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洛津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行过洛津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108040091
作者:施叔青
页数:336页

内容概要

施叔青,台湾鹿港人,纽约市立大学戏剧硕士。十七岁时以处女作《壁虎》登上文坛,写作之余从事京剧、歌仔戏研究,曾任教于政大及淡江。一九七七年赴香港任职香港艺术中心亚洲节目部策划主任,曾任东华大学驻校作家。著有《愫细怨》、《维多利亚俱乐部》、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遍山洋紫荆》、《寂寞云园》)、《微醺彩妆》、《枯木开花》、《两个芙烈达•卡罗》、台湾三部曲(《行过洛津》、《风前尘埃》、《三世人》)等。作品有英、日、法文译本。

书籍目录

卷一     行过洛津
1.劝君切莫过台湾
2.转眼繁华等水泡
3.一开始,他看上的是玉芙蓉
4.妈祖宫前锣鼓闹
卷二 小步花砖面
5.洛津无城门可守
6.杨柳活着抽陀螺,杨柳青着放风筝
7.总铺师的那套家伙
卷三 改编《荔镜记》
8.浊水溪的神话
9.有人竖旗造反
10. 洁本《荔镜记》
11.珍珠点脚一小块,嘴唇乌沉沉
卷四 招魂
12.那的唤做甚傀儡?
13.弦仔师蔡寻
14.十五抛球,十六踏火
15.施辉为自己招魂
卷五 声色一场
16.宜春留伞
17.桐油笼装桐油
18.搁浅的戎克船
卷六 鸟踏
19.心肝跋碎魂飘渺
20.妙音阿婠
21.有关万合行败落的传说
22.夜宴
卷七 此情谁得知
23.月斜三更相 ?走
24.谁知一径深如许
25.追容
26.歌哭的老歌伎

作者简介

本书是施叔青“台湾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的场域定在台湾的洛津,即今天的鹿港。小说写作的对象是洛津的移民社会。
小说用“搭积木的方式”,齐头并进地讲述了发生在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多个故事。其中,以泉州七子戏班旦角月小桂——后来称为鼓师的许情的生平遭际为故事主线,描写许情三次搭船到台湾洛津,见证了以海港起家的洛津五十年兴衰,生动地触及到台湾传统与现代、归属和转化等问题。
在小说中,作者施叔青爬梳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细腻地描画出洛津的世情和风貌,如工笔细描。大段涉及人类学民俗学的讲述穿插在小说中,这也是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相对于情节来说,作者更在乎场景的描摹与再现,力求从无数情景的碎片中勾连出洛津的繁华与消损,试图重新调整台湾的历史叙述。作者为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发声,把历史背后微不足道的庶民形象、女性形象推到前台,而台湾史上著名的朱一贵和林爽文事件等,只作为小说遥远的背景。无论是假男为女的优伶月小桂、玉芙蓉,艺伎珍珠点、阿婠,还是洛津商家乌秋、豪门郊商石烟城、官僚朱仕光,都像是一幕幕走马灯的图案,在洛津的兴衰史上作为点缀,一闪而过。他们真实的伤恸,在历史巨幕下显得那么虚弱,化为长短不一的几声呻吟与叹息,抑或是《荔镜记》陈三五娘的吟唱。作者掌控文字的能力令人叹赏,小说通篇“哀而不伤”的境界,具有极强的历史感,带给读者阅读的享受。
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被评价为其创作高峰,没想到定居曼哈顿的她,又开始创作“台湾三部曲”,为故乡台湾立传。“台湾三部曲”从清领时期一直写到“二二八”事件,被称为台湾的“大河小说”。南方朔认为施叔青“几乎是全台湾作家里惟一有条件和能力去碰触”台湾史的人,她就出身鹿港(过去称洛津)望族,又长期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迁移旅行,加上磅礴运思和精彩细描的功力,这些都成为她这次书写台湾史的保证。他甚至认为“香港三部曲”是“台湾三部曲”的热身之作。白先勇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也表示,施叔青“很厉害”,她写了两部大的作品:香港三部曲和台湾三部曲。

