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家庭/婚姻 >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32752010
作者:[美] 迈克尔·格林博格
页数:190页

章节摘录

  一九九六年七月五日,我女儿疯了。那年她才十五岁。她这一疯,我俩的人生顿时风云变色。“我觉得好像要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再也回不来了。”有时她突然清醒过来,没头没脑说出这段话,说着说着又迅速离我远去。她究竟去了哪里,我猜也猜不到,梦也梦不着,只知道我必须一把抓住她,拉她回来。太迟了。我和她之间的联系瞬间消失,真不敢相信。想当初她牙牙学语时,教她说话的是我,第一个念故事给她听的人也是我。这些无法抹灭的记忆,却在一夕之间,全都化为乌有。   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责怪自己。没错,我从头细数自己犯下的每一个错误,扪心自问到底少给了她什么,但终究还是无法解释我眼前的事实。真的是无语问苍天啊!我一度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后来发现医生所知有限,医生只知道我女儿病情的临床表现。若真正要谈起她的情况,恐怕医生也比我高明不了多少。后来我还发现,当今人们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以往差不多,都是如同瞎子摸象。这些虽然表明要治好我女儿的病,机会微乎其微,但同时也意味着,精神疾病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方面。   在当代社会里,“精神病”三个字会冒犯人的,正确的说法是“脑部疾病”。就某方面而言,这确实是一种脑部疾病,但有时候我和女儿相处,却觉得自己面对的是暴风雪或洪水等罕见的自然景象,它狂暴到可以摧毁一切,狂暴到叫我忧心、又叫我吃惊的地步。   七月五日。我在公寓里醒来。我们住在纽约格林威治村西区银行街一栋廉价公寓的顶楼,周围的建筑相当气派。我身旁的床空空荡荡,帕特一早就出门到她在富尔顿街开设的舞蹈教室结账。我们结婚两年了,各自带着以往的包袱进入这段婚姻,两人的真正世界只能在缝隙里寻找。   而我带来的最大一个包袱,就是我那正值青春期的女儿萨莉。我有点讶异萨莉居然已不在。还不到八点,屋里就已经又热又闷,太阳把涂了柏油的屋顶烤得发烫,女儿睡的上铺离天花板不到三英尺,自然是暑气蒸腾,加上昨晚我们的冷气烧坏了家里最后一根保险丝。她铁定是逃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了。   客厅地板上杂物满地,都是她昨晚挑灯夜战的痕迹:一台坏掉的随身听,用胶带紧紧捆着;半杯冷掉的咖啡;一本布面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过去这几个星期以来,她一直在钻研这本诗集,而且越读越有兴致。我随手翻开诗集,里面交织着各种符号、密密麻麻的批注、圈起来的单字,看上去实在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第十三首,在页边空白处写满了评语,原诗差点淹没在茫茫的手写字海当中,看起来好像是犹太教经书《塔木德》里的一页,从头到尾密密麻麻写满批注。   几张萨莉创作的诗散落在地上。几天前才听她说,这些诗句就像小鸟飞进她的心窗。我随手拾起一只小鸟:   万物皆静默,   独你放火焚烧睡眠的长河。   亲爱的,为何让地狱之火   亲吻你眼前所见?  昨晚我凌晨两点左右才到家,进门就看见女儿蹲坐在灯芯绒沙发的扶手上,在笔记本里涂涂写写的,随身听重复播放着钢琴家顾尔德(顾尔德(GlennGould,1932-1982),加拿大钢琴家,音乐天才,1955年以巴赫的《郭德堡变奏曲》录音举世闻名。)弹奏的《郭德堡变奏曲》。我的职业是自由作家,最近为一卷长达两小时的影片撰写文稿,谈高尔夫球的历史,其实我根本没打过高尔夫,纯粹又是一份庸俗的工作。这两天刚完稿,昨天去庆祝,所以很晚才到家。   “不累吗?”我问。   她猛摇头,对我做了个带有制止意味的手势,另一手握着笔,在纸上飞快地来回飞舞。真没礼貌。