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爹》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镜中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108032393
作者:张至璋
页数:271页

读<镜中爹>

"陷大陆,失去联系" 这七个简短有力的字成为张至璋能对父亲作的全部描述 他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没有和父亲在一起 对于父亲他只有7岁孩童的记忆 和父母及姐姐去南京新街口的首都戏院看电影 被父亲握着手教授画画 和父亲一起折纸船 最后的记忆来自1949年1月的上海十六铺码头 父亲指着翻滚的浪条说"台湾就在远处的海里"由于只弄到三张船票 张至璋和母亲及姐姐先行一步 他们想像着父亲可以随后就到 至此一别 匆匆五十年然后张至璋过完父亲缺席的少年 青年 中年 成为记者 播音员 作家 除了母亲描述的记忆碎片们 父亲一直是迷一样的人物 等他亲自返回大陆 执著艰难的找寻父亲留下的痕迹 才能一点点拼凑出父亲的模样最后 张至璋没能见到父亲 在父亲的履历表里 张至璋发现父亲修改了年岁 杜撰出病史 替亲属更换了姓名 隐去了所有开始另一种人生 在72岁时以扳手工人的身份退休 过着拮据的生活 最后死在了上海张至璋小时候问过母亲父亲的模样 母亲说 和他很像 就是有点秃头 当时他没法理解自己怎么会像一个秃头的人 直到四十多年后 五十几岁的他对镜注视镜中人 才发现 那个目光炯炯的人 不正和在大陆找到的父亲两寸半身照一样 他努力睁大眼睛 仿佛父亲在对面也聚精会神的看着他 但是 他却猜不透父亲的心情这本书叫做<镜中爹> 它描述了那个时代无数个被海峡分隔的家庭中的一个 这样的离散渺小得连历史的角落里都没有踪影 最终只能成为书写个人痛感的文字鲜明的摆在读者面前不知道为什么 我对这本感人至深的书印象最深刻是张至璋小学时算术不好的段落 他母亲告诉他 父亲的脑筋很好 算术和地理都很棒 张至璋起先觉得 假如父亲来了 看到他算术这么差 一定不高兴 后来又想 如果父亲来了 他在父亲身边 也许算术就会很好 否则至少父亲也可以给他补习 不用在补习老师家饿着肚子想最大公约和最小公倍"爹怎么没来台湾呢?要来了,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读后瞎感

看完张至璋的《镜中爹》 表面平静 情绪暗涌 如果是在成为父亲之前或者是在父亲去世之前读到这本书 不知道情感上是否会有所不同在还是初级文学少年的时候 对很多字词着迷 诸如“乱世”“远方”“天涯”“流浪”...... 觉得充满美感充满想象到了初级文学中年阶段 再面对这些词 只有一个感慨:人何以堪我不知道书中的父亲以及其他无数生逢乱世骨肉离散天涯相隔望断鸿雁的人是怎么样才能抵抗那些孤独经受那些思念不是无病呻吟的流行歌曲 故意煽情的电视连续剧 为求压韵强颜哀愁的诗词是真实的名字和故事 真实的笑脸和眼泪 真实的父母和妻儿人何以堪初级文学青年的时代 无比向往远处未知的生活痛恨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习俗 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和每一张面孔都让我厌恶 只希望能活成一个传奇故事 活成一段浪漫诗篇而无论是传奇故事还是浪漫诗篇 只能在别处在远方在浪迹天涯之后才能发生还有什么能比在出生地上完大学又在出生地找到工作更让人沮丧的吗可是等到真的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世面听过很多故事看过很多人我可以自信地说:假如当初真的远离了扬州......现在我放的每个屁里都会饱含着乡愁当然现在还是会向往远方还是会憧憬流浪还是热爱未知的旅程还是喜欢听《三百六十五里路》甚至觉得只要有合适机会还是可以到陌生的地方以自己良好的适应力面对新的生活状态只是目的稍稍有了变化 不再是追求人生的传奇 其实也不新鲜 早就有人唱过To be near you, To be free.

