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全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博尔赫斯全集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1
ISBN:9787533923730
作者:豪·路·博尔赫斯
页数:全五册页

内容概要

  博尔赫斯:阿根廷文学巨匠。1961年获国际出版家协会颁发的福门托奖,1968年获美国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及意大利共和国勋章,1979年获塞万提斯文学奖,1983年获西班牙智者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勋章以及美英、法、意及拉美等国大学名誉博士称号。

书籍目录

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
·埃瓦里斯托·卡列戈(1930)
序言
说明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巴勒莫
埃瓦里斯托·卡列戈生平
异端的弥撒
市郊之歌
可能的总结
补篇
马车上的铭文
骑手的故事
《埃瓦里斯托·卡列戈诗歌全集》出版前言
探戈的历史
信两封
·讨论集(1932)
序言
高乔诗歌
倒数第二个对现实的看法
读者的迷信的伦理观
另一个惠特曼
为喀巴拉辩护
为虚假的巴西里德斯辩护
对现实的看法
电影
叙事的艺术和魔幻
保罗·格罗萨克
持久的地狱
荷马作品的译文
阿喀琉斯和乌龟永恒的赛跑
关于惠特曼的一条注解
乌龟的变形
《布法和白居谢》的辩护
福楼拜和他典范的目标
阿根廷作家与传统
评注几则
·永恒史(1936)
序言
永恒史
双词技巧
隐喻
轮回学说
……
·探讨别集(1952)
·序言集成(1975)
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下)
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上)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下)

编辑推荐

  本商品封面图片为单册,套装图片请以实物为准!

作者简介

此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作品最大规模的中文移译,系根据阿根廷埃梅塞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四卷本博尔赫斯全集译出。全书收入博尔赫斯的三十个集子,分小说一卷、诗歌和散文各两卷。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分上、下卷,共收入十个散文集和一篇《结语》。其中包括《埃瓦里斯托·卡列戈》(1930)、《讨论集》(1932)、《永恒史》、《探讨别集》、《序言集成》、《博尔赫斯口述》、《七夕》、《有关但丁的随笔九篇》等。小说卷收入六个短篇小说集和一篇献词。其中有《恶棍列传》(1935)、《虚构集》(1944)、《阿莱夫》(1949)、《布罗迪报告》(1970)和《沙之书》(1975)、《莎士比亚的记忆》(1983)。诗歌卷分上、下卷,共收入十四个诗集。其中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1923)、《诗人》(1960)、《为六弦琴而作》(1965)、《老虎的金黄》(1972)、《铁币》(1976)、《天数》(1981)、《密谋》(1985)等。

图书封面


