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江湖·燕子坞(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武侠 > 量子江湖·燕子坞(下)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50209404
作者:陈怅
页数:300页

章节摘录

张塞“啊”地放开扶着小闻的手,向后跌坐到地上。    “你……为什么这么说?”    “今天早上,魔教的人包围了我们庄,周远…-·他用降龙掌法打倒了护墙,魔教的人就冲进来了……”小闻艰难地说。    “降龙掌法?”张塞颤抖着声音重复,“这怎么可能--周远他不会武功的啊。”    “是我亲眼看到的,”小闻艰难地抬起手,指着远处布郎屋的方向,。都是……我的错。”    他说完后,手臂缓缓地放了下来,便不再动弹。    张塞俯过身去拉住小闻冰冷的手。这个昨天偷偷将他们带进庄里避难,用可口的食物招待他们的善良少年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张塞抬头望向头顶那诡异的光芒,想放开声音大吼大叫地发泄,可是喉咙却像是被人扼住一般发不出任何响声。    怎么会变成这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仍然试图找理由解释,可是小闻是没有任何理由在临死前说谎的。黄教授的话幽幽地在他耳边晌起:到目前为止,《慕容家书》上所有的预言都不折不扣地实现了……    张塞只感到全身忍不住剧烈地颤抖起来,深深的恐惧使他如置身于万丈冰川之下。他的神思已经完垒迷离,根本就无法察觉到一个身影急速地从后面朝他移动过来……    韩家宁自从被江灏远逼着进了鬼蒿林之后,可谓是经历了几轮悲喜。    昨天在格致庄外面,他一度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再次捉住周远,可是没想到关键时刻竟被他突然使出的疑似“神龙摆尾”的招数打伤,随后又披格致庄赶回来的男丁阻住了去路。    韩家宁又是惊惧又是懊恼,但是多年养成的隐忍老辣的性格却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更加激起了他求胜的欲望。他开始相信江灏远之所以这么在意这个乍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一定是有非同寻常的原因。江湖经验告诉他,一件事情越是诡异复杂,就越有风险,但其中也就蕴涵着越多的可以加以利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格致庄那些家园被毁、妻小被屠的精壮男子们立刻和他手下的镖师们动起手来。参加这次行动的黑衣镖师们都是安护镖局里武功最高强的精锐,但悲愤的格致庄庄民们却个个勇不可当。他们的武功路数自成一系,又有各种精巧的武器机关,镖师们竟一下子就被杀死了七八个。    情势突然急转直下,坏到极点,韩家宁却反而镇定下来。他审时度势一番,知道绝不是这些庄民的对手,便撇了他的手下逃人了树林。    格致庄的男丁们四处追杀镖师,直到每一个都被他们千刀万剐、死无全尸为止。但这些杀红了眼的庄民并没有停手,他们甚至顾不得掩埋自己的庄主和妻小遗体,就发狂般地驾船出去追击周远。韩家宁因此逃得一条性命,他绕回格致庄,胡乱找了些烧焦的肉食充饥,然后在一幢大屋的余烬旁过了一夜。今天早上起来,他正在谋划该如何去寻找周远和丁珊时,就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子叫喊着冲进了庄内。    韩家宁认出那是武林历史系的博士备选张塞,是漂入鬼蒿林的七个学生之一。他顿时心中狂喜,知道大难不死,老天爷又给他送来一个机会。    张塞呆呆地守在两个庄民的尸体前,直到韩家宁来到近旁,才恍然转过头来。    韩家宁在燕子坞任职多年,对燕子坞各系学生的武功都了如指掌,知道历史系的学生武功都不强,于是剑尖一晃就直接抵住了张塞的咽喉。    但是张塞的战斗力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他目光涣散地转过头来,表情里满是死灰般的绝望。看到剑尖后,他惊叫一声仓皇地朝后躲去,却在尸身上绊了一跤,仰天摔倒在地,手中的包裹滚落到了一旁。    韩家宁正要说话,却看到张塞绝望地从地上挣扎起来,爬过去抓那包裹。韩家宁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从别人的动作表情里寻找头绪。他立刻明白了那包裹必然有十分重要的用途,立刻施展轻功越过张塞,用剑尖将包裹挑到了手中。    张塞果然轻叫了一声,眼光急切地盯着韩家宁的手。    韩家宁小心地打开包裹,用拇指拨开里面一个陶罐的盖子,朝里面望去,罐子里是一种暗红色的凝胶状物质。他用鼻子嗅了一嗅,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强烈却不知名的气味。    “这是什么?”韩家宁问道。    “韩副总长,这些人都是你杀的吗?”张塞却愤懑地质问道。    韩家宁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再次问道:“这罐子里是什么东西?”    “这是…·疗伤的药品……”张塞只能回答道。    韩家宁当然知道普通的疗伤药品绝不会让张塞有那种紧张的神态,他冷笑一声道:“哦,是吗?这么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    他一边说,一边就要将手中的罐子向旁边扔出去。    “不要!”张塞果然焦急地叫喊。    韩家宁得意地笑起来,虽然对手只是个失魂落魄的学生,他依然获得了一种掌控局面的快感。他出剑“刷”地在张塞肩膀上划出一道口子,又朝他小腹重重踢了一脚。张塞立刻惨叫一声,痛苦地摔倒在地上。    “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告诉我这是什么东西吧,免得再受皮肉之苦!”韩家宁刚出两下狠手,语气瞬间又转为温和,仿佛变回了那个很受学生喜欢的温文尔雅的副总长。    张塞咬紧牙关望着韩家宁,思考着该如何回答。    “你最好不要骗我,”韩家宁补充道,“如果让我知道你在说谎,我会立刻把这个罐子摔个粉碎!”    韩家宁高高举起那个罐子,做出随时都会放手的样子。    “这是……金蛊毒王散的解药……”张塞终于缓缓地说,“这是实话……我绝没有骗你。”    韩家宁盯着张塞的表情,发现他那种绝望无奈的神情并不像是伪装,但他还是逼问道:“胡说八道,你怎么可能会有金蛊毒王散的解药?”    “这解药是用庄后面山坡上生长的蓝实草炼制的…”张塞轻声说道,神情中俨然已经放弃了反抗,“蓝实草是当年神农氏发现的解毒神草,许多年前就已经绝种,只有在鬼蒿林里还有生长。”P5-P7