图书封面


 行过洛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用标准普通话去念书里的戏文,韵脚合不来。或者施叔青想写出的远地疏离,一时间就全盘涌出。从语言上,北人和南人,陆人与岛民,就这么生硬干脆地分割开了。书里的情节大多是片段化的,人和感情都以割离的碎片呈现。于是形成一整片的味道,是海的味道、南地高热多雨的味道、咸虾腥鱼的味道、糯米咸点心的味道、七子小戏铅粉扑扑的味道、天后宫妈祖庙的味道,北人觉得怪异、吱呀、远于正统的味道。味道比起语言,似乎更把“离远”两个字打到人的心里,因为味道是飘渺而无以形状的,渗进了身体。台岛是远孤的。当说这句话的时候,写下这些字的这个北方人暴露了她对于这岛只能拥有一种做局外人随口评价,而不能做亲历者抒发心性的真实情状。就是这样,真的是远孤飘摇了。
  •     近几年港台文学大行其道,太平洋的风吹得正盛,那些在岛屿写作的作家们如雨后春笋般齐齐冒了出来,仿佛是被历史遗忘太久后的报复,在出版社与文化评论人的推波助澜下,越来越多的港台作家名字被我们记住……白先勇、朱天文、张大春等各领风骚,有些作者却明显言过其实,而另一波看起来市场价值不够瞩目的作家则做了沧海遗珠。如果不是去二手书店淘半价新书,兴许也不会注意到施叔青,没人介绍这位来自鹿港望族的女作家,没有读者大费笔墨的去写读后感,在网上搜寻有关其的只言片语,得到的都是中文系或者专业中文研究领域的学术说法,读罢令人望而生畏。这位出生于1945年的女作家笔调华而不腻,古韵悠然,兼或有十分前卫的意识形态在书中展现——台湾历史的构建、殖民环境、去势的两性话题、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甚至不时令你忆起白先勇的【台北人】。大历史,小地域窥一斑而知全貌,描得是洛津一隅,绘出的却是全台风景,无论是细致末微的民俗场景再现,还是活灵活现的清代人物侧写,无一不勾人魂魄,让人在历史与现代的边缘游走,看似在回顾历史,却分明在理清现今的脉络。大陆多数平民常年叫嚣着台湾不过是个小岛,香港不过是个小岛,却想不到这两座“岛国”上产出的宝贵文化资源在近五十年来急速井喷,差不多可以淹没整个大陆停滞的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这也是我在成人之后不愿意阅读四九后大陆文学的原因所在,无论是回顾战争年代的所谓黑土地还是白洋淀,又或者书写农村生活的等等大众文学,实在与我这个85后的人脱节太远,反倒是早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香港与台湾在吉光片羽的隐私线索中藏着我的时代记忆。前几日本想仔细看一看萧红的【呼兰河传】,可看了几行便有些兴味索然,并且又捧读起了张爱玲,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得小市民与城市书写才引起了我的共鸣,而黑土地着实离我太远,我记忆中的乡村也只是泛着水气鱼腥的南方村落,我的环境记忆是南方,可以再南,却无法向北。于是看【行过洛津】看得津津有味,那些朴实无华的平民生活夹杂着戏班旖情与戏子歌哭,前卫的去势话题,让人的思绪一下飞到了清朝末年的台湾,汉民族与清朝廷,扬州与遥远的洛津,士大夫文人与商贩…….共同交织成一幕好戏。女作家的去势情结大学读到一本有关张爱玲与女性文本书写的偏门研究书籍,说张在她父亲的阴影下成长,对男性有去势倾向的书写,且不说现代社会女性意识的独立与崛起,光看这几年港台文学中男同性恋题材的泛滥,我们就能明白,这绝不是一种单纯的猎奇心理——而是女性用另一种方式在讨论两性的平等,在触探感情人伦的底线。施叔青笔下功夫做得足,不但在书中提到了李渔【十二楼】中的一个耽美小故事,更有意无意的提及明朝同性小说【弁而钗】。