 博尔赫斯全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又看了一遍《环形废墟》。自从买了《博尔赫斯全集》,灰灰的拥有这篇《环形废墟》的小说卷就被我一再地翻阅,现在连我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把这本书看了几遍了。我总是不经意的拿起它,随手翻一翻,然后陷入博尔赫斯设置的陷阱与迷宫中完成一次次不同的体验跟历险。好在这本书是精装本,我不用担心自己疯狂阅读它的举动会把这本书糟蹋得不成人形。 从我上面所写的一些文字中,你们大概可以了解到我是多么喜欢博尔赫斯式的调侃跟狡黠了。可是为什么偏偏是《环形废墟》而不是别的呢?比如说举世闻名的《小径分叉的花园》。当这个问题像午夜迷雾般从我脑海里悄悄升起的时候,我只能说我在迷雾中渐行远去此中拥有说不出的迷惑跟彷徨。或许可以这么说吧,当我不由自主跟着《环形废墟》的情节一起往下走,跟那个魔法师一样为自己在梦中创造的那个人,也就是他的影子而担忧的时候,我像魔法师一样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别人梦中的一个影子……对魔法师而言,铺天盖地的恐惧奔袭而来,他陷入了恐慌而小说到此戛然而止。对我来说,这种恐惧没有随之结束反而让我陷入空前的虚幻与迷茫之中。我突然觉得,周围的世界是个硕大无比的迷宫——请原谅我提到“迷宫”这个词,人们在说起博尔赫斯的时候,这个词总是神出鬼没地随博老的出现而沉浮。但我还是坚决把这种陈腔滥调当成我探索博尔赫斯的一面大旗,有了它我就拥有前进的信心跟勇气……这是题外话,我想说的仅仅是我喜欢“迷宫“这个词,我喜欢身处迷宫不断探索的地感觉,我喜欢博尔赫斯意犹未尽的“连环梦”……是的,是“连环梦”——我在梦中创造了新的生命而同时我也是别人梦中创造的生命,对的,大家都是一个虚幻的影子,大家都彼此彼此。其实看博尔赫斯的书总是能让我想起小时候对着一些趣闻轶事侃侃而谈的乡里老大(老头子),他们把一些传奇故事说得妙趣横生却又不动声色地按照自己想象改造那些东西。明明是假的故事,却说得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博尔赫斯也是这么干的,比如《双梦记》,他会在故事的最后告诉你这个故事出自《一千零一夜》的哪一夜,然而当你按照博尔赫斯的指示找来《一千零一夜》细细查找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中了博尔赫斯的圈套。哪里是什么《一千零一夜》,这分明就是博尔赫斯凭空杜撰的小故事。我觉得当你打开博尔赫斯的小说时,你就跳进了博尔赫斯为读者设置的陷阱。你花费了很多精力与情感跟着跟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一起沉浮,甚至眼看着故事的主人公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博尔赫斯却总是会在你最荣耀最满足的那一刻告诉你:死心吧,我只是跟你开了个玩笑而已!《往后靠的巫师》就是最经典最鲜明最能体现博尔赫斯这种狡黠与智慧的作品。我不由自主地掉进了博尔赫斯的圈套,却在猛然醒来的时候对掉入老博的另一个陷阱表现出无限的期待。即使明知道老博喜欢拿观众开涮,我也会在这种虚幻的历险中如沐春风,无比幸福。越是翻阅这本书越是能感觉到博尔赫斯的亲切,我甚至怀疑是我的爷爷死而复生坐在我对面舒缓而温柔地向我讲述着他过往的经历以及一些传说故事。我实在太喜欢太喜欢这个亲切而渊博的老头子了!我愿意待在他身边充当他的眼睛,我愿意用我的双手帮他记录下他思考的点点滴滴,我甚至愿意化身成他手上的那把拐杖常常被他握在手里……当我想起到这些东西并一一把它们敲打下来的时候突然想起那位叫玛丽亚儿玉的女人早已先我一步伴随这个可亲可爱的老头子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真是让人羡慕啊!唉……我还是老老实实看我的《博尔赫斯全集》,乖乖写我的小屁文吧!
