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帷幕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7
ISBN:9787208010741
作者:[美]彼得·贝格尔
页数:270页

内容概要

贝格尔是当代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和宗教学家,波士顿大学、鲁特基斯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的教授,美国宗教学研究协会前任主席。贝格尔先从事社会学研究,后来兴趣转入宗教社会学领域。他在宗教研究方面的著述甚丰,除《神圣的帷幕》以外,还有《天使的传言》、《神圣集会的噪音》、《不确定的观点》、《异端的命令》、《面向现代性》等书。


 神圣的帷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作者简介彼得•贝格尔(Peter Ludwig Berger),著名的宗教社会学家、神学家、哲学家。1929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随家人移居美国。1949年,毕业于瓦格纳学院(Wagner College),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赴位于纽约的新学院大学(New School University)从事社会学研究,并于1950、1954年分别获得研究生学位、博士学位。 此后,他先后任教于北卡罗莱纳州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哈特夫德神学院(Hartford Theological Seminary)、拉特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和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此外,他还是美国宗教学研究协会前主席、波士顿大学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贝格尔从事宗教社会学研究,意在打破该领域盛行的功用、短视、微观的研究范式,将宗教社会学的从对教会、教派体制的局限性研究中解放出来,试图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整体把握宗教的本质、功能、地位、走向和宗教与社会的双重博弈,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所广泛采纳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沿用并综合韦伯和杜尔凯姆的观点倾向,探讨宗教在社会的基本辩证过程中的角色、宗教在人类建造和维系世界中的作用以及西方社会的世俗化现象,并提出世俗化—多元化—个人化的宗教理论研究模式。除本书外,贝格尔在宗教研究领域的著作还有《天使的宣言》、《神圣集会的噪音》、《不确定的观点》、《异端的命令》、《面向现代性》、《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等。二. 作品架构与整体感知本书的全部社会学思想基础,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理论 。贝格尔通过分析宗教在人类建造世界、维系世界的活动中的体现、发展、沿革及产生的作用,通过论述宗教在社会外在化、客观化和内在化三个辩证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定义了宗教以及宗教、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宗教,是“用神圣的方式来进行秩序化的活动” 。人,在生理上具有未完成性,在本能上强调对意义的探寻,在心性上表现为对未知和强大力量的恐惧与好奇,在意识上具有理性的局限性和感性的迷狂色彩,在外化的行动上又期望与宇宙运动过程和宇宙法则保持一致。宗教为人所追寻的意义(存在、虚无抑或死亡等)提供了合理或看似合理的论证,并以神圣秩序来解释宇宙秩序和人间秩序,明确了作为社会动物、从事集体事务的人所需要遵循的法则、扮演的社会角色,从而满足了人的多元需求,使人和宇宙或世界之间以一种具有说服力、权威性的方式联系起来,并逐渐使人对其产生绝对服从性的依赖,产生信仰。社会,则是人将肉体和精神的活动倾注于世界所形成的外在化实体。人又通过将社会这一特殊实体结构内化为主观意识结构,使人和社会互为产物。而宗教体系(包括观念、经典、行为等)对以人为基本单位的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反过来,社会的变迁又影响宗教的发展与变化。谈及社会学语境下宗教的祛魅与返魅时,贝格尔不得不承认,在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世俗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与浪潮。他也丝毫没有掩饰在世俗化背景下对宗教前景的忧虑和悲观心情。他指出,世俗化在普通人中产生的最显著的效应是他们对宗教产生信任危机。而这种对宗教的普遍的不信任感和对现世利益的广泛而热情的追求,不仅使宗教与经济、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疏离甚至剥离,更使其在人的意识范畴被动地抽身而出。