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亿》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十三亿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802256965
作者:东西文库
页数:512页

2008中国情感的糖果盒

作为一个极度缺乏整理规划能力的人,我总会很羡慕那些以独特立场去记忆生活的人。他们的记忆套路或许颇为单调,比如日复一日地拍下自己做的菜肴,周复一周地对着窗外天空按下快门,年复一年地给自己来张年终照,但量变引起质变,这些日常积蓄到一定规模,就形成一场场动人心魄的个人史、民族志甚至人类行为文献。日常,单独挑出来是那么平庸,聚集在一起却可观到足以凝结出时间的晶体。记得南都周刊在做唐山大地震30周年特刊时,就颇为创新地选择日常,而基本弃绝了新闻,这作为“日常的例外”之再现。编辑去图书馆中找来1976年7月28日前后的各地报纸,在彼时千篇一律的批邓斗争倡议中,也留有一丝难得的生活气息,武汉当天有什么电影、天津当天什么天气、西安涌现了什么好人好事、广州医院有了什么贡献。像一部灾难大片,在这些安静到挤不出水的日常里,毫无知觉的人们在被迫等待着一场惨绝人寰的地震。网络,特别是博客,让本来庸常的日常开始丰富多彩起来,有人开始公开洗澡、有人不断曝光八卦、有人成为意见领袖、有人惹来骂声一片。于是,又有人想了个办法,何不搜集刚过去的2008年不同国人们的博客,按日历的模样来展示这个国度的日常,在年终十大新闻、十大事件、十大名博之外的更广阔日常。《十三亿》就被这么“创意了”出来,试图以这个闰年366个日子的366个普通中国人的自我记忆,去勾勒出2008年国民生活的轮廓。毕竟,你不大可能去每个县城查阅县志、也不大可能去各行各业各部委去检索全年档案。它成为一部彻底自由甚至无所预知的“创作合集”,让人可以从任何一页放起,而不用担心前后是否有逻辑联系。很多时候,你还巴不得把经过的日历倒过来去穿越一番,这样就可以吃到后悔药,就可以考试及格、就不会恨不相逢未嫁时……《十三亿》当然不会成为一部穿越小说,它完全散落于世界上每一个有中国人的角落的每一个日子。我想看看去年我生日那天,有哪个家伙发了什么牢骚,翻看一查,原来是某个曾参与过20多年前大兴安岭森林扑火工作的退伍老兵,在追忆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我想看看奥运开幕当晚,是否有某个不从众的刻薄人士,翻到8月8日,好无聊,这人是看着电视听着台词练习打字吗?;我想知道在汶川大地震当天,某处的某台电脑是否在书写中告终,书中给出的是西安某博主的震感亲历;我无聊地随意翻开某个页码,想让某陌生博主的历史行为来决定我今天的未知安排,结果却是一封写给新生女儿的信,写信人是中国政法大学教师,他通过哭诉自己为孩子跑出生证明和户口手续的无能,来控诉这个首都、这个国家毫无人情的政策,“孩子……你爸爸,这个小小的北大博士、政法大学老师很无能,希望你快快长大,将来给自己的孩子上个美国户口。”像一个收集情绪的糖果盒,你打开它,可以从中挑出不同滋味的一颗,欢乐、麻木、放纵、忧伤、控诉、无聊……你闭上它,又开始重复着和2008年一样的酸甜苦辣。未来,或许现在已经有这么个程序,你选择某个日子以及某种相应的情绪,就可以自动打开某人的糖果盒,好好看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的某张破碎的脸。

