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电影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艺术 > 战争与电影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305079733
作者:[法] 保罗· 维利里奥
页数:27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震撼,这些控制屏乃是对于一场战争加以拟真的屏幕,而战争则日益地相像于一场持续不断的电影,或者永不停播的电视节目……不过,要等到二战之时,随着无线电电话技术的进展,无线电电报技术所演绎的默片才最终开口说话。一等德国列兵恩斯特·荣格在其著于1920年的《钢铁风暴》中,对工业化战争的这种去现实化予以如此的翻译:“在这场战争中,火力已然更多地投向空间而不是人,我觉得自己完全地陌生于我本人,就像在观察一个双胞胎……我能听到小小的流弹从耳边低啸着飞过,就好像它们是在掠过一个无机物件。”一旦向更远处观察,则“风景带有着一种玻璃的透明”。这一波及到客体、主体、环境的绝对透明感,使得对手双方的每个人都觉得既被看不见的监视者所伺空间的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感知所受到的扰乱,其程度致使荣格如此观察道:“逻辑思维的功能以及思考者的感觉似乎都被麻痹了。”这一感觉还会被雷达再一次地加以翻新,同样的,雷达操作者会产生驾驶飞机、具备空中视角的印象。为了消除这一人性因素,在二战末,人们发明出了“真正的活动雷达”这一手段,在此设备中,检测器的显示屏标示“真正的运动”,而计算装置则有意地弃用光学影像……这一切还会由(白南准的)电子影像胜利克服万有引力而再次得到复制。这种失重感,这种正常感觉被悬置的状态显示出,混淆正在“目击的现实”与其媒介再现之间建立起来;这种媒介再现是一种瞬时性的再现,在其中,连发式武器的密集度与摄影记录设备的新能力结合在一起,以投射出世界的最终影像,一个正在去物质化的世界的影像,不久,这世界将会彻底瓦解,于此之际,较之不再相信自己眼睛的敏感多情的监视者,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图像变得更加可信。

媒体关注与评论

《视觉机器》一书的作者保罗·维利里奥,在这部新著中,提出了战争的感知领域这一问题,探讨军人们以何种方式掌握了对于电影技术的运用,凭之而无休无止地组织与重新组织那致命之对决。有两类哲学家,一类哲学家让自己沉浸在过去之中,让过去作为现在的遗产和教训而存在;另一类哲学家则紧紧地盯住现在,并将现在作为预言未来的种子而对待。保罗·维利里奥显然是属于后一类哲学家:在他看来,未来的可能性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和机器——而不是制度和观念——的变革上面。这使他完全偏离了观念史的路径。显然,这是麦克卢汉和波德里亚式的传统——尽管他和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战争与电影》,这部维利里奥的代表之作,足以表明这个时代最重要预言家的不凡洞见。  ——汪民安

内容概要

保罗•维利里奥 (Paul Virilio, 1932—)是1970年代以降最富原创力的法国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城市建筑家、随笔作家。1963年,维希留与建筑师克罗德.巴宏(Claude Parent)成立“建筑原则”(Architecture Principe)团体,并发行同名刊物,宣扬建筑的“倾斜功能”(水平与直角被彻底弃绝),曾先后完成两栋建筑作品。1973年起执教于巴黎建筑专业学校(ESA),直到1999年退休。维利里奥的哲学著作围绕着一系列以科技、速度、城市、虚拟、事件、意外及失序为核心的概念群,代表著作有:《领土的不安》(1976)、《速度与政治》(1977)、《消失的美学》(1980)、《批判空间》(1984)、《否定的视域》(1982)、《马达的艺术》 (1933)、《解放的速度》(1995)、《事件的风景》(1996)等。
关于译者
孟晖 女,20世纪60年代出生,达斡尔族。198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学习,1990年肄业;1990—1993年至法国留学。现居北京。作品有长篇小说《盂兰变》,文化史研究著作及研究性随笔《中原女子服饰史稿》、《花间十六声》、《潘金莲的发型》、《画堂香事》、《贵妃的红汗》等,译作《西方古董鉴赏》、《我不是杀人犯》。

