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家庭/婚姻 >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32752010
作者:[美] 迈克尔·格林博格
页数:190页

界线

在疯狂与理智之间,有一道清澈的线,那是存在每个灵魂中的黑暗疆界……阅读本书之前,我查询了一下关于躁郁症的解释,躁郁症(manic depressive disorder),又称两极情绪违常(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或bipolar mood disorder),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一般而言是指个体有时出现忧郁的症状,有时又出现狂躁的症状,两种特征不断交互出现的情形。其中躁狂发作的特性为:高昂、开阔、多话、易怒、自夸、自大、注意力分散、意念飞跃、不寻常的快乐、盲目的投资或采购、活动量增大、睡眠时间少等等。忧郁发作的特性为:心情沮丧、失去兴趣、活动力降低、食睡习惯改变、疲累无活力、自责、自杀等等。而这本《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是作者以第一人称从父亲的视角来描述身患躁郁症的女儿,记录爱女萨莉罹患精神病住院的一个月内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夏天溽热的纽约街头,作者记录着躁郁症如何影响着女儿和她的至亲,在面对女儿的“发疯”时的焦虑、恐惧,面对女儿出现病症的震惊茫然到勇敢承担。和其他人一样,碰到这种事情只会无法控制地再三问自己: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有人罹患癌症,有人感染艾滋,但有人就是患有精神分裂症,有人就是躁郁症,仿佛这是天生的特质,只要活着就摆脱不了,是世上千百种人的其中一种,就像一个人的脾性、眼珠的颜色,都是无法改变的。这种病根本是遗传,该如何根治呢?就算真的治好了,病人还是原来的自己吗?诗人洛威尔提过,“凉风吹散精神错乱的泡沫”之后,要他回头谈躁郁症发作,就像要“一只猫试图解释如何从梯子上爬下来”。在萨莉最初爆发躁狂症状时,她就是那只猫,往上爬时身手矫健,蒙着头死命地爬,但爬下来时却步履维艰。躁郁症的狂想鲜明逼真,她分不清楚想象的终点和行为的起点。对她而言,她张力十足的躁郁狂想竟从未发生过,而与此同时,外界灰色的日子却如常流过,她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精神病患者身上带着一种诅咒,让他们会过度在意一些小事,例如陌生人不经意瞟来的眼光、电视上新闻主播看过来的一瞥,或者自己脑子里挥之不去的沸腾思绪。18世纪的百科全书对精神病下了这样的定义:“病患已无理智可言,却坚信自己还有理智。”此言不假,过度相信的确是妄想的警讯。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让病患镇静下来,让病患半寐半醒、不闻不问,将七情六欲隔离在外。要精神病患主动冷淡处世,他们根本做不到,因此,通过药物和治疗把病患弄到对世事完全淡然对待,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治疗方式。萨莉最生气蓬勃、容光焕发的时刻,就是她最危险的时候。这真是生命开她的玩笑。你觉得自己开始慢慢懂她,终于和她能够相互理解的时候,突然间她又语出惊人,你才发现你根本不了解她。你感觉得到她多渴望找人倾诉,就算她满口胡说八道,但那也是她自己的胡说八道,每个字对她而言都有意义。她的病情高高低低、时好时坏,每过一分钟她就变一个人,让人想也想不透。而且她说变就变,其间没有任何过渡,这一点最叫人难以忍受。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她已经没有“我”存在,没有可靠的自我可以回归、可以立足。我们是血肉之躯,既暴力,又温驯。躁郁症贪求别人的注意力,渴望刺激和行动,一心想要成长,为了存活下去不择手段。这不是行为艺术,我们透过萨莉的生存核心,透过她的生命,找回最初的自己。对萨莉而言,在火山爆发和昏迷不醒之间,没有任何一块中间地带。身为父亲的作者焦虑于不知该如何包容她、鼓舞她、跟她相处。为了体会女儿在服药后产生的一系列不适感,父亲自己以身试药,用耐心和勇气面对女儿的一次次失控和崩溃。故事的最后,就像奇迹发生一样,平平凡凡的奇迹,能够正常活着的奇迹。萨莉与父亲终于出现了正常的交流。这一刻,萨莉终于回到了父亲身边。感觉上,仿佛整个夏天都住在传说故事里。美丽的女孩被变成沉睡的石头,或是被变成一个妖魔。她远离挚爱,无法言语,失去原本擅长的一切。后来,魔咒解除,她又苏醒过来,“惊讶自己拥有双眼”。在此后的时间里,躁郁症曾三番两次的袭击萨莉,不论再茫然、再无助,她也从不退缩。她一心一意想了解并预测躁郁症发作的时机,在狂潮袭卷前先把它堵住。她已经清楚自己体内有个东西,懂得与之抗衡,与之协商,虽然迷惘但很勇敢,仿佛希望能和自己停战,仿佛希望能再次抓住疯狂与理智之间那一道清澈的线。