生命总归会有奇迹

一种淡淡的感动回荡在其中 看作者从开始到得到最终的信息 真可以说 生活 真的是会有奇迹的庆幸自己出生在信息发达的社会至少还有网络的方式 可以了解对方生活怎么样 工作怎么样而不会如作者一样 连父亲在那里都无法知道

如我般神经大条也读的惊心动魄

终于看完张至璋的《镜中爹》,像我这种神经大条的人都觉得惊心动魄,而且是在文字几乎没有抒情漫漶的前提下,仅仅是因为讲述了大时代里个人的痛感,普遍强悍隐忍矜持含蓄平和。这种平和先是将整个故事退回一个甲子之前,从1949这个大悲喜之年写起。就是张至璋讲的:母亲带我和二姐去台湾,与大姐相逢,父亲则留在大陆。80年代后,我去大陆寻找父亲,试图恢复父亲在大陆的足迹。但父亲已死,知情者无一生存。于是整个故事正如封面上的文字所道:“六十年前,上海码头,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分离五十年后,万里寻父,三线布局,群策群力,再续情缘。”而至于书名“镜中爹”则是由于作者与父亲的长相极似,人到中年,对镜如见爹,想爹就照镜之故。并且也唯有在镜中冰冷的镜像中,才能和父亲重逢,叫一声“爹”。当然这种寻找并不容易,并且暂时只有干巴巴的毫无血色的不对等的风干了的大线条。而其间父亲辗转30余年的艰难世事,也只能用简单的几封信,几个见证人,五个笔记本,若干照片,一些履历表,甚至最后的火化单来揣测勾勒,而至于他的孤绝流离煎熬绝望,如果作为一个儿子去揣测的话,异常残酷。于是这也就有了书中无数叫人大恸的情节:比如张至璋发现自己的父亲改换了姓名,进而又修改了年岁,把自己的年龄少写了十年。他敏锐地认识到,父亲是想保护在台湾的妻儿。同时,父亲也知道今生重聚无望,自己必须单独面对人生的暮年。因此,他把岁数改小,为的是能够多工作几年,好多积蓄一点工资养老。而更让人伤感的是,一切竟完全如他所料:作为战争中失踪人员的妻儿,由于没有大陆方面的消息,张至璋和母亲姐姐在台湾得到了妥善的照顾,并没有成为“匪谍亲属”。而张至璋的父亲到了退休时,甚至没有北上北京和兄长重聚的旅费,在极为贫寒的状态中作为一名退休工人栖居上海。甚至1961年,六十岁的父亲还被派进锻压机床厂的成品间、包装间、淬火间当热处理工、包装工,直到1973年退休。。。当然,大时代的东西总是不好讲,比如一个家庭在两岸的遭遇对比。一边是运动频繁,一边是戒严数年。但个人痛感的书写却是实实在在的,而这种实在也是与那种模糊的、中庸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式的集体痛感对抗的唯一方式。因为也只有将这种痛感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完整的、有过去有将来有根系的人身上,才能避免被集体痛感挟裹而下落不明乃至孤立而无告无援的境地。于是某种程度上,《镜中爹》也是在示范每个人:其实我们都有这种记忆的责任,比如记忆一个从你生活中消失多年的、对于你的少年青年中年全部缺席的的爹。