内容概要

陈怅,天涯著名ID,某英语培训机构BOSS级人物。金融硕士毕业后在华尔街从事金融衍生品定价工作。闲时唯爱钻研中国文化,尤爱武侠。受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的启发,灵光乍现,窥破“武之神髓,侠之精魂”,破天荒开创量子武学理念,著成奇书《量子江湖》。第一卷《燕子坞》在天涯论坛连载时 ,数百万读者不停刷新页面等待更新,被网友誉为“大陆新武侠扛旗之作”“金庸之后最好看的武侠小说”。

书籍目录

第九章 神衰气竭力渐少
第十章 意犹难舍自辛劳
第十一章 相守相望不忍弃
第十二章 誓携旧知返故巢
第十三章阴雨濛濛梨花渡
第十四章暗夜遥遥复燕路
第十五章应使离魂惊梦醒
第十六章疏影双绝燕子坞
尾 声

编辑推荐

《量子江湖(燕子坞下)》编著者燕子坞。    神秘量子引发武学猜想。千古奇书揭开江湖谜案。出任魔教教主的孤僻数学天才。变身正义杀手的毒舌历史学者。荣选皇妃的双面绝色少女,三个人被命运引入迷雾笼罩的孤岛……    在《量子江湖》的世界中。武功不再是幻想。而是可以理论化、量化、实验化的科学产物;江湖各大门派也成为分科系培养武林人才的合法高校。支撑武学基础的是“黄裳一张三丰理论体系”,但又存在三种无法被解释的神秘武功:降龙掌法、六脉神剑与波微步。这足以撼动江湖世界的巨大悖论始终困扰着武学理论界。直到一个头脑非凡的天才少年出现。

作者简介

《量子江湖(燕子坞下)》编著者燕子坞。
在《量子江湖(燕子坞下)》中,武功不再是幻想,而是可以理论化、量化、实验化的科学产物。支撑武学的理论基础就是“黄裳—张三丰理论体系”,但又存在着三个无法解释的强大武功:降龙掌法、六脉神剑与凌波微步。这足以撼动江湖的巨大悖论始终困扰着武学理论界,直到一个非比寻常的数学天才少年周远出现。  
母亲离奇失踪,身世波谲云诡,周远是个不折不扣的麻烦人物,再加上天生身体有缺陷,无法修习任何武功,只能暗怀悲伤在燕子坞武术学院理论系荒废自己的青春,直到惊天阴谋将他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危难中。
在整个武林都岌岌可危之际,周远凭借超凡头脑,突破了武学理论瓶颈,发现了迥异于传统武学理论的新武学——量子武学,拉开了轩辕朝武林第三个大时代的序幕……

图书封面


 量子江湖·燕子坞(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小说上册让武林读者们惊艳了一把,但漂亮过后,又有什么新招来吸引观众呢。作者一记新招带出了武侠小说的现代写法,但写法归写法,技术不能吃到老,终究要靠内容好。有一篇评论提出了一个很新奇的想法,说作者到底看了金庸小说多少遍?这的确是个好问题,但这个问题恐怕作者自己也回答不了。我想说的是,只要你把某些小说看得足够多,你就能写出小说来。看红楼梦看无数遍,就能写个甄嬛来,看Holmes无数遍,就能写个工藤新一来。学画画的人都知道,练习靠写生,不靠临摹。看着别人的画,感觉各种新奇古怪浪漫优美总之就是比现实还好看。看一下自己的石膏,枯燥无味直白平淡,根本就没有提笔的冲动。临摹别人的画,不但时间更短,而且画一出来,自己也被吓到,好好看啊。如果一个人一直沉迷在这种临摹的幸福之中,那这个人永远都只能是个画匠,而不能成为一个画家。好像上册的评论已经说过这个问题了,作者只是临摹了金庸的画作,而且用了新的颜料新的技法,但内容还是那些内容。大家觉得好看,只是因为怀旧和熟悉的味道而已。再想得深一点,还不只是这样的差距。从古到今,从希腊到意大利,从四大名著到金庸十四部,好像都有一种习惯。之前这么多年可能没有留意,但通过MARVEL的漫画和电影就逐渐看出来了端倪。这种习惯就是起名号和设定终极人物。就以作者引用最多的天龙八部为例吧,小说的前部就已经埋伏了逍遥派这个终极教派,从而把一大堆的正邪高手都联系起来了。而在起名号的问题上,也一开始就设定了南慕容北乔峰和四大恶人这种数字化起名方式,就靠这两套外号,就把书里另一半的人物都联系起来了。更为重要的是,只要这些坏人还没死,小说就能一直写下去读者也一直跟下去。作者缺的就是这些了吧。男主的敌人是谁?一直没有介绍也没有提示。虽然作者早已公告天下这套书一共有七本,但对后面的那些其实根本没有想仔细,甚至可能连个大概脉络都还没想好。否则,在这个第一部里还可以设更多的伏线,让更多的大鱼露一下脸。在第二册的末尾,作者给出了一个惊妙大反转,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劲敌,但居然最后一页给写死了。作者这是想靠自己的华丽文笔把读者带到第七部吗,难道自负的魔教头头就是映射作者自己?书中有提到,第五部里面会有华山论剑,而且是男主和女主去参加,这就说明了男主女主至少还能撑到第五部,而且还很可能在一起,这是在给大家定心丸,放心吧,我不会学马丁的。但中间的二三四部怎么办?怎么撑下去?无论你本来想打多少分,一分也好,三分也好,书末简简单单两页的后记就能让你的分数往上提一分。看来作者的特长是写应用文,而不是记叙文。难道这就是理科生的通病。
