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光明网评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11227119
页数:307页

章节摘录

搭建让体面生活够得着的“阶梯” 6/5/201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近日获批转。这是一个指导今年经济工作,布局今年重点领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的诸多要求中,今年将“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引人关注。这个要求意味着,传闻已久的“阶梯”价格,将于今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实行。“阶梯”价格的实行,是以一个假设为前提的。这个假设就是:居民的水、电、(燃)气的用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必需使用的,另一部分是非必需使用的,也就是说,一部分是“刚性”需求,另一部分是“弹性”需求。由此,必需的“刚性”需求的价格,处在“阶梯”的最低部;而非必需的所谓“弹性”需求价格,则随着需求“弹性”摆动幅度的加大,要不断攀升价格的“阶梯”。这样,通过价格的杠杆,来控制和限制非必需的“弹性”需求的需求量,以此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假设,“阶梯”价格的设计,就没有了“合法性”,就成了水、电、气变相涨价的一个噱头。那么,什么是必需的“刚性”需求,什么又是非必需的“弹性”需求,标准谁来定?此外,必需的“刚性”需求量是多少,确定这个量的标准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必要在实行“阶梯”价格前就搞清楚。否则,“阶梯”价格也一定会成为垄断供应商涨价的代名词。在今日中国居民之构成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过“紧日子”和“窘日子”的人,应该在一半以上。可以说,现今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生活习惯,仍然深刻烙印着物质紧缺年代的生活习惯。挥霍、浪费,或者大手大脚、一掷千金,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而言,也仍然只是传媒上的传说。甚至一些被揭露出来的“巨贪”,虽然花起公家的钱来毫不痛惜,搂起不属于自己的钱物来也豪爽大方,但是,一旦钱物归己,不也是难改匮乏年代形成的习性,“外表朴素”,抠门吝啬么?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今居民对水、电、气的需求量,基本上就是必需的“刚性”需求量。无疑,把最低“台阶”搭建得低于这个量,其实与涨价无二。不能认为人们的脸蛋鼓了、腰围粗了、信用卡多了,其挥霍宝贵资源的嫌疑就大了,浪费的习惯就养成了。实际上,即使是水、电、气的现行价格,甚或把这个价格再下浮一些,那些没有经历过物质供应紧缺年代的年轻人,由于房贷、子女教育以及不断上扬的物价的压力,也绝不敢浪费通过自家管线流出来的资源。水、电、气“阶梯”价格的基础部分,应该采取“量化宽松”的标准。宽松的基础部分之外,其价格不妨陡生。当然,“量化宽松”,并不是“松”得没了标准,其底线应该是让居民能够过上一个体面的生活。体面生活,就是进门洗手,便后冲水,衣着干净,窗明几净;就是在高温时节可用空调降温,在寒冷日子可以加温取暖;就是劳作一天后可以冲个澡,在静夜里有明亮的灯光伴读总之,就是不能让人们跨进自己的房门之后,活得猥琐不堪,一使用点“自然资源”,就心怀焦虑,盘算着自家的合法收入是否足以应付自己体面的生活。“阶梯”价格的实行,应以居民体面生活为基础。小康社会也好,和谐社会也罢,在一个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的国家里,人们有理由生活得更舒心、更畅快,有理由过上一个富而不奢的体面生活。(光明网评论员)80%的小康社会是个什么样子 12/22/2011昨天的几则消息引人关注。一是有媒体报道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这个数据显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2010年已经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以此平均速度,到今年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至少应该达到82.15%。因为从今年的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来看,2011年中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提升的百分点应该高于以往10年的平均数。小康社会实现程度82.15%,这当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这个数字,意味着最多在10年以内,中国将百分之百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这个数字,也契合了今年年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所述: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则消息是,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PM2.5和臭氧监测“四步走”的时间表。按照这个时间表,明年,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将开始PM2.5和臭氧监测,至2016年,中国所有地方都要实施上述监测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周生贤对此解释说,环保部门必须避免监测数据和群众感受“两张皮”问题的出现,不能让人民群众遭受污染之害,而监测数据自说自话这其中官方“数据”与公众“感受”“两张皮”的提法耐人寻味。第三则消息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赵家荣日前表示,2011年初确定的全年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完成。根据发改委的数据,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6%;而根据发改委在今年3月公布的2011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标,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值应该在3.5%。