《镜中爹》里的母亲

《镜中爹》讲述的是国共政争大背景下一个普通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作者张至璋,是家中独子,有两个姐姐。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时,大姐与姐夫在台湾工作,这对一家子的撤离倒是个很大的便利。但父亲张维寅只弄到3张船票,他决定让妻子带着次女和独子先去台湾,自己再想办法。但结果是:他没了机会。从此与妻儿天各一方,独自求生。改革开放后,已人到中年的张至璋有个心愿,那就是寻找沦落大陆的父亲,而且当时也有了寻亲的条件。大概1991年左右吧,张至璋根据掌握的有限线索,回了大陆一趟,但毫无结果。1995年,他把寻找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镜中爹》。这一年他母亲95岁,张至璋没有告诉她寻亲的事。第二年老太太去世。这篇文章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故事,后来在多人参与下,张至璋打探到父亲“陷大陆,失去联系”之后的种种,不过父亲早已去世,与他们天人永隔。1995年发表的那篇文章是书籍《镜中爹》的第一章,第二至四章写张家在台湾几十年的生活,第五章以后写寻找父亲的经过。这书极有可读性。虽然比不上《巨流河》、《大江大河1949》那样宏大叙事,但内在的精神则一。表面看来,父亲陷于大陆,最为不幸,母亲在台湾,儿孙成群,比父亲幸运得多。但我读此书,发现最让人动情的其实是那位母亲,书中那些照片,母亲总是泯着嘴,似乎总在坚持着什么。尤其是第三章写到她大女儿去世前夕,这位母亲到医院看过女儿后,乘坐电梯离开时,喃喃自语:“维寅怎么不在呢?”一位失去丈夫、独自把儿女拉扯大的女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时浓重的悲伤和无助,催人泪下。一句话,撤离到台湾的那拨人,这几十年,也不容易。这是历史的悲剧。大悲剧。近日我因为《国学家夏仁虎》,把《镜中爹》找出来重新看了一遍,仍然感动得一塌糊涂。不过这回我留意到一个上次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作者的母亲郝剑珠,是三河县沙岭人。这不禁引起了我的考证癖。沙岭郝氏,是河北三河望族。《啸亭杂录》里在论证“本朝富人之多”时举到的怀柔郝氏,实是误记,应是三河沙岭郝氏,居地今天已改属顺义县。这个家族和米商祝氏有姻亲关系。我在考查丰润张氏史料过程中,注意到沙岭郝氏久矣。因此,这回看到张至璋介绍她母亲是三河人,颇感兴味。《镜中爹》重点在“寻找父亲”,对母亲家世介绍不大详细,也不准确。说郝氏祖籍山西太原府,这不错,但说光绪间来到北京就不靠谱了,至少是清朝初年。说外公叫郝呈祜,官拜五品,曾经在北京城外做过县长云云,大概也不是太准确。这也难怪,郝剑珠五岁时父母就去世,她和哥哥是本家长辈抚养带大,后来都失去了联系,她告诉张至璋的,自然不会太准确。我想查查郝呈祜的情况,但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是有难度的。呈祜似是字,名是什么很难确定。国图有本《三河郝氏贻芬录》,收录的仅仅是传记墓志之类,另外就是手头的几份朱卷了,不可能找到每个人的名、字对应的信息。不过,正在思考怎么突破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郝呈祜——这不就是郝承祜嘛!我早在《茫茫史海中的追寻》中提到过此人。于是检出郝承祜的朱卷,发现他生于道光年间,和张佩纶差不多;张去世于1903年,而郝,按《镜中爹》记录,大概是1905年,生卒年份都大体相当。郝承祜的卷子是1873年的,记录他原配刘氏,续聘李氏,有女二人。这表明1873年时他原配已经去世,只留下两个女儿,而续配聘而未娶。《镜中爹》中介绍郝呈祜正是续弦生了一男一女,男的是作者的舅舅郝星垣,女就是母亲郝剑珠。郝剑珠生于1901年左右,抚养她长大的“本家姐姐”大她二三十岁。这位本家姐姐,极有可能是其同父异母胞姊。郝承祜基本搜索不到任何资料,百度上只有我曾经提供的一点信息,他有个堂兄弟承禧也基本查不到资料,但李鸿章全集里有一条,他在山西做官,是候补直隶州之类。按《镜中爹》的介绍,郝承祜是在保定府任上去世的,又说他在京外做过县长,但究竟是保定哪个地方,是不是真做过县长,恐是问题。不过张至璋这位外公,名字正写是“郝承祜”,当没大问题。P.S.抚养郝剑珠长大的那位“本家大姐姐”可能是郝承祜原配刘氏所生。这位姐姐生于1873年前,而郝剑珠生于1901年左右,确实比她大“二三十岁”。民国《三河县志》记录郝承祜任职实为河北安平县训导,光绪11年(1885)开始,一直到他去世(1906年夏)。可见《镜中爹》里说当过县长不确。更多内容:http://bbs.yutian.gov.cn/thread-414546-1-1.html