  •       虽然很久以前就看到过这一系书的名号(当时还看到有人将之与《剑桥倚天屠龙史》并称为两大奇书),但直到上周在书城里看到这套书(同时看到的还有传奇中的传奇《克苏鲁神话》上下两本,世界三大悬疑惊悚大师合力打造的传奇哦,几乎当今所有奇幻魔幻小说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出渊源,而且要论史诗巨作,现代所有史诗巨作在它面前都要下跪叩拜了吧),这才打算一睹其芳容。  而要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如若要将物理和武学结合,这件事本身就如同柔和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般,充满了神秘感。  当然了,要论物理和武学的结合,这本书绝对算不上是创新。要论这方面的鼻祖,大概可以追溯到我初中时候看的台湾国立科技大学理论物理系毕业生莫仁的《无元世纪》系列的《星战英雄》与《星路迷踪》这两部了吧——这一系列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国内网络玄幻界,特别是修真一系,基本可以认为开创于斯,虽然整个大流脉更早可以追溯到黄易,但说莫仁是这方面的一面旗帜应该不为过。莫仁之后的嫡系,总喜欢用一套貌似很严谨的理论来解释何为修真,以至于莫仁自己在此后的无元世纪系列里都放弃了这一做法(不过在别的系列,比如异世系列,却还是在如此而作)。  所以,在初看到《量子江湖》的介绍时,脑中所想的便是这样的一种修真书。  尤其,当下网络里修真泛滥,现实里玄幻肆虐,所以自然而然会将这两者的种种缺点整合在一起,于是对这一量子武学的前景就不看好了。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其实很多书名都会不自觉地从眼前飞过。比如《蜀山传》(在某些事件上闪回到未来的大结局,这点是《蜀山传》系列的一个特点),比如《钢之炼金术师·动画版》(看到最后李天道的终极计划,一瞬间就想到了《钢炼》里的贤人之石,帮人造人们不断轮回),金庸的就不说了,特别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周远在某些程度上比张无忌还要木纳。张无忌至少知道什么时候不应该冒傻气,周远却能在赞美女主的时候提出并论证黄金分割率……),然后是很久以前看到的现代武侠小说(大概主要是从还珠楼主算起的吧)颠之不破的烂俗规律集(最著名的三条定律都被一一应验了:1,跳下山崖必不死;2,隐士高人为授书;3,男主偶得旷世功)。而且小说里的网络小说风格其实还是很突出的(最突出的就是几乎所有网络小说里男主/女主都会萌发一种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女主/男主周全的几乎变态的心理诉求并一一化作行动),虽然相比港漫故事流程来说已经正常多了,但我相信在某些程度上作者(据说是华尔街金融从业者,也是国内英语培训机构Boss之一)还是有着港漫里故事边写边出一气呵成所导致的流弊,那就是这里设下一个包袱,后来却打算用别的手法来抖。  但相比这些手法来说,有一个问题确实我个人认为最致命的。  这事要从推理小说说开去。  好的推理小说是怎么样的?那就是作者和读者其实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随着剧情的铺展,线索的积累,作者和读者将面临相同的谜题各自解答,并最终在智力上一绝高下。  所以日本推理大师我孙子(不是骂人,他真的叫“我孙子”,我孙子武丸,当然,是笔名)就认为东野大神的《X》不是本格推理,而且一般的本格推理界都不会认为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是上品——不过大家对阿婆的书还是保持一致的认可的,尤其是暴风雪山庄开山巨作《无人生还》。  回到量子江湖,上述问题就表现在:周远在后半部分利用高超算学所看穿的诡计与谜题,事实上对于读者来说只有干瞪眼的份。  当然,武侠不是推理,所以干瞪眼本身其实没什么可批判的,但可批判的是后期周远的形象已经接近福尔摩斯去养蜜蜂前的状态了(这里的典故是这样的:福尔摩斯最后不但侦探,去了伦敦近郊养蜂,还写了不少书,这些都是在《最后一案》之后借华生之口而说的。而在此之前,便是柯南道尔创造的福尔摩斯系列的后半程,这个阶段的福尔摩斯探案基本不是靠推理,而是靠直觉。虽然就本格推理论,即便是《血字研究》与《四签名》时期的福尔摩斯也不是单单的推理,而是刑侦大于推理,但后期基本可说是纯直觉的臆想了,让人想到了清凉院流水的JDC系列之不知火翁,以及JDC之首)。  因此,给人的感觉,是后半期的周远已经不是人了,而是神,一个被江户川柯南以及被作者二重附身的神,总能知道谜题的答案,通过常人无法承受的一雷闪(大家还记得柯南君每期一次的摸电门么?而且,对比柯南与金田一,就可以更多地感受到我孙子对东野的看法了)而获知了真相。  这可以说是本书后半程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吧——这也是我说这本书里网络小说风格明显的一个原因。  如果进一步抛开手法,仅就叙事来说,本文里多线并进,也是时下最流行的写作手法——话说以前看金庸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还不是多线并进的,也就《天龙》算是如此,因为主角有三人。《笑傲》基本就是跟着男主一路走,《雕儿三部曲》里也基本是跟着主角(郭靖、杨过、张无忌)一路走,很少走岔路。  古龙不熟悉,不过记忆里似乎直到最近这几年,多线并进的叙事方式才开始成为一种主流。  这种多线并进的好处,就是每到一个悬念被提出的时候,立刻就切线了,给读者留下了心痒,胃口被吊起老高,只能且听下回分解。  这在两种形式的故事叙述中最常见,一类就是网络小说,以一贴一贴的形式发送,这种多线并进来置悬的方式是最常用的;另一类就是以港漫、日漫为代表的漫画(美漫的期刊连载形式不是很熟,不过以前看DC的《极暗之夜》,也就是零点危机、无尽危机倒计时后的一小高潮,的时候并没有发现DC的连载漫画有港漫那么明显的多线并进风格,虽然DC里英雄众多,不过这里的多线并进并不是太明显,至少不是为了置悬而设。不过当港漫武侠剧鼎盛的上一个次世代,日漫里的叙事视角却是老老实实地跟着主角走,并无多线并进的情况,比如盛极的《龙珠》、《圣斗士》、《幽游》、《北斗神拳》等,以及当时国产仿日风的《小山日记》、《雪椰》等),以及美剧、英剧为代表的情节剧(区别于肥皂剧与情景剧)。  比如《神兵玄奇》,里面第一部中的多线并进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而且基本每次都会在一个高潮涌起到屌爆的刹那,告诉你且听下回分解。  日漫里的《火影》也是如此(话说佐助的酱油是要打成陈醋才罢休么?)。  美剧就更不用说了,以《Lost》和《24小时》为代表,每集末尾的鼓点总是那么地让人悬心与杀心并起。  