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马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532750740
作者:【美】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
页数:257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卡德威尔一转身,他的踝部中了一箭。学生们哄堂大笑。疼痛的感觉,从他胫部的狭长经络往上蹿,在他的膝部复杂组织中转悠,往外扩展,再蹿到他的肠子,疼得更凶了。他疼得眼睛往上一翻,目光射到黑板上他曾用粉笔写过的数字上,5,000,000,000(宇宙的大致年龄)。学生的哄笑,从吃惊的第一声尖叫升级到集体故意起哄,这声浪像是在向他压过来似的,粉碎了他想单独待一会儿的愿望。让他单独待一会儿,独自面对这疼痛,揣摸其疼痛度、估计其时间、检查其机理。疼痛已把触角伸到头上,展开湿漉漉的羽翼,沿着他的胸腔四壁扩展,只疼得他,在一阵双目昏花之中,感到自己仿佛是一只梦中惊醒的大鸟。那留有昨夜擦洗痕迹的混浊的黑板像薄膜一样粘在他的意识中。疼痛似乎以毛茸茸的分量取代了他的心肺;当疼痛的袭击在他的喉咙里猛的一涨时,他觉得他仿佛把自己的脑子像一块肉一样高高地托在一个想够也够不着的盘子上了。几个穿着五颜六色衬衫的学生已经从书桌后站了起来,向他们的老师呼叫嘲笑,还把泥鞋蹬在折叠椅上。这混乱实在难以忍受了。卡德威尔跛行到门口,把那狂闹声关在他的身后。   走到大厅里,每走一步,带羽的箭梢就在地板上划一下。那金属擦地声和羽毛僵硬的瑟瑟声难听地混在一起。他的胃开始翻腾、恶心起来。那赭色大厅昏暗的长壁在摇晃;嵌着带号码的方形磨砂玻璃的几扇门像是实验板,浸在充了电的活性液体里,而电流就是孩子们朗读法语、高唱各国国歌、讨论社会科学的声浪。你有一所漂亮的房子吗?是,我有一所很漂亮的房子。琥珀色的谷浪,巍峨的高山俯瞰着富饶的平原,通观我国历史,男女同学们(这是福罗斯的声音),联邦政府的威望、权力和权威已增长,但我们不能忘记,男女同学们,我们原本是许多主权共和国的联合体,那合众的上帝赐福于你,在诸多美德之上赐你以兄弟友情——这首美丽的歌③莫名其妙地久久盘旋在卡德威尔的脑子里。到灿烂的海。老狐禅。   他是在帕塞伊克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从那以后他长成多么奇怪的样子啊!他的上半身像是漂浮在理想的星空和年轻人的歌声里;下半身却沉重地陷入一片沼泽里迟早要淹死。每一次箭羽擦着地板,箭杆就刺他的伤口。   他尽量不使他的腿碰上地板,但是剩下来的三个蹄子的杂乱的啷当声很大,他怕会有一扇门被推开,闪出另外一个教员来挡住他的去路。在这危机之中,他的同事像是一些放牧恐怖的牧人,有把他挤回到学生们的课室的危险。他的肚肠有些抽搐;他没有停步就在那有上百只银眼睛在闪烁的奖杯盒前锃亮的油漆地板上投下了一个扩散的椎形阴影。他那件灰花呢上衣的下摆难看地扇动着,像一艘正在沉没的船只的船头雕,他的脑袋和肌体一起向前方冲去。   边门上面模糊的水渍在吸引着他前进。在大厅的尽头,光线穿过加了防盗纱窗的窗口从门外射到学校里,在这黏乎乎的、油亮的气氛中散不开,像油中之水滞留在入口处的上空。卡德威尔脑子里的飞蛾驱使着他的高大、优美、复杂的身体向这青蓝色的光团奔去。他的五脏直翻腾;一支牙碜的触角在划他的上牙膛。可他也在急切地品味着即将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期待感。空气明朗了。他冲出了用铁丝加固、玻璃肮脏的双重门。在箭杆撞击钢栏杆引发的一阵剧痛中,他跌跌撞撞地跑下了通往水泥地面的低台阶。一个孩子在走上这些台阶时在那暗淡的墙壁上匆忙地写了一个“Fuck ”。卡德威尔握住了铜把手,在他那酸痛、恐怖的眼底下,嘴唇抿成一条线,坚决地推开门冲到校外。   他的鼻孔冒出两道霜烟。这是一月份。湛蓝的高空既似逼人,又使人难以捉摸。校园旁的芳草地广阔舒展,角落上种的松树虽值隆冬依然翠绿;但这颜色是凝滞、呆板、病态、不自然的。在校界之外,一辆电车发出清脆的当当声从马路上出现,往伊利方向驶去÷车厢几乎是空的——因为时间是十一点;买东西的人在向相反方向走,去阿尔腾一在轨道上轻微地摇晃着,草垫椅通过车窗洒出点点金光。他来到室外,在开阔的街道上,疼痛似乎羞涩地减弱,收缩到踝部,凝固,麻木,可以漠视了。卡德威尔端正他的异样的身架;挺起那与他的大骨架相比有些偏窄的双肩,这姿态即使还不到昂首阔步的程度,那么,他那顽强的克制的步伐至少遮掩了那一瘸一拐的模样。他走上位于封冻的草地和挤得满满的停车场之间的便道。在他的腹部以下,奇形怪状的汽车前挡板在冬天的白日中闪耀着;电镀上的划痕像宝石似的闪烁着。寒冷开始使他呼吸变得短促。他身后那红砖砌的中学校舍里的蜂音器响了,解散了他所遗弃的那班学生。随着一片缓慢移动的吵闹声,学生们轮换了课室。   亨迈修车厂和奥林格中学校园毗邻,一中间只隔着一条不规则的小沥青道。厂校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地域相接。亨迈过去曾任校董多年,现在不当了。