“我想念你泪湿满襟”--韩松落

每读历史书,遇到那些与人有关的数字,就会出神良久。某场战争,死去多少人,某场饥荒,死去多少人,某次运动,牵连多少人,数字都十分庞大,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这些数字,足以使人丧失概念——我人数概念里的极限,是四万人,那是与我同时观看某场演唱会的观众,那四万人,让整整一个区的交通瘫痪了两个小时。而那几百几千万人,是怎样一个概念?他们中间的一个个人,是怎样的?他们俊秀或者美丽么?他们读书么?喜欢吃甜食么?他们和我仰望同一轮月亮么?他们遇到人生的劫难、厄运、流离时,和我一样痛楚么?数字不会回答,他们一旦被数字命名了,就成为集体痛感最微小的部分,再无翻身发言的机会。这是为什么我在读台湾作家张至璋的《镜中爹》时,会觉得惊心动魄、会渐渐心胆俱裂,读完之后,又很长时间什么事也做不了的原因,因它所呈现的,便是大时代里个人的痛感,因为这种痛感极少被人讲述,或者说,很少被讲述得这样好,所以,当它出现的时候,就显得格外强悍,几乎令人窒息——有相同经历但却沉默着的人有一百万个,它就会被乘以一百万,它说的是他们没说出来的,因此字字千钧,每一句背后,都有狂风呼啸而至,尽管说出来的时候,是那样隐忍、矜持、含蓄、平和,那样遵从为文为人之道。开始倒也简单,1949 年初,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在航业公司任秘书的张维寅要送家人去台湾,但他只弄到三张船票,只有让妻子与一儿一女先走,但船开之后,却是永诀。四十年后,儿子张至璋成为著名主持人、作家,以及女作家林海音的女婿,林海音鼓励他去大陆寻父,第一次寻找无功而返,随后,张至璋将这无功而返的寻找,写成《镜中爹》一文发表(也就是这本书的第一章),随后,与父亲有关的线索渐渐出现了。几封信,几个见证人,五个笔记本,若干照片,一些履历表,甚至最后的火化单,提示出父亲的最后下落,他的孤绝、流离,他的煎熬、绝望,1961年,六十岁的时候,他还被派进锻压机床厂的成品间、包装间、淬火间当热处理工、包装工,直到1973年退休,在写给弟弟的信里,他说:“我想念你泪湿满襟”。而与这种命运进行对照的,是父亲作为完整的人的形象,借助回忆,借助母亲的叙述,借助那些线索,一点点完整起来,他们的家族,他们在南京的生活——他们总在晚上下象棋,旁边有女佣卢妈观战,他的笔迹——那种清隽的字,提示着性格里的克制和丰盈,使这种对照更惨烈、使他的形象更趋完整的,是妻儿们在台湾的生活——那是本应他也有份的生活。貌似家族史,貌似书写家庭记忆,却没能成为一部家族史,它最终成了一本与个人痛感有关的书,而书写个人痛感,是与那种模糊的、中庸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式的集体痛感对抗的唯一方式,书写个人痛感,是为将这种痛感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完整的、有过去有将来有根系的人身上,书写个人痛感,是为了使它不至于被集体痛感挟裹而下落不明,书写个人痛感,更为了驱逐那种孤立感——被集体痛感笼罩的人,其实是孤立的、无告无援的。父亲、以及所有遭遇相近者的痛感,因此脱离了那些数字,鲜明地出现在你我面前。直到今天,我仍在想,六十岁后的父亲,在十三年的工人生涯里,在搬运大型金属扳手之类的东西时,在做这份“比较轻松”的工作时,在想什么?集体痛感是靠不住的的,我们必须把铭记之责分给个人。

小人物的命运

读的过程中,我便在想,如果有可能,我下次要好好问问舅公当年去台湾的情况。因为里面有很多不幸,所以我不敢问,只能从一些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一些事情。今天,家庭分裂的伤害仍在延续。这又是另一个故事。