  •     博尔赫斯是个独树一帜而难以归类的作家。这种难以归类的特征我把它称为“居间性”,它类似于神话叙事的两可状态,或和神话的命运一样走向了转喻的悖反方向,在构建其自身时消解了原有的自身,在悖反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面貌。居间性指的是古代的过渡仪式中的阈限阶段所具有的浑然面貌,阈限处在二个界类相重叠之处,成了转换社会身份的通道,而迷宫正是这样的阈限,既可象征死亡与地狱,又可象征孕育与再生。迷宫称为“双面斧之宫”(双面斧为Labrys,迷宫为Labyrinthos),可能就意味着迷宫作为居间地而展示出阈限的双边性。维克多•特纳把完整的仪式过程看成三阶段:结构——反结构——再结构。阈限(过渡)阶段正处在反结构阶段,它把原先结构中的等级关系做了颠倒的处理,使之呈现出一种“互动性结构的态势”,因为在仪式的动态过程中具体的阈限并不表现在一个方向上,而是同时要把它跨越两界的双边性(既是A,又是非A)都做出交代,这样就使对立起来的关系更为丰富了——对立的双方“并不彼此摧毁,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彼此催化”(维克多•特纳(英):《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在博尔赫斯地作品中,迷宫不仅是其反复出现的意象,甚至,他的写作本身就可以用迷宫的居间性来概括。如果把传统文学体裁看成是“结构”的方向,这个方向带有明确的功能主义意义和经验主义色彩,是认知、分类、范式、工具等界定意义的话语场,那么,博尔赫斯的工作恰好是一种“反结构”的方向,是一种“交融”——是对界限的打破与混淆、规范的逾越与瓦解,他的小说恰是一种反结构的模糊而悖反的阈限区。从文体上说,博尔赫斯消解的是传统的文学概念,所以你又很难把他归入哪一类作家中,他的小说、诗歌、随笔与评论可以是“混编”的,其中有着一以贯通、相互协调互为变奏的意味,提示着一种整体写作的类型。有人之所以把博尔赫斯看成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文学的分水岭,是因为从他开始,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文学种类的界限被打破、客观时间被取消、幽默与荒谬结合、写实与梦幻统一等,博尔赫斯的写作已经游离到了文学的边缘。但正是他所做的这种越界尝试,使得其小说文本带有让人咀嚼玩味的张力和暧昧性。王钦峰说他开启了后现代主义的小说模式,其实他是把所有有别于传统诗学的创作都归入到“后现代主义”里了,他引用哈琴的话,在说明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悖谬性质后,指出:后现代主义的编史元虚构(小说)等艺术,“同样使用然后又颠覆它们与世界的模仿性约定”,也是悖谬性质的( 王钦峰:《后现代主义小说论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第4页) 。这种悖谬性从技巧上看,正应和了张远山在描述博尔赫斯的小说奇迹时所用的“逆转”一词(http://tieba.baidu.com/p/181067238):“当他已经把故事说得令读者信以为真,并且顺着种种暗示和提示对作者设置的悬念自以为了然于心时,他在小说最后突然告诉你,你信以为真的正是假的,种种暗示和提示恰恰是误导,目的是为了把你的想像力引入歧途、引入迷宫,但这一切并非故弄玄虚,博尔赫斯的最后逆转具有真正的力量。”在小说《刀疤》中,博尔赫斯叙述了一个名叫文森特•蒙的革命者如何用革命思想教育“我”,但在实际战斗中这个革命理论家又如何怯懦,“我”如何舍生忘死保护文森特•蒙,救了他的命,但最后这个革命理论家却由于贪生怕死而出卖了“我”。然而在小说的最后:“我”突然说道:“我把我这个故事用这种方式讲出来,是为了使您可以一直听到底。是我告发了庇护我的那个人;我就是文森特•蒙。现在您唾弃我吧。”博尔赫斯在小说《〈吉诃德〉的作者彼埃尔•梅纳德》中也说过这样的话:“由于他的一种宽容或者嘲讽的习惯,使他喜欢宣传的恰恰是与他自己所赞同的完全相反的思想。”这或可视为作者的夫子自道。米歇尔•福科在他的《词与物》一书的开头,引用了博尔赫斯小品文中的一段,来引发关于事物之秩序的议论。在博尔赫斯的这篇小品文中,他模拟了一部古代中国的类书中对动物的奇怪分类。列维-施特劳斯在谈到原始部落的物种分类时,也注意到了这一差别。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这种种迥然不同的事物分类,可能就意味着世界可能存在多种规则。否则,它们中间的某一类型就将是荒诞不经的。以近代以来欧洲博物学的分类学观点来看,这一中国式的分类法显然是荒唐可笑的。