他的年轻的红发妻子薇拉是女生们的体育教员。修车厂做着许多学校的生意。男孩子把他们的破汽车送到这里修理,再小些的男孩子用这里的免费气筒给篮球打气。厂房前部有一个大房间,亨迈在这里放他的账本和已经摸黑了的成套的零件价目本。并排的两个木桌上都放着一沓残角单据和便条本,插得厚厚的粉色收据一直串到插签的锈迹斑斑的签头上。桌上放着一个磨砂玻璃匣子,匣盖上有一道用车胎胶布补上的闪电形裂纹,里边放着用花纹纸包着的糖果,等着孩子们的分币。一个底面与外边街道等高的五英尺深的洋灰坑边疏落地放着一排油污的折叠椅,午间时常有一些男教员(过去多,最近少了)坐在这里把扎紧鞋带的擦亮的皮鞋蹬在栏杆上吸烟、吃巧克力棒糖、里斯牌巧克力花生碗糕、埃希克薄荷糖,舒展一下他们紧张的神经。这时,亨迈的那些膀大腰圆的工人便在那有三面围墙的洋灰坑里冲洗像一块大铝砖似的汽车。   通往这汽车修配厂的主要和大部分厂房的沥青拱坡地面百孔千疮,到处掉皮起泡,像一片火山岩浆流的遗迹。在汽车进厂的绿色大门上开了一个一人大的小门。小门门闩下边用蓝色的调和漆歪歪扭扭地写着“随手关门”。卡德威尔拉开门闩走进去。他那疼痛的脚诅咒着关门时不得不回身。   电火花照亮了温暖黑暗的车间。这间阴暗厂房的地板被滴下的机油染成了黑色。两个戴着防护镜的模糊人影在长长的工作台的远端拥簇着向下喷射的扇形大火柱,化成四射的寒星。另外一人,黑魃魃的脸上翻着刷白的圆眼,翻身仰卧下去,消失在一辆汽车车身下面。卡德威尔的眼睛适应了房里的暗度,看见在他周围堆放着的是翻转过来的零件,一些残破、失灵的部件:乌龟壳似的前挡板、像从肚膛里掏出来的心脏似的引擎。在这杂乱的气氛中,接连不断地响起嘶嘶的、砰砰的怒吼声。在卡德威尔站着的位置近旁,有一座鼓肚煤炉冒着粉色的火光。尽管他踝部的创口在化冻、胃里在翻腾,他还是不太情愿离开这温暖的辐射圈。   亨迈本人在车间门口出现了。当他俩互相走近时,卡德威尔有一个滑稽的想法:感到自己在向一面镜子走去。亨迈也跛着脚。由于幼时摔伤,他一只脚比另一只短。他有些苍老、苍白、驼着背,近年来这位机械师衰老了。埃索和摩比尔汽油连锁公司在高速公路旁距这里仅几条街的位置上建立了服务站,现在大战结束了,谁都能用战时工作的钱买新车,修理汽车的活少多了。   “乔治!都到你吃午饭的时间了?”亨迈的声音虽然轻,却颇有经验地使用一种能盖过车间杂音的高调门。   在卡德威尔回答的时候,一连串难听的金属撞击声响了起来,把他的话盖住了;他那轻飘、艰涩的声音似乎喑哑地在自己的耳边回旋。“不,上帝,我正在上课。” “那么是怎么啦?”亨迈那由几撮银发辉映得发灰的面容怯懦地警惕起来,好像怕发生了什么伤害到他自己的意外事情似的。他的妻子曾经干过这类事,卡德威尔是知道的。   “你瞧,”卡德威尔说,“那群倒霉孩子当中的一个是怎么整我的。   ”他把他那只受伤的脚蹬在一个拆下来的前挡板上,拉起他的裤腿。   ……

内容概要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3.18—2009.1.27),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美国当代文学大师,作品两获普利策奖、两获国家图书奖以及欧·亨利奖等众多奖项多达十数次。“性爱、宗教和艺术”是厄普代克毕生追求的创作标的,“美国人、基督徒、小城镇和中产阶级”则是厄普代克独擅胜场的创作主题,他由此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当代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师,被誉为“美国的巴尔扎克”。
舒逊是我国著名翻译家。

编辑推荐

   约翰·厄普代克是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美国当代文学大师,作品两获普利策奖、两获国家图书奖以及欧·亨利奖等众多奖项多达十数次,“性爱、宗教和艺术”是厄普代克毕生追求的创作标的,“美国人、基督徒、小城镇和中产阶级”则是厄普代克独擅胜场的创作主题,他由此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当代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师,被誉为“美国的巴尔扎克”。 《马人》是厄普代克确立其大师声誉的重要作品,他因此而第一次拿到国家图书奖,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艺术性的代表作之一。它将神话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既有象征的寓意与美感,又兼具现实的尖锐与残酷,以超现实主义与立体主义绘画的方式将一个父与子、爱与牺牲的故事讲述得优美、深刻、感人肺腑。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杰作”。

作者简介