所以说,《十三亿》不是博客集

好几年里,在阅读体验上,我都无法脱离格拉斯的《我的世纪》对我重锤击打留下的心脑震荡。《我的世纪》体例特别,每年一个故事,从1900年写起,100个故事,全是小人物,写了德国的20世纪。有的故事是创作,有的故事是采访,有的就是写格拉斯自己。中文版序言里,格拉斯说初衷:“在这里不让那些有人说是他们推动了历史的有权有势的人发言,而是让那些不可避免地与历史相遇的人出来说话。”这就是他给我的那计重锤。有一些书的观点和态度,就几个简单的字词,可这简单的一点点,就是一个人/一些人清晰的世界观和美学归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世纪》本来就不是一本书。——可恨!它远不如《铁皮鼓》有名。要是诺贝尔奖金有历史学一项的话,就该给格拉斯这个奖。他以文学的方式,书写了德国20世纪历史。数字化在改变很多东西,包括美学和历史观。以前的时候,我看见一些朋友的书架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二十四史,会觉得异常,可一直说不清楚异常在哪里。直到《十三亿》出现。《十三亿》在2008年浩如烟海的博客中每天选了一篇,连缀在一起,成了一本书。尽量选择大事件的当事人(不选媒体人,不选知名人士),尽量覆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尽量找各色人等,尽量覆盖更多地域,尽量…………尽量和二十四史的所有原则相反。沈颢为《十三亿》作序,写道:“二零零八只是一个刚过去的年份,用三百六十六个小人物公开书写的日记编成年史,也许是可笑的。因为生活不是历史,生活只是命运,它就像是蒲公英,偶尔逃脱地心引力、满天乱飞,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历史是一根羽毛,只有轨迹,没有目的。”某个造字的老祖宗发明出“历史”这个词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设想过,无数生活记录终于和历史不分?这根羽毛划出的轨迹,已经变得不再轻灵,而是粗重、纷杂。所以,《十三亿》不是博客集,它和《我的世纪》是一本书,是一本历史观之书。格拉斯做过这样的建议:为什么不应该有一位中国的作家也来考虑考虑这个“一百年,一百个故事”的想法,根据中国的历史经验,把一百年的希望和悲伤,战争与和平,行诸笔墨呢?嗯?为什么非要一百年呢?就一年,希望和悲伤,战争与和平,都已经行诸笔墨了。

小历史

如果要采用欲扬先抑的方式,我一开始会说《十三亿》是一本没有太多文学价值的书,网上打折买也要40多块钱,挺贵。但,一本书的价值和定位,对其观察的角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文章题目叫“小历史”,这“小”是有小的价值的,只是此书的前言后语都总是想跟黄老人家的《万历十五年》套套近乎,则没有太大的必要。选文的角度和构思很有趣,2008年一共366天,每天只选择一篇博客文章,因此就从十三亿的中国人中选到了366个草根,构成了一部2008年的平民史。CCTV能把新闻的东西做成一个电视频道,还配备24小时滚动字幕,说明中国这个社会每天都有大事发生,每天也有很多不得了的明星人物在孜孜不倦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但了解这些“大事件”都只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还是过日子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就是书里的那些点点滴滴,人生百态:有结婚的,有打胎的,有办户口的,有请客送礼的,有买菜的,有求学的,有买房卖房的,有看病住院的,有出国旅游的,有无病呻吟的……这其实就是生活,全中国13亿人中绝大部人的生活。自视清高的人会忽略这些细节,甚至是避而不见,这其实也无可厚非,平庸未必就是生活的必然,否则这个社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不过人间百态,世态炎凉,是社会这个“江湖”的特点,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你怎么退出?老家有一档晚间新闻节目叫《新播报》,每天说的就是谁家的房屋漏水了,哪个路段施工挖断电线了,甚至一个建树上的马蜂窝太大请消防队处理也要来个头条,于是乎老百姓们酒足饭饱之后就能久坐电视前,翘着二郎腿,叼着根牙签,半个多小时就这么打发过去。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去寻找生活的影子,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人觉得既亲切又有安全感。当人们觉得生活就是应该这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稳定了,当人们觉得生活好像可以那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进步了。但是稳定压倒一切,希望突破并且最终突破成功的人总是少数。刚体检完不久,去新单位报道还有段时间,于是在家反省自己的社会经验是如何的稀缺,借着三姑六婆左邻右里同学朋友的教诲,好好的在概念上把社会理性地认识、学习了一把,尽管还是很初级。当老百姓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对老百姓的这种身份和定义去思考,现在看来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认同也好,厌恶也罢,总应该有个态度,否则就是行尸走肉,虚度光阴了。草根也有草根的历史,伟人成功之前都是草根,从草根变成精英,是个人历史的重要一笔,抹不掉的,但要多少能领悟到人生的起起伏伏也是一种和谐,这才算是悟出点门道。人活着,不容易。书中那个跟老外上司闹翻的人,最终离开了公司,现在找到了新的工作;那个结婚十几天就觉得悲哀委屈的人妻,现在依旧过得很抑郁;还有那位为自己女儿办户口的大学老师,是否最后办好了我不想去打听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他能在女儿没出生的时候就知道了孩子的性别,很可能违规的去做了B超性别测试……人都是想去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可惜很多时候手都打滑,还是先把手洗干净吧。趁着有兴致,去书上提供的那些博客地址上翻翻查查,你会发现经过了一年的磨练,那些草根的生活还是多少有些变化的,进而反思一下自己一年以来的经历,或许能让自己头脑更清醒一些。

