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勇营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华勇营

出版社:罗学蓬 重庆出版社 (2009-01出版)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229000585
作者:罗学蓬
页数:373页

章节摘录

第1回 老刚毅金屋藏娇洋勇士独占芳倘若不是因为戊戌年(1898)深秋的一天家中陡遭大难,21岁的郑逸秋肯定还会在京城里继续和那帮出自侯门大户的文人墨客以及鲜衣亮服的八旗子弟们一起过着衣必锦,行必车,宴必妓的奢侈生活。郑家在京城珠市口八条那所被人称为大红门的豪宅,是郑逸秋的父亲郑晋涛两年前从大清帝国驻英国曼彻斯特总领事任上奉诏紧急回国后的安身之所。父亲在外交上的过人能力使他在同僚中光芒四射,也受到了正急欲变法改革而渴望与西方列强广结善缘的光绪皇帝的青睐。所以回国后即蒙光绪殿前独对,随之被委以重任,出任大清国总理衙门行走。这所占地50余亩的豪宅,也是光绪皇帝恩赏给郑晋涛的。郑逸秋也人了中国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同文馆,拿上了一份不菲的英语教习的薪酬,整日和一帮权贵子弟花天酒地,“黄金结客,车马盈门”。不过,他虽然被称为“新贵子弟”,但身上却少纨绔的懦弱,而多志士的激昂。和父亲一样,郑逸秋也是个狂热的维新分子,在戊戌变法中极其活跃,在京都阔少中也算得一个小有名声的新派人物。变法如火如荼,当今皇上竭力与西方列强示好,父亲深蒙圣恩,官高位显,而且主要与各国洋人打交道,自然成为大小官员巴结逢迎的重点对象。“大红门”里的生活,也让不少有幸来此见识过的达官贵人们大为惊羡。院里既有中国古典式的园林山水,巍峨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又有精巧别致的西式楼房,由各种鲜花相衬的绿茵茵的大草坪。每月一次在大草坪上举行的露天舞会,各国外交使节与夫人纷至沓来,更是让京城里的贝子贝勒、达官贵人趋之若鹜。能接到大红门的舞会邀请,已经成为一种显示身份权力的标志和与时俱进的时尚。连应邀访华的德国利物浦亲王参加了“大红门”的露天舞会后也向各国记者发出了由衷之言:“从惊讶开始,以赞美告终。”在这样高雅脱俗的场合,这样引领京城时尚之风的家庭中,郑逸秋无疑成为了令无数人仰慕的天之骄子。他天资聪慧,清朗俊秀,再加之生在中国,长在英伦,英国话说得比中国话还顺溜,能弹一手高山流水般的钢琴,更有一副倜傥风流的模样与气度,这就让他成为了众多王府格格名门淑女日思夜念的白马王子,郑家的门槛,几乎让媒人踩塌,最终却落得个“无可奈何花落去”。万花迷眼,花上选花,可是,郑逸秋的眼睛太高,所以迄今仍然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孰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飞黄腾达,眨眼之间便成了过眼云烟。随着变法的推进,以光绪为首的帝党和与慈禧太后为核心的后党之间的斗争进入到刀光剑影的紧要关头时,郑晋涛整日奔走于东交民巷各国使馆,竭力吁请各国大使出面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阻止慈禧重握权柄,恳请他们以各种方式来抑制慈禧的野心。光绪的变法符合各国的利益,也是他们共同的希望,大使们众口一词发出强硬声音,向阻挠变法的慈禧太后施加压力。但是,如同中国的变法维新分子一样,全世界的政治家也都小看了这位久居深宫之中的中国老太婆对权势的渴望与卓尔不凡的威力。对于光绪的变法维新,慈禧开初也是容忍和支持的。在她看来,国就是家,家也是国,自然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地强大起来。可是,当光绪的变法改革居然触及到她的权力和地位时,她不能不进行坚决地反击了。随着慈禧太后匆匆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把中国皇帝像骂做错了事的儿子一样痛骂了一顿,赶到瀛台上一间屋子里闭门思过自省吾身后,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运动由此陡遭失败,名噪京华的郑家随之亦大难临头。父亲被划为康梁乱党骨干分子,家产充公,全家赐死。当御前太监带着虎神营的官兵,捧着太后的懿旨和红霖赶到“大红门”时,郑逸秋那日正好做东邀请两位朋友去香山踏青。