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总是诀恋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初恋总是诀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020087570
作者:(摩洛哥)塔哈尔·本·杰伦
页数:146页

章节摘录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是我有一天在米哈吉的露天平台上浮想出来的。平台在丹吉尔的大力神洞上面,我的朋友A给我提供了一间平房让我休息,也以备我写作之需。那里,大西洋的波浪涌上一望无际的沙滩。在这片沙子与浪花的空旷中,面朝沙滩,一座华丽的宫邸在几个月间就建造了起来。我不知道这座宫殿属于谁。有人说它是一位遥远国度的王子的海滨更衣室。王子爱上了这海及海边的寂静。还有人认为它是一位希腊船商的房合。船商因为无法再忍受地中海,而选择来这里度过余生,更是为了逃脱他本国的法律制裁。  这里,海澄蓝,海碧绿,浪花如它的发丝雪白。对面,王子的更衣室或是船商的房合呈现沙砾的颜色。这种搭配并不让人厌恶,却不大相宜,如同一天傍晚我听着收音机里一位女歌手的歌而编造的这个故事一样。  谣传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位确有其人的舞女或是女歌手。我没有去求证这个说法。人们热衷于讲述故事和宣扬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不过是其中之一。  但愿没有人和这个故事里的人物雷同。所有小说都是现实的飞翔,需要回归现实,融于现实。最近一家近东的报纸报道了一名失踪的埃及女演员。另一家杂志则暗示女演员为炒作而捏造了自己的失踪。  这个故事发生在多年前,那时这个国家慷慨地向一群特殊的游客敞开大门。这些游客走出阿拉伯沙漠深处,来这里享受几夜奢靡。夜夜笙歌,他们呆滞的眼神在酒精的麻醉中迷离,他们萎靡不振的脸泛着棕色的光。他们经常去摩挲自己凸起的肚子,或者捋自己稀稀拉拉的胡子。他们不喜欢坐着,而是任由身子瘫在大缎面坐垫之间。他们瞧不上皮面长沙发;有些人屁股挨着垫子边,身子一直滑到厚厚的毛绒地毯上。他们怎么舒服怎么来,颐指气使,仅仅用手势和眼神指挥服务生。那些服务生清楚每一个动作的含义,这并不复杂:向嘴边翘起拇指是要喝的;张开手掌快速挥动一下是要乐师开始演奏;同样的动作向反方向是要音乐停止;手指指向后台是要跳舞的进来;目光转向暗门是要歌手,诸如此类。  他们如果说话,就是互相低语一些别人听不懂的东西。他们用某些贝督因人部落使用的方言交谈,服务生和乐师都不能够明白。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语言密码,然而,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他们言语背后的傲慢、蔑视和没来由的轻侮。服务生无声地做事,他们知道在跟一群特殊的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份工作,跟其他工作一样,只是这些暴富的贝都因人的苛求令人无法忍受。酒杯必须不停地加满。冰块得是圆的而不是方的,还有些人要心形的。橄榄果必须得去核,用铁盒子从西班牙运来。奶酪得是法国的,是荷兰的更好。他们不喜欢传统的面包,却偏爱黎巴嫩的烘饼。服务生了解并遵守这些反复无常的要求。  他们喜欢音乐还是舞女的身体?抑或是他们更喜爱莎琪娜的嗓音?莎琪娜是著名歌唱家。她家境一般,也很少在这样的晚会上登台演出。她来的时候经常由父亲陪同。她的父亲是退休的小学教师,在乐队吹笛子。他的笛子独奏常常引出那些瘫在垫子上像喝柠檬水一样喝威±忌的人的乡愁。他们大声叫喊着:“安拉!”“哦!我的夜晚!哦!我的生活!”莎琪娜一出现,他们就放下酒杯,用手掌向她吹去飞吻。  莎琪娜高个子,有轻微的斜视,这使得她的魅力有增无减。她黑黑的长发垂至腰际;当她的身体随着声音的起伏而倾斜的时候,她的头发也随之微微晃动。她穿的皮里长裙细薄修长,突显出她的胸部。可是她谨慎腼腆,什么也不让人看出来,她也不看观众。她唱歌的时候,眼睛望着天空,双臂举向未知,仿佛离开世间去了另一个世界。她的姿态吸引着许多男人不惜重金来听她歌唱。她的嗓音让人想起伊斯马安和乌姆·库勒苏姆的声音。她兼备这两位歌唱家的音调,使得她成为一位与众不同的歌手。对于她来说这是上帝的恩赐。她信教,每天都会祷告,从不喝酒,化淡妆。她被一些人称作“拉拉‘莎琪娜”,似乎她是圣洁的化身。她的仰慕者赞叹她的低调羞涩,这是她跟其他任何阿拉伯歌手不一样的地方。报社尊重她,她从来没有成为报纸专栏谈论的话题。人们对于她的私生活知之甚少。人们只知道她是单身,而且她拒绝谈论自己的家庭,也不像其他歌星或者影视明星经常做的那样谈论自己的演唱计划。  她的美貌与淡然令所有想要接近他的男人却步,她以她的优雅坚定地拒绝他们的接近。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书讲述了阿拉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不平衡和误解。读者从故事中读到的全是爱情,也是寂寞,秘密和不理解。爱的需要很快变成了一种对自我的寻求,因为要爱另一个人,要给予,就要先爱自己一点。然而,虽然女人使一切变得完善,传统和宗教却更倾向于帮助男人建立他的小权力。在这样一个国家里,爱并非如此简单。  ——塔哈尔·本·杰伦    1971年他定居巴黎后,开始描绘关于被剥夺的北非的经历。他的灵感来自塞万提斯,是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文化影响了塞万提斯,马蒂斯,还有费尔南多?佩索阿(“我每晚读一首,就像别人读祈祷文”)。他在青年时期见证的不公滋养了他的虚构作品,“那时话语权属于摩洛哥的男人和当权者,没有人会去问穷人或女人的看法。”  ——英国《卫报》

内容概要

“人们说我是个多产的作家。也许。但是我没有一部作品不是因文学的理由而发表。我对我的社会和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我表达这种好奇带给我的东西……自从我进入龚古尔学院,我比之前读得更多了。这是规定。必须阅读用法语写作的当代小说作品,以便每年一次颁发这个享有盛名的奖项。我在阅读中度过的时间是一种我视同写作的时间。”
——塔哈尔•本•杰伦,2011年
--------------------------------------------------------------------------------------------------------------
塔哈尔•本•杰伦,1944年出生于摩洛哥古城非斯,小时候在街区的古兰经学校读书,六岁时进入双语学校。他十一岁时跟随父母到了北部海港丹吉尔,直到十九岁中学毕业,又到了首都拉巴特的大学攻读哲学。大学期间,他发表了第一部诗集。
1971年,由于摩洛哥在哲学教学方面开始阿拉伯化,本•杰伦无法担任哲学教职,只好去了巴黎,开始攻读心理学,并为《世界报》撰文。三年后,他获得社会精神病学博士学位。1985年,他出版了小说《沙之子》,一举成名;1987年出版的小说《神圣的夜晚》获得龚古尔文学奖,这是北非法语作家首次获得该奖。
本•杰伦写了多本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如《向我女儿解释种族主义》、《向孩子们解释伊斯兰》等等。2001年,小说《那片致盲的漆黑》出版。这部小说讲述了摩洛哥的一座地下监狱,很多人在全无光线的狭小地牢里被长期关押。2004年,这部小说的英译本获得IMPAC都柏林文学奖。2008年,本•杰伦被选为龚古尔文学奖评委。
《初恋总是诀恋》是本•杰伦于1995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这本书讲述了在阿拉伯传统和宗教背景下的十六个爱情故事。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法语作家之一,本•杰伦的创作深得欧洲文学的滋养,使得他的短篇小说既有浓烈的摩洛哥地域色彩,又在构思和立意上极具现代性。