《马人》是厄普代克确立其大师声誉的重要作品,他因此而第一次拿到国家图书奖,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艺术性的代表作之一。它将神话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既有象征的寓意与美感,又兼具现实的尖锐与残酷,以超现实主义与立体主义绘画的方式将一个父与子、爱与牺牲的故事讲述得优美、深刻、感人肺腑。
一部不折不扣的“杰作”。
“厄普代克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不但是优秀的长篇短篇小说家,也是同样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和散文家。他将和他的前辈、19世纪的霍桑一样永远成为美国文学的国宝。他的辞世是美国文学不可估量的损失。”
——菲利普·罗斯
“厄普代克的文学体系和巧妙构思直逼莎士比亚……他的逝世标志着20世纪下半叶美国长篇小说的黄金时代的终结。”
——伊恩·麦克尤恩
“《马人》无可企及,无法超越……自然、贴切、新鲜、微妙,而且极为优美。”
——《新闻周刊》
“与D·H·劳伦斯之后的任何作家相比,约翰·厄普代克肯定有着一种更纯粹的能量。”
——马丁·艾米斯
“一部光彩照人的杰作……而且厄普代克毫无疑义是一位语言的大师,只有最优美的诗歌能够跟他对语言的驾御相匹敌。”
——《星期六评论》
“(对许多年轻作家来说,厄普代克)几乎像圣经中的一位族长,一位亚伯拉罕或摩西那样的人物,他赫然耸立,而我们注定要生活在他的影子里”。
——一位加拿大文化记者
“对十八岁那年的我来说,最欣赏的书是约翰·厄普代克的《马人》。”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图书封面


 马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尘世是人能够理解的世界”关于约翰-厄普代克的《马人》赵松善良、敏感的乔治-卡德威尔拼力挣扎了一辈子,却始终都无法扭转生活贫困的窘境。他那位早逝的牧师老爸除了一部《圣经》和一屁股债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他自己呢,则是大多数时间都在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颠沛流离。他在“一战”时当过兵,未及参战战争就结束了,却险些因一次流感而丧命;他当过百科全书推销员,旅游大轿车司机,体育指导员,消防队员,旅馆服务员,洗碗工,读大学期间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仍取得了优异成绩,作为橄榄球后卫鼻骨断了十七次,其它骨折四次……他经历了三十年代横扫美国的经济危机,他离开了贫困的家庭,随即组建了自己的贫困家庭。最后的十五年,他一直是中学教师,带着老婆、儿子寄居在岳父的家里。如果说还有什么是比贫困还要糟糕的话,那显然就是令人窒息的失败感了。贫困让他无休止地纠结于深深的疲惫和痛苦,但沉重的失败感却促使他不断走向最后的崩溃。他活了五十岁。这就是厄普代克的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马人》的主人公乔治-卡德威尔的人生。在这部赢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桂冠的作品里,厄普代克雄心勃勃地展示了高超的写作技艺。他自如而贴切地将古希腊神话传说里的客戎马人与普通人乔治转瞬间就合而为一,给普通人的庸常生活染上神秘的光泽,让人觉得在神话中人与普通人之间并无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甚至那些卑微的人也可以拥有神性。当然这些并不是厄普代克想要传达的主旨。他不是要写什么人神同体的传奇故事,而是要通过这样一部表面上看很像半是客观叙述、半是回忆的小说,呈现乔治的儿子彼得对于对父子关系的历史与价值进行重新认知与塑造的过程。彼得要做的并不是在现在回忆过去,而是重返过去,到过去的情境中去重新体验那些特殊的时刻,并在这个体验过程中理解父亲在绝望中的自我牺牲,彻底消除以往那些带有否定意味的误解,从而实现与父亲的精神和解,让父亲获得真正的安息,也让自己得到前所未有的解脱。也只有如此,父亲乔治的死才会具有马人式的神圣意义。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马人客戎最终以放弃永生换取的,不只是摆脱个人的痛苦,更重要的还是让犯了盗火之罪的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因此彼得通过追忆和重塑不仅理解了父亲在困境中自我牺牲的真正含义,还通过这样的体认过程,使得作为深陷迷惘中的二流艺术家的自己重获精神上的支撑,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希望。在小说中,为了获得这样的效果,厄普代克采取的是复调交叉叙事与幕间插曲相结合的手法。在全部九个章节中,彼得的视角被一分为二,一是在单数章节里,伪装成客观的第三人称视角叙述乔治-卡德威尔父子的经历,一是在双数章节里以“我”的视角描述父子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二者相互呼应着完成整个叙事的过程。