我不能因为自己终将默默,而放弃积极努力的生活

文/经历 2009-07-20 17:37 阅读53 评论14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很久没有好好的提笔写什么东西了,奔忙于生活之锁事,庸懒的神经只愿意歪斜在松软的沙发上,对着那些不用动脑的肥皂剧傻笑。博客,没再更新;书,没再翻过一页。对不起那张看起来颇有文化的脸。生活转悠在工作、吃饭、挤公交上,脑子不断重温的只是那么几张美丽异常、空洞出奇的偶像明星脸。经历过些许,对于生活这种简单的重复有了新的领悟。这是一种幸福。平平淡淡,安静的品味生活,绝对是一种幸福。经历变动、每天惶恐的生活在不安之中,为工作、为生活。说起来似乎有挑战的激情,却泯灭了天性。人这种高级生物,说到底也还有吃饱了,晒在太阳底下半眯双眼的猫一般的惰性。能拥有“施展”这种惰性的空间,怎么能说不一种幸福呢?太多慵懒,也是机械的生活,造就无聊与是非。事物的两极总是那么显而易见。原来,生活需要拥有辩证的态度,也需要辩证的方式。懒惰了这么久,该积极的努力些什么了!一直想,却没有行动。借用典故,只会临渊羡鱼,不想为织网努力。直到今天。办事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的一个快递映入眼帘。十分纳罕?谁?什么?字迹很模糊,除了我的名字,看不出其它。打开黑色包装的瞬间,我甚至还想到了炸弹。叹服自己的丰富联想,更感叹这个世界的瞬悉万变。一本装帧不错的书。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名为《十三亿》的书。忽然想起年初,我的信箱里一封表明要收录我博客中一篇文字的电子邮件。我名不见经传,也没有什么可损失的,真能让没有修饰过的博文变成铅字,何乐不为?签了授权,写明通联,剩下的就是等待。等着,等着,就忘记了。要不说时间能冲淡一切呢?看着变成铅字的那一段带着“野味”的文字。感慨万千。之前虽然也有文字变成“萝卜干”、“豆腐块”却总要被编辑记者略加改动,一些改动甚至让我的表达“面目全非”,真真有些失臂之痛。白桦树失去一只手臂,就会多一只眼睛,我失却一些表达却只是怅然。对世界,我不该有自己的触感吗?为什么非得尊从所谓“大众审美”?收录了我2008年1月26号的博文《转业,明天会更好》http://xjsnbyndfwlbhc.blog.163.com/blog/static/317309582008026104051996/的《十三亿》一书,封面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让我暗暗叫好。 366位普通人 自由书写的民间叙事指向中国过去与未来每个人的每一天最真实的人生卑微而又宏大的声音发自内心的呐喊历史终于以尊重个人的方式写就数字时代的新史观这段颇有些“煽动”性的文字,让我似乎也感受到让历史铭记的豪情。我们必将是化作历史的尘埃,氤氲、渲染出一两个出类拔萃的英雄。后人终将只记得这一两个英雄的名字。我不能因为自己终将默默,而放弃积极努力的生活。《十三亿》一个不小的鼓励。

