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论雅俗共赏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200057737
作者:朱自清
页数:145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产生“雅俗共赏”的效果,乃是品位很高的美学境界,是般人很难做到的,绝对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吴小如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内容概要

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会成员。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后移居扬州。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留学英国,后漫游欧洲。1932年回国,曾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经典常谈》。

书籍目录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论逼真与如画
论书生的酸气
论朗诵诗
美国的朗诵诗
常识的诗
诗与话
歌谣里的重叠
中国文的三种型
禅家的语言
论老实话
鲁迅先生的杂感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作者简介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上半年出版的,应该是佩弦师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共收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先生早年创作新诗,晚年多写旧体诗,是宋诗一派。但先生一直关注新诗的发展前景,故晚年常写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先生对新诗创作者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已脱离了音乐,却不能没有节奏。既称为诗,总要读来能琅琅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图书封面


 论雅俗共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应该是带有很强学术味的随笔集。一共有十几篇文章。我一篇一篇说一下我的感受。1,论雅俗共赏。这一篇的趣味在于,从中国文学历史的演变中, 分辨出雅与俗的主客关系。其中雅为主, 俗为客, 占主位的雅从排俗、融俗、改俗到同俗, 与俗共舞。这种雅俗、正奇的有机演变, 既让我们看到了俗的是如何一点一点变成雅的, 又让我们看到了雅的又如何一点一点接纳俗的。雅与俗,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真可谓雅离俗不活,俗离雅不化。是有趣的辩证的文艺现象。2,论百读不厌。这一篇提到, 诗歌之所以百读不厌, 是因为可歌可咏。3,论逼真与如画。朱自清先生在这篇里细辨了这两个看起来有点矛盾的形容词。有点咯嗦。4,论书生的酸气。这一篇朱先生极详细的考据了「酸」字的来历。看得出, 朱先生在思想上的一些变化的痕迹。5,论朗诵诗。这一篇对诗歌来说是极重要的。尤其是中国诗。中国诗(包括旧体诗和新诗)的好坏评价标准, 应该在音调声韵上。可是这一点渐渐的被人遗忘了。6,美国的朗诵诗。略。7,常识的诗。略。8,诗与话。这一篇里, 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位努力尝试用白话写诗的学者, 写出来的新诗却谁也看不懂, 甚至还需要写注脚。倒不是他用的白话还不够白, 在我看来, 他用的白话已经十足的大白话了。他的白话诗之所以意象晦涩, 是因为他的思想感情、他的修辞与白话南辕北辙, 搭不到一起。由此可见, 白话不仅仅是符号系统的变化, 而且是生活内涵(思想感情和修辞)的变化, 这样才能真正写出字人人认得、意思也人人认得的白话诗出来。9,歌摇里的重叠。这一篇让我觉得, 其实诗歌主要的技巧就是重叠。10,中国文的三种型。这一篇是对另一位老先生的书稿的评论。让我没想到的是, 这位老先生在书稿中提出的观点对我来说很新鲜很有启发。比如, 他就提出, 中国的文章, 从远古到如今, 经历了三种类型。开始是说什么就写什么, 后来演变成以某种程式为准的说什么与写什么两分, 再后来, 就是老先生写书的时候了, 又回到了说什么就写什么的类型。这实际上是中国文章的演变史。书稿中看来还有很多新鲜的有启发的观点。我要找来读一读这本书。11,禅家的语言。我同意这一篇里总结的, 禅家能灵活地运用中国的语言。但是, 朱先生似乎把禅家的这种本领归因于禅家对语言的某种层面的否定。我却不以为然。我倒觉得, 禅家对汉语灵活的运用, 源于他们对佛理的较深刻的理解。佛家的意理是某个侧面的辩证法。这一点我读了黑格尔之后很能确信了。12,论老实话。略。13,鲁迅先生的杂感。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动情。14,闻一多先生怎么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这一篇也是纪念的文章。情感的深切自不必说了。文中提到的闻一多先生给中国文学史分为唐以前为诗的阶段, 宋以后为小说戏剧的阶段的两分法, 很有意思。要找来相关的书读一读。这本书中「中国文的三种型」和「闻一多先生怎么走中国文学的道路」这两篇给我的启发最大。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他也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