书籍目录

前言
兵不厌诈
电影并非我看,而是我飞
“汝等入影像地狱者尽丧希望”
即时性的假象
弗恩•安德拉影院
时间占先机,则权益占先机
镜头推移八十年

编辑推荐

《战争与电影》是棱镜精装人文译丛之一。

作者简介

摄影机早早就在美式战斗机的机枪枪管上方安扎下来,用于捕捉目标,用于正式确认敌人被击败的状况,之所以会有这一情况,原因乃在于,从一开始,在瞄准行为中,在步枪的窥测式瞄准具中,在远射火炮的平行瞄准镜中,武器的功能就与瞳眸的功能相混淆在一起。另外,1858年纳达尔首度发明从热气球上拍摄照片,1882年马雷发明连续摄影枪,“一战”期间对于航空拍摄及其译读的系统性工业化,这种种都显示出,以整个地区为范围而实施的摧毁战具有着电影的维度,也就是说,一片风景处于不断震荡之中,必须通过连续的摄影定格来随时加以重建,以电影的方式对各个不确定地带进行跟踪,在此,胶片取代了战区地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舞台的改换。伴随着夜间空袭,探照灯与照明弹的使用,袭击忽然间变成了一整场的特技效果,变成了投放在大气层中的映射,旨在混乱一群受惊民众的心灵。在这种投映中,音声与光亮都带有惊人的强度,随之,便是原子之光将两座城市的影像加以过度曝光。自从这昏蒙的一天之后,战斗中的照明便转化为间接式的,从此,一切都在阴极显像屏的弱光中游戏。这是影像的战争,系列的镜头画面涌现于屏幕之上,是末日威胁的信号,是热核弹头导弹的警世兆示。
《视觉机器》(La Machine de vision)一书的作者保罗•维利里奥,在这部新著中,提出了战争的感知领域这一问题,探讨军人们以何种方式掌握了对于电影技术的运用,凭之而无休无止地组织与重新组织那致命之对决。
有两类哲学家,一类哲学家让自己沉浸在过去之中,让过去作为现在的遗产和教训而存在;另一类哲学家则紧紧地盯住现在,并将现在作为预言未来的种子而对待。保罗•维利里奥显然是属于后一类哲学家。在他看来,未来的可能性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和机器——而不是制度和观念——的变革上面。这使他完全偏离了观念史的路径。显然,这是麦克卢汉和波德里亚式的传统——尽管他和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战争与电影》,这部维利里奥的代表之作,足以表明这个时代最重要预言家的不凡洞见。
——汪民安