郑晋涛抢在宣旨官员进门之前将一包金银细软和一叠银票交给自己的贴身保镖黎成,叫他火速从后门单骑逃出,飞马赶往香山,保得儿子远走高飞,无论如何要留住郑家一条血脉。郑逸秋闻知噩耗,魂飞魄散摇摇欲坠,只有跪在地上鬼哭狼嚎,捶胸顿足。朋友也是闻之色变,怕受钦犯牵连,撇下他惶惶遁去。郑逸秋缓过劲来,六神无主,只想回城与父母共赴黄泉。黎成死死将他抱住,苦苦劝道:“少爷,少爷,老爷叫我逃出来帮你保住性命,你这样破罐子破摔,老爷夫人就是到了九泉之下也闭不上眼啊!”郑逸秋泪流满面,像个热昏病人般浑身直颤,咬牙切齿地吼道:“啊啊……都死了,都死了……慈禧老妖婆,我与你不共戴天……啊啊,我要报仇……我郑逸秋……要为父母……为全家屈死的冤魂报仇啊!”黎成心中陡然一松,叫道:“少爷,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要这么想,就不枉老爷夫人的一片苦心了!”郑逸秋用力抹去眼中泪水,喃喃道:“黎成,中华之大,已没有我郑逸秋立足寸地。眼下,我们该怎么办才好?”黎成道:“少爷,眼下京城里四下都在抓乱党分子,抓住了就地正法,万万回去不得的。我们还是往关外、口外去的好。”“那不行,要逃命,我们也得去天津,我有一个英国朋友在聂士成的武卫前军里当教官,他会帮我的。不过,不管多大的危险,我也要回城,为死去的父母磕个头,烧炷香。”黎成吓了一跳:“这时候回城,少爷,你不要命了?”“不用顾虑那么多,人是活的,回到城里,总归能想出办法来。”“好吧,少爷一定要回城,那就到我表哥赵双全家去暂避一时,我表哥在顺天府衙门里当差,专干砍人脑袋的事,捕快里朋友不少。”两人当即在一户农家买来衣服,装扮成农民模样,才急急赶回城里。到得广渠门内草药胡同赵双全家,日头已经落了下来。赵双全正和老婆吃晚饭,看见表弟带着个农民模样的后生不期而至,陡地站起大叫一声:“黎成,大红门遭了灾,哥这一整天为你担心死了!还好,还好,幸亏你还活着。”招呼过后,赶紧叫老婆拿碗添筷。黎成道:“哥,这位客人,你可认识?”赵双全再一细看,方认出这位农民打扮的后生居然是大红门里的郑家大少爷,犹如被火烫了似的,赶紧起身去将院门房门关上。待回来,脸色就已经变了,硬声道:“郑公子……你好大的胆儿,这都啥时候了,你还敢待在城里?莫非你家里出了天大的祸事,你还不知晓么?”黎成道:“哥,你别惊惊乍乍的,情况我和我家少爷都知道了。郑少爷有紧要事得办,想在你这里躲上两天,你看行么?”赵双全长得虎背熊腰,还有一张让人过目不忘长满络腮胡的脸膛,有戏台上的壮士好汉模样。可胆气却与他的模样大不相符。听黎成说明来意,一张脸顿时皱得像苦瓜皮,为难地说:“郑家这回犯的是通天大案,御前太监上门宣旨时,虎神营把大红门围得连只麻雀都飞不出来。连我们顺天府派去的官差,也只能在外面敲敲边鼓打打下手。待虎神营撤走后,我们才进大红门去处理善后……唉,真惨,郑家老老小小12口人,全都倒在了上房里,一个个面色发暗,口鼻流血,都是喝红霖死的。”郑逸秋欲哭无声,牙齿咬得嗒嗒响。赵双全老婆却叫了起来:“黎成,你吃错药了!你哥打小待你不薄,你咋把个钦犯弄到我家里来,你这不是存心要你哥和嫂子的命么?”黎成勃然变色:“嫂子,你咋这样说话?”郑逸秋一把拉住黎成,冷眼在赵双全夫妇脸上扫视了一轮,猛地从袖囊里掏出个蒸饺大的金翘宝“啪”地往桌上一拍,冷声道:“真不愿帮这个忙么?”赵双全媳妇眼珠子活像被锥子扎了一下,眨巴眨巴,满脸惊喜,目光倏地凝在了自家男人脸膛上。赵双全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表现有违江湖义气,脸上挂不住,于是吁出一口气儿,伸手将金翘宝往郑逸秋跟前一推,朗声道:“俗了,俗了,好歹我赵双全也是个在场面上混的人物,眼珠子咋能让铜锈蚀了?这样吧,这东西你收回去,在我家你愿住多久,就住多久。”黎成转怒为喜:“哥,这才像你的脾性嘛。”郑逸秋双目盯着赵双全坚持道:“不看我这落难之人的面,这金翘宝的面,你夫妇俩总得认吧?你要真不收,我一拍屁股马上走人!”赵双全媳妇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急忙开口道:“双全你今儿咋的了?红道黑道你都熟,在南半城也是个通吃八方的角儿啊,这么点小事,还能搁不平捡不顺?”赵双全双拳一拱,赧颜道:“郑公子如此豪爽,在下也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双全这里只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郑公子的事,我保准当做自家的事来办!”