隔岸观火

今天刚好经过十六码头和和平饭店,就突然想起了这本书,当年作者也是和父亲在此一别,六十年后骨灰都没有见到。国难和家恨不是一般人能遇到,特别是我们这一代来说,别说国,家的概念都在我们内心渐行渐远。如果作为作者,我会对父亲有一种憎恨,当年为什么少了一张票,为什么事后没有及时赶上末班船,活活丢失了自己的天伦之乐和父亲丈夫义务。可作为局外人,却只能是一种深深的心痛,为他的妻离子散,为他的辛苦后半生,为他晚年的穷困潦倒,为他死后的海葬。为他没有多活几年见到自己的儿子而遗憾。台湾也有白色恐怖时期,也有多少人在矿难中没有出来,在战场有去无回,甚至这种深陷大陆失去联系的特殊国难,但总体来讲,看台湾、国外人的书和剧,说来说去看的还是一种温暖,一种人性,一种积极向上。

destiny

可以跟水流云在英若诚传对照着看。但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显然不够浑然整体,太日记太流水了。作为一部记录,它挖掘的又不够深入。只能说,这是一部私人的书。他写给镜子里的爹。话说啊。现在看这些以1949为时间节点的东西。我都会情不自禁有个想法。那些留下的,信心满满欢欣鼓舞以为从此就是新世界的人们,你们可知前方几十年等待你们的命运是什么?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何须我历数?如今的Mainland,你们经过沧海横流的这几十年,又作何想?沈从文说,这是各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其生命之理。这在我们心里只是一句安慰吧,Destiny。强者和幸运的人通常会强调人有可为。在时代巨浪和暗涌里浮沉的人,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轨道,无法保全生命的尊严,无法守护至亲至爱的人,最最洒脱也只得一句destiny。

只要看看介绍就行了,不必买书

这本书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感情真挚,态度平和。本书的内容相当于抻长、兑水版“读者文摘”文章,寻亲记加生活琐记。作者文笔比较一般,有时不免辞不达义、东拉西扯。整体上与“读者文摘”风格匹配。之所以评为“较差”,原因有三:1.作者的文笔一般,叙事中虽见真情,但羼杂的无关内容很多;2.三联出版社极不地道,明明可以印成大32开8.5印张的书竟然弄成16开17印张,把读者当白痴来骗,恬不知耻地定价29元;3.责任编辑极不负责任,按说这本书有台湾版,好好校对一下就可以出版,但是责任编辑显然没有好好看书稿,对书中的明显错误没有改正,而且很多国外人名在台湾和大陆的翻译方法是不同的,责任编辑既不修正也不加“编者注”。建议大家如果能在网上找到免费版就看免费版吧。

现实的故事,小说的情节

在杂志上看到《镜中爹》的简介,被吸引住了,即时打开电脑订购。如书的封面上的文字所道:“六十年前,上海码头,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分离五十年后,万里寻父,三线布局,群策群力,再续情缘。”这就是故事最好的概述。由于作者与父亲的长相极似,人到中年,对镜如见爹,想爹就照镜,所以书名曰“镜中爹”。作者张至璋于1995年底发表了一篇题为《镜中爹》的文章(本书的首章),获得世界华文文学奖。其岳母林海音女士看了深受感动,积极鼓励作者寻找,就出现了书中的其他情节。张至璋是一位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资深电视新闻从业员,曾担任台湾华视的记者、新闻主播,澳洲广播公司新闻编辑与节目主持人。因此,书中叙事的编排也如电视记录片中,不断有历史镜头穿插,可以不加改编直接摄制成一部电视记录片。在海峡两岸,镜中爹不是个案。一湾浅浅的海峡,又隔阻出多少寻常百姓悲欢离合的故事呢!