万物皆静默,独你放火焚烧睡眠的长河

首先先记录下萨莉发病前(也许已经发病)写下的那句诗:“万物皆静默,独你放火焚烧睡眠的长河”——这一句,简直是她躁郁症的内心最好的写照。想来在那时,躁郁症已在她心中腾腾燃烧,而她的脸庞和心灵都被这份不知来自何处的火焰照成扭曲的明亮,然后天才变成了疯子。一方面,她就像被魔鬼当头一击,另一方面,从她的种种成长记录又似乎可窥见这种预兆的端倪。已被证明了的,神经症和精神病与基因遗传有关。不知这是被上帝许可的祝福还是诅咒,总之它的存在让人无法控制不能避免。书里说现在已经有对神经分裂症基因的检验方法,不知道是否真的。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比较推崇这种生育检查。另外,关于神经病和精神病的药物治疗。我一直觉得它们就像止痛药和麻醉药一样,除了减缓躯体的表面症状外,对治本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目前精神病治疗的最关键的一点是,发病的病灶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啊。在此例中,我们只知道患者的多巴胺分泌过多,而多巴胺为什么会突然分泌过多?如何引起?不知道。只是服用一些阻止多巴胺分泌过多的药物,以让患者的生理难受和智力受损为代价换取短暂的表面平静。但这种不知源头而只知阻流的治疗方法,根本阻拦不了躁郁症的狮子一次次越篱而起,张牙舞爪。我想,精神疾病恐怕是当前也是以后医学恒难解决的难题吧。。。。最后,我想排译者的翻译功底,言流畅而意到位,当然,这跟作者本身的写作水平也有关系。作为一个疼爱孩子又拥有自省能力的父亲,作者在整件事情当中的表现是很令人赞赏的。爱的力量虽然伟大,但是与痛苦作战的最佳利器,也许是对于怪异的高容忍性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心理能量强大的表现呐。。。。

一段人生

读者评价打分都是主观感受,哪怕我一句理由都讲不出来,但是我就喜欢这本书,我就觉得五星都不足以表达我对它的喜爱。========================================================人们通常都在文学作品、影视甚至一段舞蹈一首音乐一幅画里去体验别人的人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都对自己的生活烦恼不堪,却对他人的生活无比向往,他们读着小说,在故事里憧憬着自己的理想生活。我似乎有时候也是这样子,不过现在大多数时间倒是乖乖脚踏实地的体会自己的人生。而别人的人生,就像展览橱窗,琳琅满目,或精彩或平淡,或悲怆或喜悦。这个故事是个,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它就是谁都可能遇到的一段困难,每天都在某地某人身上发生,它真实的平淡无奇,但又有一股暖流直达心底。一段折磨的经历,在爱与支持下慢慢溶解,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坚强柔韧。不过分追究曾经的过错,不过分指责他人的不当之处。他们承受痛苦,却又怀抱希望,在彼此的关爱中一点一滴的努力,努力使境况变得好起来,努力使自己关心的人快乐起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妈妈,精致的打扮,得体的行为举止,一个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老太太。“仿佛想给这个混乱的世界带来一丝秩序。。。”这本书不是心理学书籍,只是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段时间的情感障碍。也不是励志书,只是一段人生,混进人潮汹涌的洪流中一眨眼就不见。