  •     这本小书是朱自清仙去之前所撰写的几篇文章的汇总。其中大多是文艺性的论文,其中《论逼真与如画》一篇最见朱先生的旧学功底。不过我所关心并不在文艺而是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启发上。因此只摘录几段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在《论百读不厌》一文中,朱先生说“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所谓‘意自见’,‘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这是不能着急的。”,“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浏览阅读小说更只是为了消遣,他们要求的是趣味,是快感。这个诵读经典不一样。诵读经典是为了知识,为了教训,得认真、严肃,正襟危坐地读,不像诗文和小说可以马马虎虎的,随随便便的,在床上,在火车轮船上都成。”在这里朱先生提出了经典的教育意义,并且指出了怎样来阅读经典,其实如果能做到保持一颗怀有敬意的心,以什么样子和在哪里读并不重要了。这里让我关注的是,朱先生对经典的态度与在《经典常谈》中有了一些变化,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朱先生开篇谈到“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在这里我们看到朱先生介绍经典时使用了“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并赞同“教人见识经典一番”的说法,这种看法有可能是朱先生早期对待经典的态度,而在晚期明显地认识到了对经典的阅读并不是“不在实用”的。此外,在本文中,朱先生还强调了感觉在阅读中的作用“感觉的享乐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使是字面儿的影响所引起的感觉,也好多少有这种情形,至于小调和吟诵,更显然直接诉诸听觉,难怪容易唤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至于意义的欣赏,得靠综合诸感觉的想象力,这个得长期的教养才成。然而就像教养很深的梁启超先生,有时也是让感觉领着走,足见感觉的力量之大。”这其实指出了直接诉诸听觉的声音对理解力帮助是很大的。在《论朗诵诗》一文中,朱先生回忆了听闻一多先生朗诵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感受,然后谈到了对朗诵诗的认识:“似乎适于朗诵的诗或专供朗诵的诗,大多数是在朗诵里才能见出完整来的。这种朗诵的诗大多数只活在听觉里,群众听觉里;独自看起来或在沙龙里念起来,就觉得不是过火,就是散漫、平淡、没味儿。对的,看起来不是诗,至少不像诗,可是在集会的群众立朗诵出来,就确乎是诗。这是一种听的诗,是新诗的新诗。”“朗诵诗可不伺候谁,只是沉着痛快地说出大家要说的话,听的诗有话要说的一群人。”“不过朗诵的确得注重声调和表情,朗诵诗的确得是戏剧化的诗。”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在诗歌朗诵教学上不注重听觉再现的弊病。在《中国文的三种型》一文中,“郭先生特别强调‘中国文学的音乐’,同意一般人的见解,以为欧化的白话文是‘哑巴文学’,他对中国文字的音乐性是确有所见的。”“古人作文不知道标点分段,所以只有在音节上求得句读和段落的分明。”在这里,文字的音乐性被提出来了。在教学中,我们总是让学生读懂字音,但并没有主意从音节上求得什么,而只是看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晰上了。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经典的小书,其中援引的闻一多先生的诗给人印象深刻!
  •     雅和俗之间的界限本没有那么大,只是思想和态度的禁锢!行动和动作的束缚!有底限的做人做事~雅俗共赏~
  •     本来读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更雅,事实却证明自己其实还是偏俗
  •     味淡,耐嚼,我喜欢!这也是“大家小书”的特色!
  •     论雅俗共赏
  •     中国文学的音乐
  •     经典就是经典。
  •     你看,那是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忽然前所未有地遭遇了来自世界几千公里外的文化,时间轴和空间轴的交汇给当时为数并不多的知识分子(高小毕业或者念过几年私塾就可以算知识分子了吧)开辟出无限的机会。有这么多的空白领域等待你去填补,仿佛随便做点什么甚至只是绍介点什么就是崭新的,就可以开创一个天地。而很多这样的“天地”,在现在看来是太简陋或者太琐细、是可笑甚至可厌的。
  •     小书见功力。内容饱满,使命与趣味间的关系令人叫绝(“意义和使命压下了趣味,认知和行动压下了快感。”),百年后依旧有现实意义(比如今年的春晚),酸气之解有意思。朗诵诗亦有恍然大悟感。
  •     四平八稳,不过不失,边读边忘,过眼烟云。
  •     15年4月13重读,觉得文字从容甘美,以前轻视朱自清的文章,惭愧。朱自清在中国是个类似茨威格的存在,对于历史和现实,以及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极其清醒深刻的认识,而态度雍容端正,不卑不亢,看似柔弱实则刚强。
  •     谈诗论文
  •     要慢慢读,好好读。
  •     从扬州朱先生故居背回来的小书 我是这么喜欢那个小院落 课本外的朱老让人惊喜
  •     不知为何我觉得有特殊时期色彩,不对某古墓派的口味。
  •     论断地还蛮精彩的,差点忘了自己的专业到底在干什么
  •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意义和使命压下了趣味,认知和行动压下了快感。”膝盖被射穿了。读谈朗诵诗那几篇想起刚开始用iTunes的时候订过的一个podcast,读诗会的bootleg之类的东西,噪音嘈杂,每周都听着老美在里面嚎叫。有一期赶上anti-gov的内容,果然是朗诵赋予了这类诗歌别样的生命吧。
  •     我觉得写得一般吧!也没有特别深刻,不过小而薄的书我喜欢。#042#
  •     对《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两篇印象比较深,也比较有体会。
  •     作者的散文写得好,但不太适合写这种文艺理论的杂文,感觉分析浅面也窄,论雅和俗感觉两者内涵都没括清,将百读不厌的原因推论为声调优美,实在不敢苟同。引起思考的是“逼真”和“如画”两个概念的提出,前者往往形容画像真的,后者形容真物像画,面上好像是互为论证,到底像真好呢还是如画好。
  •     不优
  •     奇怪的是这本书教会了我怎么去读诗,实在是意外的收获……
  •     嘿嘿,倒桩空闲时游览一过
  •     完全记不清写的是什么了,应该是因为对诗歌不感冒的缘故吧
  •     通透,前五篇和末两篇最精彩。
  •     朱先生要是多些寫散文的力氣就好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