但我却突然涌起一阵回忆,想起以前在我生命中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情况:那时我醉心于诗人哈特·克莱恩(哈特·克莱恩(HartCrane,1899-1932),美国诗人,受艾略特等诗人的影响,格式传统古典,文字艰涩深奥。)的作品,翻查他每一个冷僻的词汇,虽然还是读不太懂,却一头栽进他的文字洪流中。我在客厅门口逗留,看着她无视于我的存在,看着她那双典型的南欧杏眼,看着她琥珀色的爆炸头,头发几乎不像是一根一根乖乖长出来的,反而像是从头顶上一丛一丛冒出来的。我静静望着她对语言的饥渴,对文字的馋涎欲滴。   我相信,这些不眠不休的阅读之夜,释放了她内心经年累月的挫折感。九年前那天,她刚上一年级,我认为,这一天就是萨莉童年消逝的起点,好比无声电影上常见的,屏幕上所有光线都收拢在正中央的一个小点上,感觉上情形大概就是如此。她在学校经历了阅读障碍,甚至还有更严重的问题。英文字母在她眼里就像一幅幅图画,R是一口歪七扭八的烂牙,H是一张翻倒的椅子,要她读《戴高帽的猫》(当代美国最受人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苏斯博士(Dr.Seuss,1904-1991)的作品。--译者)的故事,就像要她解读计算机断层扫描那般困难。语言沟通的基础在于人人都接受的每个词汇拥有固定的意义,但她却不懂得这层奥秘。   看她一脸迷茫,不复欢笑,真叫我痛心疾首。不过,同样是文字,虽然她无法用眼睛解读,但只要跳脱纸张的束缚,文字便在她舌尖开出朵朵莲花。双关语、朗诵、辩论、演讲,只要她肯尝试,无一不精通,都在证明她天资聪颖。   有次放学我去接她,校门口人头攒动,挤满了记者和新闻人员,原来萨莉班上有个女孩惨遭亲生父亲杀害。听到这个消息,令我心惊胆颤,重新认识到我那才六岁大的女儿有多么脆弱,而且凶手乔尔·斯坦伯格和我外形相仿,我们两个都是德系犹太人,肤色相同,身高也相当,连眼镜样式都一样,这让我更加留意女儿的安危。我身为犹太人,总觉得这件杀人案自己也有份,心中罪恶感油然而生。以前谁曾想到亲生父亲竟会谋杀女儿?但事实就摆在眼前,而且手法之凶残,将来势必会有人起而效尤,我和萨莉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危机四伏。这年头在美国,连向来最重视亲情的犹太人,都下得了毒手谋杀亲生女儿。   我奋力穿越人海,在人群中间发现萨莉正和同学手牵着手,一位记者把麦克风凑到两个女孩眼前,看看她们会说些什么。萨莉视线往上看着记者,她的外套穿反了,鞋带也没系,发夹歪在一旁,根本没夹到几根头发,反倒像只蝴蝶困在那儿了。我赶紧上前把两个女孩带走,挤啊挤的,从人群中开出一条路。   我和萨莉的母亲大概也是那时候分手的。我们高中就认识,离婚对我们而言,就像拆开一对早就该分开的连体婴儿,既有其必要,又痛苦不堪。萨莉和我一同熬过最初几个月的变动,父女情感更坚固。我几乎成了她的代言人,而其他老师、家长、亲戚都不懂,为什么萨莉和其他人之间总存在着一道峡谷,双方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但我总是不厌其烦再三为萨莉辩护,质问他们:难道思想的活水不是在峡谷里奔流的?难道这不就代表着萨莉到达的是我们都到不了的心灵深处?   我向萨莉保证:“你跟其他人一样聪明,而且你天赋异常,只是现在深藏不露。只要熬过这几年,情况会完全改观,真的。”  情况果真大大转变。我们大老远跑到切尔西一家实验小学,学费还合理,让她进了特教班,从最基础的单字、数字开始学习。她记了又忘、忘了再记,活像在学习远古失落语言的学者。她努力捍卫心中的天赋,害怕自己若解不开这些字谜,她的才赋将永劫不复。终于,她解开了,这一来自信也恢复了,趁机一鼓作气回到正规教育,虽然再度触礁,但还好我过去的口头保证“你的才华迟早会崭露光芒”,已经逐渐兑现。   而今她熠熠生辉,巴赫、莎士比亚、她的日记里疯狂流泄的字句……如果她彻夜不眠,那是因为在多年的磨难后,现在,她要把握分分秒秒,好好享受胜利的果实。   我出门下楼,走下五层楼的阶梯,经过了一条又一条的走道,沿途到处是这里一块、那里一滴的油漆,这些走道似乎从来没有人擦过。今天是七月五号,国庆日的周末,格林威治区好像人去楼空的旅馆,挑剔的旅客都退房了,我们留下来的人都清楚自己的斤两:有的替乐团伴奏,有的校对稿件;还有一位太太,总是戴着草帽,帽檐垂着一串塑料葡萄,专门收容附近的野狗……一排排簇新的宅邸了无生气,因为屋主都度假去了,气派的银行街放慢了前进的脚步。   