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住着一头狮子

文/来颖燕人类的精神世界如此神秘广奥,我们一边深陷其中,一边却对这个玄妙的世界不可尽知。但正因为这样的悖论,那些在理智之外的所谓的精神病人,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返观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部分“水下冰山”。《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是一本“与精神疾病相关书写的新典范”。说是“新典范”,因为作者迈克尔• 格林博格怀着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全心贴近精神病人的生活和思想。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所描述的是他的亲生女儿萨莉所患躁郁症的过程。但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如果你不带着有色眼镜或是排斥的心态去看待精神病人,就会获得一种靠近人类心灵世界的新维度。这本书记录了萨莉突患精神病的一个月里,作者和家人所经历的点滴。如他所说的:“我女儿一疯,仿佛命运在一弹指之间改变了,从此我和她的生命再也走不回去了。”然而精神病人的表现,虽经不得理智眼光的过滤,却在不少细节上提请所谓的正常人重新发现自己、自己的生活以及这个曾经熟悉的世界。像《纽约时报》对本书的评论:“有多少人,能用这样的方式观看自己?”萨莉的病态,不仅影响了她自己,更影响着她身边的人,包括身为父亲的作者、她的继母、生母、祖母等等。而那些在萨莉患病之前,再平常不过的人——诸如犹太病人、文学教授、电影导演、文艺青年等等,在作者的眼里似乎一下子都迸发出了不同以往的特质。这些特质并非新生,而是在作者以往的视野里,忽视了这些特质。于是不仅是作者,就连读者也开始心生疑问:清醒与疯狂的界限如何界定,更或者,清醒与疯狂之间有明晰的疆界吗?这本书里不仅记录着萨莉的病程,更穿插着作家乔伊斯为自己发疯的女儿求医的经过。这段经历,耐人寻味。乔伊斯当年十分内疚,觉得或许是因为自己本身的精神状况也堪忧,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女儿的病症。但实际上,女儿的病态也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乔伊斯的写作风格。乔伊斯的小说采取的意识流手法,如梦中呓语,却如此切中人们潜意识的种种,不得不说,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深度定然不是一个生活在所谓理智的层面的人所能涉及的。由是不禁想起那个古老的话题——艺术与偏执、疯狂与想象力之间究竟何关?作者在书中一并提到了音乐家舒曼、美国诗人洛威尔等人的疯狂。这些疯狂并非空穴来风,他们炙热的寂寞正体现了人类最精妙和内在的特性。“我们也不免会担心‘我们的世界’已经疏离到无可救药了,而精神疾病展现了这种疏离。”所以,精神疾病有时就像是三棱镜或是显色剂,可以映射出理智的人们心底的诸多基底——基底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未曾暴露而已。正如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在他的作品《癫狂与文明》中提出的:疯人其实只是一个历史中形成的文明现象,精神病并非一种确切意义上的病,而是随着时间而变的异己感。而在西方中世纪以前,癫狂甚至被认为是和理性一起构成文明深度的两个元素。萨莉的心里住着一头狮子,这将她与常人隔离开来,但其实,如果我们怀着中正的态度去看待精神疾病,就会发现其实精神疾病并不意味着非正常,它只是在一个疏离的环境里表露最真实的自我。我们甚至应该对那种癫狂之情有所崇拜与仰慕,因为所谓的“疯人”的意识,是过滤了社会属性的思维,是更加人性化和纯粹的思维。就像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觉得自己在半梦半醒中,身处红尘与超脱之间。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住着一头狮子。只有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才能认识最赤裸的自我和最真实的世界。

与狮子共舞

吃饭、昏睡、上课以及对着一堆数据发呆。除此以外,差不多一口气读完那本《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两天前,怀着莫大的好奇心,把它从书架上取下。那晚关于这个故事的开场,恰如一只长着血盆大口的狮子,把我包裹在自己身上的淡漠和勇敢,撕得粉碎。然而,狮子又有着猫科动物诡黠蛊惑的一面,诱使我把它借出,塞入随身的书包里。三分吸引,七分挣扎。十五岁的小女孩儿,心里装不下那么多智慧,更装不下那么多魔鬼。所以,癫狂的力量在纽约的某个燥热午后爆发。那些尖利的诗行,那些激昂的乱语,还有散落一地的涂满神秘诅咒的所谓天才们的名著。精神病院里苍白的灯光,沉重的双层铁门,逼仄的房间,与房间不相称的大窗上同样不相称的铁锁,荧光笔的字迹满墙。所有这些,都重得让人喘不过气,一面深陷,一面逃离。不得不感慨,为人父的作者,迈克尔•格林博格,宽容深沉的父爱和“浪漫”而又写实的文笔。这与异常心理学课本上干巴巴的客观描述截然不同——过于理性往往会忽略人之为人的对于世界对于自身的疾病痛苦的触觉——这样感性的文字,带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了我一个洞悉而又不必剖析的机会。同样给我的是对精神疾患的恐惧,却还带着一种决心帮助他人即时疏解情绪而预防疾病的矛盾力量。“抑郁症患者活在众人的视角之外。抑郁有形有体,纠结成一团,会生长,会蔓延。抑郁不只是一种心境,心境风一吹就会飘逝,就能掀动。抑郁躺在那儿,说:‘来呀,有本事就来推我看看。’……抑郁症无关乎悲伤与难过——这两种情绪,充其量只是旁人想象的情绪罢了。”有血有肉的文字,这是作者描述女儿住院期间的抑郁症室友的话。那女孩儿始终躺在堆叠的毯子之下,一动不动,就那样无辜地躺着,世界于她都是无关紧要的。她就那样躺着,没法不引起每一个进入病房的人的注意,却又被所有的人忽视着。这样的文字,胜过一句直截了当的说明,引发人的共感和怜惜。作者为了抓紧渐行渐远的女儿,为了捕捉女儿服药期间的感受,偷吃女儿的镇定药物,任药效重击自己的灵魂,也终于理解了女儿那句“觉得自己被装在塑料泡沫里”的感受。那几页文字,将药物作用描述得精彩而又令人动容。靠作者照顾监护的精神病哥哥,对此充满内疚和愤怒的矛盾情感的母亲和兄弟,包容体贴的妻子,天资聪颖的前妻……所有的人在作者的笔下鲜活,环绕陪伴着心里住了狮子的女孩儿。人性不只有光,或者不只有影,而是光和影复杂又澄澈的交叠,打在生活的白墙上,就是一个丰满而真实的世界。女孩儿第一次发作,24天的隔离生活,逐渐恢复好转,未来也必是漫长的对抗协调。这其中,每个人都怀着心事,承担自己那份过错,重新面对自己的内心,推翻彼此的隔阂。终于,女孩儿心里被撕得粉碎的自我逐渐能够重新拼接,能够觉知自己身体里蕴藏的天才和疯子的集合体而不被其控制,试着去预测并防御它的爆发。合上书时,心里觉得安慰,再想想自己两天前的狼狈,不禁好笑。那时抱着书立于书架间,脑中快速翻转,把自己曾祖父母的疾病史都排查了一遍,也真真是擅长“对号入座”。朋友说得对,学习心理学,做心理咨询,首先要把心理咨询当做工作,而非生活。其实,对待其他事物感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之为人,要逐渐学着去明白,情绪、认知等东西,只是与自己有关,就像自己吃进嘴里的萝卜白菜一样,而非自己本身,它们只是一种客体,而非主体。所以,我们才有力量去应对控制,而不被它们凌驾摆布。同样,心理咨询不是一针见效的药剂,无法切除人的悲伤痛苦,只能陪伴人成长到足够强大,去坦然地接纳,与悲伤痛苦同行。生活如此,苦甜夹杂,且都独一无二,不可逆反。