作者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主客观交融的叙事方式,让彼得来实现消除对父亲的误解并达成理解和自我解脱的目的。所以概括地说,《马人》可以被视为一部关于理解和解脱的小说。从这个意义上看,厄普代克在小说扉页上所引用的卡尔-巴特的话就显得尤为意味深长:“天国是人所不能理解的世界,尘世是人能够理解的世界。人本身是介乎天国和尘世之间的生物。”这段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作为“介乎天国和尘世之间的生物”,人只有真正理解了尘世中的人与事,那仿佛不可理解的天国才有可能得以存在,并最终收留人的原本无可归依的灵魂。彼得明白,尘世中的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饱尝失败的微不足道的人,同样可以通过自我牺牲获得具有神圣意义的永恒。只有第五章是个例外。而它刚好位于最底部,也是九个章节里的正中位置,使这部小说呈现一个“V”型结构。这一章貌似官样化的小传式文字,特别耐人寻味。它的撰写者很可能就是那位给乔治带来很多压力与困扰的校长吉摩尔曼,那位宙斯式的人物,狡猾、专制、好色、贪婪,是权力与欲望的化身。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一上来就读这一章。它明显带有个人化的叙事特征,让读者感受到吉摩尔曼的隐含着轻蔑但又貌似宽容的眼神。比如说,他会写到乔治母亲有“美丽动人的风姿”,会写到乔治的“外号叫‘棒子’”,因为他瘦;他还会特意提及乔治-卡德威尔在大学期间因为打橄榄球而造成的那么多次的骨折;他还会若有所思地以反问:“对于他的教书质量应如何表达呢?”但随即又会以貌似宽容的口吻肯定乔治的一些优点,还不忘委婉地嘲讽一下他的无力控制课堂秩序。在那种官腔式赞扬之后,你会发现,整章文字里唯独没有提到乔治的死因。显然,这是在暗示乔治既非自然死亡,也非因病而死,而是死于自杀,但吉摩尔曼有意隐去了这个内容。当然,除此以外,其余的部分还是比较清晰地为我们描绘了乔治的一生简历、性格特征,以及造就性格的环境因素。但总体上这一章与小说的其它章节形成了极大的风格反差,它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这个“V”型结构的两边,一条是下降的叙事线,一条是上升的叙事线。前者是乔治在深沉的失败感中否定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以近乎自暴自弃的方式、怀着对儿子的深深眷恋和内疚走到人生的终点来完成解脱,这条线也可以说是条被极度压抑了的感情线,仿佛所有的爱,都被冰层封住了。后者则是儿子彼得的反思体验后的对父亲的理解,就像是一个不断消融冰层的过程,所有沉淀的感情都在复苏中不断涌现。因此也正是父亲乔治那条下降的线,催生了儿子彼得上升的线。从这个意义说,父子在精神上其实是一个整体。关于这一点,厄普代克在第四章里提供了一个形象的例证:“这是个晴冷的下午,在城西的斜阳照射下,我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前边。从影子的构图看,我俩像一头前行的四足兽。”(P95)从精神意义上说,儿子彼得正是由于深刻地理解了父亲自我牺牲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没有任何负担和阴影地开始新的生活,才接受了父子同体的意象,让父亲的生命得以在自己的生命中延续。为了将马人客戎的故事与形象用在乔治-卡德威尔身上,厄普代克特意将乔治的生日星座也设定在人马座上。这也造就了小说的第三个维度,神话的维度。另两个维度则分别是诗的和世俗的。在诗的维度中,主旨是理解与爱。所以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理解、与爱相关的那些繁密细腻的场景细节,它们主要集中于“我”的叙述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一个自我恢复的过程,不仅是要恢复对父子历史的认知与感应,还要恢复自我存在感与对希望的那种渴望。只有如此,父亲的惨淡人生才不是失败的,而是可以永恒的牺牲。彼得依靠重建的亲情历史,重新拥有了现在,进而有了摆脱不断迫近的虚无的可能。他知道,重要的是爱,特别是还能够去爱。只有如此,才能让人有力量去面对那个将父亲乔治压垮的世俗现实的维度,并在精神上超越它,以艺术的方式。这种爱是可以超脱任何界限与束缚的,所以彼得可以跟黑人姑娘相爱,并用《雅歌》般的美妙词句去赞颂她的一切。而这种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父亲乔治留给儿子的真正遗产,尽管乔治生前时常表现出那么多的厌倦和对死的渴望。彼得在重新体验了与父亲相处的那些个瞬间之后,才领悟了这份爱。即使是死神也夺不走这样的爱。因为它,尘世才是“人能够理解的存在”。正如小说中博学多识的马人客戎在给那些有神性的学生们上“万物的起源”课时所说的那样:“爱推动了宇宙的运动。”2011年2月23日星期三(发于《外滩画报》2011.3.15)