我要去格林威治街的一家咖啡店,萨莉喜欢在早上光顾这家店。我正这么想着,她就从转角走了出来,差点和我撞个满怀。她满脸通红,又气又恼,我像平常一样问她今天要做什么,没想到她对我很不客气,表情狂暴异常。   “如果你知道我有心事,就不会问我这种问题,但你显然什么都不知道。你根本不了解我,对吧,爸?”   她穿着凉鞋,抬起脚用力踢一旁的垃圾桶,力道之猛,金属垃圾桶盖“锵”的一声掉到地上。对街邻居扬起了眉毛,像是无声地问道:怎么回事?但萨莉根本不搭理他,浑身散发着躁动不安的气息,动也不动地站住盯着我瞧,双手握拳垂在身旁,她的心形脸蛋闪闪发光。我这才想起,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完全摸不透女儿心了。我从小和四个调皮捣蛋的兄弟一起长大,成天在野孩子圈中打滚,父亲从早忙到晚,在布鲁克林区的码头仓库做废铁生意,家中阴阳气息严重失调。   萨莉又想去踹垃圾桶,我按住她的肩头制止了她,她气得甩开我的手。   “爸,我吓到你了吗?”   “你为什么要吓我呢?”   “你看起来很害怕。”   她死命咬着嘴唇,咬到都流血了还在咬,双臂微微颤抖。我真不懂她怎么会这样?还有,她叫我“爸”的时候,为什么口气是这么的生硬,好像在背诵刚学会的台词?   邻居露露牵着乖巧的牧羊犬走过来。看到她真是太好了,露露向来很喜欢萨莉。大约十年前,露露发现萨莉对周围处于弱势的人特别有爱心。若一个人越无助,萨莉就越会对他掏心掏肺。她曾坐在格林威治养老院外面,陪伴着中风的病人或老年痴呆症的患者;也曾跑到纽约市第七大道,拿比萨饼给醉倒在地上的酒鬼。她尤其喜欢婴儿,在萨莉眼里,婴儿神圣无比。她似乎了解生命有多脆弱,知道早在胎儿时期,连记忆都还没有的时候,我们的个性就已经一点一滴成型,从而决定我们未来的命运。只要一有机会,她甚至可以把婴儿搂在怀里抱上好几个小时。她这么喜欢婴儿,难免令我担心,她仿佛从婴儿身上找到了挽留自身天赋的关键,天赋稍纵即逝,她得牢牢抓住,时时修补。   露露倒是一点也不担心:“你知道什么是‘孩童带来的恩慈’(原文为”naches“,是意第绪语的罗马拼音,本书作者为犹太裔人士,行文偶尔夹带意第绪语。)吗?迈克尔,我在你女儿身上找到了‘孩童带来的恩慈’。你女儿天生善于施舍,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了巧取豪夺的浑蛋,可是你女儿愿意施舍。”  不过,露露这次表现出来的行为,却令我更加惊慌失措。她看到我们之后,在街尾远远地对着我们挥挥手,向我们走过来,但走了不到三英尺就突然站定,目不转睛地看着萨莉,然后伸出双手仿佛在驱魔似的,接着拉着狗链子掉头迅速离去。   我一脸错愕,萨莉倒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她原本温暖的栗褐色眼眸好像涂了一层亮光漆,变得如贝壳般坚硬,像墨水般漆黑。也许是睡眠不足吧。   我问她还好吗?   “没事。”   我猜想露露一定是以为我们父女正在口角,所以不想介入。   “确定吗?我看你好像很紧张的样子。你整晚都没睡,而且这礼拜也没吃什么东西。”   “我没事。”   “今晚放松一下,暂时别看莎士比亚了吧。”   她抿紧嘴唇,憋住满腔情绪,微微颤抖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有个朋友来纽约,两人见面小酌一番,聊了聊近况,聊完后顺便一起去吃晚饭。沿路恰好经过我住的银行街,街上有辆警车停着,车内无人,警灯也暗着。街上气氛宁静悠闲,不像出事的样子。今夜的节奏缓慢,我看警察准是在打盹,不然就是来拜访附近的一家住户,这人养了好几只德国种短毛猎犬,经常招来左邻右舍的抱怨。   我们继续往餐厅走,帕特已经在里面等了。餐厅里空荡荡的,每张餐桌正中央都放着一个小玻璃浅杯,里面的蜡烛灯火摇曳。   吃饭时,帕特和友人迅速找到共同的话题,很有得聊,因为两人再婚后都有个继女,美丽漂亮又任性妄为:我女儿学连续剧以自尽相要胁;我女儿动不动就拿咖啡泼人;我女儿用切面包的刀割下一块手掌肉。   友人开玩笑说:“我女儿是老婆一辈子的最爱,我不过是个情夫。”   帕特欣然同意:“很像老掉牙的民俗故事,慈祥和蔼的角色永远轮不到继父、继母来担任。我们身为继父、继母,只会扮演作恶多端、颐指气使的角色。”   但其实帕特和萨莉的相处模式,和传统的继母故事恰恰相反。帕特尽其所能辅导萨莉的学校作业,喜怒哀乐都顺着她。