书籍目录

谬爱
女人的诡计
青蛇
一则关乎爱情的社会新闻
奇迹度假村
初恋总是诀恋
写爱情故事的男人
地中海之心
埃达—佩特拉
巴黎之爱
一声哀叹
自恋的维多先生
不喜欢节日的男人
仇恨
老人与爱情
一夫两妻

作者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阿拉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不平衡和误解。读者从故事中读到的全是爱情,也是寂寞,秘密和不理解。爱的需要很快变成了一种对自我的寻求,因为要爱另一个人,要给予,就要先爱自己一点。然而,虽然女人使一切变得完善,传统和宗教却更倾向于帮助男人建立他的小权力。在这样一个国家里 ,爱并非如此简单。
——塔哈尔•本•杰伦
1971年他定居巴黎后,开始描绘关于被剥夺的北非的经历。他的灵感来自塞万提斯,是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文化影响了塞万提斯,马蒂斯,还有费尔南多•佩索阿(“我每晚读一首,就像别人读祈祷文”)。他在青年时期见证的不公滋养了他的虚构作品,“那时话语权属于摩洛哥的男人和当权者,没有人会去问穷人或女人的看法。”
——英国《卫报》
------------------------------------------------------------------------------------------------------
首位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北非法语作家
《神圣的夜晚》作者塔哈尔•本•杰伦
四十年来,本•杰伦一直在以写作的方式展现他与故土的关系:诗歌、小说、寓言、随笔……虽然与妻子和四个孩子生活在法国,但他依然保留着摩洛哥国籍,且每年有两个月回国度过。一个真实的国度,多少虚构的故事,皆来自对那片北非沙漠的爱与恨。阅读本•杰伦的小说,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地方,同时也有令人反感之处,这种矛盾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作者深深爱着这个国度,却又不得不远离它而生活。

图书封面


 初恋总是诀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喜欢这个书名,因为这样的名字总是有故事可讲。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那些你以为已经过去的已经忘记的已经放下的,却总在不经意的某一个瞬间突然袭来,然后将你彻底打败。但是故事总会有个结局,不管是悲伤还是幸福,都会有个休止符。最先看到这个书名,觉得有一份单纯,有一种决绝。可是读完这十六个故事,发现没有一个是单纯的爱情故事,每一个都藏着复杂的秘密,都脱离不了原始的欲望以及潜藏着的脆落和寂寞。不由得让人去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是爱情,如何才能去理解这样复杂的人性。第一篇《缪爱》就体现了这本小说的整体风格,在穆斯林的传统和宗教背景下女人的弱小和男人的强权,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追求自由的爱情对于女人来说还是太难。同名的《初恋总是诀恋》是书中最单纯的一个故事,梦幻的情感,化成诗一样的文字,最终让人恍惚,这样的恋爱是否真的发生过。就如作者说的“初恋总是诀恋,诀恋总是梦幻。”《老人与爱情》一读到就想起了王尔德,被一个年轻男子毁了一生,这究竟是爱情还是欲望?《一则关乎爱情的社会新闻》真的就如同看到一则具有讽刺意味的社会新闻,到底是同情丈夫,还是原谅妻子?不得不说塔哈尔•本•杰伦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这十六个短小的故事,每一个都能让人回味和思考。第一次读一位北非作家的作品,读着这些关于阿拉伯男人与女人之间故事,有一种异域的神秘色彩。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地名,是摩洛哥和巴黎,一个神秘,一个浪漫;一个传统,一个开放,这样的强烈对比就如故事一样有着浓烈的色彩和强烈的画面感。这位用法语写作的北非作家,用优美的文字包装起这十六个故事,读来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喜欢《初恋总是诀恋》中的一段话:“爱情就像一部传奇、一场电影、或一首怀旧歌曲。爱情就像薄雾蒙蒙清晨,闪烁着露珠,遮遮掩掩就一桩激情的罪行。疯狂得就像失去记忆的镜子。”这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大概就是爱情了吧。
  •     从这本短篇小说已经无可救药地喜欢上 短篇小说。本,是个细腻的男人。从文字来说,描写细腻温柔,情节简洁,结局让人回味。短篇小说的魅力该是如此,简洁,深意,文字细腻温柔倒是令一种享受。向来认为不同的人读相同的书,是会有不同的享受的。阅历,性格,思想,教育。
  •     这里,海澄蓝,海碧绿,浪花如它的发丝雪白。生活是一场梦,而梦是生活的模仿。她总是轻易地把幻想与生活混淆在一起,也轻易地相信爱是救赎。我的女儿,你已经长大了;而生活只教会我一件事,唯一的一件事,就是不能轻信。男人是不会真心的,他们懦弱,而且为达目的,会向你许诺给你月亮,甚至会让星星落下来使你惊奇,只为了让你上当受骗。之后,他们很快就腻烦了,开始东张西望。爱情在书本里、影像里、电影里是美好的,事实是,在爱情中,重要的是日常的生活;而这,人们却很少说,因为这不容易说清楚。如果你的男人在跟你面对面吃过饭之后,还爱你,如果他在节日晚上跟在平时的一星期的某一天对你同样关注,这就是爱情。一个男人从来都不会不育。这都是女人的错。幻景的秘诀很简单:轻轻地、缓缓地日复一日地重复。初恋总是诀恋,诀恋总是梦幻。爱的热烈以等待的极度耐心或者不耐烦来测量。在等待来临的事情或不会来临的事情之间,我懂得了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等待的时刻。感情是不应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语言就像满是窟窿的篮子,交替着把沙子从南方运往北方。我的第一次恋爱应该像背叛一样谨慎。他不求得到谅解,只求至少不再为过去而流泪。为销毁而写作,为忘却而写作。为了疏远一些东西而给他们命名。越多地讲述爱情,就越深地迷失了事情本来的样子。电视比他们活得长,还在毒害他们的后代。当节日变成义务,独处——在其他时候都能忍受——此时就相对成了噩梦,成了无法忍受的病痛。节日的信息很简单:这一晚不能独自一人过。我本不应该在这里,但是,从我被扔到这个该死的地球上那一刻起,我就努力站在这个错误的最高处,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事情。他像所有人一样往后退,断断续续地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词,一些震惊的语言,发出一些音节,就像是小石子落进沟壑里,就像片片幻影撞上岩石上斑驳的色彩,梦的尽头跌入一潭死水,强咽下的泪水,不经思索的祈祷,被眼前之所见强行拆散的一首诗,一丝屏住的呼吸,一连串褪色的回忆,一座在沙子上行走的大理石雕像,一只迷途的白鸽扑打着纳巴泰圣像,一匹长着翅膀的马被夹在两块方尖碑之间,一个贝督因侏儒领着一队戴着嘴套的单峰驼,一个孩子向路人分发装彩沙的小瓶子,一只蝴蝶停在一条蜥蜴背上,一个被踩踏的蜂巢,一缕南方吹来的风,嘴里的些许沙子,一种对孤独的巨大的需要。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购买原因简单
  •     阿拉伯世界的故事,有点儿意思。2015年最后一本书。
  •     每篇都可以写读后感,每个看不懂的篇目都需要做功课。男男女女,法语和阿拉伯。短篇集的封面终于无法剧透了。
  •     1、前几篇,作者似乎想赋予自己民间故事整理者的身份,强调自己在写、在记录。2、之后的记录者似乎有了一种意识,探讨爱情叙事和现实的关系?比如《写爱情故事的男人》。害羞的男人躲在故事里,有可能成为故事女主人公的女人进入到了他的现实生活并影响和改变了他。最后,他的故事和爱情已经是虚实不分。3、《地中海之心》似乎在讲自我认同、故乡和爱情的关系。他幻想的女人有故土的影子。4、在《初恋总是诀别》里,对初恋的女人的想象,是否是对自己的一种想象? 非常喜欢,可惜水平有限。。。嘤嘤嘤。
  •     梦魇一样的语言,描绘了阿拉伯人奇特的爱,冲击着,也印证着我对阿拉伯世界多彩的想象。这些各式各样的爱,精致又显得古老,总有难以抑制的苦难,仿佛暗示着什么,我还看不透。
  •     第一篇读到倒数第二段,倒吸一口冷气。
  •     蛮精彩的短篇集。浓郁的地域风情。
  •     好乱…不喜欢真的
  •     短小的故事,值得一看
  •     很会讲故事 对阿拉伯的女性充满同情
  •     其实许多地方同感还挺多
  •     很棒的书。很伤感、、、
  •     在阅读期间,摩洛哥也免签了。这是一本我因书名绝不会购买的书籍,许知远在单读里的朗读的那篇《缪爱》让许久没听故事的我一惊。书中的各种故事,看懂了一些,更多是疑惑的。
  •     只是感觉到不同地域的差异……
  •     不愿相信。。。
  •     很惊喜得发现这套丛书
  •     可能是因为是译本,读了一半,有点鸡肋,读不下去了
  •     废话还真多啊......
  •     每篇都很不错 遣词造句包括故事都很吸引人
  •     我的第一次恋爱应该像背叛一样谨慎。初恋单纯得如一只完美的乳房。
  •     后面部分有几篇很不错,不喜欢节日的男人,仇恨,维多先生 ,这几个很好。作者前面写的好几篇荤段子一点也不吸引人,读完之后觉得,似乎也就那么回事,就像是过分肥腻的菜品一样。
  •     同意……前版本写的太色情了……后半本忽然开始细腻而且富于意义了起来
  •     4.5
  •     初恋总是诀恋
  •       这里,海澄蓝,海碧绿,浪花如它的发丝雪白。
      