这种叙事手法,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显而易见地就是为要一段段挤牙膏发文的作者与编剧们所预留的,而且也是最符合当今商业模式的一种编故事手法。  对于静心作书的文匠来说,过多的多线并进与置悬往往会打断自己的思路,所以除非对故事的掌控游刃有余,不然不会如此冒险——比如港漫,多线并进的一个缺点就是你会发现一些人一些事前后似乎脱节了,某些人某些事似乎被作者给遗忘了,后来才被从垃圾桶里捡回来。而且这也是上一个次世代的港漫日漫里主角无限制升级的一个祸首(话说美漫里大公司有胆量定期不定期地来一次重置,这和以黄玉郎为首的港漫重绘有不同也有相同,又是一个不错的研究对象——我以前用了N个月研究过当代漫画与古代神话的体系对比,所以这一现象说不定也可以对应到古代神话体系中的某些现象)。  就本文来说,作为以天涯论坛仗剑版为根的网络小说,自然而然地,采用多线并进与置悬的方式,是最自然的小说开发模式。反之,如果说作者是自己一个人闷头写,不顾他人,那么就很可能不走这种叙事模式了——然后结合现在包括SFW在内,很多新小说都越来越走多线并进之路,可见,网络对现实的冲击绝非大家所认为的那么“显而易见”,正在从思考方式,乃至交流方式入手,从底层改写人脑的驱动(再度推荐那本《语言是如何规范思考》)。作为思考,同样是“一贴一贴挤牙膏”的创作方式,金庸等人的很多小说都是在报刊上连载而成的,和现代在网络上连载而成属同种性质,但为何金庸们的小说并无过多这种多线并进呢?这里就不得不再提一下莱姆与他的《宇宙演化新论》了。  然后是说最主要的,故事。  讲故事,是小说的核心。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来说,即便用相同的叙事手法,由于措辞的不同的,节奏的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会不同——有人可以光用念数字,将听众念哭,你行吗?(有看过放慢一倍的《江南丝带舞》吗?各种爆笑哦~~)  最近就在构思一个“登山计划”,即将一些小说,在保持剧情、人物、事件等等关键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重写一遍,这也算是一种元小说创作与二次开发了(为何叫“登山”?翻翻东野大神的《X》去吧)。  一个故事的好坏,除了这件事情本身,说故事的人对这个故事的把控也是很关键的。  对于《量子江湖·燕子坞》的故事,其实其本身在抛开所有装饰性雕琢后,还是很简单也是很传统的(下面是剧透,自读党情绕行)——  经过数十年的平静,江湖上再起波澜,而原本平平无奇的男主则在波澜将起之际与女主邂逅,引发了一连串的奇遇,无意之中领悟了全新的武学,获得了传说中的武林秘笈,揭露了当年的阴谋(这几个基本都是武侠小说的定势),最后以魔教当世转世教主的身份,与前任教主的转生体对决,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获胜——这个结局和传统的不非常一致,不过整体来说还是很符合传统武侠剧本的。  而奇遇的过程,也和经典的武侠套路相符,都可以看作是RPG游戏,遇到了很多NPC,完成一系列任务,获得装备奖励。  当然,要弄出一个完全突破如上套路的故事本也不容易,不过记得当年看的《风云·九天凤舞》便很不寻常,故事始于无名中了凤舞箭,激战之下失忆(让人想到了琼瑶阿姨……),随后和凤舞生活在一起。  而在如此传统的剧情线索下,让人们保持旺盛的阅读心的,就在于故事中不断涌现的小悬疑,与贯穿始终的大谜团——这也是置悬的主要作用。  几个大谜团,其实到了故事结束也还没有被完全解释,但随着周远在回生草作用下的百倍功力大放送一条金龙叼走爹的完美收官音,所有被留下的谜团在这凄美的诀别面前已经不重要了——何况还有下一部《姑苏城》言明在等呢。  对于物理来说,这里留下的最大谜团就是以广义相对论为代表的魔教武学(可以猜到,这套武学应该是始自慕容复从斗转星移中领悟到的《慕容家属》第二册,而后前某代魔教时期被发展为明教的乾坤大挪移。现魔教两长老的武学可以看作是“时滞”,而乾坤大挪移是“空移”,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如果真按照广义相对论的角度而论的话)到底会带来多大的惊喜。  事实上,周远所悟的量子武学的故事可以说只开了个头,而且在这第一部的故事中,这量子武学除了内力激发显了个量子性,别的地方和传统武学并无不同,因此虽然作者言明六脉神剑与凌波微步可追溯到量子武学,但如果只是内力发作不同的话,就没多少看头了。  因此,这个第一部的结尾可以说让人对在未来六部里量子与相对论在经典物理与武理世界里的冲撞有了很高的期待——希望不要落空。  拉回到故事线里,其实最错综的部分在于前代魔教、现代魔教、武林与朝廷之间的关系,这让人想到了《笑傲江湖》(而人物个性与命运则让人想到了《倚天屠龙》,但个人希望后来的发展会是《天龙八部》)。结合颇具现代感的关系设定(比如武当会议与华山备忘录,这些都蕴含了一定量的现代政治体系结构),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事实上,金庸先生应该是打算保持古代的古味,所以并不将这些现代元素以显式基因的方式植入,否则以上个世纪大陆所发生的事情,以及香港与大陆的关系,小说中的武林与朝廷的定位,金庸想写的话实在实在是太容易了(想到了金庸作为《明报》Boss考核后来的国际边缘危机大师薛理泰的那些问题了)。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境界上的差异——金庸从人物的内心深处,从行动的根本动机的考量,从面对抉择时舍取的权衡上,让这些古人拥有了现代的灵魂,从而让读者们可以产生共鸣,并进而引发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当然,有没有思考其实是读者的事,但高明的作者则为读者提供了契机)。而如果等级不够,则只是形式上的旧酒新瓶。  另一个让故事有吸引力的,就是随着故事的发展,男女主人公关系的进展。  这方面的设置其实是非常校园青春剧的,但后期男主周远的形象已经有点不那么学生味了,这倒不是因为他成了魔教转世教主,而是作者将他写得太神了,这种不真实感就好比你一口气从柯南M1看到M16,看着柯南君逐渐成神,于是也就逐渐对CM系列不报希望了。  