图书封面


 战争与电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战争与电影》:以科学之瞳来注视战争艺术范典/文战争之于电影,是一个永远无法规避的素材,人们从战争中获得了剧烈的情感撕裂,也从中获得了工业技术的急剧改进。本书的视角独特,将历史与影像技术两者结合,以专业论述的口吻带我们深入到历史的细枝末节中,从而带出那些为我们所熟知的影像故事。“获知国家的实质、战争的实质这个问题,与获知感知的实质乃为同一性质的问题。”莫里斯•梅洛-庞蒂如是说。或许这句话,使得整本书有了一个可供挖掘的目的和性能,因为它实际上远远超过了大众对于电影的单纯热爱,而是从偏一个角度谈战争中技术衍生和工业手段的运用,也起到了启示现代生活的意义。战争中武器的强悍和不断改进,催生了一些用于“注视”行为的借助设备,比如望远镜、监视机器,它给予官兵们具备“千里眼”之功能,超出肉眼所能承载的视野范围。而战争又常常与作战速度连接在一起,这就不得不依赖电子成像技术,红外线的热感成像与雷达成像,这些电子光学之光很大程度上为人类开辟出更为精确和隐敝的作战方式。还有人将摄像头安置于飞机机翼发射器之上,以便撷取战争电影所需的作战视点,实际上这种方式也多为后来的电影所采用。战争催发了人们以自己的想象去建构一种可能,从而使这种可能在影像技术中成为不可取代的手段。作者引用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奇爱博士》的结尾,来指出他这一段“沿用”和“复制”了广岛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的手法很老旧,但遵循了现实主义风格,“直捣一个战争影像的本质”。库布里克是伟大的,因为他有一个忠于他“瞳仁”和“心灵”的摄影机,可是在战争的不断延伸中,影像技术也曾因叠印和曝光过度等问题而成全了一段叫“鬼魂工业”的时光,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之后,《通灵》杂志的主管莱马利和摄影师一起炮制了一批亡灵照片,最后被判犯有欺诈罪,被判入狱。这其实也说明影像技术发展过程中在保证精确的前提下,有时也会出其不意的出些“状况”,但这种“状况”在刚一出现时,往往就被赋予了魔力,不像现在,人们一见到不可思议的影像必定会说“这是PS的”。然而你不能否认,正是这些“状况”的偶尔发生,使得电影在真实中生化出更多虚幻和美妙的假象来,这也许正是撇去技术以外的艺术性。作者维利里奥是法国著名的城市建筑家、随笔作家、哲学家,他因自己生长的年代处于二战时期,对于德国纳粹暴烈手法印象深刻,而他在书中提到的一些影片以及明星,诸如阿斯泰尔的舞蹈在战争中起到了鼓动作用,玛丽莲•梦露是身材是所有军医们最乐意检查的身体等等,他用的影片案例都非常经典,乃至中国读者读了也懂得他所述为何。然而讲到战事理论,精确到技术理论之时,读者难免捉摸不透。这无论对于读者还译者,专业术语和文化隔阂难免有所疏远,这使得书不像一般的大众哲学好读。书的中后部分,也提出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摒弃战争电影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取镜,运用先进电子科技、电影剪辑技术艺术化的集成战争场面,他也从政治角度批判了当时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利用影像及声音传播来起到为希特勒权力生涯铺路的效果。“后勤学”(Logistics)是军事物流学的概称,整个军事计划执行的运输和维护所要用到方式方法,该词出自希腊文,有“精于计算”之意。当然,本书作者是以“知觉的后勤学”为副标,带出感官之于影像技术革命的重要性和精确性。他的书的前言中就讲到:“现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感知的后勤学’以及围绕在它周围的秘密所具有的终极重要性了。因应于一种要照亮一切的意愿,影像与声音的战争取代了实物的战争,它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把一切都提供出来以供观看,以供了解。上帝之瞳禁止一切的事故与意外,而影像与声音的战争正是对上帝之瞳的科技翻版。”
  •     从卓越网上订购了这本书,书的内容暂且不说,还没有看完。。。单从书的装帧上看,这本书就值得买,以后南京大学出版社要多出这样精炼的袖珍小书以飨读者。翻译者吗,孟晖也是名作家了,文笔没的说,比看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容易多了。很多时候,不是原书作者没讲明白,往往还是翻译自己都没怎么搞懂书的含义,就开始进行翻译,结果是误人误己,流毒无穷!《战争与电影》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深度没有因为文笔的流畅和易懂而有所减色,这也是我喜欢看这本书的原因了。