超越

萨利是可怜的,因为她疯了,她患上了可怕的躁郁症,她时常在乌托邦的美好幻想和悲惨世界的现实中徘徊。因为她是孤独的,她害怕寂寞,她也朦胧的感觉到自己的异样,但她一直在挣脱这种恐惧,所以她要以夸张的举止引起人们的注意;她以能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为自豪,是的,她把这称为天赋,她有着自身独特的语言逻辑,她能长篇大论并且还是那么的振振有词,她有着一套有关“天才”的理论。萨利又是幸福的,因为她有着一位爱她的父亲,这本书就是以父亲的第一口吻记录了女儿一个夏天的点点滴滴。他时常的反思,是不是在给予上有所缺失?但当面对这一切时他勇敢的承担了,他努力进入孩子的思维,以女儿的“世界"给予她温暖和安全感,因为他不想让孩子在强烈镇静剂的控制中变得木讷,变得四肢僵硬,所以他为了女儿一起和她服药,感受女儿所感受的整个过程。也许萨利确实是幸运的,在故事的最后,就像奇迹发生一样,平平凡凡的奇迹,能够正常活着的奇迹。萨莉与父亲终于出现了正常的交流。这一刻,萨莉终于回到了父亲身边。感觉上,仿佛整个夏天都住在传说故事里。美丽的女孩被变成沉睡的石头,或是被变成一个妖魔。她远离挚爱,无法言语,失去原本擅长的一切。后来,魔咒解除,她又苏醒过来,“惊讶自己拥有双眼”。 正像书中开始提到的那样:“在疯狂与理智之间,有一道清澈的线,那是存在每个灵魂中的黑暗疆界…… ”这条分水岭的两端连接着不同的世界,只是萨利没有控制住自己好奇的脚步,而踏入狂躁的深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分裂的潜能,压抑的喊叫,悲情的哭泣,愤怒的发泄,因为我们都有一双孩子般需要关注的眼睛,也许越疯狂就是越脆弱的表现,就越需要怜悯和疼爱,可我们常常投之于鄙视和反感,其实只需要拉一把,就一把,我们就能超越那条分水岭。