  •     在厄普代克的全部创作中,《马人》显得颇为特殊。一是该书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作者谈到了早年的习画爱好,以及隐瞒多年罹患牛皮癣以至处处受挫(包括追女孩子)的难堪经历。再者,较之卷帙浩繁的“兔子四部曲”和其他作品,《马人》对父子关系的刻画显得深沉而又微妙,迂回可见作者向父辈的致敬之意。须知,“兔子”父子疙瘩纠结的关系直到生离死别方才冰释。而巧妙化用希腊神话,甚至带点儿后现代的处理手法,更是给这部读来不太轻松的长篇小说,赋予极具气势的悲剧力量。马人的形象来自希腊神话:半人半马的客戎兼有神的智慧和人的感情,他不为天神所喜,归隐山林,把自己的技艺教给人类。在一次争执中,客戎踝部中了一支毒箭,因为不死而体验永生之痛,他向天神祈求给予被敷山崖的普罗米修斯以解脱,来换取己身之死。天神答允,卡戎死去。《马人》因其神话背景可能会被误读为后现代小说。的确,后现代小说常以神话、童话、民间传说等为其摹本,小说家意在推翻这些摹本长久累积下来的价值观,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而赋予其全新的当代意义。但其软肋也正在于依附于既存的摹本,如果后者一旦散佚,则会消弭其苦心构建的意义,而在全球化时代,这一趋势实在太明显了:要不是陈凯歌使《赵氏孤儿》咸鱼翻身,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在伏尔泰时代的欧洲大红大紫的中国传说?厄普代克写作《马人》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后现代写作汹涌泛滥之时,以今天的眼光看,大浪淘沙后留下的佳作并不很多。厄普代克很聪明,他套用神话但不强赋新意,即使《马人》中的神话因素通通失灵,依然无损其自有价值,而神话部分作为推动情节步步发展的心理暗示,则给这部作品带来了某种超现实色彩,成为主人公精神危机最好的注脚。因此,《马人》尽管采用某些后现代的写作手法,但其本身仍投射出现实主义的最强音。而将神话背景置换为当下,亦不难看出作者借神话喻今世之意。《马人》开头写道:“卡德威尔一转身,他的踝部中了一箭。学生们哄堂大笑。”主人公与周遭格格不入,一眼即知。然后,不光脚踝上的伤痛,七七八八的疼痛也来了:牙齿的“甜滋滋”的疼痛,疝气的“轻微惬意”的轧痛、肠子里病毒引起的绞痛,翻起的脚趾甲啃着脚趾肉的隐痛,用眼过度造成的抽痛……疼痛如此丰富,作者以其标志性的对细节的痴迷写道:“像是一朵花团锦簇的疼痛之树,每一朵花向灰蓝色的天空投射着一团清晰的橙绿色火花。”其实,我们自会发现,卡德威尔的诸多疼痛都是自己臆造的。厄普代克煞有介事地大写特写其虚构的肉身之痛,正是要使主人公的精神之痛物质化,让人狠狠地感受何为精神上的“切肤”之痛。年轻时卡德威尔洗过盘子,当过推销员,大萧条来临时,他失业了,一家老小眼看就要挨饿了,朋友伸出援手替他谋得一份教书的职业。可是二战带来了大变化,读书无用论使他无法施展教书育人的理想,美国式的务实功利使得“在良善便是无能的地方,残忍就成为聪明了”,高歌猛进的自由使他难掩撞见校长和女校董衣冠不整脸色潮红的惊慌,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失业的恐惧。他苦熬每一天,连儿子彼得都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放松一些?多费劲啊!”因此,卡德威尔的疼痛因其臆想而有了实际的意义。神话中,马人可以隐居山林,但在现实中,他既无法融入时代,又无山林可以隐居,只能在疼痛中寻求解脱和逃避。在“兔子四部曲”中,为现实所困的“兔子”哈利每每选择逃跑和性爱作为自己的解压途径,他在逃跑中获得勃勃生机,在性爱中获得情感抚慰。他来来去去之后,总能获得重生的动力。卡德威尔为人正派,没有地方可以逃跑,也没有沾腥的习惯,对别人的性暗示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他只能把自己寄托给疼痛,以此歇口气。情节发展中不时穿插的自杀暗示,以及一篇读来惊悚的牧师口吻的悼词,正是他在精神濒临崩溃时的宣泄和诉求。但是,厄普代克对他笔下的主人公,向来不会弃之不顾,他同情、理解他们。希腊神话中,客戎无所牵挂,死得从容淡定。卡德威尔求死不得,因为他有对儿子彼得的爱。作者无限怜悯地写道:“如果人是马,卡德威尔是一匹做苦活的灰斑马。”不过,客戎之死换取的是普罗米修斯的解脱,卡德威尔换取的是什么?这正是小说叙述人、已届而立之年的彼得苦苦追问的。然而,没有答案。在少年彼得和成年彼得之间来回讲述的故事,口吻中尽是对父亲的愧疚,为父亲抱屈,替父亲心痛。我们隐约看到在彼得背后厄普代克眼眶中盈满的泪水。而这种“痛”,也实实在在地击中了我们的心。也许,这就是答案。