显然,在距离今年结束还剩下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要完成3.5%的年度目标,已经没有任何可能。还有一条消息来自欧盟。该消息说,欧盟在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下,还是于昨天“悍然”宣布从明年1月1日起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亦即人们所谓的航空“碳税”。这个从天而降的税种,对中国而言,不啻饱汉子从饿汉子的碗里抢食。上述几则消息,都与中国公众的生活质量有关。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有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去年就已达八成的消息。小康社会,当然要有一些“硬”指标。国家统计局把这些“硬”指标分解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按照小康社会的“硬杠杠”(此既定标准应该为公众所知晓),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分解后的数据为:“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已经达到76.1% ,“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为82.5%,“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6.4%,“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93.6%,“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为68%,“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为78.2%。不难看出,这其中,“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最高,“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最低。不过,略为遗憾的是,这些百分比数据所比对的标准目标值为多少,人们不得而知;而且,得出这些统计数据样本的调查范围、被调查对象的地区分布以及人员构成等基础性资料都没有披露。当然,“硬”指标之外,小康社会也肯定不是全由“数据”构成的。这也是有的地方政府屡屡强调“幸福感”的原因所在。“幸福感”,关键在于“感”。只有“幸福”的数据,没有那个“感”,最终也还是没有“幸福感”。当然,还有的地方,把“幸福感”也搞成了数据。可这就如同“因为幸福数据,所以有幸福感”的自说自话,公众不买账是必然的。(光明网评论员)让GDP增长促进经济福利净增长 3/29/201128日,工信部公布“十二五”期间和今年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明确2011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这三项指标同比要分别降低4%、4%以上和7%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2.2个百分点。这个指标,是对“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在“十二五”期间要达到的一系列节能减排目标。与此相对应,工信部公布的“十二五”期间中国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在接下来的5年里,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可谓艰巨。完成这个指标,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力促经济结构转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扩张服务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经济增长在原有的结构中打转转,那么,中国要完成上述指标,是根本不可能的。应该明确的是,降低能耗、排放和污染指标,当然不意味着降低经济发展的指标。在今年和整个“十二五”期间,既定的经济发展指标不仅不能降,而且还要保质保量地维持在高水平。这也正是实现上述节能减排指标的难度所在。可以说,能否完成这些指标,是经济结构转型是否顺利的标志之一。完成上述节能减排指标,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尤其是各级决策者的思维和思路都要有所改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GDP唯上的思维定势。实事求是地说,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其过程确能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的感觉。许多人喜欢以至沉迷于这种所谓“干事业”的方式,追求在短短几年任期内就能够见物、见效的所谓发展,对需要费时、费力、需要协调矛盾、决定取舍的调整、转型,对事关百姓的长远发展、事关后代的千秋大计不感兴趣,心生抵触,能躲则躲,能拖则拖,以致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喊了三十多年,其结果是结构的扭曲程度缓解不大,有的领域和行业的扭曲度更甚以往。思维不变,思路不改,用什么实现节能减排的指标?近闻中央相关机构正在根据不同地区和部门的自然资源和工作目标等不同情况,制定指标不一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希望这样的措施可以为领导干部思维和思路的改变增加一些有利的因素。为什么要在保持GDP增长的同时,要把能耗、排放和污染降下来?说到底,就是因为GDP的增长值并不等于经济福利的增加值。在能耗、排放和污染居高不下的情况下,GDP不顾一切的发展,带来的很有可能是负数的经济福利。这就是说,GDP的价值,还抵不上治理其带来的“后遗症”所需的花费。由此,那些为了自己任内几年的政绩而耗尽了无数后代的资源、留下万劫不复的环境的人,哪里还是什么GDP增长的功臣?把GDP增长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的同时,把能耗、排放和污染降下来,这当然不仅仅是领导干部主导GDP发展的政绩,与百姓总体经济福利增长之比值大小的问题,更是当下这几代中国人在这个地域之内,是否注意到了代际公平、并且为后代预留了合理的发展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光明网评论员)……