书中名为许情的男旦戏子以色示人,委身于有权有势的大商人,甚至在女性面前都不曾褪下女装展示自己男性气质的一面,在性与爱,男与女之间模糊了方向,就像李碧华【霸王别姬】中年少的程蝶衣哭红着双眼唱:“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戏子这一生,无论男女,莫不是这般被玩弄的下场。以男色耽美题材书写的不仅有李碧华、施叔青,最出名的当属朱天文的【荒人手记】,这些女作家文辞优美,笔墨浓艳,有人说她们是张爱玲的还魂,有人说她们是张派传人,在这个但凡是女作家都想往张爱玲这名海上奇女子身上靠一靠的年代,风格已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她们写的只是她们。太过太多华而不实又单薄的无聊散文,能有幸看到这本【行过洛津】实在庆幸,至少它不单薄,至少作者花费了无数心思做案头工作。想起这些年对港台文学的热爱,兴许是因为在这些作家们的笔下,既能承袭古韵又能解析现代人的流行病,它恰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大陆所缺少的书写姿态,它是一种类民国的书写传承,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家乡,我们在城市中,又要回到城市去,千百年岁月悠悠过去,今夕是何年?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施淑清的作品就是保证
  •     许情的命运随着历史而起伏,几次行过洛津都已是人事全非,许情对小歌妓的追思或许正是对过去的无奈与回忆书中描写了一些地方民俗,更添加了一分历史的厚重感。
  •     感觉比香港三部曲写得好
  •     年纪太小吗?看着心慌慌,人物变态得实在接受不了。
  •     情欲比历史真实。
  •     后半本书相当精彩
  •     就我而言,从没有一本书,看的像行过洛津那样费劲痛苦。散乱的篇幅,重复的故事,我读不懂的语言叙述方式,就这样我读下来,用了4个月把300多页的书读下来。本来我认为此书很淡,但读完才知道太浓了。浓的让我说不出太多的感受,但那恐怖精准的文字,真的太厉害了,是那种读完可以叫人浑身哆嗦的文字,我只感受过一次,就是读此书的时候。
  •     美丽的宝岛,忧郁的历史,我们一定要善待台湾!
  •     民俗描述和人类学报告有差别,吗?
  •     有些电影《霸王别姬》的味道,深沉的历史中,带有太多的悲苦和倔强。
  •     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以《行過洛津》為起步,故事背景是清代的台灣鹿港,以廣闊一點的時間觀去看,那是殖民前的時期。縱觀故事交錯的時間與人物,牽涉到由市井到官府的身份與層面, 展示錯綜複雜的人物浮生,但小說的主角始終是洛津這個地方,人物只是俐落地凸顯地方的文化、風土與人情。
  •     纸质太糙,容易起毛,装订有点松散。
  •     这本书感觉主要讲的就是一个双性恋和缠足的故事。。。
  •     其实想给五星
  •     初看是觉得像写地方志,读起来生涩。读到后来才渐觉滋味。台湾的这段历史完全不了解,接着此书稍微知道了一些。
  •     台北作家的
  •     有种怪异的生硬
  •     小说的形式讲台湾早期的历史和风土文化,挺有意思的角度。
  •     涉及到对裹脚和净身的描写,可怕。虽然是小说,但是小说味不浓,更像是历史散文笔记,言辞比较考究优雅,但趣味性和连贯性感觉差一些。
  •     清末台湾的影射。以小见大,人物形象丰满,情节生动,环环相扣。画面的切换有电影镜头切换的感觉。男优伶,女歌妓。忧伤的下等人。
  •     一幅工笔画卷,可作洛津的地方风物志
