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纠正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25
ISBN:9787544705332
作者:[美]乔纳森·费兰岑
页数:622页

根本无法完成阅读!

这是一本据说在美国影响颇大的一本小说,在很多电影电视中都能看到它是主人公的最爱。但整整一年中,我把这本书拿起又放下,阅读就是无法持续。认真反思,总的一条,翻译太不好,生硬不说,还语义不清,根本不知所云!书的版面设计也很差,一眼看过去,文字稀稀拉拉就像没有几根毛的秃子脑袋。唉

纠正

这是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好书,对照过原文,发现翻译的特别棒!我们习惯用一种标准来确定幸福,人为设定一条及格线,线上的是好命,线下的则是不幸。我们所面对的压力与痛苦、狭隘与悲观,往往是由这根及格线造成的,却忘了其实每一种幸福都有缺陷,而每一种缺憾也自有它的幸福之处。甩甩脑袋,纠正那条并不存在的及格线,就会明白自己所处的是一片森林,每一棵树都有它的阳光雨露。

回归的美国传统

摘自《周末画报》 作者:钟 蓓弗兰岑偏偏就和些“海獭式作家”站在一个队伍,写那种大视野、全景式的家族小说。他热爱包罗万象的生活题材,描写当下 人们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物既不是珠宝大盗,也不是人类天才,他们不过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芸芸众生——无法解决自我的困 难,活在当下,而非未来。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长得很方正,并不古板。要不是《时代》周刊分毫毕现的封面照,我们也看不清楚他的络腮胡上限到底是到脸颊还是到耳根?对络腮胡上限的刨根问底很快被杂志右下角简洁有力的标题吸引:“伟大的美国小说家”(Great American Novelist)。距离上一次这本杂志以作家为封面,已经过去10年——这一次,弗兰岑接替了斯蒂芬•金。   弗兰岑凭什么“伟大”?不论是他的《纠正》(The Corrections)还是新作《自由》(The Freedom)都不像是21世纪的小说:情节既不紧凑,也缺乏微观描写,主题上与亚文化、个人声音、特有的民族团体……统统无关。价值观上,他和约翰•厄普代克、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约翰•契弗、菲利普•罗斯牢牢地站在一个阵营,把自己的作品与美国当下的社会现状与阶层心理联系在一起……但这一类作家代表着20世纪70年代知识大众的品味,放在21世纪,他们显得多么得陈旧过时不与时俱进啊!   但弗兰岑就是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而且这份老牌杂志以自己的影响力把作家的声名传播得更广更远。在中国,《纠正》的中译本3年前就由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虽然该书印刷了第二次(更高的定价、更难看的封面),但它在中国依旧鲜有人知,可以查询到的评论寥寥无几。若不是因为《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它或许就像很多杰出且无人问津的伟大作品一样,被人束之高阁后,作为废纸被回收,与各种低廉、花哨的印刷品一起,融成纸浆做成新纸张——那种惨白的界面瞬间掩盖掉所有曾经存在过的字迹和思想。   洋洋洒洒632页(中译本)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美国小镇,人物是一对老夫妻伊妮德和艾尔弗雷德以及他们的3个孩子,讲得是他们各自面对生活中“纠正”的情景:大儿子加里,看似一切如意,但患上了抑郁症;二儿子奇普,原本是大学教师,与女学生有染后丢了饭碗,辗转去立陶宛,以诈骗美国同胞为生;丹妮丝是厨师,与餐厅老板发生了关系,但意想不到的是老板娘爱上了她。伊妮德试图把在外生活的三个孩子齐聚到家中,过一个团圆的圣诞节,但最终却发现这个看似和谐的家庭已经陷入了分崩离析。   故事从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中西部,写到今天的华尔街和东欧,在弗兰岑的时而刻薄、时而心酸中,人物粉墨登场,再黯然谢幕。   9年前,《纠正》问世时,好评如潮。《时代》周刊的首席书评人列夫•格罗斯曼写道:“弗兰岑并非最富有或最著名的美国在世小说家,但你可以宣称———我就会宣称———他最具雄心,亦属最佳之列。”本•马库斯(Ben Marcus)在《哈泼斯》杂志上为弗兰岑的这部小说还打了笔仗。美国著名作家唐•德里罗认为:“乔纳森•弗兰岑从浮想联翩的关于婚姻、家庭、整体文化的意识中构建出一部具有极强感染力的小说……” 迈克尔•坎宁安认为:“《纠正》与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平起平坐,这是一个巨大成就。” 《纽约客》杂志评价:“《纠正》是一部关于现代美国家庭分崩离析的小说,其意蕴可以不断蔓延……”更夸张一些的甚至认为,凭借《纠正》,弗兰岑能步入美国文学大师的仙班。   评论就算出自所谓的“权威”,这些漂亮话也让人生疑。因为乔纳森•弗兰岑成为“伟大的美国作家”时,约翰•厄普代克、诺曼•梅勒都已经去世(这些作者也都曾是《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美国文坛拿得出手的大腕真是越来越少啊!英国《观察家报》对《时代》周刊以弗兰岑为封面的举动是这么分析的:“以给弗兰岑的这份荣誉调适该刊长期以来忽视文学的负罪心理”,它希望通过一张严肃作家的照片告诉本国国民:“请记住,还有严肃文学这档子事。它跟丹•布朗、哈利•波特没关系,这阵子我们都没怎么搭理它,可它确实挺重要的!”   当年《纠正》(The Corrections)获得的奖项提名倒有几个,真正落袋的只有200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奥普拉希望弗兰岑上她的节目,对观众讲讲《纠正》。结果,弗兰岑婉拒大O的邀请,说是怕影响自己的声誉。在这个流传颇广的故事里,“伟大的美国作家”传递出的信息是——我爱惜自己的羽毛,你们别弄脏它。   弗兰岑羡慕水獭,看它们刨水,大声咀嚼食物,自由自在地在水塘里游泳。像所有乐天派动物一般,水獭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尽管水塘不远处有电厂,它的污染物随时可能毁灭美好的一切。弗兰岑没有水獭的自在,他圈起身子,1米89的大个子在镜头里显得很小。摄影师没有把51岁的中年男人拍得伟岸、高大,又或是把画面雕琢得像“历史学家”封面汤姆•汉克斯一般,立体得如同油画。照片看上去不加修饰的粗粝感和弗兰岑的小说一并形成一种对外在不以为然的无所谓态度。但同时弗兰岑微锁眉头注视别处,像在担心着什么。   他有理由担心吗?在专业分工细致的美国,弗兰岑偏偏就和些“海獭式作家”站在一个队伍,写那种大视野、全景式的家族小说。他热爱包罗万象的生活题材,描写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他笔下的人物既不是珠宝大盗,也不是人类天才,他们不过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芸芸众生——无法解决自我的困难,活在当下,而非未来。   2010年8月末,弗兰岑的第4本大作《自由》在美国出版。像《纠正》一样,《自由》讲述的也是一个美国家庭的故事。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麻省科德角玛莎葡萄园度假时,不小心在当地著名的“葡萄串”书店获得了一本试读本,谁知引发了一连串麻烦……这件事被热炒后,弗兰岑随即被请上《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为“伟大的美国作家”。   封面上的弗兰岑看上去心神不宁。或许因为读者们的期望,或许因为《纠正》在全世界已经卖出去了285万册的销量,或许因为他成为《时代》周刊封面这件事本身……作为一个其实应该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老派作家,美国社会的复杂让他身心疲惫。   “嗨,放松些。”——这是弗兰岑要做的“纠正”。