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令我追逐着作者文字一口气读下去,缘于开篇不久作者母亲的一句话。——“那么,爹后来到底弄到船票没有?”——“还用问?你爹把票扔到海里去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位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位与妻子相敬如宾的书生,在50岁这一年将妻女送上赴台的轮船,自己却选择独自留下?未能同行,只是因为他没有弄到足够全家人远行的船票;而分别时,他还在叨念着很快就能再有一张,很快就能团聚。可从此天各一方,直到天人永隔。这是一个很大的谜团,可遗憾的是,直到文章终了,作者也没有为读者解开这个谜。读者眼前甚至无法清晰地勾勒出父亲后来的影像。不禁要问,母亲的忿怨是真的吗?他真的撕掉了那张团圆的船票?是无辜离散,还是别有隐情?教师、工人,独居、再婚,直到最后火化龙华,群葬海滨,灰飞烟灭。父亲去世20年后,作者抽丝剥茧,屡经周折,也没有追出父亲留在大陆的全部轨迹,只能凭着猜测、比对、臆想,去观照父亲最后苟活的30年。循着作者的想象,我们眼前的父亲面目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生活凌乱而局促。到了末篇,已不像是一部家庭私人历史,而变为一个儿子絮絮碎念。作者在文坛上斩获多个大奖,他无力驾驭这复杂的线索吗,还是情到深处乱了分寸?我想他不是不想说明,不是不能说明,而终究在时光的阻隔中,不能洞察。当他想起要追逐父亲的脚步时,已是与父亲码头话别43年之后。被时光掩埋的真相,更是随着母亲的离世深埋尘埃。倘若母亲知道真相的话。掩卷回首,倒宁愿并不仅仅因为阴差阳错,那位父亲才耽误了登船。生活不需要如此沉重的荒诞,历史只是墙上的钉子。

断断续续

写回忆是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无意中就能透露作者自身非常多信息,经历还在其次,性格和为人简直一览无余。我看时就想,我不喜欢张至璋。最主要他的文字组成的那些情绪总有些虚假飘渺在里面,起码,他无法像杨绛写《我们仨》那样赤诚。我似乎是看了谁的推荐才选了这本书来看的,看过依然是失望。不过对于了解台湾倒是有点裨益。