  •     以“兔子四部曲”闻名于世的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厄普代克,被誉为“美国的巴尔扎克”,“几乎像圣经中的一位族长,一位亚伯拉罕或摩西那样的人物,他赫然耸立,而我们注定要生活在他的影子里”。这些极高的评价,似乎只有读过他大部分作品的人,才能加以验证。不过,看了上海译文出版社不久前出版的厄普代克的代表作之一《马人》,笔者以为,上述美誉有夸张的成份,但也不能算过分。就反映生活的深度和质感而言,《马人》比起他的“兔子四部曲”并不逊色,这部融现实与神话于一体,以现实的残酷、主人公命运的悲情反衬理想世界的美好与虚幻的杰作,为作家第一次摘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一举确立了厄普代克在美利坚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马人》的情节并不复杂。乔治·卡德威尔是美国某小镇上的中学生物教师。他以教书的微薄收入,供养着岳父、妻子和正在上中学的儿子彼得,勉强维持一个三代之家的生活。人过中年的卡德威尔深感身心憔悴,对自己碌碌无为的生活既不甘,又无奈。一天,他偶然撞见一位女同事衣衫不整、神色慌乱地从校长吉摩尔曼办公室跑出来,因而闯了祸,面临着被奸诈的吉摩尔曼解雇的危险。卡德威尔对生活的挫败感更加强烈,他甚至想一死了之。痛苦和死亡意识的心理暗示使他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然而,当X光检查告知他安然无恙后,他非但没有释然,反而更加难受。因为他无法以死获得解脱,惟有继续履行他的生之职责。这部小说的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一个半人半马的形象客戎。客戎上半身是人,下半身为马,他博学多才,深受希腊年轻英雄们的崇拜,却在一次混战中被一支毒箭射中,痛不欲生。由于是神,他无法死去,于是他恳求天神宙斯答应让自己去死,以换取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解放。宙斯最终同意了。厄普代克在小说中借用了客戎的神话故事,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小说一开始,主人公卡德威尔在上生物课时,被恶作剧的学生用钢钎制成的一枝箭射中脚踝,在疼痛与混乱之中,他不得不离开教室去治疗。这一情节显然就是客戎故事的“克隆”,隐喻了他如同客戎被毒箭射中,其实就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的写照。而在小说的第一章中,作家用亦真亦幻的写作手法,将卡德威尔与客戎的形象重叠合一;并且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主人公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矛盾冲突的加剧,隐喻出卡德威尔在生活中承受的种种磨难,是为了他的家庭,为了儿子将来的前途所做出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牺牲;就像客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取了普罗米修斯的新生。因此卡德威尔就像客戎那样具有宗教般的悲剧性,只是凡夫俗子的他缺乏神界的客戎的崇高美。给卡德威尔看病的阿波顿医生的一句话耐人寻味:“我们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站起身来直立行走,另一个是开始思考。”这两个“错误”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直立行走意味着人从此要承受外界随时加于他的种种苦难和打击;思考假如没有答案,则会给心灵带来无尽的困惑和痛楚。卡德威尔就是在这双重的折磨中,憋屈地生活着。虽然他有过带领校游泳队参加运动会获得的自豪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不会游泳);有过和初恋情人海斯特重叙旧情并即兴朗诵诗歌带给他的片刻欢愉,以此象征往昔的美好,反忖现实的灰暗,可是,卡德威尔的整个人生就是一部不断与挫折苦斗的辛酸史。自从他青年时代满怀爱国热情参加一战,退役后他就开始面对现实的冷酷和人生的种种不如意,靠着一份体育奖学金他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业;结婚不久就遭遇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由于失业而走投无路,只得投奔岳父,好不容易在岳父生活的小镇上谋得了一份中学教师的工作。为了这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卡德威尔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就像书中形容的那样:“如果人是马,卡德威尔是一匹做苦活的灰斑马,有些不足挂齿却也不一定出自劣种……”小说结尾部分,客戎独自在大雪中走向抛锚的别克车。这里,神话和现实再次交融。神话折射现实。这辆老别克曾屡出故障,造成卡德威尔看完病后带彼得回家的路上被困顿了三天,它象征了卡德威尔失败的生活;但客戎走向这辆老别克,则隐喻了卡德威尔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使卡德威尔的自我牺牲最终染上了悲剧英雄的色彩。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准备慢慢收齐