譬如,“现代西方社会造成了这么一批数目不断增加的个人,他们看待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时根本不需要宗教解释的帮助” ,他们的宗教意识逐步淡化,亦即伴随着社会和文化的世俗化,宗教无法再维系世界的稳定,出现了在贝格尔看来令人悲伤和充满危险的意识世俗化。在论述了宗教世俗化的起源、发展过程、定义、特征和表现之后,贝格尔提出了宗教在世俗化社会的生存策略:“一种是宗教团体及信徒将自己同外部世俗化的理性社会隔绝开,以保持对神圣领域的坚定信仰;另一种是屈从于外部世俗化社会的理性规则 ”。但是,前者在世俗化社会的实行必将阻碍重重,缺乏现实意义;后者虽易于使宗教以一种世俗语言被普通人解读和接纳,却会造成超自然力量身不由己的隐遁,从而降低宗教的神性、解构宗教神学机制。到那时,宗教将会沦为在竞争激烈的自由市场被兜售的商品,失去其真正的价值。所以,面对这种进退维谷的困境,贝格尔在以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祛魅(或者说“去世俗化”)的同时,也表达出对该理论实践前景的不确定和怀疑心理。或许,这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存在调和宗教的世俗化合非世俗化的可能性和切入点。找到宗教适应多元的世俗化社会的合理性论证和合理化功能,并着手对宗教内部进行既保持主体性和独立性又能够符合世俗社会需要的改革,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办法。三. 具体收获 在本书中,最吸引我的观点有三处:二元神正论、神秘主义、受虐心理。以下,我将把上述三点作为参照系,以现象社会学的视野,结合专业背景,分析伊朗社会的部分宗教观念、宗教现象和宗教活动。1. 神秘主义、受虐心理与伊朗的苏菲主义苏菲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羊毛,最初的苏菲主义者都身穿羊毛褐衫。苏菲主义由伊斯兰教的禁欲主义、神秘主义和原始宗教的泛灵论发展而来。它强调,真主是遁形的,它无所不能又无处不在。与真主沟通的重要渠道,是赤诚的爱。只有通过这种对待情人般的爱情,获才能得宗教直觉和神秘体验,从而认识真主,最后与真主合一。这正印证了贝格尔对神秘主义及其衍生形式的定义,即是一种“人们追求与神圣力量或神圣存在合一时所持有的宗教态度” 。同时,印度宗教的业报轮回思想在苏菲主义中也有体现。著名的波斯诗人、苏菲主义者海亚姆曾在他的多首诗歌中提到“陶罐理论” 。即,人去世后葬入土中,这抔土在陶工的手中,被制作成一个陶罐。也许陶罐会疑惑:“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诗人便告诉它,它的把手,也许在前世是一个人肉体生命的一部分。这种“陶罐思想”是神秘主义强调的“连续的延伸” 之典型体现——生命的终结是相对的,死亡只是促使生命向另一种形式转化。正如贝格尔所说,一个人的生命,也只是“无限延伸进过去和未来的因果链条中的一环” 。另外,苏菲主义形成之初,就认为只有通过守贫(如只穿粗羊麻织物)、禁欲(如不行性事)和苦行(如少食,维持体力即可)等方式进行自我约束和克制,以摆脱来自世俗世界的欲求,才能进入无我状态,获得神性,得到真主的启示。而苏菲主义者之所以通过苦修去寻找真主,是因为他们相信,经受苦痛可以产生超然、非同寻常又不可解释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抵达真主,融入真主。这正是贝格尔所论述的受虐狂心理,即否定现世的自我,陶醉于对权威对象的屈服中,并因为进入本我的虚无状态、受到信仰对象的绝对控制而感到莫大的自我满足。我相信,这种受虐心理在各种形式的神秘主义中均有广泛体现。有趣的是,在伊朗,苏菲主义的修行场所(خانقاه)与所谓的正统什叶派教徒的修行场所(مسجد)不同。在该场所,苏菲主义者不必表现出什叶派教徒呈现的浓烈的悲戚的宗教情感或仪式化的经典诵读,而可以或彼此交谈,或静默沉思,或唱歌跳舞。他们认为,真主是有感的,他们这种灵活的、携有不同情感的修行方式,可以使真主更真切地聆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体悟到他们对其的爱慕。2. 二元论神正论与琐罗亚斯德教琐罗亚斯德教(又称马兹达教、祆教、拜火教),是贝格尔提出的二元论神正论的典型代表。它是伊朗继古代雅利安多神崇拜后最古老的宗教,最早盛行于阿契美尼德王朝(BC550~BC330)。琐罗亚斯德是该教的先知,于公元前六世纪受到阿胡拉•马兹达的启示,创建琐罗亚斯德教。琐罗亚斯德教的圣书《阿维斯塔》,鲜明地提出了二元神论的思想。即把宇宙分为善恶对立的二元世界。善界,亦称光明世界,以阿胡拉•马兹达为首,他统领象征智慧善良、至诚纯洁、谦虚仁爱等美德的六大从神及诸多小神;恶界,亦称黑暗世界,以阿赫里曼为首,统领其创造的六大恶神和众多小神。阿赫里曼率众恶神进攻善界,遭遇善界诸神的顽强抵抗,力量受到削弱。但世间的罪恶和灾难并未因此消除。于是,阿胡拉•马兹达派先知琐罗亚斯德的灵体 下凡,传播天启之正教,结合人间力量,最终战胜了恶神阿赫里曼等,消灭了黑暗世界的力量。首先,需要关注,琐罗亚斯德教强调的善恶二元的宇宙观,并非绝对异质,属于两个迥异的范畴,而是如涂尔干所说,“善与恶只是同一类别,是道德领域中两个彼此对立的类型而已” 。即,善恶两个世界时统筹在宗教范畴下的道德领域内的。不论是善的力量,还是恶的势力,都具备神圣性质,且与凡俗世界的善恶观念无直接关联。神圣世界的善恶标准与凡俗世界的善恶尺度建立联系,是通过将善恶两种力量人格化为阿胡拉•马兹达和阿赫里曼、并赋予他们人的情感、意志和缺陷来实现的。其次,琐罗亚斯德教中的光明世界或善界,存在火、水、地、金属、动物、植物等事物,这些事物正在寻求形成一种有机或有序的结构,从而使宇宙秩序化。而其相对应的黑暗世界,仍处于一种混沌、无序的状态。故黑暗世界对光明世界的闯入,是一场破坏有序宇宙形成的灾难,两者势必爆发冲突。