历史洪流中的亲情之船

历史洪流中的亲情之船刘宜庆宇宙中,许多星球的光和影,要走几百、几千光年,才能达到我们眼前,纵使那星球早在千万年前陨灭,我们现在还能看见它存在时的光辉灿烂。那么,事隔六十年,爹和我童年的影像,一定走到宇宙某处了?我们折纸船的欢乐,必定在某处重现了吧?1949年1月,上海码头。一家人正面临生离死别。爹叫张维寅,儿叫张至璋,如果他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就会像我们,普通的一个家庭,吃着粗茶淡饭,过着安稳日子,享受团圆的天伦之乐。可是,那是战争年代,那是两种力量的对决时代,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渺小的个人,好像洪水中的浮萍,一个浪头打来,将一个完整的家庭冲散了,张维寅留在了大陆,张至璋和娘、姐姐去了台湾。幼小的张至璋乘坐的中兴轮,飘摇在太平洋上,爹告诉他,台湾就在远处的海里,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他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50年过去了,张至璋在娘的九十寿宴上,他的岳母林海音低声严肃地说:“两岸开放了,你们怎么就不设法找老太爷呀!”一句话,点醒了张至璋一生的梦想;一句话,开始了天南海北的搜寻。茫茫人海,隔着50年的光阴,到哪里寻找一位老人的踪迹,可谓大海捞针。一弯浅浅的海峡,流淌着血浓于水的父子深情。“爹”生死下落不明,这样绝望而又满怀希望的找寻,凭借的是蛛丝马迹的线索。一张旧照片是他的镜中爹,一则寻人广告燃起无穷希望,一通国际电话如同春雷乍惊,一封撕破的信透露几许秘密,五本手迹册子蕴藏多少玄机?张至璋将多年寻亲的经历写成这本《镜中爹》, 追诉出两岸六十年的离乱史、隔不断的骨肉情……父亲张维寅作为国民党的小公务员在大陆的个人遭际,张至璋在后来寻亲时,非常关心,他得知七十多岁的父亲,在上海一家工厂劳动,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打击和批判,如释重负。张至璋到台湾后,最初得到父亲的信,随着政治运动的兴起,原来国民党的人员,都要被改造使用。张维寅不仅失去了和在台湾的家人联系,连亲弟弟也不能正常联系,“多年不见”,只能“遥相祝愿”。在张至璋寻亲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爹”这位孤苦无依老人心中的苦涩。在历史突飞猛进的转折点上,常常会转倒一批人,张至璋的叔叔是抗战时期中共特科的特工,潜伏在国民党的要害部门,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后来又被一纸平反。谁来抚平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幸呢?从一家人经历的中国往事中,可以感受到百年中国的风云和苦难。《镜中爹》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映像,是一曲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是历史愈合的伤疤,是两岸从敌对到沟通的缩影。一个不能温柔透视历史、与历史达成和解的人,不可能蘸着泪水写作《镜中爹》。一个没有赤子情怀的人,更不可能完成这本感人至深的《镜中爹》。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受人瞩目的永远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在战争年代,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只能化为一粒尘埃。《镜中爹》之所以让人唏嘘感叹,是因为透视那些卑微的小人物,如同历史洪流中的随波逐流的小船,不知何所至,不知何所终,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泪水,他们在时代大浪中的委曲求全,都让我们感同身受。我们跟随着张至璋的脚步,寻找他魂牵梦萦的爹爹,希望如肥皂泡破灭之后,再次上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之际,一个电话,欣喜若狂。《镜中爹》描述的细节和场景,像电影中的镜头转换,有一种让我们穿越时空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亲情永远流淌在我们身边:“爹画图一流,每次应我所求,紧握住我的小手,教我画卡车、飞机、轮船。事隔半世纪,每忆及此,我仍能感受他手心的温暖。”张至璋经历千辛万苦,在上海的一家工厂,找到父亲生前的亲友、同事,当他拿到父亲的遗物——在“文革”时期在笔记本上信手画的画,抄的新闻,他热泪盈眶,触手可及,是父亲的气息和温度,笔记本中画的可是南京的古城墙,那里有一对父子当年的欢笑。“爹还会折纸船,有篷的、没篷的、单篷的、双篷的。正方形纸折出来的船身宽,长方形纸折出的船身窄。爹甚至能用一张纸折出船边晾晒的衣服,然后像变魔术般,把衣服拆开,竟变成另一条船,依附在原先这条船上,令我吃惊不已,爹说这叫‘双身船’。”张至璋从杭州湾滨海墓场为爹上香归来,住在上海东方明珠附件的黄浦江畔,这里曾是爹工作过的地方,他忽然发现黄浦江上的“双身船”。这是从历史洪流中漂荡下来的吧,它曾一度载不动历史的乡愁,载不动一个时代的哀歌。这是带着父亲无穷的思念和孤寂泪水的“双身船”吧,也带着台湾亲人离散的悲凉和温暖的热度。六十年家国变迁,尽在一册《镜中爹》。世事如棋,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既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也不能揣摩全局。我们在坎坷曲折的过去,对海峡彼岸的骨肉兄弟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也不知情。《镜中爹》仿佛是一座桥梁,让我们知悉宝岛台湾的社会,张至璋在台湾的成长和经历,何尝不是台湾60年的发展缩影。历尽劫波,相逢一笑,笑中有泪,我们从历史这面镜子中看到了什么?正如澳大利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在他的传记扉页所写:“I am the stranger of all time.”我是历史中的陌生客。原来在历史洪流中,我们都很脆弱,都有一种无力感。能摆渡我们抵达安全之所的,惟有亲情与爱。历史的阴霾散尽,一缕永不消失的晨光,最值得珍惜!

捐躯

一本书,一种人生,一个残缺的家庭。读完《镜中爹》后,有沉重的窒息感,是历史年轮的脚步所迫,还是政治斗争的必需?那些因为战争而失去亲人、因为国家内部分裂而骨肉分离的家庭,痛和遗憾从此如影随形。这样的情景怎能让人不伤感呢?他们只不过是为政治捐躯了亲情的人流中的千万分之一而已,政治从来都是这么残酷。有著名作家给这本书写评,说一个怀抱历史悲怨的人,不可能完成这本书;一个不能温柔透视历史的人,也不可能完成这本书;一个没有赤子情怀的人,更不可能完成这本书。作者是大智慧的人,历史前进中的每一分子,渺小的微不足道,我相信作者懂这个道理,不是不悲怨,只是恰好生于乱世,无从躲避这场斗争。我想这大概也是那个年代千万家庭的缩影,父亲的牺牲成全妻儿的太平和幸福,母亲的隐忍和思念,是千万个父母的缩影吧?还有很多比这个家庭更悲痛的故事吧?想来让人悱恻难安。生于和平年代,大概真的无法深刻体会那个战乱时代带给大众的苦楚,洒几滴同情泪?写几句悲怀的日志?表现形式都太过稚嫩了,历史、政治都有太多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简单说说,简单写写,都是一己之见,不见得客观,一诉己怀而已。