生活又有几个点

by/邵小毛 2009-08-06 21:34:331、私live:这个这个…大夏天的…我自己给自己在家里表演节目,插上音响麦克,然后耳机连音响,完全不扰民的私人表演,就本尊一人听得到。姐唱的不是歌,姐唱的是寂寞。哈哈哈哈哈哈哈。2、麦兜兜:看了麦兜响当当,我也是上映后才看最终版,过程中也被自己囧到……呃……好在麦兜终究是那个麦兜,死蠢死蠢;谢立文也还是那个谢立文,终究不会让大家看到付出就有回报。生活就是这样,并非好好练功就会变成武林高手。不是“要走多少路才能让理想变成现实”,而是:“要走多少路才能让理想告别现实”。当抢包山、太极拳都告别麦兜,这个没有腰的小朋友也还是可以留着胡子炒菜做饭柴米油盐。在真正的生活里,没有英雄,没有奇迹。也许只有爱情可以为它拌入一点点神奇吧。3、思想垃圾:看书特别容易看到伟大的世界观。所以自己个儿的世界观慢慢被修补了,搞得通透到空空。既然怎么走最后都是空空,不如就折腾着来吧,要不平淡一辈子怪无趣的,反正折腾完了也是空空,空空也是空空,不空空也是空空,想通等同于想不通。4、好书推荐:一本叫《十三亿》的书,挑选了普通人的生活记忆作为文本,记录了2008年中国的真实,“是366位普通人自由书写的民间叙事”。这个也正和我目前的唯一创作标准吻合。现在市面上判断一个作品是好是坏的标准太多了。音乐也好、书也好、电影也好,技巧、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把它们加工得特别完美,这些纷杂的技术和技巧也变成了评判作品的标准。可是完美的东西就能动人吗?才不是,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动人,因为这种真实才是真正和人的生命本身相关的东西,才是让人可以从作品中获取的价值,才有被记忆被追忆的可能。所以推荐十三亿,相信这种非官方的真实“历史”会有超长的生命力。书的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3824798/5、紧急节目预告:今晚上(8月6日)12点,或者说明天凌晨(8月7日)零点,在湖南卫视会播出一集《零点锋云·影评联盟》。这期姐姐我去做了嘉宾,内容关于哈利波特六、冰河世纪三和麦兜响当当。我的基本论点是争辩电影中的“真实”比“完美”重要,论据见上段编号4里的陈述。对影片的评价说得多少有些偏激,也是因为被要求扮演一个搅局的角色,不晓得播出来还剩下多少。唯一遗憾的就是衣服不是我的斯代嗷,因为我自己带的都是黑白衣服,可是节目就我一个女嘉宾,说是要提亮整体色调,借了一件黄色的穿。T_T女嘉宾为什么没有低调的权利……ps,话说camera add 10 pounds,但愿我不会显得太肥……点点点…

还可以这种方式注解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众所周知的大喜大悲交织覆盖的一年。512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8月份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这些事件注定是正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喜大悲的日子,占据366天的几分之几呢?更多的日子,还是生活大致平静,内心总有波澜。2008年,普通的一纪年,366天,13亿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地点,人物,事件,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酱醋茶,欢乐哀愁,大事大非,韬略蓝图,唧唧歪歪。这就是案头这本《13亿》告诉我的,时代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注解。横观纵观,分之总之,收录众生日常,这是件有意义的事,从虚拟的博里扒拉下来以这种方式汇聚成册,就有了不一样的真实与质感。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触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也会看到不一样的重点。