前言

这次总算不虚此行,仿佛是为自己的失信作出弥补,女局长爽快地同意威海市派人去英国国家档案馆查阅资料。于是,在威海市政府的支持下,1998年,由张建国率领的一个4人小组成立,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威海32年历史的经历。从1998年——香港收回的第二年——到2004年,张建国等4次到英国查询威海市32年期间的档案,共复印了30000多页重要文档,翻拍回来20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地方档案馆跨国大规模寻找当地的历史,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当张建国第一次看到这些来自他的家乡的档案,看到他非常熟悉的地名、村名或者是历史人物的姓名和照片的时候,他有一种阿里巴巴进入了宝洞的感觉,惊喜得叫出了声:“哎呀,终于被我找到了!”那一刹那间,他胸中涌腾起一种自豪感、兴奋感,尘封近百年的威海档案,他是有幸见到的第一个威海人!第一个中国人!英国人对历史档案的保存工作做得极为出色,单单是殖民部关于威海的来往信函,排架就长达十五六米,列满了整整一面墙。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这也让他这位同行看到了中西之间的巨大差距,学到了不同的观念与知识。英国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的有关威海的史料林林总总,浩如烟海,张建国要想全部复印和翻拍根本就不可能,关键是他必须坚持为国家节省宝贵外汇的立场。英国人当然不会无偿地把属于他们的档案资料无偿地提供给中国人,你要,天经地义,就得掏银子买。而且奇货可居,价格惊人,复印一页文字要0.4英镑,折合人民币5.36元。翻拍一张旧照片则更贵,要0.7英镑,折合人民币10余块钱。张建国等人经过研究,乃决定,全面查阅,择其重点复印翻拍。就这样精挑细选,他们也花费了100多万元!

内容概要

罗学蓬,写作人。小眼睛,大视野,其貌不扬,性偏狂悖,特立独行,跳出官场,背对文坛,长年行走于江湖,在海内外书刊上鼓捣出800余万方块字。长篇《大国之师》《通天大案》《风月谜案》《杀机四伏》等,读者还不算讨厌。最近又由重庆出版集团推出8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中国远征军》(上下卷),深得读者喜爱。