朴实文字下深藏蓬勃情感

读《镜中爹》,是因为看了三联周刊对建国六十年里,一些家族发展的报道,其中便有作者家族的故事。因为时间追溯到了解放前,更牵扯了两岸情感的宣泄,所以一直念念不忘,要买这本书来读。书封朴素得很,文字竟然也朴素得很,一路都是淡然,让人不满足有希望,于是便跟着作者的思绪回到了书中父辈的那个年代。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我们从不同的社会评论,不同的书籍,甚至聒噪的电视剧都可以认识,却独独缺少深处其中却又远离我们主观价值意识的人的感受。恰好,《镜中爹》便有不同于我们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同于以往所知的同一个时代。父亲,因为国共分离,于是与妻儿分离。父亲在大陆压抑情感、小心处世,母亲在台湾翘首以盼乃至灰心淡然,儿子似乎忘记父亲的存在却又永远记得那手折的双身船,两代人的悲欢最终凝聚在一个找父亲的行动里,一路都是曲折,一路都是淡然,最后,在那上海的高楼里眼见儿时记忆里的双身船,磅礴情感喷涌而出,忍不住潸然。原来,我们丢失的不是记忆,而是一个时代,一曲伤离别思亲友的歌。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那些宇宙中天体的光和影,是穿越了几千几万光年才来到我们的面前,虽然,它们可能早已毁灭,可是,我还是看见了它们。

那些有名的、无名的人们

“陷大陆,失去联系”刚到台湾时他才刚念小学,学校要求填写家庭情况时,娘告诉他在家属栏里这样描述父亲。“在台湾女婿家小住”他留在大陆,没能买到去台湾的船票,在华北大学思想改造时,在家属栏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人。 半个世纪之后,他终于来到对岸,站在他曾经离开的地方,他想,爹也许曾站在这里,遥望着那陌生的土地,遥望着自己此生可能无缘再见的妻子儿女。 当初单纯的被这书名所吸引,镜中爹,可望却不可及。作者张至璋,有些陌生的名字。但若提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这首《城南旧事》的主题曲,会勾许多人的儿时回忆。电影《城南旧事》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林海音。张至璋,就是林海音的女婿。林海音落了个妹妹在大陆,而张至璋落了自己的爹;林海音为此写了篇文章名为《妹妹啊,你在哪里》,而张至璋则写了这篇《镜中爹》。自从六十年前那一别,他再也没能见到他爹。站在镜前,他望着镜中的自己,和爹当年一样的面庞,和爹当年一样的年纪。当他踏上这片久违了的土地,当他走进和平饭店的电梯,他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大闹,牵着二姐的手,满心欢喜的走进电梯,跟着姐姐躲在门后偷听里面传出周旋的歌曲。他再也回不到那个年纪,即便带着希望来寻找,他也知道,今生恐怕再也无法和爹团聚。这样的离散,在中国会有多少?我爹的二爷也是那样走的,就像风筝断了线一样,没人知道他最后飘了到哪里。在那个年代,人人都心怀恐惧,有些事情必须绝口不提。我偶尔也会想起那位二爷,也不知道他成家没有,有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我不知道他是战死沙场还是去到了别的地方,我只是知道,他走了,没给家里留下一点消息。这一支血脉会流到哪里,我想知道,却无能为力。我不知道他叫什么,也不知道他多大年纪。他就那样消失了,活着的人生活依旧继续,没有人关心他到底在哪里,关心他的人,早已离去。镜中爹,他虽然没能和爹团聚,但至少,他知道他爹在哪里,他知道他爹在他们离开后过着怎样的生活,他还能寻到一些遗迹。而那些人,没人知道他们是生是死,没人知道他们在哪里,仿佛从未在这世上存在过。他们,就那样被从历史上悄然抹去……2009.12.3 19:54


 镜中爹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