一个没有主语的后记

    是这样开始的。  2008年8月10日,饭桌上,说,今年大事这么多,选亲历者的博客来编一本书吧。那些真实的、个人的细节,留存成一本书,它的态度是平实的,它的价值随着时间会递增。  标准:一要平常人,不要知名人士,不要媒体人士;二要记录了发生现场的叙事博客,被广泛转载的不收录;三要覆盖尽可能多的生活题材。  实质上,这书和博客无关,和2008年无关。只是碰巧用了这么一种文本,只是碰巧遇见了一个大时代背景。  希望这个角度,能与格拉斯的《我的世纪》、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有默契。    书名呢?就拿人口普查的数字来吧,精确到个位。不好记?那就——《13亿》。    开始查、读、选,期间,想法、做法调整多次。  给每篇入选的“当事人博文”加一个新闻体的说明作为背景?这样是否更便于健忘的人们回想到当时?  随后对“大事”起了怀疑。全民所注视的是生活中的所发生的,其余的,一样属于生活。特定的日子和平常的日子,不要被区别对待,一个平常人最平常的一天,和所有人的每一天,都具备同样的生命价值。  每天一篇的形式,是此书所要表现的态度,所要体现的价值。  看上去,有了这个形式,选什么博客都没有什么要紧,不必权衡事件的大小,只尽可能丰富选择范围,每个人记录下的任何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都很有趣。  博文和书的价值真的没有关系吗?书还是用来读的,不要纯粹的评论,要故事,要细节,要覆盖到当下生活中的特征领域,但回避媒体所热度关注的类型事件,至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立场、看法,均做原始的保留,这书给聪明的读者看。    设计的调整亦想了不少。  时间、数字、事件、人、博客等等元素,让设计的可能性太多。  想到过用《人民日报》每日的头版扫描图片来与每天的文章相配;  想到过用黄历对应日期;想到过设计有时间刻度的书签;  想到过做一个盒子来包装书……  这些太巧妙的玩意儿,逐一放弃,决定用朴素和有重量的方式来设计此书,封面有三,诗意的和哲理的一起落选,呼喊的站了出来。    序先后有两篇。  第一篇为“哀悼日”之诗,取意为“也是这一年的一天”。后重写。又计划以诗为歌,单独附碟,尚未确定。    历时近200日,参与者约15人,约谈近10次,消耗烟酒果茶若干。  现在,喏,《13亿》就在你手上。 (此为《13亿》一书的后记)