前言

序网络评论是互联网上最具活力的元素之一。优秀网络评论文章,是凝聚思想精华的公开表达,受到网民的普遍欢迎。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需要源源不断的优秀网络评论文章。由于工作关系,我十分关注网络评论的情况,也喜欢阅读那些观点鲜明、风格明快、短小精干的网络评论文章。我注意到,2011年3月,光明网新开设了光明网评论员栏目,刊发原创新闻评论。该栏目一上线即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刊发的评论文章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广泛转载。我感到,光明网评论员栏目有三个亮点:第一,光明网评论员栏目由光明网与光明日报评论部合办,这是该栏目成功的保证。作为光明网的主办单位,光明日报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央级重要媒体,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评论工作,一直是光明日报的传统优势。几十年来,光明日报评论人才辈出,评论佳作不断,许多优秀评论文章载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册。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我国解放思想、开启改革开放之路的先声和重要标志之一。光明日报积极推进报网互动,努力把中央媒体的传统优势体现到网络上来;光明网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光明网依托母体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切实加强网络评论工作,积极开展网上舆论引导,从网上点击量、转载量来看,这个网络评论栏目是办得十分成功的。这一做法,也值得其他传统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学习借鉴。第二,光明网评论员栏目上线后,坚持围绕当天早晨新发新闻作出评论,上午定时发出。互联网环境下的评论话语竞争,要诀就是一个“快”字。慢一拍或者慢半拍,就会失去话语先机,几乎再无论说的必要。在我看到的去年以来的光明网评论员文章中,都是围绕当天上午见诸媒体的重大新闻事件而展开,第一时间亮明观点、抢先发声,并且天天如此、篇篇如此。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光明网评论员栏目就是年度重大新闻的评论性历史记载,或者说是年度重大新闻的评论性日志。第三,光明网评论员栏目的评论文章出自专业评论工作者之手,有不少精品佳作。在博客、微博客等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评论和发布评论已经不再是专业评论工作者的职业“特权”。在互联网上,许多网民贴发的简短、睿智的帖文,往往能够在网上广泛传播,影响网上舆论。如果专业评论工作者不能适应网络传播特点,评论文章冗长、说教,必然会湮没在无以计数的众说纷纭的信息海洋之中,也起不到引导作用。光明网评论员栏目的评论文章都不很长,每篇不到1300字(当然,还可以更短一些),简洁明快,一屏尽览,符合网络阅读习惯。不少文章言简意赅地就新闻事件阐明时代背景、追溯历史关联、评述事件得失,既有论点突出、论证严谨、条分缕析的专业评论优长,也不乏贴近网民、幽默诙谐的网络用语。光明网评论员的实践表明,在互联网时代,专业评论工作者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在网络的海量评论信息中脱颖而出,发挥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专业评论工作者既要坚持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又要向社会学习、向网络学习、向网民学习,适应网络传播特点,善用网言网语,不断提高网络评论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引导力,发挥好新闻网站评论工作在浩如烟海、纷繁复杂、躁动不安的网络信息海洋中,帮助人们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析思考的积极作用。以上是我浏览阅读光明网评论员文章的几点感受。近日,学习出版社精选了光明网评论员栏目去年发表的一百多篇评论文章,准备结集出版,书名定为《光明网评·第一季》。这对推进网络评论工作是很有意义之举。报社领导嘱我作序,我欣然应允,算是对新闻网站评论工作的倡导和支持。是为序。(作者为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副主任——编者注)2012年3月 北京

