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花儿与少年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800407161
作者:严歌苓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严歌苓,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重要作品发表于1989年赴美留学之后。自1990年至今,共获得国际国内重要文学奖十多项,其作品被翻译为英、法、荷、意、日等多种文字。根据她的短篇小说《少女小渔》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亚太电影节”6项大奖。根据她的小说《天浴》改编的同名

书籍目录

二十一世纪的“雷雨”
1 《花儿与少年》之一
2 《花儿与少年》之二
3 《花儿与少年》之三
4 《花儿与少年》之四
5 《花儿与少年》之五
6 《花儿与少年》之六
7 《花儿与少年》之七
8 《花儿与少年》之八
9 《花儿与少年》之九
10 《花儿与少年》之十
11 《花儿与少年》之十一
12 《花儿与少年》之十二
13 《花儿与少年》之十三
14 《花儿与少年》之十四
……
错位归属

作者简介

《花儿与少年》:严歌苓非常机警,她敏锐地意识到人的处境中有古典力学不能解决的吊诡:为了寻求“幸福”,一个女人离婚,再嫁,来到大洋彼岸。但是她真的爱她原来的丈夫和孩子,于是,在10多年间,孩子一个一个来了,前夫也来了,这个女人有了两个家庭,过上了危险的双重生活。这一切并非预谋,我们看着她一步步失去控制,我们知道这不是她想要的,但是,我们却很难为她找出一个明确的“敌人”:她不是主动加入这个游戏的吗?她不是已经像签订条约一样接受了游戏规则吗?当她破坏规则时,她不是已经变成了一个怀着卑琐快感的欺骗者吗?《花儿与少年》,这是"弱者"的长歌。我认为,只有重温着《雷雨》,我们才能充分领会它,才能看清面对"老问题"时,我们已经走了多远,走到了哪里。同时,它也证明在2003年,人性有多复杂,人的境遇有多复杂,写小说有多难,小说家必须穿越多少暗影憧憧的危险地带。

图书封面


 花儿与少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之前只读过严歌苓的《穗子物语》,豆瓣上便推荐了《小姨多鹤》,看了下介绍,故事颇有些曲折,忽然对这个作家有点感兴趣,便到图书馆去找她的作品。根据书号,发现她的作品放在美国文学里,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女作家被定位成旅美作家,而旅美作家就是美国作家么?这篇小说讲得是移民故事,背景环境都让我觉得这是发生在八九十年代的事情。一个复杂组合的家庭,一个隐形的破碎家庭,一切看起来很离奇,却又很合理。或许就像作者说的,她只想表现“错位归属”——有些人,情也在,义也在,回到原来位置却已是陌生,因为心灵的迁移比形骸的迁移要遥远得多。我试图从这篇小说对照着《穗子》来总结严歌苓的特点,以此给自己一个喜欢或者很喜欢的理由。也许通过两篇作品并不足以得到一个终结的观点,但也会隐约透露出某些信息。严歌苓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有着一种特别的冷静,这份冷静有的时候也会透露出某种残酷,但有些时候却渗透着温情。想到一个跟她有些像的女作家:方芳。这样之后的阅读也有了意义:寻找她们之间的不同点。