三月二十三日读完

作者的女儿莎莉得的是躁郁症(是不是当年邓玉娇得的躁狂加抑郁双向心境障碍呢,不得而知),患者在癫狂的时候一方面有巨大的情绪需要与人分享想被人理解,另一方面内心又感到一种无助地绝望。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精神病院住院阶段,此时患者的情绪难以自我抑制(如书中所举会用荧光笔将支离破碎的句子写满这个屋子),想要表达但无法组织成有意义的语言。为了尽快安抚患者的情绪(否则会精神耗损而亡),必须注射某种药物(乌拉乌拉,进不清名字了)阻断多巴胺分泌,由于多巴胺分泌减少大脑反而会指令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患者此时会更加疯狂,知道药效发挥作用,患者才会安静下来。但此药物有强烈的副作用,会让患者昏睡不起。如作者反复强调的那样,精神病院虽然表面医治的是心理疾病,但从不关心病人的心理,只从身体上进行抑制。第二阶段是心理门诊治疗阶段,这才是心理疾病医治的真正开始,医生会与病人聊天,引导她正确地处理患者对“狮子”的依依不舍,因为它对常人来说是病态,对患者来说确实不可多得、不想错过的巨大才情。莎莉身边所有的亲人在得知其病时都反省自己是其发病的原因。作者也为此用《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和女儿的例子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愧疚。弗洛伊德的弟子荣格认为是因为乔伊斯把自己的“原始女性形象”(他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投射在其女儿身上才将其逼至疯狂的,要想抑制其女儿的精神病先得承认乔伊斯也有精神病。 作者的前妻罗宾也是因此才离开他,他总觉得罗宾自由而迷恋她,可是她却总觉得自己被束缚,想要摆脱城市。(我对这一部分真实太有共鸣了,有时候别人因为对你的错觉而欣赏你的同时,有将这种错觉投射会你身上,你试图想迎合他或她,你会因为无法做自己而觉得被束缚的抓狂!) 对此书甚为喜欢,这也是第一次在豆瓣上写评论。

驴小弟的石头(各种零碎想法)

● 乡下有个驴小弟,有一天他拣到一块能实现愿望的小石头,只要他拿着小石头随便想一下,就能呼风唤雨什么什么的,但是,他还来不及将这个重大发现告诉别人就被突然出现的狮子吓坏,失误把自己变成一块大石头。驴小弟无法拿住小石头将自己变回来,也发不出声音求救,就这样几年过去了,风吹雨打他也慢慢断了被别人发现的念头,越来越象一块真正的石头......书中的女孩萨莉就是这样的。● 没有其他病症会使患者倍受折磨的同时,还被它深深吸引不愿舍弃,精神疾病中的好几种却有这样的魔力。就像书中所说“她状态越好的时候,就是她病得最严重的时候。” 不止是萨莉,无数艺术家和文学家都倍受抑郁症的折磨,同时又因抑郁附带而来的无穷精力、无限想象力、无法抗拒的情绪魅力收获到自己最优秀的作品。这些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的才华正是从病症中迸发出来。当他们清醒时(谁知道,也许客观来看,病发时才是真的清醒),他们会认为,不是自己,而是这种精神疾病赋予了自己可供外界认同的价值,因此他们抗拒治疗,尽管每次亢奋之后的结果是无穷无尽的沮丧。病患如同拣到魔法石头的驴小弟,为这块石头带来的魔力体验感动不已。● 萨莉发病时,她想通了一切曾经困扰她的问题,找到独一无二的答案,并且慷慨无私的希望尽快将这难得的灵感和救赎之道告诉每一个还在懵懂痛苦的人,她的观点惊人深刻又高明,她传播的热情也如同烈焰使人难以直视,如果能够被第二人理解,世界或许真的可以被这位15岁的女孩拯救。糟糕的是她无法用“正常”方式表达清楚,也没有人可以听懂,于是她被判有病。● 精神疾病的治疗方式是粗暴的,这大概也是病患和病患家属在考虑是否需要接受治疗时最大的担忧。病患因思绪紊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但病患的思想并非治疗时的关注重点。医生只能开出抑制脑内多巴胺分泌的药物(以及抑制这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的更多种药物),致使患者使用药物后失去大部分行动力和专注力,对外界失去关心变得冷漠,以降低病患给他人带来的麻烦。●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疾病产生?没有人知道,自然也没有真正的疾病克星来治愈它。这种让人想到脑袋疼也找不出答案的问题,只有病患本人和病患亲友才会格外费心关注,要指望毫不相干的人理解或真心接受,是不可能的,没有外伤的精神类疾病常被正常人理解为”他们自己没有努力造成精神崩裂,纯属自作自受。“ 因此本书最适用于与精神类疾病有关联的读者阅读。● 驴小弟变成大石头后,驴小弟的爸妈四处寻找,尝试无数办法仍然无效,在人们都放弃协助寻找驴小弟之后,他们仍然在尝试,他们相信有找回驴小弟的一天。● 本书的作者迈克尔就是这样的爸爸,家庭中其他的亲友也同样没有放弃找回萨莉的决心。书中详细描写了这些人物的心理状态,精彩的人物性格描写使本书帮助读者了解精神疾病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优质文学作品提供的阅读乐趣。● 有一天,驴小弟的爸妈到郊外野餐,坐在石头驴小弟身上,无限感慨的说”要是驴小弟在就好了。” 他们说话的声音吵醒了早就不注意外界独自昏睡的驴小弟,驴爸爸发现大石头旁边的小石头(魔法石头),放在驴小弟身上时,驴小弟砰!的变了回来~欧也~ 皆大欢喜。● 萨莉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加上家人的照顾,逐渐找回自我恢复常态,恢复后的萨莉告诉迈克尔,想不起发作时的自己,觉得当时的真正的自己消失了。● 尽管三年后萨莉再次发作,之后的五年又再次发作,但每次都能克服病魔逐渐回到亲人身边。至于为什么她每次被精神疾病控制失去自我时还能回来,我想,就像驴小弟的爸妈不放弃寻找驴小弟、萨莉的家人不放弃等待真正的萨莉回来,只要不放弃,当机会出现时,就有等到他们回家的一天。● 我认为,当前唯一能够给予精神疾病患者的帮助是等待,如同书中迈克尔所说——“如果我们不等她回来,她也就没有任何回来的必要了。” (关于驴小弟的书:《驴小弟变石头》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545809/)