加上萨莉早熟,帕特总会耳提面命要她小心女性会碰到的意外,这些忠告萨莉明明求之若渴,却装出爱听不听的样子。然而,不管帕特如何努力,我家还是天天上演连续剧,萨莉就是不相信帕特是真心待她好,心中永远有个疙瘩,认为帕特不可能视她如己出,不可能真心爱她这个人,也不可能在感情上对她如亲生女儿。萨莉既不熟悉帕特的身体,当然就不懂帕特的心。萨莉说她不是帕特怀胎十月生下的,两人自然不亲;我们反驳她说,脐带不是母女连心的唯一管道,你和帕特因为人生际遇成为母女,应该更觉得心心相印。而且别忘了,你也是有亲生母亲的。我们的一番唇舌只让她更加懊丧,她不客气地说:“少废话,省省吧,你们改变不了什么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多少人,能用这样的方式观看自己? ——《纽约时报》 这《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一定会成为精神疾病相关书写的经典作品。高度推荐给各图书馆。 ——《图书馆杂志》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充满知性又很有深度的书。行文清楚、真实、充满关爱又极具启发性,日后一定会成为相关作品的典范。 ——《纽约时报书评》 心理疾病所到之处,不会有快乐结局。但这是一部好小说,最后的结局为一种升华后的胜利,得之不易。 ——《泰晤士报》

内容概要

作者:[美] 迈克尔·格林博格,现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专栏记者。他的写作题材丰富、笔法多变,行文始终带有极富魅力的纽约都市风格特质,无论是描述他自己居住的平价公寓,还是生活周遭经常遇到的平常人物,都能以深邃、精准的视角加以剖析,流露出高度的人文关怀与知性背景。著有散文、小说及大量评论作品。
译者:张思婷,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目前就读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热爱翻译。

编辑推荐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以作家和患者父亲双重身份笔触描述躁郁症继《24重人格》、《我遗失了时间》之后,译文心理书系最新小说作品;《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至今已售出16国版权;《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被旧金山纪事报、时代杂志和美国图书馆期刊评选为2008年度好书;《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西班牙排行第二名的超级畅销书,在意大利也攻占排行榜第12位。   一位纽约的专职作家撰写的描述他的15岁的女儿沙莉罹患“躁狂症”而住进精神病院一个月的故事,他们夫妻为了照顾她,经历了很多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他无法坚持自己的工作,也在不断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作者忠实地记录了躁狂症如何影响着沙莉、祖母、前妻、现任妻子还有最重要的如何影响着他本人,他本人的心路历程是描述的重点。

作者简介

我女儿一疯,仿佛命运在一弹指之间就改变了,从此我和她的生命再也走不回去了。
1996年夏天,作者的女儿罹患躁郁症。“我女儿疯了。”作者说:“那年她15岁。她这一疯,我俩的人生顿时风云变色。我觉得好像要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再也回不来了。”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全程记录萨莉罹患精神病住院的一个月内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夏天溽热的纽约街头,作者记录着躁郁症如何影响着萨莉和她的至亲,包括祖母、生母、继母,还有作者本人。书中还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谨守教义的犹太病人,精神异常的古典文学教授,热血的电影导演,梦想当文艺青年的房东还有打破传统的治疗专家。阅读本书,让人如入半梦半醒之境,身处红尘与超脱之间。
