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苏雪林散文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6
ISBN:9787533914400
作者:苏雪林
页数:362页

章节摘录

  绿天  康的性情是很孤僻的,常常对我说:“我想寻觅一个水木清华的地方,建筑一所屋子,不和俗人接见,在那里,你是夏娃,我便是亚当。”  我的脾气,恰恰和他相反,爱热闹,虽不喜交际,却爱有几个知心的朋友,互相往来,但对于尘嚣,也同他有一样的厌恶,因为我的祖父,都是由山野出来的,我也在乡村中生活了多少时候,我原完全是个自然的孩子呵!  康因职务的关系,住在S埠,我和他同居在一处,他每天到远在二三十里外的工厂里去上工,早上六点钟动身,晚上六点钟才得回家,只有星期日方得自由。  他上工去后,我就把自己关闭在一个又深又窄的天井底,沈沈寂寂,度过我水样的年华。偶然出门望望:眼只看见工厂烟囱袅袅上升的黑烟,耳只听见隆隆轧轧的电车和摩托卡,我想念着我从前所爱的花,鸟,云,阳光……但这些东西不但闪躲着,不和我实际相接触,连我的梦境里都不来现一现了,于是我的心灵便渐渐陷于枯寂和烦闷之中。  我曾读过都德《磨房文牍》,最爱那《西简先生的小羊》的一篇。咳,现在我也变成这小白羊了,虽然系在芳草芊芊的圈子里,却望着那边的崇山峻岭,幻想那垂枝的青松,带刺的野参华,银色的瀑泉,晚风染紫了的秋山,鼻子向着遥天,“咪!”发出一声声悠长的叫唤。  某年,即S埠为五十年未有之大热所燃烧的一年,某月,即秋声和鸿雁同来之一月,我们由S埠搬到S城里来了。  起先,康接着S城某大学的聘书,请他为大学理科主任,并允由学校赁给我们屋子一所。那时我们并不知新屋是怎样一个形式,想像那或是几间平房,有一个数丈长宽的庭院,庭中或者还有一二棵树,但这于我已经很好,我只要不再做天井底下的蛙,耳畔不再听见喧闹的车马声,于愿已足,住屋就说狭小,外边旷阔清美的景物,是可以补偿这个缺点的。所以康接到聘书之后,心里尚在踟蹰不决,我却极力地怂恿,呵!西简先生的小羊,已经厌倦了栅和圈了,它要毅然投向大自然的怀抱里去。  康于是决定了赴S城教书的计划。  行李运去之后,康先去布置,我于第二天带了些零碎的东西离开了S埠。  我虽然在S城住过半年,但新屋的路却不认识,同车夫又说不明白,我便到H女学校请校长洛女士引导,因为我曾在这个学校授过课,和洛女士颇有交情。  洛女士是美国人,性情极为和蔼,见我来很高兴,听见康也来S城教书,更为欢喜。她请我坐了,请出她朋友沙女士来陪我,又倒给我一杯冰柠檬水。两个钟头在火车里所受的暑热,正使我焦渴呢,喝了那杯水真有甘露沁心的爽快。  我谈起请她引导去看新屋的话,洛女士说:“那屋子很好,我常常想住而不可得,你们能够赁到这样的屋,运气真不错呀!”  “她们住在这样精雅的屋子里还羡慕我们的屋么?”我暗想。  喝完冰水后,她和沙女土引我走出学校,逆着刚才来的道路,沿着河走了十分钟,进了一堵墙,我们便落在一片大空场之中,场中只有一个小茅庐余无别物。我正在疑惑,洛女士指着屋后一道矮墙,和一丛森森的树木说:  ——你们的屋子在这墙里。  推开板扉,走进那园,才发见了一座极幽蓓的庭院。  呵!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到屋前,康听见我们的声音,含笑由屋中走出,洛女士和他寒暄了几句话,便作别去了。  等她转过身去,我就牵着康的手,快乐得直跳起来:  ——有这样一个好地方,我真做梦也没有想到!  我们牵着手在园里团团地走了一转,这园的风景便都了然了。  园的面积,约有四亩大小,一座坐北朝南半中半西的屋子,位置于园的后边,屋之前面及左右,长廊围绕,夏可以招凉风,冬可以负暄日。  这园的地势太低而且杂树蒙密,日光不易穿漏,地上有些潮湿。所以屋子是架空的,离地约有六七尺高,看去似乎是楼,其实并不是楼,屋子下面不能住人,只好堆煤,积柴,或者放置不用的家具。  园中尚有一个土墩,土墩上可以眺望墙外广场中青青的草色,和那一双秀丽的塔影。  