每个生命都值得尊敬

第一次听说“十三亿”,是它的发起人、3G门户总裁张向东告诉我的,他说,这是他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我才知道,原来,《十三亿》是一本书,是东西文库出版的第三本书。在MSN那头,向东说:你会喜欢的。不过,这本书不送,得你自己买。我大大咧咧地回:那我得考虑考虑。我没有告诉他,我是一个挑剔的读者,或者更准确地说,我是一个挑剔的买书人。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央视柴静的博文《瞬间》,红了眼圈,并一口气看完了她上传到这篇博文后面的视频《奥运瞬间》——一档其实是在2008年播出的节目。热泪盈眶。太喜欢这样的视角了!当所有的媒体对奥运冠军蜂拥而上的时候,柴静选择了奥运场上的失败者:没有拿到任何奖牌的自行车手黄金宝、最后一环依然脱靶的埃蒙斯、穿越战火来到北京的伊拉克姑娘达娜……当我们随着柴静走进这些人物的内心,那些苦痛挣扎背后的坚忍,那种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的温暖,更深地打动了我。我把这篇博文的网页链接给向东并告诉他我的感受。向东说:你去买本《十三亿》吧,相信你会喜欢。这一次,我毫不犹豫。书到了,很厚,很重。书的束腰上写着:文字版《清明上河图》、自述版《万历十五年》、个人版《我的世纪》,编者的野心昭然若揭。可是,这本书是否真能达到编者追求的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我喜欢它“历史终于以尊重个人的方式写就”的态度。当然,作为我,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我更多考虑的是,它对我的价值在哪里?当我阅读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里鲜活故事的时候,我能带给那些被阅读的人什么?我没想到,我在读《缘起:每一个人的“十三亿”》这章序前文字的时候,会激动不已。爱死了这样的文字!“当我们讲述‘十三亿’的辉煌、荣耀、尊严、激情、思考乃至困惑的时候,我们讲述的,其实也是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同样,当我们想了解真实的‘十三亿’这个群体的时候,我们必须了解这个群体中的单个个体,他们的喜与悲,他们的爱与恨,如同每一个针尖,刺在‘十三亿’的肌肤,感同身受。”“我们对这些人真实的身份都无从知晓,他们在博客里都是‘小人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话语才具有一种来自‘真实的生活土壤’的‘旺盛的生命力’”。当我对照着书一指指地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生怕我的断章取义破坏了原文曾经带给我的强烈的共鸣感。编者说:如果,你在某天偶尔翻到一篇,看到在“十三亿”这个群体里有那么一个人和你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你对自己说“哦,原来还有另一个人和我有类似的体验,我并非那么孤独或另类”,然后,你露出微笑或伤感。那么,这就是“十三亿”的幸运。那么我呢?我为什么读这本书?是因为书的发起人是我的一个朋友?是因为我好奇“我”之外的人怎样生活?还是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关注众生?可是,当我悲悯的时候,我已经是站在高位俯视人群了,我有这样的资格吗?2005年底的时候,我参加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期“高级记者研修班”,柴静也来给我们上课。可能是我那天戴了顶漂亮的帽子有些醒目的缘故吧,柴静一上来就指着我问:“你为什么当记者?”我说:“我不是记者,我现在做主持人。”“那么,你为什么做主持人?”柴静追问。没有时间给我细想,我只能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我说:我的形象、气质适合做这行;我的兴趣爱好能很好地跟我的工作结合;我现在做谈话节目,我喜欢那些嘉宾在我面前没有虚饰、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我会陪着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云云。柴静的表情不置可否,很显然,这些,都不是她要的答案。我于是很虔诚地听她说什么,去寻找她的答案。我看到了一个境界比我高很多的人。她的目标是: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并试图改变这个世界。这是我对她的理解。那么,我呢?我的境界真的不够高。当我读《十三亿》的时候,我只是平静地想知道发生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的每一件平常的事情,也许它们非常平凡、有些琐碎,但,这就是生活。工作的时候,我常常让自己做一个倾听者,那么,在这里,我愿意做一个安安静静的阅读者,跟书里的人一起愤怒、一起感慨、一起快乐甚或一起流泪。被阅读着的人,你能感应到这样带给你的幸福吗?这本书唯一的缺憾是:作为一本适合枕边阅读的书,它太重了,每次我看的时候,都只能正襟危坐,这让它少了跟我更亲近一点的气质。我于是跟向东提议:下次再出类似书的话,可以考虑按季度拆分开来,汇聚在一起又是一套。可是,他骄傲地告诉我,他们不会重复自己,还史无前例地称呼我为“小徐”。