  •       这是一本“名不副实”的书——书名叫《战争与电影》,翻开来读才发现并没有书名所言那么通俗易懂。这本书展开的,除了战争在二十世纪当中对于电影技术的系统性运用,还有作者所提出的“知觉后勤学”理论下知觉与战争的辩论与思考。      作者是法国目前最具人气的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他还是一名城市建筑家、影评家、城市规划者、和平策略家以及人道主义者。当代思想界,再少有人如维利里奥这样全神贯注地致力于科技的进展如何改变战争形态的问题研究。上帝之瞳禁止一切事故与以外,于是影像与声音结合下电影式的战争,成为维利里奥眼中,科技翻版下的上帝之瞳。      【战争的知觉化】    在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面对战斗中需要的测绘地图,军事摄影就已初开端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战斗双方则在空中侦察时利用胶片拍摄电影片段还原战斗过程。在此之后,无线电波、雷达悉数登场,战争在时间上而非单单是空间上的图景还原越发的明晰。工业时代的战争,用维利里奥的话说,“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感知的后勤学当中,影像的补给变得等同于弹药一类军需品的补给”。       而随着“战区武器”的逐步消失,洲际导弹甚至光导武器(强力激光、粒子炮、电磁波武器……)的粉墨登场,核威慑的策略最终会变成作者笔下的另一种战争状态——“无休止的瞄准,始终钉牢,便能取胜”。就像金庸笔下高手出招前的踩着碎步转圈儿或者是美国西部片里牛仔枪口互指然后聊半个钟头一样,战争被知觉化变为一个平衡的状态,不再是枪炮相交、炸药轰鸣,而是建立在探测器、传感器等一系列可以产生影像的精密仪器下的“瞬时性功力”之上。       而在知觉化的战争下,电影顺理成章的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新的武器。真正的战争电影也不需要再去重现战场上的具体战役,也不需要临摹每一个士兵的样子,而是通过一系列心理上的暗示和催眠,使你从心理上产生意外的震撼。就像是发挥了攻心战术的效用,电影被加入了武器簿。       就像军队里的武器需要升级换代一样,二战期间彩色电影的风起云涌显得十分自然。所以当德国电影“老板”戈培尔有机会看到德国海军在检查盟国船只时搞到的美国彩色影片,比如当时最潮的《乱世佳人》,你可以想象他的沮丧。在戈培尔看来,与美国的彩色胶片技术相比,德国的成果堪称“一个耻辱”。之后希特勒与戈培尔所采取的任何关于拍彩色电影的大手笔强制手段,都显得不足为奇。比如1943-1944年拍摄的影片《科尔堡》(Kolberg),花了优质影片预算八倍之多的8500万马克,1945年1月30日首映却只能在法国拉罗舍尔(La Rochelle)的大西洋海岸军事要塞里,因为那儿当时还是德占区。       从维利里奥为书中章节的命名,也可以看出他是十分相信电影有这种神奇“武器效力”的:书中第一部分的标题叫做“Stratégie de la déception”(中文版里译作“兵不厌诈”),也就是《孙子》里所谓的“诡道”。而电影在战中或是战后,常常扮演的即是一个宣传力的精神作用,或用于振奋军心,比如罗斯福时代的《我们为何战斗》(What We Are Fighting For,1942/1945);或用于战后脱罪,比如日本右翼分子的《独立》(Murudeka 17805,2001)。但无论执政者如何试图去通过电影武器影片达到些什么,它们的效果似乎永远没有《卢旺达饭店》、《阿甘正传》、《奇爱博士》、《全金属外壳》这些反战影片深入人心。电影武器的竞赛,又何尝不是普世价值与倡导价值的一种博弈呢?      【科技末日见证人】    保罗•维利里奥1932年生于法国巴黎,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城市规划专家、文化理论家。人们经常把他与城市规划、区域军事化和组织性的激进构想联系在一起,他有关交战地带(war zones)、建筑学和批判理论的未来主义著作已经刊登在许多图书、杂志和展览会目录册中。       维利里奥的父亲是一名意大利共产党员,母亲则是一名布列塔尼人。二战时还是孩童的保罗生活在巴黎,“闪电战”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个在战争中长大的孩子,这些早期影响,使他对运动、速度如何构架现代社会,有了自己的理解。为了逃避城市内惨烈的战争,1939年,保罗一家迁往了法国的港口城市南特。       维利里奥早期曾在一家美术工业学院(Ecole des Metiers d'Art)学习艺术,早期甚至和亨利•马蒂斯(Henri-Emile-Benoît Matisse)一起工作——为巴黎一些教堂绘制彩色玻璃窗,直到他参加了一些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在索邦大学的现象论演讲和一些建筑学课程。1950年他变成了基督徒,甚至还参加了阿尔及利亚战争。       尽管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保罗•维利里奥最终还是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建筑师,他大多数著述都在研究关于建筑学和城市空间的问题。他的作品除了受到梅洛•庞蒂、埃德蒙德•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哲学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带有意大利未来主义(菲利波•托马索•马利内特)和自然科学(爱因斯坦)的色彩。       炮火与城市,成为作者童年生活的双重印记。而这些印记,也让保罗•维利里奥至始至终保持着对批判空间、科技进步、审美感知弱化等课题的热情。有人说他是“绘画艺术的批评家”,有人说他是“技术艺术的批评家”。但维利里奥个人的立场和回应实际上是,“战争、技术和城市的研究与解释,至少对我而言,完全是联系在一起。”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宋国诚对保罗•维利里奥的评价则更为有趣:“他是当代最激进而坦率的‘后现代解密者’。如果百年前马克思•韦伯以解除世界魔咒(disenchantment)来比喻理性战胜迷信和巫术,那么维利里奥则认为则认为人类又重新戴上了‘科学的魔咒’,至今未找到解咒的药方。”       而在科学魔咒之下,战争与影像间互为哺乳却又互相鄙夷的态势,终将悄然改变着二者的状态。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对武器,对军事了解得不多,大大降低了阅读此书的趣味。最喜欢安德拉影院那一章节