福科也承认,他在阅读这一段落的时候,发出了笑声。然而,在笑声结束的时刻,福科突然发现,“这一笑声动摇了我们习惯于用来控制种种事物的所有秩序井然的表面和所有平面”,这一混乱、庞杂、毫无逻辑可言的,寓言式的动物分类,实际上是在提醒一种特殊的世界秩序观念,揭示出世界的另一重可能的秩序,而这对于欧洲人来说,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的限度”(米歇尔•福科:《词与物》,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 很显然,在福科乃至列维-施特劳斯之前,博尔赫斯已经抵达了理性思想的边境线上,并在那里进行着突破思想边界的尝试。博尔赫斯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观念和事物堆砌起来的巨大的迷宫,百科全书就是这个迷宫的缩微文字版。而在“百科全书派”诸思想家那里,建立起一个有秩序的迷宫,是启蒙主义的最高梦想。“理性”就是他们穿越迷宫的阿里阿德涅线团。作为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熟悉这一线团的来龙去脉。   可我知道一个毕达哥拉斯式的黑色轮回,    一夜又一夜地将我留在世上的某个地方, 在这首著名的《循环的夜》的诗中,博尔赫斯看到了“如同循环小数般复现”的永恒轮回,把理性的阿里阿德涅线团纠结成一团乱麻,如同他的故乡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道。然而,这种古老的无限循环的观念,却是源自古希腊的古老智慧。    毕达哥拉斯的勤奋的弟子都知道:    人与星宿都轮回周转,循环往复;    ………… 这个已被欧洲文化遗忘多时的智慧,知道近代以来,在尼采那里方听到它强有力的回响。博尔赫斯则在致力于重建这一观念的全新架构。在诗的结尾时,它又回到了起点——    连绵不断的永恒轮回,回到我的肉身    回到我的记忆——其意图呢?——记起一首    永无尽头的诗章:“毕达哥拉斯的勤奋的弟子们都知道……” 毫无疑问,博尔赫斯本人也是毕达哥拉斯的“勤奋的弟子”之一。无限循环也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之一。无限多样拼接的百科全书,像绦虫一般连绵不断,周而复始。从一个原点A(阿莱夫),派生出另一个点,直至Z(泽塔)的无限循环,就像循环小数一样。博尔赫斯有一篇小说就叫做《阿莱夫》,描述了一个虚构的、微型迷宫一般的、无限大又无限小的世界。这个世界,正如马拉美所说的,仿佛就是为一本书而准备的。然而在这首循环往复的诗中,依稀可见《一千零一夜》时代的长长的投影。我们在比利时画家埃舍尔的画中,看到了博尔赫斯式的迷宫和悖论的部分呈现。在古代的过渡仪式中,迷宫处在解构与建构的居间地带,是分离与聚合的居间地带。它之所以是神圣的,与神话逻辑是一样的。因为它难以被界定,超越于人们的日常经验之外,是禁忌与神圣的区域。和跨界的神圣居间者一样,迷宫的通过者即仪式的过渡者(阈限的跨越者),同样具有的模糊的形象,他身上同时具有两界因区分而产生的对立属性。在这个空间中,他因具有跨界的模棱两可性而显得危险不定,被社会视为禁忌而禁止接触,他暂时变成一个存在于非正常时间中的非正常的人。博尔赫斯也成了一个超越于时间之外的人,他的文本本身也成了一个宇宙的全息缩影,正如图书分类也是一种建立在某一宇宙观之上的事物秩序的重构,重构一份目录,就意味着重构一个世界。但重构须要有过渡阶段的交融为条件。从这个意义上看,盘踞其中,作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家图书馆馆长和作家的博尔赫斯,其双重身份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他盘踞于迷宫中心,既是迷宫主人,那个巨大的怪兽弥诺陶洛斯,又是那个英勇的王子忒修斯。博尔赫斯的这一主体双重性,始终缠绕着他。他在多篇作品中写道两个博尔赫斯的对立,相对如梦。而镜像的对映,则更加充分地表达了这一悖谬状态。这也就不难理解,博尔赫斯为何迷恋芝诺式的悖论。在悖论中寻找理性的裂隙,也许那就是迷宫的出口。   我不知道,我在望着镜子里的脸时,    回望我的是什么样的脸;    我不知道,是什么衰老的脸,    在沉默和已经疲劳的怨恨中寻找自己的形象。    我在两眼漆黑里慢慢悠悠地    用收摸索着我的看不见的痕迹。    一阵闪光来到我的眼前,我看见了    你的头发,灰白的或者仍然是金黄。    我反复地说:我失去的仅仅是    事物的毫无意义的外表。    这句慰藉的话来自弥尔顿,那么高尚,    然而我依然想着文字,想着玫瑰。    我也想着,如果我能够看见我的脸,    我就知道,在这个难得的傍晚,我是谁。    (《一个盲人》) 镜子是另一种迷宫。它是自我认知的镜像,同时又是自我迷失的虚幻空间。镜子和百科全书有着相似的功能,它们都指向自我复制、增殖和无穷循环。博尔赫斯写道:“镜子和交媾都是污秽的,因为它们使人口增殖。”镜子制造出来的繁复假象,同时又是世界单一性的悖谬式的再现。这个盲目的人,洞悉了世界的虚无和昏暗。 幽暗深处的世界悖谬的本质以一种迷宫状的居间状态反映出来,而博尔赫斯位于的正是这个迷宫,他沉浸在其中并玩味它,世界也通过他来玩味人们,显示自身的秘密。一个难以归类的作家之所以是作家们的作家,是因为他在自身的写作中自觉地对应了一种阈限状态的居间性,他的作品也成了世界的一个全息图像。如今,我们正处在一种各种话语力量交汇、冲突的时代,处在一个知识范型转换以至社会结构转型的时代,原有的各种分野(包括文学上的)正在模糊和消失,文学只有适应时代的节奏,才能在一种更为开阔的历史语境中形成它自身。文学分类的失效,正是“文本”出现,是作家能将各种话语转向自身写作,将各种人类知识与文学意识相激荡在文本中达到混编的产物,虽然文学仍有着自身的尺度,但只有通过一种边缘的写作,文学才能以一种悖谬而交融的方式回应这个时代。布罗斯基说过:“边缘并非世界结束的地方,恰恰是世界阐明自身的地方。”
  •     如题.居然在8月初的时候发现当当网五折118,卓越断货.马上订购,今天12号送到.再去当当网看的时候已经是7.8折了155,而且断货啦.----------------------哈哈.本来还想和大家推荐去买一套.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感觉跟歌德、爱伦坡的选集风格异曲同工啊~继续看!
  •     博尔赫斯!
  •     无与伦比的短篇小说家,想象力的宝库
  •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     这套值得收藏。
  •     博尔赫斯号称作家中的作家,我看过一些短篇,写的很有意思,但是没有看完。
  •     先从分册读起,这本书只看了一点点没有借到很可惜
  •     翻过,小径分岔的花园经典
  •     我那时候喜欢的是黄昏、荒郊和忧伤,而如今则向往清晨、市区和宁静。使人着迷……是一个作家应该具有的几个最主要品质之一。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我给你我已死去的祖辈,后人们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     其实没看完(惭愧)…可是真的看不懂…还是看的书多些了再来重新拜读吧
  •     好看啊!!
  •     旷日持久。大半年时间,终于读完。诗歌卷和小说卷是精华,细读可发现各种乐趣。散文卷枯燥,粗读即可。
  •     散文卷
  •     以后我要是成了导演 这里面的小说集就是剧透 所以说越少人看到这书越好 括弧笑
  •     多篇小说可一读再读反复读,跪下来模仿
  •     目前最喜欢的作家。博尔赫斯是真的厉害。我不求甚解。
  •     读完了小说卷,还是《虚构集》和《阿莱夫》更吸引我。
  •     文采斐然,相见恨晚
  •     很多短篇都是绝妙之作,可惜无法一读西语原作
  •     就搞到两本,,还不见了一本。。好不容易搞到的博尔赫斯小说集也不见了。卓越京东也没淘宝上原版,甚至是复印版200到600不等吧。。好多东西我都不能把他带离家。。出门就没了。。。擦
  •     不朽的爱与恐惧
  •     诗歌卷尚未读
  •     “房子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大,使它显得大的是阴影、对称、镜子、漫长的岁月、我的不熟悉、孤寂。”——博尔赫斯《死亡与指南针》
  •     我以为这是灵魂的连结,结果却如他文字中的世界一样虚无又荒诞。
  •     伟大的博尔赫斯
  •     : I783.15/4024-2#2
  •     图书馆看到了,只有小说卷。mark一下。2015.4.28更新:以看完小说卷,怎么不能分开标记?博尔赫斯太神奇了,怪不得很多作家在互相推荐,都是小短篇,但是设计很精巧,各种峰回路转,能模仿一半就可以说是能人了。很赞!再补一下吧,存在主义者把世界归结于荒谬,博尔赫斯归结于无穷;某种意义上还是很接近的。
  •     喲嗬讀完了,博爾赫斯的名與中間名,完全不符,差評。
  •     "I can give you my loneliness, my darkness, the hunger of my heart; I am trying to bribe you with uncertainty, with danger, with defeat."