从人物设置来说,前期各人物的形象其实都很不错,但后期几个配角完全走了配角路,而周远成神了,王素倒是一如既往地形象鲜明,不过也如作者自己所说,在涉及到周远的问题上变得很无脑。杨冰川教授、两位魔教长老以及前教主李天道的形象倒是很不错,因为他们在后期戏份才重。最让人感到惋惜的是燕子坞高材生周云松,活生生地被主角光环给断送了,前期完全没戏,中期直接消失,后期虽然略有挽回,但遇到的是主角光环全开的周远,于是成了各种垫脚石。  这点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人物塑造还是没太多经验,所以在戏份拿捏上不够——哪怕是龙套,就几个镜头,也可以将人物的性格彰显出来,只要作者/导演对角色塑造的功力足够,或者演员抢戏本领够强——大家还记得陈佩斯么?  不过,在故事的几个地方,已经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对戏份安排很用心思了,只不过还是差了那么几口气。  临最后了,来谈谈这本书的映射方面。  本书最大的映射,恐怕就是物理了。然后书中无处不在的现代感,又让人可以从某些地方看到当今——最明显的就是周远与好友武林史博士备选张赛的聊天,张赛道“要想成为侠客,很容易,掉一次悬崖,拿一本武林秘笈,泡一个绝世美女,杀一个江湖魔头”。这其实已经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武侠小说的一种嘲讽了,只不过最后无奈地发现,作者自己也落入了自己所嘲的死胡同,周远把这四大烂疮一次性都占了——这让人不禁开始发问,难道武侠小说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大局已被钉死,只剩下噱头有搞头了吗?  当然,在这种武侠末路论的营造方面,现代国产(包括港产与台产)武侠剧可谓功不可没,基本所有武侠剧,除了服饰人名不同,别的完全一样。  这种模式化批量生产基本已经可以看作是国产任何一种东西的通用模式了——你出iPhone,我满大街各厂商都山寨iPhone;你出情景剧,我各种垃圾情景剧齐上阵;你出WOW,我各种无脑刷怪网游腻不死你;你写仙剑奇侠,我各种公羊先生模式日夜兼程地不断给你剑侠。  尤其是当我发现书城里最大宗的居然是从网游改编的连载魔幻小说大部头——单机RPG的话也就忍了啊!  可以说,在当今这种浮躁的社会与商业生态圈内,能够生存下来的盈利模式就只有这一种了,别无他途——当然,你如果已经钱赚得毫无概念与快感了,打算给自己立个贞洁牌坊玩,那是你的个人私事。  所以,浮躁的社会只能给出山寨流水线工厂,而这种山寨流水线工厂也只能生产日益呆板老化的迎合之作,而这些迎合之作则加速了文化与积淀的分崩离析,最后文化与积淀的风化则只能带来更浮躁的社会与更浮躁的人。最后,一群外表时尚的丧尸过着螺丝钉一般的生活,蹉跎着何时才能付完房款,养育出畸形的下一代。  你可以认为你不是如此,社会不是如此,但怎奈何事实就是如此。尤其是当教育界也已经在这条充满G病毒与T病毒的双鱼大道(还记得链接双鱼宫与教皇厅的那条玫瑰之路么?)上疾驰许久的当下,不想丧尸化,和希冀武学真有可能一样,只是一种充盈着欢愉的稀梦,如果没有如果电话亭(还记得哆啦A梦的《魔法世界大冒险》么?),就只能如我笔下的角色一般,睁眼说:我每天都活着醒来,然后死着度过一整天。  仰天叹霾无终日,一阵秋雨一阵凉。  沉重的话题先放放,继续说这量子江湖的映射。  作者貌似对当今物理界还是有一定认识的。  我的几个物理圈子的人基本的共识,就是理论物理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当然,在LHC喂出数据的那几天,理论物理仿佛貌似又死灰复燃了,但后来定睛一看,哦,原来是回光返照。  这倒不是说搞理论没前途了,而是说,搞理论物理已经没什么前途了。  比如,现在搞理论的话,大家都会考虑凝聚态,这是一个热门。这就好比书中最热的是剑术系,而理论武学则已经式微。而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前,真正的天才们所考虑的则都是理论物理,这就好比书中各大镖局帮派在十几年前都会高薪聘用理论武学毕业生一样。  这可以是一门学科已经走入了成熟期的信号,所以来自理论的创造力已经下降,而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开始火热。从正常的行业与科技发展来说,这都是好的信号,只不过作为转型,苦了那些以理论为乐趣的人们。  但在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市场过于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信号,说白了就是社会开始倾向于浮华,从而步入了巴比伦之宴一般的自毁(话说新巴比伦王国,每天晚上的宴会都是真正的酒池肉林,王公贵族们甚至会备好泻药,以便参加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的夜宴,直至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完全沙化)。  以当今美国和物理界来说,理论物理的确已经走到了一个高原站,但美国(当然中国就更别说了)在就业与失业压力下的市场紧致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退化之后,国会已经很难再批闲钱给那些(或者应该说吾辈)自命清高的学者们玩那些高昂而无用的自慰玩具了(话说从背后看一位正在埋头搞实验的白袍学者,从某些方面来看,的确有一种正在玩自慰玩具的背影感……)。更何况理论玩家们对玩具的要求越来越变态,这场挂着“关系人类文明延续”之牌的小众游戏已经是越来越让人承受不起了。而离开了那些玩具,理论学家们已经陷入了古希腊式思辨与死辩的古朴年代,说是走到末路,更可以说是走入自己搭建的自焚小屋。  无论如何,这种现状在小说中也有掠影一般的呈现——文首与文末,周远都会去考虑自己的毕业就业问题,而那些剑术、刀术、暗器与药理的毕业生,则非常逍遥自在——也所以张赛最后去给八卦杂志《武林传奇》当娱记了,这不免让人想到了那本著名的,《金融市场里的路径积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武侠小说可以说是成人的童话,甚至应该说所有的幻想小说都是成人的童话。  