本书已被誉为“与精神疾病相关书写的新典范”,具有高度的纽约知性人文风格。作者书写了自己深刻的内心感受与家庭故事,并巧妙穿插作家乔伊斯当年如何为了自己发疯的女儿遍求名医的经过,以及与音乐家舒曼、美国诗人洛威尔等人的疯狂,重新审视艺术与偏执、疯狂与想象力之间的无解谜团。
有多少人,能用这样的方式观看自己?
——《纽约时报》
这本书一定会成为精神疾病相关书写的经典作品。高度推荐给各图书馆。
——《图书馆杂志》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充满知性又很有深度的书。行文清楚、真实、充满关爱又极具启发性,日后一定会成为相关作品的典范。
——《纽约时报书评》
心理疾病所到之处,不会有快乐结局。但这是一部好小说,最后的结局为一种升华后的胜利,得之不易。
——《泰晤士报》

图书封面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在疯狂与理智之间,有一道清澈的线,那是存在每个灵魂中的黑暗疆界……阅读本书之前,我查询了一下关于躁郁症的解释,躁郁症(manic depressive disorder),又称两极情绪违常(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或bipolar mood disorder),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一般而言是指个体有时出现忧郁的症状,有时又出现狂躁的症状,两种特征不断交互出现的情形。其中躁狂发作的特性为:高昂、开阔、多话、易怒、自夸、自大、注意力分散、意念飞跃、不寻常的快乐、盲目的投资或采购、活动量增大、睡眠时间少等等。忧郁发作的特性为:心情沮丧、失去兴趣、活动力降低、食睡习惯改变、疲累无活力、自责、自杀等等。而这本《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是作者以第一人称从父亲的视角来描述身患躁郁症的女儿,记录爱女萨莉罹患精神病住院的一个月内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夏天溽热的纽约街头,作者记录着躁郁症如何影响着女儿和她的至亲,在面对女儿的“发疯”时的焦虑、恐惧,面对女儿出现病症的震惊茫然到勇敢承担。和其他人一样,碰到这种事情只会无法控制地再三问自己: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有人罹患癌症,有人感染艾滋,但有人就是患有精神分裂症,有人就是躁郁症,仿佛这是天生的特质,只要活着就摆脱不了,是世上千百种人的其中一种,就像一个人的脾性、眼珠的颜色,都是无法改变的。这种病根本是遗传,该如何根治呢?就算真的治好了,病人还是原来的自己吗?诗人洛威尔提过,“凉风吹散精神错乱的泡沫”之后,要他回头谈躁郁症发作,就像要“一只猫试图解释如何从梯子上爬下来”。在萨莉最初爆发躁狂症状时,她就是那只猫,往上爬时身手矫健,蒙着头死命地爬,但爬下来时却步履维艰。躁郁症的狂想鲜明逼真,她分不清楚想象的终点和行为的起点。对她而言,她张力十足的躁郁狂想竟从未发生过,而与此同时,外界灰色的日子却如常流过,她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精神病患者身上带着一种诅咒,让他们会过度在意一些小事,例如陌生人不经意瞟来的眼光、电视上新闻主播看过来的一瞥,或者自己脑子里挥之不去的沸腾思绪。18世纪的百科全书对精神病下了这样的定义:“病患已无理智可言,却坚信自己还有理智。”此言不假,过度相信的确是妄想的警讯。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让病患镇静下来,让病患半寐半醒、不闻不问,将七情六欲隔离在外。要精神病患主动冷淡处世,他们根本做不到,因此,通过药物和治疗把病患弄到对世事完全淡然对待,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治疗方式。萨莉最生气蓬勃、容光焕发的时刻,就是她最危险的时候。这真是生命开她的玩笑。