还没有读完,却忍不住推荐——千万别纠正任何人

乔纳森曾经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胡子拉碴,不善言辞的呆板文艺人。的确,在这个fast food的年代,花十年的功夫写一本书的作家(其实大部分人也只能称之为作者)寥寥无几,尤其是写比较艰难的社会写实题材。想想吧,描述一个患有帕金森的父亲和一个患有忧郁症的儿子已经够艰难了,比起“飞天的扫帚”、“狼人吸血鬼的三角恋”以及“45°仰望天空”等等而言,乔纳森是认真的,也是努力的,更是想给读者们真实地展现眼前这个社会乃至人文的变迁,单凭这一点已经让人非常感动了。很抱歉,不去评论书的主要内容了,一来没有读完,二来不想当“园丁”,只就“纠正”二字以及眼下自己的心情写开。既做回馈作家的意思,也做平复内心的良药——不得不说,文字是除却宗教以外,修复创伤最有效的灵丹妙药,在迂回冗长的文字中,可以释放自己想骂人,想砸东西以及想跳楼的冲动,文字后,渐渐回复平静,继续过平凡的日子。每个人都喜欢纠正别人,只要是有关别人的事情,一定是臭的、脏的、不堪的、不长久的、不现实的等等,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合乎世道的生存法则,不仅适用自己,也适用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人、朋友以及小孩。于是乎,人们喜欢评论,喜欢说是非论短长,喜欢就任何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那见解实际上是愚蠢的。在经历过一场很大的身体状况之后,我曾经想,我是否就此会重新看待生命,就此能够包容更多的东西,就此能走上豁达的心灵之路呢?在恢复的初期,我真的是感谢主,感谢它让我回到其实并不美好的世间。能吃饭、睡觉、自己去洗手间——这对于大病初愈的人而言都是热切盼望的事情,好像这一切彷佛就是生命的全部,那一刻,你不会在乎爱情、友谊或者职场的升迁,你只在乎能够自己活着,不依靠别人,自己简单地活着。某些时候,我回忆起身患帕金森的父亲(不幸的是,他已经去世6年),忽然有点明白,行动不便,无法言语以致最后的内出血致命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多么地痛苦,痛苦到病着的人也许不想依靠治疗活下去——死去或者更简单,而一下子解脱,能够投入上帝的怀抱。当身体远离了死亡的阴影之后,人又开始捡起他所有的欲望和情绪,他渴望这个世界,而同时又有那么多的不如意笼罩着他,于是他发脾气,失望、沮丧、在心里小声诅咒春风得意的人。豁达原本就脆弱,经过欲望的淬炼,越发及时抽逃而去,飘忽在理想的人却永远够不着的空间里。很想不要求别人理解自己;很想自己快乐也尽量能让别人快乐;很想放弃所有的欲求,真正踏上宁静的心灵乐土;很想宽厚地看待这个世界,在心里认同世界的不同,至少在嘴里不评论别人的是与非。不幸的是,一个情商很低的人,比如我,想做到这些,除了不断的自省之外,还得依靠来自宗教强大的力量。写到这里,不得不说,快乐真的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绝对是金钱或者权利所无法给予的。当一个人能够依靠内心的满足而获得快乐的时候,我想他距离主的脚步又近了很多。真诚地祝福自己以及所有感觉痛苦的朋友们,勇敢而努力地使自己快乐起来吧!PS:我喜欢艾尔弗雷德和奇普,同情伊妮德,欣赏丹尼斯,尽量不要做像加里那样的成功人士。


 纠正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