园中的草似乎多时不曾刈除了,高高下下长了许多杂草,草罩缠纠着许多牵牛花,和茑萝花,猩红万点,映在浅黄浓绿间,画出新秋的诗意。还有白的雏菊,黄的红的大理花,繁星似的金钱菊,丹砂似的鸡冠,也在这荒园中杂乱地开着。秋花不似春花,桃李之■华,牡丹芍药的妍艳,不过给人以温馥之感,你想于温馨之外,更领略一种清远的韵致和幽峭的情绪么?你应当认识秋花。  讲到树,最可爱的莫如那几株合抱的大榆树了,树干臃肿丑怪,好像画上画的古木,青苔覆足,长春藤密密地蒙盖了一身,测其高寿至少都在一二百岁以上。西边一株榆树已经枯死了,紫藤花一株,附它的根蜿蜒而上,到了树巅,忽又倒挂下来,变成渴蛟饮涧的姿势,可惜未到春天.藤花还没有开,不然绿云深处,香雪霏霏,手执一卷书,坐在树上,真如置身于华严界里呢。  有一株双权的榆树最高,天空里闲荡的白云,结着伴儿常在树梢头游来游去,树儿伸出带瘿的突兀的瘦臂,向空奋孥,似乎想攫住它们,云儿却也真乖巧,只永远不即不离地在树顶上游行,不和它的指端相触,这样撩拨得树儿更加愤怒,臂伸得更长,好像要把青天抓破!  春风带了新绿来,阳光又抱着树枝接吻,老树的心也温柔了,它抛开了那些讨厌的云儿,也来和自然嬉戏。你看,它有时童心发作,将清风招来密叶里,整天缥缥渺渺地奏出仙乐般的声音。它们拚命使叶儿茂盛,苍翠的颜色,好像一层层的绿波,我们的屋子便完全浸在空翠之中,在树下仰头一望,那一片明净如雨后湖光的秋天,也几乎看不见了。呀!天也让它们涂绿了!绿天深处,我们真个在绿天深处!  “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康笑着对我说,“如果隔壁没有别人搬来,便可以算做我们的地上乐园『啦!”  我没有答他的话,只注视着那些大榆树,眼前仿佛涌现了一个幻象:  呆杲秋阳,忽然变得眩目强烈了,似乎是赤道下的日光。满园的树,也像经了魔杖的指点,全改了样儿;梧桐亭亭直上,变成热带的棕榈,扇形大叶,动摇微风中,筛下满地日影。榆树也化成参天拔地的大香木,缀着满树大朵的花和累累如宝石如珊瑚如黄金的果实,空气中香气蓊■,非檀非麝,令人欲醉。  长尾的猴儿,在树梢头窜来窜去,轻捷如飞,有时用臂儿钩着树枝,将身悬在空中,晃晃荡荡地打秋千顽玩。骄傲的孔雀,展出它们锦屏风般大尾,带着催眠的节拍,徐徐打旋,献媚于它们的雌鸟。红嘴绿毛的鹦哥和各色各样的珍禽异鸟,往来飞舞,不住地唱出妙婉的歌声。  树下还有许多野兽哩,但它们都是驯扰不惊的。毛鬣壮丽的狮子抱着小绵羊睡觉,长颈鹿静悄悄在数丈高的树上摘食新鲜叶儿,摆出一副哲学家的神气,金钱豹和梅花鹿在林中竞走,白象用鼻子在河中汲水,仰天喷射,做出一股奇异的喷泉,引得河马们,张开阔口,哈哈大笑。  这里没有所谓害人的东西,鳄鱼懒洋洋地躺在岸边,做它们沙漠之梦去了,一条条红绿斑斓的蛇,并不想噬人,也不想劝人偷吃什么智慧的果子,只悠闲地盘在树上,有时也吱吱地唱它们蛇的曲子,那声音幽抑,悠长,如洞箫之咽风。  这里的空气是鸿蒙开辟以来的清气,尚未经过市场尘埃的溷浊,也没有经过潘都兰箱中虫翅的扰乱,所以它是这样澄洁,这样新鲜,包孕着永久的和平,快乐,和庄严灿烂的将来。  林之深处,瀑布如月光般静静泻下,小溪儿带着沿途野花野草的新消息,不知流到什么地方去,朝阴夕阳,气象变化,’林中的光景也是时刻不同的,时而包裹在七色的虹霓光中,时而隐于银纱般的雾里……  流泉之畔,隐约有一男一女在那里闲步。那就是人类的始祖,上帝用黄土抟成的人,地上乐园的管领者。  “你又痴痴儿地想什么呢?我们进屋里去罢。”康用手在我的肩上一拍,呵!一切的幻象都消失了,我们依然在这红尘世界里。  世上哪有绝对的真幸福呢?我们又何妨将此地当做我们的“地上乐园”。  一切我们过去生命里的伤痕,一切时代的烦闷,一切将来世路上不可避免的苦恼,都请不要闯进这个乐园来罢,让我们暂时做个和和平平的好梦。  乌鸦,休吐你不祥之言,画眉,快奏你新婚之曲!  祝福,地上的乐园,祝福,园中的万物,祝福,这绿天深处的双影!  (《绿天》,1928年上海北新书局初版,选自1956年台湾光启出版社增订本)

内容概要