  •     花儿与少年文|浮云间GJ从陈凯歌的《梅兰芳》里知道严歌苓的名字,到偶然间从图书馆的书架上翻到这本《花儿与少年》,没有犹豫,就冲着严歌苓的名字,这本书也值得一看。小说讲述了原本完美的一对夫妻晚江和洪敏,却因晚江在某个场合偶遇美国人瀚夫瑞,然后鬼迷心窍地抛弃洪敏带着4岁的女儿仁仁,甘愿跟着这个不知根不知底的大自己近30岁的美国人老男人漂洋过海,到美国定居。也许是因为那时年轻的洪敏不能给自己美丽的妻子晚江稳定的居所,优质的生活,他眼睁睁地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妻子跟着另一个老男人,去追求所谓的辛福生活。然后,在晚江跟着美国老男人10年的生活里,让她重新认识了生活,定义了幸福。随着孩子的长大,她发现瀚夫瑞的儿子路易对自己已经14岁的女儿仁仁和自己有某种令人不安的诡异,她知道年轻气盛的路易和自己如花一样绽放的女儿仁仁有一万种可能,而自己和路易有一万种不可能。每当路易接近自己的女儿时,她总会第一时间抢在虎口前面,不露声色地牺牲自己却紧紧地护着自己的女儿,母性告诉她应该这么做。十年,美国老绅士瀚夫瑞压抑了她们太久,他不断地给正在成长的仁仁硬性灌入各种客套的礼节,和所有的客人无话找话地交谈,无动于衷地微笑,毫无道理地拥抱、握手,说我很好,谢谢,你呢?给仁仁戴上无形的手铐脚铐,让仁仁看上去像个他心目中的淑女。直到阔别十年的晚江的儿子九江插入他们在美国的生活,直到思念晚江的前夫洪敏开始在美国潜伏,晚江和仁仁才开始由某种躁动而引发苏醒一样的反抗。晚江受不了瀚夫瑞无时无刻的监视,她用每天的长跑甩掉了这个体力远不及自己的老头,给自己争取到了几个小时的宝贵自由时间。她恨瀚夫瑞对九江的不待见,即使九江木讷,即使九江不招人爱,即使九江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看几个小时的肥皂剧,那又怎么样?但那毕竟是晚江的儿子啊。就在晚江的眼皮子底下,自己的儿子被一点点从这个家杀死,被自觉地清理门户。瀚夫瑞对九江的态度进一步点燃了晚江埋藏在心中的不满。在晚江每天雷打不动的长跑中,总在中点的时候,儿子九江会买杯豆浆在车里等她,母子就这样争取到难得的共处时间。瀚夫瑞只知道中点有九江,可他却不知在终点有洪敏。晚江背着瀚夫瑞和自己的前夫洪敏私会,共同谋划着在美国重建这个支离破碎的家。晚江每天如履薄冰地过日子,从无数个可能和瀚夫瑞引起争端的生活细节里幻想着各种瞬间撕破脸皮的情节,可是,每当她幻想完一切后,一切却因某个转折,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轨道上。即使幸福摆在眼前,洪敏还是把握不住,他年轻时候的窝囊,不上进一直伴随着他。他把晚江偷偷转移给他的钱投入到一家“投资公司”,结果负载累累得无路可退。曾经带给她希望,又带给她失望,如今再次给她希望,又陷入了失望。洪敏没脸见晚江,他们又成了两条平行线,洪敏无路可走地回了国,晚江又回到她十年前给自己设计好的,那条埋没自己人性的虚伪轨道。严歌苓细腻得让我可怕,每一个平淡的动作描写背后都有汹涌的情感,每天看似平常的家庭生活却暗流涌动。这是她早期旅美的作品,里面写的尽是平等、人性、宿命。除了某些植物外,人也是趋光性地,为了让自己的幸福最大化,可以抛弃那个和自己共度青春的男子,跟着看似能带着自己所谓幸福的老头漂洋过海;母性永远是最无暇美好的,可以是母亲为了女儿的贞洁,而用自己去吸引那个可能会玷污女孩的男人;母亲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谁伤害自己的亲生骨肉,母亲都会跟他抗争到底,即使自己的儿子在别人眼中无能,在自己眼中也如获珍宝;当中国来的父亲洪敏在暗中窥视女儿仁仁在学校的一举一动时,仁仁可以马上反目,指责父亲侵犯了自己的权利;晚江兜了一个大圈子最终还是想回到洪敏身边,去吃尽山珍海味,末了还是发现葱花饼最可口,可是命运却让她最终发现,真正兜了一圈,瀚夫瑞只能是她的最后选择,洪敏彻底从他们的生活中进攻,败退。“谁是花儿与少年,外面一个花儿,一个少年正明着吵嘴,暗着调情。里面四位痴迷在垂死的情调中,提醒人们,他们也花儿、少年过。”正如严歌苓所说,花儿与少年,曾经芬芳,最终也会枯萎,他们就这样相互折磨着,只可惜败在早已成形的宿命,他们永远也回不去了。