在这个童话的世界了,理论武学迎来了新的春天——周远的量子武学,以及慕容的相对武学。而在现实世界中,你说理论物理要迎来新的春天,就个人来看,啧啧啧,还是洗洗睡吧——LHC无论是否证明或者证伪Higgs、SUSY以及XD(额外维),都意味着理论物理从业者们有一大堆活要干了,但要注意的是,夕阳产业也是有一大堆活要干的,其工作量往往比蓝海产业高出几个数量级。但问题是,夕阳是终究要落山的,而蓝海则还有迎接霞辉的时日。  除了物理与社会,小说中由于量子与相对论的引入,不可避免地牵扯到了自由意志与宿命论——尤其,慕容复用相对武学打开时间之门,一窥千年历史而写就的《慕容家属》第一册,为周远的命运挂上了一个充满坎坷的铭牌。而作为魔教当世教主,也是魔教最后一任教主,周远则在命运的安排中挣扎这自己的自由意志。  这里的宿命论可以说是相对论将来自古典时期的拉普拉斯机械宿命论的极致放大,而自由意志的存在又是对宿命论的最直接挑战。  这些问题本也可以说是一些极上乘的哲学问题(还记得那著名的门卫三问吗?),但作者对此的作答却只能说是武学切磋,点到为止。  就本质上来说,如果允许存在类时闭曲线(丘成桐教授曾经证明过,在一类正能量约定下,物理不允许类时闭曲线的存在。但要知道的是,正能量约定其实有很多种不同版本。就好比当你说“等效原理”的时候,你说的到底是强等效原理,弱等效原理,还是爱因斯坦等效原理?),那么机械宿命论的极致回归就是我个人一直在思考的胶卷问题——你如何判定,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一个胶卷里的映像?  如果时间可以远眺,那你就能看到未来的你的所作所为,那你的命运是否已经被写死了呢?可这里一个近在眼前的问题就是祖父悖论(原版其实叫“外祖母悖论”,后来科学界在来自伦理界女性主义者的反复胁迫下,就牺牲了祖父而拯救了外祖母),而一个远在银河尽头(还记得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与银河帝国系列吗?)的问题则是:你如果不去远眺时间,那怎么又能知道自己的命运没有被写死呢?  而如果考虑上量子,则宿命论的思辨就更加绕脑了——甚至不需要微观的量子,宏观的混沌效应就已经可以彰显这里绕脑的真谛了。  事实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很可能要回归到宿命论的侵犯者量子论的身上——波粒二相性。  我们总认为一件事情非此即彼,所以如果一切都是注定的,那么必然不存在随机;而如果一切都是随机的,那么就不存在命中注定。但也许,随机也是一种宿命。  从一张柯西面上来看的随机,从整个伪黎曼流形来看就是一种宿命。  尤其是考虑到量子波粒二相性背后的更深刻原理——个人愿意相信这种原理就是直到目前为止在数学和物理上都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路径积分(关于路径积分,特别是场论里的构型积分的数学,数学家的评论就一句话:狗逼倒灶——如果你是用沪语来念,就能更好地传达这里所蕴含的思量了)——那上述论断就更明晰了:路径积分在柯西面上只能是一个随机系宗,而在整个伪黎曼流形上,却是有明确的规律可循,那就是量子决定论。  当然,从量子决定论到宿命论,还有一个不小的门槛要跨,尤其如果你是抱紧哥本哈根不放的保守派,那这个逾越是非量子隧穿不可为的。而如果站在退相干的角度,则和路径积分一脉相承地,这个门槛小到可以一笑了之。  因此,从个人分析而言,宿命论与量子随机以及混沌随机一样,只不过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从全局看是宿命的,在局部看却可能是随机的。  你可能是因为做了这个决定而使得自己运筹帷幄,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做这个决定而得塞翁之福。这就好比现在的新闻,你用阴谋论的角度来看,草木皆有阴谋;而你用CCTV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很傻很天真(千万不要误以为我居然是在说CCTV很傻很天真)。  尤其是,从量子到经典,会损失大量的自由度,这些自由度的选取就为高位意志与上位意识留下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当然,这些都是量子与相对给读者之一的本人所引发的对持续了好几年的思考的回忆,和小说本身无关——还记得我之前说过,好的作者会给读者留下思考的契机吗?  整部小说的映射基本也就这些了,一些小的噱头就不提了。  就整体来说,就是流于表面。可以用一句刘嘉玲评周星星的话:表情做作略显浮夸(出自《大内密探》)。  当然了,如果以网络文学的层次来看,这已经算得上是上佳之作了。  尤其,如果武侠真的已入末路,那么这部系列或许已经可以算得上是落日余辉里最惹眼的一抹了吧。  最后来说几句。  说这部是霍金/爱因斯坦唯一能看懂的武侠,那要么说着话的人没看过武侠,要么就是他们认为霍金和爱因斯坦是中国人(我怎么想到了韩国棒子?)。现在的商业包装广告语已经恶心到无底线了。  同样,说这是金庸之后最棒的武侠,也是一种无节操的表现。  这倒不是说这本书不行,而是过誉的营销也该有个节制。  就个人来说,其实是很喜欢这部书的,而且也真心希望能有机会能读完全七部的量子江湖(以后唠嗑的时候就可以说,金庸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罗琳是哈哈哈哈哈哈哈,而我们这里有燕姑藏终思缈三了……呃,这是神马玩意?但总不能说是量量量量量量量吧……)。  但有的书是用来享受的,有的书是用来思考的,有的书是用来快餐的,有的书是用来杀时的。  这就好比书城与书局,前者充满了商业味,后者的文化味则更浓郁(最近发现那里门口有了一块牌子,让人想到了古希腊大学门口那句“拒绝愚昧”,但写得颇毁文化味)。所以有的书书城有,有的书书局有;有的人书城有,有的人书局有;有的事书城有,有的事书局有。  书,人类文明的见证与传承,人类思想的记录与交融。