      生活是一场梦,而梦是生活的模仿。她总是轻易地把幻想与生活混淆在一起,也轻易地相信爱是救赎。
      
      我的女儿,你已经长大了;而生活只教会我一件事,唯一的一件事,就是不能轻信。男人是不会真心的,他们懦弱,而且为达目的,会向你许诺给你月亮,甚至会让星星落下来使你惊奇,只为了让你上当受骗。之后,他们很快就腻烦了,开始东张西望。
      
      爱情在书本里、影像里、电影里是美好的,事实是,在爱情中,重要的是日常的生活;而这,人们却很少说,因为这不容易说清楚。如果你的男人在跟你面对面吃过饭之后,还爱你,如果他在节日晚上跟在平时的一星期的某一天对你同样关注,这就是爱情。
      
      一个男人从来都不会不育。这都是女人的错。
      
      幻景的秘诀很简单:轻轻地、缓缓地日复一日地重复。
      
      初恋总是诀恋,诀恋总是梦幻。
      
      爱的热烈以等待的极度耐心或者不耐烦来测量。在等待来临的事情或不会来临的事情之间,我懂得了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等待的时刻。
      
      感情是不应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语言就像满是窟窿的篮子,交替着把沙子从南方运往北方。
      
      我的第一次恋爱应该像背叛一样谨慎。
      
      他不求得到谅解,只求至少不再为过去而流泪。
      
      为销毁而写作,为忘却而写作。为了疏远一些东西而给他们命名。
      
      越多地讲述爱情,就越深地迷失了事情本来的样子。
      
      电视比他们活得长,还在毒害他们的后代。
      
      当节日变成义务,独处——在其他时候都能忍受——此时就相对成了噩梦,成了无法忍受的病痛。
      
      节日的信息很简单:这一晚不能独自一人过。
      
      我本不应该在这里,但是,从我被扔到这个该死的地球上那一刻起,我就努力站在这个错误的最高处,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事情。
      
      他像所有人一样往后退,断断续续地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词,一些震惊的语言,发出一些音节,就像是小石子落进沟壑里,就像片片幻影撞上岩石上斑驳的色彩,梦的尽头跌入一潭死水,强咽下的泪水,不经思索的祈祷,被眼前之所见强行拆散的一首诗,一丝屏住的呼吸,一连串褪色的回忆,一座在沙子上行走的大理石雕像,一只迷途的白鸽扑打着纳巴泰圣像,一匹长着翅膀的马被夹在两块方尖碑之间,一个贝督因侏儒领着一队戴着嘴套的单峰驼,一个孩子向路人分发装彩沙的小瓶子,一只蝴蝶停在一条蜥蜴背上,一个被踩踏的蜂巢,一缕南方吹来的风,嘴里的些许沙子,一种对孤独的巨大的需要。
      
      
      
      
  •     摩洛哥作家的作品,翻阅的比较快,有很多东西因为是翻译比较模糊,可能需要多读几遍才能理解啊
  •     读了前几篇,论爱情不如昆德拉,谈惊奇不如麦克尤恩。有点失望。
  •     每一个不良结局的爱情下,总有一个端倪然你发现问题的缘由。
  •     .........这本读到一半去看了两本马尔克斯短篇集 再回过头来却完全读不下去了
  •     “我在等你,虽然我还没与你相见,我已经开始想你了;我活在等待中,即使这等待是残破天空的一角,是缀满星星的沉重的布。你就是那照亮我,鼓舞我的一丝光亮。”--《初恋总是诀恋》
      