心里的狮子可以吞掉一个天才

心里的狮子可以吞掉一个天才——读《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范典/文一年多前,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带着《我遗失了时间》这本关于多重人格的心理小说到杭州开了个书友会,当时我在场,亲耳聆听了心理医生和在场读者的交谈,有位读者谈及母亲犯抑郁症状况时泪流满面。大家都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然而爱莫能助。心理疾病或许每个人多少都有,看你是否超过正常基线,然而心理病医治在中国却尚处于起步阶段。时至今日,我耳畔仍回荡着那位读者母亲的抗议声:我主观的心理毛病怎么能借药物治疗呢?这大概也是发展100余年的国外心理医治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其中一个因素吧,很大程度上跟人们的观念有关联。这本《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同样来自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心理书系”,只不过这次围绕的病症是“燥郁症”,患病的是作者年仅15岁的女儿萨莉,当时是1996年夏天,作者之所以写此书记录女儿发病初期的诊疗过程,在于此事对其人生的重要性,也在于透过此事看人生,将此病的来龙去脉作一细致审查,或可供心理医学研究所需。此书作者迈克尔·格林博格(Michael Greenberg)是美国一位全职畅销作家,笔法多变,多描述纽约都市的风格特质,文风深邃、平实。他和前妻罗宾生育了两个孩子:儿子亚伦和女儿萨莉,此后他又与现任妻子舞蹈家帕特、女儿萨莉租住于廉价公寓内,就在1996年萨莉放暑假时,燥郁症像一枚炸弹在这个看起来还算幸福的家庭爆发了。燥郁症是一种双极性的情感疾患,正如其名“燥”和“郁”是两个极点,此病的特性是躁狂发作与忧郁发作交互或混合出现。萨莉更偏重于“燥”这一症状的反应,像思维跳跃的天才,像心里住了狮子的女孩,她被送进精神病院医治,关在隔离病房,父亲的心碎了,前妻赶来,儿子赶来,他们目睹了萨莉被药物“驯服”的状态,无能为力、痛苦万分,然而却更加团结、紧密联接、相互慰藉。萨莉服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这种抗精神病药物药效极强,是安定药的第二代,属于精神病药理学时代的产物……该药于一九五二年引进后,被精神科医生称为‘不需开刀的额叶切除术’”。失去额叶就相当于失去注意力、记忆力和情绪控制力,这一幕在电影《飞越疯人院》结尾可以看到:活泼好动的男主角麦克墨菲被强行切除额叶后变得像白痴一样,像一匹暴烈的骏马被完全驯服。药物使萨莉变得温和同时,也使她肢体僵硬、行动笨拙,这种表现深深触动父亲的心,他甚至尝试服药去体验女儿的感受。他痛苦的意识到服药对人体以及神经反应的限制,毅然决定女儿出院治疗时减少药量,并鼓励她多与同学共处、参加书画培训班,实践证明来自家庭关爱和病人心理机制的重建效果远超于药物。心理学专家也是如此建议说:除非是病重不得不依靠药物,一般应借助于心理自我调节和心理治疗。无独有偶,作者的亲哥哥史蒂夫也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为了替父母减轻压力,他为史蒂夫租了公寓,隔段时间去照料他的生活。在与家人联合共同对抗萨莉病情时,作者适时回顾了自己的家族史,然而这些都不能说明遗传上有问题,只是推进了彼此亲情的再次深入。他年轻时候对母亲的大吼大叫导致彼此关系冷漠,在母亲带着阳光般的精神面貌每日来病房探望孙女后,他向母亲表示了歉意,也对忽视兄长生活而心存遗憾。萨莉的发病使一位父亲懂得审视周围人的生活,并使自己的道德良知成为解开种种心结的良方。作者虽以父亲的视角看待了女儿发病后的种种情况,也以各式各样的身份在讲述身份的综合性:精神病人的弟弟、面包店主的前夫、舞蹈家的现任丈夫、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的父亲、作家、廉价公寓的租客……因此,他其实也是在写生活,写人生。虽然此书是反映真实人生经历,却处处留有创作的迹象,包括对各式人物的塑造、叙述结构的穿插。那些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医生、病人,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前妻罗宾和现任妻子帕特起初的隔阂、萨莉与帕特的隔阂、自己与母亲的隔阂都一一化解。这使小说没有仅停留在写实状态,也关注了病情以外家人的生活、情感、心理状态,在冰冷可怕的病魔面前,鲜活温暖的家人朋友。当然,作者所从事的写作身份还是带给他以裨益的——他所关注的文学、艺术界曾出现过的面孔,有一些的确被冠以“天才”称号,但他们的命运却和他如出一辙:或者是自己疯了,或者家人疯了。写出过《尤利西斯》的爱尔兰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女儿露西娅就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还有音乐家舒曼、诗人洛威尔,除此书中提到的以外,我们甚至还可举出更多的例子:维吉尼娅·伍尔芙、西尔维娅·普拉斯……在这些案例面前,乔伊斯为女儿奔走四处求医、甚至将《尤利西斯》四分之三版税用于医疗费的事迹一定备受作者推崇,是给予其极大的精神支撑的。案例显而易见,是因这些人大多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他们的聪明才识得以公认,但有时天才和疯子很难界定,可能他是生活上的白痴却是专业上的天才,书中萨莉患病时常脱口说出尼采式的哲言,一时使作者辨别不出到底是智慧还是疯狂在冲击女儿的意识。她认为:“每个人天生就是天才,但从生下来睁开眼那刻起,天才便遭到驱逐。天赋人人都有,但却不可言说。童年一结束,没人敢抢救埋没在心底仅存的天赋,因为抢救的风险太高,可能会破坏我们辛勤建立的社会联系,威胁我们的谋生能力。”这种可怕的洞穿力很难想象会出自一位15岁少女的口中,疯子与天才只一步之遥。萨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可是当我们用异样眼神去看她时,病人因脑神经迫使放大的敏感性使之心理上饱受创伤,而更多关爱和呵护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后记中,生活在继续,人生被几句话带过,萨莉的病情反复无常,可是一直有家人在旁,幸福也与她常伴,她甚至学会了自我控制和调节。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结果,也是作者写此书的动因之一,他成为燥郁症病情得以控制的见证人,并要将此经验与世界上与痛苦相伴的家庭共同分享。心病能否用药物治,这其实并非问题,心病亦属于疾病一种,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灵枢》之《天年篇》中如是写道:“血气已知,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可见人的心理功能受脏腑气血物质形态左右,反之亦然。心理病在中国自古就有,可是现代心理治疗却在近20年才在中国起步,当很多人的观念仍停留不前,相应的医疗方式便无法得到畅行实施,而来自国外的这些个体案例及经验的分享,也许会让我们得到借鉴和观念上的改进。因此,某种意义上而言,像《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这样的心理书籍会让我们以人文视角感知到心理病患者的痛苦和相应医治的经验。