  •     2004年的严歌苓在移民文学创作上,已经远远不是《少女小渔》时期的严歌苓了。移民的血泪,磨难,患难中的真情,那些尴尬美丽的人性与温暖的细节,那些讴歌与批判的内容,已经不再是严歌苓投入最多的关注点了。当然,批判是有的,是另一种方式和方向的。面对一盘精美飘香的美味糕点,不知该如何下手,那种瞬间的停顿和呆滞,在我读《花儿与少年》的时候一再涌现。对,就是这种感觉。只是,这里不全是美味。美味是指她奉献出的小说,不美的,如鲠在喉的是,是叙事的内容,是文本里的气息,是一个谁比谁更猥琐的展示。作家的立场又狠又准,捏住了每一个人的软肋或者说七寸。没有一个人,是我们平常阅读经验里的那种美好的温情的真诚的所有善意的向上的正面的词语所能概括的。一盘精美的点心,落进了苍蝇,吃还是不吃,是个问题。而能够采取这样的写作立场的作家,给自己出这样一个难题,也许才是最尖锐的,也才有可能在面向创作的自我时做到最真诚。看起来《花儿与少年》有点像《雷雨》。瀚夫瑞,也就是刘先生,上海出生,香港和美国受教育,在美国做了几十年的著名律师,退休时回国娶了一个“年轻、”“貌美”、“做一手好菜”的比他小30岁的徐晚江。这晚江在国内原是舞蹈演员出身,丈夫洪敏也是当年的舞台上的伴侣,一对花儿与少年。当年这一对小夫妻住集体宿舍,结婚以后还要在夜里溜到北海公园里过夜,不做正式夫妻,单做狗男女,被人抓住后还不认错,因为坚持结婚以后还恋爱而开罪领导,又加之超生一女孩,屡次分不到住房。单位经济效益差,晚江被派到饭馆帮厨,洪敏则被派去管服装。至此,七八十年代国内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切社会符号已全部出现。真正的故事发生在刘先生对晚江做菜的赏识之初,对着她的小手一吻。这一吻,超越了晚江的生命体验,是她坚持恋爱个性却又无力要到一套房子的丈夫所不能给予的,这样西式的高雅文明的一吻,隐喻了大洋彼岸的高尚富足优越的生活。她的丈夫也嗅出了其中的味道,为了孩子,为了老婆,为了自己的无能,他做出了牺牲,一周内办理离婚,晚江带着4岁的女儿仁仁跟着瀚夫瑞——刘先生到美国。在美国的十年,女儿已经长成一个沾着炼乳的草莓一样鲜嫩多汁的少女,尤其是在瀚夫瑞的调教之下,谈吐高雅精彩,反应机敏,礼仪完美高贵。徐晚江风韵犹存。在每一两个月中的某一个晚上九点半,她的丈夫涂上香水之后,晚江就开始履行作妻子的义务,梳洗过自己,向着他打开自己的身体。而这个丈夫,是有着几十年审判移民丑恶案件历史的,洞悉一切阴暗勾当的前律师,晚江和仁仁在他的掌握中,维护了他年轻妻子、年幼女儿、高雅、严谨、有序的令人艳羡的生活表面。瀚夫瑞厌恶着任何原生的土著的东西,竭力剔除仁仁和晚江身上十多年前由国内生活带来的那些粗鄙的符号与气质,极力维持着一个高等华人(笔者本人虽然最恨这样的字眼,还是觉得如此概括比较准确)对于阶层与教养的认识,象养一个宠物一样养着仁仁,把她培养成一个完美的理性的淡漠的美国少女。而仁仁也把他作为自己理想中父亲的典范。她已经不能承认消失在四岁以前记忆中的中国父亲。瀚夫瑞与白种前妻生下的儿子路易,五年前就大学毕业了,这个成年的男人在毕业典礼上的一瞬间发现了继母的迷人,又在五年后的某一个夏日的下午发现继母的女儿的美, 在一大一小两个美女中间迷惑着。晚江对于路易,明知道横亘着叫做“天伦”的东西,充满了一万个不可能。但是,出于保护女儿,晚江偶尔也钓一下路易的胃口,引开他停留在仁仁身上的火花。而仁仁,作为一个正处于性觉醒时期的少女,未必不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哥哥产生过心思,憧憬开始另一段花儿与少年的故事。到这儿,也许有人会陷入作家的叙事陷阱里,以为真的要发生繁漪与周萍那样的乱伦故事,说不定还出现一个无辜的四凤。性在这里没有噱头,但是那种暗藏的性的吸引的空气,性的排斥与隔离,如黑暗中的舞者,你来我往,迎来送去,一样也不少。但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性的暗涌在很多时候是互相牵制的手段和工具。真正的暗潮涌动,是晚江的儿子九华出国之后,丈夫洪敏也到了美国。没有人明确地计划什么,但是原装的一家四口被分割着。九华是不聪慧的男孩,英文不好且自认不学无术,只想出力来养活自己。在一个豪华的家里寄居,承受不了繁缛的餐桌礼仪和这礼仪所代表的阶层,他的笨拙和固执,把自己完全排斥在了瀚夫瑞的王国之外。