  •       初恋总是决恋,塔哈尔•本•杰伦用如此有诗意的句子作为自己短篇小说集的书名,轻飘飘的六个字,带有优柔的忧伤,而书中的十六个故事,也绝少纯粹的欢喜。爱情本是美好的感情,但是这种美丽的激情总是也伴随着伤痛、孤独、悔恨与忧伤。或许从爱情一开始,便注定了结局的苍白,丰满的剧情也没法填补爱情逝去之后的决绝的痛与无处言说的空白。
      “决恋总是梦幻,她之于我,只有声音,一丝痛苦的气息,温热,流动。一阵笑声,一声叹息,一句呢喃,就足以使我勾勒想象出她的胯、她的胸。”本•杰伦在《初恋总是决恋》的开篇这样写道。对于大多数人,初恋或许都是在暗恋中进行的吧。远远地恋上一个人,远远地将全部的感情都给予她,热烈的心在幻想中满足却也在幻想中变得愈发的痛苦。思念是一种病,张震岳如此唱到。初恋的盲目和热忱就像患病了般疯狂。人们沉浸在想象中,在饱含着激情与痛苦中一日复一日。初恋总是梦幻,初恋也总是深刻。因为这种梦幻人们将暗恋的对象无限的放大,一句话、一声叹息、一个身影、一个微笑都会让自己难以自拔。
      “我懂得了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等待的时刻。”本•杰伦塑造了一个被自己幻想所困的男子,他不知道自己迷恋的是谁,只是爱上了一个女子,一个只在自己幻想中存在的女子。“我想象她皮肤的纹理,她手的温度,她的目光和沉默,我看到她躲闪的动作,臆想她庸懒的姿态。”“我”用想象逐渐让她的形象变得丰满。“我对这个女人(或许是个二十岁的小姑娘)说:‘我在等你,等你就是爱你;虽然我还没有与你相见,我已经开始想你了;我活在等待中,即使这等待是残破天空的一角,是缀满星星的沉重的布,你就是那照亮我,鼓舞我的一丝光亮。在每个有月光的夜晚,用你入怀使我的等待不那么漫长。’”在一种狂热的激情中男子等待着存在与他心目中的女子,在等待中满怀期待,但是也在孤独中逐渐用热情焚烧着自己。“梦中的人,孤独时所选中的人来成全第一次的爱恋。她的到来已经是死亡的开端。这就是极端的绝望。”病慢慢啃噬着自己,初恋慢慢滑向由激情所燃烧自己所带来的痛苦。
      我想起乔伊斯在《阿拉比》中塑造的少年,因为恋爱而变得疯狂,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市场,而当他实现了心愿的时候,心中所有的竟不是满足和幸福。“我抬头凝视着黑暗,发觉自己是受虚荣驱动又受虚荣愚弄的可怜虫;我的双眼中燃烧着痛苦和愤怒。”。初恋的情感就像被恶魔所附身一般,用无尽的热情去幻想、思念和追逐,但是无一结果不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深刻的绝望和无尽的空虚。
      初恋总是决恋或许正道出了爱情的潜规则,恋爱即是失恋。再深刻的爱情也抵不过激情的退却,而激情的潮涌也往往被当成爱情而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人们无限沉醉于爱情,沉醉于爱欲,我们赋予爱情一种又一种形式,或纯真或恋欲或虐恋或柔情似水或激情如烤灼沙漠的红日,而这一切又一切退却或者被剥夺之后,爱情还剩下什么?
      《缪爱》中的萨琪娜答应了苦苦追求自己的法瓦兹,他年轻、英俊、风度翩翩,又彬彬有礼,谨慎稳重,作为商人富有且有品位,更重要的是,法瓦兹在追求萨琪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爱恋让萨琪娜所感动,她觉得自己也陷入爱恋中了。结果法瓦兹却将新婚不久的妻子带给了贝都因的酋长,那个矮胖的,萨琪娜曾经冒犯的男人。在这个故事里,爱情被出卖了,被权力和金钱所代替。本•杰伦描述的阿拉伯世界的爱情,我想这个故事最能体现,女人被当成可以交换的事物,或者是发泄欲望的工具。一切的赞美之词只因为掌握权力的男人的喜悦。
      《女人的轨迹》讲述了两个女人所附庸于同一个男人的争夺与利用。金发女郎想让自己的闺蜜棕发女郎去和拉尔比做爱,“我从没有见过这样一个性格强硬、性能力如此强的男人。”金发女郎想借棕发女郎和拉尔比做爱的感悟来消磨自己所无法驾驭他的挫败感,要知道曾经她所经历的男人,没有一个不被她所征服的。而棕发女郎和拉尔比在一起的时候,她只让她抚摸她的身体,而不让他进入她。她为了打败他,让他主动想要我,而且只想要我而与拉尔比保持着身体的距离,得不到的往往最让人欲火焚身。最后拉尔比与金发女郎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离婚,而与棕发女郎离开城市,住在一个农场里,棕发女郎为男人生了很多孩子。有时候直面这种情欲让人难堪,但是爱情所具有的情欲又是不可避开的特征。想爱与想做爱,性爱脱离不开性。
      《青蛇》讲述了两个巧合所引发的悲剧,都是因为想爱,想掌控,但是没有人能掌控他人,而这种妻子的无奈,却也正是阿拉伯世界男人的权力欲和不忠所带来的。《一则关乎爱情的社会新闻》、《幻景度假村》、《写爱情故事的男人》、《地中海之心》、《阿依达-佩特拉》、《巴黎之恋》、《一声叹息》、《自恋的维多先生》、《不喜欢节目的男人》、《仇恨》、《老人与爱情》、《一夫两妻》,接下来的篇章或关乎家庭,或关乎女人欲壑难填,或关乎男妓与猎艳者,或关乎变态的自恋,还有没有人爱所带来的额仇恨与同性恋,而最后的《一夫两妻》,简单的叙述中也包含着阿拉伯世界一夫多妻制下混乱的男女关系。
      塔哈尔•本•杰伦算不上短篇小说的大师,但是他的《初恋总是决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阿拉伯世界之下的爱情存在的形式,与西方世界有相同的情欲,也有与西方世界相同的由情欲所带来的追逐性爱所混淆的爱欲,本•杰伦所描写的故事不同的地方在于,在一个欲望主导下的世界男女所不平等的关系。“虽然女人使一切变得完善,传统和宗教却更倾向于帮助男人建立他的小权力。”男人的情欲和女人的情欲摆在了不公正的天平之上。或许世界各处都有这种不平等,但是本•杰伦描写的世界犹为突出。
      借用本•杰伦的书名总结一句:初恋总是决恋,爱情总是性欲,性欲总是难弥,难弥总是无尽,无尽总是消弭。
      
  •     还不错~短篇小故事~
  •     很好的精选
  •     短篇小说集,在最后一章从浪漫的爱情故事陡然转成阴谋…描述了绝对权力的阿拉伯世界的爱情故事。在论文期看太绝望……
  •     被删减掉好多篇,有能力的还是读法语原著吧。
  •     有几篇我看硬了,剩下高深的几篇我看困了。
  •      255「也是有很多看不懂。。。喜欢“”一则关乎爱情的社会新闻“」
  •     每一篇都引人思考
  •       从这本短篇小说已经无可救药地喜欢上 短篇小说。
      本,是个细腻的男人。从文字来说,描写细腻温柔,情节简洁,结局让人回味。
      短篇小说的魅力该是如此,简洁,深意,文字细腻温柔倒是令一种享受。
      
      向来认为不同的人读相同的书,是会有不同的享受的。阅历,性格,思想,教育。
      
      
  •       喜欢这个书名,因为这样的名字总是有故事可讲。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那些你以为已经过去的已经忘记的已经放下的,却总在不经意的某一个瞬间突然袭来,然后将你彻底打败。但是故事总会有个结局,不管是悲伤还是幸福,都会有个休止符。
      
      最先看到这个书名,觉得有一份单纯,有一种决绝。可是读完这十六个故事,发现没有一个是单纯的爱情故事,每一个都藏着复杂的秘密,都脱离不了原始的欲望以及潜藏着的脆落和寂寞。不由得让人去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是爱情,如何才能去理解这样复杂的人性。
      
      第一篇《缪爱》就体现了这本小说的整体风格,在穆斯林的传统和宗教背景下女人的弱小和男人的强权,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追求自由的爱情对于女人来说还是太难。同名的《初恋总是诀恋》是书中最单纯的一个故事,梦幻的情感,化成诗一样的文字,最终让人恍惚,这样的恋爱是否真的发生过。就如作者说的“初恋总是诀恋,诀恋总是梦幻。”《老人与爱情》一读到就想起了王尔德,被一个年轻男子毁了一生,这究竟是爱情还是欲望?《一则关乎爱情的社会新闻》真的就如同看到一则具有讽刺意味的社会新闻,到底是同情丈夫,还是原谅妻子?不得不说塔哈尔•本•杰伦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这十六个短小的故事,每一个都能让人回味和思考。
      