苏雪林(1897-1999),原名功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天婴、杜苦等,安徽省太平县 人,生于浙江瑞安。曾留学法国学习艺术,后回国在几所大学任过教授。1949年赴香港任职于真理学会,次年至法国研究神话。1952年转台湾做教授,1973年退休。苏雪林在台湾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兼写小说、剧本、传记和散文,所著甚丰,计有散文随笔集十七本,除四十年代的《青鸟集》、《屠龙集》外皆为在台湾完成,曾获台湾“教育部”文艺奖、“文复会”第三届中正最优写作奖、中山文艺创作奖、第六届“国家”理论奖。1999年4月21日,皖籍居台著名老作家苏雪林先生在台南逝世,享年102岁。
三十年代初,苏雪林曾被称为阿英“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其散文除若干写景外,多为记人人叙事抒怀的随笔小品。其文语言明快,文白夹杂而多见理趣,虽然未必十分深刻,但也已颇具学者散文风范。只是她曾撰文攻击过鲁迅、郭沫若等左翼作家及发表过反共言论,因此在大陆不为人所喜。

书籍目录

一 绿天秋趣
1 绿天
2 鸽儿的通信
3 我们的秋天
……
二 履痕心迹
1 黄海游踪
2 青岛的树
3 栈桥灯影
……
三 品茗话旧
1 喝茶
2 山窗读画记
3 故乡的新年
……
四 人生苦旅
1 母亲的南旋
2 光荣的胜仗
3 来梦湖上的养疴
……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绿天秋趣·;绿天;鸽儿的通信;我们的秋天;扁豆;画;书橱;瓦盆里的胜负;五 小汤先生;六 金鱼的劫运;七 秃的梧桐;小猫;收获;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之二;·履痕心迹·;黄海游踪;青岛的树;栈桥灯影;千石谱;花都漫拾;春山顶上探灵湖;培丹伦岩穴探奇;罗马的地下墓道;彭贝依古城的凭吊;·品茗话旧·;喝茶;山窗读画记;故乡的新年;童年琐忆;玩具和小动物;哑子伯伯的古听;最早的艺术冲动;兰溪县署中女佣群像;想起四川的耗子;子年谈鼠;林琴南先生;吴稚晖先生怀里昂中法学院;一个五四时代青年的自白;悼女教育家杨荫榆先生;适之先生和我的关系;幽默大师论幽默;陈源教授逸事; 陈源教授的爱伦尼;《西滢闲话》;外冷内热的陈源教授;北风;纪念诗人徐志摩;关于庐隐的回忆;冰心女士的小诗;·人生苦旅·;母亲的南旅;光荣的胜仗;来梦湖上的养疴;巴黎圣心院;一封信;奇迹;献给阵亡将士的英灵;炼狱;绝笔日记一组;阅读苏雪林;《苏雪林散文》编后琐话;

图书封面


 苏雪林散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苏雪林对鲁迅的认识最为特别。关于鲁迅的性格,她说:“这位作家的性格是那么地阴贼,巉刻,多疑,善妒,气量变,复仇心强烈坚韧,处处都到了令人可怕的地步。” 关于鲁迅的人格,她说:“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人格的卑污,尤出人意料之外,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综上鲁迅之劣迹,吾人诚不能不呼之为玷污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方当宣其罪状,告诸天下后世,俾人人加以唾骂……”关于鲁迅的影响,她说:“但他的党羽和左派文人竟将他夸张成为空前绝后的圣人,好像孔子、释迦、基督都比他不上。青年信以为真,读其书而慕其名,受他病态心理的陶冶,卑污人格的感化,个个都变成鲁迅,那还了得?”这位女士将鲁迅描绘为有史以来第一恶棍。----见《我的故乡在天堂》摩罗 著 这段半文言半白话的文字,虽说读起来略微不习惯,但其言说大概意思是明白些的。