他采取自残的方式表示对自己的捍卫和坚持,就是在洗手间里切掉了自己右手的部分食指。血淋淋的年轻的失败者,从此自谋生路。而洪敏,到了美国就是要实现全家团圆,要守着老婆孩子。洪敏在夜总会教一帮老女人跳舞,不能明目张胆地给晚江打电话,而是事先安排一个个老女人来问询“刘太太”是否方便,以请教厨艺或安排堂会的名义。晚江会在瀚夫瑞眼皮底下技巧地完成与前夫的通话,心理上她与洪敏才是夫妻才是亲人,在瀚夫瑞的王国,她自己成了一个叛徒和特务。她借给洪敏钱,共同商议买房子,计划以后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因为瀚夫瑞已经七十岁,谁都知道等不了太久。晚江深深地爱洪敏,爱儿子,护着女儿,像一个母兽那样,勤于操劳和张罗。在瀚夫瑞的面前,晚江经常流露那种心不在焉的微笑,是作为前律师的现丈夫所侦查不透的。虽然谁都不想承认它的阴谋性质,但是这个合谋的阴谋的的确确存在着,滋生着。但是洪敏把这些钱和他借那些老女人的钱都投资到别的地方了,最后发现被卷进诈骗中,血本无归。事情一点点败露,完全失去控制,瀚夫瑞的敲山震虎、指桑骂槐已经让晚江破釜沉舟,和盘托出。晚江最终也清楚地知道,她心目中的亲人丈夫也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他们在各自的19岁和17岁相遇相爱并如胶似漆,十年内怀着一样的目的谋划未来,但是在他们的42岁和40岁,谜底已经揭开。他们的心理已经错位,为文化和生活所切割着,蹂躏着。桥归桥,路归路。但是瀚夫瑞不愧是经验老到的律师,熟稔犯罪心理学,始终拖延对晚江的审判。在又一个晚上的九点半,瀚夫瑞全身香香地下楼,等他年轻的妻子上床,在他自己的乌托邦王国中,勉力做一个帝王。晚江鬼使神差,又一次默契地洗漱,上床,向她法律上的丈夫打开自己。小说戛然而止,没有结局,也不需要结局。任何一个卑琐的事件存在和发生,都已经自甘沦落到不需要结局。瀚夫瑞肯定是衡量过的,与颐养好他的残年、吸收晚江身上的残存青春相比,处罚不处罚晚江,都是微不足道。再说,无声的惩罚,对于一个有是非判断知道自耻的人来说是最有力量的,晚江和仁仁仍然可以服服帖帖、舒舒服服地生活在他的王国里,成为美丽的点缀和骄傲的装饰。这样维持下去,他自己也就不需要承认和面对他自己苦心经营的有序生活的彻底惨败。对于晚江,只要还在这个家里生活,就可以继续把女儿培养成上流淑女,作为自己的王牌,而瀚夫瑞也可以在这个王国继续树立起仁仁这个新旗帜,他们三个人,又可以继续这种侦查与反侦查、控制与反控制的生活。只要心灵不认账,一切都好说。唯一的无辜的人,是那个大男孩,晚江的儿子九华。因为父母的选择,他承担了这种分离的一切恶果。也因为自己的不聪慧,他对自己认命着,唯一想要的就是和父母、妹妹在一起,过一家人的生活。事实证明,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到原来。就连他每天与晨跑的母亲的半小时相聚,在那个前律师、他母亲的现丈夫那里都成为非法和不堪甚至是下流和肉麻。读完小说并写到这里,不止一次地想到鲁迅和张爱玲。没有人是干净的。没有值得肯定的人物和值得赞美的品行。这是一个灰色的失败的世界,不是喜剧,不是悲剧,不是任何正剧,一样充满了荒凉。“我一个都不宽恕”。这里没有革命,只有实惠,没有希望,也没有失望,只有算计,大的小的,得逞的没有得逞的。著名批评家李敬泽说严歌苓的这部小说是“二十一世纪的雷雨”。小说的推销策略中肯定也将此作为卖点。我不敢全部苟同。故事的外壳有一部份是相像的。但是实质不是。作为一个常年旅居海外的作家,已经可以游离于某一种具体体制之外来写作,严歌苓也不需要承载正统意识形态之道,不需要批判《雷雨》里那种反动资产阶级与中国劳动人民的对立。作家自己指出移民的“迁移”,心理的文化的认同与错位问题,是,但又不完全是。在任何一种不同的外壳与文化环境中,都有种种不同形式的故事表层,深层的还是对于人性共性的条分缕析。