      第一次读一位北非作家的作品,读着这些关于阿拉伯男人与女人之间故事,有一种异域的神秘色彩。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地名,是摩洛哥和巴黎,一个神秘,一个浪漫;一个传统,一个开放,这样的强烈对比就如故事一样有着浓烈的色彩和强烈的画面感。这位用法语写作的北非作家,用优美的文字包装起这十六个故事,读来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很喜欢《初恋总是诀恋》中的一段话:“爱情就像一部传奇、一场电影、或一首怀旧歌曲。爱情就像薄雾蒙蒙清晨,闪烁着露珠,遮遮掩掩就一桩激情的罪行。疯狂得就像失去记忆的镜子。”这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大概就是爱情了吧。
      
      
  •     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只是对一个小故事印象深刻,蛇女毒死了一个缺乏尊严的男人和一个没有傲气的女孩儿。 里面有关于多妻,夺妻,已婚女人引诱男人,未婚女孩儿对性的幻想,男同性恋被骗,孤僻的男人,鸭子,色权交易,纯粹的邪恶(没有灵魂),题材倒是广泛.....
  •     虚假的爱
  •     发生在你身上的温柔奇迹
  •     短小精悍思维奇特深刻,语言朴实无华,读完后有着不错的收获,譬如对节日的感觉,对婚姻的看法 对女人的美的痴迷等有了进一步宽阔和包容的看法。
  •     这人的风格是割裂的
  •     王安忆的总序赞+1
  •       我没有大家觉得的那种震撼的感觉,前半本始终无法带到背景中,就是一个一个恐怖的爱情小说,对我而言颇有故事会的感觉。
      
      后半本就是长篇的作者独白,换着角色独白,换着故事独白,换着人称独白。
      
      但个人觉得前言王安忆的总序写的非常好,对于不同短篇小说的感受,写的非常到位。
      
      没有接触过书中的阿拉伯世界,所以对书中的阿拉伯世界也无法有所感触。和我接触的穆斯林有太大的差别——本人男朋友也是穆斯林,感觉完全不一样思密达。
      
      
      而且我也看不到为女性呐喊的声音,只能看到不断重复出现的“坚挺”二字,……小而坚挺、饱满而坚挺、圆润而坚挺……
      表现其中“我”对于女性胴体的追求,从幻想的追求,到现实的追求。
      
      “夜色刚刚降临,她便赤裸着来。我赋予她面容和目光,却常常失却她的行踪”
       ==虽然这句的表达是文艺的,但是内涵。。。怎么看都是猥琐的。。
      
      在看第二篇的时候,我真心感觉如果不是用这么文艺的方式表达,放在故事会中就是“二女共事一夫,看亲姐妹为男人如何翻脸”
      
      -----------------------------------------------------------------------------------
      
      但是我还是深深的被这个书名打动,充满决绝的味道,像浪漫的爱情的宣誓。
      当然,书中的宣誓是“初恋就是完美的乳房”(还是和胴体有关系啊。。。)
      书中后半部分的篇章,一些描写也很能打动我,而一些恐怖因素,我想用原文描写出来的感觉也许会有些差别。
      
      所以看书之前千万不要看书评。
      我看书的时候还反复去验证了书评——以前从来不会反复验证书评的!!!——就是因为完全觉得书评跟书根本就是两个意思啊。。
      
      -----------------------------------------------------------------------------------
      sigh,总觉得读的不够酣畅淋漓。
      
      并且,对后半本的喜爱超过前半本
      
      
      
      -----------------------------------------------------------------------------------
      
      
      
      
      “当他坐下的时候,人们仿佛听见了报纸揉皱的声音。他张开嘴巴,带有粗体字的报纸碎片掉了出来,……维多成了一个纸人, 成了一张报纸,一张涵盖所有报纸的报纸,一张至于他有关的报纸。”
  •     “身体的丑陋是因为缺少灵魂”印象深刻,不少部分看的迷糊,冲着书名看了书,看完后脑子里满满同性恋之间才是真爱啊!
  •       走进天方夜谭
      ——《初恋总是绝恋》的真实与虚构
      说实话,《初恋总是绝恋》不是一本好懂的书,虽然常常读一些不是那么为我们所知的国家的作家的作品,但是一个摩洛哥作家的作品却是从来没有读过,而一本法语作家的作品,通常是我阅读中仅次于拉美作家第二头痛的作品。两难之下,我不能昧着良心说我读懂了这些东西,并且觉得这个作品很不错,这样不现实;但是这本书是没有价值么?肯定不是,对于我这样的一般读者并且喜欢读些比较轻松的作品的人来说,它告诉了你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不是《天方夜谭》中的阿拉伯,一个真实的有宗教的阿拉伯。
      看简介你会知道,这是由十六个虚构的阿拉伯爱情故事构成的短篇集,从作者的写作技巧而言,肯定是没有福克纳或者是马尔克斯华丽的,他似乎是在延续传统阿拉伯人的习俗,用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声明,去阐释现在式的穆斯林世界。你也许不习惯他的写作,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讲述的这些看上去荒诞的故事,有时候会让你感到反感的情节,却比那个在直播镜头里的阿拉伯世界,更真实。
      本书中我唯一觉得读懂的程度比较多的是第一篇爱情故事,《谬爱》。故事的开头,本•杰伦写道,“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一个谣传的关于确有其人的舞女或者是女歌手的故事:这个女歌手在西方世界的舞台歌唱,寻找自我,不想要成为金钱和权力的玩物,她想要成为一个特别的人,一个拥有灵魂的人,一个拥有真爱的人,她不屑那些被称为贵族却丝毫没有修养如同暴发户一般的阿拉伯酋长,她希望能够有一个人懂她的歌,懂她的精神世界。然而这个谣传的女歌手,却步入了一个陷阱,她被她爱上的那个她以为的真命天子,卖到了她原先讨厌至极的酋长手里,她成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金丝雀,一个再也不能歌唱的歌者。
      我不懂穆斯林的世界,也不了解宗教信仰的力量,但是,一个民族的习俗也是要他们自己的语言讲来才会真实。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描画地却很真实,虽然不是《骑桶人》那种从文字真实阅读情节虚构的技巧,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你因为这个故事,深深地被震撼,也对阿拉伯世界的浮华,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厌恶。这个时候,你又不得不承认,这种从故事本身入手的写作,虽然平实,但是却在某一个时刻,深深打动了我们。
      人文社的推介说“阅读他的小说,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地方,同时也用令人反感之处,这种矛盾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作者深深爱着这个国度,却又不得不远离它而生活”。诚不我欺也。
      如果你想要轻松地度过一个下午,本书不会是你最好的选择;然而一个没有网络的深夜,你在月色寂静中,却可以在灯下,品味今天“天方”的真实和虚构。
      By 林怿
      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
      p.m.23:35
      写于粮道街165#
      
  •        才读到《写爱情故事的男人》,总体感觉还行,谈不上很好的阅读体验,每一篇的故事情节都不出我所料,这不免让人有些沮丧。还好,有几篇中还是有很多值得让人玩味的段落,要不然,真不想继续读下去。
       也可能是翻译的缘故,行文之间总觉得拖沓、突兀,有些句子读起来很别扭。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版本可供参考。
       先起个开头,等读完了,再来加个句号。
      