2008年,就是这样存在着

2008年,就是这样存在着秋风 □学者,北京这是一本大书。不仅因为它的部头确实不小,也因为它的编者的雄心不小。它宣称,到了本书,“历史终于以尊重个人的方式写就数字时代的新史观”。谈到新史观,不免要去看看过往的旧史观。应当说,在这方面,人们的观念曾经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在周的封建时代,历史记录曾经被视为一件神圣、重要的工作。它们被称为“故事”,就是足以作为今人行为范式的先例。随着礼崩乐坏,封建制瓦解,“故事”的约束力越来越小,“文士”逐渐出现。他们与原来具有实践职责的史官不同,转而重视故事所包含的抽象的哲理,及其道德训诫意味。对于这样的历史叙述而言,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事实可能引申出的教训。有趣的是,一种貌似现代的历史学方法同样具有这种意图,那就是发现“历史规律”的思想努力。与古典史学一样,它所重视的不是历史事实,而是历史事实背后的东西。区别仅在于,古典史学试图在事实的背后发现道德教诲,历史规律学派则试图在事实的背后发现历史发展的方向。现代以来的历史学则是对这种古典传统的反动:它重视历史事实本身,而不再把历史背后的东西当作重点。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的历史观”,它试图通过种种技术重现历史的真相,弄清历史的事实。由此所得到的是一种剥离了道德含义的纯粹的知识。十九世纪中期以来,民主观念大行其道,驱动历史叙述范式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产生了十分繁荣的“社会史”研究。人们相信,历史不是由少数人创造的,而是由多数人创造的,或者说是由“社会”创造的。于是,历史学家关心的对象发生了转移:古典史学关注的对象是英雄豪杰、帝王将相、国家的典章制度;现代历史学家的目光转向了普通民众。不过,这种类型的研究始终面临一个无法克服的技术约束。研究婚姻史的不可能去逐个研究每对夫妻、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研究妓女史的人也不可能深入每个妓女的心灵。调查者、记录者、研究者不能不以整体性社会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尽管他可以从史书中、从田野调查中列出一些案例,但他终究不可能只讲个体的故事。即便他讲述个体的故事,也总是有选择地讲述的。在他的安排背后,总是有某种关于社会现象的整体性想象,这种想象决定着他对个案的选择,这些个案则在塑造他的那个整体性想象。眼前这本书的编者,也难逃这一历史叙述的悖论。就像本书书名所示,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编者只能为我们编辑、出版一本书。因此,它依然是精心选择的产物。说是精心,乃是因为,在中文互联网上,每天也许会贴出数以万计的博文。被容量限制,编者每天却只能选取一篇。博文入选本书的难度,也许比考取公务员或应聘空姐还要难。完全可以合理地推定:读者最终看到的每天的那一篇,基本上是由编者精心选择出来的,尽管读者并不清楚编者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因为,编者再三说明,他们并没有什么确定的选择标准。我不能不怀疑,本书编者所说的“新史观”究竟有多新。但是,这并不是说,本书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另有所在。编者选择了2008年,是因为他们认为,那是一个重要而丰富的年份。关于这个年份,人们已经看到了太多宏大的叙事文本。但是,这些描述总归过于浮泛。透过本书,2008年以一种更为丰富的形态更有力度地呈现出来。博文这种文体似乎有助于揭示社会的丰富性。很多人把博文称为“日记”,这部分也是真实的。因为,书写者确实是在记录私人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些大胆的年轻人也确实把自己的博文写得具有足够的私密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对大多数作者来说,博文不是私密的日记,相反,它是一种准公共性写作。人们说,博客是网络日记,而网络自始就是公共的。博文作者从一开始就是试图将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供匿名的读者阅读。也因此,绝大多数博文的话题是具有相当公共性的。这样,博文是一种在私人性与公共性之间游移的文体。于是,我们看到,有的作者在自言自语,挖掘自己内心的隐秘世界;但又有作者关注着最宏大的事件,其文章似乎比官方的报道更加官方。有的作者试图客观地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有的作者则急于表达他对所见所闻的意见。也就是说,有的时候,作者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写作,有的时候,他是以公民的身份写作。当然,作为公民,他也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叙述偏好。换言之,如果说它的新史观有什么新的地方,那也许就在于,它对叙述模式的包容性。这本书所收录的博文,作者们不自觉地使用了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的历史叙述模式。这些多元的叙述模式所形成的文章汇聚于一书,也就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这个时代某个群体的精神状态的立体图景。说它能够代表十三亿人的精神状态,也许言过其实了,但至少可以折射一个社会群体,比如城市白领、大学生群体的精神状态。不论按照哪个标准衡量,都不能说这种状态是好或坏,在2008年,它就是作如是存在。