  •     施叔青的小说总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     三部曲的第一部
  •     了解一下总是好的。
  •     写城多过写人,更像一部风物志。人物的行动稀少而散碎,看着吃力。节奏太慢,当然文笔是好的。
  •     正在阅读中,书中涉及的台湾那个时期的人和事真让人大开眼界。
  •     这种参差、铰合的写法,对应《香港三部曲》实在是精心、竭力而为,再以“风化”映射的关于伦理、政治、文化和最重要的边缘与中心的书写,也算得上另辟蹊径。然而如果将这出戏放在大清后期的大陆来观照,娈童也好,裹脚也罢,好像不能不说稀松平常;于此,作者一再强调的兴衰荣枯历史定律配合中心对边缘的倾轧与改写,或才更突显了殖民前的漂泊命运。
  •     读起来略累,可到后面十分精彩。
  •     很好的书啊,值得一读。可以多很多的了解。
  •     知识性很强
  •     这本书是在三联书店看见的嫌贵才在网上买的,还没看呢,太忙了,我姐姐推荐的,一定好看,她看书很多,知识很丰富的呢!
  •     两岸故事,总是离不开来来回回的奔走……
  •     三部曲中最好看的一本 清朝的台湾往事
  •     工笔细描洛津全景,人物绘声绘色,写伶人的部分也比较细致不过实在和李碧华霸王别姬太过相似,施叔青笔触稍淡笔墨不浓稠但也比太多不知所谓的作家好,也比近年来炒作在风头浪尖的某些港台文学妙(大陆纯文学基本崩坏,没啥说得意义)
  •     了解一段故事,打开一个窥见一段历史的小窗
  •     施叔青的“台湾三部曲”中,本人最喜欢这一部,小说形式很特别,洛津(今之鹿港)的历史同主人公的生命历程相互交织;民俗的呈现增添了小说的底蕴;旧日的情愫随着时光推移更见醇浓,沧桑的红尘际遇令人不胜唏嘘!
  •     跟后两部比,实在没看出大家追捧的“撒豆成兵”,后记没了陈芳明的对谈,感觉神清气爽。
  •     也許是在陝師大借閱的最後一本書了。
  •     我不喜欢女人写的书,不是绝对的说女人写的书不好看,而是大多数女人写东西时,把炫耀和打扮放在第一位,把真实放在第二位,作者为了写一本书而伤透脑筋,她本身没有东西写,却硬要七拼八凑找史料,读者看着就难受。
  •     移民
  •     喜欢关于风俗的描写
  •     封面装帧很好看
  •     台湾作家的书,没得说
  •     丰沛的历史掌故和民俗细节,重现了晚清鹿港的社会各层面。但是也因此读起来不是很流畅,还没想好要不要看三部曲的下一本.......
  •     考察清代台湾移民社会形成和变迁的地方风物志,作为日常史料的价值要多过文学价值。
  •     阅读中,争取三部曲在过年前全部读完,再写评论。文笔是自己喜欢的风格。
  •     ……无意中在书架抽的一本书都能是写男男爱恋的。唉,突然想到《品花宝鉴》,也是写伶人与看客之间的爱恨情愁。喜欢施叔青对史料的运用,同《香港三部曲》一样,这部书也是台湾的史书。
  •     大而不乱的故事。作者驾驭能力太强大!
  •     考据大于情节,细节大于场景。读着好累。
  •     精心构筑的穿插写法,还有我熟悉的闽南习俗、传统、街市、语言,戏子也好,娼妓也罢,都是血肉历史的书写者。
  •     还不错,不过貌似有点旧。
  •     很不喜欢,但是写出这样的文字一定很不容易,要身心俱疲的
  •     阴阳反复,雌雄混淆,扑朔迷离,世道颠倒。
  •     行过洛津
  •     台湾的故事之鹿港——洛津
  •     不太容易看懂。但是有点意思
  •     不按常理出牌,读来却井井有条。
  •     文字古雅,奇趣盎然,但始终略显平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