《花儿与少年》里不存在《雷雨》那样对于神秘的不可知的命运的敬畏,不存在对于命运的雷雨在积蓄了能量之后的大爆发的那种破坏力的期待,且完全避开了西方哲学中对于命运的追问与深邃思索,也完全不同于西方古典悲剧中对于命运引起的不可抗拒的悲剧的展示,不是“To be or not to be ,is a problem”的迥然的两难选择。在这里,命运不是深奥不可知的玄学,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人性中那些庸常的猥琐的小细节,小小的种种不光彩、不磊落,人人都清醒地自我选择的结果,当这些不光彩、不磊落和猥琐堆积的太多时,就会失控,失去方向。但是,事情的走向,就像某一种器质性的毛病,发作之后只要不至于死,最多只是局部的切除,还会活着,养着自己,向自己和他人妥协,继续算计和选择。所以,在这部小说中,我更多的是看见了作家本人的严苛和锐利,看见了人人身上的猥琐角落,不由得灰暗下来,且出一身冷汗。……………………07年1月的字。

精彩短评 (总计61条)

  •     她的书一般都买的,很好看
  •     最可怕的不是爆发,是压抑爆发的平静
  •     明明可以瞎写催泪神马的地方的地方没有激烈的冲突和挣扎,这是特色,但后面写的有点虚。花儿与少年的这个点没有get到,觉得这是严歌苓作品里比较差的。
  •     少了些惊艳,不算是一部很棒的作品。不过关于细节与心理的描写,仍然精彩。
  •     突然觉得 这样的故事让张爱玲来写或许会更好 如果没有最后的那两页“错位归属” 这部小说会逊色更多
  •     这么多年过去了 你们都变了 却还以为彼此是记忆中的样子
  •     写得一般吧。反正我这样觉得。
  •     戛然而止
  •     徐晚江常常让我觉得她就是一绿茶婊啊。
  •     花儿何堪少年闲来摆弄。还是最爱《扶桑》。
  •     总是这样,看过的书会容易不记得,偶尔想起片段却不知在哪本书里。和书里晚江蒙昧不知为何与瀚夫瑞结婚,又为何忍痛脱离了原先骨血相亲的家庭,明明她和洪敏有事那样的默契亲如一人。似乎严歌苓的笔下总会有这么个女人蒙昧的确有遭遇不少善良的人,瀚夫瑞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粉饰太平使事情走向一个莫名其妙却看似合理的结局。
  •     花儿有时候不一定是配了少年,而,少年不一定能得到花儿,一出伦理剧集,唉~
  •     虽然评分不高,可是贫穷的故事总是能戳到我
  •     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从最初无奈把晚江送出国就注定了回不了头的结局,当洪敏质问晚江这么多年难道没存一点钱的时候,突然觉得有点心疼,在后面晚江到洪敏住所时看到的一切,了解到洪敏要一声不吭回国的时候,晚江只会剩下失望了,再爱又如何,一切都变了,从当初决定离婚开始,一切都回不了头了,无疑,刘先生是明智的,最后没有结局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吧。刘先生无声的惩罚。
  •     书写的不错就是我没啥共鸣
  •     作者后记比小说文本更让人回味
  •     第一次看严歌苓的小说,被她生动清奇的比喻所吸引。只是这个故事的情节一般,没有想象中惊艳,接下来打算按凤鸣的推荐书目读读她的其他作品。晚江和姚敏最大的问题是觉得物质是婚姻幸福的决定条件,所以他劝她走,说自己买不起房。后来到了美国,他们依然筹划买房、投资、赚钱。姚敏觉得自己是牺牲了,晚江变成了富太太,可未见有多幸福。丈夫的陪伴像枷锁,一时半刻离开他的视线是仅有的“自由”。如果姚敏不曾得罪团长,如果他们分到一套公寓房,大约就会是四口之家洋溢着烟火气的小幸福了。贫贱夫妻固然百事哀,如果婚姻除了不贫贱,其他什么也不剩,又当如何?
  •     说来说去 不管是“老头儿”瀚夫瑞还是洪敏都是爱着晚江的
  •     莫名觉得很好看
  •     写的不错,我觉得作为孩子,九华好可怜,苏也好可怜。故事主人公没有一个是幸福的,就连斯弗瑞这样顽固的老头我也觉得好可怜,生活在一个女人的欺骗中,有意思吗?