  •     终于看完了,偶像。
  •     完美的短篇也是不完美的~但是那是狡黠的不完美,最喜欢小径分岔一卷,博尔赫斯的阅读量之深之广实在是无可测。ps 总算是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读完了
  •     豆瓣似乎没有加全集下单本的条目,那只好先标记这一本了,只读了小说卷,翻译质量尚可。对人类的有限性和宇宙的无穷循环的矛盾的探索无疑是博尔赫斯永恒的主题,寓言式的故事在保持简洁的叙事性的同时留下思考的线索。在想要不要着手诗歌卷。
  •     最近读完他全集中的10本,还有7.8本要读。我近期觉得最牛逼的作家,他的文字充满了智慧,他本身也是个神秘主义者。而你显而易见知道他不是炫耀知识。曾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和晚年的失明让他有别人没有的阅读量和沉静和痛苦。比起他的诗歌,个人更喜欢他的短片和演讲口述。
  •     不是我喜欢的文字
  •     图片再多一点就好了
  •     豆瓣条目也真混乱,既有全集又有分属各作品,好吧,再标注一次!博尔赫斯迷必读!短篇和诗歌最为精品!
  •     多牛逼的博尔赫斯啊。硕士期间再读,感觉已不再那么强烈了。
  •     上帝操纵棋手,棋手摆布棋子 上帝背后,又有哪位神祗设下 尘埃、时光、梦境和苦痛的羁绊。 滚瓜烂熟的一首诗,现在的我竟然没有十年前的我看得开
  •     最爱
  •     还是喜欢这个译本
  •     世界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温柔
  •     也想做一个图书馆长。
  •     瑰丽的想像,文字的迷宫。
  •     在博尔赫斯设置的迷宫中,随处可见映照真实的镜子,每个镜子里都住着一个斯芬克斯
  •     很多篇都看不懂,最早读的时候是高中,那时不懂装懂,看这类书能使自己感觉与众不同。但多年后有多次重看还有很多依然不懂,在今天写这个笔记是想告诫自己,太久没有看书了,要把书重新捡起来,不论今后要怎么走,书会教会我很多。
  •     沦陷于他的时空世界中。暑假去高三实习,讲外国文学就讲了《沙之书》。孩子们读不懂,高三了,也没有心思深究这个连名字都没怎么听说过的人讲的故事究竟有何深意。站在讲台上突然有些想哭。所以到底什么年纪了解博尔赫斯才合适呢?那一群理科班的娃,上了大学去图书馆翻开博尔赫斯的可能性估计不高,所以我尽了全力同孩子们聊他,即使只是惊鸿一面,也想让这一群十八岁的孩子知道,世上有一个人,叫博尔赫斯。
  •     诗歌最佳,随笔次之,小说再次。
  •     美
  •     永远的博尔赫斯!
  •     曾有一年生日,来自代博师哥的礼物。之后,便是分道扬镳。虽道不同不相为谋,然而还是很感谢这份厚礼。 我想我最爱的一篇 是沙之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