你觉得自己开始慢慢懂她,终于和她能够相互理解的时候,突然间她又语出惊人,你才发现你根本不了解她。你感觉得到她多渴望找人倾诉,就算她满口胡说八道,但那也是她自己的胡说八道,每个字对她而言都有意义。她的病情高高低低、时好时坏,每过一分钟她就变一个人,让人想也想不透。而且她说变就变,其间没有任何过渡,这一点最叫人难以忍受。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她已经没有“我”存在,没有可靠的自我可以回归、可以立足。我们是血肉之躯,既暴力,又温驯。躁郁症贪求别人的注意力,渴望刺激和行动,一心想要成长,为了存活下去不择手段。这不是行为艺术,我们透过萨莉的生存核心,透过她的生命,找回最初的自己。对萨莉而言,在火山爆发和昏迷不醒之间,没有任何一块中间地带。身为父亲的作者焦虑于不知该如何包容她、鼓舞她、跟她相处。为了体会女儿在服药后产生的一系列不适感,父亲自己以身试药,用耐心和勇气面对女儿的一次次失控和崩溃。故事的最后,就像奇迹发生一样,平平凡凡的奇迹,能够正常活着的奇迹。萨莉与父亲终于出现了正常的交流。这一刻,萨莉终于回到了父亲身边。感觉上,仿佛整个夏天都住在传说故事里。美丽的女孩被变成沉睡的石头,或是被变成一个妖魔。她远离挚爱,无法言语,失去原本擅长的一切。后来,魔咒解除,她又苏醒过来,“惊讶自己拥有双眼”。在此后的时间里,躁郁症曾三番两次的袭击萨莉,不论再茫然、再无助,她也从不退缩。她一心一意想了解并预测躁郁症发作的时机,在狂潮袭卷前先把它堵住。她已经清楚自己体内有个东西,懂得与之抗衡,与之协商,虽然迷惘但很勇敢,仿佛希望能和自己停战,仿佛希望能再次抓住疯狂与理智之间那一道清澈的线。
  •     首先先记录下萨莉发病前(也许已经发病)写下的那句诗:“万物皆静默,独你放火焚烧睡眠的长河”——这一句,简直是她躁郁症的内心最好的写照。想来在那时,躁郁症已在她心中腾腾燃烧,而她的脸庞和心灵都被这份不知来自何处的火焰照成扭曲的明亮,然后天才变成了疯子。一方面,她就像被魔鬼当头一击,另一方面,从她的种种成长记录又似乎可窥见这种预兆的端倪。已被证明了的,神经症和精神病与基因遗传有关。不知这是被上帝许可的祝福还是诅咒,总之它的存在让人无法控制不能避免。书里说现在已经有对神经分裂症基因的检验方法,不知道是否真的。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比较推崇这种生育检查。另外,关于神经病和精神病的药物治疗。我一直觉得它们就像止痛药和麻醉药一样,除了减缓躯体的表面症状外,对治本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目前精神病治疗的最关键的一点是,发病的病灶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啊。在此例中,我们只知道患者的多巴胺分泌过多,而多巴胺为什么会突然分泌过多?如何引起?不知道。只是服用一些阻止多巴胺分泌过多的药物,以让患者的生理难受和智力受损为代价换取短暂的表面平静。但这种不知源头而只知阻流的治疗方法,根本阻拦不了躁郁症的狮子一次次越篱而起,张牙舞爪。我想,精神疾病恐怕是当前也是以后医学恒难解决的难题吧。。。。最后,我想排译者的翻译功底,言流畅而意到位,当然,这跟作者本身的写作水平也有关系。作为一个疼爱孩子又拥有自省能力的父亲,作者在整件事情当中的表现是很令人赞赏的。爱的力量虽然伟大,但是与痛苦作战的最佳利器,也许是对于怪异的高容忍性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心理能量强大的表现呐。。。。
  •     读者评价打分都是主观感受,哪怕我一句理由都讲不出来,但是我就喜欢这本书,我就觉得五星都不足以表达我对它的喜爱。========================================================人们通常都在文学作品、影视甚至一段舞蹈一首音乐一幅画里去体验别人的人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都对自己的生活烦恼不堪,却对他人的生活无比向往,他们读着小说,在故事里憧憬着自己的理想生活。我似乎有时候也是这样子,不过现在大多数时间倒是乖乖脚踏实地的体会自己的人生。而别人的人生,就像展览橱窗,琳琅满目,或精彩或平淡,或悲怆或喜悦。