无论在未来它的形态模样会怎么改变,这一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     在看到《量子江湖•燕子坞》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讲述量子学的专业书,之所以加上“江湖”两个字,可能是讲述量子发展的缘起、经过和辉煌的过程,写得生动点的话,一般的大学里的专业教授应该能看懂,再专业点,那就估计没几个人能看懂了。我这个人天生不喜欢理科,小学和初中还能应付,自从上了高中,数理化老师讲的课就像天书一般难懂(说实话,在初中的时候,我的数理化虽然不能说极好,但肯定不是很差,不知道为什么到了高中就什么都听不懂了,实在有负几位老师的辛苦,惭愧至极),所以对这种书我只能敬而远之,心里想着喜欢数学的没准可以看看,对于我这种文科生来说,我还是少沾惹吧。既然说到不喜欢了,那就索性说说喜欢的,我其实非常喜欢看“闲书”(我爸爸妈妈一向把教科书以外的书叫做闲书),好像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看金庸了,上大学之前就把金庸所有的书都看完了,其中最喜欢看的就是《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对于金老先生佩服得那是五体投地。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把天龙八部分成了几块,比如,哪些部分涉及到了历史,哪些部分涉及到了烹饪,哪些部分涉及到了人情风俗,哪些部分涉及到了诗词歌赋,哪些部分提到了建筑特点,哪些部分涉及到了音乐,哪些部分涉及到了药理和植物,哪些部分涉及到了说话技巧-----等等,越看越觉得有意思,经常在看完以后把自己的心得和同学们白话,但也就仅限于此了。但拿到书翻开一看,天哪,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套书啊(《燕子坞》上下两册)!作者到底是把金庸的作品尤其是《天龙八部》看了多少遍啊,才能做到把那些书里的东西信手拈来,让人觉得丝毫没有凝滞的感觉。两本书在《天龙八部》的基础上虚构出了一个继慕容复后一千多年后的轩辕王朝。在那个朝代里,既有朝廷,有江湖,有武学院这些古色古香的江湖气,也有历史研究所、大学毕业生、招聘、量子力学、布朗运动这些现代的词汇;既有高深的武学,也有严密的逻辑,甚至还有鸡兔同笼问题!你甚至能从主人公周远癫狂的状态想到《变形金刚》电影中的某些情节(还记得电影中主人公考上大学后在上课期间和老师的那段冲突吗)。这一切让你在看书的时候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有一种来回穿越和魔幻的感觉,却又有一种奇特的和谐吸引着你不断读下去。我觉得这种吸引力可能来自作者对于武侠小说那种宏观调控的把握度极好,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而且有着武侠小说特有的套路,就像小说中总结的那样:要想成为一个大侠,必须要得到一本武林秘籍,跳一次悬崖,救一个绝色美女,杀一个大魔头。小说中的主人公周远身世成谜,貌不惊人,专业冷僻,虽然有聪明的大脑,但学校里几乎没人认识他,毕业后前途渺茫。然而,峨眉的一次出访把他卷入了一场江湖浩劫中,从此,命运把他一步步推向未知。千年的预言,神秘的家书,冷酷的魔头,绝色的美女,一场场奇遇,一个个阴谋,把我们带向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中。尤其令人叫绝的是,作者在这一个个过程中,把武功量化,把理科的专业知识严丝合缝地揉到了小说中,我一开始的时候实在是看得云里雾里,什么“丹田通径”,什么常数,什么方程式,什么概率,对于数学不好的我来说,这些真是太费劲了,但为了能把故事整个看清楚,我不得不耐下性子详细地看那些公式、定理和枯燥的理论,以求把整个事件弄明白。在整个叙述过程中,作者的逻辑还真不是一般的好!愣是能把虚无的东西推演得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到了最后李天道关于“永生”的理论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我不得不说,李天道终于解决了人类“长生不老”的问题!这貌似是哲学范畴的问题啊!但真的很精彩!看完两本书,我觉得作者一定是一个理科尖子生,不然不可能把那么多数学问题都揉到一本书里。看了才知道,原来还是一个爱好中国文化和武侠的老板,专业和爱好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另类江湖,一个可以用数据和定理说明武功招式的时代!但看到最后,书中看似一个悬念解开了,但更多的悬念还存留在脑海里,心里觉得痒痒的。长篇连续小说就是这点不地道,不能一口气把所有的书都看完,还要等出版社一本一本地出完!不过,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啊,如果所有的数理化课本也能像这本书一样写得这么精彩,那我的数理化成绩应该不会那么差吧,我现在没准也能成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呢!这实在是一种不得不说的遗憾!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借用陈平原的话就是:     所谓具有开创意义的优秀作品,很可能不过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旧”,加上百分之一的“新”;可正是这百分之一的“新”改变了作品的质,实现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量子江湖》从物理学史受到启发,把虚幻的武功转化为可以用数学进行论证、用实验予以验证的“新科学”,在武侠框架下重演现代物理学发展史,就可以说是改变“作品的质”的“百分之一的‘新’”吧。——这百分之九十九与百分之一的关系,在我看来正是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不同于革命,革命需要砸烂传统,而创新不需要,相反,它需要在绝大程度上尊重传统。
  •     有意思……奇幻,略不深刻
  •     点错技能点的主角有了主角光环加持,走上了人生巅峰。
  •     应该讲的更清楚一些。
  •     卧槽这么点字数还要凑两本?