  •     思想挣扎
  •     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一贯的严歌苓的风格,不过看多了就没意思了。前半部还好,后半部一般。都能猜出结果,
  •     有的人就是能让你一直沉浸在书里营造的氛围中。
  •     语言精致华美,观察细致入微
  •     移民视角,兼具神性的弱者形象,以善良宽容温情且饱满的人性化解种族文化以及家庭的纠纷和冲突~地母形象的延续,包容万物又坚韧且强大。
  •     当时正在放一个综艺节目,也是这个名字。感觉书名很有感觉,不过看过之后感觉一般吧!当然人家的文章应该是很好的。。。。
  •     非常细致深刻 结局戛然而止不过瘾
  •     不错的一篇
  •     好久没用kindle看书了。这本挺好看
  •     立意不错 只是平淡了些
  •     女人的幻想啊,哎
  •     喜歡
  •     平平。特别是晚江为了仁仁那段我觉得纯粹是中年女人的臆想。
  •     很短的小说,一气呵成。虽然长期旅居海外,但还是从严歌苓的书中读到了浓浓的中国作家的气质。
  •     Displacement,错误归属。迁徙之后的再一次迁徙
  •     不好,竟然还有人说比肩《雷雨》。。。简直无语透顶了。 一来,前面的铺垫也太奇葩了,结了婚还什么竟然如此有理。我不否认可以有真的感情,但也不要如此理直,其实可以离嘛。 还有关于国外的生活,支离破碎的,众多主角轮番上阵,并没有很突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个人看书,觉得需要很多很大量的铺垫以及人物动作、对话、心理等叙述才能慢慢的构筑起人的总体世界。而非一句东,两句西,又来一句东则可以替代。 所以,真的不太好。评分低也有道理。
  •     看完觉得唏嘘。最终还是落得妻离子散。莫名和歌的巧合 “才明白体谅是对峙中的善莫大焉 也懂得虚弱是险恶时的情有可原” 不同情晚江也不心疼洪敏 只是觉得唏嘘。 曾经的花儿和少年,再也回不去了。
  •     很狗血的故事
  •     字很大,每页的字数不多,所以总有自己吃亏的感觉,呵呵,纯属个人观点.故事有点压抑,不似<<第九个GUA妇>>那样看着就觉得充满生机.
  •     看了几页,没有下去的欲望,这种情况下我不能说书不好,只能说看的时间不对23333
  •     令人失望
  •     依旧是爱情
  •     过得去。
  •     一种不会破罐破摔也有的畅快感
  •     少男少女的party正在升温。无论你怎样断肠,人们照样开party。
  •     如果我是晚江,大概和她没什么两样。花着老男人瀚夫瑞的钱,供养着贫穷无能的爱人和孩子,到底谁做错了什么……晚江和路易的暧昧值得深思。
  •     我不太适合读当代文学 害怕小说里的情节会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身上 其实生活远比小说残忍的多
  •     看完以后说不出什么感觉 很别扭 故事都没有一个合理的结尾 突然就结束了 不怎么好看
  •     其实我是犹豫着要不要读这本书,因为严格苓式的文字套路,于我来说,实在太熟悉了。旧金山,还是作者驾轻就熟的移民题材:“Displacemant”的另一种解读——无所归属,只不过那种严式的比喻手法实在太精彩了。
  •     7.3分的评价在我看来太高了,我没有看到精彩的地方,只能算个小家庭中的小故事,没有很差也没有很好。
  •     可读性强 心疼晚江 年轻时候和洪敏的日子真好 为什么会贪婪异想天开呢 想不通洪敏为什么会放她走
  •     7分。读的严歌苓第一篇小说。文风很好。文字有浓度。字词有张力。只是情节少了感同身受。
  •     严歌苓的文字总是把人性直白的放在你的面前,让你不得不思考。成全是否是真的爱情,谁又是干净的?没有结尾,但是又有无限的可能性
  •     潮湿阴冷,最后还是无法发泄出来。
  •     后面尤其是结尾处有点味道了,开始以为是低配版王安忆,后面觉得有点张爱玲了,但实际上不管是王安忆还是张爱玲,笔力还是感觉不够,不过也是特有的女性温婉的笔法了
  •     我认为这是严歌苓写的最不好看的一本书。
  •     一如记往的严歌苓。
  •     移民文学还是得看严歌苓
  •     新时期的中国移民故事,在经历热切豪赌一家四口团聚的美梦破碎后,似乎一切又复归,是翰弗瑞的计策抑或是晚江的认命~
  •     故事性很强;迁居者即无法抛掉中国文化心态的内核融入美国,又受到异国文化的冲击无法再回归大陆的尴尬境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