于同样的十八世纪研究,因所用资料、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的不同竟会得出如此不同的结论。这便使得十八世纪呈现出多面化的情况。因而不管是对孔飞力的《叫魂》还是对魏丕信的《荒政》,对其所得结论的考量均应考虑其所用资料、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不然的话,盲目的相信其结论便会导致我们对十八世纪历史的看待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从而使得十八世纪历史更加扑朔迷离。四、本土学者的反思如何看待十八世纪的中国同样也是本土学者不可避免的问题。就过往的研究来看,本土学者对待十八世纪的态度或多或少的受到西方本位观影响,即当西方看衰中国时本土学者也发出哀叹;西方抬高中国历史地位时也随着自豪。近几年来本土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也展开了讨论,并且力主在打破“西方中心观”的同时避免滑入“中国中心主义”。但是带着这样的思路所做的研究又不可避免的进入“反欧洲中心论的欧洲中心意识”,同样使得自身的研究带有强烈的背景意识。不怪乎夏明方发出“尽管明清中国只有一个,但是叠合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她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却又如此的不同,而且还“与时俱进”。从不太起眼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态,到与西方并驾齐驱的“近代化模式”,再到某种“超前”类型的“生态经济模式”,我们从同一个明清中国所看到的,恰好就是近代以来人类历史曾经发生以及正在孕育着的各类社会经济形态!真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了”这样的感慨。同样的研究还表现在将十八世纪的中国解读为“福利国家”与“选举社会”;“地方自治”与“公共领域”;“民族国家”到“天下体系”等等,即解读为各种“近代化”的萌芽,不一而足。而贯穿在这一本土学者“近代化”思路下的核心便是这样一个历程:参考文献孔飞力:《叫魂 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三联书店,2012年6月;高王凌:《关于十八世纪中国研究的几点浅见》,《清史研究》,2006年5月;千里、大同:《塞纳河畔两史家—法国当代著名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家贾永吉与魏丕信及其研究成果简介》,《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史林》,2006年6月戴逸:《十八世纪中国的成就、局限与时代特征》,《清史研究》,1993年1月;张玲:《灾害与社会之断想———读魏丕信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10月
  •     翻译了一篇关于抢米风潮的论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斌教授的论文其中引用了魏丕信教授的文章赞一个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救荒涉及统治者、官僚与地方精英三者的利益基础,理所应当效率会比日常管理高出许多
  •     清朝赈灾荒政制度的专题研究,资料详实,不过对中晚请仓储与荒政废弛的介绍和分析就显得不足了。两天翻完,方才听说原来魏丕信也是加州学派啊。 研究受阻,这两天又看了一遍,决定再加一颗星! 2016.4.20
  •     注意下所引资料
  •     和历史系的人玩的时候看的,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     想起天下粮仓,热天热地热太阳,敬天敬地敬爹娘~
  •     看的要哭了,所以说历史是一份孤独的职业。。。
  •     乾隆年间救荒制度详述,颠覆传统朝廷无能的观念(翻译要了亲命了)
  •     最近看的又一本讲国家与社会关系
  •     : D691/2412
  •     从救荒方面看中华帝国晚期尤其是清朝的官僚制度运行,饥荒与政治,切入点挺好。
  •     数据非常详实,算是从一个侧面描述了18世纪中国集权化官僚政府所拥有的巨大能量,一种比地方乡绅阶层更大的能量。
  •     2012/3/13 更新 又仔细看了一遍。本书在方观承《赈记》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和丰富。对于赈灾的考察从直接方式到长期手段,并比较了时间维度上国家经济措施演变——从18实际运用各种手段进行高效率地赈济到19世纪中央政府控制能力减弱导致的废弛,以及赈灾不同的空间地理分布。细节翔实,充以大量例证,同时不乏经济分析。可作为清代荒政事实的基本读物。
  •     主要反驳认为中国传统政权无力、低效的看法,将救荒建构为一种制度,探索其运行。所用史料集中在文人与官员编辑的荒政文献及少量政书,没有用到地方志是此书缺憾之一。现在这种单纯描述性的著作已经很难吸引到我了,所以读的不细,如果以后有用再说吧。
  •     很好的书,一个很好的研究侧面
  •     可能是翻译问题吧……
  •     西方人说明问题就是条分缕析!
  •     魏老师教你写论文
  •     翻译得不行。
  •     书中的写作针对的是外国对清朝的认识,其实我是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在外国学者心中,中国的制度是一种完全没有治理能力的体制。魏丕信的书告诉外国人,清朝盛世时期的官僚体制非常强大,这种体制在救荒过程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种高效的体制,随着国家的衰落,到十九世纪已濒于破产,地方官员不得不更加依靠地方绅富来组织救灾,可是这种与绅富合作的体制无法达到当年清朝盛时官僚体制所能达到的高效。。。好吧,其实在中国人心,我们一直觉得国家天生应该如此高效,否定就该灭亡。也许中国人对国家的要求太高了!!!
  •     中华帝国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能支撑那么久总是有原因的。
  •     乾隆朝后期-嘉庆朝滋生的问题,一直到道光朝耗尽所有的累积,没有了钱没有漕运没有常平仓,依旧在太平天国和各国侵略中撑了六十年,一个庞大的政府倒塌是多么大的惯性啊。//粮食或者货币,用盖章的方式资助灾民回乡,在灾年兴建水利和公共事业,种子与耕牛的借贷,确实没有想到,一个依靠马来传递命令的年代,已经如此繁复细致地做着组织,管理。最高点和坠落,哲学意义上的难舍难分,没法逃脱的规律吧。
  •     好好的一本书总是被翻译给毁了
  •     感觉对方观承产生了大大的兴趣
  •     80年代的作品,受到很多研究者的認可。現在讀來總覺得魏丕信使用的材料太過單一了。作者從方觀承的《賑紀》中抽取了一個「理想模型」。實際上《賑紀》提供了充滿困難的救荒場景。魏要證明乾隆年間的官僚制度的行政效率在救荒事業上體現了成功的一面,但我們還需要考量直隸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它與北京的政治關係,以及方觀承自身的能力。如果我們相信以理想模型去救災就能成功的話,那麼實際發生的困難就會被忽略,作者基本上沒有用下層的資料。幾個有意思的思考點,人口流動、地主制、行政文書的特性、市場的整合和國家干預。
  •     读后印象不深
  •     问题提出的一个好例子;重估18世纪
  •     了解中国古代地方政策运作和社会中间阶层功能的重要著作。
  •     易读
  •     有《赈纪》这种史料才能有这本书。不过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     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也美生命硬傷
  •     本书还是很值得看的~
  •     这部从晚明到19世纪中期的荒政史向我们展现了为什么赈灾在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仍能有如此强的制度化特征,不论是在人员、资源的配置以及动员上,还是在国家与地方精英的关系上,魏丕信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与传统印象完全不同的帝国。(参见@李伯重 的书评《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和荒政》)
  •     从对救灾政策和行动中承认清政府在社会及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翻译是硬伤。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