  •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配合美国大选“内情揭露”和韩国政局melodrama服用效果更佳...看似脑洞大开实则举重若轻。耸人听闻实在容易,因为大家都只说不听啊;愿意听的人和愿意读的人发现彼此。
  •     原子弹的闪光,以其刺目的光亮自动拍摄下人、物体所投出的阴影,一切表面都在瞬间变成了铭印的表面,成了战争的胶片。
  •     写得玄虚,翻译得拧巴,垃圾书一本
  •     打开之前以为是讲战争电影的,结果发现是讲电影化的战争的。格物致知,知觉的后勤学,又岂止是在战争!
  •     对于这个论题,偶好感兴趣
  •     战争时期的电影意义,却不是我想知道的电影主题与内容表达。
  •     与四条汉子齐肩,虽然感觉上弱了一点,但还是不错的一本书。
  •     真的很想见一下马莱的摄影枪
  •     关于第三帝国影像宣传策略的章节很酷!
  •     You shoot, I shoot.
  •     启发最大的是《纪实性的假象》一章,其中还提到了党同伐异布景的恢宏,恢宏到不忍心摧毁。与其说是战争与电影,不如说是战争后勤学,信息量大得难以消化,还意外了解到原来希特勒也喜欢电影,并且竟然很认同他说的“大众需要幻觉,有必要在剧院和电影院之外的其他地方也向他们提供各种幻觉。”哈哈哈
  •     令人大开眼界的诡异奇想
  •     战争是装饰死亡的艺术。(BTW:这本书的翻译实在是太晦涩难懂了……)
  •     读过的维利里奥的第二本书,法左的书看的不是分析,是想象
  •     这本中文表述确实不太理想,不过法国人写社科向的书翻过来经常这样,无伤大雅。不过里面电影段子真不少哦。蛮有意思的。
  •     现代人了解战争大都来自于传媒的视听资料,但是这些视听资料却又都是被选择与被遮蔽,被安排,被包装的现实,真正的画面却又是惨不忍睹的。
  •     射击与摄影,shoot!
  •     资料
  •     就肉眼所看到的而言,战场既没有整体局面,也没有广度、尺寸、形状。每一群士兵忙于各自小型的战斗,而大规模的肆虐正在蝉食整个土地。科技发展到近代,电影作为震慑工具,时常在军事工业中被译读成为死亡献身的美学。同时,战争行为也催生了彩色胶片的普及,1917年在一战中成立的乌发正,在武器财团的资助下为战时德国放映了大量影片。转而特意提一下作者,之前买过孟晖的『花间十六声』,她擅长对文化史做精细的考究,今次翻译了一本术语满满的概念译本,竟然也意料之外得不错。
  •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宋国诚对保罗•维利里奥的评价则更为有趣:“他是当代最激进而坦率的‘后现代解密者’。如果百年前马克思•韦伯以解除世界魔咒(disenchantment)来比喻理性战胜迷信和巫术,那么维利里奥则认为则认为人类又重新戴上了‘科学的魔咒’,至今未找到解咒的药方。”
  •     從鮮少被提及的武器科技角度出發來勾勒視覺同電影史流變與軍事、科技、權力體制之間的各種勾搭,雖然有些分析現在看已經是常識了,但從理路上看還是很標準很值得一學的後現代論述操作,電影史八卦滿好看的,但是還是覺得很不夠喉,缺乏電影文本細讀,怎讓人信服你所說的戰爭和電影間的嚴密映射關係呢?
  •     撇开某些晦涩的字句不谈,有着如此装逼外观的一本书居然怪有趣的.
  •     初阅于2013.04.11
  •     关于战争技术的发展与观看方式的关系,启发很多~
  •     处在被媒介包围之中,视觉政治代替了感知。好书。
  •     现代战争和电影都是上帝的原初造物——光——的再度君临。
  •     想到二战时霍夫兰进行的军事教育电影对新兵影响的研究,果然传播学的量化太浅了。
  •     译者语文不行,翻译很渣,两星全给插图
  •     知觉后勤学——“看”即地狱
  •     没有不“表演”的战争。只要被看见,你就输了。
  •     保罗•维利里奥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战争的视觉化,对电影在战争中起的作用有一个较新颖的梳理。值得一读。

    另外,保罗的人生经历在这本书的创作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也可借以窥探
  •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电影出现了~
  •     战争与国境线被先行赋予你的身体。
  •     法国人写的,买了,正在读。
  •     其实剔除了电影元素,内容会更纯粹
  •     额...看了就是看了
  •     短小精悍
  •     1984年写就的书,竟过了将近30年还在有趣味;一个世纪以前的事,现在看来如同昨日.上帝用7天创造世界,百年影史,发端是一场战争.......
  •     军事是精神性的。
  •     如果这本书有哪些地方我没读明白,那一定一定是翻译的锅,读到想掀桌。内容本身挺有意思。战争,电影的第三维度,大型幻觉的发生场。
  •     电影、游戏屏幕与战争,难道这不就是未来的战争模式!
  •     好多专业术语之类的。。。= =。。。
  •     被书名骗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