不一样的情感经历

说实话,我很羡慕萨利。因为我不能感受那种躁郁症所带来的痛苦,但是却对萨利的天赋感到羡慕不已。说实话,我很不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压制下的牺牲品,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我从下接受的文化就是要乖,即使要扼制创新的思维,也要乖乖的。我有一种错觉,是不是欧洲,不,这个范围有点大,让我们就说美国吧,美国的精神病这多,比中国要多得多。但是美国人的创新头脑也比中国要多得多,这要“归功于”中国教育。中国人的头脑和情感太过于依赖约定俗成的千年传承的文化保护,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不敢跳出圈子的懦夫。看了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吸引在我无法抵达的情感风暴中,这么说或许有些残忍,但是我不想骗自己,无论我怎样设身处地去感受迈克尔·格林博格的痛苦,我终究是不会太痛,就像辛夷坞笔下的向远对向遥说的,没有人能真正感受你的疼痛,因为他们就是不会感受到(原话我忘了,不想google)。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感受到的疯子那不被常人接受的思想,而《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却让我明白了“疯子”家属的所经历的痛苦,即使不能完全去感受。

心里住这狮子的女孩

本数全程记录了一位15岁女孩患有精神病祝愿的一个月内所发生的点点滴滴。而记录下一些文字的是她的父亲、一位纽约颇有盛名的作家。这些既凝聚着父亲的感性文字。又忠实再现整个治疗过程的理性思考,给这本心理小说增加了一种特殊的阅读感受。