RT

看起来是精装的一本大书,很“经典”、很“知识分子”的样子;可实际却是谦卑的一本书,有绝对的诚意在里面。说小点,关于2008年的366天;说大点,是366种人生。里面有那么多种人生,那么多张“最中国”的脸谱。你知道,在中国,老百姓把博客不是当所谓“私媒体”用,而就是日记薄。他们写得时候也没指望别人看,就是有个地方喷喷口水,吁出一口闷在胸口的长气,又转过身去继续生活。没有表演性、不装、无目的性、不自以为是。

和《中国不高兴》对比一下

最近有个在美国长大的ABC问我,你知道哪里能买《中国不高兴》吗?我傻了,反问他,“你干嘛要看那本书?”答:“因为电视上都在报道啊!中国人太强势了!”……我很无语,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也有点愤怒,为他所误读的“中国人”,如果ABC总是读这样的书,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中国人”真正长什么样。套句老话,我们在最好的时代,也在最坏的时代。亚洲冉冉升起,今天的中国举足轻重。我住在三里屯,有时候站在街头会迷惑,这是北京?方言和外国鸟语在我耳边穿梭而过,这是一个国际驿站。人人都来捞机会。我问我的高鼻子朋友,你们为什么而来?他们扑闪着长睫毛的眼睛,又调侃又眼红地说,在中国的10年等于欧洲的100年。一切都太快了,人人迷恋这样的速度。在乱序中,机会遍地。在乱序中,责任感退位,“出位”排前。如此急速的变化、奇形怪状、耳晕目眩,对种种变化的观察、定义、概括、总结也层出不穷;所谓“影响力”的立足之本,就是人人都要拉大了嗓门喊,要在现场、要发声,要强势,要绝对不能被抛到了局外。种种狂乱情结,请参考《中国不高兴》……这同样也是我不能把它列为ABC推荐书目的原因。中国人是这样吗?中国人是怎样?有没有人来认真地描一个群像?不是精英、知道分子、海归、高端艺术家、成功企业家……他们是钻石上很多很多个闪光的切面,可底下,是最多沉默的大多数。所谓“十三亿”的底数,那些言浅身微的老百姓,从没想过要发言、要影响力、要话语权。博客就是日记,自己写了,喜或乐,也就是几个朋友,家人知道。那些隐秘而不能言说的快乐或悲伤,组成人生的种种琐碎、却又必须要面对的日常生活,才是中国人最真实的底色。好在,互联网让他们给自己留了影,这些碎片拼起了“中国人”的群像。喜或悲、苦或乐、骄傲和卑微、脆弱和强韧——如果你是真的想了解这个种族。卑微、真实、坚韧,低到尘埃里,倒也能开出花来的那种最“中国人”的人生——抛却了一切有技巧的编辑、设计、处理手法,只是用最原本的状态呈现出来,是想表达所有人同样的卑微和重量。我今年而立,正巧妈妈来北京探望。某一个清晨或深夜恍惚的光线下,我会突然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轮廓;一个说话的瞬间,发现一些隐藏的习惯性规律;又或者某些时刻,她像孩子,我像妈妈。是到这个年纪,突然开始有点明白血缘这样的东西,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十三亿》大概也就是这样一些时刻,一个最普通的中国人,身为十三亿之巨的一个种族中的一枚分子,你从哪里来,你将要到哪里去。

其外其内

去图书馆借书,一眼喵到封面,封面实在有品,名字也实在大气。这本书创意绝佳,体例极好,封面和序都过得去,可惜选材实在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啊。编者也许是要原生态,可惜选材实在太散,某些文字质量也实在太差。私以为若以职业类别为经,以时间为纬,势必更有看头。内容也不必局限于博客,谈话、新闻、图片,统统可纳入其中。可惜了这么好的书名,它原本可以海纳百川,如今却小河淌水静悄悄。金玉其外,而XX其内。

《十三亿》价值连城的12张插图

http://photo.blog.sina.com.cn/slideshow/1195910797/c/146374在这里先放出来。


 十三亿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