这个故事是个,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它就是谁都可能遇到的一段困难,每天都在某地某人身上发生,它真实的平淡无奇,但又有一股暖流直达心底。一段折磨的经历,在爱与支持下慢慢溶解,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坚强柔韧。不过分追究曾经的过错,不过分指责他人的不当之处。他们承受痛苦,却又怀抱希望,在彼此的关爱中一点一滴的努力,努力使境况变得好起来,努力使自己关心的人快乐起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妈妈,精致的打扮,得体的行为举止,一个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老太太。“仿佛想给这个混乱的世界带来一丝秩序。。。”这本书不是心理学书籍,只是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段时间的情感障碍。也不是励志书,只是一段人生,混进人潮汹涌的洪流中一眨眼就不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想看作者完整的展现躁郁症患者和他们家人的世界。刚投入进去文章就结束了,戛然而止
  •     大脑疾病,有太多的不可控。
  •     书很好读,就是不太真实。
  •     这是描写得了双向情感障碍症的人的文字。我本来我以为自己有这毛病,读完了,才知道惭愧。。。人心是复杂而难以预料的。但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保护好自己。
  •     好几次都想放弃了哼哼哼
  •     至少我多了解了一些躁郁症
  •     关注躁郁症患者。
  •     完全不觉得好看,可能躁郁症的还是太遥远了,很难体会作者的感受。
  •     父亲、继母、母亲、奶奶、哥哥。一系列的人生百态。看到她第一次康复时候我真的好开心。
  •     多重的人格塑造的世界是美好的还是虚伪的
  •     书展的时候买的,现在都几个月了,书后页写着同系列的心理小说24人格我也看过,相比这本书本更厚,更有让人读下去的意思,而且看到最后这个小姑娘还不是HE。唉。
  •     躁郁,精神疾病对于许多小清新来说带着莫名的神秘感和魅力,患者往往在精神出现病理反应却在旁人眼里显现耀眼的闪光点,以至于病态却不为人知且不自知,可当一个人经历过躁郁的困扰,才能明白,不平静的状态总是源于内心的痛苦,而这份痛苦需要纾解,无论是狂喜狂怒,或是高喊颤抖……只是本能的寻求帮助,只是总是无人能听懂……
  •     读得累,也很难感同身受。
  •     我心中的狮子在狂吼,我害怕有一天它会长大
  •     关于躁郁症
  •     愿以一个白痴的视角看世界。疯狂和理智 从来没有明确的界线
  •     对躁郁症的描述和体验感非常真实。
  •     Z推荐的书,在5.1风波之后。躁郁症,和大多数精神疾病一样,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迈克尔·格林博格完整了记录了女儿犯病的场景以及与病魔持久的斗争。从读者的角度看,我们越了解它,就越容易包容病患和她的家属,也愿意相信精神疾病也可以被治愈。
  •     一个跟我们完全不同的世界,或许他们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     一个女孩的故事,我觉得假如家里有相同病史的会更有感触。而我,断断续续的终于看完了,还好。
  •     全篇感情浓郁,充满着令人心碎的温柔和焦躁。也许我们至今还没办法正确理解浩如烟海的心理疾病,但我们至少可以用勇气、耐心与宽容去面对它。
  •     本来以为会是相当枯燥的流水账,但是作者并没有把故事聚焦在女儿本身,而是通过她的这件事情对全家的影响进行的描写,语言的运用非常灵活,像小说一样的真实记录,五彩缤纷之外的真实可信。不过最动容的是尤利西斯的作者为了救治女儿而做出的努力和,女儿彻底的疯狂。乔伊斯写信给女儿:“相信爸爸,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贫乏老朽的世界上,依旧存在着美好的事物。”1941年,露西娅得知父亲的死讯,说:“那个白痴,在地底干嘛?一直在那边看着我们很烦的!”