贝格尔认为,琐罗亚斯德教为这场冲突找到的合理化论证,即其结果可以预知,抑恶扬善,善必胜恶,“一切混乱或无序现象都被归于恶的或反面的力量,而一切法则化或秩序化都被理解为其善的或正面的对抗者的逐步胜利”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人在这场宇宙的善恶大战扮演的角色。人受到先知琐罗亚斯德的天启,被告知只有站在光明世界这正义的一方,与恶界斗争,才能在此世或来世得到解脱或拯救。故人在这场神圣的战争扮演的是无可选择的参与者和从属者。同时,人又作为一种媒介,成为沟通凡俗世界和神圣世界的桥梁。四. 结语彼得•贝格尔的《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以一种难得的理论研究方式和宗教社会学目光系统而有逻辑地剖析了宗教的本质、宗教与人、世界的关系以及宗教的世俗化现象,帮助我在所感兴趣的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领域找到了理论的归宿,让我对相关的宗教行为、教义经典等外化的实在有了更宏观和更深刻的认识。当然,作者论述的受虐狂心理也很有趣,这绝对是一个超越宗教范畴、具有普遍实用性的行为模式。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每一个人类社会,最终都是被捆在一起面对死亡的人群。宗教的力量所依靠的,说到底,是它交给站在死亡面前,更准确的说,是它交给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的人们手中的旗帜的可靠性。
  •     第一部分相逢恨晚。和我的想法简直一模一样。另外,窃以为基督徒除了受虐狂,有的还有权力欲的成分,当然二者可互转。关于异化的论述甚为精彩。
  •     第一部分关于要素的分析很精彩,但又不是结构性的肢解。说到底,宗教就是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寻找意义的神圣的秩序化进程吧。这算不算是“向死而生”呢?感觉接下来应该去读读海德格尔什么的咯><
  •     : B92-05/7842
  •     上帝与人在留白了的舞台上各自活动,神圣的帷幕升起又放下。
  •     给五星的理由不是说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如果说只需一系列的社会学概论的东西就能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的信仰引向悬崖,那么社会学的魅力的确就在于它的摧毁性。然而彼得伯格的虔诚又是怎样的一种虔诚?彼得伯格在与上帝绞力,就像曾经的雅各一样。在信与不信的挣扎中继续信仰,无论信的彻不彻底,都已经不再是评论信仰虔不虔诚的理由,反而是那种挣扎,更叫伯格的信仰犹如荆棘中的火焰。
  •     虽然贝格尔似乎表示放弃了这本书里的观点,但在不知道他最新观点之前,这种方法论使用起来还是很便利的
  •     不如叫神圣的被窝,噗
  •     启蒙书。
  •     有宗教,有社会,大概才能称得上是宗教社会学。彼得·伯格自我认同为基督徒。他在方法论上的无神论使得这个世俗化的论证某种程度上是成立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世俗化社会,具有较大的诠释力。全书的最后一段话充满魅力:社会学与神学的对话最有可能结出思想上的果实。十分显然,这需要双方的对话参加者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倘若没有这样的对话伙伴,沉默就是上策。
  •     一知半解= = 应该抽空再读遍。。。
  •     可读性高,只可惜原创的观点不多
  •     有的书能读有的不能读,有的版本能读 有的不能
  •     非常深的马克思哲学与涂尔干宗教理论的印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宗教观念与物质现实的关系
  •     很有意思的角度,宗教市场中的宗教,对宗教的多元化和世俗化有了更多认识和接纳,非常喜欢第五章:世俗化的根源
  •     一直想读一本这方面的书,受教
  •     上过一门社会学课,叫做“宗教的世俗化”,这本书是当时我们的教材之一,另一本是Harvey Cox 的《世俗化城市》。原来这书已经有了中文本了。
  •     一发来自马克思化现象学的精神冲击。
  •     虽然也算是还原论的一种解释,但起码有令人信服的论证
  •     The Sacred Canopy 世俗化(与后来作者本人的反世俗化理论对应)
  •     第一章
  •     “只有在他真正理解了宗教是人类产物或人类投射这种说法的含义之后,他才能在这一系列投射之内,开始去寻找可能最终会证明是超验之表征的那些东西。”
  •     了不起
  •     马克思啊!
  •     reference
  •     宗教世俗化理论的代表作品之一
  •     非常有趣的理论!
  •     深邃的理论性的著作如果能遇到一位高水平的译者就再让人感到酣畅淋漓不过了
  •     速读,关于[世]俗化理论(俗化、多元化、“主观化”)说得相当简洁明了。可惜……
  •     写了一篇书评,主题是贝格尔的宗教观对现行制度理论的启示,不知道宗教社会学的老师看到这篇作业会不会杀了我。。
  •     修双读得最认真的一本
  •     每翻一页,都有呛鼻的霉味扑鼻而来。但是腐朽不来自一个世俗的读者,也不来自世俗化的宗教。腐朽来自人们对精神国度关切的误读以及减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