内容概要

  湖北公安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MPA。历任光明日报总编室、文艺部编辑,光明日报社总经理室副总经理、经理部主任。现任光明日报社副秘书长、光明网总裁。中国记协理事。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

书籍目录


第一辑 着眼民生话幸福 搭建让体面生活够得着的“阶梯”
食品要安全,行政要问责
“平民葱”变身“贵族菜”谁最尴尬?
明晰“全民免费医疗”,别错过了真问题
期待“幸福指数”测评的倒逼效应
破解食品安全难题需用好手中两张“票”
提高菜农在市场上的议价权
城管还需宪法和法律的确权与赋权
袭警事件中可怕的行为“定势”
搭建让体面生活够得着的“阶梯”
六成添加剂无法检测,不能还是不为?
是什么把农民工子弟阻隔在校门之外?
可疑的月饼,可疑的税
人大11岁新生入学法学专业明显失当
有“不差钱”的财政,百姓焉有痛苦之理
“温州市民砸毁奔驰车”背后的社会心理
房地产开发商“很快就只剩裤衩了”?
重金属污染:不是所有增长都能带来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好!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身份到契约的跨越
中国富豪拔脚要走?
财政收入10万亿,多留一点给教育
富豪移民“赏西天的月亮”喜耶?悲耶?
治病的药品,夺命的药价
公路乱收费:不是抢劫,胜似抢劫
公路收费,不能收得那样心安理得
给孩子们多切一点“蛋糕”!
华北、北京浓雾凸显社会公共管理短板
公益型国企需真正体现公益性
国家经济发展是为了民富国强
80%的小康社会是个什么样子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不容拖宕
从制度上解决“菜贱伤农”的问题
调整公共财政结构,落实校车资金来源
土地制度问题是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
第二辑 弘扬道德铸诚信 社会诚信重建的首责在政府
取消“三公”经费,可否从不喝“茅台”始
对于善举,我们不能止步于赞美
莫让社会底层行善者孤单
永不落幕的雷锋精神
黄曲霉素M1吃几吨致癌7公众期待答案
不能靠“3·15”晚会来治理消费环境
压缩“三公”经费要釜底抽薪
教授抄袭本科生仅赔1000元,这是奖励剽窃
根治网络谣言,需“自律”和“他律”共发力
各级党委发言人:不缺位,不失声,不回避
对“最年轻市长”应查疑与除疑
回避公众质疑,回应不得要领
看企业危机公关的摆脱之术
院士评选不能“仕而优则士”
中国高校排行榜,没有也罢
慈善款万万不能有糊涂账
“百年不遇”年年遇,拷问政府应对力
红十字会的教训:好事也不能“随便”干
银行业“收费说明会”怎能角色错位?
故宫门票收支信息公开究竟难在哪?
高铁四天三停:嘴硬,质量也得硬
杭州“桥塌塌”事件:有一种发布叫敷衍
动车事故救援:微博的力量不微薄
公布“三公”经费,谁是最后一个?
试论两大油商对中国的“贡献”
社会诚信重建的首责在政府
“伤不起”的公信力
学术、科研经费造假是腐败藤上的俩烂瓜
社会信任的败坏始于“矢口否认”
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过多折射政府功能错位
请勿以“孔子”为空子来回“穿越”
回应天价名片,中石化为何又有理?
油价一降,油荒就现,咋回事?
县处级领导“起居注”:看看都在忙些啥
中国互联网:“火箭”的价格,“牛车”的速度
沉默的电信垄断,高调的硬嘴鸭子
研究“恢复重建”圆明园要公开透明
财政预算:不透明就没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用工不付酬,欠债不还钱违背社会公理
“天价过路费”案的尘埃仍在
有责部门应公开回应“董事长家被劫”案
如此诉讼诈骗,法院“临时工”所为?
每天一杯奶,强壮了中国的谁?