  •     作者的15岁的女儿因为躁郁症入院治疗。算是传记类的书,真的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啊。少女文采出众呢,假若不是这个病应该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吧。全家因为她的病重新建立了关系,作者更是亲自喝下医生开的治疗躁郁症的药,的却让人动容。为了抑制内心过度的激素分泌,吃下的药物真的会让人呆滞。而且她痊愈之后的若干年还是会复发,虽然少女一直致力于研究她躁郁症复发的规律和它作斗争,然而总是不太容易。据说智商超过两百的人类看同类好像是人类看猩猩一样,也许这些被狮子控制内心的人也时同样看着所谓正常的人类吧。因为他们的确具有超高的智商和能力。
  •     作者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致,光看对人物的描写就能猜到是怎样一个人。
  •     成长都是那么的不容易
  •     父亲与女儿,永远是情丝未断的前世情人,即使女儿失心疯,他也会跟她一起。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荣格形容乔伊斯和女儿:两个海底的人,一个是沉下去的,一个是潜下去的。
  •     第二次借才看完。
  •     病患身边的人更痛苦,生活因此变得天翻地覆,却再也无法走近对方的世界
  •     想看改编电影,叫《极夜暑假》吧。
  •     好贴实,好赞,我喜欢。
  •     乔伊斯和女儿的段落莫名感动
  •     精神病人的日常流水账
  •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由父亲写的传记小说
  •     有意思也不厚。
  •     当时特别 好奇精神类疾病,所以读了这本。其实我们的行为举止在被人眼中随时都可能被认为是疯狂的,只要超越了他们个人的准则。但是那些个人的准则凭什么套用在自己以外的人身上!
  •     又是一本三年前买的看了两页再也没碰过的书
  •     可能是狗只是疯了
  •     萨莉,谢谢你,在图书馆遇到你是我们的幸运,我知道,我们都会勇敢地与之抗衡,珍惜自己,好好生活。
  •     我能体会。宛如与世隔绝的精神世界。丰富敏感是瑰丽的错误。
  •     我是在深夜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我从书中感受到了共鸣。
  •     流水账,好吧它的优点也是纪实。躁狂症真心不是什么观赏性强的病,家人多担待。
  •     作者记录了女儿发疯的一个月 那一个月发生了很多 对于精神病院的描述 包括药物等 都非常详实 是不错的心理学习拓展读物
  •     当时我看到萨莉为爸爸加蜂蜜,病好勇敢去学校交到好朋友,告诉她们自己不见的那一个月在疯人院的时候我感动得哭了
  •     人人都具有天赋 作者的女儿似乎是这样说的
  •     有一种读自传的感觉,虽然我没有躁郁症,我觉得我应该有这个倾向
  •     很流畅
  •     对这种病症初步认识了
  •     我覺得我也快了
  •     知性,真实。对帕特舞蹈表演的一段尤为震撼。
  •     被名字吸引。不亲身经历便无法理解的生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