  •       一部很不错的决恋性书
      阿拉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不平衡和误解。读者从故事中读到的全是爱情,也是寂寞,秘密和不理解。爱的需要很快变成了一种对自我的寻求,因为要爱另一个人,要给予,就要先爱自己一点。然而,虽然女人使一切变得完善,传统和宗教却更倾向于帮助男人建立他的小权力。在这样一个国家里 ,爱并非如此简单。
        ——塔哈尔•本•杰伦
        1971年他定居巴黎后,开始描绘关于被剥夺的北非的经历。他的灵感来自塞万提斯,是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文化影响了塞万提斯,马蒂斯,还有费尔南多•佩索阿(“我每晚读一首,就像别人读祈祷文”)。他在青年时期见证的不公滋养了他的虚构作品,“那时话语权属于摩洛哥的男人和当权者,没有人会去问穷人或女人的看法
  •     初恋总是绝恋。 爱情总是决绝。
  •     短经典:初恋总是诀恋
  •     2016.12
  •     继续短经典。摩洛克作家的书第一次读
  •     这样的爱情故事未免略有荒谬,不过爱情中的状态又很真实。
  •     短篇小说中的异域风情,翻译功底不够,因此在很多地方文字显得很苍白无力,前半部分很本土化,类似北非的汪曾祺?后半部分作者的天花板展现出来,对于思考的内容并没有做出巧妙的加工,但思考内容仍然有趣,初恋总是诀恋是神作,能写出一篇这样的短文的人就可以堪称是杰出的作家了
  •     一半震惊,一半哀愁。
  •       《初恋总是决恋》,这是一本冲着书名去读的书,其一是短篇的文章更具张力,其二是初恋总是难以令人释怀的,这个词像是根生在心上,让人无法割舍。人,一直都在寻寻觅觅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每一次等待,都是只为与你相遇;每一次相遇,都是在命运牵引下的冥冥注定;命运之轮让我们彼此得到,彼此失去,彼此成长。像梦幻一样的初恋,被作者说成是“第一次恋爱应该像背叛一样谨慎”,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爱纠结的定义。
      
       书中十六个故事均以爱情为主题,有不为权利和金钱所迫只为拥有真爱却被爱人所欺骗的美女歌手,有邀朋友一起分享丈夫却被抛弃的女人,有为一夫两妻而甜蜜痛苦的丈夫……爱情复杂,人性纠结,既有激情的瞬间又有转而的落寞,充满了浓郁的摩洛哥地域风情,作者虽在法国定居,用法语写作,却坚持不改变自己的摩洛哥国籍,每年回故乡度过两个月,都反映了他爱国忧国的情结,从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对阿拉伯女性遭遇的同情和反对性别歧视的观点。
      
       书中的故事围绕阿拉伯传统和宗教背景展开人物和剧情,把我们带入了一段段异域风情中。在爱情、人生转折的瞬间,时而甜蜜,让人深深着迷;时而残酷,令人措手不及。作者在文中多个故事中突出了阿拉伯女性想要追求自由爱情却无力抗拒现实的压迫和命运的摆布。其中《一则关乎爱情的社会新闻》短短四页,跌宕起伏,正如文章开头所言“有些匪夷所思,却真实不虚”。出租车司机斯里曼好心的帮助无钱又找不到亲友的孕妇,却被她诬陷为意欲玩弄她的男人。这时斯里曼据理力争,然而法院的判定还了他清白,却令他陷入痛苦的深渊。因为他有不育症,他那可爱的三个孩子是妻子与房东所生,而妻子却是出于对他的爱才这么做,文章结尾以妻子的话“一个男人从来都不会不育。这都是女人的错”戛然而止,突出了当时摩洛哥女性没有话语权,造成了这一人间悲剧。
      
       《初恋总是诀恋》是塔哈尔•本•杰伦于1995年出版的,他那时一定没有想到有一位美丽的摩洛哥王妃改变了这一切,一个来自摩洛哥古城非斯自幼丧母的女孩拉拉-萨尔玛,改变了这个国家。她不仅让王室不再有三宫六院,还令整个摩洛哥实行一夫一妻制,改变了一夫四妻制;她为阿拉伯女性争取其应有的权利和地位。这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爱情传奇。
      
  •       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近日一直在读他,
      一篇篇短小的爱情故事却让人回味无穷,
      本杰伦的文字像在叙述又像在倾诉,
      热烈而又平静,汹涌而又淡然,
      一个个相似的名字,一段段不同的命运,
      把爱情写的如此百转千回却不让人甜腻的文字,
      对于我来说,是不多见的,
      本杰伦。
  •     越读越精彩,准备入纸质版。 开始完全是被书名吸引,同时又怕带给自己读《动物寓言集》还有《吃鸟的女孩》的那种感觉,事实证明脑洞不算太大,蛮好读的。 渐渐认为,短小说比长篇小说更难写,要在短短几页纸内表达思想。而短小说带来的冲击感和留下的想象空间比长小说更加深远。 最喜欢《阿依达—佩特拉》和《不喜欢节日的男人》。
  •       爱情之于每个人平等自由的权力,但在伦理世俗的光芒照耀下,这种权力又显得格外难以驾驭。看来,爱情同时赋予个体特别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感受。
      
      “爱情就像一部传奇、一场电影、或一首怀旧歌曲。爱情就像薄雾蒙蒙清晨,闪烁着露珠,遮遮掩掩就一桩激情的罪行。疯狂得就像失去记忆的镜子”。这是摩洛哥作家塔哈尔.本.杰伦为他的短篇小说《巴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诠释的精准爱情定义,可见作家本人对爱情与人类关系理解之透彻。
      
      塔哈尔.本.杰伦是位慈眉善目的老者,鹤发白须,深遂的双目满含笑意。他是摩洛哥最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首位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北非法语作家,更是诺贝尔文学奖夺奖大热门。曾有人感叹,如果诺贝尔文学奖去到阿拉伯世界,那么摩洛哥的塔哈尔.本.杰伦,指日可待。由此可见,本.杰伦在阿拉伯文学世界里首屈一指的重要地位。
      
      如果谈及本.杰伦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文学成就,我们就得从他的出生地摩洛哥说起。属于阿拉伯世界的摩洛哥隅居于非洲大陆的西北角,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隔海相望。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根源独特性。在历史上,摩洛哥先后受到西班牙和法国入侵,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法语是日常通用语言。所以,本.杰伦的作品不仅富含法语的诗意,如是一千零一夜般的阿拉伯式幻想也毫不逊色。他用语言和意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世界。
      
      《初恋总是诀恋》是塔哈尔.本.杰伦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十六部短篇集结而成,是九久短经典系列的第十二本,本书文字优美、结构独特和情节跌宕,好像是这个系列里最合我口味的一本。阿拉伯世界路途遥远,但阅读文字却全无距离感,这正是文学没有疆界这句话的最佳佐证。
      
      书中的十六部短篇就一条特别的“爱”纵队列队而来。在本.杰伦的创作空间里,爱的范围极其广泛:异性爱、同性爱,还有自我爱,从中不难洞悉爱的虚伪、爱的脆弱、爱的荒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爱的幻想。爱的年龄层次也被具体割裂开来:青春少年之爱、热血青年之爱和孤独老年之爱。本.杰伦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里准确地找到了他想呈现给读者的关于爱的一切可能性。十六个故事就像高贵的瓷器,被本.杰伦这位卓越工匠逐一精雕细刻一番,伦理、道德、人性和种族的美与丑,善与恶被他深深地勾勒在小说里。
      