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期间,所读所看所听到的鲁迅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当前些年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时,老实说除了惊诧,更多地是从心里接受不了。翻开相关词典及人物传记,发现涉及到苏雪林的记述文字寥寥无几,偶尔有些相关的,也不过是在介绍别人时顺便提及,说她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散文集《绿天》和自传体小说《棘心》载誉文坛,隐约有与冰心、丁玲等齐名之意。可奇怪的是,搜遍图书馆,能看到的作品甚少,只有一本《浮生十记》,让人仿佛感觉是这是一个后半生被文学史忽视掉的人。摩罗说一个文化巨人既给了我们许多启迪,也常常同时留给我们许多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这位敢如此评说鲁迅的女士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个名字直到今天才在零零碎碎的文章里出现?苏雪林(1897年-1999年4月22日),本名苏梅,字雪林,以字行,笔名瑞奴、瑞庐、小妹、绿漪、灵芬、老梅等。生于浙江瑞安,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乃北宋文豪苏辙之后。先后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受业于胡适门下。五四运动时期,以散文《绿天》与小说《棘心》轰动一时。1922年前往法国留学,1925年学成归来。历任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在武汉大学任教时期,与凌叔华、袁昌英合称珞珈三女杰。1936年,鲁迅逝世,苏雪林阻止蔡元培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成员,左派作家(当时中国文坛的主流势力)口诛笔伐苏雪林,苏雪林“向鲁迅挑战”(与左派作家打笔战),轰动全中国。大陆易帜,往香港公教真理学会工作。1944年,苏雪林由于自己的文学作品无处刊登(因为“向鲁迅挑战”的缘故),转而研究屈原。1952年起,任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教授,1973年退休。退休后,定居成功大学宿舍。1991年4月10日傍晚,获颁成功大学建校以来第一张荣誉教授证书。1999年4月22日,病逝于成大医院,享年一百零四岁。从新浪网搜寻到一点儿关于她的介绍,很简略,看上去和她的人生很不般配。一位网友留言道:苏雪林的一生涉猎颇广,是集教授、画家、作家和学者于一身的人,在法国留学时,与女画家潘玉良同窗。在文学方面,她的散文成绩特别出众。尤其在《浮生十记》里,读到的全是空灵而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文字,完全体会不出那样的文字诞生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另一位网友则说,在现代作家中,苏雪林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以散文集《绿天》和自传体小说《棘心》载誉文坛,被阿英称之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与冰心、凌叔华、冯沅君和丁玲一起并称为三十年代五大女作家。一生笔耕八十载,享年一百零三岁,著述二千余万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文坛才女,由于当年与鲁迅的纠葛及后来出走大陆,大陆出版界很长时间对其作品都鲜有问津,以致半个世纪后,许多人不知苏雪林为何人,诚可谓文坛寂寞。安徽省师范学院有一教授曾在走访苏雪林故乡及收集她生平资料,写了一本传记,名为《苏雪林:荆棘花冠》。然而,最近大陆新近出版的由张昌华撰写的《苏雪林自传》,却是经得她本人认可的一部。