  •     1.天国是人所不能理解的世界,尘世是人能够理解的世界。人本身是介乎天国和尘世之间的生物。2.像是一朵花团锦簇的疼痛之树,每一朵花向灰蓝色的天空投射着一团清晰的橙绿色火花。3.他希望私下独自体验他的痛苦,测出它的力度,估算它的持续时间,审视它的结构。4.这是个晴冷的下午,在城西的斜阳照射下,我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前边。从影子的构图看,我俩像一头前行的四足兽。5.在良善便是无能的地方,残忍就成为聪明了。6.如果人是马,卡德威尔是一匹做苦活的灰斑马,有些不足挂齿却也不一定出自劣种。
  •     当我说它从【各种意义】上无比的吸引我时,我是认真的。
  •     补记
  •     并不太喜欢导入神话的写法,让我凝视就好。
  •     描述性语言对我来说偏多,所以说我是怀着近乎抓狂的状态下读完它的。当然小说的寓意很深刻
  •     真的非常难看。神话的大背景完全没有文化共鸣,里面的部分也缺乏任何有内容的内容。应该是作者个人才能懂得的世界。
  •     这是骚情四溢、温婉大气的厄普代克阿姨。。。(“马人”有点儿像《绝命毒师》里的老白,连化学老师这点都……但同时看过这本书和那部电视剧的奇葩该不会只有我辈吧~~)
  •     承受与逃避的抉择,苟活的无可奈何。
  •     尽管读起来很累,但是水平真的很高啊
  •     事实证明只有书名吸引人
  •     马人马人
  •     还是不喜欢看对话太多的小说
  •     杰作
  •     脉络似乎是清晰的,读太快导致只glimse到感情
  •     厄普代克作品
  •     野心很大的一部作品!也许,小说的创意和结构会有一些争议,但像父子俩最后被困在雪地里那样的章节,的确堪称神来之笔。
  •     暂时还未读出感觉。
  •     奥林匹斯的神性光芒权威性地笼罩着整部小说,读者会被一种宏大感所包围。然而本书的全部故事都发生在三天之内,地点也不过是在宾州一个偏僻的小镇。此种把神话和现实不动声色地融合在一起的手法把个人的挣扎放大为了天地伊始时生命的茫然。比如书中花费大量笔墨描写父子二人在冰雪天里开车/修车的那段经历,我仿佛在此瞥见了人类对抗命运的全部的徒劳性。第一章最精彩,第七章后面部分略为拖沓。另外,我从来对大段的环境描写不感兴趣,然而《马人》里的此类描写完美地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比如当我读到121页第一段时,我感到周围的空气在冷冷地往下沉,而面前台灯是全世界唯一在发光的东西---静谧感,虚幻感,就是这段描写所带来的,也是主人公站在寒夜里,面对着代表生命的无奈和疲惫的别克车的心情吧。
  •     一个对生活的隐喻。当苦难无声无息地铺满人生,当时间不闻不问地流转,或许对那些曾有梦想而今无可奈何的人来说,死亡是最后的救赎。但是总有一些事物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理由,或许是新生命,或许是他人。小说的的最后一句话说“于是,客戎接受了死亡”,于是卡德威尔继续接受着苦难。
  •     凄凄惨惨切切
  •     科普跌题
  •     小说很棒,将神话人物与普通人物相结合,对于父亲的描写有些地方我也有很多相同的感触。只是由于自己对希腊神话了解的缺乏,还有文中大段大段的读起来很费劲的长句子,阻碍了一部分的阅读快感。
  •     太好看~
  •     很纠结才看完,读外国故事总有一堆不知道的神,头尾的故事太有意象太棒。了,但是中间有的很闷。天,失去了生殖力,疼得怒火中烧,一头栽得远远的,把他的后代遗弃在一片白色得荒原上任其枯竭,那把双臂从日出伸展到日落的荒原。
  •     不是很喜欢
  •     谈不上很好,但标志着厄普代克的创作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     换一个壳,同一个核。
  •     舒逊的翻译比陈新宇要逊色些,过分注重局部,而忽略了整体的美感与通畅
  •     不能确定我有没有完全看懂,那些与希腊神话有关的部分看着就很艰涩,然后整个小说又现实主义又有魔幻色彩。。等以后有空再看一遍好了
  •     此人太具天赋,原来还学过绘画@@我认为做人传统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不是有weibo我都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有部分是这样子.就像现在婚恋教授\小妞文学流行,咱还是坚持正统,就是要看John Updike.