      王安忆在“短经典”总序里说,短篇小说往往在偶然上做文章,但这偶然却集合着所有必然的理由。本书就深谙此道,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好像在读者的意料之外。比如《谬爱》中的莎琪娜,她恐怕永远都想不到她爱的人不与她做爱,是为了让她屈从于强权的爱。莎琪娜都没想到,我们读者自然更加想不到。又如《一则关乎爱情的社会新闻》好像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好心的司机斯里曼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恰好遇上无家可归的怀孕乘客,遂带其回家照顾。无良女子竟然诬陷他是孩子的父亲。斯里曼的妻子却极力否认这种可能性。结局是斯里曼离家出走,终日借酒消愁。我不想讲出其中的缘由,请读者自己去书中寻找谜底。本.杰伦的高超写作技巧,从容将一个个必然隐匿在偶然间,让人欲罢不能。
      
      学习爱,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学会爱自己,学会爱别人,哪怕爱即是梦幻。就像《初恋总是诀恋》的开篇首句:“初恋总是诀恋,诀恋总是梦幻”。
      
      “我在等你,虽然我还没与你相见,我已经开始想你了;我活在等待中,即使这等待是残破天空的一角,是缀满星星的沉重的布。你就是那照亮我,鼓舞我的一丝光亮。”--《初恋总是诀恋》
      
  •     一千零一夜的叙述口吻,诗一样的语言,欧亨利般的结局,魔幻主义的故事,写出了阿拉伯世界的爱情与思索。
  •     女人的诡计,让人醉了
  •     最后几篇比前面的都好,感觉作者还是更擅长于第一人称叙事,或是单一人物的内心描写。巴黎之爱简直像灾难。很好读的是艾达-佩特拉、一声哀叹、自恋的维多先生、不喜欢节日的男人、仇恨、老人与爱情、一夫两妻。最喜欢其中两则,不喜欢节日的男人、仇恨,鲜活的形象与灵魂。
  •     毛病没有,戳人的点也没有。主要讲了虔诚的绿教男女一夫多妻、德国骨科、搞基、换妻、喜当爹、做鸭子、骗婚、撬闺蜜老公的爱情故事。
  •     后半部分的短片写得更自然更优美。《阿依达·佩特拉》
  •       和维·苏·奈保尔一样,塔哈尔·本·杰伦也是一位移民作家。虽身居法国许多年,本·杰伦的写作方式始终在挖掘自身,不断地回到摩洛哥的阿拉伯世界里探根觅源。读短篇集《初恋总是诀恋》,总能感到故事背后闪动着《天方夜谭》的影子,这让他的小说显得既神秘复杂又柔情多姿。
      《初恋总是诀恋》中,本·杰伦以“天方夜谭”的方式讲述了十来个故事,只是这“旧瓶子”里不再是对劳动人民的礼赞,更不是对残暴统治者的诅咒。这本短篇集讲述了阿拉伯世界下的男女之间的失衡和误解,几乎全是现代镜像下的“多样化的爱情”。
      由《缪爱》到《一夫两妻》,有不慕权钱只为真爱而受了欺骗的美女歌手,有邀女友一起共享丈夫却终被扔弃的女人,有追求翩翩少年郎最终荡尽千金的孤独老人,也有拥有双妻既愉悦又痛苦的丈夫。令人称奇的是,本·杰伦彻底撕毁了大众对爱情通常的美的想象,笔下的每一种爱情基调暗沉,迷雾重重。
      美艳的歌女莎琪娜淡忘了丑陋酋长的骚扰,静候着爱情的到来,直到形象俊朗教养不凡的法瓦兹的出现。可是,正当所有人为这此拊掌而欢时,酋长再一次从幕后现身,替换法瓦兹成了莎琪塔真正的“主人”。《缪爱》的篇制短窄,却是一波三折。法瓦兹追求莎琪塔表面看是寻常而美丽的爱情追逐,本·杰伦细腻地一直探伸到男女的内心深处,将这对王子公主般的爱情表现地精微入骨。可惜的是,莎琪塔的全情投入最终难逃出背后操纵者酋长的魔爪。从男尊女卑的阿拉伯传统世界准备跃出的莎琪娜,最终还是走进了酋长的豪华“牢房”,重新回到“奴隶”的身份。
      本·杰伦在这篇打头的小说里,到底认同哪一种爱情?莎琪娜的天真纯美的爱情抑或酋长以利为诱的爱情?也许他认同的只是莎琪娜母亲的一说:“事实上,在爱情中,重要的是日常的生活。”即使法瓦兹不是“骗子”,彼此的爱情也只能活在书本里、影像里或是电影里。这让人联想起鲁迅的《伤逝》,涓生对子君的那句:“人必生活着,爱情才有所附丽。”本·杰伦和鲁迅,都是更在意“日常生活”这样的本体,不约而同地把爱情视作某种“附属物”,。
      曾就读于街区的古兰经学校,本·杰伦从小深受伊斯兰教文化的熏陶,这让他很早就开始关注传统中的“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而成年后的法国生活又让他有机会跳出了伊斯兰文化,以欧洲的目光和“局外人”身份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因此他对《初恋总是诀恋》有这样一说:“虽然女人使一切变得完善,阿拉伯的传统和宗教却更倾向于帮男人建立他的小权利。”
      阿拉伯世界的女性弱者形象让她们较之其他国家的女***得艰难。在伊斯兰教义中,女性是被视作奴隶和自由人之间的特殊人,服从丈夫是她们的天职。《缪爱》的末尾这样写道:“出于对她丈夫的爱,不再唱歌了。”除了让人觉得此“爱”的歧义别生外,更是点破了历史行至今日,即使像莎琪娜的公众歌唱家依然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男性附属物。
      如何在爱情的鏖战中获得全胜,《女人的诡计》似乎教不甘的女人们不妨从玩弄男性开始吧。一开始,这对女人已经颠覆传统的阿拉伯女性形象,彼此兼有柏拉图的精神之恋和死党般的友谊。金发女人阅男无数,却因爱情绊倒在一个坏男人的脚下。为了印证自己的爱情,还是为检验和棕发女人的友情?在金发女人的唆使下,还是处女的棕发女人走向这个坏男人,也赢得了这个坏男人……金发女人本打算对男人的崇高地位来一次挑衅,却很快地败下阵,最终玩火自焚,失掉了爱情和友谊。
      这一次,塔本·杰伦不仅探讨了爱情本身,还逼问了友情以及肉欲。女人们自以为坚固的友谊在着了魔的爱情面前不堪一击,而“丈夫”也远非金发女人所不屑的***机器,一件物品。故事最后,这个坏男人休了发妻,也休了金发女人,带着棕发女人离开了城市,生了许多孩子。这样的故事也如《缪爱》一样,表面特以“一夫一妻”唾弃了一夫多妻制。但从棕发女人的“从良”之举最终可见本·杰伦的本意在:女人们最终归宿还得仰仗男人活着。
      还在摩洛哥的时候,年轻的本·杰伦看到女性在阿拉伯社会的不公之待,男人握有全部的话语权,没人在意一个女人的看法。于是,他在自己的虚构作品中总是不由得为摩洛哥的女人叫屈。在《一则关乎爱情的社会新闻》中,因为丈夫不育,女人借精生子,却说出“一个男人从来不会不育。这都是女人的错。”《写爱情故事的男人》中,一直被迫***的女人爱上作家却得不到对方的承认,于是她替这个国家的所有女人问:“这个国家的男女为何不能和谐相处?丈夫又为何不能温柔对待妻子?”
      本·杰伦巧妙地把女性问题嵌入不同的爱情模式中探索,书中的十六个短篇小说中的爱情模式远远不止十六种。因为地位悬殊,爱情里女人们的声音自然也是微弱的。而本·杰伦觉得在真正的爱情里,男人有时也会变成“爱无能”患者。
      白天,他是海上救生员,晚上,他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女人提供有偿的性服务。十年间,他拥有过三百多个外国女人(没有一个本国女人),有过各式各样的性经历。现实中,他却沉湎于一个具体的爱情的幻想对象,只是一切都在等待中。直到一次,他偶然邂逅了凯蒂娅,开始谈二十七年来的第一次真正的恋爱。在紧要关头,他的身体羞耻地“软”了下来。这是一个典型的被滥交拖垮的男孩子,悲哀地在第一次爱情造访时就沦为了失败者。《地中海之心》中的性充满了罪恶感和污秽感,直接侵害了爱情,让这个男孩子蒙耻。
      和《地中海之心》的男主角一样,《阿依达—佩特拉》中的“他”也颇为深情。阿依达在毫无征兆的离开时,他远走佩特拉,走上了寻找阿依达之路,也走上了重新寻找自我的路。爱情有时吹枯拉朽声势浩大,有时却衍化于日夕相处的某个细节中,就像阿依达离开前夜的一个要求:“给我讲个故事”。佩特拉古城中,他攀爬岩石,瞻仰遗迹,跪拜古墓,却吊诡地觉得离阿依达越远,反而离她越近。爱情简单如空气流水,让我们无知无感,更遑论如何爱对方。本·杰伦似要我们懂得爱情的持久之道,当务之急必要学习如何爱对方,如何不断往其中注入一些平和的力量。
      在爱情中,男性失败者形象有时也由老人来扮演,就像《一声哀叹》和《老人和爱情》的主角。前者的形象多么靠近电影《睡美人之宅》里的孤独老人,后者则让人想起也是同性恋的诗人王尔德。《一声哀叹》中的老人来日无多,又兼之黑色世纪末情绪的来袭,日日伴着“死亡”的诘问。在如“一件会移动的家具”的死亡面前,他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在意宗教般神圣的友谊,而非战争一样无休止的爱情。其实,这仅仅是表面之词,因为一旦想到那个目光交错的女人,他都会禁不住直打哆嗦激动难息。在逼近终点的时光中,老人努力捕捉着生命中爱情的美丽瞬间,却还是难以扑杀死亡的暗影。最终,他还是像《睡美人之宅》的老人一样,默默地含着泪迎向死亡。
      王尔德曾言世间有两种悲剧,一是得到了不想得到的,二是得不到想要得到的。《老人与爱情》里的唐·罗德里格在拍卖会上爱上了年轻男子雅米尔,甘愿为他倾囊而空。虽然如此,他还是得到了想得到的,可谓幸也。可是,因雅米尔的意外溺亡让老人唐·罗德里格瞬间失去了一切。生时的王尔德因同性恋曾背了有伤风化的骂名,唐·罗德里格和雅米尔之间忘年的同性恋也让他跟他一样的结局。“老人”和“爱情”,在世人看来彼此无涉的两种命题,却被本·杰伦粘连在一起。不由得让人思考一个老人还有爱的权利吗?有由着性取向自由选择的权利吗?在经历了惊世骇俗的狂恋后,贫穷和孤独再次反扑,逼着老人踏入崩溃的绝境。
      《老人与爱情》的话题甚为严肃,老人的生活和爱情方式皆可放置到伦理道德的大背景中进行深度的拷问。可以看出的是,本·杰伦本身对老人深抱悯情,在鄙视了嗜财的雅米尔的母亲和老人的家人后,对老人对追逐爱情的勇敢行为给予了精神上的支持。只是很奇怪的是,本·杰伦特意把唐·罗德里格设置成西班牙人,而把雅米尔安排为摩洛哥小子,一个掠夺老人一切的“阿拉伯人”。这跟《地中海之心》里年轻男妓一样,是故意贬低阿拉伯男人形象的处理,让现代背景下的阿拉伯男性有了多元化呈现。
      基于阿拉伯世界里不平衡的男女地位,让从本·杰伦笔下的爱情的存在形式有别于西方世界的,但其中也汹涌着相同的情欲诉求,也一样有在西方世界由情欲所带来的爱欲难分的混合体。诚如梦呓般的《初恋总是诀恋》中所言,梦中人的到来已经是死亡的开端,也就是极端的绝望。这里,本·杰伦描绘了一个耽于爱情幻想的男人,不知迷恋谁,也不知因何恋,更不知如何恋,从初恋到诀恋,从沉重的等待到沉重的孤独。合上本·杰伦的十六个短篇,我们发现爱情根本不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更多的时候爱情仅仅是伤痛、孤独、悔恨、绝望或死亡的代名词。
      本·杰伦二十三岁的时候离开摩洛哥,国籍一直未改。1985年,出版小说《沙之子》,一举成名。1987年,他的小说《神圣的夜晚》赢得了当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成为阿拉伯作家中获此奖的第一人。2001年,小说《那片致盲的漆黑》出版,三年后小说的英译本获得IMPAC都伯林文学奖。随着本·杰伦在小说界声誉日隆,他在2008年当选为龚古尔奖评委会的新评委。回眸上述一系列作品,我们会发现“摩洛哥”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文化之根和写作半径。如此看,短篇集《初恋总是诀恋》差不多是本·杰伦的又一次返乡之旅,书里那些奇特而平凡的摩洛哥男人和女人,很难说其中某一个不是本·杰伦自己。
      