书籍目录

篇前语前言:寻找缺失的民族耻辱楔子第1回 老刚毅金屋藏娇 洋勇士独占芳心第2回 觅活路兄弟投军 恋佳人雪夜逾墙第3回 华勇营横空出世 艺高人偶露峥嵘第4回 惩浪人小试牛刀 杀同胞考验忠诚第5回 当天津英雄救美 入神拳佳人迷魂第6回 义和团装神弄鬼 林黑儿以假乱真第7回 北京城血雨腥风 威海卫美酒丽人第8回 西摩尔挥师进京 义和团血肉筑城第9回 战廊坊尸横遍野 呈捷报罔上欺君第10回 悬重金天津搬兵 处夹缝军门受气第11回 丹尼尔毁家纾难 诺丽丝惨遭肢解第12回 东局子天塌地陷 老龙头血肉横飞第13回 聂军门阵前求死 白首翁临危受命第14回 当尖兵功勋卓著 剿拳匪自乱阵脚第15回 张德成命丧苇荡 三仙姑远赴西洋第16回 打北仓日军擅行 失杨村总督自尽第17回 官军百姓若寇仇 洋夷家贼毁行宫第18回 夺京城列强较劲 抢头功俄日争锋第19回 钻水门华勇争先 离禁城慈禧西逃第20回 华勇营助纣为虐 王爷府大祸临门第21回 俄法德疯狂掠杀 美日军显属另类第22回 紫禁城联军扬威 泰丰楼兄弟设宴第23回 紫禁城勾人魂魄 参观团见财起意第24回 京师遍插万国旗 恩海凌迟西总布第25回 西陵蒙难添新耳 廷雍魂断凤凰台第26回 紫金盆招来大祸 张滚刀当街出彩尾声笔者告白

编辑推荐

《华勇营》收录的是华勇营的故事。华勇营——一支由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组成,却由英国人指挥的精锐之师。他们享受着洋人恩赐的华服美味,操练着洋人提供的精良武器,国难当头之际,心甘情愿地在自己的国土上为横行的异国侵略者保驾护航。在与同胞兵戎相见的过程中,他们的行为“英勇”无比,“战功”赫赫生光,异族的主子对他们大声喝彩,青眼有加,褒奖无数……

作者简介

《华勇营》主要内容:山东威海市缺失了1898~1930年这段历史的全部档案。1998年,威海市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耗资100多万元买回了史料中的十几分之一,即30000多页文档和2000多帧照片,其中有关华勇营的文字和照片完好无缺。但这段有关中国人的历史却是充满屈辱的历史,它像一个被撕开的巨大伤疤,却能给予后人以深刻的警醒和反省。

图书封面


 华勇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最初知道此书,是从历史老师袁腾飞的口中得知的。因为对这段历史不了解,所以正好读一点历史小说。作为一本历史小说,历史细节方面由于书本对于开篇的介绍,所以我对此书主要内容的真实性并无太多怀疑。从小说方面来讲,故事讲得很明晰,简单易懂,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我当时是一口气读完整本书的。对于这段历史,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屈辱的历史,时隔100年后看来自然轻松,可对于当时参加华勇营的每个中国人来说,他们能轻松嘛?从外人看来,或许他们背负了很多骂名,但就他们个人而言,他们衣食温饱,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靠出卖劳力本身也并无过错。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一群面黄肌瘦的黄皮肤汉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蜕变,在战斗中屡立战功。这本身也是对这些人最好的肯定。勇敢去面对并思考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     华勇营是指英国在殖民威海卫时期在当地招募的武装,战斗力极强。英军对威海卫华勇营的评价是:“坚韧,耐心,聪明”,“十分优秀的行军者和挑夫”。由于英军军饷高,百姓为摆脱饥饿,青壮年纷纷加入华勇营。组成了一只800人两个连队的配备现代化武器的部队。八国联军侵华时,华勇营成为英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攻打北京城时它是第一支打入京城的部队。当时全营配备自行车,可以说是八国联军中唯一的机械化部队。相关史料:http://xk.cn.yahoo.com/articles/080104/1/7iu2.html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历史无法重演,用悲天悯人的情怀来看吧!了解不为人知的历史,山东威海人必读!
  •     写得蛮好,但细节过于生动,俩人处密室的谈话他都知道,让人不太敢相信
  •     以华制华的典范 不过细节过于详细 就有些疑惑了
  •     一本关于中国雇佣军的故事
  •     非常不错,成功的被作者带入贱民愚昧该杀,洋人果敢神武之中,叙事中黑了一下日本,德国军队,同情清军将领,对义和团暴民深恶痛绝,根据第一手历史纪实资料,以小说的方式高度还原历史,一口气读完,感觉很爽
  •     一场没有胜利者,所有人都应该被丁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战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