警察代收赎金付绑匪,凸现执法规范问题
第三辑 发扬民主保公平 政务公开具有道德的正当性
“农民工”:重要的不是称谓而是待遇
“大衣哥”当选政协委员是政治之殇
“初一”不合法,“十五”咋就合法了?
“天价酒”缘于垄断企业“里外通吃”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和司法理应偏严
个税起征点调整:向公平靠近
个税法修改,还须好好算算账
公共财政:“掌勺者”的手不能抖
别因收费异化公路的公共资源属性
“我就是王法”背后的“权法”逻辑
让“强悍者”见光很有必要
“电荒”:垄断这笔账怎么算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廓清权力和市场的边界
谁把听证会玩成无人喝彩的“独角戏”?
“行为艺术”式民意表达呼唤开放性渠道
刑诉法修改:法治原则应一以贯之
局长微博调情:谁让权力如此颟顸
广州交警按倒送水工:谁让权力如此“随意”
“听证会”走到了穷途末路
政务公开具有道德的正当性
院长开房:被娇惯的权力不骄横也难
从“智障者坐监”看刑诉法修改
8人巡视组20多天花销80万,巡视啥?
“儿子闯祸爸爸受过”说是误读公众表达
“特供”农产品基地是无制约权力之果
谁在巡视组头上扣了“屎盆子”?
应取消所有公务员“待遇型”公务用车
行政透明度是政府治理绩效评价的基础
一个县级官场的解剖实例
公务员要管好自己的“两袋”“一带”
当选院士的规则还应该“进化”
犯众怒换座椅,犯官怒换床铺
“裸官”张曙光,滥权的“范本”
如此判案,就是把法律当儿戏
第四辑 深化改革促发展 制度的正常运行才是关键
把“教育蛋糕”做大,分好同样重要
公租房征民意不仅在设计层面
异地高考方案“冲刺”,越快越好
“用行动昭告世界”:是承诺更是自信
制度的正常运行才是关键
教育公平不能缓行
从校车安全条例到校车制度,要快马加鞭
建筑是看得见的历史
中国高校的投石问路之举
GDP增幅:“健康”地降下来也不容易
市场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偏好”
“双重标准”涉嫌歧视国民
国博办LV展览背后的逻辑混乱
就业“绿灯”破解毕业生流动的户籍限制
教育经费支出应避免集中于“橱窗”
高考作文应该回归常识
宏观经济数据应向市场主体扩大开放度
国情和国际标准中的利益“轨名堂”
状元的选择让内地一流大学“二流化”
香港高校“生源”抢夺战大胜的警示
京沪高铁:建了“阳关道”别拆了“独木桥”
可笑的“中国化”可乐并不可口
骆家辉“低调”赴任为何成热点新闻?
性教育:让孩子从正常渠道得到正常内容
由石油、银行业暴利看垄断的市场危害
刑诉法修正应体现文明的进步
“民间高利贷”折射金融市场价格扭曲
官员坐经济舱是“美国的价值观”?
刑诉法修改不应给“穿越案”判决留缝隙
中国赴美上市公司莫把华尔街当“忽悠街”
破解温州企业困境应用好“两只手”
没“被企业绑架”就不是“全球最差”?
既有结构下的“保增长”,不保也罢
速度不再是经济发展中唯一重要的事情
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重在经济战略转型?
指导性案例,不容忽视的司法制度变动
“美国教育一塌糊涂”说明了什么?
康菲,圣诞快乐!

作者简介

《光明网评(第1季)》内容简介:网络评论是互联网上最具活力的元素之一。优秀网络评论文章,是凝聚思想精华的公开表达,受到网民的普遍欢迎。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需要源源不断的优秀网络评论文章。《光明网评(第1季)》精选了光明网评论员栏目去年发表的一百多篇评论文章,结集出版,对推进网络评论工作是很有意义之举。

图书封面


 光明网评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不错,还可以,还要规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