  •     好看,等填坑。。
  •     接下来的情节已经龙傲天+神棍了
  •     悬疑科幻校园武侠,不过是个大坑
  •     【上接《上》】……他/她必定身世、身份高大上(男主是魔教教主)。⑸与作者同性别的男/女主再一无是处、一无所有,都(只)有长相绝色、身份高贵的女/男(才配得上主角)短时间内死心塌地爱上男/女主。③作者太能装:⑴一边嫌女主不好看却硬要写绝色女主易容成相貌普通,还不断写女主反感、厌恶别人称她仙子,阿谀奉承她。⑵女主不好看时写男主对她没什么特别的,去掉易容后绝色了就写立马写男主对“死掉的”不好看女主做深情状、伤心不已。⑶既然想把男主塑造爱人爱的是心之辈,为何送给男主:美女易容成丑女丑女其实是第一美女的惊喜?④穿越、瞬移、预言、转世。
  •     新颖的武侠构思,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只是庞大的世界不知道是不是有生之年才能看完的一部作品了
  •     《姑苏城》怎么完全没动静了!感觉第二部的语言运用及情节设定都不及第一部精彩。借用作者的话说,《燕子坞》的文笔有如周远的武功招式和侠客气质,蕴含着一种古朴大气的瑰丽之感。
  •     量子江湖在今古武侠上看到了,超赞的,看到后果断追了过来
  •     比第一本好看多了,最起码吸引人一口气读下去还想看下面的故事…
  •     同上
  •     烂尾!烂尾!烂尾!
  •     很有意思的武侠观点,故事也很不错
  •     “拔长剑兮倚长天”,这部书怎么看都是一个大坑,“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     20151201-20151214 清新风格 想象瑰丽 伴我度过艰忙一周 量子理论进武术
  •     越往后整体越失望,写情不痛不痒,写侠又抓不住精神。
  •     坐等第二部
  •     创意不错。结构设计也有很多传统武侠小说的影子,读来趣味盎然。但真衡量文章的地位价值,恐怕没有宣传中说的那么高。可看。并期待作者填坑。
  •     包装非常好,很贴心,第一次购买,用了非常低的价格,物超所值
  •     开头有点此间的少年感觉,内力的波粒二重性设定和时空扭曲分别触及一点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皮毛,除此之外,就是一本水准以上传统的网络武侠小说。
  •      2014-06-07后半部三星半。乱战混战就没那么好看了,关键乱战混战伴随的还是主人公太玄乎的蹭蹭蹭lv. up↑ 收尾身份的指出总觉得有bug。总体来说全书想法有趣,讲得不错~
  •     等下一部~
  •     在天涯看的,看到些读者的回帖倒也有趣,后半段故事好些了,但依旧觉得粗糙,bug挺多的。而且,按作者所言,总共7部,那要到什么时候完结?
  •     看来真的只能用古代宫里的某个职位来形容作者了……
  •     周远杀人如麻,想到格致庄心就塞塞的……主角最终掉了悬崖救了美女捡了秘籍杀了魔头和基友浪迹天涯,真是好结局。
  •     还算可以。
  •     抛出的概念太大,奈何笔力不够,很难自圆其说,武功、高人的形象全low得一比,情节越写越狗血,不忍卒读……
  •     降龙十八掌这么堂堂正正的武功变成了魔教的标签,作者脑洞也是够大。
  •     充满想象力,天马行空啊!武侠 科幻,佩服!期待后面的六部。拜托能快点吗?
  •     稍微有点啰嗦
  •     虎头蛇尾,滥俗不堪
  •     最爱,没有之一
  •     ……所以……三年了……说好的姑苏城呢?
  •     "科学"和"武侠"之间有个微妙的平衡,走在平衡线上看起来就让人击节赞叹,往一个方向偏离太多就不伦不类了,越往后的剧情就越扯,最后还坑了!
  •     快更!!!
  •     都说陈怅想写一个中国版的《哈利·波特》,但是在《燕子坞》的字里行间为《量子江湖》埋着的是一个更成熟且宏大的野心,《哈利·波特》写了一个孩子长成一个大人,但我想《量子江湖》要写的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长成一个中年人的故事吧? 去年秋天陈怅说交了《姑苏城》的稿,今年能看到成书了吧。等你
  •     内功和招式的自然力方程...计量武学...量子内力...相对武学...时空穿越..时间塌缩..灵魂转移..记忆移植..一大堆的理科名词。但江湖还是那个江湖..魔教长老不叫爱因斯坦或者薛定谔..主人公也不是玻尔..
  •     2012最具影响力图书
  •     感谢@赵with 传火!
  •     一个从不看武侠的人貌似是没有资格说类似其实一般这种话的吧?。。
  •     ★★★☆ 校园气息十足,侠气没见几分。
  •     前面是够新奇的,不过作者自己要想想怎么把这个好头续下去。
  •     读一遍念一遍
  •     说好的下一部呢?居然太!监!了!!
  •     架构还挺诙谐的,但是武侠故事放在现代社会下就不好看的进去了,只能古代。
  •     从上的后半部开始,作者开始扯淡,看了作品背景介绍,果然是要扩写骗钱的,如果没有奇幻元素这是本好书!
  •     dk~因缺思婷 蛤蛤蛤蛤
  •     追不起= =
  •     量子力学,经典物理大厦上的一朵乌云。
  •     
  •     《若星汉天空》+《光明皇帝》+《此间的少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