万物皆永恒,独你放火焚烧记忆的长河

写下《尤利西斯》和《都柏林人》的作家乔伊斯的女儿露西娅抱怨她的父亲,就是爸爸不帮自己打气,自己才患上了精神病。乔伊斯沉痛地答道:我就连给自己打气都难,又怎么能给你打气呢。露西娅曾多次被确诊为精神分裂和躁郁症,对此乔伊斯一开始就选择了自我欺骗,他认为女儿遗传了自己的天才,心灵才会受到折磨。某天在巴黎北站,露西娅在站台上足足大声尖叫了四十五分钟,这时乔伊斯才不得不重新认识女儿,他的女儿疯了。何谓疯了?有人认为,尼采疯癫前曾抚摸着一匹马的脸颊哭泣,是因为他最后在动物那里找到了自我认同感,觉悟人类终不能逃脱被奴役和奴役他者的欲望,终于被精神洪流带走了。事实还有可能是,尼采在这匹马身上看到了幻觉,不管是什么样的幻觉,这样的精神幻觉终于带走了他。尼采终于借助疯癫离开了他所创造的生命的永恒轮回,他没有了历史,不再需要自我克服。尼采从那个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身躯中抽离而出,他的思想所应和的下一世纪再也没有等到他的苏醒。从这一程度来说,疯癫乃是一列开往历史对面永不回头的列车,这一对面是深渊,还是美丽新世界,全无人知晓。疯子不是超人,不是天才,即使他们中间只有微不足道的差别。对于超人和天才来说,他们有着承载自己才华的最后底限,而疯癫则没有。乔伊斯关于女儿的病有个念头一直挥之不去:是他的长篇小说《芬尼根的守灵》渗透了露西娅的内心,从而逼疯了她。依他的构想,《芬》是一部无意识的黑夜之书,《尤利西斯》则是白昼之书。《芬尼根的守灵》是暗夜的文字游戏,以文学的形式仿真精神病患密闭的世界,而作品本身却明晓通畅。疯狂将人们抽离日常用语,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同样如此,各种自造新词、双关语、悖谬。因为女儿的病症,他不断自责,回忆那些带着女儿流浪欧洲的日子,居无定所的生活,回忆那些受到多种语言的围绕,却没有自己的母语的日子。从语言开始,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发生了疏离,精神病人从失语开始,慢慢地离这个世界而去。乔伊斯的这一念头源自于他对于精神病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奇妙的认同感,他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对于精神病人能够感受到的巨大寂寞十分熟悉,正是凭借这一寂寞,他证明了自己能够依靠燃烧理性来温暖人生,温暖自己女儿那颗无比寂寞的心灵。但是,这种寂寞的可怕性让他泥足深陷,他开始失眠、酗酒,逼得太太诺拉离家出走。有一段时间他以为自己开始幻听,他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有一堵黑墙,就这一堵墙,也可说是一面峭壁,随你想象,让我形而上、形而下、道德上处处受制。这面墙是什么?我想,对于乔伊斯来说,这面墙意味着他理性的最后一丝防线,这道防线阻止他踏入女儿的寂寞世界中的另一只脚。《尤利西斯》四分之三的版税都用于治疗露西娅的病,只要听到任何值得一试的偏方,他都会尽力一试。有一次他带着女儿到精神分析学家荣格那里去寻求治疗,荣格表示只能通过药物治疗露西娅的病,他走后,荣格说道,这父女俩都在深海中浮不上来,只不过一个是沉下去的,另一个是主动潜下去的。乔伊斯带女儿离开荣格的诊疗所,想要另请高明,却徒劳无功,四年后,他告诉《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露西娅心理不正常是因为害了牙痛,“她可不是个大呼小叫的疯子,她只是努力太过,懂得太多。”。乔伊斯试图将女儿带回身边的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因为需要女儿的乔伊斯不仅仅是一个父亲,而且还是一个徘徊在疯癫边缘的作家,他渴求女儿理解自己,不过是渴求一个与世界完全疏离的人去理解另一个有着潜在疏离症的人。荣格把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的世界比喻成深海,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在这毫无声音的地方,有人正在奋力挣扎,有人则已经沉沉睡去,不再回到爱人的身边。《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这本书就这样用乔伊斯和女儿的故事的另一种讲述方式打动了我,作者感受到自己的挣扎,这一挣扎是看得见的,没有一堵墙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的女儿在他与女友的关怀下获得了克服病症的小小胜利,然而他深刻地知道,十五岁之前的她再也回不来了,人总是会变,然而不会抛弃过去的痕迹,精神病患则不同,他的女儿才华横溢,在患上躁郁症之前曾写道,万物皆静默,唯你点火焚烧睡眠的长河。万物皆永恒,唯他们点火焚烧记忆的长河。就这样接受一个全新的自己,以一个全新的动荡的生命的态度,这或许是此书给读者最大的启示。乔伊斯曾经写信给女儿,“相信爸爸,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贫乏老朽的世界上,依旧存在着美好的事物。”,见女儿不闻不问,他气得大骂。1941年,露西娅得知父亲的死讯时,她说,那个白痴,在地底下干嘛?他要躲到什么时候?一直在那边看着我们很烦的!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