  •       在文学史上,摩洛哥向来不是个小说大国,没想到却有塔哈尔•本•杰伦这样优秀的作家,能写出这样好的小说。
      
      本书是一本短篇集,是“短经典”系列中的一本,它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异质文明的那份情调。毫无疑问,作者在贴满《一千零一夜》的背景中写作,这让他的书既神秘,又抒情。
      
      本书的几篇小说甚至只能算是片段,因为没有完整的情节,作者用大段的感慨来补白,由于文化差异,我们很难准确把握作者的审美趣味。但《谬爱》、《青蛇》、《阿依达—佩特拉》堪称经典,它展示了平静的生活下,潜藏的那份狂暴与幽暗。
      
      或者可以这样看,在塔哈尔•本•杰伦眼中,世界始终是有意义的,不论生活怎样践踏,生命怎样卑污,依然有一种力量会发出本然的声音,但这声音只在人性坠落的边缘出现,当它开始呼啸时,美已凋零,爱已失去,生命之树已枯萎。
      
      因为,那是被现实世界剥夺的传统正在哀歌,它们那样自足,不肯与当下妥协,可世俗的力量正不容置疑地压倒一切,所有的解释、所有的真诚,终将随落花消逝。塔哈尔•本•杰伦的非凡,在于告诉我们该怎样去写逝去的传统,它们并不是一些习惯,一些传奇,而是精神支柱,一旦抽离,大厦将因此而倒塌,我们将被还原成空洞的我,犹如行尸走肉。
      
      好的故事,永远是一次忧伤,但能不能将它写出来,取决于作家的真诚。
      
  •     爱你的孤独 担负起它以悠扬的哀诉给你引来的痛苦
  •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有宗教传统在控制一切,但具体到作家笔下的个人,女人却总是占上风,各种各样的爱的姿态和性的姿态,自由邪恶让人爱恨交加,而男人在爱与性中的角色永远是臣服者或者见证者。或许和北非法语作家自身的法语文学中的他者心态以及女性观有关。
  •     有一个短篇印象很深:“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能生育的男人,那都是女人的错。”这一句话就可以列入微小说了
  •     有几篇好惊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