自传至今虽未曾有缘拜读,不过,那天在董桥先生的《旧时月色》一书中,却意外地读到了他为纪念百岁人瑞苏雪林写下的一篇文章。借助董桥的妙笔,才得以对其个性和晚年的生活略知一二。苏老师退休后,每月靠三千五百元台币生活,成大为她雇一“半工”,每天来料理她一次。她十分俭朴,常用信箱里的广告纸做信封,笔耕不缀,耳朵听不见,声音还很宏亮。有一次,一位崇拜苏老师的人去看她,见到这位“国宝级大师”一屋子“穷苦、潦倒”的惨状,发出不平之鸣,为苏老师募捐。消息见诸新闻媒体后,社会舆论大哗,慈善机关和个人纷纷解囊。张昌华说:“此举本意甚善,但有伤狷介称著的苏雪林的自尊。她即撰文声明,成大对她多方照顾,已铭感万分,她笔耕不缀,‘无非资以消遣,并非煮字疗饥’。她一方面退还所有捐款,一面还逐一鸣谢,直说‘害死我了’。”听说,台湾“文建会”曾以顾问名义每月奉送她三千新台币,她也一口拒绝。一些刊物故意给她高一些的稿酬,苏老师也直说:“弄错了,我不要。”一位年轻编辑看到张昌华案头的《苏雪林自传》竟问道:“苏雪林是谁?又是哪个省冒出来的青年作家?”张昌华说:“她是五四时代文坛的老祖母!”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温软柔美酥甜沉醉
  •     很好,平凡中挖掘出的优美
  •     一直想买苏雪林的散文看,因为凌叔华了解了她。
  •     个人很喜欢五四那会的作家,那个时代出现了不少才女,苏雪林是其中之一。这次算第一次完整的拜读作者的散文。其中开篇的绿天和留法的几篇都给人惊艳的亮色,尤为印象深刻。其余一些就相对一般,不过却也不厌读。文章大多都是在写个人的情趣和感受,思想上可以推崇的部分不是很多,但却平凡中见真实,全当悦读。这套书之前买过一本老舍的,读起来很舒服,价格实惠,还是值得买的。
  •     小清新的散文
  •     才女,大家,真是很好
  •     第一次接触苏雪林文字,似乎太晚了点。没读完,不好发什么评论。只是觉得这个本子还行,装帧设计大方,排版印刷清晰,看着不累,定价也在谱。
  •     中学读的
  •     关于童年的记忆,印象深刻。
  •     看看体制外的人的文章,我们会有另外的收获。此书对杨荫榆、陈源(陈西滢)的评价,迥异于我们平常的见闻。孰对孰错,逝者不会起而自陈,我们需要的只是多一种声音。
  •     刚读完前面几篇,最喜欢的是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其中飞蛾扑火的故事最为喜欢,正在背诵这篇段落中,虽然苏雪林生的年代有些久远,但是她写出来的故事是值得我们这代去看的,在感受苏雪林美妙语境的同时,同时可以思悟现实
  •     不太记得啦,好久以前看的。张爱玲一向瞧不上冰心,但是她对苏还是敬重的。
  •     这位作家的性格是那么地阴贼,巉刻,多疑,善妒,气量变,复仇心强烈坚韧,处处都到了令人可怕的地步。
  •     苏雪林这位作家我还是最近才听说,买了这本散文,很喜欢,非常喜欢。文笔很美,修饰写法非常棒。从文字猜人,我想她一定是一位很懂得生活、很有爱心、心思很细腻的一位女性。《绿天》的文章里有很多写景的语句,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书中很多篇都有社会背景,比如《瓦盆里的胜负》将蟋蟀比喻成将领,当时应该是打仗的时候。《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讲的是一只蝴蝶的恋爱,不免让人猜想当时她或者是她身边的朋友就有那种从暗恋到婚姻,再离婚的经历。总之,这本散文很好看。
  •     苏雪林的名字往往与鲁迅联系起来,是因为在鲁迅去世后,她激烈地攻击与谩骂鲁迅。这一举动导致她在大陆长期遭到轻视与有意淡忘。其实苏的散文还是值得一看的,虽然与其他女作家如丁玲、萧红相比还嫌不足,但书卷气十足,论人论事别具特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