  •     终于读完了,花了三个月…卡德威尔授课的内容最喜欢,大多情节都挺无趣的,最后父子俩被困雪地这个推进点还挺妙的。但我还是不太懂orz神话人物一上来就晕…客戎和普罗米修斯是代表父和子吗
  •     花了一周时间耐着性子才进入小说的氛围中,一找到阅读的节奏后,很快就感觉到书的好。紧密的描写,情景交融,常有精彩的片段绽放,让人欢喜不断,看的时候常强迫自己停下来,把那好的地方摘抄下来。厄普代克是可怕的,这样高强度的细密描写,亏他能坚持下来。
  •     厄普代克的语言像黑洞,把你吸进去,并完全消化掉你。
  •     好吧我只能说功力不够,实在看不懂。。。
  •     十颗星。我也是卡德威尔,我也是客戎。赞同译者对结尾的理解,客戎没有自杀,投入世俗生活以给他的儿子自由。这已完成他的爱与牺牲。
  •     不错!
  •     父亲是圣人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句话来概括真是对这本书的亵渎,说是父亲对儿子单纯的爱,似是略显矫情,但毫不过分。
  •     这本书写到了我的心坎中。开头读的很费力,感觉一种文字的累。今天早上却一口气读完了剩下的四分之三,进去了,理解了,感动了。将生活的琐碎和不满意,人们的缺点和性格,扫一扫,捡起来,组合一下,原来每个人在失意的生活中,都保持了一份纯真,美好,一点希望。那是生活为你留下的空隙,像音乐,艺术,亲情,还有回忆,想象,白日梦,颓废,放弃的流浪。好或坏,它可以使你活下去。可悲的是时间不待,情感的无处宣泄和虚假,还未成熟,已经老却 。可靠的是生命的现实和实实在在,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你所背负的责任,也是你所拼命在意的东西。哪怕不愿意,没有选择的权利,哪怕懦弱。生命总是独特和曲折的向上的。匍匐的小草是有力量的。作者留下了这种希望,这是我的感觉。但这种残酷和遗憾却也深深的震撼着我。“无知便是幸福”不同意却总见到
  •     客戎接受了死亡
  •     活动的时候入的 很划得来!
  •     整个过程摘抄的念头不断 后来作罢 因为那样 整本书我都可以抄一遍了
  •     复调
  •     很喜欢Updike的马人,如果影像化会很喜欢它的分镜,如:他梦幻般地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无感觉的巨大光轮的中心。光线忽然变成了三角形的黑影,散步在他周围。回忆、联想、倒叙融入在了这三天之内,而这三天也仅仅是无数“接受死亡”中的三天而已。
  •     我怀着厌恶的心情读着开头,但随着一页一页翻后,就完全没法儿停下欣赏这个短暂而充实的两天了。
  •     以神话为背景,投射出现实。以疼痛为逃避,幻想出新生。
  •     读不出希腊神话的妙处,可能换成西游记就理解 了
  •     神话和现实交织而成的故事,因为象征所以有质感,因为悲剧所以有意味。
  •     十颗星
  •     有可能是厄普代克最好的一本小说
  •     最近一段时间内看过的最佳作品。我说不好这种感觉。
  •     完美,而且和我的生活有太多契合,有些细节甚至能严丝合缝地贴在我身上
  •     塑封未拆的
  •     "我怀有希望"
  •     具有高超艺术水准的小长篇,厄普代克炫技之作。让我联想到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也许奥斯特受到《马人》启发或影响,两部书都拥有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深沉动人的父爱。建议读两遍。
  •     双重隐喻下的艰难人生
  •     豆瓣,我的记录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